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卸車及其車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自卸車,具體涉及一種自卸車及其車架。
【背景技術】
[0002]車架是汽車中最重要的承載部件,而車架支撐梁(至少包括橫梁和縱梁)又是其中的關鍵零件之一,所以車架支撐梁在汽車上起到重要的承載作用,而對于自卸車來說,支撐梁的剛度和抗彎能力的要求更高。目前,在車架領域里,支撐梁通常用低合金鋼板沖壓而成,斷面形狀一般為槽型(即C字型),也有的做成Z字型或者斜口槽型等斷面的結構,這些結構的支撐梁其剛度和抗彎能力均在不同程度上受到限制,因此,亟待發(fā)明一種優(yōu)于現(xiàn)有結構強度的支撐梁。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自卸車及其車架,用以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整車重心太高,車輛運行不穩(wěn)定,且對承載能力、抗彎能力要求較高等問題。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自卸車車架,包括:設置在底盤上的副車架和設置在所述副車架上的車廂底架,所述車廂底架和所述副車架均包括兩縱梁和連接在兩縱梁之間多根間隔設置的橫梁;所述車廂底架縱梁和/或所述車廂底架橫梁的下表面向內凹入而形成凹槽。
[0005]進一步地,所述車廂底架的尾部與所述副車架轉動相連以使所述車廂底架實現(xiàn)翻轉。
[0006]進一步地,所述車廂底架縱梁向下突出于所述車廂底架橫梁且突出部分外嵌在副車架縱梁的外側,且所述車廂底架縱梁的內側面直接接觸所述副車架縱梁的外側面,所述副車架縱梁的上表面直接接觸所述車廂底架橫梁的下表面。
[0007]進一步地,所述車廂底架縱梁的外側面固定連接多個橫向設置的翼撐,所述翼撐的上表面水平并支撐車廂底板,所述翼撐的沿長度方向截面為由車架內部向車架外部呈逐漸變窄的結構。
[0008]進一步地,所述翼撐的下表面向內凹入而形成凹槽。
[0009]進一步地,所述車廂底架后端的兩側各通過一翻轉機構與所述副車架活動連接;所述翻轉機構包括轉軸和軸座,所述轉軸穿設在所述副車架縱梁的第一通孔上,所述軸座的下端與所述轉軸可轉動相連,上端與所述車廂底架固定連接。
[0010]進一步地,所述軸座包括內翻轉板和外翻轉板,所述外翻轉板沿所述車廂底架縱梁的外側面平行伸出且套設在所述轉軸上,所述內翻轉板沿所述車廂底架伸出并平行接觸于所述副車架縱梁的內側面至套設在所述轉軸上。
[0011]進一步地,所述軸座還包括加寬固定盒,所述加寬固定盒沿橫向貫穿設置供所述轉軸穿設于其中的第二通孔,所述加寬固定盒位于所述車廂底架縱梁下方并位于所述外翻轉板和所述副車架縱梁之間,所述加寬固定盒的上表面與所述車廂底架縱梁的下表面具有縫隙。
[0012]進一步地,所述軸座還包括貫穿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的襯套,所述轉軸穿設于所述襯套中。
[0013]進一步地,所述車廂底架縱梁和所述內翻轉板之間設置有墊鐵,且所述墊鐵位于所述副車架縱梁的上方。
[0014]本實用新型還包括一種自卸車,包括:牽引、車架以及設置在車架下方的行走機構,所述車架為上述的自卸車車架。
[0015]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和積極效果在于:車廂底架縱梁、橫梁和翼撐的凹槽結構,有效地減少了變形,大大提高了車架的整體剛度,增強了車架舉升時的抗彎能力。
[0016]同時,車廂底架通體外嵌在副車架上,降低了承載面高度,提高了自卸車運行中的穩(wěn)定性,避免了車輛左右搖擺和承受較大扭矩時導致副車架和車廂底架縱梁錯位,確保了車輛行駛的安全性。
【附圖說明】
[0017]圖1是本實用新型車架的車廂底架通體外嵌在副車架上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2是本實用新型車廂底架與副車架后端連接處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3是圖2沿AA方向的剖面示意圖。
[0020]附圖標記說明如下:21、副車架縱梁;22、副車架橫梁;31、車廂底架縱梁;32、車廂底架橫梁;33、翼撐;4、車廂底板;51、轉軸;52、內翻轉板;53、外翻轉板;54、加寬固定盒;55、
襯套;56、墊鐵。
【具體實施方式】
[0021]體現(xiàn)本實用新型特征與優(yōu)點的典型實施方式將在以下的說明中詳細敘述。應理解的是本實用新型能夠在不同的實施方式上具有各種的變化,其皆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范圍,且其中的說明及圖示在本質上是當作說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
[0022]以下結合一優(yōu)選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自卸車及其車架的結構、功能和原理作出詳細的說明。
[0023]請參閱圖1和圖3,本實施例提供一種自卸車,包括牽引、車架以及設置在車架下方的行走機構,該車架包括設置在底盤上的副車架、設置在副車架上的車廂底架和設在車廂底架上的車廂底板4,車廂底架的尾部與副車架轉動相連以使車廂底架實現(xiàn)翻轉。
[0024]車廂底架和副車架均包括兩縱梁和連接在兩縱梁之間多根間隔設置的橫梁,SP,車廂底架包括兩個車廂底架縱梁31和多個車廂底架橫梁32,副車架包括兩個副車架縱梁21和多個副車架橫梁22。
[0025]車廂底架縱梁31的下表面向內凹入而形成凹槽,車廂底架橫梁32的下表面向內凹入而形成凹槽,增強了車廂底架縱梁31和車廂底架橫梁32的剛度和車廂底架在舉升時的抗彎能力,減少了縱梁變形,提高承載力。
[0026]在實際使用中,車廂底架縱梁31的上表面也可以具有向內凹入而形成凹槽,或車廂底架縱梁3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同時具有上述凹槽,提高了剛度,以增強車廂底架縱梁31的抗彎能力。
[0027]車廂底架縱梁31的外側面固定連接多個橫向設置的翼撐33,翼撐33的上表面水平并支撐車廂底板4,翼撐33的沿長度方向截面為由車架內部向車架外部呈逐漸變窄的結構。此外,翼撐33的下表面向內凹入而形成凹槽,提高了剛度,以增強翼撐33的抗彎能力。車廂底板4的下表面分別與翼撐33、車廂底架縱梁31、車廂底架橫梁32的上表面焊接組成框架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