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桿件壓力測試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桿件拉壓試驗裝置。
背景技術:
在民機、軍機上都存在著發(fā)動機撐桿、起落架撐桿等這樣的細長桿部件,這些部件在結構中起著關鍵作用,承受載荷較大,然而這種細長桿只能承受軸向的拉伸和壓縮載荷,如果有軸向載荷偏心或其他側向擾動就會立刻造成桿件失穩(wěn)破壞,所以在進行這類桿件的軸壓試驗時最重要的就是避免軸向載荷的偏心。
造成加載軸線偏心的因素有很多,例如卡具剛度不足,安裝間隙,加工誤差等,對于長度較小的桿件可以直接安裝在軸壓試驗機上進行試驗,試驗機具有自動調心功能,可以保證載荷同心度,但對于大尺寸的細長桿件就無法安裝到普通的軸壓試驗機上進行試驗。
技術實現要素:
為克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桿件拉壓試驗裝置,包括均固定在底座上的載荷輸出系統(tǒng)和受載系統(tǒng),還包括連接所述載荷輸出系統(tǒng)和所述受載系統(tǒng)的傳載系統(tǒng)。
所述載荷輸出系統(tǒng)包括兩個形狀、大小均相同的作動筒支座,兩個作動筒支座之間連接固定有至少一個作動筒加強支撐,所述載荷輸出系統(tǒng)還包括作動筒。
所述受載系統(tǒng)包括兩個形狀、大小均相同的試驗件支座,兩個試驗件支座之間連接固定有至少一個試驗件加強支撐。
所述傳載系統(tǒng)包括連接作動筒支座和試驗件支座的滑軌,滑軌至少設置三個,且滑軌的形狀、大小均相同,即至少有三個滑軌連接在作動筒支座和試驗件支座之間,以保證加載的同軸度,滑軌上套設有一體成型的滑塊,滑塊可相對于滑軌水平移動,即滑塊上開有與滑軌的數量、位置相對應的孔,滑塊通過這些孔沿著滑軌移動。
作動筒的前端固定在遠離所述傳載系統(tǒng)的作動筒支座上,后端穿過靠近所述傳載系統(tǒng)的作動筒支座并與滑塊連接;試驗件的前端穿過靠近所述傳載系統(tǒng)的試驗件支座并與滑塊連接,后端固定在遠離所述傳載系統(tǒng)的試驗件支座上,即作動筒通過滑塊對試驗件進行拉壓。
優(yōu)選的,滑塊通過直線軸承與滑軌連接,以減少滑塊與滑軌之間的摩擦消耗。
優(yōu)選的,底座上設有若干螺紋孔,作動筒支座和試驗件支座均通過螺栓固定在底座上,對于長度不同的試驗件,可將試驗件支座固定到不同位置的螺紋孔上來調節(jié)兩個試驗件支座之間的距離,進而適應長度不同的試驗件。
優(yōu)選的,作動筒支座和試驗件支座上均設有若干光孔,作動筒加強支撐的兩端外壁和試驗件加強支撐的兩端外壁上均設有螺紋,作動筒加強支撐和試驗件加強支撐均通過螺帽分別固定在作動筒支座和試驗件支座上,便于作動筒加強支撐和試驗件加強支撐的裝卸和更換。
優(yōu)選的,作動筒加強支撐和試驗件加強支撐的數量均為三個,增強了載荷輸出系統(tǒng)和受載系統(tǒng)的穩(wěn)固性。
優(yōu)選的,滑軌兩端外壁上設有螺紋,滑軌通過螺帽固定在作動筒支座和試驗件支座上,便于裝卸。
優(yōu)選的,滑軌的數量為四個,增強了傳載系統(tǒng)的穩(wěn)固性。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桿件拉壓試驗裝置,可以對任意長度的細長桿件進行拉伸、壓縮的靜力及疲勞試驗,在保證加載的同軸度的同時具有一定的經濟性和加工性,并且該裝置結構簡單、同軸度高、經濟性加工性好的特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桿件拉壓試驗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桿件拉壓試驗裝置中的傳載系統(tǒng)的結構示意圖。
附圖標記:作動筒支座1,作動筒加強支撐2,作動筒3,底座4,滑塊5,滑軌6,直線軸承7,試驗件支座8,試驗件加強支撐9,試驗件10。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更加詳細的描述。在附圖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而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绢I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內”、“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的限制。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桿件拉壓試驗裝置進行說明。
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桿件拉壓試驗裝置,包括均固定在底座4上的載荷輸出系統(tǒng)和受載系統(tǒng),還包括連接所述載荷輸出系統(tǒng)和所述受載系統(tǒng)的傳載系統(tǒng)。
所述載荷輸出系統(tǒng)包括兩個形狀、大小均相同的作動筒支座1,兩個作動筒支座1之間連接固定有三個作動筒加強支撐2,增強了載荷輸出系統(tǒng)和受載系統(tǒng)的穩(wěn)固性;所述載荷輸出系統(tǒng)還包括作動筒3。
所述受載系統(tǒng)包括兩個形狀、大小均相同的試驗件支座8,兩個試驗件支座8之間連接固定有三個試驗件加強支撐9,增強了載荷輸出系統(tǒng)和受載系統(tǒng)的穩(wěn)固性。
底座4上設有若干螺紋孔,作動筒支座1和試驗件支座8均通過螺栓固定在底座4上,對于長度不同的試驗件10,可將試驗件支座8固定到不同位置的螺紋孔上來調節(jié)兩個試驗件支座8之間的距離,進而適應長度不同的試驗件。
作動筒支座1和試驗件支座8上均設有若干光孔,作動筒加強支撐2的兩端外壁和試驗件加強支撐9的兩端外壁上均設有螺紋,作動筒加強支撐2和試驗件加強支撐9均通過螺帽分別固定在作動筒支座1和試驗件支座8上,便于作動筒加強支撐2和試驗件加強支撐9的裝卸和更換。
如圖2所示,所述傳載系統(tǒng)包括連接作動筒支座1和試驗件支座8的滑軌6,滑軌6設有四個,以保證加載的同軸度,且滑軌6的形狀、大小均相同,即四個滑軌6連接在作動筒支座1和試驗件支座8之間;滑軌6兩端外壁上設有螺紋,滑軌6通過螺帽固定在作動筒支座1和試驗件支座8上,便于裝卸;滑軌6上套設有一體成型的滑塊5,滑塊5通過直線軸承7與滑軌6連接,以減少滑塊5與滑軌6之間的摩擦消耗,滑塊5可相對于滑軌6水平移動,即滑塊5上開有與滑軌6的數量、位置相對應的孔,滑塊5通過這些孔沿著滑軌6移動。
作動筒3的前端固定在遠離所述傳載系統(tǒng)的作動筒支座1上,后端穿過靠近所述傳載系統(tǒng)的作動筒支座1并與滑塊5連接;試驗件10的前端穿過靠近所述傳載系統(tǒng)的試驗件支座8并與滑塊5連接,后端固定在遠離所述傳載系統(tǒng)的試驗件支座8上,即作動筒通過滑塊5對試驗件進行拉壓。
所述載荷輸出系統(tǒng)用于給試驗件提供試驗所需的載荷輸出,所述受載系統(tǒng)用于給試驗件10提供承受載荷的載體,所述傳載系統(tǒng)用于將載荷傳遞給試驗件10,并通過傳載系統(tǒng)保證試驗加載的同軸度,限定試驗件10只能接收其軸線方向的載荷。
下面通過具體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
具體實施例:
在使用桿件拉壓試驗裝置時,根據試驗件10的長度,調節(jié)試驗件支座8在底座4上的位置,并通過螺栓將試驗件支座8固定,同時根據試驗件10的長度,選擇合適長度的試驗件加強支撐9,并通過螺帽將試驗件加強支撐9固定在試驗件支座8上;
然后將作動筒3連接固定在作動筒支座1和滑塊5之間,將試驗件10連接固定在滑塊5和試驗件支座8之間;
啟動作動筒3,使其對試驗件10進行拉壓,此時作動筒支座1和試驗件支座8由于固定在底座4上因此不會隨試驗件10動作,同理,作動筒加強支撐2、試驗件加強支撐9和滑軌6也不會隨試驗件10動作,因為作動筒3與滑塊5連接,滑塊5與試驗件10連接,因此滑塊5會作水平位移,在進行試驗時,滑塊5在四個滑軌6上移動,保證了加載的同軸度,滑塊5通過直線軸承7在滑軌6上移動,其位移量即為試驗件10的伸縮量。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實用新型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以所述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