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汽車領域,涉及一種前保險杠結構,特別是一種有利于低速碰撞保護的前保險杠結構。
背景技術:
汽車的前臉造型越來越豐富多樣,但汽車設計時,依據GB17354-1999《汽車前、后端保護裝置》的要求,汽車在發(fā)生低速碰撞后必須要滿足“照明和信號裝置應能繼續(xù)正常工作并清晰可見。如果出廠時安裝好的照明裝置失調,允許進行調整以符合規(guī)定要求,但只限于采用常規(guī)的調整方法。如果燈絲折斷,應允許更換燈泡?!边@就對車輛的燈具系統在車輛上的布置及造型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否則前大燈或者前霧燈就不能滿足法規(guī)要求,從而導致設計車型不能通過國標要求,從而無法正常上市銷售。但同時,造型設計又是吸引顧客的一大特色亮點,因此,能夠為造型設計爭取更多的設計空間就體現了各大汽車主機廠的技術能力。
目前在現有技術中,由于前霧燈位置相對較低,在發(fā)生碰撞時容易導致前霧燈在擺錘碰撞時出現破裂,不能滿足法規(guī)要求。以規(guī)定的碰撞測試為例,前霧燈位置與法規(guī)規(guī)定的擺錘位置容易有重疊,因此為避免前霧燈受撞擊破裂,目前的設計途徑主要有以下兩種:
(1)要求前霧燈在沿擺錘沖擊方向向后運動時不與硬性零部件發(fā)生干涉,其中硬性零部件主要為前防撞梁;
(2)前霧燈在高度方向避開擺錘沖擊位置。
上述設計具有以下缺點:
上述設計途徑1對前霧燈的布置空間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不利于造型的設計,相當于給造型提供了更多的條條框框,約束了造型的邊界,相對降低了造型設計師的自由度。
上述設計途徑2則直接對造型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從而給造型設計師的自由度最低,不利于車型的造型開發(fā)設計。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有利于低速碰撞保護的前保險杠結構,從而既能防止低速碰撞時前霧燈受撞擊破損,以滿足法規(guī)要求,又能為造型設計爭取更多的設計空間,以吸引消費者。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所述的有利于低速碰撞保護的前保險杠結構,包括前保險杠本體和安裝在所述前保險杠本體上的前霧燈安裝支架,所述前霧燈安裝支架后側設有若干凸出的安裝支腳,至少有一個位于前霧燈安裝支架內側的安裝支腳為導向結構,所述導向結構一側具有與所述前防撞梁外側相接觸的導向面。
所述導向結構的末端面與所述前防撞梁外側平齊或位于所述前防撞梁外側的后面。
所述前保險杠本體上設有卡接筋,所述前霧燈安裝支架上設有與所述卡接筋卡接固定相連的卡接孔,所述前霧燈安裝支架還通過螺釘與所述保險杠本體固定連接。
前霧燈和前LED燈通過螺釘固定在所述安裝支腳上。
所述的前霧燈安裝支架的材料為塑料材料。
采用上述技術方案,通過合理設計安裝支腳的位置,將前霧燈安裝支架內側的安裝支腳作為導向結構,引導前霧燈安裝支架受撞擊時的運動軌跡。防止前霧燈向后運動時與前防撞梁發(fā)生干涉,以保護前霧燈的安全。而且該方案無需額外增加零部件及成本,結構簡單,并給造型設計提供了更寬的設計空間。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前霧燈安裝支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前保險杠本體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在未安裝燈具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中前霧燈安裝支架的結構示意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在另一角度下的局部結構示意圖,圖中上方為車頭方向,下方為車尾方向。
圖中的標記為:
1、前保險杠本體,2、前霧燈安裝支架,3、前LED燈,4、前霧燈,5、前防撞梁,6、安裝支腳,7、卡接筋,8、卡接孔,9、螺釘孔,10、螺釘安裝柱,11、導向面,12、末端面,A、導向結構的末端面的X向位置,B、前防撞梁外側的X向位置。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照附圖,通過對實施例的描述,對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以幫助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構思、技術方案有更完整、準確和深入的理解。
如圖1至圖6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有利于低速碰撞保護的前保險杠結構。該結構包括前保險杠本體1和安裝在前保險杠本體1上的前霧燈安裝支架2。前保險杠本體1上設有卡接筋7,前霧燈安裝支架2上設有與所述卡接筋7卡接固定相連的卡接孔8。前霧燈安裝支架2通過其上的螺釘孔9與前保險杠本體1上的螺釘安裝柱10一起構成螺釘連接結構,進行螺釘連接。此外,前霧燈安裝支架2還通過其上的卡接孔8與前保險杠本體1上的卡接筋7進行卡接固定。這樣兩者安裝即牢固又方便。前霧燈安裝支架2的材料為塑料材料,便于制造也能提供足夠的強度。
前霧燈安裝支架2后側設有若干凸出的安裝支腳6,前LED燈3和前霧燈4通過前霧燈安裝支架2上的安裝腳進行螺釘連接固定。至少有一個位于前霧燈安裝支架2內側的安裝支腳6為導向結構。作為導向結構的安裝支腳6位于前霧燈4與前防撞梁5之間。從圖6可看出導向結構的末端面12的X向位置A位于前防撞梁5外側的X向位置B的外側,且導向結構的末端面12與所述前防撞梁5外側平齊或位于所述前防撞梁5外側的后面。導向結構一側具有與所述前防撞梁5外側相接觸的導向面11。
本前保險杠結構中需合理設計安裝支腳6的位置,前霧燈安裝支架2上的安裝支腳6的導向面11必須有一個滿足在前防撞梁5的外側,否則就沒有保護效果。在實際的低速碰撞時,導向面11前防撞梁5的外側接觸,能誘導前霧燈4及前LED燈3隨導向結構側面的導向面11運動,避開前防撞梁5,從而不與前防撞梁5發(fā)生擠壓,進一步地避免了前LED燈3及前霧燈4受前防撞梁5硬性擠壓導致燈具碎裂的可能性,降低了消費者的維修成本。同時該方案無需額外增加零部件及成本,結構簡單,并給造型設計提供了更寬的設計空間。
上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示例性描述,顯然本實用新型具體實現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實用新型方法構思和技術方案進行的各種非實質性的改進,或未經改進將本實用新型構思和技術方案直接應用于其它場合的,均在本實用新型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