亚洲成年人黄色一级片,日本香港三级亚洲三级,黄色成人小视频,国产青草视频,国产一区二区久久精品,91在线免费公开视频,成年轻人网站色直接看

扣夾及其適用的電子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847311閱讀:342來源:國知局
扣夾及其適用的電子裝置的制作方法

本發(fā)明關于一種扣夾,尤指一種可輔助電子裝置可拆卸地安裝于嵌入式軌道(DIN rail)的扣夾及其適用的電子裝置。



背景技術:

嵌入式軌道(DIN rail)廣泛地應用于各種系統(tǒng)設備或各型機箱內(nèi),為了使各式電子裝置,例如可編程控制器(PLC)等,能夠可拆卸地固定于嵌入式軌道上,該些電子裝置多設有扣夾,以便利用扣夾的輔助而固定于嵌入式軌道上。

一般而言,傳統(tǒng)電子裝置包括固定扣夾及可動扣夾,其中固定扣夾安裝于電子裝置的本體,可動扣夾安裝于電子裝置的本體且相對于固定扣夾的位置,其中可動扣夾可因應外力的作用而移動且可于該外力釋放后復位。當電子裝置欲安裝于嵌入式軌道上時,先將本體的固定扣夾與嵌入式軌道的一側(cè)邊卡合,并壓制電子裝置的本體使其置放于嵌入式軌道上,此時可動扣夾因受到壓制的外力向外推移,且于與嵌入式軌道的另一側(cè)邊卡合后而復位,藉此可使電子裝置固定于嵌入式軌道上。

然而,由于傳統(tǒng)電子裝置具有固定扣夾及可動扣夾等兩種不同的扣件,因此當電子裝置欲安裝于嵌入式軌道上時,必須先將電子裝置的本體傾斜一角度,使固定扣夾與嵌入式軌道的一側(cè)邊卡合后,再對電子裝置的本體壓制而使可動扣夾與與嵌入式軌道的另一側(cè)邊卡合,故電子裝置在應用上會受到限制,例如電子裝置并無法直上直下的脫離或卡合于嵌入式軌道上。

另一種適用于安裝至嵌入式軌道的電子裝置包括兩可動扣夾,其中該兩可動扣夾結(jié)構(gòu)分離地設置于電子裝置的本體且位于相對的位置。當電子裝置欲安裝于嵌入式軌道上時,分別施力將兩可動扣夾向兩相對外側(cè)推移,并壓制電子裝置的本體使其置放于嵌入式軌道上。之后,再分別施力將兩可動扣夾復位并與嵌入式軌道的兩相對側(cè)邊卡合,藉此使電子裝置固定于嵌入式軌道上。然而,此種電子裝置的可動扣夾于進行電子裝置與嵌入式軌道間的拆卸作業(yè)時需分 別將兩可動扣夾向兩相對外側(cè)推移,因此拆卸較為費時且不便。

此外,又一種適用于安裝至嵌入式軌道的電子裝置包括兩可動扣夾及一拉桿,其中該兩可動扣夾結(jié)構(gòu)分離地設置于電子裝置的本體且位于相對的位置,而該拉桿可控制該兩可動扣夾向兩相對外側(cè)推移或復位。雖然此種電子裝置可便于進行電子裝置與嵌入式軌道間的安裝與拆卸作業(yè),然而可動扣夾及拉桿為兩種不同的結(jié)構(gòu)體,需以不同模具制作,且可動扣夾、拉桿及本體間的組裝較為復雜,因此結(jié)構(gòu)較為復雜且成本較高。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案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扣夾及其適用的電子裝置,其結(jié)構(gòu)簡單、制作成本較低,且便于進行電子裝置與嵌入式軌道間的安裝與拆卸作業(yè)。

為達前述目的,本案的一較佳實施例為一種電子裝置,用于安裝至嵌入式軌道,其中嵌入式軌道具有第一凸緣與第二凸緣,電子裝置包含:本體;以及二扣夾,可移動地設置于本體上且彼此相對應設置,其中每一扣夾包含:基座,具有溝槽;以及延伸部,連接于基座且自基座向外延伸,且包括雙斜面凸部及彈性延伸臂,其中彈性延伸臂鄰設于雙斜面凸部,彈性延伸臂向外延伸且具有卡扣部;其中,二扣夾的各彈性延伸臂的各卡扣部與彼此的雙斜面凸部相抵頂且移動于雙斜面凸部,使二扣夾的基座的溝槽與嵌入式軌道的第一凸緣及第二凸緣卡合或脫離。

為達上述目的,本案的另一較佳實施例為一種電子裝置,用于安裝至嵌入式軌道,其中嵌入式軌道具有第一凸緣與第二凸緣,電子裝置包含:本體,具有夾持件以及輔助雙斜面凸部,其中夾持件具有溝槽;以及扣夾,可移動地設置于本體上,且包含:基座,具有溝槽;以及延伸部,連接于基座且自基座向外延伸,且包括雙斜面凸部及彈性延伸臂,其中彈性延伸臂鄰設于雙斜面凸部,彈性延伸臂向外延伸且具有卡扣部;其中,本體的扣夾件的溝槽與嵌入式軌道的第二凸緣卡合,以及扣夾的彈性延伸臂的卡扣部抵頂且移動于輔助雙斜面凸部,使扣夾的基座的溝槽與嵌入式軌道的第一凸緣卡合或脫離。

為達前述目的,本案的又一較佳實施例為一種扣夾,其設置于電子裝置上以輔助電子裝置安裝至嵌入式軌道,其中嵌入式軌道具有第一凸緣與第二凸緣,扣夾包含:基座,具有溝槽,構(gòu)槽架構(gòu)于與嵌入式軌道的第一凸緣或第二 凸緣相卡合;以及延伸部,連接于基座且自基座向外延伸,且包括雙斜面凸部及彈性延伸臂,其中彈性延伸臂鄰設于雙斜面凸部,彈性延伸臂向外延伸且具有卡扣部,雙斜面凸部具有第一斜面與第二斜面。

附圖說明

圖1為本案較佳實施例的電子裝置與嵌入式軌道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2及圖3為本案較佳實施例的扣夾于不同視角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4A為圖1的電子裝置的本體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4B為圖1的電子裝置與兩扣夾結(jié)合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5A至圖5C分別顯示本案的電子裝置利用兩扣夾的輔助安裝至嵌入式軌道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6為本案另一較佳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7為本案另一較佳實施例的扣夾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8為圖7的扣夾的結(jié)構(gòu)爆炸圖。

其中,附圖標記:

1:電子裝置

10:本體

5:扣持機構(gòu)

3:扣夾

3a:第一扣夾

3b:第二扣夾

2:嵌入式軌道

21:第一凸緣

22:第二凸緣

30:限位部

30a:第一端

30b:第二端

31:基座

310:穿槽

32:延伸部

320:平臺

321:側(cè)面

35:卡合肋

351:抵頂面

352:抵頂端

36:雙斜面凸部

361:第一斜面

362:第二斜面

37:彈性延伸臂

371:卡扣部

372:卡扣端

373:上升段

33:底面

34、471:溝槽

341:延伸側(cè)緣

38:鎖固部

381:鎖附孔

39:容收部

40:扣夾容置通道

41:開口

42:導槽

43:側(cè)面

44:抵頂壁

45:限位板

46:軌道容置通道

D1:距離

D2:寬度

47:夾持件

48:輔助雙斜面凸部

481:第三斜面

482:第四斜面

363、483:最高位置

61:卡扣槽

62:卡合凸部

63:接地元件

71:鏤空結(jié)構(gòu)

72:扣接臂

721:扣接孔

73:接觸端

具體實施方式

體現(xiàn)本案特征與優(yōu)點的一些典型實施例將在后段的說明中詳細敘述。應理解的是本案能夠在不同的實施例上具有各種的變化,其皆不脫離本案的范圍,且其中的說明及圖式在本質(zhì)上當作說明之用,而非用于限制本案。

圖1為本案較佳實施例的電子裝置與嵌入式軌道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如圖所示,本案的電子裝置1可為但不限于可編程控制器(PLC),且包括本體10及一扣持機構(gòu)5,其中扣持機構(gòu)5包括至少二扣夾3。于本實施例中,扣持機構(gòu)5的至少二扣夾3包括第一扣夾3a及第二扣夾3b,且第一扣夾3a與第二扣夾3b具有相同結(jié)構(gòu)。第一扣夾3a與第二扣夾3b可移動地設置于本體10上且位于相對的位置,藉由第一扣夾3a與第二扣夾3b的輔助,使電子裝置1可夾持于嵌入式軌道2的第一凸緣21及第二凸緣22上,進而將電子裝置1固定于嵌入式軌道2上。

圖2及圖3為本案較佳實施例的扣夾于不同視角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如第1、2及3圖所示,每一扣夾3包含基座31及延伸部32,其中延伸部32自基座31的底面33的一側(cè)向外延伸?;?1具有一溝槽34,其位于基座31與延伸部32的連接處。當設置于本體1上的扣夾3夾持于嵌入式軌道2上時,可藉由扣夾3的溝槽34與嵌入式軌道2的第一凸緣21或第二凸緣22卡合。

延伸部32具有平臺320、雙斜面凸部36及彈性延伸臂37,其中平臺320的一側(cè)與基座31連接,雙斜面凸部36及彈性延伸臂37相鄰地設置于平臺320且與基座31位于平臺320的不同側(cè)。彈性延伸臂37由延伸部32相對于基座31的一側(cè)向外延伸,并于其末端彎折形成一卡扣部371。彈性延伸臂37更具有一上升段373, 位于彈性延伸臂37與平臺320的連接處與卡扣部371之間。

于一些實施例中,雙斜面凸部36位于延伸部32的平臺320內(nèi),且雙斜面凸部36相對低于平臺320的上表面。雙斜面凸部36具有第一斜面361及第二斜面362,其中第一斜面361從雙斜面凸部36的最高位置363向外延伸至延伸部32的側(cè)面321,第二斜面362從雙斜面凸部36的最高位置363向相反于第一斜面361的方向延伸。彈性延伸臂37的一端部連接于平臺320的上表面,且彈性延伸臂37的卡扣部371相對低于平臺320的上表面。于本實施例中,卡扣部371具有一卡扣端372,藉此當兩扣夾3設置于電子裝置1的本體10時,一扣夾3的卡扣部371的卡扣端372可抵頂且移動于另一扣夾3的雙斜面凸部36。此外,延伸部32的平臺320更具有一容收部39,其中容收部39位于雙斜面凸部36、彈性延伸臂37及基座31的溝槽34之間,且架構(gòu)于容收另一扣夾3的彈性延伸臂37的卡扣部371。另外,基座31于鄰近溝槽34的位置具有一延伸側(cè)緣341,該延伸側(cè)緣341具有傾斜面,且該傾斜面從基座31朝向延伸部32的方向向下傾斜延伸。

請再參閱第1、2及3圖,于一些實施例中,基座31更具有兩相對的卡合肋35、一鎖固部38及一限位部30,其中卡合肋35設置于基座31的兩相對側(cè)面且向外延伸?;?1更具有一抵頂面351,該抵頂面351鄰設于卡合肋35的一端,卡合肋35的另一端為一抵頂端352。鎖固部38設置于基座31的端部,且與延伸部32位于不同側(cè)。鎖固部38具有一鎖附孔381,其中鎖附孔381為中空而穿透至基座31的底面33?;?1更具有一穿槽310,限位部30為一彈性臂,且位于穿槽310中。限位部30的第一端30a連接于穿槽310的一側(cè)壁面,限位部30的第二端30b為一自由端,該第二端30b相對突出于基座31的底面33。

圖4A為圖1的電子裝置的本體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以及圖4B為圖1的電子裝置與兩扣夾結(jié)合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如圖1、2、3、4A及4B所示,本體10的底面具有扣夾容置通道40、開口41、導槽42、抵頂壁44、限位板45及軌道容置通道46,其中開口41及限位板45相鄰地設置于本體10的側(cè)面43,且位于扣夾容置通道40的一端部。導槽42及抵頂壁44位于本體10的扣夾容置通道40的兩相對側(cè)邊??蹔A容置通道40架構(gòu)于容設兩扣夾3。開口41架構(gòu)于供扣夾3穿入扣夾容置通道40。導槽42架構(gòu)于容置扣夾3的基座31的卡合肋35,藉此使扣夾3可于本體1的扣夾容置通道40中移動。限位板45對應于扣夾3的基座31的限位部30,用以抵頂限位部30,以限制扣夾3脫離本體10。軌道容置通道46相對于嵌入式軌道2, 且與扣夾容置通道40相互垂直并交錯,用以容置部分的嵌入式軌道2。

圖5A、圖5B及圖5C分別顯示本案的電子裝置利用兩扣夾的輔助安裝至嵌入式軌道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如圖1、2、3、4A、4B及5A所示,二扣夾3可移動地設置于本體10的扣夾容置通道40,扣夾3的底面33面向本體10的扣夾容置通道40,且扣夾3的卡合肋35容置于本體10的導槽42。當設置于本體10的扣夾容置通道40的兩扣夾3處于第一狀態(tài)時,換言之,當兩扣夾3處于未使用的狀態(tài)時,兩扣夾3的延伸部32相互接觸,且兩扣夾3的彈性延伸臂37錯位設置且各自的卡扣部371抵頂于彼此的雙斜面凸部36的第二斜面362,詳言之,第一扣夾3a的彈性延伸臂37的卡扣部371上的卡扣端372與第二扣夾3b的雙斜面凸部36的第二斜面362相抵頂且容置于第二扣夾3b的容收部39,第二扣夾3b的彈性延伸臂37與第一扣夾3a的雙斜面凸部36的第二斜面362相抵頂且容置于第一扣夾3a的容收部39。此時,扣夾3的基座31的抵頂面351抵頂于本體10的開口41的外緣。

請再參閱圖1、2、3、4A、4B及5C,當設置于本體10的扣夾容置通道40的兩扣夾3處于第二狀態(tài)時,換言之,電子裝置1與嵌入式軌道2利用兩扣夾3的輔助進行安裝組接時(即兩扣夾3處于安裝使用狀態(tài)時),使用者將電子裝置1的兩扣夾3直接朝向嵌入式軌道2的第一凸緣21及第二凸緣22上進行扣壓,其中嵌入式軌道2的第一凸緣21及第二凸緣22此時會分別接觸且抵頂兩扣夾3的基座31的延伸側(cè)緣341,并藉由延伸側(cè)緣341的斜面將壓制力形成一分力,以使兩扣夾3向兩相對外側(cè)偏移。此時,兩扣夾3的延伸部32相分離且?guī)痈髯缘膹椥匝由毂?7往相反方向移動,并使各自的彈性延伸臂37的卡扣部371上的卡扣端372沿著彼此的雙斜面凸部36的第二斜面362往最高位置363方向爬升。當嵌入式軌道2的第一凸緣21及第二凸緣22續(xù)壓直至兩扣夾3的延伸側(cè)緣341間的距離D1等于第一凸緣21及第二凸緣22的寬度D2時,此時彈性延伸臂37的卡扣部371的卡扣端372沿著第二斜面362爬升但不越過雙斜面凸部36的最高位置363。之后,當嵌入式軌道2的第一凸緣21及第二凸緣22越過兩扣夾3的延伸側(cè)緣341并進入兩扣夾3的溝槽34時,由于壓制力被釋放,且因彈性延伸臂37的卡扣部371的卡扣端372于沿著第二斜面362爬升的過程使彈性延伸臂37的上升段373產(chǎn)生變形,進而產(chǎn)生一下壓的反作用力,促使兩扣夾3向內(nèi)移動,藉以帶動兩夾扣3復位。藉此,嵌入式軌道2的第一凸緣21及第二凸緣22可分別卡合于兩扣夾3的基座31的溝槽34,使嵌入式軌道2部分容置于本體10的軌道容置通道46,且 藉由兩扣夾3的夾持作用,以使電子裝置1可緊固地固定于嵌入式軌道2。

請再參閱圖1、2、3、4A、4B及5B,當設置于本體10的扣夾容置通道40的兩扣夾3處于第三狀態(tài)時,換言之,當欲將安裝于嵌入式軌道2的電子裝置1拆卸時(即兩扣夾3處于拆卸使用狀態(tài)時),使用者僅需對其中一扣夾3向外拉伸,此時兩扣夾3各自的彈性延伸臂37的卡扣部371上的卡扣端372沿著彼此的雙斜面凸部36的第二斜面362爬升,直到彈性延伸臂37的卡扣部371上的卡扣端372爬越過彼此的雙斜面凸部36的最高位置363,并進入雙斜面凸部36的第一斜面361。此時,于彈性延伸臂37的卡扣部371的卡扣端372沿著第二斜面362爬升并越過最高位置363且進入第一斜面361的過程中,彈性延伸臂37的上升段373會產(chǎn)生變形,進而產(chǎn)生一下壓的反作用力,驅(qū)使兩扣夾3向外移動且分離,藉此使用者可輕易地將兩扣夾3分離。此時,嵌入式軌道2的第一凸緣21及第二凸緣22可分別脫離于兩扣夾3的基座31的溝槽34與延伸側(cè)緣341,且嵌入式軌道2不受兩扣夾3夾持,因此電子裝置1可脫離于嵌入式軌道2。

于一些實施例中,電子裝置1并不局限于安裝在嵌入式軌道2上運作,亦可依據(jù)需求選擇懸掛固定于機柜或墻壁的壁面上運作。當欲將電子裝置1懸掛固定于機柜或墻壁的壁面上時,僅需將電子裝置1的其中一扣夾3向外拉出,使扣夾3的鎖固部38突出于電子裝置1的本體10的側(cè)面43,并利用一鎖固元件(例如螺絲)穿設于鎖固部38的鎖附孔381而鎖附固定于壁面的對應鎖附孔,藉此即可將電子裝置1固設于壁面上。當電子裝置1固定于機柜或墻壁的壁面時,由于扣夾3的卡合肋35與本體10的導槽42相互卡合,且扣夾3的限位部30與本體10的限位板45相互抵頂,因此扣夾3不會脫離電子裝置1的本體10且可輔助電子裝置1懸掛固定于機柜或墻壁的壁面。

圖6為本案另一較佳實施例的電子裝置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請參閱圖6并參酌圖1、2及3,于本實施例中,電子裝置1及扣夾3的結(jié)構(gòu)、功能及作動原理與圖1所示的實施例相似,其中相同的組件標號代表相同組件及結(jié)構(gòu),于此不再贅述。本實施例與圖1所示實施例不同者在于電子裝置1包括單一扣夾3,且本體10更包括夾持件47及輔助雙斜面凸部48。夾持件47設置于本體10的底面且鄰近于軌道容置通道46,并對位于扣夾容置通道40。夾持件47具有一溝槽471,對位于扣夾容置通道40。輔助雙斜面凸部48位于扣夾容置通道40上,并相對于扣夾3的延伸部32的彈性延伸臂37而設置。輔助雙斜面凸部48具有第三斜面481及第 四斜面482,其中第三斜面481從輔助雙斜面凸部48的最高位置483背向夾持件47而延伸,第四斜面482從輔助雙斜面凸部48的最高位置483面向夾持件47而延伸,并與第三斜面481相對應。

請再參閱圖6,并參酌圖1、2及3,扣夾3可移動地設置于本體10的扣夾容置通道40,扣夾3的底面33面向本體10的扣夾容置通道40,且扣夾3的卡合肋35容置于本體10的導槽42。當設置于本體10的扣夾容置通道40的扣夾3處于第一狀態(tài)時,換言之,當扣夾3處于未使用的狀態(tài)時,扣夾3的彈性延伸臂37的卡扣部371抵頂于輔助雙斜面凸部48的第四斜面482。

當設置于本體10的扣夾容置通道40的扣夾3處于第二狀態(tài)時,換言之,電子裝置1與嵌入式軌道2利用扣夾3的輔助進行安裝組接時(即扣夾3處于安裝使用狀態(tài)時),使用者先將夾持件47的溝槽471卡合于嵌入式軌道2的第二凸緣22,接著將電子裝置1的扣夾3直接朝向嵌入式軌道2的第一凸緣21進行扣壓,此時嵌入式軌道2的第一凸緣21會接觸且抵頂扣夾3的基座31的延伸側(cè)緣341,并藉由延伸側(cè)緣341的斜面將壓制力形成一分力,以使扣夾3向外側(cè)偏移。此時,扣夾3的彈性延伸臂37的卡扣部371沿著輔助雙斜面凸部48的第四斜面482往最高位置483方向爬升。當嵌入式軌道2的第一凸緣21續(xù)壓時,此時彈性延伸臂37的卡扣部371的卡扣端372沿著第四斜面482爬升但不越過雙斜面凸部36的最高位置483。之后,當嵌入式軌道2的第一凸緣21越過扣夾3的延伸側(cè)緣341并進入扣夾3的溝槽34時,由于壓制力被釋放,且因彈性延伸臂37的卡扣部371于沿著第四斜面482爬升的過程使彈性延伸臂37的上升段373產(chǎn)生變形,進而產(chǎn)生一下壓的反作用力,促使扣夾3向內(nèi)移動,藉以帶動夾扣3復位。藉此,嵌入式軌道2的第一凸緣21及第二凸緣22可分別卡合于扣夾3的基座31的溝槽34及夾持件47的溝槽471,使嵌入式軌道2部分容置于本體10的軌道容置通道46,且藉由扣夾3及夾持件47的夾持作用,以使電子裝置1可緊固地固定于嵌入式軌道2。

當設置于本體10的扣夾容置通道40的扣夾3處于第三狀態(tài)時,換言之,當欲將安裝于嵌入式軌道2的電子裝置1拆卸時(即扣夾3處于拆卸使用狀態(tài)時),使用者僅需將扣夾3向外拉伸,此時扣夾3的彈性延伸臂37的卡扣部371沿著輔助雙斜面凸部48的第四斜面482爬升,直到彈性延伸臂37的卡扣部371爬越過輔助雙斜面凸部48的最高位置483,并進入輔助雙斜面凸部48的第三斜面481。此時,于彈性延伸臂37的卡扣部371沿著第四斜面482爬升并越過最高位置483且 進入第三斜面481的過程中,彈性延伸臂37的上升段373會產(chǎn)生變形,進而產(chǎn)生一下壓的反作用力,驅(qū)使扣夾3向外移動。此時,嵌入式軌道2的第一凸緣21及第二凸緣22可分別脫離于扣夾3的基座31的溝槽34以及夾持件47的溝槽471,且嵌入式軌道2不受扣夾3夾持,因此電子裝置1可脫離于嵌入式軌道2。

圖7為本案另一較佳實施例的扣夾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以及圖8為圖7的扣夾的結(jié)構(gòu)爆炸圖。如圖7及8所示,本實施例的扣夾3的結(jié)構(gòu)、功能與作動原理與圖2及3所示實施例相似,且相同元件標號代表相同元件結(jié)構(gòu)與功能,于此不再贅述。本實施例的扣夾3與圖2及3所示實施例不同的處在于本實施例的扣夾3更包括兩相對的卡扣槽61及一接地元件63,其中兩相對的卡扣槽61分別設置于基座31且位于卡合肋35及穿槽310之間??鄄?1鄰近于卡合肋35,且卡扣槽61的壁面具有一卡合凸部62。接地元件63設置于基座31的底面33,且包括一鏤空結(jié)構(gòu)71、兩相對的扣接臂72及一接觸端73,其中鏤空結(jié)構(gòu)71相對于扣夾3的穿槽310設置,以使限位部30可穿過接地元件63。兩扣接臂72分別位于鏤空結(jié)構(gòu)71的兩相對側(cè)邊,并具有扣接孔721相對于卡扣槽61的卡合凸部62設置,藉此接地元件63的兩扣接臂72的扣接孔721可與對應的卡扣槽61的卡合凸部62相互扣接。接觸端73向外延伸且部分容置于扣夾的容收部39。

當具有接地元件63的扣夾3與本體10及嵌入式軌道2組接時,可使本體10內(nèi)的電路板(未圖示)與接地元件63電連接,而部分容置于容收部39的接觸端73則可與嵌入式軌道2的第一凸緣21或第二凸緣22接觸,因此可使本體10的電路板藉由接地元件63與嵌入式軌道2接觸與電連接的方式而導通至接地端。

綜上所述,本案提供一種扣夾及其適用的電子裝置,其結(jié)構(gòu)簡單、制作成本較低,且便于進行電子裝置與嵌入式軌道間的安裝與拆卸作業(yè)。

本發(fā)明得由熟習此技術的人士任施匠思而為諸般修飾,然皆不脫如附申請權(quán)利要求保護范圍。

當前第1頁1 2 3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