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流化床聚合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在流化床反應器中使一種或多種單體聚合的方法,該反應器包括在底側由氣體分配板限定和在頂側由實際端部表面限定的反應區(qū),其中流化床保持在所述底側和頂側之間,其中從反應器頂部排出的至少一部分氣體物流被冷卻到使該物流部分冷凝成液體的溫度,且其中至少部分所得的兩相物流經(jīng)由入口循環(huán)到反應器中,該入口終結在反應器中氣體分配板之下。
一種或多種單體如烯烴的氣相流化床聚合在通常立式加長的反應器中進行,其中聚合物顆粒床借助于上升氣流保持在流化狀態(tài)下,該氣流至少含有要聚合的氣態(tài)單體。該氣流流經(jīng)氣體分配板,該氣體分配板將反應器下部和反應區(qū)proper分開。在該板中有許多孔,其適當?shù)胤峙渌臍饬鞅椴挤磻獏^(qū)。氣體分配板的周邊部分可以被密封,以便在較低氣體流速下得到特定的壓降。為了防止聚合物顆粒在周邊部分聚集,優(yōu)選將密封設計為從氣體分配板延伸到反應器壁的斜壁。斜壁相對于氣體分配板的角度必須大于聚合物顆粒在反應器中的自然靜止角度,而且該角度通常為至少30°,優(yōu)選至少40°,更優(yōu)選為45°至85°。
上升氣流可以任選地含有一種或多種惰性氣體,例如作為鏈長調節(jié)劑的氫氣。加入惰性氣體的重要目的是控制氣體混合物的露點。合適的惰性氣體例如是惰性烴類,如(異)丁烷、(異)戊烷和(異)己烷,以及氮氣。這種惰性氣體可以以氣體或以冷凝形式作為液體加入氣流中。
從反應器的頂部排出氣流,并在某些工藝操作之后,將新鮮的單體加入反應器中,以補充在聚合中消耗的單體,然后再將氣流作為(一部分)上升氣流供應到反應器中,以便保持該床。
還將催化劑加入該床中。在工藝期間,在所存在的催化劑的影響下,連續(xù)地形成新鮮的聚合物,同時將已形成的聚合物從該床中排出,且床的體積和質量保持基本上恒定。
聚合反應是放熱反應。需要連續(xù)地除去熱量以便使反應器中的溫度保持在所需的水平。這種除熱通過離開反應器的氣流進行,該氣流的溫度比供入反應器的氣流溫度高。在反應器中的表觀氣體速度不能選擇為任意大的數(shù)值,所以不能除去任意大量的熱量。最小速度由使該床保持流化的需要所決定。另一方面,速度必須不能大到使顯著量的聚合物顆粒被吹出反應器頂部的程度。上述限制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該床中存在的聚合物顆粒的尺寸和密度,并可以通過實驗確定。表觀氣體速度的實際值為0.05-1.0米/秒。這些要求是限制在給定尺寸的反應器中氣流最大流速的因素,進而限制可得到的最大除熱量。同樣地限制可允許的最大反應生成熱,進而限制聚合物的最大產(chǎn)量。
用于使一種或多種烯烴單體聚合的流化床反應器的詳細設計和操作以及適宜的工藝條件是公知的,詳細描述于例如US-A-4543399和WO-A-94/28032中。
從US-A-4543399可知用新鮮單體補充從反應器排出的氣流,并將其冷卻到使該物流部分冷凝的溫度(所謂的“冷凝模式”)。由于液相的蒸發(fā)潛熱,所得的兩相物流具有比僅僅由氣體組成的物流顯著更大的除熱能力以及更大的相應的冷卻能力,且將該兩相物流循環(huán)到反應器的底部。兩相物流的露點必須低于反應區(qū)的溫度,以使液體能在其中蒸發(fā)。由此,流化床反應器的生產(chǎn)能力看來顯著高于使用循環(huán)氣體、但未使用冷凝液體的反應器的生產(chǎn)能力,另外所述反應器具有相同的尺寸。在已知的工藝中,在兩相物流中的液體最大量是20重量%。在實施例中提到的最高數(shù)值是11.5重量%。
從WO-A-94/28032已知,將液體從冷卻所要循環(huán)的氣流時得到的兩相物流中分離出來,并將所述液體獨立于氣流加入反應器中。優(yōu)選將液體在一定的高度注入或霧化入流化床proper中,任選地在氣態(tài)推進劑的協(xié)助下進行。由此,根據(jù)其公開內容,可以加入與正在加入的氣體量相比較大量的液體。這使得能除去更大量的熱量,從而得到較高的聚合物產(chǎn)量,同時伴隨著成比例的較高的生熱量。WO-A-94/28032引用了數(shù)值1.21作為液體進料質量對總氣體進料質量的最大容許比值,該數(shù)值得自模擬實驗。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在特定的流化床反應器中使一種或多種單體聚合的方法,在給定的尺寸下,該反應器與現(xiàn)有技術的反應器相比,允許將液體與氣體質量比率較高的進料加入反應器中,兩種反應器均處于“冷凝模式條件”操作的情況下。
該目的通過這樣的方法來實現(xiàn),其中反應器的反應區(qū)被一個或多個基本上垂直的分配壁分成兩個或更多個室,其中所述分配壁從位于氣體分配板以上的地方延伸到位于端表面以下的地方。
已發(fā)現(xiàn),當在這樣的反應器中,流化床保持在頂部和底部都延伸超過分配壁,以使分配壁浸沒入流化床中時,與沒有分配壁的情況相比,可以供應占總氣體進料更大比例的液體。這增加了該方法的除熱能力,從而允許更高的生熱量,進而在相等的反應器尺寸下,得到更高的聚合物產(chǎn)量。即使在加入反應器中的進料中液體對氣體的質量比恒定時,本發(fā)明方法也得到較高的反應器產(chǎn)率。
在現(xiàn)有技術的反應器中,流化床的高度與徑向橫截面直徑之比(H/D比)通常至多為3-5。已證明,在更高的比率下,如果除氣體之外還將液體加入反應器中,則不能保持穩(wěn)定的流化床。
具有至少一個分配壁的反應器的額外優(yōu)點是,現(xiàn)在可以為反應器選擇較高的H/D比,例如H/D比大于5,甚至高達20,這比現(xiàn)有反應器的情況下的該比值高得多,同時還保持穩(wěn)定的流化床,得到更易受控的聚合方法。該優(yōu)點顯示出聚合反應器的主要工程優(yōu)點,因為它們是壓力容器。
在本發(fā)明反應器中特別適宜的分配壁是置于垂直位置的管或中空部分,優(yōu)選與反應器同心。因為管或中空部分完全浸沒于流化床中,所以沿管壁沒有出現(xiàn)明顯的壓力差異,使得管可以是輕負載結構。這也適用于不同形狀的壁。
所述分配壁可以簡單地從反應器較高的部分懸掛,或由底部支撐,或固定在反應器壁上。在本文中,中空部分就橫截面形狀而言與管不同。管的橫截面是彎曲的,例如圓形或橢圓形,而中空部分的橫截面是有角的,例如三角形、長方形、八角形或具有更多的角,其角度可以等分或不等分。中空部分或管可以具有均勻和/或漸減的橫截面,例如錐形,包括向內和向外漸減,例如是雙曲線形狀。對于錐形,優(yōu)選的是由管或中空部分的壁形成的頂角通常不大于5°,優(yōu)選不大于2.5°。
特別適宜的角度是0°至2°。管或中空部分的徑向橫截面的面積與反應器的徑向橫截面積之比為1∶9至9∶10,和為了達到盡可能高的穩(wěn)定性,優(yōu)選1∶5至3∶4。在錐形管或中空部分的情況下,同樣的比適用于其平均橫截面積。管或中空部分的較低端位于氣體分配板以上至少0.1倍于反應區(qū)的直徑處,優(yōu)選至多3倍于該直徑處。如果給定的尺寸超過該范圍,垂直分配壁的有利效果會降低。其上端位于反應區(qū)端部以下至少0.1倍于反應區(qū)的直徑處,優(yōu)選不超過3倍于該直徑處。已發(fā)現(xiàn),將該床延伸使在上端超過分配壁比在下端超過得多,不是很重要的。隨著流化床的H/D比增加,分配壁的上端可以相應地降低。本文指出,在反應區(qū)中所述壁的位置也適用于下面將解釋的垂直分配壁。
合適的分配壁的另一個實施方案是在反應區(qū)中存在的基本上軸向取向的平面的、曲面的或折疊的板。優(yōu)選這種分配壁連接到反應器的內壁,盡管可以間隔最多10厘米。由此,反應區(qū)分為兩個或更多個室,其尺寸可以不同。該室的徑向橫截面與反應器徑向橫截面的面積比優(yōu)選是0.1-0.9,更優(yōu)選0.20-0.75?;旧陷S向取向的壁應該實質上是垂直的。這應該理解為在其垂直位置與反應器軸相平行,而且偏離平行的角度不超過5°,優(yōu)選不超過2.5°。
正如US-A-4543399所述,當在反應器底側有氣體/液體混合物的共用入口時,分配壁的上述有益作用表現(xiàn)出來,正如WO-A-94/28032所述,當在流化床中有獨立的氣體和液體入口時,也表現(xiàn)出這種作用。
在后一種情況下,液體可以經(jīng)由反應器底側在穿過氣體分配板的一個或多個點以及在穿過側壁的一個或多個點供應到流化床中。在任何情況下有利的是這樣安排引入液體的裝置,使得大部分液體可以供應到流化床中的區(qū)域,如果使用管或中空部分則引入中心室之下或之中的區(qū)域,如果存在一個或多個垂直的分配壁則引入室之一之下或之中。在通過反應器側壁的一個或多個點引入液體的情況下,且如果分配壁是管或中空部分,有利的是這樣布置引入裝置,使得液體能在管或中空部分的較低端下方的點供應到流化床中。在這種情況下,例如通過適宜地選擇進料速率,液體可以被供應到反應器的中心室和周邊室中。優(yōu)選,大部分液體被供應到位于管或中空部分內的中心室,從而得到最好的效果。
在垂直的板用作分配壁的情況下,液體可以按照上述方式從壁的較低端以下的高度引入,而且也經(jīng)由布置在反應器壁部分中不同高度處的入口引入,反應器壁限定液體所要供入的室。
液體優(yōu)選以細分的形式注入,優(yōu)選以霧化的形式,任選地通過推進劑的幫助,以便可以使用例如循環(huán)氣體或新鮮單體氣體。注射應該以這樣的方式進行,即,液體進入所需的室,并自那里液體被上升的流化氣流帶走。已發(fā)現(xiàn),這對于能供應到流化床中的液體量是有利的,且不會燒結聚合物顆?;驔]有在床中出現(xiàn)其它不需要的麻煩。
經(jīng)由處于反應器不同高度處的幾個入口引入循環(huán)液體,可以改變液體入口的不同組分的濃度(通過加入或多或少的單體來補償?shù)?,這改進了聚合反應的操作窗口,所以拓寬了流化床反應器的產(chǎn)量。
在反應器的H/D比超過5的方法中,引入液體的裝置還可以位于分配壁的上端以上,條件是所述上端與流化床頂部的距離不小于約2米。
已發(fā)現(xiàn),本發(fā)明方法本身使與新的反應器設計相關的優(yōu)點充分得到發(fā)揮。在本發(fā)明方法中,即使當(供應到反應器的液體)∶(供應到反應器的氣體)的質量比高于2∶1,或甚至高于4∶1,反應器也可以穩(wěn)定地操作。與該方法在沒有分配壁的相似反應器中操作的情況相比,上述比在任何情況下高出至少10%,甚至高出大于50%直到甚至高出大于100%。
氣體的供應量,除了經(jīng)由循環(huán)流供應的氣體以外,包括供應到反應器的所有其它氣體,其包括至少推進劑和載體氣體,其中載體氣體用于引入催化劑、催化劑活化劑和/或聚合所需的其它物質,以及用于霧化所供液體的那些氣體。
本發(fā)明方法適用于任何種類的放熱氣相聚合反應。合適的單體包括烯烴單體、極性乙烯基單體、二烯單體和乙炔單體。本發(fā)明方法特別適用于通過一種或多種烯烴單體的聚合來生產(chǎn)聚烯烴,烯烴單體的至少一種優(yōu)選是乙烯或丙烯。用于本發(fā)明方法的優(yōu)選的烯烴單體是具有2-8個碳原子的那些。但是,需要時也可以使用少量具有多于8個碳原子的烯烴單體,例如具有9-18個碳原子的烯烴單體。所以,在優(yōu)選的方式中,可以生產(chǎn)乙烯和/或丙烯的均聚物,或乙烯或丙烯與一種或多種C2-C8α-烯烴單體的共聚物。優(yōu)選的α-烯烴單體是乙烯、丙烯、丁烯-1、戊烯-1、己烯-1、4-甲基戊烯-1、和辛烯-1。能與主要乙烯和/或丙烯單體共聚或作為C2-C8單體的部分替代品的高級烯烴單體的例子是癸烯-1。二烯也是合適的,例如1,4-丁二烯、1,6-己二烯、二聚環(huán)戊二烯、亞乙基降冰片烯和乙烯基降冰片烯。
當該方法用于乙烯和/或丙烯與其它α-烯烴單體的共聚反應時,乙烯和/或丙烯作為該共聚物的主要組分存在,優(yōu)選存在量是單體總量的至少70重量%,更優(yōu)選80重量%。
該方法特別適用于在0.5-10Mpa、優(yōu)選1-5Mpa的壓力和30-130℃、特別是45-110℃的溫度下進行烯烴單體聚合。
聚合反應可以在本領域公知的適用于一種或多種(烯烴)單體氣相聚合的任何催化劑體系存在下進行(例如陰離子催化劑、陽離子催化劑或自由基催化劑),例如Ziegler-Natta型催化劑體系,由基本上包括過渡金屬化合物的固體催化劑和包括金屬有機化合物(即有機金屬化合物,例如烷基鋁化合物)的助催化劑組成;還有所謂的單點催化劑體系,如金屬茂類催化劑體系是合適的。
催化劑也可以是在上述催化劑體系協(xié)助下的預聚合步驟中制成的預聚物粉末形式。預聚合可以通過任何公知的方法進行,例如在液體烴稀釋劑中或在氣相中采用間歇方法、半連續(xù)方法或連續(xù)方法進行聚合。
本發(fā)明還涉及一種適用于實施本發(fā)明方法的反應器系統(tǒng)。這種反應系統(tǒng)包括流化床反應器,在其底側具有氣體分配板,具有用于供應反應組分的裝置,具有用于從反應器頂部排出氣體物流的裝置,具有用于將所述氣體物流冷卻至使該物流部分冷凝成液體的溫度的冷卻器/冷凝器,具有用于將從冷卻器/冷凝器出來的物流循環(huán)到反應器中的裝置。
這種反應器系統(tǒng)可從上述工藝公知的。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反應器系統(tǒng),其中可以進行一種或多種(烯烴)單體聚合的方法,在該系統(tǒng)中可以采用較高的冷凝模式。
本發(fā)明的這一目的通過下述反應器系統(tǒng)實現(xiàn),其中在反應器中,反應區(qū)被一個或多個基本上垂直的分配壁分為兩個或更多的室,該分配壁從位于氣體分配板以上的點延伸到位于聚合條件下的流化床的實際端表面以下的點。
具體地說,所述分配壁是管或中空部分,優(yōu)選與反應器同心。本發(fā)明的反應器系統(tǒng)的優(yōu)選結構在本說明書上文中已作詳述。具體地說,本發(fā)明反應器系統(tǒng)包括用于將從冷卻器/冷凝器出來的物流以氣體/液體混合物形式循環(huán)到反應器中的裝置。在另一個優(yōu)選的方式中,反應器系統(tǒng)還包括氣體-液體分離器,以便從來自冷卻器/冷凝器的兩相物流中分離出至少一部分冷凝液體,和包括用于將至少一部分經(jīng)分離的液體引入流化床反應器的裝置。
應該理解的是,本發(fā)明適用于通過將一個或多個分配壁、管或中空部分安裝到反應器中對現(xiàn)有反應器進行更新改造。具體地說,可以通過安裝上述管來改進反應器,通過將管固定在反應器的內部來進行。
本發(fā)明適用于所謂的“新建(grass-root)”裝置以及脫瓶頸現(xiàn)有流化床聚合設備。在后一種情況下,可能不能得到本發(fā)明的全部益處,因為在整個聚合系統(tǒng)中的其它單元的能力對系統(tǒng)的最大產(chǎn)量可能有很大限制。(換句話說整個聚合系統(tǒng)可能被非反應器部分的系統(tǒng)所限制)。在設計和建造新的完整的聚合方法(“新建”)的情況下,可以完全地使用和開發(fā)本發(fā)明的益處。
本發(fā)明將通過以下附圖來說明,但不限制本發(fā)明的范圍。
圖1是用于一種或多種單體聚合的裝置,包括本發(fā)明方法的第一個實施方案,其中反應器具有管狀分配壁,和在氣體分配板之下具有氣體和液體共用入口;圖2是相似的裝置,包括本發(fā)明方法的第二個實施方案,其中氣體和液體被分別供應到反應器中;圖3是如圖2所示的裝置,其中液體經(jīng)由反應室的壁供應,其管狀分配壁是錐形的;圖4是如圖3所示的裝置,其中垂直的板用作分配壁,其中經(jīng)由反應器壁在不同的高度引入液體;圖5是圖4所示的反應器沿著線A-A的徑向橫截面圖;圖6是相似的反應器截面,其中折疊的垂直板用作分配壁。
圖1顯示垂直圓筒形的反應器體,其中2是氣體分配板,其使得經(jīng)進料管線3在氣體分配板2以下引入反應器的流化氣體具有所需的分布。在反應區(qū)proper 4中,被引入的氣流使正在增長的聚合物顆粒的流化床保持處于氣體分配板2以上,其中該流化床延伸至低于或甚至到達減速區(qū)5的底部。圓筒形的管6以同心方式以支撐物7從反應器壁1懸掛在反應區(qū)4中。管6沒入流化床中。區(qū)5比反應區(qū)4寬。在該區(qū)5內,氣體速率降低到氣體基本上不能再夾帶反應區(qū)內形成的聚合物顆粒的程度。結果,由排出管線8排出的循環(huán)物流基本上沒有夾帶的聚合物顆粒。循環(huán)流在熱交換器9中冷卻,在壓縮器10中壓縮,并在熱交換器11中被冷卻到使得一部分循環(huán)物流冷凝形成兩相物流的溫度。將補充單體經(jīng)管線12加入該兩相流中,此時,將氣體-液體混合物經(jīng)管線3再次引入反應器的底部。聚合物-氣體物流通過排料管線13從反應器排出,該管線可以通過閥14被關閉。在分離器15中,該物流被分成聚合物和氣態(tài)組分。從分離器15的底部排出聚合物,并進一步加工。進一步加工可以包括公知的工藝,在圖中未顯示,例如除去被吸收的或溶解的液體。
氣態(tài)組分在被加壓到所需的壓力后加入管線8中的循環(huán)物流中(在圖中未顯示)。除了單體以外,將所需的催化劑體系和任選地將活化劑供應到反應器中。此處,催化劑體系也優(yōu)選從儲存容器16直接供應到在氣體分配板以上的流化床中,并通過管線17由惰性氣體推進,該管線也終結在管6的下端。活化劑可以通過計量設備18加入管線3中的進料物流中。必要時,還通過管線19將推進劑加入該物流中。
圖2的布置與圖1的布置的不同之處在于使在熱交換器211中第二冷卻步驟得到的兩相物流經(jīng)過氣體-液體分離器225。在該分離器中,兩相物流中的氣體和液體彼此分離。在分別經(jīng)由進料管線212和219加入補充單體和任選的惰性氣體時,將分離的氣流經(jīng)由進料管線203供應到反應器201的底部。經(jīng)由管線226,該管線從氣體分配板202延伸入流化床到恰好在管206的下端以下,將分離的冷凝液流通過霧化器227供應到流化床中。霧化器227霧化在位于管206內的中心反應室中的液體。
在圖3中,與圖2相反,將在氣體-液體分離器325中分離的液體通過多條管線供應到流化床中,這些管線的端部沿著反應器壁的周圍對稱地分布,其高度在氣體分配板302和管306的下端之間。在該圖中顯示兩條此類管線328和329。這些管線經(jīng)反應器壁進入反應室304,并終結在霧化器330和331處。通過這些霧化器,在作為推進劑的新鮮單體的幫助下,被細霧化的液體以這樣的出口速率引入流化床中,使得液體經(jīng)由位于管306內的中心室被流化床所夾帶。另外,管306是錐形的,頂角為1.5°。為了清楚起見,錐形被放大顯示。
在圖4中,440是用作分配壁的垂直板,將反應器分成兩個不相等的室441和442。在圖5中顯示其鳥瞰圖。在圖4中,多個液體入口430在不同的高度穿過反應器壁,并終結在室441。催化劑進料線417也終結在該室內。不透氣的篩網(wǎng)443從氣體分配板402沿著反應器的內周邊以與該板成50°角度延伸到反應器壁處。
在圖6中,分配板640是折疊的。
本發(fā)明進一步通過以下計算機模擬的實施例和對比實驗來說明,但不限制本發(fā)明的范圍。
實施例和對比實驗使丙烯向聚丙烯的連續(xù)聚合反應在垂直的圓筒形流化床反應器中進行,其內徑是0.85米。氣體分配板和反應器頂部之間的距離是8.5米;流化床的高度是4.2米。
作為催化劑體系,使用第四代非均相Ziegler/Natta催化劑體系,該催化劑的平均粒徑是20微米。
在所有實施例中,同心的圓筒形管的直徑是0.59米,長度為3.2米,壁厚度是2×10-3米,將該管置于流化床內,處于氣體分配板上方0.4米處。在對比實驗中沒有該管。
將催化劑體系、丙烯、氫氣、氮氣(和惰性冷卻劑)連續(xù)地加入反應器中;反應器的尾氣被冷卻到低于其露點的溫度,并循環(huán)到反應器的底部。聚合物產(chǎn)品流從流化床底部排出。在流化床中,表現(xiàn)氣體速率保持為0.6米/秒。
在聚合期間,確定冷凝形式的最大百分比(MCM,%);這是反應操作、特別是反應溫度變成不穩(wěn)定狀態(tài)的點,且遇到聚合物排放的問題。冷凝形式的比率是液體重量與在進入反應器的兩相循環(huán)物流中氣體和液體總重量之比。冷凝形式的百分比可以通過改變循環(huán)物流的冷卻溫度來改變。
工藝條件和所得的MCM和反應器產(chǎn)量在表I中給出。在實施例I和III以及對比實驗A和B中,丙烯用作可冷凝的試劑;在實施例II中,丙烯和異丁烷(IB)的混合物用作可冷凝的試劑;在實施例IV中,丙烯和異戊烷(IP)的混合物用作可冷凝的試劑。通過氣相色譜進行在線檢測氣相的組成。
表I
從表中數(shù)據(jù)可見,采用本發(fā)明的方法,更具體地說,采用本發(fā)明的反應器系統(tǒng),可以得到有用的冷凝形式的迅速增加,從而達到更高的反應器產(chǎn)量。
權利要求
1.一種在流化床反應器中使一種或多種單體聚合的方法,該反應器包括在底側由氣體分配板限定和在頂側由實際端表面限定的反應區(qū),其中流化床保持在所述底側和頂側之間,且其中從反應器頂部排出的至少部分氣體物流被冷卻到該物流部分冷凝成液體的溫度,其中至少部分所得的兩相物流經(jīng)入口循環(huán)到反應器中,該入口終結在反應器中氣體分配板以下;該方法的特征在于,反應器的反應區(qū)被一個或多個基本上垂直的分配壁分成兩個或多個室,該分配壁從位于氣體分配板以上的點延伸到位于端表面以下的點。
2.根據(jù)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分配壁具有管或中空部分的形狀。
3.根據(jù)權利要求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管或中空部分與反應區(qū)是同心的。
4.根據(jù)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分配壁是基本上軸向取向的平面的、曲面的或折疊的板。
5.根據(jù)權利要求1-4中任何一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得的兩相物流以氣體-液體混合物的形式循環(huán)到反應器中。
6.根據(jù)權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部分被冷凝的液體從兩相物流中分離出來,并直接引入流化床中。
7.根據(jù)權利要求1-6中任何一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流化床的H/D比大于5.0。
8.根據(jù)權利要求5-6中任何一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供應到反應器中的液體量)∶(供應到反應器中的氣體量)的質量比高于2∶1。
9.根據(jù)權利要求1-8中任何一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至少一種單體是乙烯或丙烯。
10.根據(jù)權利要求1-9中任何一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聚合反應在0.5-10Mpa的壓力下進行。
11.根據(jù)權利要求1-10中任何一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聚合反應在30-130℃的溫度下進行。
12.適用于使一種或多種單體聚合的反應器系統(tǒng),其包括流化床反應器,在底側具有氣體分配板,具有用于供應反應組分的裝置,具有用于從反應器頂部排出氣體物流的裝置,具有用于將所述氣體物流冷卻至使該物流部分冷凝成液體的溫度的冷卻器/冷凝器,具有用于將從冷卻器/冷凝器出來的物流循環(huán)到反應器中的裝置,該反應器系統(tǒng)的特征在于反應器中的反應區(qū)被一個或多個基本上垂直的分配壁分成兩個或更多個室,該分配壁從位于氣體分配板以上的點延伸。
13.根據(jù)權利要求12的反應器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該分配壁是管或中空部分。
14.根據(jù)權利要求13的反應器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管或中空部分與反應器是同心的。
15.根據(jù)權利要求12-14中任何一項的反應器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該反應器的H/D比大于5。
16.根據(jù)權利要求12-15中任何一項的反應器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管或中空部分的徑向橫截面積與反應器徑向橫截面積的比為1∶5至3∶4。
17.根據(jù)權利要求12的反應器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該分配壁是基本上軸向取向的平面的、曲面的或折疊的板。
18.根據(jù)權利要求12-17中任何一項的反應器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該反應器系統(tǒng)包括用于將來自冷卻器/冷凝器的物流作為氣體-液體混合物循環(huán)到反應器中。
19.根據(jù)權利要求12-17中任何一項的反應器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該反應器系統(tǒng)包括氣體-液體分離器,用于從來自冷卻器/冷凝器的兩相物流分離出至少部分冷凝液體,和包括用于將至少部分分離的液體引入流化床反應器中的裝置。
全文摘要
一種使一種或多種烯烴單體聚合的流化床反應器方法,其中該反應器包括在底側由氣體分配板(2)限定的和在頂側由實際端表面限定的反應區(qū)(4),其中,在操作條件下,流化床保持在所述下側和上側之間,該反應器具有氣體入口(3),其在反應器中終結于氣體分配板(2)以下,其中反應區(qū)被一個或多個基本上垂直的分配壁(6)分成兩個或更多個室,該分配壁從位于氣體分配板(2)以上的點延伸到位于端表面以下的點。
文檔編號C08F110/06GK1361715SQ00810520
公開日2002年7月31日 申請日期2000年5月17日 優(yōu)先權日1999年5月18日
發(fā)明者S·M·P·穆薩斯 申請人:Dsm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