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開涉及液晶面板技術領域,具體而言,涉及一種吸附裝置。
背景技術:
在液晶面板的制造過程中,經常需要對面板或玻璃基板等易碎的產品進行轉移。為了避免造成損傷,一般會使用專門的吸附裝置對產品進行吸附,然后再轉移至預定的位置。現有的吸附裝置的種類較多,對于尺寸較小的面板或基板等組件可使用手持的吸球或者真空吸筆等裝置。吸球通常為橡膠材質的中空球狀結構,可以通過手動擠壓產生一定的真空,對的產品起到吸附作用;真空吸筆則需要外接專門的抽真空裝置,通過該抽真空裝置的抽吸作用吸附產品。
現有的吸球由于質地柔軟,吸附的穩(wěn)定性較差,容易因為誤觸而使吸附力減小或消失,使產品跌落損壞;而現有的真空吸筆需要專門的抽吸裝置,結構復雜,成本較高,且操作不便,且上述二者的防呆效果均有待提高。
需要說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術部分公開的信息僅用于加強對本公開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構成對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已知的現有技術的信息。
技術實現要素:
本公開的目的在于提供,進而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由于相關技術的限制和缺陷而導致的一個或者多個問題。
根據本公開的一個方面,提供一種吸附裝置,包括:
管體,其內部具有容置腔;
吸盤,設于所述管體端部并與所述容置腔連通;
活塞,設于所述容置腔內,并能沿所述管體依次在上限位置、中間位置和下限位置間往復移動;
密封件,設置在所述活塞與所述管體之間;
按壓件,穿設于所述管體一端,用于在壓力作用下推動所述活塞朝向所述下限位置移動;
彈性件,設于所述容置腔內,用于對所述活塞持續(xù)施加朝向所述按壓件的力;
定位組件,用于在所述活塞移動至所述下限位置后,與所述彈性件配合,將所述活塞定位于所述中間位置或所述上限位置。
在本公開的一種示例性實施例中,所述按壓件朝向所述活塞的端面設有第一凸齒,所述定位組件包括:
套筒,固定于所述容置腔內并套接于所述按壓件外,其靠近所述活塞的端面形成有多個端面棘齒,且所述套筒的側壁開設有多個開口槽;
轉筒,穿設于所述套筒內并所述活塞連接,且朝向所述第一凸齒的端面設有第二凸齒,在所述活塞從所述上限位置移動至所述中間位置前,或者在所述活塞從所述中間限位置移動至所述下限位置前,所述第一凸齒和所述第二凸齒嚙合并相對固定;
棘爪,固定于所述轉筒的側壁;在所述活塞位于所述上限位置和中間位置之間時,所述棘爪位于一所述開口槽;在所述活塞從所述上限位置移動至中間位置后,所述第一凸齒和第二凸齒能相對滑動以使所述轉筒轉動并帶動所述棘爪與所述端面棘齒嚙合;在所述活塞從所述中間位置移動至下限位置后,所述第一凸齒和第二凸齒能相對滑動以使所述轉筒轉動并帶動所述棘爪與所述端面棘齒分離以滑入另一所述開口槽。
在本公開的一種示例性實施例中,所述彈性件位于所述活塞靠近所述吸盤的一側并沿所述活塞的移動方向設置。
在本公開的一種示例性實施例中,所述彈性件有多個,且所述多個彈性件沿所述容置腔內壁環(huán)形分布。
在本公開的一種示例性實施例中,所述彈性件為彈簧。
在本公開的一種示例性實施例中,所述吸附裝置還包括:
定位柱,設于所述活塞和所述容置腔的內壁上并分別與所述彈簧的兩端對應,所述彈簧的兩端一一對應的套設于對應的所述定位柱上。
在本公開的一種示例性實施例中,所述棘爪的數量為多個,且各所述棘爪沿所述轉筒的周向均勻分布。
在本公開的一種示例性實施例中,所述套筒穿設于所述容置腔的內壁并與所述管體螺紋連接。
在本公開的一種示例性實施例中,所述轉筒和所述棘爪為一體式結構。
在本公開的一種示例性實施例中,所述吸盤為橡膠材質。
本公開的吸附裝置,可通過使活塞在管體內的移動改變容置腔與吸盤連通部分的體積,以形成負壓,從而對產品進行吸附;同時,可通過對按壓件的按壓并利用彈性件和定位組件的配合將活塞定位在中間位置或上限位置,使得吸附力不易變化,從而避免因誤觸而使產品與吸盤脫離而造成跌落損壞;對按壓件進行按壓的操作簡單,對活塞的定位依靠定位組件和彈性件的配合,不需要專門的操作,防呆效果好;密封件可對活塞和管體間進行密封,保證吸附力的穩(wěn)定。
應當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細節(jié)描述僅是示例性和解釋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開。
附圖說明
此處的附圖被并入說明書中并構成本說明書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開的實施例,并與說明書一起用于解釋本公開的原理。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公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示意性示出本公開吸附裝置一實施方式中的活塞處于上限位置時的示意圖。
圖2示意性示出本公開吸附裝置一實施方式中的活塞處于下限位置時的示意圖。
圖3示意性示出本公開吸附裝置一實施方式中的活塞處于中間位置時的示意圖。
圖4是圖3中A部的放大視圖。
圖5示意性示出本公開吸附裝置一實施方式中的套筒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現在將參考附圖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實施方式。然而,示例實施方式能夠以多種形式實施,且不應被理解為限于在此闡述的實施方式;相反,提供這些實施方式使得本發(fā)明將全面和完整,并將示例實施方式的構思全面地傳達給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圖中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相同或類似的結構,因而將省略它們的詳細描述。
雖然本說明書中使用相對性的用語,例如“上”“下”來描述圖標的一個組件對于另一組件的相對關系,但是這些術語用于本說明書中僅出于方便,例如根據附圖中所述的示例的方向。能理解的是,如果將圖標的裝置翻轉使其上下顛倒,則所敘述在“上”的組件將會成為在“下”的組件。其他相對性的用語,例如“高”“低”“頂”“底”等也作具有類似含義。當某結構在其它結構“上”時,有可能是指某結構一體形成于其它結構上,或指某結構“直接”設置在其它結構上,或指某結構通過另一結構“間接”設置在其它結構上。
用語“一個”、“一”、“該”、“所述”用以表示存在一個或多個要素/組成部分/等;用語“包含”、“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開放式的包括在內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組成部分/等之外還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組成部分/等;用語“第一”、“第二”等僅作為標記使用,不是對其對象的數量限制。
本公開示例實施方式提供一種吸附裝置,如圖1~圖5,該吸附裝置可以包括管體1、吸盤2、活塞3、密封件4、按壓件5、彈性件6和定位組件7。
在本示例實施方式中,管體1可為一圓柱狀結構,其內部具有容置腔101,該容置腔101同為圓柱狀;管體1的材質可以是金屬、塑料等材質,在此不做特殊限定。
在本示例實施方式中,吸盤2可為喇叭狀結構,其材質可以是丁腈橡膠、氟橡膠或硅膠等具有一定彈性的材質;該喇叭狀結構的小端與上述管體1的一端通過卡接、粘接等方式固定連接,其大端可朝向遠離管體1的方向;同時,吸盤2可具有一通道與上述容置腔101連通。上述對吸盤2的描述僅為示例性描述,并不構成對吸盤2的限定,該吸盤2還可以采用其它材質或結構,只要能固定于管體1端部并能與容置腔101連通即可。
在本示例實施方式中,活塞3可為一圓盤狀結構,且該活塞3的形狀和尺寸與上述容置腔101匹配,從而可將該活塞3設于容置腔101內,將該容置腔101分隔成兩個區(qū)域,其中,與上述吸盤2對應的區(qū)域可與上述吸盤2連通;活塞3可沿管體1的軸向依次在上限位置、中間位置和下限位置間往復移動,從而改變上述兩個區(qū)域的大小。其中,前述的下限位置相較于上限位置更靠近吸盤2,前述的中間位置位于上限位置和下限位置之間。
在本示例實施方式中,密封件4可為橡膠等彈性材質的環(huán)狀結構,其可套設于活塞3的周緣,從而可夾緊在活塞3與管體1的內壁之間,防止活塞3與管體1間存在間隙,有利于保證活塞3兩側的氣壓差;密封件4可以卡合于活塞3的周緣,或者套接后利用自身彈力固定在活塞3的周緣,在此不做特殊限定。
在本示例實施方式中,按壓件5可為設于管體1遠離吸盤2的一端的按鈕,且該按壓件一端穿設于管體1內并與活塞3連接,另一端位于管體1外,便于按壓;使用時,若活塞3處于上述上限位置,可按壓該按壓件5,使按壓件5可在壓力作用下推動活塞3從上述上限位置向下限位置移動;若活塞3處于上述中間位置,可按壓該按壓件5,使按壓件5可在壓力作用下推動活塞3從上述中間位置向下限位置移動。按壓件5朝向活塞3的端面設有第一凸齒51,第一凸齒51有多個,且沿按壓件5的該端面的周緣分布,第一凸齒51形狀可為倒梯形、倒三角形等具有斜面的形狀。
在本示例實施方式中,彈性件6可以設于容置腔101內并沿活塞3的移動方向設置,且彈性件6可位于活塞3兩側,用于對活塞3持續(xù)施加朝向按壓件5的力。當活塞3處于上限位置時,在按壓件5未被施壓足夠的壓力的情況下,彈性件6對活塞3的力可使活塞3定位在上限位置;舉例而言,可將該彈性件6置于容置腔101內,且位于活塞3靠近吸盤2一側的空間,并使彈性件6始終處于被活塞3壓縮的狀態(tài),從而始終向活塞3施加朝向按壓件5的力,彈性件6的兩端可分別與活塞3和管體1內壁連接或抵靠。當然,彈性件6也可設于活塞3靠近按壓件5一側的空間內,并使彈性件6始終處于被活塞3拉伸的狀態(tài),從而始終向活塞3施加朝向按壓件5的力,彈性件6的兩端可分別與活塞3和管體1內壁連接。
彈性件6可以是彈簧或者其它具有彈性的可伸縮的部件;彈性件6的數量不做特殊限定,其可以是一個、兩個或更多個,若采用兩個或更多個彈性件6,可使彈性件6沿容置腔101內壁環(huán)形分布,以保證受力平衡。
在本示例實施方式中,定位組件7可以用于在活塞3移動至下限位置后,與彈性件6配合,將活塞3定位于中間位置或所述上限位置。定位組件7可以包括套筒71、套筒72、棘爪73,其中:
套筒71可為兩端貫通的圓柱形結構,其可位于容置腔101內,且一端可與管體1以螺紋連接的方式固定連接,另一端可套接于按壓件5位于管體1內的一端外,從而便于安裝和拆卸,也有利于調節(jié)套筒71的位置,進而調節(jié)活塞5的行程,對吸附力可起到調節(jié)作用;當然,套筒71也可通過卡接或粘接等方式與管體1固定連接。套筒71靠近活塞3的端面形成有多個端面棘齒711,多個端面棘齒沿該端面周緣分布,且套筒71的側壁開設有多個開口槽712,該開口槽712沿套筒71徑向穿透套筒71的側壁,并具有開口端和封閉端,該開口端朝向活塞3設置。
轉筒72可為圓柱形結構,其一端可穿設于套筒71內,另一端可與活塞3連接,且轉筒72朝向前述第一凸齒51的端面設有沿該端面周緣分布的多個第二凸齒721;在活塞5從上限位置移動至中間位置前,或者在活塞5從中間限位置移動至下限位置前,第一凸齒51和第二凸齒721嚙合并相對固定,即第一凸齒51位于相鄰兩第二凸齒721間的空間,第一凸齒51小于該空間,且其結合面為斜面,;此時,按壓件5可推動轉筒72移動。
棘爪73可為條狀結構,其可以是獨立的結構并固定于轉筒72的側壁,當然也可與轉筒72為一體式結構;在活塞3位于下限位置時,棘爪73位于一開口槽712內,棘爪73可隨著轉筒72移動而沿開口槽712移動;但由于開口槽712對棘爪73的限制,使按壓件5和轉筒72在移動過程中不會相對轉動;當活塞3定位于上限位置時,通過對按壓件5進行按壓,可使活塞3從上限位置移動至下限位置,此時,棘爪73與開口槽712脫離,由于第一凸齒51和第二凸齒721的結合面為斜面,使得在彈性件6的作用下,第一凸齒51和第二凸齒721能相對滑動,使轉筒72轉動并帶動棘爪73與端面棘齒711嚙合;可通過棘爪73與端面棘齒711的嚙合對轉筒72進行限位,將活塞3定位在該中間位置,即便松開按壓件5,活塞3也無法返回上限位置。當活塞3定位于中間位置時,通過再次對按壓件5進行按壓,可使活塞3從中間位置移動至下限位置,此時,棘爪73與端面棘齒711分離,第一凸齒51和第二凸齒721能再次相對滑動,以使轉筒72轉動,從而使棘爪73滑入相鄰的另一開口槽712,并可沿開口槽712滑動,在彈性件6的作用下,活塞3返回并重新定位在上限位置。由此,利用該按壓件5可將活塞3定位在上限位置或中間位置,且在不對按壓件5進行按壓的情況下,活塞3的位置保持不變,從而使形成負壓的空間不易變化,使吸附力更加穩(wěn)定,且按壓操作簡單,防呆效果好。
在本示例實施方式中,棘爪73可為一個或多個,若棘爪73為多個,其可環(huán)繞轉筒72側壁均勻分布;上述的開口槽712也可為多個,多個棘爪73可一一對應的位于多個開口槽712內,具體原理可參照上文內容,在此不再贅述。
在本公開的其它示例本實施方式中,定位組件7還可以采用其它結構,在此不再一一列舉。
在本示例實施方式中,若彈性件6采用彈簧,則本示例實施方式的吸附裝置還可以包括定位柱8,在活塞3上和容置腔101的內壁上與彈簧對應的位置均可設置該定位柱8,該彈簧的兩端一一對應的套設于對應的定位柱8上。從而可通過定位柱8對彈簧進行導向和定位,便于安裝,也便于防止彈簧偏斜。此外,相對的兩個定位柱8可對活塞3移動的最低位置進行限定,當兩個相對的定位柱8接觸時,可阻止活塞3繼續(xù)移動,上述下限位置不應低于兩個相對的定位柱8接觸時活塞3所處的位置。
本公開示例實施方式的吸附裝置的工作原理:
初始狀態(tài)下,活塞3在彈性件6的作用下,定位于上限位置,此時,棘爪73位于開口槽712內,第一凸齒51和第二凸齒721嚙合。
當需要吸附液晶面板、玻璃基板等產品時,可按壓上述按壓件5,使活塞3從上限位置移動至下限位置;此時,棘爪73滑出開口槽712,第一凸齒51和第二凸齒721相對滑動,使轉筒72轉動,帶動棘爪73轉動并與端面棘齒711嚙合,使轉筒72無法轉動;從而將活塞3定位在中間位置;相較于初始狀態(tài),活塞3靠近吸盤2一側的空間縮??;然后可將吸盤2貼附在產品表面;隨后再次按壓上述按壓件5,使使活塞3從中間位置移動至下限位置;此時,棘爪73與端面棘齒711分離,在彈性件6的作用下,第一凸齒51和第二凸齒721再次相對滑動,使轉筒72再次轉動,并帶動棘爪73滑入相鄰的另一開口槽712內;在彈性件6的作用下,活塞3向上限位置移動,使活塞3與產品間的空間增大,但保持與外界隔離,從而形成負壓,實現對產品的吸附。
當需要放開產品時,可對按壓件5又一次進行按壓或扭動吸盤2,使上述負壓消失,解除吸附。
本公開的吸附裝置,可通過對按壓件5的按壓并利用彈性件6和定位組件7的配合將活塞3定位在中間位置或上限位置,使得吸附力不易變化,從而避免因誤觸而使產品與吸盤2脫離而造成跌落損壞;對按壓件5進行按壓的操作簡單,對活塞3的定位依靠定位組件7和彈性件6的配合,不需要專門的操作,防呆效果好;密封件4可對活塞3和管體1間進行密封,保證吸附力的穩(wěn)定。
本領域技術人員在考慮說明書及實踐這里公開的發(fā)明后,將容易想到本公開的其它實施方案。本申請旨在涵蓋本公開的任何變型、用途或者適應性變化,這些變型、用途或者適應性變化遵循本公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開未公開的本技術領域中的公知常識或慣用技術手段。說明書和實施例僅被視為示例性的,本公開的真正范圍和精神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