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帶式輸送機領(lǐng)域,具體涉及一種防止輸送帶跑偏及解決擋邊積料的帶式輸送機。
背景技術(shù):
帶式輸送機在使用運行過程中,有兩個現(xiàn)象需解決,一是輸送帶跑偏,二是物料容易羈留在擋邊和輸送帶所形成的平面上。輸送帶跑偏的原因,首先是輸送機前后的主從動輥筒長期運行后,輥筒表面結(jié)垢后使其直徑發(fā)生改變形成的,其次是物料在輸送帶上分布不均勻造成輸送帶受力不均勻形成的。帶式輸送機機架和輸送帶之間設(shè)計了朝向物料通道內(nèi)彎的擋邊,依靠該擋邊內(nèi)彎與輸送帶平面之間所形成的封閉,避免物料漏料。正因為這個內(nèi)彎角度,使得物料極易在此處羈留,形成積料并造成輸送帶和擋邊磨損。
技術(shù)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針對上述背景技術(shù)中的缺陷,提供一種防止輸送帶跑偏及解決擋邊積料問題的帶式輸送機。
為了達到上述的技術(shù)效果,本實用新型采取以下技術(shù)方案:一種帶式輸送機,它包括輸送機機架和輸送帶,所述輸送帶上增設(shè)有兩條凸出的梯形導條,所述輸送機機架上對應(yīng)位置處加裝兩個導向輪,所述導向輪上設(shè)有梯形凹槽,所述導向輪的上方安裝限位矩管,所述導向輪的梯形凹槽和限位矩管的底面之間形成一個導條通道,輸送帶上的梯形導條只能在導條通道上的梯形凹槽中運行,防止輸送帶跑偏。
作為優(yōu)選,在輸送機機架和輸送帶之間設(shè)置直線型擋邊,所述直線型擋邊與梯形導條錯位,并與輸送帶的輸送平面垂直安裝。
作為優(yōu)選,所述梯形導條的上底邊寬度為6-12mm,下底邊寬度為11-17mm,高度為6-12mm;所述梯形凹槽的上底邊寬度為8-14mm,下底邊寬度為18-24mm,高度為8-14mm。
作為優(yōu)選,所述梯形導條的上底邊寬度為8mm,下底邊寬度為13mm,高度為8mm;所述梯形凹槽的上底邊寬度為10mm,下底邊寬度為20mmm,高度為10mm。
作為優(yōu)選,所述梯形導條安裝在所述直線型擋邊距輸送帶的頂邊0-150mm的任意位置處;所述直線型擋邊下端距輸送帶的輸送平面的距離大于等于所述梯形導條高度的1/2且小于等于梯形導條高度的2/3。
本實用新型與現(xiàn)有技術(shù)相比,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對輸送帶上增加兩條凸出的梯形導條,輸送機機架上對應(yīng)位置處加裝兩個有梯形凹槽的導向輪和限位矩管來防止輸送帶跑偏。導向輪的梯形凹槽和限位矩管的底面形成一個較小的導條通道,輸送帶上略小于導條通道的梯形導條只能在通道中運動,從而達到糾偏的作用。另一方面,本實用新型還通過去除擋邊內(nèi)彎,改為直線型擋邊,并將改進后的直線型擋邊與輸送帶新增梯形導條錯位、與輸送帶輸送平面垂直安裝。這樣,不但可以起到防止物料漏料,更能杜絕擋邊積料、物料羈留,還能避免擋邊與輸送帶接觸所形成的磨損。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帶式輸送機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2為現(xiàn)有技術(shù)帶式輸送機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jié)合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闡述和說明。
實施例:
如圖1所示,一種帶式輸送機,它包括輸送機機架1和輸送帶2,所述輸送帶2上增設(shè)有兩條凸出的梯形導條5,所述輸送機機架1上對應(yīng)位置處加裝兩個導向輪3,所述導向輪3上設(shè)有梯形凹槽6,所述導向輪3的上方安裝限位矩管4,所述導向輪3的梯形凹槽6和限位矩管4的底面之間形成一個導條通道,輸送帶上的梯形導條5只能在導條通道上的梯形凹槽6中運行,防止輸送帶2跑偏。
更佳地,本實施例在輸送機機架1和輸送帶2之間設(shè)置直線型擋邊7,所述直線型擋邊7與梯形導條5錯位,并與輸送帶2的輸送平面垂直安裝。
所述梯形導條5的上底邊寬度為8mm,下底邊寬度為13mm,高度為8mm;所述梯形凹槽6的上底邊寬度為10mm,下底邊寬度為20mmm,高度為10mm。所述梯形導條5安裝在所述直線型擋邊7距輸送帶2的頂邊0-150mm的任意位置處;所述直線型擋邊7之間水平距離為L,所述梯形導條5之間的中心距為L+26mm;所述直線型擋邊7的下端距輸送帶2的距離大于等于梯形導條5的高度的1/2且小于等于梯形導條5的高度的2/3。
如圖2所示,圖2為本實施改進前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本實用新型通過對輸送帶2上增加兩條凸出的梯形導條5,輸送機機架1上對應(yīng)位置處加裝兩個有梯形凹槽6的導向輪3和限位矩管4來防止輸送帶跑偏。導向輪3的梯形凹槽6和限位矩管4的底面形成一個較小的導條通道,輸送帶上略小于導條通道的梯形導條5只能在通道中運動,從而達到糾偏的作用。另一方面,本實用新型還通過去除擋邊內(nèi)彎,改為直線型擋邊7,并將改進后的直線型擋邊7與輸送帶2新增梯形導條5錯位、與輸送帶2的輸送平面垂直安裝。這樣,不但可以起到防止物料漏料,更能杜絕擋邊積料、物料羈留,還能避免擋邊與輸送帶接觸所形成的磨損。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實施方式僅僅是為了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實施方式,然而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對于本領(lǐng)域內(nèi)的普通技術(shù)人員而言,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實質(zhì)的情況下,可以做出各種變型和改進,這些變型和改進也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