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帶可拆卸的蓄電池的機動車輛結構的制作方法
帶可拆卸的蓄電池的機動車輛結構本發(fā)明涉及電力驅動的機動車輛的、允許接納可拆卸的蓄電池的一種結構,所述蓄電池被設計成對該車輛供應電力。本發(fā)明還涉及一種與所述結構相適配的蓄電池。存在許多電力驅動的機動車輛。所述車輛包括一個電動機以及一個對所述電動機供電的、可充電的蓄電池。所述車輛的缺點是與具有內(nèi)燃發(fā)動機的車輛相比這些車輛具有相對小的運行范圍并且需要相當長的時間來對蓄電池進行充電。此外,已經(jīng)有可能生產(chǎn)可拆卸的蓄電池以便能夠用充好電的蓄電池來置換機動車輛的耗盡的電池,從而省去了用于充電過程所需要的幾個小時。具體地說,可參照提及一種包括可拆卸的蓄電池的電動車輛的文件US5301765,所述文件描述了一種用于交換蓄電池的、相對復雜的特定裝置。盡管該裝置允許在與充電時間相比相對短的時間內(nèi)置換蓄電池,但這個裝置與對內(nèi)燃發(fā)動機的燃油箱加油所花費的時間相比實施該裝置仍然需要相對長的時間。此外,當蓄電池相對龐大且沉重時,它們會被車輛本身的振動而置于振蕩運動中。此外,提出的并且是本發(fā)明旨在補救的一個問題是提供當所述車輛處于正常運行狀態(tài)下尤其能夠使安裝在該車輛內(nèi)的蓄電池的振蕩消散的一種機動車輛結構。為此,并且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第一主題,本發(fā)明提出了一種電力驅動的機動車輛的結構,所述結構包括一個殼體,該殼體被設計成接納一個可拆卸的蓄電池以便對所述車輛供應電流,所述結構具有一個下結構部分以及與所述下結構部分相反的一個上結構部分,所述蓄電池具有一個下電池零件以及在所述下電池零件上方的一個上電池零件,所述結構具有位于所述下結構部分中的多個接納構件以及位于所述上結構部分中的多個連接構件,當所述蓄電池被接合在所述殼體內(nèi)時,所述接納構件能夠接納所述下電池零件而所述連接構件能夠將所述上電池零件連接到所述上結構部分上,所述蓄電池能夠在所述殼體內(nèi)相對所述結構擺動;根據(jù)本發(fā)明,所述連接構件包括一個可彈性變形的組件以便衰減所述上電池零件相對所述上結構部分的振蕩。因此,本發(fā)明的一個特征在于實施所述連接構件內(nèi)的一個可彈性變形的組件來在該上電池零件振蕩時吸收該上電池零件的至少一部分能量。更確切地說,該蓄電池豎直延伸并且該蓄電池被固持在其下電池零件的區(qū)域中的一個固定的位置中,使得車輛運行時該蓄電池的上零件趨向于在一個基本上水平的平面上振蕩。該可彈性變形的組件的目的是吸收所述振蕩。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具體有利的實施例,所述殼體通過所述下結構部分而開放到所述結構的外部,所述蓄電池能夠穿過所述下結構部分而接合在所述殼體內(nèi)。能夠接納蓄電池的殼體基本上在所述結構內(nèi)豎直地延伸,該殼體進而從該車輛的底部延伸到該車輛的上部。此外,該下結構部分位于該車輛的底部,而該上結構部分位于所述上部。例如,所述結構被定位成朝向該車輛的后部并且該殼體通過該下結構部分而開放,而該下結構部分構成了該機動車輛的一個底板部分。其結果是,蓄電池能夠從該車輛的下方導入并且穿過該下結構部分而在該殼體內(nèi)被豎直地驅動。在該蓄電池進入殼體的行程結束時,這些連接構件連接該上電池零件,而該下電池零件被接合在這些接納構件中以便被固定在那里。因此,使用適合的設備,該蓄電池能夠被快速地交換。更確切地說,通過該下結構部分,豎直地拆卸已耗盡的蓄電池就足夠了。蓄電池的固有重量可以協(xié)助這種拆卸。然后一個充好電的蓄電池穿過該下結構部分豎直地接合在該殼體中。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有利的實施例,所述蓄電池包括從所述上電池零件縱向伸出的一個連接指形件,所述連接指形件被設計成穿過所述可彈性變形的組件而接合。以此方式,當該蓄電池穿過下結構部分而被接合在殼體中并且該蓄電池在其行程結束時,該連接指形件與這些連接構件相協(xié)作來穿過該可彈性變形的組件并因而被固定到該上結構部分上。有利的是,所述連接指形件具有與所述下電池零件相反定向的一個自由接觸端。當該蓄電池被以運動的方式驅動到被完全容納在該殼體內(nèi)時,所述自由接觸端首先開始與該可彈性變形的組件進行精確地接觸以便被接合在該可彈性變形的組件中。優(yōu)選的是,所述連接指形件被設計成當所述蓄電池被接合在所述殼體內(nèi)時該連接指形在其縱向方向上以平移的方式而被驅動穿過所述可彈性變形的組件。以此方式,具有圓柱對稱性的連接指形件被以運動的方式在其定義的一個圓柱形的包絡線內(nèi)驅動,直至該連接指形件被驅動到其最終位置,在該最終位置該蓄電池被完全容納在該殼體內(nèi)。因此,借助垂直于該可彈性變形的組件的這些零件延伸的連接指形件,其中該連接指形件接觸抵靠該可彈性變形的組件,該上電池零件的振蕩由該可彈性變形的組件吸收。此外,該機動車輛結構包括一個自定心裝置,以便當所述連接指形件被驅動穿過所述可彈性變形的組件時圍繞所述連接指形件對所述彈性可變形的組件定中心。因此,當該連接指形件被以平移的運動方式驅動到其定義的理論上的圓柱形的包絡線內(nèi),并且該連接指形件一與該可彈性變形的組件發(fā)生接觸,所述組件就進而以平移的運動方式而被基本上垂直于該連接指形件而驅動,從而被準確地調(diào)節(jié)成圍繞所述連接指形件,同時該連接指形件被朝向其末端位置驅動。以此方式,當電池被交換并且在殼體內(nèi)的置換的電池的路徑基本上與被置換的電池的路徑不相同而且該連接指形件然后被調(diào)節(jié)成在相對于所述可彈性變形的組件也是基本上不相同的一個側向位置中時,所述組件在該連接指形件上被定中心。確切地說,并且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第一變體,所述可彈性變形的組件包括一個彈性環(huán)和同中心地安裝在所述彈性環(huán)內(nèi)的一個剛性環(huán),所述剛性環(huán)具有朝向所述下結構部分定向的一個截頭錐形的開口。因此,當該蓄電池被接合在該殼體內(nèi)時,基本上在一個水平面上延伸的剛性環(huán)就被定向成基本上與該連接指形件垂直。因為該截頭錐形的開口是朝向該下結構部分定向的,當該蓄電池被以平移的方式在該殼體內(nèi)被驅動并且該連接指形件接近該可彈性變形的組件時,在一個理想的情況下該連接指形件被同軸線地接合在該剛性環(huán)內(nèi),該剛性環(huán)的孔考慮運行間隙而與該連接指形件的直徑相對應。然而,在將蓄電池接合在殼體內(nèi)的大多數(shù)情況下,該連接指形件會頂在該剛性環(huán)的截頭錐形零件中,該截頭錐形零件因而形成為一個斜坡件,使得該連接指形件的連續(xù)平移運動導致了與該剛性環(huán)的運動相垂直的一個移動,該移動進而導致了包繞所述剛性環(huán)的彈性環(huán)的彈性變形。在行程結束時,該連接指形件最終被調(diào)節(jié)成在該剛性環(huán)的孔中。此外,盡管由于該可彈性變形的組件的自定中心導致對該彈性環(huán)預加應力,所述彈性環(huán)仍保持了其衰減蓄電池的振蕩的特性。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第二變體,所述可彈性變形的組件包括一個彈性盤,該彈性盤具有一個中心孔口和從所述中心孔口離開的多個徑向槽縫。如在該剛性環(huán)的上述孔的情況下,該彈性環(huán)的中心孔口具有考慮運行間隙而與該連接指形件的直徑相等的一個尺寸。此夕卜,這些徑向槽縫,例如數(shù)量為八,形成了彼此獨立的多個可彈性變形的區(qū)段。當該連接指形件被同軸線地接合在該中心孔口中時,該彈性盤并沒有經(jīng)受任何變形。相比之下,當該連接指形件的趨近不與該中心孔口同軸線時,上述區(qū)段中的一些會被以運動的形式驅動以便調(diào)節(jié)成圍繞該連接指形件。這些區(qū)段移位的方式將在以下本說明書的其余部分更詳細地說明。根據(jù)一個第三變體,所述可彈性變形的組件包括一個彈性本體,該彈性本體具有多個基本上平行的、彼此間隔開的槽縫。這些槽縫是彼此規(guī)則地間隔開的以便形成多個唇部,這些唇部進而彼此規(guī)則地間隔開。所述唇部是倒角的以便當該連接指形件穿過這些唇部時能協(xié)助自定中心。此外,這些槽縫具有小于該連接指形件的寬度,這樣使得當所述指被導入兩個唇部之間時,所述唇部分開以便允許該連接指形件的接合。該多個槽縫使之有可能獲得多個唇部,這樣使得該連接指形件在接近該可彈性變形的組件時無論該連接指形件在哪個側向位置,總有一對唇部能夠在這對唇部的延伸部分接納所述連接指形件。理所當然,所述第三變體將在本說明書的其余部分更詳細地說明。此外,并且根據(jù)本發(fā)明的一個第二主題,本發(fā)明提出了一種用于如以上描述的機動車輛結構的可拆卸的蓄電池,所述蓄電池具有一個下電池零件以及在所述下電池零件上方的一個上電池零件;并且根據(jù)本發(fā)明,該蓄電池進一步具有從所述上電池零件縱向延伸的一個連接指形件,所述連接指形件具有與所述下電池零件相反定向的一個自由接觸端。本發(fā)明的另外的特征和優(yōu)點將從閱讀參照附圖在以指示而非限制性實例的方式給出的本發(fā)明的多個具體實施例的以下說明中顯現(xiàn),在附圖中:-
圖1是包括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在一個第一相對位置的一個結構和一個蓄電池的機動車輛的示意性側視圖;-圖2是包括根據(jù)圖1的、在一個第二相對位置的該結構和蓄電池的機動車輛的示意性側視圖;-圖3是如圖2中所示的、根據(jù)一個第一變體并在一個第一運動階段中的結構元件和蓄電池的示意性詳細的軸向截面;-圖4是如圖3中所示的并在一個第二運動階段中的元件的示意圖;-圖5是如圖2中所示的、根據(jù)一個第二變體并在與根據(jù)該第一變體的第二運動階段相對應的一個運動階段中的結構元件和蓄電池的示意性詳細的軸向截面;-圖6是如圖5示出的元件從根據(jù)圖5展示的平面V1-VI的下方的示意圖;-圖7A和圖7B是如圖2示出的、根據(jù)一個第三變體的機構元件的一個細目的從上方和以豎直截面的對應的示意圖;并且-圖8A和圖8B是如圖2中所示的、根據(jù)該第三變體并在與該第一變體的第一和第二運動階段相對應的運動階段中的結構元件和蓄電池的對應的示意性詳細的軸向截面。圖1展示了一個電力驅動的機動車輛10,該機動車輛包括能夠接納一個電動機的一個前部12、形成一個后備箱的一個后部14、以及在這兩者之間的一個中央部分16,該中央部分具有朝向前部12定位的一個駕駛員艙18以及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定位在駕駛員艙18和后部14之間的一個結構20。所述結構20被示出的方式為在圖1中展示在駕駛員艙18的周邊。該結構也可以朝向后部14定位,在該車輛的后備箱部分的下方。
此外,機動車輛10具有一個底盤19,在該底盤上安裝了一個車身21。結構20包括一個殼體22,并且一方面該結構具有位于底盤19周邊的一個下結構部分24,并且另一方面,該結構具有與下結構部分24豎直相對的一個上結構部分26。殼體22因而在下上結構部分24、26之間豎直地延伸,并且此外,該殼體具有開放到結構20外部并穿過下結構部分24和底盤19的一個開口 28。此外,該殼體優(yōu)選是一個平行六面體的矩形。此外,圖1還示出了 一個可拆卸的蓄電池30,該蓄電池具有一個下零件32來形成一個底座以及與該下零件相反的一個上零件34。該蓄電池具有一個平行六面體的矩形形狀并且與殼體22的尺寸完全相同,考慮了運行間隙而如圖2所展示能夠被以豎直平移地方式引導至該殼體。參照圖1描述的所有元件都能在圖中找到。此外,所述蓄電池具有一個連接指形件36,該連接指形件從上電池零件34伸出并在與下零件32相反的方向上伸出。連接指形件36具有圓柱旋轉對稱性并且該連接指形件具有一個倒角的自由接觸端38。此外,結構20具有包括一個可彈性變形的組件42的多個連接構件40,該可彈性變形的組件將在以下根據(jù)不同的變體來描述,并且當蓄電池30完全在殼體22內(nèi)側延伸時,連接指形件36穿過該可彈性變形的組件而接合。此外,結構20具有多個接納構件44,這些接納構件使之有可能將該電池的下零件32維持在相對于結構20的固定的位置中。為實現(xiàn)此目的,這些接納構件44具有以平移的方式并以與該電池的下零件32接合的方式移動的多個元件。因此,蓄電池30被固持在殼體22內(nèi)的一個固定的位置中,而連接指形件36通過可彈性變形的組件42進而被保持接合。現(xiàn)在參照圖3和圖4來展示這些連接構件40的一個第一變體。圖3中可見具有軸對稱性的、包括其倒角的自由接觸端38的連接指形件36。此外,還可見根據(jù)這個第一變體的可彈性變形的組件42。上結構部分26具有一個支承壁46,通過該支承壁形成了一個圓形開口 48。這些連接構件40還包括一個固定板50,該固定板安裝成與殼體22相對地抵靠支承壁46上。固定板50對同軸線地穿過圓形開口 48安裝的可彈性變形的組件進行支撐。所述開口包括嵌入固定板50中的一個圓柱形環(huán)52以及借助一個彈性環(huán)56而同軸線地固持在圓柱形環(huán)52上的一個剛性環(huán)54。圓柱形環(huán)52具有一個轉回部分58從而在由固定板50限定的平面上形成一個內(nèi)圓邊緣,而剛性環(huán)54具有朝向殼體22定向的一個截頭錐形的開口 60以及相反的一個圓形固定邊緣62。一方面,彈性環(huán)56具有轉回部分58的內(nèi)圓邊緣嵌入其中的一個上側面64 ;并且另一方面,該彈性環(huán)具有剛性環(huán)54的圓形固定邊緣62嵌入其中的一個下側面66。此外,其截頭錐形的開口 60限定了多個截頭錐形的支承表面63的這個剛性環(huán)54還限定了一個圓形孔68,該圓形孔的直徑考慮運行間隙而與連接指形件36的直徑相對應。剛性環(huán)54和其圓形孔68因而限定了在殼體22和該殼體的外部之間穿過支承壁46的一個通過通道。如圖3中所示,連接指形件36和剛性環(huán)54并不在一個同軸線的位置。當蓄電池30被驅動到殼體22內(nèi)并且連接指形件36接近剛性環(huán)54時,這種情況是常見的。蓄電池30并不都具有相同的大小并且連接指形件36是在該上電池部件上以根據(jù)蓄電池30而異的某一精確度來自身調(diào)節(jié)的。因此,考慮到連接指形件36和剛性環(huán)54的相對位置,當蓄電池被豎直地進一步驅動到殼體22內(nèi)時,倒角的自由接觸端38初始地開始抵靠截頭錐形的支承表面63,因此該支承表面形成了一個相對自由接觸端38的斜坡件。此外,環(huán)54趨向于以側向運動的方式、沿著圖3的視圖中的箭頭F的方向而被驅動,而彈性環(huán)36由在相同方向上的橫向剪力而平行地變形以便允許連接指形件36穿過剛性環(huán)54的孔68而接合。此外,剛性環(huán)54是圍繞連接指形件36自定中心的?,F(xiàn)在參照圖4,可在其中找到圖3中展示的所有元件,并且在此圖中不但連接指形件36穿過孔68而接合,而且連接指形件36、剛性環(huán)54以及圓柱形環(huán)52是同軸線的。這種情況是理想的,因為這意味著連接指形件36和剛性環(huán)54已經(jīng)在蓄電池被接合到該殼體內(nèi)時在一個同軸線位置。不論情況是圖3在連接指形件36已經(jīng)被接合在剛性環(huán)54中之后并且其中彈性環(huán)56已經(jīng)承受了剪切變形并且只要連接指形件36接合到孔68中之前就保持這個位置的情況,還是圖4彈性環(huán)56不承受剪切變形的情況,可彈性變形的組件42,并尤其是彈性環(huán)56都能夠衰減連接指形件36在平行于固定板50且垂直于連接指形件36的方向P上的振蕩或振動。所述連接指形件36的側向振動是由該上電池零件(圖中未示出)連通到該連接指形件的,并且該連接指形件被固定到該上電池零件上。現(xiàn)在參照圖5和圖6,展示這些連接構件40的一個第二變體。相對于圖3和圖4,在圖5中、在一個類似于圖4展示的運行位置可見連接指形件36穿過可彈性變形的元件42而接合。還看到的是支承壁46的、這些連接構件和可彈性變形的組件42被固定到其上的圓形開口 48。該圓形開口包括一個平面環(huán)70,該平面環(huán)具有一個外固定邊緣72和相反的一個內(nèi)支撐邊緣74。該圓形開口還包括一個彈性盤76,該彈性盤一方面具有一個中心孔口78和在圖6中展示的并聯(lián)接中心孔口 78的八個徑向等距的槽縫80,并且另一方面該彈性盤具有束縛在平面環(huán)70的內(nèi)支撐邊緣74的厚度內(nèi)的一個外邊緣82。所述環(huán)被定位成抵靠支承壁46朝向殼體22的內(nèi)部并且該環(huán)以一個固定的位置固持在那里,外固定邊緣72借助多個螺釘-螺母系統(tǒng)84被固持成平靠圓形開口 48的內(nèi)邊緣。由于在彈性盤76中這些徑向槽縫80從中心孔口 78離開,就獲得了垂直于由平面環(huán)70限定的中間平面Pm的多個可彈性變形的區(qū)段86。更確切地說,取決于連接指形件36與彈性盤76的中心孔口 78的軸線的相對位置,這些區(qū)段86各自都能夠在彈性盤76的外邊緣82的周邊圍繞一個弦線或多或少地旋轉,并且因而與中心孔口 78或多或少存在的一個距離。因此,如圖5和圖6中所展示,連接指形件36和中心孔口 78不是初始同軸線的,連接指形件36相對可彈性變形的元件42是稍微向這些圖的右側偏移。此外,當連接指形件36穿過彈性盤76而接合時,最靠近圖中右側的三個區(qū)段86a與其他區(qū)段相比承受了更大的彈性變形。相比之下,所有的區(qū)段86處于抵靠連接指形件36。其結果是,如前一變體中,該可彈性變形的組件不僅允許其相對位置向連接指形件36偏移而且允許消散其振動。此外,該可彈性變形的組件允許固持該上電池零件。最終,由于該可彈性變形的組件的特定構造,當該連接指形件被弓丨導穿過可彈性變形的組件42時,施加在連接指形件36上的側向力是相對小的。根據(jù)這些連接構件的一個第三變體,如具有單一的可彈性變形的組件的圖7A和圖7B所示以及具有可彈性變形的組件和連接指形件36的圖8A和圖SB所示,該可彈性變形的組件由形成為一個單元的一個彈性本體88形成,在該單元中制有彼此間隔開的、平行的多個通過槽縫90。所述槽縫90因而限定了多個分區(qū)91和多對唇部92、94。
形成可彈性變形的組件的彈性本體88在機動車輛10的上結構部分中調(diào)節(jié),使得這些槽縫被橫向地沿著該機動車輛的軸線Y定向并且因而垂直于該機動車輛的縱向軸線X。在圖7A的頂示出,這些穿通槽縫是彼此規(guī)則地、以基本上與如圖8A和圖SB中所見的連接指形件的直徑相對應的一個距離而間隔開的。彈性本體88被設計成通過適合的裝置(在此未示出)安裝穿過支承壁46的圓形開口 48,例如圖5中所展示。此外,沿著垂直于彈性本體88的這些平行的穿通槽縫90的一個截面,如圖7B所展示,可以看出的是唇部92和唇部94在彈性本體88的下部分96中是倒角的。彈性本體88然后被調(diào)節(jié)成穿過圓形開口48,使得下部分96是朝向殼體22定向的而這些槽縫90與該機動車輛的縱向方向垂直。以此方式,倒角的唇部92和唇部94使之有可能協(xié)助連接指形件86穿過這些槽縫90接合(如圖8A中所見)。更確切地說,彈性本體88的下部分96的開放表面更大。此外,當連接指形件36被以平移的方式朝向彈性本體88驅動時,自由接觸端38 —開始抵靠唇部92和唇部94的倒角(這些倒角因而形成相對所述端38的斜坡件),唇部92和唇部94就更容易分離。當連接指形件36的移動以平移的方式在彈性本體88內(nèi)繼續(xù)時,與連接指形件36相接觸的這些分區(qū)91側向地分開以便允許連接指形件的導入。在此,由于彼此分隔開的該多個槽縫90,該蓄電池再次是在該殼體內(nèi)在位置上的偏移是可能的,這是由于連接指形件36可以在所述槽縫的任何一個槽縫中接合。此外,一旦接合到彈性本體88內(nèi),連接指形件36就以允許對該蓄電池進行支撐的固定的位置而固持在那里。此外,連接指形件36的振動由彈性本體88吸收。并且最終,將連接指形件36導入彈性本體88內(nèi)的力是相對小的。以上描述的本發(fā)明的三個變體還使之有可能以一種自動的且快速的方式來交換可移動的蓄電池。
權利要求
1.一種電力驅動的機動車輛(10)的結構(20),所述結構包括一個殼體(22),該殼體被設計成接納一個可拆卸的蓄電池(30)以便對所述車輛供應電流,所述結構(20)具有一個下結構部分(24)以及與所述下結構部分相反的一個上結構部分(26),所述蓄電池(30)具有一個下電池零件(32)以及在所述下電池零件上方的一個上電池零件(34),所述結構(20)具有位于所述下結構部分中的多個接納構件(44)以及位于所述上結構部分中的多個連接構件(40 ),并且當所述蓄電池(30 )接合在所述殼體(22 )內(nèi)時,所述接納構件(44)能夠接納所述下電池零件(32 )而所述連接構件(40 )能夠將所述上電池零件(34 )連接到所述上結構部分(26)上,所述蓄電池能夠在所述殼體內(nèi)相對所述結構振蕩; 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構件(40)包括一個可彈性變形的組件(42)以便衰減所述上電池零件(34)相對所述上結構部分(26)的振蕩。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機動車輛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22)通過所述下結構部分(24)而開放到所述結構(20)的外部,所述蓄電池(30)能夠穿過所述下結構部分(24)而接合在所述殼體(22)內(nèi)。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機動車輛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蓄電池(30)包括從所述上電池零件(34)縱向伸出的一個連接指形件(36),所述連接指形件(36)被設計成穿過所述可彈性變形的組件(42)而接合。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機動車輛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指形件(36)具有與所述下電池零件(32 )相反定向的一個自由接觸端(38 )。
5.如權利要求3或4所述的機動車輛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指形件(36)被設計成當所述蓄電池(30)被接合在所述殼體(22)內(nèi)時該連接指形件在其縱向方向上以平移的方式而被驅動穿過所述可彈性變形的組件(42 )。
6.如權利要求3至5中任何一項所述的機動車輛結構,其特征在于該機動車輛結構包括一個自定心裝置,以便當所述連接指形件被驅動穿過所述可彈性變形的組件(42)時圍繞所述連接指形件(36)對所述可彈性變形的組件(42)定中心。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機動車輛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彈性變形的組件(42)包括一個彈性環(huán)(56)以及同中心地安裝在所述彈性環(huán)內(nèi)的一個剛性環(huán)(54),所述剛性環(huán)(54)具有朝向所述下結構部分(24)定向的一個截頭錐形的開口(60)。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機動車輛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彈性變形的組件(42)包括一個彈性盤(76),該彈性盤具有一個中心孔口(78)以及從所述中心孔口離開的多個徑向槽縫(80)。
9.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機動車輛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彈性變形的組件(42)包括一個彈性本體(88 ),該彈性本體具有基本上平行的、彼此間隔開的多個槽縫(90 )。
10.一種用于如權利要求1至9中任何一項所述的機動車輛結構的可拆卸的蓄電池(30),所述蓄電池(30)具有一個下電池零件(32)以及在所述下電池零件上方的一個上電池零件(34); 其特征在于該蓄電池進一步包括從所述上電池零件縱向伸出的一個連接指形件(36 ),所述連接指形件(36)具有與所述下電池零件相反定向的一個自由接觸端(38)。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電力驅動的機動車輛(10)的結構(20)以及一種相關聯(lián)的蓄電池。該結構包括一個下部分(24)和一個相反的上部分(26),而蓄電池(30)包括一個下零件(32)和一個上零件(34)。此外,該結構(20)包括位于上述下部分中的多個接納構件(44)以及位于上述上部分中的多個連接構件(40)。這些接納構件(44)可接納該下電池零件(32),而這些連接構件(40)可以將上電池零件(34)連接到該結構的上部分(26)。根據(jù)本發(fā)明,這些連接構件(40)包括一個可彈性變形的組件(42)以用于吸收上電池零件(34)相對該結構的上部分(26)的振蕩。
文檔編號B60L11/18GK103209871SQ201180054534
公開日2013年7月17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14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9月14日
發(fā)明者G·穆拉托, F·莫尼耶, M·布魯瓦森-杜塔茲, M·塞馬納茲, J-L·薩洛蒙斯 申請人:雷諾股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