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電梯配重系統(tǒng),具體是一種整段曳引多角度斜行電梯的分段式配重系統(tǒng),屬于斜行電梯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電梯是一種以電動機為動力的升降機,習慣上不論其驅動方式如何,將電梯作為建筑物內垂直交通運輸工具的總稱,其作為現(xiàn)代運輸工具在高層建筑運輸中承擔著重要的作用,斜行電梯作為特種電梯發(fā)展的一支,主要用于完成一些斜坡狀軌跡的提升,其轎廂在傾斜的井道中沿著傾斜的導軌運行,是集觀光和運輸于一體的輸送設備,特別是由于土地緊張而將住宅移至山區(qū)后,斜行電梯發(fā)展迅速,斜行電梯比垂直運輸?shù)囊芬娞莞×?,更?jié)省能量,結構緊湊、安全可靠,針對運行15°~75°之間的任意角度軌道的電梯進行設計,滿足一些主要用于地鐵、車站、路橋、景區(qū)以及一些特型建筑領域里特殊地方的電梯運行,同時斜行電梯是解決公共無障礙交通最好的選擇。
斜行電梯一般包括驅動系統(tǒng)、導向系統(tǒng)、門系統(tǒng)、轎廂系統(tǒng)、重量平衡系統(tǒng)、電力拖動系統(tǒng)、電氣控制系統(tǒng)、安全保護系統(tǒng)等部分,斜行電梯按其運行軌跡分為直線運行軌跡斜行電梯和曲線運行軌跡斜行電梯,其中曲線運行軌跡斜行電梯從軌道起始點到終點經(jīng)歷n次變角度軌道,曲線運行軌跡斜行電梯的承載架通常設置與軌道角度變化同步角度變化的活動連接結構以保證轎廂系統(tǒng)在軌道變角度的情況下始終保持水平狀態(tài)。
現(xiàn)有技術中斜行電梯的重量平衡系統(tǒng)通常包括對重裝置,對重裝置通常沿與斜行導軌平行的且路徑長度相等的對重導軌運行、且對重裝置與轎廂系統(tǒng)之間通過曳引繩索和導向輪進行連接,即曳引繩索沿平行于斜行電梯運行軌跡的斜面提升轎廂系統(tǒng)和對重裝置,這種具有傳統(tǒng)配重系統(tǒng)的斜行電梯存在以下缺陷:
1.具有傳統(tǒng)配重系統(tǒng)的斜行電梯只適用于如連續(xù)上山或連續(xù)下山的傾斜角度依次逐漸增大或依次逐漸減小的情形,對重裝置在此情形下依靠自身重量可以實現(xiàn)較好的配重效果;但針對上山或下山過程中傾斜角度既存在增大又存在減小的情形、即傾斜角度非連續(xù)增大或連續(xù)減小的情形,對重裝置在此情形下、特別是傾斜角度正負變換過程中單純依靠自身重量無法實現(xiàn)較好的配重效果,轎廂容易出現(xiàn)抖動、或忽快忽慢的現(xiàn)象,且傾斜角度呈負角的情況下對重裝置甚至會出現(xiàn)急劇下滑的危險情形,往往需額外配置制動裝置以防止對重裝置急劇下滑;
2.對重裝置與轎廂系統(tǒng)之間通過曳引繩索和導向輪進行連接的傳統(tǒng)配重系統(tǒng)在斜行導軌和對重導軌均相對較短的情況下能夠實現(xiàn)較好的傳動及配重效果;但針對斜行導軌和對重導軌較長、并具有多個連續(xù)變換角度的情況下,單純通過曳引繩索牽拉的方式和單一的對重裝置往往需電力拖動系統(tǒng)提供足夠的牽拉力,不僅造成電力拖動系統(tǒng)機構體積龐大、而且多個連續(xù)變換角度造成整體傳動效率較低;
3.傳統(tǒng)的配重系統(tǒng)通常采用一個轎廂系統(tǒng)牽引一個對重裝置、且對重裝置的重量是一額定值,即在傾斜角度變換過程中不同的傾斜角度均采用同樣重量的對重裝置,然而不同的傾斜角度造成對重裝置豎直向下的分力并不相同,因此在相同牽引力的前提下易造成不同傾斜角度情形下轎廂系統(tǒng)的移動速度不同、忽快忽慢現(xiàn)象嚴重。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整段曳引多角度斜行電梯的分段式配重系統(tǒng),能夠在傾斜角度正負變換過程中實現(xiàn)轎廂系統(tǒng)穩(wěn)固配重效果、進而實現(xiàn)轎廂系統(tǒng)平穩(wěn)傾斜角度過渡的前提下實現(xiàn)減小電力拖動系統(tǒng)的機構設置體積、提高整體傳動效率,特別適用于具有傾斜角度非連續(xù)增大或連續(xù)減小地勢要求的斜行電梯。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整段曳引多角度斜行電梯的分段式配重系統(tǒng)包括配合設置在配重導軌具有不變角度傾斜設置的各段上的多套配重連接架、鋼絲繩夾持裝置、配重和配重定位鎖緊裝置;
配重連接架設置在不變角度傾斜設置的配重導軌各段上,配重連接架包括箱型架體,箱型架體的底部包括位于其前后方向上、并與配重導軌配合安裝的配重連接架前后滾輪滑靴,配重連接架通過配重連接架前后滾輪滑靴架設在配重導軌上;
鋼絲繩夾持裝置固定安裝在配重連接架上,包括承載架、上夾持部件、下夾持部件和伸縮控制部件;承載架垂直于配重連接架的底板設置、且承載架套接在下層轎廂牽引鋼絲繩上;上夾持部件配合下層轎廂牽引鋼絲繩的位置固定安裝在承載架的頂端、位于下層轎廂牽引鋼絲繩的上方,上夾持部件的底部設有多個與轎廂牽引鋼絲繩數(shù)量及橫向位置配合的、向下凸出設置的v型夾持體,v型夾持體的v型底端沿前后方向設置成與轎廂牽引鋼絲繩尺寸配合的內凹上弧形夾持面;下夾持部件設置在上夾持部件的正下方、位于下層轎廂牽引鋼絲繩的下方,下夾持部件通過沿垂直于配重連接架底板設置的導向滑移機構與承載架滑動連接,下夾持部件的頂部設有多個與上夾持部件的v型夾持體位置和尺寸配合的v型凹槽,v型凹槽的v型槽底沿前后方向設置成與轎廂牽引鋼絲繩尺寸配合的內凹下弧形夾持面,且下夾持部件的內凹下弧形夾持面正對上夾持部件的內凹上弧形夾持面設置;伸縮控制部件的伸縮方向沿垂直于配重連接架底板的方向設置,伸縮控制部件的基體固定安裝在承載架上、伸縮端與下夾持部件的底部連接;
配重固定安裝在配重連接架的箱型架體內部;
配重定位鎖緊裝置配合配重連接架的定位位置設置在配重連接架或配重導軌上。
作為本發(fā)明伸縮控制部件的一種實施方式,所述的伸縮控制部件是液壓缸,液壓缸通過液壓管路和液壓控制閥組與液壓泵站連接,液壓控制閥組和液壓泵站分別與斜行電梯的電氣控制系統(tǒng)電連接。
作為本發(fā)明伸縮控制部件的另一種實施方式,所述的伸縮控制部件是電控螺旋升降機構,電控螺旋升降機構與斜行電梯的電氣控制系統(tǒng)電連接。
作為本發(fā)明下夾持部件導向滑移機構的一種實施方式,所述的下夾持部件的導向滑移機構是頂端固定安裝在下夾持部件底部的導向桿,導向桿的桿體穿入設置在承載架上的、與桿體尺寸配合的導向套內。
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方案,所述的導向桿對應配重導軌設置,所述的配重定位鎖緊裝置是具有不變角度傾斜設置的配重導軌各段的前端和后端位置上對應導向桿底端的導向桿定位孔。
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方案,所述的導向桿對應配重導軌設置,所述的配重定位鎖緊裝置是設置在導向桿底端的制動鉗,制動鉗面對配重導軌的導軌面位置設有摩擦塊。
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方案,本整段曳引多角度斜行電梯的分段式配重系統(tǒng)還包括觸發(fā)裝置,觸發(fā)裝置包括行程開關和觸發(fā)擋板,行程開關設置在轎廂導軌或配重導軌或承載架或配重連接架上,觸發(fā)擋板對應行程開關的位置設置在承載架或配重連接架或轎廂導軌或配重導軌上,行程開關與斜行電梯的電氣控制系統(tǒng)電連接。
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方案,所述的上夾持部件的內凹上弧形夾持面上和下夾持部件的內凹下弧形夾持面上均設有與轎廂牽引鋼絲繩的外表面紋路配合的內凹紋路。
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方案,所述的上夾持部件的內凹上弧形夾持面上和下夾持部件的內凹下弧形夾持面上均設有可拆卸的耐磨覆層。
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方案,所述的鋼絲繩夾持裝置還包括推桿,伸縮控制部件的伸縮端通過推桿與下夾持部件的底部連接,推桿至少左右對稱設置為兩件,兩件推桿的底端同軸鉸接于伸縮控制部件的伸縮端、頂端分別與下夾持部件的底部連接。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整段曳引多角度斜行電梯的分段式配重系統(tǒng)采用整段式多配重結構,即每段傾斜設置的具有不變角度的配重導軌上均配備有各自的配重,采用前后接力的方式使每段傾斜設置的具有不變角度的轎廂導軌上均實現(xiàn)配重平衡,即每進行一次角度變化承載架就進行一次第一段配重導軌上的配重連接架的脫離和第二段配重導軌上的配重連接架的連接,針對連續(xù)上山或連續(xù)下山的傾斜角度依次逐漸增大或依次逐漸減小的情形或上山或下山過程中傾斜角度既存在增大又存在減小的情形、即傾斜角度非連續(xù)增大或連續(xù)減小的情形本整段曳引多角度斜行電梯的分段式配重系統(tǒng)均可以實現(xiàn)根據(jù)角度變化的不同而進行轎廂系統(tǒng)分段配重平衡,不僅可以保證轎廂系統(tǒng)平穩(wěn)移動、而且可以防止轎廂系統(tǒng)發(fā)生急劇下滑的危險情形;由于包括設置在配重導軌具有不變角度傾斜設置的各段上的多套配重連接架、鋼絲繩夾持裝置、配重和配重定位鎖緊裝置,因此每段角度變化的配重導軌上適當配合的配重平衡不僅可以在保證足夠牽引力的前提下適當減小電力拖動系統(tǒng)機構的體積、而且可以相對提高電力拖動系統(tǒng)的整體傳動效率,同時,根據(jù)角度變化的不同而進行分段配重平衡可以實現(xiàn)每段傾斜設置的具有不變角度的配重導軌上的配重根據(jù)傾角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重量,進而可以實現(xiàn)在不同傾斜角度情形下轎廂系統(tǒng)的移動速度更穩(wěn)定,特別適用于具有傾斜角度非連續(xù)增大或連續(xù)減小地勢要求的斜行電梯。
附圖說明
圖1是安裝有本分段式配重系統(tǒng)的整段曳引多角度斜行電梯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fā)明配重連接架和鋼絲繩夾持裝置的安裝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2的左視圖;
圖4是圖2的俯視圖;
圖5是本發(fā)明上夾持部件和下夾持部件的結構示意圖;
圖6是圖5的左視圖;
圖7是圖5的俯視圖。
圖中:1、轎廂導軌,2、配重導軌,3、承載架,4、配重連接架,5、鋼絲繩夾持裝置,51、承載架,52、上夾持部件,53、下夾持部件,531、導向桿,54、推桿,55、伸縮控制部件,6、配重。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做進一步說明(以下以整段曳引多角度斜行電梯沿導軌1上行時運行的方向為前方描述)。
如圖1所示,整段曳引多角度斜行電梯包括驅動系統(tǒng)、導向系統(tǒng)、門系統(tǒng)、轎廂系統(tǒng)、分段式配重系統(tǒng)、電力拖動系統(tǒng)、電氣控制系統(tǒng)和安全保護系統(tǒng)。
所述的導向系統(tǒng)包括轎廂導軌1、配重導軌2和導軌支架;轎廂導軌1前后方向上至少具有一個角度變化、且傾斜設置的具有不變角度的各段之間圓滑過渡;配重導軌2平行于轎廂導軌1并設置在轎廂導軌1的下方;轎廂導軌1和配重導軌2均架設安裝在導軌支架上。
所述的轎廂系統(tǒng)包括轎廂體、自動調平裝置和承載架3;轎廂體通過自動調平裝置安裝在位于轎廂體下方的承載架3上,自動調平裝置可以實現(xiàn)在轎廂導軌1角度變化時轎廂體始終保持水平狀態(tài);承載架3平行于轎廂導軌1設置,承載架3底部包括位于其前后方向上、并與轎廂導軌1配合安裝的承載架前后滾輪滑靴,承載架3通過承載架前后滾輪滑靴架設在轎廂導軌1上。
所述的電力拖動系統(tǒng)與驅動系統(tǒng)連接,電力拖動系統(tǒng)包括轎廂牽引鋼絲繩、轎廂牽引鋼絲繩導向裝置和曳引裝置;轎廂牽引鋼絲繩的兩端分別與承載架3的前端和后端連接呈封閉的環(huán)形結構,且封閉環(huán)形結構的轎廂牽引鋼絲繩通過設置在轎廂導軌1上方和下方的轎廂牽引鋼絲繩導向裝置沿轎廂導軌1的走向呈上層下層循環(huán)設置,封閉環(huán)形結構的轎廂牽引鋼絲繩還與曳引裝置的輸出端纏繞連接,通過控制曳引裝置的動作可以實現(xiàn)曳引裝置通過摩擦力驅動轎廂牽引鋼絲繩帶動承載架3沿轎廂導軌1的走向上下移動。
所述的分段式配重系統(tǒng)包括配合設置在配重導軌2具有不變角度傾斜設置的各段上的多套配重連接架4、鋼絲繩夾持裝置5、配重6和配重定位鎖緊裝置。
配重連接架4設置在不變角度傾斜設置的配重導軌2各段上,如圖2至圖4所示,配重連接架4包括箱型架體,箱型架體的底部包括位于其前后方向上、并與配重導軌2配合安裝的配重連接架前后滾輪滑靴,配重連接架4通過配重連接架前后滾輪滑靴架設在配重導軌2上。
鋼絲繩夾持裝置5固定安裝在配重連接架4上,包括承載架51、上夾持部件52、下夾持部件53和伸縮控制部件55;
承載架51垂直于配重連接架4的底板設置、且承載架51套接在下層轎廂牽引鋼絲繩上;
上夾持部件52配合下層轎廂牽引鋼絲繩的位置固定安裝在承載架51的頂端、位于下層轎廂牽引鋼絲繩的上方,如圖5、圖6所示,上夾持部件52的底部設有多個與轎廂牽引鋼絲繩數(shù)量及橫向位置配合的、向下凸出設置的v型夾持體,v型夾持體的v型底端沿前后方向設置成與轎廂牽引鋼絲繩尺寸配合的內凹上弧形夾持面;
下夾持部件53設置在上夾持部件52的下方、位于下層轎廂牽引鋼絲繩的下方,下夾持部件53通過沿垂直于配重連接架4底板設置的導向滑移機構與承載架51滑動連接,如圖5、圖6所示,下夾持部件53的頂部設有多個與上夾持部件52的v型夾持體位置和尺寸配合的v型凹槽,v型凹槽的v型槽底沿前后方向設置成與轎廂牽引鋼絲繩尺寸配合的內凹下弧形夾持面,且下夾持部件53的內凹下弧形夾持面正對上夾持部件52的內凹上弧形夾持面設置,內凹上弧形夾持面和內凹下弧形夾持面的設置不僅可以實現(xiàn)有效夾緊轎廂牽引鋼絲繩、而且可以實現(xiàn)夾緊過程中防止轎廂牽引鋼絲繩的夾緊變形;
伸縮控制部件55的伸縮方向沿垂直于配重連接架4底板的方向設置,伸縮控制部件55的基體固定安裝在承載架51上、伸縮端與下夾持部件53的底部連接,通過控制伸縮控制部件55的伸縮可以實現(xiàn)下夾持部件53沿承載架51向上移動與上夾持部件52合畢夾持下層轎廂牽引鋼絲繩、或向下移動與上夾持部件52分離松開下層轎廂牽引鋼絲繩。
配重6固定安裝在配重連接架4的箱型架體內部。
配重定位鎖緊裝置配合配重連接架4的定位位置設置在配重連接架4或配重導軌2上,配重定位鎖緊裝置可以采用伸縮定位銷結構、伸縮定位擋板結構等定位結構,通過控制配重定位鎖緊裝置動作可以實現(xiàn)控制配重連接架4定位在配重導軌2各段的前端或后端位置上不動。
整段曳引多角度斜行電梯在運行過程中,以圖1所示的承載架3位于轎廂導軌1最后方的上山狀態(tài)為例,此時位于最下方第一段配重導軌2上的鋼絲繩夾持裝置5的伸縮控制部件55處于完全伸出狀態(tài)、下夾持部件53處于與上夾持部件52合畢夾持下層轎廂牽引鋼絲繩的狀態(tài),且第一段配重導軌2上的配重定位鎖緊裝置處于非鎖緊狀態(tài),即第一段配重導軌2上的配重連接架4處于非定位狀態(tài)和與下層轎廂牽引鋼絲繩連接的初始狀態(tài),而后續(xù)配重導軌2各段上的鋼絲繩夾持裝置5的伸縮控制部件55處于完全縮入狀態(tài)、下夾持部件53處于與上夾持部件52分離松開下層轎廂牽引鋼絲繩的狀態(tài),且后續(xù)配重導軌2各段上的配重定位鎖緊裝置處于鎖緊定位狀態(tài),即后續(xù)配重導軌2各段上的配重連接架4處于定位狀態(tài)和與下層轎廂牽引鋼絲繩松開的初始狀態(tài);啟動電力拖動系統(tǒng)后轎廂牽引鋼絲繩即作環(huán)形運動,承載架3被上層轎廂牽引鋼絲繩牽引沿轎廂導軌1傾斜向前移動、同時下層轎廂牽引鋼絲繩向后移動,承載架3前移過程中第一段配重導軌2上的配重連接架4跟隨下層轎廂牽引鋼絲繩向后移動,即實現(xiàn)轎廂系統(tǒng)在第一段轎廂導軌1上的配重平衡;當承載架3移動至第一段轎廂導軌1的前端設定位置時第一段配重導軌2上的配重連接架4同步后移至第一段配重導軌2的后端設定位置,此時控制第一段配重導軌2上的鋼絲繩夾持裝置5的伸縮控制部件55動作縮入使下夾持部件53與上夾持部件52分離松開下層轎廂牽引鋼絲繩、同時控制第一段配重導軌2上的配重定位鎖緊裝置動作使配重連接架4處于定位在配重導軌2上的鎖緊狀態(tài)完成第一段轎廂導軌1上的承載架3與配重連接架4的脫離;承載架3繼續(xù)被牽引前移過渡到變角度后的第二段轎廂導軌1上,承載架3前移過渡過程中控制第二段配重導軌2上的鋼絲繩夾持裝置5的伸縮控制部件55動作伸出使下夾持部件53與上夾持部件52合畢夾緊下層轎廂牽引鋼絲繩、同時控制第二段配重導軌2上的配重定位鎖緊裝置動作使配重連接架4處于非鎖緊狀態(tài)完成第二段轎廂導軌1上的承載架3與配重連接架4的連接;同前所述,承載架3繼續(xù)前移過程中第二段配重導軌2上的配重連接架4跟隨下層轎廂牽引鋼絲繩向后移動,即實現(xiàn)轎廂系統(tǒng)在第二段轎廂導軌1上的配重平衡;依次類推,每進行一次角度變化承載架3就進行一次前段配重導軌2上的配重連接架4的脫離和后段配重導軌2上的配重連接架4的連接,進而實現(xiàn)根據(jù)角度變化的不同而進行分段配重平衡,直至轎廂系統(tǒng)移動至轎廂導軌1的末端終點;返程原理同前述原理,在此不再詳述。
作為本發(fā)明伸縮控制部件55的一種實施方式,所述的伸縮控制部件55是液壓缸,液壓缸通過液壓管路和液壓控制閥組與液壓泵站連接,液壓控制閥組和液壓泵站分別與所述的電氣控制系統(tǒng)電連接,通過液壓控制實現(xiàn)伸縮控制部件55的伸縮。
作為本發(fā)明伸縮控制部件55的另一種實施方式,所述的伸縮控制部件55是電控螺旋升降機構,電控螺旋升降機構與所述的電氣控制系統(tǒng)電連接,通過電控機械結構實現(xiàn)伸縮控制部件55的伸縮。
作為本發(fā)明下夾持部件53導向滑移機構的一種實施方式,所述的下夾持部件53的導向滑移機構是頂端固定安裝在下夾持部件53底部的導向桿531,導向桿531的桿體穿入設置在承載架51上的、與桿體尺寸配合的導向套內。
為了進一步實現(xiàn)控制伸縮控制部件55動作的同時同步控制配重定位鎖緊裝置動作,且為了簡化部件設置,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方案,所述的導向桿531對應配重導軌2設置,所述的配重定位鎖緊裝置是具有不變角度傾斜設置的配重導軌2各段的前端和后端位置上對應導向桿531底端的導向桿定位孔;在伸縮控制部件55伸出狀態(tài)時下夾持部件53沿承載架51向上移動與上夾持部件52合畢夾持下層轎廂牽引鋼絲繩,此時導向桿531處于脫離導向桿定位孔的狀態(tài),實現(xiàn)配重連接架4的非定位狀態(tài);在伸縮控制部件55縮入狀態(tài)時下夾持部件53沿承載架51向下移動與上夾持部件52分離松開下層轎廂牽引鋼絲繩,此時導向桿531處于穿入導向桿定位孔的狀態(tài),實現(xiàn)配重連接架4的定位狀態(tài)。
針對傾斜角度相對較小的場所,為了進一步實現(xiàn)控制伸縮控制部件55動作的同時同步控制配重定位鎖緊裝置動作,且為了簡化部件設置,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方案,所述的導向桿531對應配重導軌2設置,所述的配重定位鎖緊裝置是設置在導向桿531底端的制動鉗,制動鉗面對配重導軌2的導軌面位置設有摩擦塊;在伸縮控制部件55伸出狀態(tài)時下夾持部件53沿承載架51向上移動與上夾持部件52合畢夾持下層轎廂牽引鋼絲繩,此時導向桿531底端的制動鉗處于脫離配重導軌2的狀態(tài),實現(xiàn)配重連接架4的非定位狀態(tài);在伸縮控制部件55縮入狀態(tài)時下夾持部件53沿承載架51向下移動與上夾持部件52分離松開下層轎廂牽引鋼絲繩,此時導向桿531底端的制動鉗處于摩擦塊與配重導軌2導軌面貼合制動的狀態(tài),實現(xiàn)配重連接架4的定位狀態(tài)。
為了實現(xiàn)準確控制配重連接架4與下層轎廂牽引鋼絲繩的連接時機和配重連接架4在配重導軌2上的定位位置,進而實現(xiàn)承載架3順利過渡到變角度后的轎廂導軌1上的過程中順利與前段配重導軌2上的配重連接架4的脫離和順利與后段配重導軌2上的配重連接架4的連接,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方案,本整段曳引多角度斜行電梯的分段式配重系統(tǒng)還包括觸發(fā)裝置,觸發(fā)裝置包括行程開關和觸發(fā)擋板,行程開關設置在轎廂導軌1或配重導軌2或承載架3或配重連接架4上,觸發(fā)擋板對應行程開關的位置設置在承載架3或配重連接架4或轎廂導軌1或配重導軌2上,行程開關與所述的電氣控制系統(tǒng)電連接;當承載架3被牽引前移過渡到變角度后的后續(xù)轎廂導軌1上的過程中行程開關被觸發(fā)擋板碰觸動作,電氣控制系統(tǒng)即控制前段配重導軌2上的鋼絲繩夾持裝置5的伸縮控制部件55動作縮入使下夾持部件53與上夾持部件52分離松開下層轎廂牽引鋼絲繩,電氣控制系統(tǒng)同時控制后續(xù)段配重導軌2上的鋼絲繩夾持裝置5的伸縮控制部件55動作伸出使下夾持部件53與上夾持部件52合畢夾緊下層轎廂牽引鋼絲繩。
為了進一步使轎廂牽引鋼絲繩便于被鋼絲繩夾持裝置5夾持,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方案,如圖7所示,所述的上夾持部件52的內凹上弧形夾持面上和下夾持部件53的內凹下弧形夾持面上均設有與轎廂牽引鋼絲繩的外表面紋路配合的內凹紋路。
為了進一步使轎廂牽引鋼絲繩便于被鋼絲繩夾持裝置5夾持、且便于維護上夾持部件52和下夾持部件53,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方案,如圖5所示,所述的上夾持部件52的內凹上弧形夾持面上和下夾持部件53的內凹下弧形夾持面上均設有可拆卸的耐磨覆層。
牽引承載架3的轎廂牽引鋼絲繩通常情況下在左右方向上設置為多根,因此上夾持部件52和下夾持部件53在左右方向上具有較大的寬度尺寸,為了保證伸縮控制部件55平衡穩(wěn)固地帶動下夾持部件53移動,作為本發(fā)明的進一步改進方案,所述的鋼絲繩夾持裝置5還包括推桿54,伸縮控制部件55的伸縮端通過推桿54與下夾持部件53的底部連接,如圖2所示,推桿54至少左右對稱設置為兩件,兩件推桿54的底端同軸鉸接于伸縮控制部件55的伸縮端、頂端分別與下夾持部件53的底部連接。
本整段曳引多角度斜行電梯的分段式配重系統(tǒng)采用整段式多配重結構,即每段傾斜設置的具有不變角度的配重導軌2上均配備有各自的配重,采用前后接力的方式使每段傾斜設置的具有不變角度的轎廂導軌1上均實現(xiàn)配重平衡,即每進行一次角度變化承載架3就進行一次第一段配重導軌2上的配重連接架4的脫離和第二段配重導軌2上的配重連接架4的連接,針對連續(xù)上山或連續(xù)下山的傾斜角度依次逐漸增大或依次逐漸減小的情形或上山或下山過程中傾斜角度既存在增大又存在減小的情形、即傾斜角度非連續(xù)增大或連續(xù)減小的情形本整段曳引多角度斜行電梯的分段式配重系統(tǒng)均可以實現(xiàn)根據(jù)角度變化的不同而進行轎廂系統(tǒng)分段配重平衡,不僅可以保證轎廂系統(tǒng)平穩(wěn)移動、而且可以防止轎廂系統(tǒng)發(fā)生急劇下滑的危險情形;由于包括設置在配重導軌2具有不變角度傾斜設置的各段上的多套配重連接架4、鋼絲繩夾持裝置5、配重6和配重定位鎖緊裝置,因此每段角度變化的配重導軌2上適當配合的配重平衡不僅可以在保證足夠牽引力的前提下適當減小電力拖動系統(tǒng)機構的體積、而且可以相對提高電力拖動系統(tǒng)的整體傳動效率,同時,根據(jù)角度變化的不同而進行分段配重平衡可以實現(xiàn)每段傾斜設置的具有不變角度的配重導軌2上的配重根據(jù)傾角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重量,進而可以實現(xiàn)在不同傾斜角度情形下轎廂系統(tǒng)的移動速度更穩(wěn)定,特別適用于具有傾斜角度非連續(xù)增大或連續(xù)減小地勢要求的斜行電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