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搭載于汽車等之上、且具備對方向盤的轉向角進行檢測的轉向角傳感器的動力轉向裝置。
背景技術:
作為現(xiàn)有的動力轉向裝置,已知以下專利文獻1中記載的裝置。
大致來說,所述動力轉向裝置具備:隨著方向盤的操作而使轉向輪轉向的轉向機構、和向該轉向機構施加轉向力的電動馬達。
另外,在所述動力轉向裝置上設有對所述方向盤的轉向角進行檢測的轉向角傳感器,基于該轉向角來進行所述電動馬達的控制等。
所述轉向角傳感器具備第一齒輪和第二齒輪。第一齒輪具有磁性部件并且隨著所述方向盤的旋轉而旋轉的第一齒輪;第二齒輪同樣具有磁性部件,其與所述第一齒輪嚙合而旋轉、并且設定成齒數(shù)與所述第一齒輪不同。
另外,所述轉向角傳感器具有根據所述各磁性部件的磁場變化來檢測第一、第二齒輪的旋轉角(第一、第二旋轉角)的兩個檢測元件,基于上述第一、第二旋轉角的角度差,檢測所述方向盤距離回正位置的旋轉量即所述轉向角(轉向絕對角)。
然而,在所述現(xiàn)有的動力轉向裝置中,所述各齒輪隨意裝配到所述轉向角傳感器,未考慮所述各旋轉角。
此時,所述轉向角傳感器輸出的轉向絕對角相對于實際的所述方向盤的轉向角(實際轉向角)可能偏離規(guī)定角度,但在所述轉向角傳感器中,通過校準該角度的偏離,使所述轉向絕對角與所述實際轉向角一致。
但是,因為通過上述方法檢測到的所述轉向絕對角以校準為前提,所以,例如在存儲校準的校正值的非易失性存儲器等上發(fā)生問題而不能參照校正值的情況時,就要基于未校正的所述兩個旋轉角的角度差進行運算,從而可能與所述實際轉向角之間產生差異。
現(xiàn)有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4-19264號公報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是鑒于上述技術問題而提出的,其提供一種動力轉向裝置,將第一、第二齒輪裝配到轉向角傳感器上,以減小轉向角與實際轉向角的差異,由此,在對轉向角傳感器的輸出值進行校正的校準值發(fā)生問題的情況下,也能夠繼續(xù)進行方向盤的操作,而不會感到轉向不適。
本發(fā)明的特征在于,具備:轉向機構,隨著方向盤的操作使轉向輪轉向;電動馬達,對該轉向機構施加轉向力;傳感器外殼,設于所述轉向機構,并在內部具備第一齒輪支承部及第二齒輪支承部;第一齒輪,旋轉自如地被所述第一齒輪支承部保持,并且具有在外周側一體形成的多個第一齒部、及以旋轉軸為中心磁化有n極及s極的第一磁性部件,所述第一齒輪隨著所述方向盤的旋轉而旋轉;第一標記部,設于該第一齒輪,表示所述第一磁性部件上磁化產生的n極或s極的位置;第二齒輪,旋轉自如地被所述第二齒輪支承部保持,并且具有在外周側以與所述多個第一齒部直接或間接地嚙合的方式一體形成的多個第二齒部、及以旋轉軸為中心磁化有n極及s極磁化的第二磁性部件,所述第二齒輪隨著所述第一齒輪的旋轉而旋轉;第二標記部,設于該第二齒輪,表示所述第二磁性部件上磁化產生的n極或s極的位置,并且在所述各齒輪支承部收納有所述第一齒輪及所述第二齒輪的初始狀態(tài)下,以相對于所述第一標記部形成規(guī)定的位置關系的方式配置;第一檢測元件,基于所述第一磁性部件所產生的磁場變化,檢測所述第一齒輪的旋轉角;第二檢測元件,基于所述第二磁性部件所產生的磁場變化,檢測所述第二齒輪的旋轉角;轉向絕對角運算電路,通過所述第一齒輪的旋轉角與所述第二齒輪的旋轉角的組合,運算所述轉向輪朝向前進方向時距所述方向盤的回正位置的所述方向盤的轉向絕對角;控制部,基于所述轉向絕對角,控制驅動所述電動馬達。
根據本發(fā)明,即使在對轉向角傳感器的輸出值進行校正的校準值發(fā)生問題的情況下,由于轉向角傳感器輸出的轉向角與實際的方向盤的轉向角之間難以產生差異,故而也能夠繼續(xù)進行方向盤的操作,而不會感到轉向不適。
附圖說明
圖1是表示本發(fā)明實施方式的動力轉向裝置的整體結構的概略圖;
圖2是表示將本實施方式的轉向角傳感器的罩部及電路基板卸下后的狀態(tài)的俯視圖;
圖3是安裝了罩部及電路基板的狀態(tài)下的圖2的a-a線剖面圖;
圖4是只安裝了罩部的狀態(tài)下的圖2的b-b線剖面圖;
圖5是本實施方式所提供的第一檢測用齒輪的俯視圖;
圖6是圖5的c-c線剖面圖;
圖7是本實施方式所提供的第一檢測用齒輪的后視圖;
圖8是本實施方式所提供的第二檢測用齒輪的后視圖;
圖9是表示本實施方式的磁鐵的形狀的俯視圖;
圖10是圖5的d-d線剖面圖;
圖11是表示在磁化裝置中設置了第一檢測用齒輪的狀態(tài)的剖面圖;
圖12是表示本實施方式的電路基板的下面?zhèn)鹊闹饕晥D;
圖13是表示ecu進行的轉向角運算的運算流程的示意圖;
圖14是表示轉向軸的旋轉角與第一、第二旋轉角的關系的特性圖;
圖15是表示轉向軸的旋轉角與第一、第二旋轉角的角度差的關系的特性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基于附圖,詳細說明本發(fā)明的動力轉向裝置的實施方式。
就本實施方式的動力轉向裝置,如圖1所示,配置在車廂內的方向盤1與車輛的前輪即轉向輪2、3通過轉向機構而機械性地連結。
該轉向機構具備:經由中間軸4及萬向節(jié)5而與所述方向盤1可一體旋轉地連結的轉向軸6、經由未圖示的扭桿而與該轉向軸6可傳遞扭矩地連結的小齒輪軸7、在外周設有與該小齒輪軸7外周的小齒輪7a嚙合的齒條8a的齒條桿8。通過上述小齒輪軸7與齒條桿8,構成由齒輪齒條機構形成的轉向機構。
然后,所述齒條桿8的兩端部分別經由球頭9、10、轉向橫拉桿11、12以及轉向節(jié)臂13、14等,與所述各轉向輪2、3連結。
通過上述結構,如果駕駛員操作所述方向盤1使其轉動,則隨之所述中間軸4及轉向軸6分別繞軸旋轉,從而在所述扭桿上產生扭轉,通過由此所產生的該扭桿的彈力,所述小齒輪軸7跟隨所述轉向軸6而進行旋轉。然后,該小齒輪軸7的旋轉運動通過所述齒輪齒條機構而轉換為沿所述齒條桿8的軸向的直線運動,經由所述各球頭9、10及各轉向橫拉桿11、12,將所述各轉向節(jié)臂13、14向車寬方向牽引,由此,進行所述轉向輪2、3的轉向。
而且,在所述轉向機構上設有用來包圍所述轉向軸6及小齒輪軸7周圍的傳感器外殼15。在該傳感器外殼15的內部配置:利用所述扭桿的扭轉產生的所述轉向軸6與小齒輪軸7的相對旋轉角度差來檢測所述轉向軸6上產生的轉向扭矩的未圖示的扭矩傳感器、對所述轉向軸6的轉向角進行檢測的轉向角傳感器16。上述扭矩傳感器與轉向角傳感器16經由傳感器線束17與控制部即ecu18電連接。
該ecu18與電動馬達19相鄰設置,具有儲存及執(zhí)行各種控制處理的功能,基于所述轉向扭矩、轉向角等轉向信息、以及來自配設于所述轉向輪2、3等的車速傳感器的車速信號等,控制驅動所述電動馬達19。
所述電動馬達19在其輸出軸20的前端部固定設有帶輪21,該帶輪21經由帶23,與在所述齒條桿8外周固定設置的帶輪22聯(lián)接。而且,通過在所述帶輪22與齒條桿8之間夾裝未圖示的滾珠絲杠機構(減速機構),使電動馬達19的旋轉減速,并且轉換為所述齒條桿8的直線運動。
如圖2~圖4所示,所述轉向角傳感器16具備:構成所述傳感器外殼15的一部分的殼體24、可一體旋轉地與所述轉向軸6連接的主齒輪25(相當于本發(fā)明的第三齒輪)、與該主齒輪25嚙合的第一檢測用齒輪26(相當于本發(fā)明的第一齒輪)、與該第一檢測用齒輪26嚙合的第二檢測用齒輪27(相當于本發(fā)明的第二齒輪)、配置在兩個所述檢測用齒輪26、27上部側且所述殼體24外側的電路基板28。
如圖3及圖4所示,所述殼體24具有:在內部收納所述各齒輪25~27的有底圓筒狀的殼體主體29、和經由未圖示的多個螺栓與該殼體主體29結合從而將所述殼體主體29上端開口封住的罩部30。
所述殼體主體29在其底面分別沿軸向突出形成有對所述各齒輪25~27進行定位且旋轉自如地進行載置并支承的圓筒狀的主齒輪支承部31、第一檢測用齒輪支承部32、以及第二檢測用齒輪支承部33。
上述各支承部31~33前端面分別形成為相對于所述轉向軸6的軸向正交的平面狀,以與所述轉向軸6平行的方式支承所述各齒輪25~27。
所述罩部30形成為平板狀,在其下表面具有在軸向上分別與所述第一、第二檢測用齒輪26,27相對的第一、第二相對面30a、30b。
如圖2及圖3所示,所述主齒輪25為了謀求輕量化及降低嚙合噪音等,由合成樹脂材料一體成型,其具有:圓筒狀的基部34、和形成于該基部34外周側的齒部35(相當于本發(fā)明的第三齒部)。
如圖3所示,所述基部34的內徑形成為比所述轉向軸6的外徑稍大,在其內部以具有微小間隙的狀態(tài)插入所述轉向軸6。而且,在所述基部34的內周面與所述轉向軸6的外周面之間夾裝有圓環(huán)狀的彈性部件即o型圈36。
該o型圈36以與形成于轉向軸6外周面的圓環(huán)狀環(huán)槽37的底面彈性接觸的方式被收納保持,并且外周側與所述基部34的上端側的內周面彈性接觸。因此,當所述轉向軸6旋轉時,由于彈性安裝于該轉向軸6與所述基部34之間的所述o型圈36的摩擦力,所述主齒輪25一體地旋轉。
所述第一檢測用齒輪26與所述主齒輪25相同,由合成樹脂材料一體成型,如圖2~圖7所示,具備:圓盤狀的基部38、以與所述主齒輪25的齒部35嚙合的方式形成于所述基部38外周側的第一齒部即齒部39、從所述基部38的下端面豎直設置的圓筒部40。
所述圓筒部40與所述基部38同軸狀地形成,并且外徑形成為比所述第一檢測用齒輪支承部32的內徑小,而配置在該第一檢測用齒輪支承部32的內側。
另外,在所述圓筒部40的內周側,從所述基部38的下端面突出形成圓柱狀的突起部41。如圖7所示,在該突起部41于圓周方向的規(guī)定位置上形成截面大致為半圓弧狀的嵌合凹部41a。該嵌合凹部41a起到在向后述的第一磁化裝置52設置所述第一檢測用齒輪26時的齒輪側的旋轉對位部的功能。
所述第二檢測用齒輪27與所述主齒輪25相同,由合成樹脂材料一體成型,如圖2~圖4及圖8所示,具備:圓盤狀的基部42、形成于該基部42的外周側且與所述第一檢測用齒輪26的齒部35嚙合的第二齒部即齒部43、以及從所述基部42的下端面豎直設置的圓筒部44。
所述圓筒部44形成為與所述基部42同軸的圓筒狀,并且外徑形成為比所述第二檢測用齒輪支承部33的內徑小,而配置在該第二檢測用齒輪支承部33的內側。
另外,在所述圓筒部44的內周側收納并配置從所述基部42的下端面突出的棱柱狀的突起部45。如圖8所示,在該突起部45于圓周方向的規(guī)定位置上形成切口狀的嵌合凹部45a。該嵌合凹部45a起到向后述的未圖示的第二磁化裝置25設置所述第二檢測用齒輪27時的齒輪側的旋轉對位部的功能。
如圖2所示,就所述第一檢測用齒輪26與第二檢測用齒輪27,將所述第一檢測用齒輪26的齒部39的齒數(shù)設定為20個,另一方面,將所述第二檢測用齒輪27的齒部43的齒數(shù)為22個,以便得到各自的齒數(shù)不可相互除盡的規(guī)定的減速比。隨之,所述第二檢測用齒輪27的基部42及圓筒部44形成為具有比所述第一檢測用齒輪26的基部38及圓筒部40大的直徑。
需要說明的是,所述主齒輪25的齒數(shù)設定為所述第一檢測用齒輪26的齒部39兩倍的齒數(shù)即40個。
另外,在所述各檢測用齒輪26、27的上部側分別設有第一、第二磁性部件即圓板狀的第一、第二磁鐵46、47。如圖9所示,該第一、第二磁鐵46、47的外周面形成為沿切線方向被切割的非圓形狀即大致八邊形狀,并且外周部46a、47a的厚度分別形成為比內周部46b、47b的厚度小。
另外,如圖2~圖6及圖10所示,各所述磁鐵46、47埋設于所述各檢測用齒輪26、27的內部,并且外周部46a、47a的上端面被環(huán)狀突起48、49覆蓋,以使各個內周部46b、47b的上端面從所述各基部38、42的上端面露出。這是因為將所述各檢測用齒輪26、27成型時采用了所謂的嵌件成型,即,以在未圖示的注塑成型模具的模腔內配置了所述各磁鐵46、47的狀態(tài)進行注塑成型。
進而,以圍住所述各磁鐵46、47的方式,在所述各檢測用齒輪26、27的上部側端面形成向該各檢測用齒輪26、27的軸向開口的四個第一~第四凹部50a~50d、51a~51d,。
如圖5所示,所述第一~第四凹部50a~50d俯視時形成為大致矩形狀,各自具有能夠通過目測或攝像頭等傳感器進行的圖像識別而檢測到的規(guī)定的大小,并且配置在所述第一檢測用齒輪的齒部39中的比各自最靠近的齒的齒底更靠內周側的基部38側。
另外,所述第一凹部50a配置在所述第一檢測用齒輪26的徑向一側,另一方面,除該第一凹部50a以外的第二~第四凹部50b~50d配置在所述第一檢測用齒輪26的徑向另一側。即,只有所述第一凹部50a配置在與所述第二~第四50b~50d分離的位置。
需要說明的是,所述第一~第四凹部50a~50d利用未圖示的四個爪部而形成,上述四個爪部用來在所述注塑成型模具的模腔內保持所述嵌件成型時的所述磁鐵46。
具體來說,所述各爪部分別形成為棱柱狀,在所述嵌件成型時,在爪的中央部而非前端部分別把持所述磁鐵46的外周面,并且在注塑成型(嵌件成型)完成后,從成型后的所述第一檢測用齒輪26中拔出。然后,在從該所述第一檢測用齒輪26拔出時形成的四個爪痕部構成所述第一~第四凹部50a~50d。
因此,如前所述,由于在樹脂成型時所述爪部在中央部把持所述磁鐵46的外周面,故而,如圖3、圖4及圖6所示,所述第一~第四凹部50a~50d各自的深度大于所述磁鐵46外周面的軸向寬度。
就形成于所述第二檢測用齒輪27的所述第一~第四凹部51a~51d,也形成為各自能夠通過目測或攝像頭及傳感器等觀察到的規(guī)定的大小,并且配置在所述第二檢測用齒輪27的齒部43的比各自最靠近的齒的齒底更靠內周側的基部42側。
另外,所述第一凹部51a配置在所述第二檢測用齒輪27的徑向一側,另一方面,除該第一凹部51a以外的第二~第四凹部51b~51d配置在所述第二檢測用齒輪27的徑向另一側。
進而,所述各凹部51a~51d各自的深度大于所述磁鐵47外周面的軸向寬度。
另外,所述各磁鐵46、47在所述嵌件成型時尚未被磁化,而是在所述各檢測用齒輪26、27成型后,通過磁化裝置進行磁化。
如圖11所示,使所述第一檢測用齒輪26的第一磁鐵46磁化的磁化裝置52具備:保持所述第一檢測用齒輪26的第一保持臺54、通過在所述第一檢測用齒輪26的軸向上所產生的磁場對所述磁鐵46進行磁化的勵磁線圈55。
所述第一保持臺54上端部的上表面54a形成為平坦狀,并且在所述上端部的內側凹陷設置圓筒狀的保持孔56。該保持孔56以如下的方式設設定,即,直徑比所述第一檢測用齒輪26的圓筒部40的外徑稍大,且比所述第二檢測用齒輪27的圓筒部44的外徑小。因此,所述第一保持臺54能夠向所述保持孔56的內部插入所述第一檢測用齒輪26的圓筒部40,而另一方面,卻不能插入所述第二檢測用齒輪27的圓筒部44。
另外,所述保持孔56到其底面56a的深度形成為比所述第一檢測用齒輪26的圓筒部40的上下寬度大,在該圓筒部40的大致整體插入至被收納在所述保持孔56內部的位置(以下稱為最大插入位置)的情況下,所述保持孔56周邊的上表面54a支承所述第一檢測用齒輪26的基部38下端面,從而保持該第一檢測用齒輪26。
進而,在所述保持孔56的底面56a朝上突出設置第一磁化裝置52側的旋轉對位部即圓柱狀的嵌合凸部57。如圖7的點劃線所示,該嵌合凸部57形成為與所述第一檢測用齒輪26的嵌合凹部41a的橫截面形狀基本相同的橫截面圓形狀,并且配設在如下的位置,即,距所述保持孔56的中心軸只偏離相當于從所述第一檢測用處輪26的中心軸到所述嵌合凹部41a的距離的量。
另外,如圖11所示,所述嵌合凸部57的軸向長度延伸形成為與所述保持孔56的深度基本相同的規(guī)定長度。因此,在所述嵌合凸部57相對于所述嵌合凹部41a的相對旋轉位置不對準的情況下,與所述突起部41的下表面碰觸,不能將所述圓筒部40插入至所述最大插入位置,另一方面,在相對于所述嵌合凹部41a的相對旋轉位置對準的情況下,能夠將所述圓筒部40插入至所述最大插入位置。即,所述嵌合凸部57起到在向所述第一保持臺54設置所述第一檢測用齒輪26時的確定旋轉位置的磁化裝置52側的旋轉對位部的功能。
如圖11所示,所述勵磁線圈55通過卷繞未圖示的導線而形成為大致圓柱狀,并且配置在軸心與所述保持孔56相同的位置上。
另外,所述勵磁線圈55形成為可沿軸向移動,在所述第一檢測用齒輪26被所述保持孔56保持的狀態(tài)下,通過向該第一檢測用齒輪26靠近,使所述磁鐵46露出的內周部46b上表面磁化(表面磁化)。
需要說明的是,雖然未圖示,但將所述第二檢測用齒輪27磁化的第二磁化裝置也具備:保持所述第二檢測用齒輪27的第二保持臺、通過所述第二檢測用齒輪27在軸向上所產生的磁場而對所述磁鐵47進行磁化的勵磁線圈55。
下面,對所述第二保持臺進行說明,但省略與所述第一保持臺54相同的結構,只說明不同之處。
就設置第二檢測用齒輪27的關系上,所述第二保持臺形成為其保持孔的直徑比所述第二檢測用齒輪27的圓筒部44稍大。
另外,如圖8的點劃線所示,所述第二保持臺的從保持孔的底面突出的嵌合凸部58與所述第二檢測用齒輪27的嵌合凹部45a的形狀匹配而形成為橫截面矩形狀,假設即使向所述第二保持臺設置所述第二檢測用齒輪26,也因為嵌合部的形狀不同而不能設置,能夠避免錯誤設置。
通過所述勵磁線圈55使各所述磁鐵46、47磁化,由此,在各磁鐵46、47上形成圖2所示的n極與s極。需要說明的是,本實施例中,采用表面磁化作為磁化方法,故而,在所述各磁鐵46、47的上表面上形成有n極的區(qū)域的下表面(軸向相反一側)形成s極,在所述上表面上形成有s極的區(qū)域的下表面形成n極。
如圖12所示,所述電路基板28在其背面?zhèn)扰c各所述磁鐵46、47相對地設置第一、第二檢測元件即第一、第二mr元件(磁阻元件)59、60。上述各mr元件59,60檢測相對的所述各磁鐵46、47所產生的磁場變化作為電阻元件的電阻值的變化,由此檢測對應的各所述檢測用齒輪26、27的旋轉角即第一旋轉角及第二旋轉角。
在此,如圖3及圖4所示,在構成所述傳感器外殼15的一部分的所述罩部30上形成兩個第一、第二貫通孔61、62,以使罩部30不與設置在所述傳感器外殼15外側的各所述mr元件59、60相干涉。
另外,在所述各貫通孔61、62的所述各檢測用齒輪26、27的孔緣、即所述罩部30的各相對面30a、30b的規(guī)定位置上,分別朝對應的檢測用齒輪26、27突出形成第一、第二突出部63、64。
所述第一突出部63在所述第一檢測用齒輪26的徑向上以位于該第一檢測用齒輪26的齒部35與第一凹部50a(后述的第一標記部69)之間的方式形成,另一方面,所述第二突出部64在所述第二檢測用齒輪27的徑向上以位于該第二檢測用齒輪27的齒部39與第一凹部51a(后述的第二標記部70)之間的方式形成。
另外,上述第一、第二突出部63、64各自的前端面63a、64a延長設置,已成為與對應的檢測用齒輪26、27的上端面稍稍分離的狀態(tài),在各所述檢測用齒輪26、27傾斜或傾倒的情況下,與該各檢測用齒輪26、27抵接。
然后,由所述各mr元件59、60檢測的第一、第二旋轉角經由所述傳感器線束17,向設置于所述ecu18內部的微處理器65發(fā)送。
如圖13所示,所述微處理器65與未圖示的非易失性存儲器電連接,并且形成為能夠參照該非易失性存儲器的存儲電路66中儲存的用于對所述第一、第二mr元件59、60的輸出進行校正的校正值。
在所述方向盤1位于回正位置的情況下,所述校正值是以第一、第二旋轉角的角度差為180°的方式,校準所述第一、第二mr元件59、60的輸出值、即第一、第二旋轉角,因而在向所述轉向角傳感器16裝配所述第一、第二檢測用齒輪26、27時被唯一確定。
另外,所述微處理器65具備:對所述校正值的異常進行檢測的校正值異常檢測電路67、運算距離所述轉向輪2、3朝向前進方向時的所述方向盤1的旋轉位置即回正位置的所述方向盤1的轉向角(轉向絕對角)的轉向絕對角運算電路68。
所述校正值異常檢測電路67設定為利用所述校正值為唯一確定的不變數(shù)值,當該校正值變動時檢測出異常。
所述轉向絕對角計算電路68在所述校正值異常檢測電路67未檢測出所述校正值異常的情況下,參照所述校正值及所述第一、第二旋轉角,另一方面,在所述校正值異常檢測電路67檢測出所述校正值異常的情況下,不參照所述校正值,而只參照第一、第二旋轉角。
然后,所述轉向絕對角計算電路68根據所參照的第一、第二旋轉角,計算第二旋轉角相對于該第一旋轉角的角度差,并基于該角度差運算所述轉向絕對角。
如圖14所示,盡管所述第一、第二旋轉角分別在所述各檢測用齒輪26、27每旋轉一周時被重置為0,但對于由于各檢測用齒輪26、27的齒數(shù)差所產生的第一旋轉角與第二旋轉角的角度差來說,如圖15所示,相對于所述轉向軸6的旋轉角通常只存在一組。所述轉向絕對角計算電路68利用該結構上的特性,從而根據所述角度差求出所述轉向絕對角。
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述轉向絕對角計算電路68在校正值正常的情況下,將所校正的第一、第二旋轉角的角度差為180°的情況判斷為回正位置,另一方面,在校正值出現(xiàn)異常的情況下,將未校正的第一、第二旋轉角的角度差為180°的位置判斷為回正位置。然后,根據之后的角度差的變化,運算所述轉向絕對角。
而且,在所述第一、第二檢測用齒輪26、27分別設有表示所述各磁鐵46、47的磁極相互裝配成規(guī)定的位置關系的第一、第二被檢測部即第一、第二標記部69、70。
在本實施方式中,如圖2所示,以第一檢測用齒輪26的第一凹部50a與第二檢測用齒輪27的第一凹部51a相對的方式,裝配第一檢測用齒輪26與第二檢測用齒輪27,由此,能夠將磁鐵46的磁極與磁鐵47的磁極設為規(guī)定的位置關系。
另外,在所述主齒輪25設有表示所述方向盤1的旋轉位置的第三標記部71、71。如圖2所示,沿軸向切下所述主齒輪25的基部34上端部的一部分從而該各第三標記部71、71形成為凹狀。通過該第三標記部71、71,進行主齒輪25與轉向軸6的相對角度的定位。
進而,在裝配所述轉向角傳感器16時,所述各齒輪25~27以所述各標記部69~71分別成為圖2中表示的位置關系的方式,配置在各齒輪支承部31~33。
即,所述主齒輪25的所述各第三標記部71、71分別配置在圖2中的上下方向上,并且所述第一、第二標記部69、70分別靠近并相對的方式,配置所述各檢測用齒輪26,27。
(本實施方式的效果)
因此,在該動力轉向裝置中,當駕駛員轉動所述方向盤1時,在所述轉向角傳感器16進行了與所述方向盤1一體旋轉的所述轉向軸6的轉向角的運算后,所述ecu18基于該運算結果,控制驅動所述電動馬達19,從而將與實際的轉向狀況一致的轉向助力送往轉向機構。
此時,如前所述,所述轉向角傳感器16基于由校準功能校正后的第一、第二旋轉角,計算與實際轉向角匹配的轉向絕對角,而在本實施方式中,即使在校準功能出現(xiàn)異常的情況下,也能夠計算與實際轉向角接近的轉向絕對角。
具體來說,在校正值出現(xiàn)異常的情況下,所述校正值異常檢測電路67檢測出該異常,據此,所述轉向絕對角運算電路68不參照校正值,而是基于未校正的所述第一、第二旋轉角進行運算。
此時,所述轉向絕對角計算電路68計算與實際轉向角接近的轉向絕對角時,即使是未進行校正的狀態(tài),也需要減小所述轉向角傳感器16所表示的回正位置與實際方向盤1的回正位置之間的差異。
因此,在本實施方式中,如前所述,在第一、第二檢測用齒輪26、27分別設置第一、第二標記部69、70,并且在方向盤1位于回正位置的狀態(tài)下,以第一、第二標記部69、70相向的方式,配置第一、第二檢測用齒輪26、27。
由此,由于未進行校準狀態(tài)下的轉向傳感器16所表示的回正位置與實際的方向盤1的回正位置的差異極小,故而,轉向角傳感器16即使在未進行校正的狀態(tài)下也能夠輸出與實際轉向角接近的轉向絕對角。
因此,根據本實施方式,例如即使在校準功能出現(xiàn)問題的情況下,駕駛員也能夠操作方向盤1而不會感到較大的轉向不適。
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除第一、第二標記部69、70以外,在主齒輪25還設有表示方向盤1的回正位置的第三標記部71、71,以第一~第三標記部69~71分別成為規(guī)定的位置關系的方式,配置各齒輪25、27。
由此,由于未進行校準狀態(tài)下的轉向角傳感器16所表示的轉向絕對角與實際轉向角的差異更小,故而駕駛員能夠更安全地繼續(xù)操作。
進而,在本實施方式中,如前所述,使所述轉向絕對角運算電路68在所述校正值異常檢測電路67檢測出校正值異常時不參照已成為異常值的校正值,故而,能夠抑制所述轉向絕對角運算電路68所運算的轉向絕對值為異常值,由此也可確保安全的操作持續(xù)性。
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由于利用控制驅動電動馬達19的ecu18內的微處理器65運算轉向絕對角,故而,與在傳感器外殼15(殼體24)的內部另外設置轉向角傳感器16專用的微處理器的情況相比,能夠實現(xiàn)裝置的簡化及小型化。
進而,在本實施方式中,將各磁鐵46、47通過嵌件成型埋設在第一、第二檢測用齒輪26、27內之后,分別通過勵磁線圈55、55磁化。由此,與向第一、第二檢測用齒輪26、27埋設事先磁化的磁鐵的情況等相比,在表示磁極的第一、第二標記部69、70與實際的各磁鐵46、47的磁極之間難以產生偏差,所以,能夠更可靠地抑制裝配時轉向絕對角與實際轉向角的偏差。
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將各磁鐵46、47形成為圓板狀,并且采用表面磁化作為上述各磁鐵46、47的磁化方法。由此,從各檢測用齒輪26、27露出的各磁鐵46、47的上端面幾乎整體被磁化,故而,能夠容易進行各mr元件59,60實現(xiàn)的第一、第二旋轉角的檢測。
進而,在本實施方式中,將所述凹部50a~50d、51a~51d配設在各檢測用齒輪26、27的齒部35、39中比各自最靠近的齒的齒底更靠內周側的基部34、38側。因此,即使在樹脂成型時隨著所述各凹部50a~50d、51a~51d的形成而在上述各凹部50a~50d、51a~51d的周邊產生樹脂收縮的情況下,該收縮的影響也難以波及所述各齒部35、39。由此,能夠抑制在所述各檢測用齒輪26、27上形成所述第一、第二標記部69、70時所述各齒部35、39的形狀變化及強度的降低。
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由于將各磁鐵46、47相對于各自對應的齒輪26、27的軸向的正交截面形狀形成為非圓形狀即大致八邊形狀,故而可限制各磁鐵46、47在各檢測用齒輪26、27內部的旋轉。
由此,在表示磁極的第一、第二標記部69、70與實際的各磁鐵46、47的磁極之間難以產生偏差,故而,能夠更可靠地抑制裝配時轉向絕對角與實際轉向角的偏差。另外,由于可抑制伴隨著各磁鐵46、47的轉動產生的轉向絕對角的數(shù)值異常等,故而能夠提高轉向角傳感器16的可靠性。
進而,在本實施方式中,由于在罩部30設有延伸至所述各檢測用齒輪26、27的上端面附近的各突出部63、64,故而能夠抑制各齒輪26、27的傾斜或傾倒。
另外,由于將各突出部63、64的配設位置分別設在各自對應的齒輪26、27的標記部69、70與齒部35、39之間,所以,在抑制各齒輪26、27的傾倒時,也難以出現(xiàn)各突出部63、64與各齒部35、39及各標記部69、70發(fā)生干涉之類的問題。
進而,由于第一、第二標記部69、70形成為沿各齒輪26,27各自的軸向開口的凹狀,故而,與設置凸狀的標記部的情況相比,能夠抑制與電路基板28或罩部30等的干涉以及隨著干涉而產生的損壞等。
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將嵌件成型時夾持各磁鐵46、47的爪部的爪痕即第一凹部50a、51a用作第一、第二標記部69、70,因而,與重新設置第一、第二標記部69、70的情況相比,能夠實現(xiàn)裝置的簡化。
進而,通過將所述第一、第二標記部69、70的深度形成為分別比所述各磁鐵46、47的外周面的軸向寬度大,從而使所述第一、第二標記部69、70的被檢測性能提高,故而,能夠容易地進行目測或基于攝像頭及傳感器等實現(xiàn)的識別。由此,能夠提高以第一、第二標記部69、70成為規(guī)定的位置關系的方式裝配第一、第二檢測用齒輪26、27時的作業(yè)性。
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所述磁鐵46磁化時,使所述第一檢測用齒輪26的嵌合凹部41a與所述第一磁化裝置52的嵌合凹部57相互嵌合,從而使所述第一檢測用齒輪26與第一磁化裝置52的相對旋轉位置對準,并且使所述第一檢測用齒輪26的圓筒部40與所述第一保持臺54的保持孔56相互嵌合,從而使所述第一檢測用齒輪26與第一磁化裝置52的軸心位置對準。
因此,根據本實施方式,能夠以與第一磁化裝置52的相對旋轉位置或軸心位置對準的狀態(tài)將所述磁鐵46磁化,故而,能夠進一步減小表示磁極位置的第一標記部69與實際的各磁鐵46的磁極之間的偏差。其結果,能夠更可靠地抑制裝配時轉向絕對角與實際轉向角的偏差。
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以將圓筒部40的直徑或嵌合凹部41a的形狀等設為與所述第二檢測用齒輪27不同的方式,形成所述第一檢測用齒輪26,并且將所述第一磁化裝置52形成為與所述第一檢測用齒輪26匹配的形狀,以使在其內部不能裝入所述第二檢測用齒輪27。由此,能夠抑制相對于第一磁化裝置52設置第二檢測用齒輪27這樣的磁化作業(yè)上的錯誤。
需要說明的是,在本實施方式中,以與所述第一檢測用齒輪26和第一磁化裝置52對應的關系,也形成所述第二檢測用齒輪27與未圖示的第二磁化裝置,故而,在其之間也能夠得到相同的作用效果。
進而,在本實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第二標記部69、70的周邊不配設具有誤認為是該第一、第二標記部69、70的可能性的各第二~第四凹部50b~50d、51b~51d,故而,在通過攝像頭或傳感器等識別第一、第二標記部69、70時,能夠設定如下的識別條件,即,將各第一~第四凹部50a~50d、51a~51d中在周邊不存在其他凹部的部位識別為第一、第二標記部69、70(各第一凹部50a、51a)。
在這種識別條件下,攝像頭或傳感器等不需要測量旋轉的各檢測用齒輪26、27的整個上端面,能夠如圖2中的雙點劃線所示,只測量局部范圍來進行第一、第二標記部69、70的識別。由此,即使使用了解析能力(分辨率)低的攝像頭或傳感器等,也能夠正常識別第一、第二標記部69、70。
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設置在所述第一、第二檢測用齒輪26、27嵌件成型時限制各磁鐵46,47上浮的環(huán)狀突起48、49,故而,能夠抑制所述各磁鐵46,47從第一、第二檢測用齒輪26、27的脫落。
本發(fā)明不限于所述實施方式的結構,在不脫離本發(fā)明主旨的范圍內也可以改變結構。
在各檢測用齒輪支承部32、33收納了各檢測用齒輪26、27的初始狀態(tài)下的各標記部69、70的位置關系不限于本實施方式那樣的相對的狀態(tài),例如,也可以將各標記部69、70各自分得最開的狀態(tài)設定為正確的位置關系。
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通過同時利用第一、第二標記部69、70的對位與校準來確保轉向絕對角與實際轉向角的整合性,但只要方向盤1的操作不出現(xiàn)問題即可,也可以放棄使用有關校準的存儲電路66或校正值異常檢測電路67等,只通過第一、第二標記部69,70的對位來實現(xiàn)與實際轉向角的一致。
該情況下,由于不需要校正值運算或就該校正值出現(xiàn)異常時進行的再運算,故而能夠將在車輛上裝配轉向角傳感器16時的作業(yè)工序簡化。
特別地,在本實施方式那樣的在轉向角傳感器16的內部不具有專用微處理器的情況下,在運算及再運算校正值時,必須在具有微處理器65的ecu18及電動馬達19等全部裝配完成的狀態(tài)下進行運算,其作業(yè)繁瑣。能夠從根本上解決這種問題。
進而,雖然說明了第二檢測用齒輪27隨著其齒部39與第一檢測用齒輪26的齒部35的嚙合而被該第一檢測用齒輪26直接驅動進行旋轉,但也可以在與第一檢測用齒輪26之間夾裝其他的齒輪,由此被第一檢測用齒輪26間接驅動進行旋轉。
另外,第一檢測用齒輪26通過夾置主齒輪25從而隨著方向盤1的旋轉進行旋轉,但也可以構成為,放棄使用主齒輪25并且在轉向軸6上安裝第一檢測用齒輪26,從而與方向盤1一體地旋轉。
進而,雖然作為可由目測進行識別或由攝像頭等傳感器進行圖像識別的第一、第二標記部69、70說明了第一、第二被檢測部,但只要所述第一、第二被檢測部可表示設于各檢測用齒輪26、27上的各磁鐵46、47的磁極的位置,且可通過規(guī)定的檢測裝置檢測到該位置即可,也可以是不能進行視覺辨認或圖像識別的方法。例如,也可以采用如下的方法,即,向第一、第二檢測用齒輪26、27埋設除各磁鐵46、47以外的磁性部件,通過磁傳感器檢測這些磁性部件的位置。
在該情況下,各齒輪26,27相對于轉向角傳感器16的裝配是由基于從所述檢測裝置獲取到的位置信息進行驅動的工作機械進行的。
作為基于上面說明的實施方式的動力轉向裝置,例如可以考慮如下所述的方面。
動力轉向裝置在其一方面具備:轉向機構,隨著方向盤的操作使轉向輪轉向;電動馬達,對該轉向機構施加轉向力;傳感器外殼,設于所述轉向機構,并在內部具備第一齒輪支承部及第二齒輪支承部;第一齒輪,旋轉自如地被所述第一齒輪支承部保持,并且具有在外周側一體形成的多個第一齒部、及以旋轉軸為中心磁化有n極及s極的第一磁性部件,所述第一齒輪隨著所述方向盤的旋轉而旋轉;第一標記部,設于該第一齒輪,表示所述第一磁性部件上磁化產生的n極或s極的位置;第二齒輪,旋轉自如地被所述第二齒輪支承部保持,并且具有在外周側以與所述多個第一齒部直接或間接地嚙合的方式一體形成的多個第二齒部、及以旋轉軸為中心磁化有n極及s極的第二磁性部件,所述第二齒輪隨著所述第一齒輪的旋轉而旋轉;第二標記部,設于該第二齒輪,表示所述第二磁性部件上磁化產生的n極或s極的位置,并且在所述各齒輪支承部收納有所述第一齒輪及所述第二齒輪的初始狀態(tài)下,以相對于所述第一標記部形成規(guī)定的位置關系的方式配置;第一檢測元件,基于所述第一磁性部件所產生的磁場變化,檢測所述第一齒輪的旋轉角;第二檢測元件,基于所述第二磁性部件所產生的磁場變化,檢測所述第二齒輪的旋轉角;轉向絕對角運算電路,通過所述第一齒輪的旋轉角與所述第二齒輪的旋轉角的組合,運算所述轉向輪朝向前進方向時距所述方向盤的回正位置的所述方向盤的轉向絕對角;控制部,基于所述轉向絕對角,控制驅動所述電動馬達。
在所述動力轉向裝置的優(yōu)選方面中,所述控制部具備微處理器,所述轉向絕對角運算電路設置在所述微處理器內。
在另一優(yōu)選方面,在所述動力轉向裝置的任一方面中,所述第一齒輪及所述第二齒輪通過嵌件成型而形成,該嵌件成型以將所述第一齒輪的磁性部件及所述第二齒輪的磁性部件各自配置在模具的模腔內的狀態(tài)進行注塑成型,所述第一磁性部件在所述嵌件成型后,被向所述第一齒輪的軸向產生的磁場磁化,所述第二磁性部件在所述嵌件成型后,被向所述第二齒輪的軸向產生的磁場磁化。
在又一優(yōu)選方面,在所述動力轉向裝置的任一方面中,所述第一磁性部件形成為,相對于所述第一齒輪的軸向的正交截面形狀為非圓形狀,所述第二磁性部件形成為,相對于所述第二齒輪的軸向的正交截面形狀為非圓形狀。
在又一優(yōu)選方面,在所述動力轉向裝置的任一方面中,所述第一標記部設置在多個所述第一齒部中比與所述第一標記部最接近的齒的齒底更靠內周側,所述第二標記部設置在多個所述第二齒部中比與所述第二標記部最接近的齒的齒底更靠內周側。
在又一優(yōu)選方面,在所述動力轉向裝置的任一方面中,所述傳感器外殼具有:在所述第一齒輪的軸向上與所述第一齒輪相對地設置的第一相對面、設于該第一相對面且朝所述第一齒輪側突出地形成的第一突起部、在所述第二齒輪的軸向上與所述第二齒輪相對地設置的第二相對面、設于該第二相對面且朝所述第二齒輪側突出地形成的第二突起部,所述第一突起部形成為,在所述第一齒輪的徑向上位于所述多個第一齒部與所述第一標記部之間,所述第二突起部形成為,在所述第二齒輪的徑向上位于所述第二齒輪的多個齒部與所述第二標記部之間。
在又一優(yōu)選方面,在所述動力轉向裝置的任一方面中,所述第一標記部以向所述第一齒輪的軸向開口的方式形成為凹狀,所述第二標記部以向所述第二齒輪的軸向開口的方式形成為凹狀。
在又一優(yōu)選方面,在所述動力轉向裝置的任一方面中,所述第一齒輪及所述第二齒輪通過嵌件成型而形成,該嵌件成型以將所述第一磁性部件及所述第二磁性部件各自配置在模具的模腔內的狀態(tài)進行注塑成型,所述第一磁性部件以由嵌件成型用設備的爪部夾持外周面的狀態(tài)保持在所述模腔內,所述第一標記部通過在嵌件成型后從所述第一齒輪中取出所述嵌件成型用設備的爪部而形成,所述第二磁性部件以由嵌件成型用設備的爪部夾持外周面的狀態(tài)保持在所述模腔內,所述第二標記部通過在嵌件成型后從所述第二齒輪中取出所述嵌件成型用設備的爪部而形成。
在又一優(yōu)選方面,在所述動力轉向裝置的任一方面中,所述第一標記部形成為,在所述第一齒輪的軸向上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一磁性部件的外周面的軸向寬度,所述第二標記部形成為,在所述第二齒輪的軸向上的深度大于所述第二磁性部件的外周面的軸向寬度。
在又一優(yōu)選方面,在所述動力轉向裝置的任一方面中,所述第一齒輪在軸向一側具有所述第一標記部,并且在軸向另一側具備將所述第一齒輪和用來磁化所述第一磁性部件的裝置的相對旋轉位置對準的第一旋轉對位部,所述第二齒輪在軸向一側具有所述第一標記部,并且在軸向另一側具備將所述第二齒輪和用來磁化所述第二磁性部件的裝置的相對旋轉位置對準的第二旋轉對位部。
在又一優(yōu)選方面,在所述動力轉向裝置的任一方面中,所述第一齒輪與所述第二齒輪的任一方形成為直徑相對于另一方較小,并且形成有所述第一旋轉對位部或所述第二旋轉對位部,以使之不能設于用來磁化所述另一方的齒輪的磁性部件的裝置。
在又一優(yōu)選方面,在所述動力轉向裝置的任一方面中,所述第一齒輪具有以該第一齒輪的旋轉軸為中心的第一圓筒部,所述第一磁性部件以在磁化裝置的凹部內插入所述第一圓筒部的狀態(tài)被磁化,該磁化裝置與所述第一圓筒部卡合地形成,所述第二齒輪具有以該第二齒輪的旋轉軸為中心的第二圓筒,所述第二磁性部件以在磁化裝置的凹部內插入所述第二圓筒部的狀態(tài)被磁化,該磁化裝置與所述第二圓筒部卡合地形成。
在又一優(yōu)選方面,在所述動力轉向裝置的任一方面中,所述第一齒輪在圓周方向的包括所述第一標記部的規(guī)定范圍內只形成有所述第一標記部作為標記,所述第二齒輪在圓周方向的包括所述第二標記部的規(guī)定范圍內只形成有所述第二標記部作為標記。
在又一優(yōu)選方面,在所述動力轉向裝置的任一方面中,具有設于所述傳感器外殼的第三齒輪,所述轉向機構具備隨著所述方向盤的旋轉而旋轉的轉向軸,所述第三齒輪具備:供所述轉向軸插入內部的插入孔、設于外周側且通過與所述多個第一齒部嚙合而將所述方向盤的旋轉傳遞到所述第一齒輪的多個第三齒部、設于圓周方向的規(guī)定位置上的第三標記部,所述第一齒輪、所述第二齒輪及所述第三齒輪以所述第一標記部、所述第二標記部及所述第三標記部分別形成規(guī)定的位置關系的方式,安裝到所述傳感器外殼。
另外,從另一角度出發(fā),動力轉向裝置具備:轉向機構,隨著方向盤的操作使轉向輪轉向;電動馬達,對該轉向機構施加轉向力;傳感器外殼,設于所述轉向機構,并在內部具備第一齒輪支承部及第二齒輪支承部;第一齒輪,旋轉自如地被所述第一齒輪支承部保持,并且具有在外周側一體形成的多個第一齒部、及以旋轉軸為中心磁化有n極及s極的第一磁性部件,所述第一齒輪隨著所述方向盤的旋轉而旋轉;第一被檢測部,設于該第一齒輪,表示所述第一磁性部件上磁化產生的n極或s極的位置;第二齒輪,旋轉自如地被所述第二齒輪支承部保持,并且具有在外周側以與所述多個第一齒部直接或間接地嚙合的方式一體形成的多個第二齒部、及以旋轉軸為中心磁化有n極及s極的第二磁性部件,所述第二齒輪隨著所述第一齒輪的旋轉而旋轉;第二被檢測部,設于該第二齒輪,可由檢測裝置檢測所述第二磁性部件上磁化產生的n極或s極的位置,并且在所述各齒輪支承部收納有所述第一齒輪及所述第二齒輪的初始狀態(tài)下,以相對于所述第一被檢測部形成規(guī)定的位置關系的方式配置;第一檢測元件,基于所述第一磁性部件所產生的磁場變化,檢測所述第一齒輪的旋轉角;第二檢測元件,基于所述第二磁性部件所產生的磁場變化,檢測所述第二齒輪的旋轉角;轉向絕對角運算電路,通過所述第一齒輪的旋轉角與所述第二齒輪的旋轉角的組合,運算所述轉向輪朝向前進方向時距所述方向盤的回正位置的所述方向盤的轉向絕對角;控制部,基于所述轉向絕對角,控制驅動所述電動馬達。
此外,從又一角度出發(fā),動力轉向裝置具備:轉向機構,隨著方向盤的操作使轉向輪轉向;電動馬達,對該轉向機構施加轉向力;傳感器外殼,設于所述轉向機構,并在內部具備第一齒輪支承部及第二齒輪支承部;第一齒輪,旋轉自如地被所述第一齒輪支承部保持,并且具有在外周側一體形成的多個第一齒部、及以旋轉軸為中心磁化有n極及s極的第一磁性部件,所述第一齒輪隨著所述方向盤的旋轉而旋轉;第二齒輪,旋轉自如地被所述第二齒輪支承部保持,并且具有在外周側以與所述多個第一齒部直接或間接地嚙合的方式一體形成的多個第二齒部、及以旋轉軸為中心磁化有n極及s極磁化的第二磁性部件,所述第二齒輪隨著所述第一齒輪的旋轉而旋轉;第一檢測元件,基于所述第一磁性部件所產生的磁場變化,檢測所述第一齒輪的旋轉角;第二檢測元件,基于所述第二磁性部件所產生的磁場變化,檢測所述第二齒輪的旋轉角;存儲電路,儲存用來對所述第一檢測元件的輸出或所述第二檢測元件的輸出進行校正的校正值;校正值異常檢測電路,檢測所述校正值的異常;轉向絕對角運算電路,在未檢測到所述校正值的異常的情況下,基于所述第一檢測元件的輸出、所述第二檢測元件的輸出以及所述校正值,運算所述轉向輪朝向前進方向時距所述方向盤的回正位置的所述方向盤的轉向絕對角;控制部,基于所述轉向絕對角,控制驅動所述電動馬達;以所述第一磁性部件的磁極的方向與所述第二磁性部件的磁極的方向形成規(guī)定的位置關系的方式,向所述各齒輪支承部配置所述第一齒輪及所述第二齒輪,并且,在所述校正值異常檢測電路檢測到異常的情況下,轉向絕對角運算電路設定為,基于所述第一檢測元件的輸出及所述第二檢測元件的輸出,對所述轉向絕對角進行運算。
在所述動力轉向裝置的優(yōu)選方面中,所述第一齒輪具備表示所述第一磁性部件上磁化產生的n極或s極的位置的第一標記部,所述第二齒輪具備表示所述第二磁性部件上磁化產生的n極或s極的位置的第二標記部。
在另一優(yōu)選方面,在所述動力轉向裝置的任一方面中,所述控制部具有微處理器,所述轉向絕對角運算電路設置在所述微處理器內。
在又一優(yōu)選方面,在所述動力轉向裝置的任一方面中,所述第一齒輪及所述第二齒輪通過嵌件成型而形成,該嵌件成型以將所述第一齒輪的磁性部件及所述第二齒輪的磁性部件各自配置在模具的模腔內的狀態(tài)進行注塑成型,所述第一磁性部件在所述嵌件成型后,被向所述第一齒輪的軸向產生的磁場磁化,所述第二磁性部件在所述嵌件成型后,被向所述第二齒輪的軸向產生的磁場磁化。
在又一優(yōu)選方面,在所述動力轉向裝置的任一方面中,所述第一標記部設置在多個所述第一齒部中比與所述第一標記部最接近的齒的齒底更靠內周側,所述第二標記部設置在多個所述第二齒部中比與所述第二標記部最接近的齒的齒底更靠內周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