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汽車散熱座椅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汽車散熱座椅,尤其是一種針對一般車輛的座椅結構加以改良,在座椅的外表層與彈性墊體之間產生一持續(xù)流動的氣流,由氣流將外表層的熱源帶出彈性墊體,對外表層形成散熱作用,藉以降低乘坐悶熱感的散熱座椅。
背景技術:
通常,汽車的座椅與人體之間具有相當大的接觸面積,而為加強座椅對人體的支撐及舒適感,整體座椅的結構除了由架體做為主要支撐結構體外,另外在支撐結構體上固設有由彈性發(fā)泡材料所制成的彈性墊體,以增加使用者乘坐的舒適性,并且在整體座椅的外部包覆有一外表層(椅套),以使整體座椅的結構更為完整,并且增加座椅的美感。
因此,當使用者乘坐在座椅上時,其外表層與使用者接觸,而座椅的外表層雖然因為材質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觸感,但就整體座椅的結構而言,因為使用者與座椅之間具有相當?shù)慕佑|面積,將使人體與座椅相接觸部位的溫度無法排放,而產生令人不適的悶熱感,甚至于當人體的汗水被外表層或彈性墊體吸收后,將積存在座椅上形成難聞的異味。
以上論及的缺失在汽車業(yè)界中存在已久,而且也有許多車廠或獨立設計者針對上述缺失提供各種不同的解決方法,例如TW 424717、TW382340、TW 312211等,提供了一種外加于座椅上的墊體,并藉由墊體內設置的通風或液體流通回繞管路來達成散熱的效果;又如TW230889,則是進一步在座椅內埋設回繞的通風管路,藉由通風管路來達成散熱的效果。其設計主要是利用管路加諸于座椅上的構造,與本實用新型的技術范圍及結構大不相同。
再者,如更早期的TW 243779及TW 096674,則將座椅內部掏空,置入彈簧或支柱支撐,然后在掏空部位送風;這種設計是配合早期椅座的支撐結構體加以設計,對現(xiàn)今利用泡沫棉為主要結構體的椅座而言,顯然在支撐的舒適性與透氣性之間無法取得平衡,不適用于近年來日趨進步的汽車座椅要求。
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的設計者乃綜合上述傳統(tǒng)技術的優(yōu)缺點加以設計改良,以期能解決業(yè)界懸宕已久的問題;在經過不斷重復設計修正及測試后,終能創(chuàng)設出本實用新型的汽車散熱座椅,可摒除傳統(tǒng)技術的缺點。
發(fā)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便在于提供一種能解決上述弊端,確實具有良好散熱效果而令乘坐者倍感舒適的汽車散熱座椅。
具體言之,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汽車散熱座椅,其于架體上設有彈性墊體供使用者乘坐,并于彈性墊體外部包覆有與使用者相接觸的外表層,其特征在于該彈性墊體與外表層之間至少襯設有一個具通風作用的籠網狀襯墊,在彈性墊體或外表層上相對應于籠網狀襯墊的位置設有入風口與出風口,并將入風口與送風組件相接續(xù)。
這樣,可由送風組件持續(xù)將氣流經由入風口送入籠網狀襯墊,該進入籠網狀襯墊的氣流即在外表層的包覆下,沿著籠網狀襯墊所涵蓋的范圍而竄流至出風口排出,并將外表層的熱源帶出,俾能對外表層形成散熱作用而降低座椅乘坐者的悶熱感。而且,在氣流的作用下,可同時將人體的汗水吹出座椅,避免汗水殘留于座椅中,以減少座椅產生異味。
再者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案,可進一步在座椅用以與使用者接觸的外表層上布設有透孔,令部分氣流得以由外表層的透孔排出,以直接將外表層的熱源散除,并由自透孔排出的氣流對使用者形成一吹拂作用,以增加對人體的散熱作用。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汽車散熱座椅確實能夠達到散熱的目的,令乘坐者倍感舒適。
圖1為本實用新型整體座椅的外觀結構立體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架體、彈性墊體以及籠網狀襯墊的組合狀態(tài)外觀結構立體示意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架體、彈性墊體以及籠網狀襯墊的結構分解示意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架體、彈性墊體以及籠網狀襯墊的組合狀態(tài)結構剖視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中籠網狀襯墊與外表層的結構剖視圖。
圖6為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的籠網狀襯墊與外表層的結構剖視圖。
圖7為本實用新型另一實施例的架體、彈性墊體、籠網狀襯墊以及送風組件的結構分解示意圖。
圖8為本實用新型中送風組件的組裝狀態(tài)示意圖。
圖9為本實用新型中另一實施例的送風組件組裝狀態(tài)示意圖。
組件代表符號說明10座椅11座墊12靠背13架體14穿孔20性墊體 21入風口 22出風口23凹部24槽道30外表層 31透孔32軟墊40籠網狀襯墊 50導風罩 60送風組件61風扇62吸風口 63送風口
具體實施方式
為使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組成,以及整體運作方式更清楚,有關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案和所產生的有效功效配合圖式詳細說明如下本實用新型的汽車散熱座椅,其結構如圖1所示,其中座椅10具有座墊11與靠背12以供使用者乘坐,并在整體座椅10的表層包覆有一外表層30,由外表層30與使用者相接觸;由于,整體座椅10的座墊11與靠背12的基本結構組成是由架體為主要支撐結構體,并在架體上固設有彈性墊體,因此在以下的說明中,僅以座墊11的結構組成說明本實用新型的主要改良部分。
請同時配合參照圖2、圖3以及圖4所示,彈性墊體20與外表層30之間至少襯設有一個具通風作用的籠網狀襯墊40,該籠網狀襯墊40是由彈性纖維所構成,由彈性纖維形成整個形體的支撐作用而不致于在乘坐時被壓潰,并由彈性纖維所架起的空間提供氣流通過;該彈性墊體20則是由彈性發(fā)泡材料制成,在相對應于籠網狀襯墊40的配設處設有凹部23以供籠網狀襯墊40定置。
前述籠網狀襯墊40所架起的空間可供氣流通過,因此在彈性墊體20或外表層30相對應于籠網狀襯墊40的位置設置入風口21與出風口22,并將入風口21與送風組件相接續(xù),當送風組件送入冷空氣時,氣流經過籠網狀襯墊40所涵蓋的范圍而由出風口22吹出時,即可將外表層30上的熱源帶出。
如圖3所示的實施例中(未標示送風組件),其送風組件可以為車輛的空調送風組件,架體13上則配合設有與彈性墊體20的入風口21與出風口22相對應的穿孔14以方便氣流的進出,并且配合在架體13與彈性墊體20的入風口21相對應的穿孔14處設有導風罩50,由導風罩50與送風組件相接續(xù),以及與設于彈性墊體20的入風口21相接合,以將送風組件的氣流確實導入籠網狀襯墊40。
如圖4所示,整體座墊10即由送風組件持續(xù)將氣流經由入風口21送入彈性墊體20,進入彈性墊體20的氣流即在外表層30的包覆下沿著籠網狀襯墊40竄流至出風口22排出,并將外表層30的熱源帶出彈性墊體20,對外表層30形成散熱作用,以降低座墊11乘坐的悶熱感,以及在氣流的作用下,可同時將人體的汗水吹出座墊11,避免汗水殘于座墊11中,減少座墊11產生異味;當然,整體座椅的靠背也是由架體、彈性墊體以及外表層所構成,而得以于靠背的彈性墊體與外表層之間同樣至少襯設有一個具通風作用的籠網狀襯墊,在彈性墊體相對應于籠網狀襯墊的兩端位置處設有入風口與出風口,并將入風口與送風組件相接續(xù),進而使與使用者背部相接觸的外表層達到散熱效果,以增加背部的舒適性。
又,上述實施例入風口21與出風口22均設于彈性墊體20上,故可在籠網狀襯墊40與彈性墊體20的接觸面設置連接于入風口21與出風口22的槽道24,以由槽道24形成一引導熱源朝向出風口22方向流動的氣流。除此,入風口與出風口也可設于外表層上相對于籠網狀襯墊所涵蓋的范圍位置;或者,將入風口設于彈性墊體上,而出風口設于外表層上,同樣能讓氣流在外表層的包覆下沿著籠網狀襯墊竄流至出風口排出。此入風口與出風口的等效設置位置在此不另贅述。
另外,如圖5所示,可進一步在外表層30上布設有透孔31,以讓于籠網狀襯墊40流竄的部分氣流得以由外表層30的透孔31排出,以直接將外表層30的熱源散除,并由自透孔31排出的氣流對使用者形成一吹拂作用,以增加對人體的一散熱作用。
再者,也有部分外表層30的結構如圖6所示,會在外表層30的內層加設軟墊32,故本實用新型即在外表層30以及其所加設的軟墊32上布設有相通的透孔31,以由軟墊32襯設于外表層30與籠網狀襯墊40之間,令部分氣流得以經由軟墊32以及外表層30的透孔31排出。
再者,如圖7及圖8所示,本實用新型中的送風組件60是在架體13上固設的用以產生氣流的風扇61,該風扇61固設于架體13與彈性墊體20之間,且風扇61的吸風口62與架體13的穿孔14相接續(xù),以直接抽吸車室內的空氣用以形成將外表層30熱源散除的氣流;又,如圖9所示,送風組件60的風扇61也可固設于架體13的外側,且風扇61的送風口63與架體13的穿孔14相接續(xù),而同樣能達到抽吸車體內的空氣用以形成散熱氣流的目的。
如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的汽車散熱座椅,確實能達到散熱目的,爰依法提出申請;惟,以上實施說明及圖式所示,僅為本實用新型優(yōu)選實施例之一,并非以此局限本實用新型,是以,舉凡與本實用新型的構造、裝置、特征等近似或相雷同者,均應屬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汽車散熱座椅,其于架體上設有供使用者乘坐的彈性墊體,并于彈性墊體外部包覆有與使用者相接觸的外表層,其特征在于該彈性墊體與外表層之間至少襯設有一個具通風作用的籠網狀襯墊,在彈性墊體或外表層上相對應于籠網狀襯墊的位置設有入風口與出風口,且入風口與送風組件相接續(xù)。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散熱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墊體由彈性發(fā)泡材料制成,所述入風口及出風口設于彈性墊體上。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散熱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入風口設于彈性墊體上,而出風口設于外表層上。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散熱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表層布設有可供部分氣流直接排出的透孔。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散熱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表層布設有可供部分氣流直接排出的透孔,且外表層與籠網狀襯墊間還襯設有同樣設有透孔的軟墊。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散熱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風組件為車輛空調組件。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散熱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墊體在相對應于籠網狀襯墊的配設處設有供籠網狀襯墊定置的凹部。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散熱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具有由架體、彈性墊體以及外表層所構成的靠背,該靠背的彈性墊體與外表層之間同樣至少襯設有一個具通風作用的籠網狀襯墊,在彈性墊體或外表層上相對應于籠網狀襯墊的兩端位置處設有入風口與出風口,并且入風口與送風組件相接續(xù)。
9.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汽車散熱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風組件固設于架體上,且架體上設有穿孔,并設有可產生氣流,使氣流自架體的穿孔吸入至彈性墊體的入風口的風扇。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汽車散熱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風扇固設于架體的外側,且風扇的送風口與架體的穿孔相接續(xù)。
11.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汽車散熱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墊體在與籠網狀襯墊的接觸面設有連接于入風口與出風口間供氣流流動的槽道。
12.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汽車散熱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架體與彈性墊體的入風口相對應位置設有穿孔,且穿孔處設有導風罩,該導風罩與送風組件相接續(xù),并與彈性墊體的入風口相接合。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汽車散熱座椅,主要是在座椅的外表層與彈性墊體之間至少襯設有一個具通風作用的籠網狀襯墊,彈性墊體或外表層在相對應于籠網狀襯墊的位置設有入風口與出風口,并將入風口與車輛空調或風扇等送風組件相接續(xù),由送風組件持續(xù)將氣流經由入風口送入籠網狀襯墊,該進入籠網狀襯墊的空氣即在外表層的包覆下,沿著籠網狀襯墊所涵蓋的范圍而竄流至出風口排出,并將外表層的熱源帶出,對外表層形成散熱作用,藉以降低座椅乘坐者的悶熱感。
文檔編號B60N2/56GK2663207SQ0326691
公開日2004年12月15日 申請日期2003年7月8日 優(yōu)先權日2003年7月8日
發(fā)明者鄭鑒川 申請人:鄭鑒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