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環(huán)保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干燥污泥無塵輸送裝置。
背景技術:
:
污泥是污水處理后的產物,是一種由有機殘片、細菌菌體、無機顆粒、膠體等組成的極其復雜的非均質體。污泥的主要特性是含水率高(可高達99%以上),有機物含量高,容易腐化發(fā)臭,并且顆粒較細,比重較小,呈膠狀液態(tài)。它是介于液體和固體之間的濃稠物,可以用泵運輸,但它很難通過沉降進行固液分離。機械式脫水后的污泥含水率大概為75%,為了進一步降低脫水后污泥的含水率,通常會采用干燥工藝,經干燥后含水率可降至約20%左右。干燥工藝除了最簡單的日曬外,常用的是熱干燥技術。污泥熱干燥開始于本世紀初的英國,此方法可以完全殺滅病原菌,使污泥處于穩(wěn)定化狀態(tài)。但是干燥后的污泥會產生大量的固體顆粒,在運輸過程中會產生粉塵污染,影響周圍空氣質量。
技術實現要素:
:
本發(fā)明的目的就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干燥污泥無塵輸送裝置。
本發(fā)明的技術解決措施如下:
一種干燥污泥無塵輸送裝置,其包括皮帶輸送機,皮帶輸送機上方設置有除塵機構,皮帶輸送機的初始端與熱風干燥機構銜接,熱風干燥機構固定在底座上;除塵機構包括罩殼本體,罩殼本體設置于皮帶輸送機的正上方,罩殼本體具有向下的敞口,敞口內設置有多個吸塵罩,吸塵罩的上端連接有管路法蘭,管路法蘭的上端連接有除塵支路,多跟除塵支路匯集成一條除塵主路,除塵主路的端頭連接有除塵風機,除塵風機通過排風管連接有袋式除塵器;罩殼本體的下部設置有刮料軸,刮料軸上固定有多個刮料板,刮料軸的端部經由刮料電機驅動;罩殼本體上具有中空層,中空層上設置有朝向內側開設的吸塵孔,罩殼本體的上部具有連接中空層的外部管路,罩殼本體的上端具有清潔中空層的清潔噴頭;熱風干燥機構包括外殼,外殼上具有進料口、出料口和排風口,出料口上設置有振動給料機,振動給料機位于皮帶輸送機的正上方;外殼上套裝有加熱隔套,外殼內設有加熱攪拌組件,加熱攪拌組件的端部設置有驅動裝置,加熱攪拌組件包括空心軸,空心軸上設置有多個中空攪拌桿,中空攪拌桿的端部設置有攪拌板,空心軸的一端伸出外殼與進風罩連接,另一端與驅動裝置連接;驅動裝置包括固定在底座上部旋轉電機,旋轉電機的輸出軸連接有減速機,減速機的輸出軸通過聯(lián)軸器與空心軸連接。
外殼上還設置有保溫介質入口,加熱隔套為空心封閉層,保溫介質由保溫介質入口進入加熱隔套并在其內部循環(huán)流動。
空心軸的兩端通過軸承座安裝在外殼上,空心軸的一端為封閉口、另一端開口,空心軸封閉口的一端連接驅動裝置。
進風罩內設置有加熱組件,進風罩的開口處設置有進風風機,進風風機包括風機殼和設置在風機殼內部的扇葉。
多個刮料板均勻分布在刮料軸上部,刮料板固定在刮料軸上部的軸套上,刮料板呈勺型狀。
皮帶輸送機包括支撐架、皮帶、第一帶輪和第二帶輪,皮帶纏繞第一帶輪和第二帶輪設置,皮帶為帶有擋邊的橡膠皮帶,第一帶輪和第二帶輪之間還設置有張緊輪,支撐架位于第一帶輪和第二帶輪之間用于支撐皮帶。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發(fā)明中的皮帶輸送機與熱風干燥機構銜接,從而將干化后的污泥進行輸送,而皮帶輸送機上方的除塵機構會將輸送過程中產生的灰塵吸出掉進而進行環(huán)保輸送。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除塵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皮帶輸送機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fā)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yōu)點能夠更加明顯易懂,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做出詳細的說明。
如圖1-3所示,一種干燥污泥無塵輸送裝置,其包括皮帶輸送機4,皮帶輸送機4上方設置有除塵機構5,皮帶輸送機4的初始端與熱風干燥機構銜接,熱風干燥機構固定在底座18上;除塵機構5包括罩殼本體50,罩殼本體50設置于皮帶輸送機4的正上方,罩殼本體50具有向下的敞口,敞口內設置有多個吸塵罩51,吸塵罩51的上端連接有管路法蘭,管路法蘭的上端連接有除塵支路52,多跟除塵支路52匯集成一條除塵主路53,除塵主路53的端頭連接有除塵風機,除塵風機通過排風管連接有袋式除塵器;罩殼本體50的下部設置有刮料軸57,刮料軸57上固定有多個刮料板58,刮料軸57的端部經由刮料電機56驅動;罩殼本體50上具有中空層,中空層上設置有朝向內側開設的吸塵孔,罩殼本體50的上部具有連接中空層的外部管路54,罩殼本體50的上端具有清潔中空層的清潔噴頭55;熱風干燥機構包括外殼1,外殼1上具有進料口10、出料口17和排風口13,出料口17上設置有振動給料機,振動給料機位于皮帶輸送機4的正上方;外殼1上套裝有加熱隔套,外殼1內設有加熱攪拌組件,加熱攪拌組件的端部設置有驅動裝置,加熱攪拌組件包括空心軸11,空心軸11上設置有多個中空攪拌桿12,中空攪拌桿12的端部設置有攪拌板,空心軸11的一端伸出外殼1與進風罩16連接,另一端與驅動裝置連接;驅動裝置包括固定在底座18上部旋轉電機31,旋轉電機31的輸出軸連接有減速機30,減速機的輸出軸通過聯(lián)軸器15與空心軸11連接。
外殼1上還設置有保溫介質入口14,加熱隔套為空心封閉層,保溫介質由保溫介質入口14進入加熱隔套并在其內部循環(huán)流動。
空心軸11的兩端通過軸承座安裝在外殼1上,空心軸11的一端為封閉口、另一端開口,空心軸11封閉口的一端連接驅動裝置。
進風罩16內設置有加熱組件,進風罩的開口處設置有進風風機20,進風風機20包括風機殼和設置在風機殼內部的扇葉。
多個刮料板58均勻分布在刮料軸57上部,刮料板固定在刮料軸57上部的軸套上,刮料板呈勺型狀。
皮帶輸送機4包括支撐架44、皮帶40、第一帶輪41和第二帶輪42,皮帶40纏繞第一帶輪41和第二帶輪42設置,皮帶40為帶有擋邊的橡膠皮帶,第一帶輪41和第二帶輪42之間還設置有張緊輪43,支撐架44位于第一帶輪41和第二帶輪42之間用于支撐皮帶40。
所述實施例用以例示性說明本發(fā)明,而非用于限制本發(fā)明。任何本領域技術人員均可在不違背本發(fā)明的精神及范疇下,對所述實施例進行修改,因此本發(fā)明的權利保護范圍,應如本發(fā)明的權利要求所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