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舷外裝馬達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有發(fā)動機的舷外裝馬達的一種改進形式,該發(fā)動機有安裝于其上的水冷式排氣歧管。
該類型的舷外裝馬達例如在標題為“Exhaust system of Outboard Motor”的日本實用新型登記No.2568292中公開。該排氣系統(tǒng)的排氣通道垂直經過排氣引導器。該排氣通道通過形成于該排氣引導器中的冷卻劑通道冷卻。
冷卻劑通道由在排氣引導器上面的油盤側向延伸部分所形成的蓋體堵塞。因為布置在發(fā)動機下面,油盤作為堵塞冷卻劑通道上部開口的單個部件,它的整個外形變得太大,并且在堵塞冷卻劑通道時的可安裝性較差。
下面將介紹船用發(fā)動機。船用發(fā)動機利用外部水作為發(fā)動機的冷卻劑。冷卻套環(huán)繞暴露于高溫下的排氣通道部件。外部水被吸入冷卻套中,以便冷卻排氣通道部件。該排氣通道部件是多個部件的裝配件,以便提高生產率,這些部件例如上游排氣歧管和與該上游排氣歧管相連的排氣引導器。該類型的船用發(fā)動機例如在標題為“Exhaust Sttucture of V-Engine”的日本專利公開No.HEI-9-303155中公開。
該排氣結構設有氣缸的排氣通道,該排氣通道指向布置成V形的氣缸側體(bank)的內部,且在各氣缸側體處有一排氣匯集通道,從氣缸出來的排氣通道匯合到該排氣匯集通道內。排氣匯集通道底端安裝在內凸緣中,以便與排氣引導器的排氣通道連通。排氣匯集通道通過內部橡膠軟管與排氣引導器的排氣通道相連。內部橡膠軟管與固定帶氣密配合,該固定帶有用于將內部橡膠軟管固定在排氣通道的連接部分上的固定件。形成于排氣匯集通道外周上的冷卻套通過由內部橡膠軟管和外部橡膠軟管形成的通道而與在排氣引導器中的冷卻劑通道連通,該外部橡膠軟管安裝在外凸緣上,該外凸緣成一體模制在內凸緣上。外部橡膠軟管通過固定帶氣密安裝在外凸緣上,該固定帶有用于固定外凸緣軟管的固定件。
不過,在上述排氣結構中,上游部分和下游部分有兩個管,帶狀連接軟管用于各個連接處,總共四個部分由固定帶固定,導致裝配時的可操作性差。而且橡膠軟管的彈性力和固定帶的粘接力用于抵抗從排氣接頭的配合表面泄漏的排氣的壓力。該力越大,裝配時的可操作性越差。
而且,標題為“Exhaust Srructure of Outboard Motor”的日本專利公開No.HEI-10-339162介紹了有著排氣通道的連接結構,其中,冷卻劑引入形成于在上游排氣通道和下游排氣通道之間的連接處的上下兩個密封件之間的空間內。不過,在HEI-10-339162的排氣通道的連接結構中,密封件抵靠構成了排氣歧管的排氣通道的壁,因此易受到排氣熱量的熱影響。而且,密封件同樣會沿朝著排氣歧管的方向脫開。而且,在上游水套和下游水套之間的連接的密封結構也沒有清楚說明。
例如在標題為“Coolant Drain Passage of V-type Vertical Engine forOutboard Motor”的日本實用新型公開No.SHO-63-128中公開了一種舷外裝馬達的水冷式V形4沖程發(fā)動機。
而且,在標題為“Intake/Exhaust Mainfold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for Outboard Motor”的日本實用新型公開No.SHO-58-102725和標題為“Exhaust System for Outboard Motor”的日本專利公開No.HEI-09-189221中公開了一種排氣歧管,該排氣歧管有用于水冷式直列舷外裝馬達發(fā)動機的冷卻套。
近來的趨勢是采用具有良好燃料效率的水冷式V形4沖程立式發(fā)動機,同時增大舷外裝馬達的尺寸,以便有更高功率。該發(fā)動機的部件數目大于單氣缸或2至4個氣缸的直列立式發(fā)動機,導致制造成本比直列發(fā)動機高,從而使舷外裝馬達的成本更高。因此,希望通過共用部件來減小水冷式V形4沖程立式發(fā)動機的部件數目,從而降低制造成本。
下面將在部件共用方面對SHO-63-128、SHO-58-102725和HEI-090189221進行研究。
標題為“Coolant Drain Passage”的SHO-63-128具有流過一恒溫器再返回到一排氣歧管的冷卻劑,但沒有公開與排氣歧管的配合表面的形狀相關的技術內容,及一氣缸蓋或該排氣歧管。
標題為“Intake/Exhaust Mainfold”的SHO-58-102725有恒溫箱,該恒溫箱有位于排氣連接開口上面的配合表面。當氣缸蓋上下顛倒時,冷卻劑排出通道在顛倒后變成在垂直方向的底部。這并不適于使熱冷卻劑向上運動的立式發(fā)動機,因此該氣缸蓋不能用于V形發(fā)動機。
標題為“Exhaust System”的HEI-09-189221在排氣歧管和氣缸蓋的配合表面處沒有冷卻劑流過,因此,當希望冷卻劑通過時,該氣缸蓋不能用于V形發(fā)動機。
而且,冷卻劑在V形發(fā)動機的一個氣缸側體的一個氣缸蓋和排氣歧管之間流過的過程中,當冷卻劑從排氣歧管的配合表面通過多個開口流入氣缸蓋中的冷卻套內時,冷卻劑的匯集在氣缸蓋的冷卻套中產生干擾,從而使得冷卻劑在吸收氣缸蓋的燃燒熱量之后不能平滑流動,導致冷卻劑滯留在冷卻套中。
而且,對于舷外裝馬達的冷卻系統(tǒng),日本專利公開No.SHO-62-20793公開了一種有V形輔助冷卻劑通道的冷卻系統(tǒng)。在該圖中,輔助冷卻劑通道通過鉆孔形成,水泵進口與兩個冷卻劑出口相比更靠近前傾斜軸。不過,該冷卻系統(tǒng)通過鉆孔形成輔助冷卻劑通道,在加工孔時有困難,從而變得復雜和麻煩,不利于生產。
而且,HEI-09-41967的日本專利公開介紹了一種“舷外裝馬達的冷卻結構”,其中,在V形發(fā)動機的油盤底部形成分支通道。該冷卻結構有包括油盤和與油盤底部相連的部件的冷卻劑分支通道,從而導致部件數目和操作工時增加。
本發(fā)明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種舷外裝馬達,該舷外裝馬達有用于冷卻形成于支撐殼體中的排氣通道的冷卻劑室,以便減小尺寸和提高可安裝性。
本發(fā)明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種發(fā)動機的排氣通道的連接結構,該發(fā)動機例如舷外裝馬達的船用發(fā)動機,該發(fā)動機的水冷式排氣通道的連接結構能可靠進行排氣密封,有良好的可安裝性和排氣密封件的冷卻性能,從而減小熱影響。
本發(fā)明的第三目的是提供一種舷外裝馬達和一種適用于舷外裝馬達的水冷式4沖程V形立式發(fā)動機,該發(fā)動機能夠共用包括氣缸蓋這樣的部件,從而減小部件數目,并減小該類型發(fā)動機的制造成本。
本發(fā)明的第四目的是提供一種適用于舷外裝馬達的發(fā)動機,該發(fā)動機解決了上述相關問題,該發(fā)動機使得冷卻劑在一氣缸蓋(V形發(fā)動機一氣缸側體)和排氣歧管之間流動的過程中,冷卻劑能夠通過控制流過排氣歧管和氣缸蓋的冷卻劑的流量而在氣缸蓋的冷卻套中平滑流動。
本發(fā)明的第五目的是提供一種安裝有水冷式V形發(fā)動機的舷外裝馬達,該舷外裝馬達通過利用油盤部件而方便地使冷卻劑向發(fā)動機的左右氣缸側體的冷卻套分支供給,從而在不需要機械加工例如鉆孔的情況下形成左右分支冷卻劑供給孔,從而能使冷卻劑平滑排出。
根據本發(fā)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種舷外裝馬達,該舷外裝馬達包括一發(fā)動機子組件,該發(fā)動機子組件包括一個構成燃燒室部分的氣缸蓋和一個氣缸體;一支撐殼體,該支撐殼體有一個用于與發(fā)動機子組件連接的配合表面和一個向上開口的凹陷部分;一延伸殼體,該延伸殼體形成在支撐殼體下面的排氣膨脹室;一排氣歧管,該排氣歧管有與氣缸蓋的排氣孔連通的排氣通道;一蓋體,該蓋體覆蓋凹陷部分的開口,以便形成冷卻劑室;一內部通道,該內部通道經過冷卻劑室,并與排氣歧管的排氣通道以及排氣膨脹室相連;以及用于將冷卻劑引入冷卻劑室的部件。
在本發(fā)明的第一方面中,支撐殼體有向上開口的凹陷部分,該凹陷部分的開口由蓋體覆蓋,以便形成環(huán)繞排氣歧管的排氣通道的冷卻劑室。支撐殼體的凹陷部分由蓋體覆蓋,這樣,較小的配合表面形成于冷卻劑室上,并獨立于支撐殼體的發(fā)動機配合表面,從而使支撐殼體具有良好的可安裝性和簡化結構。因為能簡化有冷卻劑室的支撐殼體的結構,因此能通過高壓鑄造等模制支撐殼體,從而有利于制造并降低成本。而且,與排氣歧管和排氣膨脹室連通的內部通道由冷卻劑室環(huán)繞,該冷卻劑室由被蓋體覆蓋的支撐殼體的凹陷部分形成,因此,排氣歧管的連接部分有內部/外部雙重結構,這能夠吸收由于模制誤差和加熱而引起的膨脹和收縮。
在該舷外裝馬達中,排氣歧管有冷卻套,該冷卻套與形成于支撐殼體的凹陷部分中的冷卻劑室連通。因此,支撐殼體的凹陷部分與排氣歧管的冷卻套的連通能夠通過從排氣歧管的冷卻套排入支撐殼體的凹陷部分中的水來冷卻排氣。
而且,在本發(fā)明的舷外裝馬達中,蓋體通過位于除支撐殼體最上面位置區(qū)域之外的位置處的螺栓來固定在支撐殼體上。這樣,固定螺栓布置在位于除支撐殼體最上面部分之外的位置處將防止螺栓在支撐殼體的最上面部分處進行連接,以避免周圍的螺栓連接件橫向伸出支撐殼體,從而防止該舷外裝馬達變得更大。
根據本發(fā)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種發(fā)動機排氣通道連接結構,該發(fā)動機排氣通道連接結構包括一個第一排氣通道部件,它有第一排氣通道;一個第二排氣通道部件,它有與第一排氣通道連通的第二排氣通道,該第二排氣通道部件與第一排氣通道部件相連;一個第一排氣通道部件的連接部分,該連接部分有構成排氣通道的內周表面的壁和形成于該壁外部并與該壁間隔開的環(huán)形凸起;一個第二排氣通道部件的連接部分,該連接部分有構成排氣通道內周表面的壁和處于不構成該排氣通道的區(qū)域中的壁部分;一密封件,該密封件插入第一和第二排氣通道部件的壁之間,該壁遠離排氣通道;以及一冷卻套,該冷卻套形成于密封件的外部。
這樣,在本發(fā)明第二方面的排氣通道連接結構中,因為形成于密封件外部,冷卻套有淹沒在冷卻劑中的密封件,因此能有效冷卻該密封件。而且,因為在遠離排氣通道的壁之間提供密封,密封件能減小受排氣的熱影響,防止因受熱而性能退化,從而具有耐久性。
第二排氣通道部件的、并不構成排氣通道的壁是安裝在形成于第一排氣通道部件上的環(huán)形凹陷部分中的環(huán)形凸起。因此,該環(huán)形凸起通過該環(huán)形凹陷部分而進行熱阻擋,從而減小排氣熱量的熱影響。
在本發(fā)明的連接結構中,第一和第二排氣通道部件有在排氣通道外周的冷卻套,該冷卻套彼此連通,構成在密封件外部的冷卻套部分。因此,密封件對著冷卻套,而冷卻套的一部分對著密封件的外部,這樣,能夠以相對簡單的結構實現排氣通道和連接密封件的冷卻。
采用本發(fā)明的連接結構的發(fā)動機是船用發(fā)動機。優(yōu)選是,在內部裝有發(fā)動機的本體的外部的水被引入冷卻套,以便冷卻排氣熱。
第一排氣通道部件的環(huán)形凸起有形成于其外周表面上的嚙合部分,安裝在環(huán)形凸起上的密封件的安裝部分的一部分與該嚙合部分嚙合。也就是,密封件通過嚙合部分可靠安裝在環(huán)形凸起上。通過安裝在環(huán)形凸起上的密封件,能夠方便地執(zhí)行兩部件的安裝操作,即第一和第二排氣通道部件的安裝操作,以便提高生產率。而且,因為與嚙合部分嚙合,密封件能夠在拆開這兩部件時以單一部件拆下,從而有利于維修。
優(yōu)選是,該密封件設在至少兩個表面上,即設在具有形成于環(huán)形凸起上的嚙合部分的外周表面和環(huán)形凸起的端表面上。因此,密封件在環(huán)形凸起上的安裝受到環(huán)形凸起的端表面的限制,從而有利于安裝。
根據本發(fā)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種V形立式發(fā)動機,該發(fā)動機包括一曲軸,該曲軸基本垂直布置;氣缸體,該氣缸體有多個氣缸,該氣缸裝有與曲軸和活塞相連的連桿,且該氣缸垂直對齊,同時軸線在平面圖中形成V形;兩氣缸蓋,這兩氣缸蓋在氣缸體上,且該氣缸蓋分別有排氣孔;以及排氣歧管,該排氣歧管固定在氣缸蓋上,且該歧管有與排氣孔連通的排氣通道,其中各氣缸蓋有冷卻套和用于使歧管與該氣缸蓋相連的配合表面,該配合表面形成有冷卻套開口;各排氣歧管有冷卻套和將與氣缸蓋相連的配合表面,該配合表面形成有冷卻套的開口;以及形成于氣缸蓋的配合表面中的開口基本相對于配合表面的水平中心線對稱形成。
在根據本發(fā)明第三方面的發(fā)動機中,在氣缸蓋相對于排氣歧管的配合表面設置用于冷卻劑通過的開口,布置成基本相對于該配合表面的水平中心線對稱,因此,一種氣缸蓋可以反轉成有相同開口位置。這使得構成水冷式4沖程V形立式發(fā)動機的V形氣缸側體的兩個氣缸蓋可以通過上下顛倒而采用相同的氣缸蓋。只使用一種氣缸蓋能夠減小制造成本。而且,在氣缸蓋和排氣歧管之間的冷卻劑通道結構基本相同,這有利于在發(fā)動機生產線上的加工和安裝操作。
該發(fā)動機還包括一恒溫閥,該恒溫閥作為氣缸蓋和氣缸體的一個組件;一排氣歧管,該排氣歧管位于恒溫閥的下游,并有一個排出通道;以及一個管,該管插入恒溫閥和排氣歧管之間,用于使有恒溫閥的通道和排出通道之間連通。這樣,冷卻劑的排出開口并不在氣缸蓋的側表面上,因為排出通道在用于排氣歧管的恒溫閥的下游。這能夠更可靠地共用氣缸蓋。
根據本發(fā)明的第四方面,提供有一種安裝有V形立式發(fā)動機的舷外裝馬達,該舷外裝馬達包括一曲軸,該曲軸基本垂直布置;氣缸體,該氣缸體有多個氣缸,該氣缸裝有與曲軸和活塞相連的連桿,且該氣缸垂直對齊,同時軸線在平面圖中形成V形;兩氣缸蓋,這兩氣缸蓋設置在氣缸體上,且該氣缸蓋分別有排氣孔;以及排氣歧管,該排氣歧管固定在氣缸蓋上,且該歧管有與排氣孔連通的排氣通道,其中各氣缸蓋有冷卻套和用于使歧管與該氣缸蓋相連的配合表面,該配合表面形成有冷卻套開口;各排氣歧管有冷卻套和將與氣缸蓋相連的配合表面,該配合表面形成有冷卻套的開口;以及形成于氣缸蓋的配合表面中的開口基本相對于配合表面的水平中心線對稱形成。使用具有合適制造成本的上述發(fā)動機周圍舷外裝馬達發(fā)動機能夠減小該舷外裝馬達的制造成本。
根據本發(fā)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種水冷式發(fā)動機,該水冷式發(fā)動機包括一氣缸蓋,該氣缸蓋具有帶開口的第一排氣通道、第一冷卻套和環(huán)繞第一排氣通道的開口的第一冷卻套的多個開口;一排氣歧管,該排氣歧管具有帶開口的第二排氣通道、第二冷卻套和環(huán)繞第二排氣通道的開口的第二冷卻套的多個開口;以及一流量控制器,用于通過與另一開口的冷卻劑流量比較,使在氣缸蓋的第一冷卻套的一個預定開口處的冷卻劑的流量減小。
在本發(fā)明第五方面的發(fā)動機中,冷卻劑流量控制器使冷卻劑在氣缸蓋冷卻套中平滑流動,從而提供高效冷卻。這樣的冷卻劑流動控制可以通過簡單結構進行,在該簡單結構中,冷卻劑流量控制器用于氣缸蓋的冷卻套的一個預定開口。
在本發(fā)明的第五方面中,墊圈插入氣缸蓋的第一冷卻套和排氣歧管的第二冷卻套之間;且設置在墊圈中的多個冷卻套開口中的至少一個是構成流量控制器的通孔。用墊圈提供包括通孔的流量控制器,這不需要另外的流量控制件。這樣能簡化流量控制器的結構,且通過調節(jié)墊圈的孔徑,能夠簡單地調節(jié)冷卻劑的流量。
構成流量控制器的通孔設置在與一個氣缸相對應的冷卻套的上部。這防止了可能在冷卻套上部出現的空氣滯留現象的產生,從而導致氣缸蓋的冷卻套中不會產生空氣滯留,因此有良好的冷卻效率。
對于上述發(fā)動機,采用了V形立式發(fā)動機,該發(fā)動機包括一曲軸,該曲軸基本垂直布置;氣缸體,該氣缸體有多個氣缸,該氣缸裝有與曲軸和活塞相連的連桿,且該氣缸垂直布置,同時軸線在平面圖中形成V形;兩氣缸蓋,這兩氣缸蓋分別設置在氣缸體上。
根據本發(fā)明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種安裝有水冷式發(fā)動機的舷外裝馬達,該舷外裝馬達包括一氣缸蓋,該氣缸蓋具有帶開口的第一排氣通道、第一冷卻套和環(huán)繞第一排氣通道的開口的第一冷卻套的多個開口;一排氣歧管,該排氣歧管具有帶開口的第二排氣通道、第二冷卻套和環(huán)繞第二排氣通道的開口的第二冷卻套的多個開口;以及一流量控制器,用于通過與另一開口的冷卻劑流量比較,使在氣缸蓋的第一冷卻套的一個預定開口處的冷卻劑的流量減小。
優(yōu)選是,采用該類型的水冷式發(fā)動機的舷外裝馬達能夠提供具有良好冷卻性能和降低制造成本的舷外裝馬達。
根據本發(fā)明的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種具有水冷式V形發(fā)動機的舷外裝馬達,該舷外裝馬達包括一V形發(fā)動機,該V形發(fā)動機有左右氣缸側體;一冷卻劑供給管,該冷卻劑供給管將由單個泵泵送的外部水作為冷卻劑,分別供給形成于左右氣缸側體中的冷卻套;以及一個油盤,該油盤位于發(fā)動機下面,該油盤有用于安裝在發(fā)動機上的安裝凸緣,其中該安裝凸緣有沿舷外裝馬達的前向方向伸出的延伸部分,該延伸部分形成有向上開口的凹陷部分,該凹陷部分沿發(fā)動機的左右方向延伸;冷卻劑供給管的進口與左右凹陷部分的延伸部分的相交點相連;以及左右氣缸側體的冷卻套的冷卻劑出口設在該凹陷部分的延伸部分的后部,與該相交點相對。
這樣,在本發(fā)明的第七方面的舷外裝馬達中,將油盤安裝到發(fā)動機上的安裝凸緣用于形成冷卻劑的分支通道和冷卻劑的吸入口。這使得在油盤的模制過程中能夠整體模制這些通道和開口。也就是,可以在不需要機械加工例如鉆孔的情況下制造油盤,以便在發(fā)動機上形成冷卻劑通道、冷卻劑吸入口和冷卻劑出口。因此,這有利于油盤的制造。而且,冷卻劑通道和冷卻劑吸入口/出口集中布置于油盤中,不會增加部件數目,有利于舷外裝馬達的發(fā)動機裝配。
下面將參考附圖并通過實例來介紹本發(fā)明的某些優(yōu)選實施例
圖1是表示安裝在船尾的舷外裝馬達的側視圖;圖2是圖1所示的、具有發(fā)動機蓋的舷外裝馬達的上部的放大剖視圖;圖3是沿圖2中的線3-3的放大剖視圖;圖4是表示圖2中的氣缸、氣缸蓋和氣缸端蓋之間的關系的放大剖視圖;圖5是排氣歧管、中間排氣管和排氣管的放大剖視圖;圖6是表示中間排氣管和冷卻劑室之間的關系的放大剖視圖;圖7是表示中間排氣管的下游部分的連接的放大剖視圖;圖8是表示中間排氣管的上游部分和排氣歧管之間的連接的放大剖視圖9是圖7和8中所示的密封件的局部放大剖視圖;圖10是表示將排氣歧管安裝到氣缸蓋上的放大平面圖;圖11是圖10中所示的排氣歧管的水平剖視圖;圖12是表示氣缸體的冷卻劑排出結構和排氣歧管的冷卻劑排出系統(tǒng)的剖視圖;圖13是表示冷卻劑的流動的示意圖;圖14是圖3的簡化圖;圖15是一個氣缸蓋的側視圖,表示與排氣歧管的配合表面;圖16是插入氣缸蓋和排氣歧管的配合表面之間的墊圈的正視圖;圖17是表示將墊圈連接到氣缸蓋上的剖視圖;圖18是圖14的示意圖,表示氣缸蓋橫截面的指示線;圖19是沿圖18中的線19-19的剖視圖,表示左氣缸蓋的配合表面;圖20是沿圖18中的線20-20的剖視圖,表示右氣缸蓋的配合表面;圖21是圖14的示意圖,表示排氣歧管的橫截面的指示線;圖22是沿圖21中的線22-22的剖視圖,表示左排氣歧管的配合表面;圖23是沿圖21中的線23-23的剖視圖,表示右排氣歧管的配合表面;圖24是表示將墊圈和排氣歧管連接到左氣缸蓋上的分解圖;圖25是表示將墊圈和排氣歧管連接到右氣缸蓋上的分解圖;圖26是將發(fā)動機除去時的油盤的平面圖;圖27是沿圖26中的線22-22的放大剖視圖。
舷外裝馬達1如圖1所示,有覆蓋發(fā)動機10的頂部的發(fā)動機蓋2、位于發(fā)動機蓋2下面的底蓋3、位于該底蓋3下面的延伸殼體4、位于該延伸殼體4下面的齒輪箱5和從該齒輪箱5向下伸出的螺釘6。這些蓋體、殼體和螺釘形成了舷外裝馬達1的外形。該舷外裝馬達1通過艉托架7安裝在船體100的船尾101上,以便能傾斜(上下擺動)和左右擺動(通過駕駛運動)。本發(fā)明的主體包括延伸殼體4和齒輪箱5。該舷外裝馬達1的向上傾斜的狀態(tài)由虛線表示。
下面將參考圖2、3和4介紹舷外裝馬達的上部結構。發(fā)動機10有氣缸體11、位于該氣缸體11前部的曲柄箱12、位于該氣缸體11后面的氣缸蓋13和位于該氣缸蓋13后面的氣缸端蓋14。
各氣缸體11有多個具有水平軸線的氣缸15,該氣缸15沿垂直方向平行對齊。裝入各氣缸15中的活塞16通過連桿17與垂直曲柄18相連。本發(fā)明的發(fā)動機10是所謂的立式發(fā)動機。
如圖2和3所示,本實施例中所示的發(fā)動機10是有三個垂直部分的V-6發(fā)動機,在平面圖中成V形形狀。
如圖4所示,氣缸蓋13有燃燒室19,該燃燒室19構成氣缸15的頂板部分。各燃燒室19有進氣閥20、排氣閥21和火花塞22。凸輪軸23在燃燒室19垂直外側處。垂直布置的搖臂軸24支承由凸輪軸23驅動的閥搖臂。
具有互連通道的氣缸冷卻套25環(huán)繞氣缸體11的氣缸15設置。氣缸蓋冷卻套26也環(huán)繞氣缸蓋13的燃燒室設置,并與冷卻套25連通。
如圖2所示,曲軸18的上端部分凸出到曲柄箱12的上面。驅動皮帶輪27和28安裝在該曲軸18的上端并在垂直相對的位置處。發(fā)電機29布置在曲柄箱12的前上部。上部皮帶輪28通過皮帶31與發(fā)電機29的從動皮帶輪30相連,以便驅動該發(fā)電機29。
下部皮帶輪27通過皮帶34和多個引導皮帶輪32與凸輪軸皮帶輪33、33相連,從而驅動圖4所示的凸輪軸23、23,該凸輪軸皮帶輪33、33設置在圖3所示的左右氣缸蓋13的凸輪軸23、23的上端部分。
進氣消音器35設置在上述皮帶/皮帶輪機構的上面。該進氣消音器35有向后開口的進氣管35a。該進氣管35a與布置在左右氣缸的V形氣缸側體(bank)的上面的節(jié)流閥裝置36相連。
該節(jié)流閥裝置36與進氣歧管37相連,該進氣歧管37垂直布置于左右氣缸的氣缸側體的后面。進氣歧管37與形成于氣缸蓋13內的進氣通道相連。節(jié)流閥裝置36和進氣歧管37構成吸氣系統(tǒng)??諝鈴陌l(fā)動機蓋2的進氣口2a吸入。
如圖2所示的排氣歧管40、40設置在左右氣缸體11、11的氣缸蓋13、13的外側。排氣歧管40、40與如圖4所示的燃燒室19的排氣通道相連。
排氣歧管40、40有通過多個螺栓40a與氣缸蓋13、13的外表面相連的多個本體41。
各本體41有環(huán)繞該本體41的排氣通道41a設置的冷卻套42。該冷卻套42在排氣的最上游部分處冷卻從燃燒室19中排出的排氣。
因為如圖5所示,排氣歧管40、40設置在左右氣缸體13、13的外側,因此左右本體41、41的底部41b、41b對稱地向內傾斜,且在該底部41b、41b內的排氣通道也向內傾斜。
排氣通道包括排氣歧管40、40、將在后面介紹的支撐殼體的內部通道、排氣管、排氣膨脹室等。
如后面所述,本實施例設置有在排氣歧管和支撐殼體的內部通道之間的連接件和在支撐殼體的內部通道和它的下游通道之間的連接件。前一連接件是排氣上游的連接件。后一連接件是排氣下游的連接件。
下面將參考圖2和5介紹排氣歧管40的底部41b、與該底部41b相連的支撐殼體的內部通道、排氣管和排氣膨脹室之間的關系。
如圖2所示,發(fā)動機10有發(fā)動機組件10a,包括曲柄箱12、氣缸體11、氣缸蓋13、氣缸15和曲軸18。發(fā)動機10布置在支撐殼體50上,并支承在該支撐殼體50的配合表面50a上。油盤和支撐殼體50的一部分也有發(fā)動機的功能。不過,本文中,將除了這些部件的發(fā)動機10的上半部分稱為發(fā)動機組件10a。
如圖5所示,支撐殼體50有在左右側(舷外裝馬達1的橫向側)上的、向上開口的凹陷部分51、51。圖中表示了支撐殼體50的右側凹陷部分51。支撐殼體50的未示出的左側凹陷部分51的形狀和結構與該右側凹陷部分51對稱。在下文中,將該右側凹陷部分51簡稱為凹陷部分51,以便說明。凹陷部分51有在頂面上的開口52。構成該凹陷部分51的一部分的內壁51a基本垂直。外壁51b沿橫向向內彎曲。凹陷部分51的底部有環(huán)形凸起51c。該環(huán)形凸起51c的底部構成圓形孔53。
排氣歧管40的本體41的底部41b位于凹陷部分51的開口52的外部。底部41b有形成于該底部41b的底端內側的底部環(huán)形凸起41c和形成于該底部環(huán)形凸起41c的上面外側位置處的上部環(huán)形凸起41d。
基本成Z形的中間排氣管54設置在該凹陷部分51內部,構成支撐殼體50的內部通道。環(huán)形槽54a形成于排氣管54的上端部分中。形成于排氣歧管本體41的底部41b處的內側底部環(huán)形凸起41c裝入該環(huán)形槽54a中,以便使排氣歧管40與中間排氣管54相連。中間排氣管54有形成于其底端部分中的環(huán)形槽54b和形成于舷外裝馬達的內部部件的一部分處的凸臺54c。
第一排氣通道54d由中間排氣管54形成,該中間排氣管54使排氣通道的上游部分和下游部分之間連通。該中間排氣管54是第一排氣通道部件。該第一排氣通道54d由該中間排氣管54的壁54e的內周面形成。
形成于支撐殼體50的凹陷部分51的底部的環(huán)形凸起51c裝入中間排氣管54的底部環(huán)形槽54b中。該排氣歧管本體41的底部41b通過中間排氣管54與形成于該凹陷部分51底部的圓形孔53連通。也就是,在本實施例中,該中間排氣管54構成排氣下游連接件。該中間排氣管54對應于第一排氣通道部件。支撐殼體50的圓形孔53的周邊部分對應于第二排氣通道部件。
中間排氣管54的凸臺54c安裝在形成于凹陷部分51底部的臺階51d上,并通過螺栓55與該臺階51d連接,從而將中間排氣管54安裝在該凹陷部分51內。
凹陷部分51的上部開口52由布置于其上面的蓋體56完全阻塞。蓋體56有形成于它的一部分中的圓形孔56a。排氣歧管本體41的底部41b和中間排氣管54的上端之間的連接件安裝在該圓形孔56a中,并固定在該蓋體56上。蓋體56有在其周邊上的凸臺56b。多個螺栓57垂直插入凸臺56b內部的一部分和凹陷部分51的內壁51a的一部分之間,從而將該蓋體56固定在支撐殼體50上。
蓋體56與凹陷部分51的周邊在多個部分處相連。這些部分在該凹陷部分51周邊上,除了該凹陷部分51的最靠外的部分(圖5中的前面和后面),從而不會影響該舷外裝馬達在橫向方向上的外部尺寸。圖5以點劃線表示了凸臺56b和螺栓57,該凸臺56b和螺栓57形成與凹陷部分51周邊的其它部分51e的連接,不過,在該圖中,為了舉例表示,將該部分移到圖中的右邊。該螺栓結構避免了支撐殼體50在凹陷部分51附近的最外側部分和底蓋3之間發(fā)生干涉,以滿足減小該舷外裝馬達的尺寸的要求。
中間排氣管54構成支撐殼體50的內部通道。在該支撐殼體50的凹陷部分51內并由蓋體56封閉的空間形成環(huán)繞中間排氣管54的冷卻劑室(冷卻套)58。也就是,在整個舷外裝馬達中,支撐殼體50和中間排氣管54成一體構成發(fā)動機支承殼體。
延伸殼體4布置于支撐殼體50的底表面上。向上延伸的凹陷部分59a形成于支撐殼體50的凹陷部分51的外側底部59中。包括在其底表面上的凹陷部分59a的支撐殼體50與延伸殼體4的上表面相連。
而且,油盤60通過未示出的金屬墊圈與在延伸殼體4內部的支撐殼體50的底表面相連。油盤60有用于安裝排氣管64的安裝部分61。該安裝部分61由油盤60的延伸部分形成,以便將油盤60安裝在該支撐殼體50上。
安裝部分61由與第一排氣通道54d連通的孔的連通部分62形成。油盤60以這樣的方式與支撐殼體50相連,即連通部分62的壁表面62a與形成支撐殼體50的圓形孔53的壁表面共面。尤其是,連通部分62的上部與中間排氣管54的下游通道54f連通。安裝在支架65上的排氣管64通過螺栓66與油盤60的安裝部分61的底端表面相連。因此中間排氣管54和排氣管64通過連通部分62彼此相連,并連通。排氣通過排氣管64排入排氣膨脹室67,該排氣膨脹室67構成延伸殼體4中的空間。
如上所述,支撐殼體50的圓形孔53的外周部分對應于第二排氣通道部件,在本實施例中作為中間排氣管54下游的連接件。例如,該第二排氣通道部件可以包括排氣管安裝部分61或排氣管64。
油盤60的安裝部分61有向下延伸的凹陷部分61a。支撐殼體50的凹陷部分51的底部59有向上延伸的凹陷部分59b,與凹陷部分61a相對。這兩個凹陷部分61a和59b形成水通道63。水通道63是傳送由將在后面介紹的水泵所泵送的冷卻劑的通道。該水通道63通過連接通道68與冷卻劑室58連通。
如圖1所示,與曲軸18相連以便驅動螺旋槳(screw)6的驅動軸18a穿過作為本體殼體的延伸殼體4和齒輪箱5而垂直延伸,并與齒輪箱5內的齒輪機構相連。
下面將參考圖6至9介紹中間排氣管54的下端和上端連接結構,該中間排氣管56作為形成第一排氣通道的第一排氣通道部件。
如圖7中放大所示,向下延伸的環(huán)形凸起110成一體形成于中間排氣管54的底端部分的外周部分上。中間排氣管54的底端部分的環(huán)形凸起110和外周表面54g形成向下開口的環(huán)形槽(環(huán)形凹陷部分)111。也就是,該環(huán)形凸起110通過環(huán)形槽111與中間排氣管54的底端部分的外周表面54g間隔開。
如圖6所示,在形成于支撐殼體的凹陷部分51底部的圓形孔53的周邊上的環(huán)形凸起51c以預定間隙安裝在由環(huán)形凸起110形成的、開口向下的環(huán)形槽111(環(huán)形凹陷部分)中。該間隙為大約0.1mm至0.2mm。因此,環(huán)形槽111套在環(huán)形凸起51c上,以便以預定間隙配合。這樣,環(huán)形凸起51c并不直接對著第二排氣通道部件的排氣通道。換句話說,該環(huán)形凸起51c通過中間排氣管54的底端部分與第二排氣通道部件的排氣通道隔開,從而形成一個不構成排氣通道的一部分的壁。
有U形橫截面的環(huán)形密封件90裝在形成于中間排氣管54底端部分處的環(huán)形凸起110上。該密封件90的內周表面90a抵靠在凹陷部分51的環(huán)形凸起51c的外周表面51f上,以便使環(huán)形凸起51c和環(huán)形凸起110之間形成氣密和水密密封。
密封件90如圖9所示。該密封件90有埋在內部的L形芯桿90c。密封件90有凹陷部分90b,以便具有U形橫截面。而且,密封件90有埋于外側部分中的L形芯桿90c和U形的底部,從而使其結構為具有彈性力的內部部分。凹陷部分90b從底端壓在環(huán)形凸起110上,以便將該密封件90安裝在環(huán)形凸起110上。
密封件90的內周表面90a有多個向內延伸的環(huán)形凸起90d。這些環(huán)形凸起90d垂直布置在內周表面90a上。這些環(huán)形凸起90d增加了相對于環(huán)形凸起51c的外周表面51f的密封性能,如圖7所示。
如圖7所示,環(huán)形凸起110有形成于其外周上的嚙合凹陷部分110a。該嚙合凹陷部分110a成環(huán)形形成于環(huán)形凸起110的外周上。嚙合凸起(嚙合部分)90f形成于密封件90的凹陷部分90b的外徑部分表面上。嚙合凸起90f與嚙合凹陷部分110a嚙合,從而將該密封件90安裝在環(huán)形凸起110上。當中間排氣管54沿圖7中向上的方向拉開時,密封件90與該中間排氣管54一起從環(huán)形凸起51c上拉開,因為嚙合凸起90f與嚙合凹陷部分110a嚙合。
密封件90設置在至少兩個表面上,從而覆蓋由嚙合凹陷部分110a形成的環(huán)形凸起110的外周表面以及環(huán)形凸起110的底端表面110b。圖7表示將密封件90安裝到環(huán)形凸起110上的一個實例,以便覆蓋三個表面,即環(huán)形凸起110的內周表面、底端表面110b和外周表面。
在其上表面上具有臺階51d的凸臺51g形成于凹陷部分51底部。凸臺51g通過螺栓55與中間排氣管54的凸臺54c連接。一空間112形成在靠近凸臺51g的冷卻劑室58的部分51h和中間排氣管54的環(huán)形凸起110之間。冷卻劑室58的冷卻劑也流入該空間112中。因此環(huán)形密封件90的外周暴露在冷卻劑室58底部的冷卻劑中。
支撐殼體50的環(huán)形凸起51c與中間排氣管54的下游通道54f的外周表面54g間隔開。中間排氣管54的環(huán)形凸起110與排氣通道54d間隔開。密封件90提供環(huán)形凸起51c和環(huán)形凸起110之間的氣密密封,因此,排氣不會進入空間112中。
因為環(huán)形凸起110與排氣通道54d間隔開并暴露在冷卻劑中,因此,該環(huán)形凸起110的壁溫低于其它部分。這樣,能夠保護該密封件90免受第一排氣通道54d和下游的第二排氣通道(直接對著支撐殼體50的圓形孔53的排氣通道的部分53a)所產生的熱的影響。
如上所述,冷卻劑室58內的冷卻劑用于冷卻使第一和第二排氣通道部件54和53之間的連接氣密密封的密封件90,從而防止該密封件90熱降解,提高耐久性。
在所示實施例中,環(huán)形凸起51c用于第二排氣通道部件53,密封件90安裝在環(huán)形凸起110上,環(huán)形凸起51c安裝在環(huán)形槽111中。也可選擇,可以在第二排氣通道部件53的連接處提供圓形凹陷部分,以便環(huán)繞該圓形孔53或連接通道62,從而使安裝有密封件90的環(huán)形凸起與圓形凹陷部分的凹形臺階部分接觸,從而進行密封。這時,密封件90的周邊浸沒在冷卻劑中,如上所述。
圖8表示作為第一排氣通道部件的中間排氣管54的連接結構和作為上游第二排氣通道部件的排氣歧管本體41的排氣通道41a的底部。
中間排氣管54在其上部有一內凸緣形凸起113,該內凸緣形凸起113有作為直接與排氣接觸的內周表面的壁表面54h;一外凸緣形凸起114,該外凸緣形凸起114向外與內凸緣形凸起113的外周表面間隔開;以及一環(huán)形槽54a,該環(huán)形槽54a形成于內部和外凸緣形凸起113和114之間,并向上開口。在排氣歧管本體41的底端部分的環(huán)形凸起41c插入該環(huán)形槽54a。排氣歧管40的底端部分形成排氣通道41a,包括直接與排氣接觸的壁和不直接與排氣接觸的環(huán)形凸起41c。
構成中間排氣管54的上游部分的內凸緣形凸起113以稍微有間隙的方式安裝在排氣歧管40本體41的底端部分處的環(huán)形凸起41c的內周表面上,以便在排氣通道41a和第一排氣通道54d之間連通。
如圖9所示的密封件90安裝在外凸緣形凸起114的上端部分上。密封件90的內周表面90a抵靠在排氣歧管本體41的環(huán)形凸起41c的外周表面上,從而在外凸緣形凸起114和環(huán)形凸起41c之間提供氣密和水密密封。
密封件90的外周表面90e也有利于冷卻劑的密封。特別是,密封件90的外周表面90e抵靠管56c的底部內周表面56d上,該管56c形成凹陷部分51的蓋體56的圓形孔56e,從而在底部內周表面56d和外凸緣形凸起114之間提供水密密封。
第一連接通道56e形成于管56c的內部(圖8中的左側部分)部分中。由環(huán)形凸起41c的外周表面、密封件90的上表面和管56c的內周表面形成的冷卻劑連通空間(冷卻套)115通過第一連接通道56e與冷卻劑室58連通。密封件90由冷卻劑室58中的冷卻劑冷卻。
冷卻套42形成于排氣歧管本體41內,以便環(huán)繞排氣通道41a。冷卻套42通過形成于排氣歧管本體41中的第二連接通道41d與冷卻劑連通空間115連通。
環(huán)形槽56f形成于排氣歧管本體41的底端外周上。O形環(huán)116裝在該環(huán)形槽56f中,以便在排氣歧管本體41和蓋體56之間提供水密密封,從而不透氣地密封住該冷卻劑連通空間115。O形環(huán)117安裝在形成于蓋體56底端表面中的環(huán)形槽中,以便在形成凹陷部分的一部分的外壁51b的上端表面與蓋體56的底端表面之間提供密封。
如圖10和11所示,排氣歧管40通過多個螺栓40a與氣缸蓋13的外部連接。排氣歧管40的排氣通道41a與圖4所示的燃燒室19的排氣通道19a連通,該排氣通道19a從氣缸蓋13的側面向下延伸,且該排氣歧管40與圖8所示的中間排氣管54連接。冷卻套42繞形成于排氣歧管本體41內的排氣通道41a形成。冷卻套42通過連接孔81a和管81與氣缸體11中的氣缸冷卻套局部連接。布置成環(huán)繞燃燒室19的排氣通道19a以便冷卻該排氣通道19a的冷卻套26與氣缸體11的冷卻套25連通。管81與排出管(未示出)相連,以便匯集和排出冷卻套25內的殘留水。
如圖12和13所示,氣缸蓋13的冷卻套26的供給部分與位于管70中的恒溫蓋69上的恒溫閥71相連。也就是,恒溫閥71在氣缸體11中的冷卻套25的最上面部分。恒溫閥71通過檢測發(fā)動機的冷卻劑溫度而打開/關閉,從而控制冷卻劑溫度。
圖12表示了從氣缸體11的冷卻劑出口并通過排氣歧管到排氣膨脹室的冷卻劑排出路徑。
參考圖12,位于氣缸體11的最上面部分處的氣缸15的冷卻套25與室25a連通。該室25a連接成通過恒溫閥71、恒溫蓋69和管70與排氣歧管40的排出通道72連通。當發(fā)動機的冷卻劑超過預定溫度時,恒溫閥71打開,將冷卻套25內的冷卻劑排出到排氣歧管40的排出通道72中。
排出通道72通過形成于排氣歧管40底部的出口72b(管)和L形接頭73與一個開通入位于支撐殼體50下面的排氣膨脹室中的排出通道74連通。在圖12中,參考標號82表示當泵76(見圖13)停止泵送冷卻劑時用于排出殘留在氣缸體11的冷卻套25中的水的排出管。
下面將參考圖13介紹發(fā)動機和排出系統(tǒng)中的冷卻劑回路。
有冷卻套25、25的氣缸體11、11在其外表面有排氣歧管40、40,該排氣歧管40、40分別有冷卻套42、42。
冷卻劑供給管77泵送用于冷卻氣缸15和排氣歧管40的海水。供給管77在其底端有作為吸入口的過濾器75。在該冷卻劑供給管77中部并在過濾器75上面的泵76泵送作為冷卻劑的海水。該泵送的冷卻劑通過通孔25b、25b引入氣缸體11、11的冷卻套中,如箭頭所示。通過冷卻劑供給管77泵送的冷卻劑通過連接通道68、68進一步引入冷卻劑室58、58中,以便冷卻支撐殼體50的內部通道(中間排氣管或第一排氣通道部件)54、54。冷卻劑室58、58中的冷卻劑再引入排氣歧管40、40的冷卻套42、42中,以便冷卻排氣歧管40、40。箭頭表示冷卻劑的流動。冷卻劑通過排氣歧管40、40的冷卻套42、42引入氣缸蓋冷卻套26、26,以便冷卻如圖4所示的氣缸蓋13、13。
經過恒溫閥71、71的冷卻劑經過排氣歧管40、40的排出通道72、72,從而冷卻排氣通道部分,并從排出通道74、74排出。冷卻套42、42和氣缸體11、11中的冷卻劑再通過排出通道74、74與排氣一起排出到排氣膨脹室67。
在泵76停止工作后,在氣缸體11、11的冷卻套25、25中的殘留水從由過濾器75形成的吸入口75排出,因為該冷卻套25、25通過排出管82、82與供水源相連。類似的,在排氣歧管40、40的冷卻套42、42中的冷卻劑從吸入口75排出。
用于調節(jié)從泵76到恒溫閥71、71的水通道中的壓力的水壓釋壓閥85、85設置在左右冷卻劑室58、58中。該水壓釋壓閥85、85用于使左右冷卻水室58、58與排氣膨脹室67相連。當泵76的冷卻劑供給壓增大時,閥打開,以便將冷卻劑室58中的冷卻劑排出到排氣膨脹室67中,從而調節(jié)供給壓力。
在本實施例中,海水通過泵76泵送,以便冷卻發(fā)動機10。因此,用于清潔/洗滌的單向閥86用于使馬達外側的水軟管與該單向閥相連,以便用新鮮水來清洗冷卻套。該單向閥通常關閉,并在清潔時打開。
圖13中所示的參考標號78表示紙分離器(paper separator)用的冷卻套。參考標號79a表示一個與冷卻劑供給管77相連的冷卻劑管79。參考標號79b表示用于將水排入排氣膨脹室67中的排出管。
下面將介紹支撐殼體50的排氣通道的裝配。
(1)支撐殼體50的排氣通道的裝配如圖5所示,中間排氣管54布置于支撐殼體50的凹陷部分51中,同時該凹陷部分51的開口52由蓋體56覆蓋,且該中間排氣管54暫時通過螺栓57固定。
(2)將發(fā)動機子組件10a連接在支撐殼體50上如圖2所示,包括氣缸體11、氣缸蓋13和曲柄箱12的發(fā)動機子組件10a布置于支撐殼體50的配合表面50a上,以便進行連接。
(3)排氣歧管的安裝排氣歧管40安裝在圖2中所示的氣缸蓋13上,并同軸布置在中間排氣管54上,然后固定在氣缸蓋13上。如圖5所示的螺栓57固定連接,從而將蓋體56固定在支撐殼體50上。
(4)排氣管的安裝油盤60與支撐殼體50的底表面相連。然后排氣管64牢固安裝。
圖14是圖3中省略某些部件的視圖。
本實施例的發(fā)動機是V形發(fā)動機,有V形氣缸側體,且兩個氣缸體11L、11R向后延伸成V形。參考標號13L、13R表示左右氣缸蓋。左右排氣歧管40L、40R分別布置在左右氣缸蓋13L、13R的外表面上。
圖15是左氣缸蓋13L的側視圖(下文簡稱為“氣缸蓋13”),表示與排氣歧管40的配合表面13b。
因為V形發(fā)動機的三個部分垂直對齊,因此三個垂直拉長的排氣通道19a開通入氣缸蓋13的配合表面13b中。
在排氣通道的最上部開口19a(以參考標號19a-1表示)的下面,如圖4所示環(huán)繞燃燒室19的冷卻套26的套部分26a于此開口。在開口19a-1的右側和左側,與套部分26a連通的右側和左側套部分26b、26c開通入配合表面13b中。
相似地,在排氣通道的中間開口19a(由標號19a-2表示)下面,環(huán)繞該燃燒室19的冷卻劑套26的套部分于此開口。在該開口19a-2的左右,與該套26a連通的左右套部26b,26c開通入該配合表面13b中。
在該排氣通道的最下端開口19a(由標號19a-3表示)的左右,左右套部分26b,26c開通入該配合表面13b中。
換句話說,燃燒室19的套部分26a、26a設置在中間排氣通道開口19a-2的上面和下面。
在氣缸蓋13的配合表面13b中垂直提供的三個排氣通道開口19a中,位于上部和下部的排氣通道開口19a-1和19a-3相對于中間開口19a-2的中心線CL對稱布置。特別是,中間開口19a-2的中心線CL和最上部開口19a-1的中心之間的距離設置成基本等于中間開口19a-2的中心線CL和最下部開口19a-3的中心之間的距離。
排氣歧管40通過插入形成于配合表面13b上的多個螺栓孔13a中的螺栓而與配合表面13b相連。
圖16表示插入氣缸蓋13的配合表面和排氣歧管40之間的墊圈120。
墊圈120的形狀為疊加在配合表面13b上,并有在配合表面120a上的三個垂直拉長的排氣通道開口121。形狀與套部分26a的開口形狀相同的開口122形成于中間開口121和最上部的開口121之間。另一開口122同樣形成于中間開口121和最下部的開口121之間。
在各排氣通道開口121的右側,形成有形狀與圖15所示套部分26b的開口形狀相同的拉長開口123。墊圈120還有多個孔124,這些孔形成為與圖15中所示的螺栓孔13a相對應。
在形成于墊圈120中的各排氣通道開口121的左上部,形成有控制孔125。該控制孔125構成冷卻劑流量控制器。該流量控制孔125位于左側套部分26c(圖中左側)的上部,并靠近圖15所示的氣缸蓋13的燃燒室19。在圖16所示的各流量控制孔125下面的部分(以網格表示的部分)是屏蔽物126,用于遮蔽左側套部分26c的、從垂向中部到底部的部分。屏蔽物126遮蔽套26c,從而限制了從排氣歧管40的套42流入套部分26v的冷卻劑。通過流量控制孔125,來自套42的冷卻劑流入氣缸蓋13的套部分26c中。也就是,從套42流入套部分26c中的冷卻劑的流量通過流量控制孔125調節(jié)。
流入氣缸蓋13的套26c中的冷卻劑的量可以通過設定和調節(jié)流量控制孔125的開口面積而根據需要進行設定和調節(jié)。
圖17表示了有墊圈120的氣缸蓋13,該墊圈120有流量控制孔125,該流量控制孔125作為與配合表面13b相連的流量控制器。
在圖17中,參考標號37a表示進氣通道,參考標號19表示燃燒室。參考標號22a表示用于火花塞的襯套。參考標號22b表示安裝火花塞的前端的孔。參考標號23表示曲軸。為了便于圖示說明,如圖17所示的墊圈120比實際厚度厚。排氣歧管40與墊圈120的左側連接。氣缸體和氣缸布置在圖17的上面,該氣缸體和氣缸進行了省略,以避免該圖變得復雜。
墊圈120的垂直拉長開口123與套部分26b相對應。冷卻劑從排氣歧管40的套42流過開口123和套部分26b,如箭頭(1)所示,并流入燃燒室19的頂板部分的外部。
冷卻劑也從排氣歧管40的套42流過流量控制孔125,如箭頭(2)所示,并流入套部分26c。氣缸蓋冷卻套26中的冷卻劑冷卻氣缸蓋13,然后如箭頭(3)所示進入如圖4所示的氣缸體11的氣缸15的周圍,以便冷卻氣缸體11。
對于如(1)和(2)所示的冷卻劑流,當墊圈120的開口123有與流量控制孔125相同的面積時,可防止在套部分26b中由箭頭(1)所示的冷卻劑流,因位于其上面的套26c中由箭頭(2)所示的冷卻劑流,而不能平滑地向上流。因此,該冷卻劑將滯留在氣缸蓋冷卻套26中由網格(4)表示的部分內。該滯留部分將靠近燃燒室19的頂板部分,尤其是靠近作為點火點的、如圖4所示的火花塞22,這將影響冷卻作用,降低冷卻效率。
因為流量控制孔125的孔徑小于上述其它開口123,如箭頭(2)所示的冷卻劑的流量小于由箭頭(1)所示的冷卻劑的流量,這樣,由箭頭(1)所示的冷卻劑流在網格部分中是平滑的,并與箭頭(2)所示的冷卻劑流平滑地匯合,并沿朝著氣缸體的方向流出,如箭頭(3)所示。這防止了冷卻劑的滯留,以提供可靠和有效的冷卻,從而增加發(fā)動機性能。
各流量控制孔125設置在排氣通道開口121、排氣通道19a以及如圖3所示的排氣歧管40的排氣通道41a(41e在圖24和25中所示)的一側上部。盡管空氣可能滯留在氣缸蓋和排氣歧管的排氣通道的上部或周圍上部,但是在該開口上部的流量控制孔125有利于使空氣排出,從而防止因混合在冷卻劑中的空氣使冷卻性能降低。
圖18是圖14的示意圖,表示氣缸蓋的橫截面的指示線。
該圖表示了裝配在左右氣缸側體中的左右氣缸體11L、11R、氣缸蓋13L、13R和氣缸端蓋14L、14R,在平面視圖中,該左右氣缸側體產V形向后延伸。
圖19是氣缸蓋的配合表面沿圖18中的線19-19的視圖,表示沿指示線的箭頭方向看,氣缸13L的視圖。圖19類似于圖15。
箭頭(5)表示有開口19a和26a至26c的配合表面的向上方向,而箭頭(6)表示向下方向。這樣,開口19a-1是上部開口,開口19a-3是下部開口。套部分的開口26b在圖中的右側,另一開口26c在圖中的左側。
圖20是氣缸蓋的配合表面沿圖18中的線20-20的視圖,表示沿指示線的箭頭方向看,氣缸13R的視圖。圖20表示了與圖15和19所示相反的配合表面13b。
也就是,在圖19中所示的上部開口19a-1顛倒成沿(5)的方向的下部,而下部開口19a-3顛倒成沿(6)的方向的上部。
因此,右氣缸蓋13R相對于左氣缸蓋13L上下顛倒。
在配合表面13b中垂直布置的開口19a和26a至26c相對于中心線CL對稱(見圖15),且當倒轉時有相同的開口外周。
因此,左右氣缸蓋13L、13R可以是相同的氣缸蓋。
氣缸蓋13的倒轉可以使得左右氣缸側體與13L、13R一樣倒轉。
當左右氣缸側體具有相同的氣缸蓋時,冷卻劑在相對于左右氣缸側體的排氣通道開口的相同位置處經過氣缸蓋13L、13R,從而能夠使左右氣缸側體的冷卻條件相同。換句話說,因為冷卻劑的通道大致不會改變排氣通道周圍的冷卻條件,因此,一個氣缸蓋能夠上下顛倒以用作另一氣缸蓋。
在本實施例中,在最上部的排氣開口19a的右上處和在最下部的開口19a的右下處沒有冷卻劑的連接開口。在最上部或在下部開口19a的右上處或右下處也可以設置有這樣的開口。
圖21是圖14的示意圖,表示排氣歧管的橫截面的指示線。
圖22是排氣歧管的配合表面沿圖21中的線22-22的視圖,沿指示線的箭頭方向看排氣歧管40L。
左排氣歧管40L成一體安裝并連接在上述左氣缸蓋13L上,在本體41上有與氣缸蓋13L相對應的配合表面41f。該配合表面41f在四個角和左右位置處總共有八個連接孔41h。
如圖22所示,配合表面41f有垂直布置的三個與排氣通道41a連通的排氣開口41e(垂直延伸的排氣通道41a的一部分,以不同參考標號表示)。該開口41e對應于氣缸蓋13的排氣開口19a-1至19a-3。
位于排氣開口41e右側的開口與位于開口41e之間的冷卻套42的開口42c構成一個連續(xù)開口。與冷卻套42的開口42c連通的垂直拉長開口42d設置在排氣開口41e的左側。
排氣通道41a向下開口,它的下游部分41g構成排氣歧管本體21的底部41b,將與中間排氣管54的上游端相連。
冷卻劑的排出通道72穿過排氣歧管40本體41中的排氣通道42的外部而垂直延伸。排出通道72是用于冷卻形成于如圖13所示的氣缸體11中的氣缸的通道,然后將冷卻劑排出。
排出通道72有在其上端的連接部分72a。排出通道72通過管70連接成與圖12和13所示的恒溫閥71的恒溫蓋69連通。排出通道72的底端部分72b使排出通道與外部連通。如本實施例中的圖12所示,該底端部分72b通過L形接頭73與開口于支撐殼體50的本體殼體中的排出通道74相連。
圖23是排氣歧管的安裝表面沿圖21中的線23-23的視圖,表示右排氣歧管40R,其中,左排氣歧管40的形狀和結構形成為與上下顛倒的氣缸蓋相對應。
使用時,氣缸蓋13L、13R是上下顛倒的相同氣缸蓋13。不過,左右排氣歧管40、40制成不同的排氣歧管。
因此相同的部件對稱布置,并以相同參考標號表示,以避免累贅。
圖24表示左排氣歧管40L通過墊圈120安裝在左氣缸蓋13L上。
在將左排氣歧管40L的配合表面41f連接到左氣缸蓋13L的配合表面13b上時,墊圈120插入它們之間,形成于配合表面41f上的各開口與形成于配合表面13b上的各開口對齊,以便連接。
如圖16所示的墊圈120水平倒轉。流量控制孔125位于右側。當墊圈120連接到氣缸蓋13L的配合表面13b上時,氣缸蓋13L的配合表面13b的套開口26c除了其與流量控制孔125相對應的上部之外,其它部分由屏蔽物126阻塞。這防止冷卻套26中的冷卻劑滯留在燃燒室19的周圍,如圖17所示。
排氣歧管40L與氣缸蓋13L的配合表面13b對齊并布置在該配合表面13b上,且墊圈120插入它們之間,如虛線所示。螺栓穿過連接孔41h、124和13a插入,以便將三個部件組合成一個單元。
圖25表示用墊圈120將右排氣歧管40R安裝到右氣缸蓋13R上。
在排氣歧管40R與右氣缸蓋13R的右配合表面13b連接的過程中,墊圈120插入它們之間,形成于配合表面41f上的各開口和形成于配合表面13b上的各開口對齊,以便連接。墊圈120與圖16所示相同。
墊圈120反轉,以便連接到氣缸蓋13R的配合表面13b上。冷卻套開口26c除了其與氣缸蓋13R的配合表面13b上的流量控制孔125相對應的上部之外,其它部分由屏蔽物126阻塞。從而防止冷卻套26中的冷卻劑滯留在如圖17所示的燃燒室19的周圍。
排氣歧管40R與氣缸蓋13R的配合表面13b對齊并布置在該配合表面13b上,且墊圈120插入它們之間,如虛線所示。螺栓穿過連接孔41h、124和13a插入,以便將三個部件組合成一個單元。
下面將參考圖26和27介紹油盤60的詳細結構。油盤以新的參考標號160表示,以便進行說明。
參考圖26,油盤160在其上端周圍有安裝凸緣161,用于將該油盤160安裝到發(fā)動機上。用于容納油的油容納凹陷部分162形成于油盤160的中間部分。該油容納凹陷部分162向下凸出。
安裝凸緣161的前部(圖26中的右側部分)構成該油容納凹陷部分162向前伸出的延伸部分160a。延伸部分160a的前部161a和左右部分161b、161b,該前部161a和左右部分161b、161b通過形成為U形的通道163連接在一起。具有U形截面的通道163有外安裝端表面164和內安裝端表面165,通過該外安裝端表面164和內安裝端表面165來確定油盤160和油容納凹陷部分162的外側。
如圖27所示,與冷卻劑供給管77相連的連接器吸入口166形成于通道163的橫向中間的前部。用作冷卻劑的海水等通過圖13所示的泵76泵送,并通過冷卻劑供給管77從冷卻劑吸入口166進入通道163。冷卻劑吸入口166開通入通道163內。冷卻劑供給管77的上端部分77a通過索環(huán)167安裝在形成于通道163的底部的孔166a中。冷卻劑供給管77通過套環(huán)168和螺栓169固定在油盤160上。
通道163包括從連接器吸入口166左右分支的左右兩個分支通道163a、163a。分支通道163a有從其左右端向后延伸的左右延伸通道163b、163b。在延伸通道163b后部以連通方式對稱提供有環(huán)形端部通道163c、163c。圓形孔170、170形成于端部通道163c、163c的中部,并垂直延伸。如圖5所示的中間排氣管54、54穿過該圓形孔170、170。參考標號171表示在油盤160上面的排氣歧管等的冷卻套,在圖中以虛線表示。在圖26中,參考標號172表示用于將油盤160與發(fā)動機相連的螺栓孔。
油盤160由鑄造鋁合金制成。特別是,安裝凸緣161、通道163、冷卻劑吸入口166、構成出口的圓形孔170以及油容納凹陷部分162通過鑄造整體形成。這樣,冷卻劑通道、外部水(例如海水)的吸入口以及出口能夠以不需要機械加工(例如鉆孔)的方式形成。
從冷卻劑供給管77泵送的冷卻劑的吸入口166形成左右分支通道163a、163a的相交點。當舷外裝馬達1如圖1中虛線所示向上傾斜時,如圖26所示的冷卻劑吸入口向下傾斜,從發(fā)動機部件的冷卻套排出的冷卻劑快速由冷卻劑吸入口166排出
權利要求
1.一種舷外裝馬達(1),包括一發(fā)動機子組件,該發(fā)動機子組件包括一個構成燃燒室(19)部分的氣缸蓋(13)和一個氣缸體(11);一支撐殼體(50),該支撐殼體有一個用于與所述發(fā)動機子組件連接的配合表面和一個向上開口的凹陷部分(51);一延伸殼體(4),該延伸殼體形成在支撐殼體下面的排氣膨脹室(67);一排氣歧管(40),該排氣歧管有與所述氣缸蓋的排氣孔連通的排氣通道(41a);一蓋體(56),該蓋體覆蓋所述凹陷部分(52)的開口,以便形成冷卻劑室(58);一內部通道(54),該內部通道經過所述冷卻劑室(58),并與所述排氣歧管的所述給排氣通道(41a)以及所述排氣膨脹室(67)相連;以及用于將冷卻劑引入所述冷卻劑室(58)的部件(77)。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舷外裝馬達,其中所述排氣歧管(40)有冷卻套(42),所述冷卻套與形成于所述支撐殼體(50)的所述凹陷部分(51)中的所述冷卻劑室(58)連通。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舷外裝馬達,其中所述蓋體(56)通過位于除支撐殼體最上面位置區(qū)域(51e)之外的位置處的螺栓(57)來固定在所述支撐殼體(50)上。
4.一種發(fā)動機排氣通道連接結構,包括一個第一排氣通道部件(54),它有第一排氣通道(54d);一個第二排氣通道部件,它有與所述第一排氣通道連通的第二排氣通道(53),所述第二排氣通道部件與所述第一排氣通道部件相連;一個所述第一排氣通道部件的連接部分,所述連接部分有構成排氣通道的內周表面的壁(54e)和形成于所述壁外部并與所述壁間隔開的環(huán)形凸起(54b);一個所述第二排氣通道部件的連接部分,所述連接部分有構成所述排氣通道內周表面的壁和處于不構成所述排氣通道的一區(qū)域中的壁部分;一密封件(90),該密封件插入所述第一和第二排氣通道部件的壁之間,所述壁遠離所述排氣通道;以及一冷卻套(112),該冷卻套形成于所述密封件的外部。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連接結構,其中所述第二排氣通道部件的、并不構成所述排氣通道的所述壁是安裝在形成于所述第一排氣通道部件(54)上的環(huán)形凹陷部分(111)中的環(huán)形凸起(51c)。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連接結構,其中所述第一和第二排氣通道部件有在所述排氣通道外周的冷卻套,所述冷卻套彼此連通,構成在所述密封件(90)外部的所述冷卻套部分。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連接結構,其中所述發(fā)動機是船用發(fā)動機;以及在內部裝有所述發(fā)動機的本體的外部的水被引入所述冷卻套。
8.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連接結構,其中所述第一排氣通道部件(54)的所述環(huán)形凸起(110)有形成于其外周表面上的嚙合部分(110a);以及安裝在所述環(huán)形凸起上的所述密封件(90)的安裝部分的一部分(90f)與所述嚙合部分嚙合。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連接結構,其中所述密封件設在至少兩個表面上,即設在具有形成于所述環(huán)形凸起(110)上的所述嚙合部分(110a)的外周表面和所述環(huán)形凸起的端表面上。
10.一種V形立式發(fā)動機,包括一曲軸(18),該曲軸基本垂直布置;氣缸體(11),該氣缸體有多個氣缸(15),該氣缸裝有與所述曲軸和活塞(16)相連的連桿(17),且所述氣缸垂直對齊,同時軸線在平面圖中形成V形;兩氣缸蓋(13),這兩氣缸蓋在所述氣缸體上,且所述氣缸蓋分別有排氣孔;以及排氣歧管(40),該排氣歧管固定在所述氣缸蓋上,且所述歧管有與所述排氣孔連通的排氣通道(41a),其中各所述氣缸蓋有冷卻套(26)和用于使所述歧管(40)與所述氣缸蓋相連的配合表面(13),所述配合表面形成有所述冷卻套(26)的開口(26a、26b、26c);各所述排氣歧管(40)有冷卻套(42)和將與所述氣缸蓋(13)相連的配合表面(41f),所述配合表面形成有所述冷卻套(42)的開口(42c、42d);以及形成于所述氣缸蓋(13)的所述配合表面(13b)中的所述開口(26a、26b、26c)基本相對于所述配合表面的水平中心線對稱形成。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發(fā)動機,還包括一恒溫閥(71),該恒溫閥作為所述氣缸蓋(13)和所述氣缸體(11)的一個組件;一排氣歧管(40),該排氣歧管位于所述恒溫閥的下游,并有一個排出通道(72);以及一個管(70),該管插入所述恒溫閥和所述排氣歧管之間,用于使有所述恒溫閥(71)的通道和所述排出通道之間連通。
12.一種安裝有V形立式發(fā)動機的舷外裝馬達,包括一曲軸(18),該曲軸基本垂直布置;氣缸體(11),該氣缸體有多個氣缸(15),該氣缸裝有與所述曲軸和活塞(16)相連的連桿(17),且所述氣缸垂直對齊,同時軸線在平面圖中形成V形;兩氣缸蓋(13),這兩氣缸蓋在所述氣缸體上,且所述氣缸蓋分別有排氣孔;以及排氣歧管(40),該排氣歧管固定在所述氣缸蓋上,且所述排氣歧管有與所述排氣孔連通的排氣通道(41a),其中各所述氣缸蓋(13)有冷卻套(26)和用于使所述歧管(40)與該氣缸蓋相連的配合表面(13b),所述配合表面形成有所述冷卻套(26)開口(26a、26b、26c);各所述排氣歧管(40)有冷卻套(42)和將與所述氣缸蓋(13)相連的配合表面(41f),所述配合表面形成有所述冷卻套(42)的開口(42c、42d);以及形成于所述氣缸蓋(13)的所述配合表面(13b)中的所述開口(26a、26b、26c)基本相對于所述配合表面的水平中心線對稱形成。
13.根據權利要求12所述的舷外裝馬達,還包括一恒溫閥(71),該恒溫閥作為所述氣缸蓋(13)和所述氣缸體(11)的一個組件;一排氣歧管(40),該排氣歧管位于所述恒溫閥的下游,并有一個排出通道(72);以及一個管(70),該管插入所述恒溫閥和所述排氣歧管之間,用于使有所述恒溫閥(71)的通道和所述排出通道(72)之間連通。
14.一種水冷式發(fā)動機,包括一氣缸蓋,該氣缸蓋具有帶開口的第一排氣通道(19a)、第一冷卻套(26)和環(huán)繞所述第一排氣通道的所述開口的第一冷卻套的多個開口(26b、26c);一排氣歧管(40),該排氣歧管具有帶開口的第二排氣通道(41e)、第二冷卻套(42)和環(huán)繞第二排氣通道的開口的所述第二冷卻套的多個開口;以及一流量控制器(125),用于通過與另一開口的冷卻劑流量比較,使在所述氣缸蓋的所述第一冷卻套的一個預定開口處的冷卻劑的流量減小。
15.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發(fā)動機,其中墊圈(120)插入所述氣缸蓋(13)的所述第一冷卻套(26)和所述排氣歧管(40)的所述第二冷卻套(42)之間;以及設置在所述墊圈中的多個所述冷卻套開口中的至少一個是構成所述流量控制器的通孔(125)。
16.根據權利要求15所述的發(fā)動機,其中構成所述流量控制器的所述通孔(125)設置在與一個氣缸相對應的所述冷卻套的上部。
17.根據權利要求14所述的發(fā)動機,包括一曲軸(18),該曲軸基本垂直布置;氣缸體(11),該氣缸體有多個氣缸(15),該氣缸裝有與所述曲軸和活塞(16)相連的連桿(17),且所述氣缸垂直布置,同時軸線在平面圖中形成V形;以及兩氣缸蓋(13),這兩氣缸蓋分別設置在氣缸體上。
18.一種安裝有水冷式發(fā)動機的舷外裝馬達,包括一氣缸蓋(13),該氣缸蓋具有帶開口的第一排氣通道(19a)、第一冷卻套(26)和環(huán)繞所述第一排氣通道的所述開口的第一冷卻套的多個開口(26b、26b、26c);一排氣歧管(40),該排氣歧管具有帶開口的第二排氣通道(41e)、第二冷卻套(42)和環(huán)繞第二排氣通道的開口的所述第二冷卻套的多個開口;以及一流量控制器(125),用于通過與另一開口的冷卻劑流量比較,使在所述氣缸蓋的所述第一冷卻套的一個預定開口處的冷卻劑的流量減小。
19.根據權利要求18所述的發(fā)動機,其中墊圈(120)插入所述氣缸蓋(13)的所述第一冷卻套(26)和所述排氣歧管(40)的所述第二冷卻套(42)之間;以及設置在所述墊圈中的多個所述冷卻套開口中的至少一個是構成所述流量控制器的通孔(125)。
20.根據權利要求19所述的發(fā)動機,其中構成所述流量控制器的所述通孔(125)設置在與一個氣缸相對應的所述冷卻套的上部。
21.根據權利要求18所述的發(fā)動機,其中所述發(fā)動機是V形立式發(fā)動機,包括一曲軸(18),該曲軸基本垂直布置;氣缸體(11),該氣缸體有多個氣缸(15),該氣缸裝有與所述曲軸和活塞(16)相連的連桿(17),且所述氣缸垂直布置,同時軸線在平面圖中形成V形;以及兩氣缸蓋(13),這兩氣缸蓋分別在氣缸體上。
22.一種具有水冷式V形發(fā)動機的舷外裝馬達,包括一V形發(fā)動機(10),該V形發(fā)動機有左右氣缸側體(V);一冷卻劑供給管(77),該冷卻劑供給管將由單個泵(76)泵送的外部水作為冷卻劑分別供給形成于所述左右氣缸側體中的冷卻套;以及一個油盤(60、160),該油盤位于所述發(fā)動機下面,所述油盤有用于安裝在所述發(fā)動機上的安裝凸緣(161),其中所述安裝凸緣(161)有沿所述舷外裝馬達(1)的前向方向伸出的延伸部分(160a),所述延伸部分形成有向上開口的凹陷部分(163),該凹陷部分沿發(fā)動機的左右方向延伸;所述冷卻劑供給管(77)的進口(166)與所述左右凹陷部分的延伸部分的相交點相連;以及所述左右氣缸側體的所述冷卻套的冷卻劑出口(170)設置在所述凹陷部分的延伸部分的后部,與所述相交點相對。
全文摘要
一舷外裝馬達(1)具有發(fā)動機(10)和布置在該發(fā)動機下面并與該發(fā)動機相連的支撐殼體(50)。該支撐殼體有向上開口的凹陷部分(51)。該開口(52)由蓋體(56)覆蓋,以便形成冷卻劑室(58)。排氣通道(54)穿過冷卻劑室,并與由延伸殼體(4)形成的排氣膨脹室(67)連通,該延伸殼體位于支撐殼體下面。冷卻劑室由蓋體覆蓋,這樣,一較小配合表面形成獨立于支撐殼體的發(fā)動機配合表面的冷卻劑室。這簡化了支撐殼體的結構。
文檔編號F02B75/22GK1385341SQ0212466
公開日2002年12月18日 申請日期2002年5月15日 優(yōu)先權日2001年5月15日
發(fā)明者米澤道, 阿部想 申請人:本田技研工業(yè)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