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當在該狀態(tài)下為了切換到前進檔而使套筒36向左移動并使用第2內周花鍵36b使第I外周花鍵12a和第2內周花鍵36b結合時,具有的問題是,發(fā)動機E的驅動力突然被傳遞到驅動輪W、W而發(fā)生扭矩沖擊(參照圖15)。
[0087]并且在車輛的后退行駛中,考慮了以下情況:從圖12所示的倒車檔使第2嚙合切換機構51的套筒52向左移動而切換到圖14所示的空檔,在車輛完全停止之前,從空檔使第2嚙合切換機構51的套筒52向右移動而再次切換到倒車檔。在車輛仍進行后退行駛且與驅動輪W、W連接的外周花鍵44a正在旋轉的狀態(tài)下,當為了切換到倒車檔而使套筒52向左移動并使用內周花鍵52a使外周花鍵44a結合時,具有的問題是,發(fā)動機E的驅動力突然被傳遞到驅動輪W、W而發(fā)生扭矩沖擊(參照圖15)。
[0088]并且在上述任一情況下,在存在差速旋轉的狀態(tài)下第I嚙合切換機構35或者第2嚙合切換機構51被驅動,因而內周花鍵或外周花鍵在嚙合時也有可能損傷。
[0089]在本實施方式中,當在從前進檔切換到空檔之后再次切換到前進檔時,使第I嚙合切換機構35的差速旋轉消除或減少來防止扭矩沖擊的發(fā)生,并且當從倒車檔切換到空檔之后再次切換到倒車檔時,使第2嚙合切換機構51的差速旋轉消除或減少來防止扭矩沖擊的發(fā)生。
[0090]以下,根據圖16的流程圖對該作用進行說明。
[0091]首先,在步驟SI是空檔時,在步驟S2判斷輪軸是否正在旋轉、即與驅動輪W、W連接的差速齒輪D、第2輸出軸31、行星齒輪機構42的齒圈45等是否正在旋轉。當在所述步驟S2中沒有輪軸的旋轉、車輛處于停止狀態(tài)時,如果在步驟S3發(fā)動機E正在旋轉,則在步驟S4將無級變速器T的偏心量ε設定為零,使得發(fā)動機E的旋轉不被傳遞到第I輸出軸
12ο
[0092]如果在所述步驟S2中輪軸正在旋轉,則在步驟S5使用合適的傳感器取得輪軸的轉速和旋轉方向,并在步驟S6使用合適的傳感器取得第I輸出軸12的轉速。然后,如果在步驟S7中輪軸的旋轉方向是正轉且車輛正以慣性進行前進行駛,則在步驟S8使用變速致動器14控制偏心盤18的偏心量ε,使得輪軸的轉速為第I輸出軸12的轉速以上。
[0093]此時,期望的是輪軸的轉速和第I輸出軸12的轉速完全一致,在該情況下,由于沒有第I嚙合切換機構35的第2內周花鍵36b和第2外周花鍵34a的差速旋轉,因而防止了在使套筒36向左移動而從空檔切換到前進檔時發(fā)生扭矩沖擊的情況。并且,如果輪軸的轉速是第I輸出軸12的轉速以上,則驅動力從驅動輪W、W側被逆向傳遞到發(fā)動機E側,而與發(fā)動機E的驅動力被傳遞到驅動輪W、W的情況相比,可以減小扭矩沖擊。不過,期望的是,將偏心量ε控制成使所述差速旋轉盡量小。
[0094]并且,如果在所述步驟S7中輪軸的旋轉方向是逆轉且車輛以慣性進行后退行駛,則在步驟S9使用變速致動器14控制偏心盤18的偏心量ε,使得形成在第2嚙合切換機構51的行星架44處的外周花鍵44a的轉速(包含正轉方向的轉速和逆轉方向的轉速)為預定轉速以下。由于行星齒輪機構42的齒圈45的轉速是輪軸的轉速,行星齒輪機構42的太陽輪43的轉速是第I輸出軸12的轉速,因而通過控制偏心量ε來使第I輸出軸12的轉速變化,可以控制使小齒輪47……與齒圈45和太陽輪43嚙合的行星架44的外周花鍵44a的轉速。
[0095]此時,期望的是,外周花鍵44a的轉速是零,在該情況下,由于沒有第2嚙合切換機構51的套筒52的內周花鍵52a和行星架44的外周花鍵44a的差速旋轉,因而防止了在使套筒52向右移動而從空檔切換到倒車檔時發(fā)生扭矩沖擊的情況。即使外周花鍵44a的轉速不完全是零,只要是預定轉速以下,就也可以減小扭矩沖擊,然而期望的是,將偏心量ε控制成使行星架44的外周花鍵44a的轉速盡量小。
[0096]然后,如果在步驟SlO中不是空檔、向前進檔或倒車檔的換檔完成,則結束本例程。
[0097]如以上所述,根據本實施方式,在車輛在空檔下以慣性行駛的期間,當操作第I嚙合切換機構35或者第2嚙合切換機構51來換檔到前進檔或倒車檔時,不僅可以將扭矩沖擊的發(fā)生抑制在最小限度,而且可以防止第I嚙合切換機構35或者第2嚙合切換機構51的花鍵在具有大的差速旋轉的狀態(tài)下嚙合而損傷的情況。
[0098]以上,說明了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然而本發(fā)明能夠在不脫離其宗旨的范圍內進行各種設計變更。
[0099]例如,本發(fā)明的變速器不限定于實施方式的往復移動式的無級變速器T,也可以是帶式無級變速器那樣的其它種類的無級變速器。
[0100]并且,是否將行星齒輪機構42的太陽輪43、行星架44和齒圈45中的任一方用作第I?第3要素,這能夠適當變更。
【主權項】
1.一種車輛用動力傳遞裝置,其在變速器(T)和差速齒輪(D)之間配置有選擇裝置(S),其特征在于, 所述選擇裝置(S)具有: 第I輸出軸(12),其與所述變速器(T)連接; 第2輸出軸(31),其與所述差速齒輪(D)連接; 第3輸出軸(32),其相對旋轉自如地嵌合在所述第2輸出軸(31)的外周上; 行星齒輪機構(42),其第I要素(43)與所述第3輸出軸(32)連接,其第2要素(45)與所述差速齒輪(D)連接; 第I嚙合切換機構(35),其能夠在使所述第I輸出軸(12)、所述第3輸出軸(32)結合而分離所述第2輸出軸(31)的狀態(tài)和使所述第I輸出軸(12)、所述第2輸出軸(31)、所述第3輸出軸(32)結合的狀態(tài)之間進行切換;以及 第2嚙合切換機構(51),其能夠使所述行星齒輪機構(42)的第3要素(44)與殼體(50)結合。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用動力傳遞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齒輪機構(42)被設定成從所述第3輸出軸(32)到所述差速齒輪(D)的減速比大于I。
3.根據權利要求1或權利要求2所述的車輛用動力傳遞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I嚙合切換機構(35)具有:第I內周花鍵(36a),其與設置在所述第I輸出軸(12)處的第I外周花鍵(12a)嚙合;和第2內周花鍵(36b),其與設置在所述第2輸出軸(31)處的第2外周花鍵(34a)和設置在所述第3輸出軸(32)處的第3外周花鍵(32a)嚙入I=I ? 所述第I內周花鍵(36a)的直徑大于所述第2內周花鍵(36b)的直徑,在所述第2內周花鍵(36b)的所述第I內周花鍵(36a)側的端部形成有倒角(36c)。
4.根據權利要求1?權利要求3中的任I項所述的車輛用動力傳遞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變速器(T)具有: 輸入側支點(18),其相對于與驅動源(E)連接的輸入軸(11)的軸線的偏心量(ε )是可變的,并且該輸入側支點與該輸入軸(11) 一起旋轉; 單向離合器(21),其與所述第I輸出軸(12)連接; 輸出側支點(19c),其設置在所述單向離合器(21)的輸入部件(22)處; 連桿(19),其兩端與所述輸入側支點(18)和所述輸出側支點(19c)連接,由此,該連桿(19)進行往復運動;以及 變速致動器(14),其變更所述輸入側支點(18)的偏心量。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車輛用動力傳遞裝置,其特征在于, 當利用所述第I嚙合切換機構(35)使所述第I輸出軸(12)、第3輸出軸(32)結合而分離所述第2輸出軸(31)、利用所述第2嚙合切換機構(51)使所述第3要素(44)與所述殼體(50)分離、且所述第2輸出軸(31)處于旋轉狀態(tài)時, 在所述第2輸出軸(31)的旋轉方向是第I方向的情況下,將所述偏心量(ε )控制成使所述第I輸出軸(12)的轉速為所述第2輸出軸(31)的轉速以下,并且在所述第2輸出軸(31)的旋轉方向是第2方向的情況下,將所述偏心量(ε )控制成使所述第3要素(44)的轉速的絕對值為預定轉速以下。
【專利摘要】配置在變速器(T)和差速齒輪(D)之間的選擇裝置(S)具有:第1輸出軸(12),其與變速器(T)連接;第2輸出軸(31),其與差速齒輪(D)連接;第3輸出軸(32),其相對旋轉自如地嵌合在第2輸出軸(31)的外周上;行星齒輪機構(42),其太陽輪(43)與第3輸出軸(32)連接,其齒圈(45)與差速齒輪(D)連接;第1嚙合切換機構(35),其能夠在使第1、第3輸出軸(12、32)結合而分離第2輸出軸(31)的狀態(tài)和使第1~第3輸出軸(12、31、32)結合的狀態(tài)之間進行切換;以及第2嚙合切換機構(51),其能夠使行星齒輪機構(42)的行星架(44)與殼體(50)結合。
【IPC分類】F16H3-52, F16H31-00, F16H21-42
【公開號】CN104541089
【申請?zhí)枴緾N201380037719
【發(fā)明人】市川和樹, 杉野聰一, 下平伸一
【申請人】本田技研工業(yè)株式會社
【公開日】2015年4月22日
【申請日】2013年7月22日
【公告號】DE112013003628T5, US20150192193, WO2014017438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