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用于前雙軸車輛的懸架,更具體涉及以下這種用于前雙軸車輛的懸架,其可減小第一前軸和第二前軸之間的軸向負載偏差,并改善車輛的乘坐舒適度。
背景技術:
如圖1和圖2中的現有技術所示,用于商用車輛的前軸1是置于車輛前側并能夠使車輛轉向的軸,后軸2是用于動力傳輸的驅動軸。用于某些大型卡車的前軸1由包括第一前軸1a和第二前軸1b的兩個軸構成。前板簧3和后板簧4用作第一前軸1a和第二前軸1b的懸架,被配置成獨立運轉。
具體地,與前板簧3的前端相對應的前板簧3的眼端(eye end)3a結合到安裝于車體框架5的第一前支架6。前板簧3的后端結合到前吊耳(shackle)7,而前吊耳7結合到安裝于車體框架5的第二前支架8上。與后板簧4的前端相對應的后板簧4的眼端4a結合到安裝于車體框架5的第一后支架9。后板簧4的后端結合到后吊耳100上,并且后吊耳100結合到安裝在車體框架5的第二后支架111上。
當由前板簧3和后板簧4的彈簧常數的變化或者空載狀態(tài)下的外傾角的變化等引起第一前軸1a和第二前軸1b之間存在不平衡時,在第一前軸1a和第二前軸1b的軸向負載之間會產生偏差。其中前板簧3和后板簧4獨立工作的常規(guī)懸架,不具有任何能夠減小第一前軸1a和第二前軸1b之間的軸向負載偏差的結構。因此存在以下缺點,即隨著時間的推移,第一前軸1a與第二前軸1b之間的軸向負載偏差加劇,因此導致車輛的操縱性和安全性降低。此外,由于第一前軸1a與第二前軸1b之間的輪胎磨損率存在差異,因而會降低驅動的穩(wěn)定性,并且會縮短輪胎的替換周期。
在背景技術部分中公開的上述信息僅僅用于增強對本發(fā)明背景的 理解,因此可能包含不構成在本國中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公知的現有技術的信息。
技術實現要素:
因此,本發(fā)明提供一種用于前雙軸車輛的懸架,其被改善以具有其中前板簧的后端與后板簧的前端相互結合以便相對于車體框架旋轉的結構,因此,當第一前軸和第二前軸之間的軸向負載產生偏差時,可減小軸向負載偏差,因此提高車輛的操縱性、安全性和驅動穩(wěn)定性,此外,延長基于輪胎磨損率的輪胎替換周期。此外,本發(fā)明提供一種用于前雙軸車輛的懸架,其中在前板簧的后端與后板簧的前端之間的接合點布置襯套,從而改善車輛的駕乘舒適性。
根據一個方面,一種用于前雙軸車輛的懸架,可包括:中間支架,其布置在結合于第一前軸的前板簧與結合于第二前軸的后板簧之間,其中中間支架固定地安裝在車體框架上;前吊耳,其第一端可旋轉地結合到前板簧的后端;以及連接器,其第一端可旋轉地結合到前吊耳的第二端,其第二端可旋轉地結合到后板簧的前眼端,其中連接器在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間的中間部可旋轉地結合到中間支架。
中間支架的上端可固定地結合到車體框架,并且中間支架的下端包含有結合孔,連接器通過結合孔被結合到中間支架上,并且結合孔包含與外部連通的前孔和后孔。連接器可包括:橫梁,其包括具有圓形截面的中心部、從中心部向前伸出并結合到前吊耳的前桿,以及從中心部向后伸出并結合到后板簧的前眼端的后桿;橡膠襯套,其被結合到中心部的外周面;以及襯套管,其被結合到橡膠襯套的外周面,其中襯套管可被結合到中間支架的結合孔,并且前桿和后桿可被安裝成分別穿過中間支架的前孔和后孔。
該懸架還可包括:上止動件和下止動件,其被結合到前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以及后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并且當中心部旋轉時,上止動件和下止動件與中間支架相接觸。懸架還可包括:調節(jié)螺栓,其布置在中心部的側部,并穿過結合孔螺紋結合到中間支架。
此外,當軸向負載從第一前軸或第二前軸輸入時,在橡膠襯套彈性變形的同時,中心部旋轉,并且在中心部的旋轉作用下,軸向負載被 分散到另一前軸。在根據本發(fā)明的用于前雙軸車輛的懸架中,當軸向負載從第一前軸或第二前軸輸入時,軸向負載可被傳遞到另一軸,以使軸向負載能夠被分散。因此,可減小第一前軸與第二前軸之間的軸向負載偏差。因而,可提高操縱性、安全性和驅動穩(wěn)定性。此外,可降低輪胎磨損率,因此延長輪胎的替換周期。此外,在本發(fā)明中,由于連接前板簧和后板簧的橫梁可安裝有橡膠襯套,因此具有可改善車輛駕乘舒適度的優(yōu)點。
附圖說明
通過下面的詳細描述,并結合附圖,本發(fā)明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優(yōu)點將會更加顯而易見,其中:
圖1是根據現有技術的具有前雙軸結構的卡車的側視圖;
圖2是示出根據現有技術的常規(guī)前雙軸懸架的視圖;
圖3是示出根據本發(fā)明示例性實施例的前雙軸懸架的視圖;以及
圖4是根據本發(fā)明示例性實施例的與圖3所示連接器相結合的部分的放大圖。
具體實施方式
可以理解的是,本文中所使用的術語“車輛”或“車輛的”或其它類似的術語包括一般而言的機動車輛,比如包含運動型多用途車輛(SUV)、公共汽車、貨車,各種商用車輛的客車、包含各種輪船和艦船的船只、飛行器等等,并且包括混合動力車輛、電動汽車、混合動力電動汽車、氫動力汽車和其它替代燃料汽車(例如,從除了石油以外的資源中取得的燃料)。
本文所用的術語僅用于描述特定實施例的目的,而并非旨在限制本發(fā)明。除非上下文明確指出,否則如本文中所使用的單數形式“一”、“一個”和“該”等意圖也包括復數形式。還應該理解的是,在本說明書中使用“包括”和/或“包含”等術語時,是意圖說明存在該特征、整數、步驟、操作、元素和/或組件,而不排除一個或多個其它特征、整數、步驟、操作、元素、組件、和/或其組合的存在或增加。如本文中所使用的,術語“和/或”包括一個或多個相關列出項目的任何和所有組合。
在下文中,將參考附圖詳細描述根據本發(fā)明示例性實施例的用于前雙軸車輛的懸架。現在參考附圖,其中使用相同的附圖標記表示與那些常規(guī)技術相同的組件。
在卡車中,用于車輛的前軸是置于車輛前側并能夠使車輛轉向的軸,后軸是用于動力傳輸的驅動軸。如圖3所示,用于某些卡車的前軸1由包含第一前軸1a和第二前軸1b在內的兩個軸構成。第一前軸1a和第二前軸1b可分別結合到構成懸架的前板簧10和后板簧20。
如圖3和圖4所示,根據本發(fā)明示例性實施例的用于前雙軸車輛的懸架可包括:前板簧10和后板簧20,其分別結合到第一前軸1a和第二前軸1b;中間支架30,其置于前板簧10和后板簧20之間,并固定安裝在車體框架5上;前吊耳40,其第一端可旋轉地鉸接到前板簧10的后端;以及連接器50,其第一端可旋轉地鉸接到前吊耳40的第二端,其第二端可旋轉地鉸接到后板簧20的前眼端,位于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間的中間部可旋轉地鉸接到中間支架30。
此外,與前板簧10的前端相對應的前板簧10的眼端11可旋轉地鉸接到結合于車體框架5的前支架60。后板簧20的后端可鉸接到后吊耳70的第一端。后吊耳70的第二端可旋轉地鉸接到結合于車體框架5的后支架80。換言之,在根據本發(fā)明的懸架中,結合于前板簧10的后端的前吊耳40可通過連接器50與后板簧20的前眼端21連接,并且連接器50可旋轉地結合到固定安裝于車體框架5的中間支架30上。
對于中間支架30,其上端可固定結合到車體框架5;與連接器50結合的結合孔31可形成在中間支架30的下端;并且前孔32和后孔33可形成在結合孔31中,以允許前孔32和后孔33與外部連通。結合孔31可形成在車體框架5的下部,以使結合孔31可以沿車輛的左右方向穿過車體框架5。前孔32和后孔33穿過圍繞結合孔31的圓周面,并且可以與外部連通。
連接器50可包括橫梁(cross beam)51、橡膠襯套52,和襯套管53。橫梁51可包括具有圓形截面的中心部51a,從中心部51a向前伸出并可結合到前吊耳40上的前桿51b,以及從中心部51a向后伸出并可結合到后板簧20的眼端21的后桿51c。橡膠襯套52可結合到中心部51a的外周面。襯套管53可結合到橡膠襯套52的外周面。襯套管 53可被強制裝配到中間支架30的結合孔31中。前桿51b和后桿51c可被安裝成分別穿過中間支架30的前孔32和后孔33。
根據本發(fā)明的懸架還可包括上止動件91和92以及下止動件93和94,其結合于前桿51b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以及后桿51c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因此,當中心部51a旋轉時,上止動件和下止動件91、92、93和94可與中心支架30相接觸(例如,鄰接)。具體地,當中心部51a以圖中所示的箭頭R1的方向旋轉時,前桿51b的上止動件91和后桿51c的下止動件94與中間支架30相接觸。當中心部51a以圖中所示的箭頭R2的方向旋轉時,51c的上止動件92和前桿51b的下止動件93與中間支架30相接觸。上止動件91和92以及下止動件93和94可由能夠吸收沖擊和噪聲的材料制成,因而限制橫梁51的最大旋轉角,并且防止產生接觸噪聲。
根據本發(fā)明的懸架還可包括調節(jié)螺栓100,其布置在中心部51a的側部上,并穿過結合孔31螺紋結合到中間支架30。用于結合調節(jié)螺栓100的螺紋孔32可形成在中間支架30中??苫谡{節(jié)螺栓100的結合力,來調節(jié)橡膠襯套52的硬度,從而可以協調操縱性、穩(wěn)定性和駕乘舒適度。此外,可以設置兩個調節(jié)螺栓100,并將兩個調節(jié)螺栓100結合到中間支架30上,以分別置于中間部51a的左側和右側。換言之,橫梁51的中心部51a可安裝在兩個調節(jié)螺栓100之間、與調節(jié)螺栓100間隔開的位置上。
在下文中,將描述根據本發(fā)明示例性實施例的懸架的工作。
當軸向負載F1從第一前軸1a輸入時,前板簧10可向上(例如,豎直地)移動。在前板簧10的向上運動作用下,前吊耳40向上移動。然后,橫梁51可被配置成在使橡膠襯套52彈性變形的同時,沿箭頭R1的方向旋轉。因此,當從第一前軸1a輸入的軸向負載F1通過后板簧20被傳遞到第二前軸1b時,可有效地分散軸向負載F1。當軸向負載F2從第二前軸1b輸入時,后板簧20可向上移動。在后板簧20的向上移動的作用下,前眼端21向上移動。然后,橫梁51可被配置成在使橡膠襯套52彈性變形的同時,沿箭頭R2的方向旋轉。因此,當從第二前軸1b輸入的軸向負載F2通過后板簧20被傳遞到第一前軸1a時,可有效地分散軸向負載F2。
如上所述,在本發(fā)明的示例性實施例中,對于具有包括第一前軸1a和第二前軸1b的前軸的商用卡車,當軸向負載從第一前軸1a或第二前軸1b輸入時,軸向負載被傳遞到另一軸,從而使軸向負載被分散。因此,可減小第一前軸1a和第二前軸1b之間的軸向負載偏差。因此,可提高操縱性、安全性和驅動穩(wěn)定性。而且,可減小輪胎磨損率,從而延長輪胎的替換周期。此外,在本發(fā)明中,由于用于連接前板簧10和后板簧20的橫梁51可安裝橡膠襯套52,因此可改善駕乘舒適度。
盡管已出于說明的目的,對本發(fā)明的示例性實施例進行描述,然而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該理解,在不脫離如所附權利要求中所公開的本發(fā)明的范圍和精神的情況下,還可以進行各種修改、添加和替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