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彈簧的加工及制造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彈簧端面研磨夾持裝置。
背景技術:
為了保證螺旋壓縮彈簧的垂直度,并使兩支承圈的端面與其他零件保持接觸,減少撓曲和保證主機 ( 或零、部件 ) 的特性。螺旋壓縮彈簧的兩端面一般均要進行磨削加工,這道工序通常稱磨簧。現(xiàn)有的對批量不大的彈簧進行端面磨削時,是通過操作工人的手(戴手套)握住彈簧,然后,由工人憑目測在磨簧機中磨削小彈簧的端面,這種方式,一方面,可能由于工人的疏忽不意將手磨傷,另一方面,由于在磨削時純靠工人的手持力及目測來進行,常出現(xiàn)磨出的小彈簧端面歪斜(即小彈簧的端面與其中心線不垂直)或不平整,產(chǎn)生質量問題。
故有必要對現(xiàn)有彈簧端面研磨夾持裝置進行進一步地技術革新。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種結構簡單,設計合理、使用方便的彈簧端面研磨夾持裝置。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彈簧端面研磨夾持裝置,它包括有磨床本體、砂輪、保護框、升降臺、上壓板、絲桿、底板和氣缸;所述磨床本體包括有磨床底座和磨床機架;所述砂輪設置在磨床機架上;所述磨床底座的上表面設置有水平導向機構;所述水平導向機構由兩個導向桿固定座和導向桿組成;所述導向桿設置固定在兩個導向桿固定座之間;所述底板的底部分別設置固定有底板連接塊和導向軸套;所述導向桿插入到導向軸套內;所述磨床底座的上表面設置固定有軸承固定座;所述軸承固定座上設置有軸承孔;所述軸承孔內插設固定有軸承;所述底板連接塊上開設有孔內螺紋;所述絲桿一端設置有手輪;絲桿另一端穿過軸承內圈后與孔內螺紋相螺紋連接;所述軸承的內圈與絲桿相固定連接;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設置固定有保護框和下固定板;所述保護框的底部呈開口狀;所述氣缸與底板相固定連接;所述氣缸設置在保護框的內部;所述保護框的前表面設置有開口槽;所述開口槽沿高度方向延伸;所述升降臺的后表面設置有氣缸固定板;所述氣缸固定板一端在開口槽處伸入保護框后與氣缸的伸縮軸端相固定連接;所述升降臺上設置有導向孔;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設置固定有導向柱;所述導向柱的末端插入導向孔內;所述升降臺的前表面設置有若干個連接塊;所述連接塊沿水平方向依次排列;所述上壓板通過連接塊連接固定在升降臺上。
進一步地,所述上壓板的底部設置有橡膠墊;所述橡膠墊的底表面設置成凹弧面。
進一步地,所述下固定板的頂表面設置有V型開口槽。
采用上述結構后,本實用新型有益效果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彈簧端面研磨夾持裝置,它包括有磨床本體、砂輪、保護框、升降臺、上壓板、絲桿、底板和氣缸;所述磨床本體包括有磨床底座和磨床機架;所述砂輪設置在磨床機架上;所述磨床底座的上表面設置有水平導向機構;所述水平導向機構由兩個導向桿固定座和導向桿組成;所述導向桿設置固定在兩個導向桿固定座之間;所述底板的底部分別設置固定有底板連接塊和導向軸套;所述導向桿插入到導向軸套內;所述磨床底座的上表面設置固定有軸承固定座;所述軸承固定座上設置有軸承孔;所述軸承孔內插設固定有軸承;所述底板連接塊上開設有孔內螺紋;所述絲桿一端設置有手輪;絲桿另一端穿過軸承內圈后與孔內螺紋相螺紋連接;所述軸承的內圈與絲桿相固定連接;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設置固定有保護框和下固定板;所述保護框的底部呈開口狀;所述氣缸與底板相固定連接;所述氣缸設置在保護框的內部;所述保護框的前表面設置有開口槽;所述開口槽沿高度方向延伸;所述升降臺的后表面設置有氣缸固定板;所述氣缸固定板一端在開口槽處伸入保護框后與氣缸的伸縮軸端相固定連接;所述升降臺上設置有導向孔;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設置固定有導向柱;所述導向柱的末端插入導向孔內;所述升降臺的前表面設置有若干個連接塊;所述連接塊沿水平方向依次排列;所述上壓板通過連接塊連接固定在升降臺上。在使用本實用新型時,彈簧放置在下固定板上,通過控制氣缸,使上壓板向下運動把彈簧夾持緊,再經(jīng)過轉動手輪,使導向桿固定座整體前后移動,進行對彈簧的磨削,減小彈簧端面出現(xiàn)斜歪,降低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提高彈簧的生產(chǎn)質量。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設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優(yōu)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主視圖;
圖2是圖1的A向剖視圖;
附圖標記說明:
1、磨床本體;1-1、磨床底座;1-2、磨床機架;2、砂輪;3、保護框;
3-1、開口槽;4、升降臺;4-1、連接塊;4-2、導向孔;
4-3、氣缸固定板;5、上壓板;6、導向柱;7、下固定板;8、手輪;
9、軸承;10、軸承固定座;10-1、軸承孔;11、絲桿;
12、導向桿固定座;13、導向桿;14、底板連接塊;14-1、孔內螺紋;
15、導向軸套;16、底板;17、橡膠墊;18、氣缸。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說明。
如圖1至2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一種彈簧端面研磨夾持裝置,它包括有磨床本體1、砂輪2、保護框3、升降臺4、上壓板5、絲桿11、底板16和氣缸18;所述磨床本體1包括有磨床底座1-1和磨床機架1-2;磨床底座1-1和磨床機架1-2之間連接固定;所述砂輪2設置在磨床機架1-2上;砂輪2通過導線與電源接通;所述磨床底座1-1的上表面設置有水平導向機構;所述水平導向機構由兩個導向桿固定座12和導向桿13組成;所述導向桿13設置固定在兩個導向桿固定座12之間;所述底板16的底部分別設置固定有底板連接塊14和導向軸套15;所述導向桿13插入到導向軸套15內;所述磨床底座1-1的上表面設置固定有軸承固定座10;所述軸承固定座10上設置有軸承孔10-1;所述軸承孔10-1內插設固定有軸承9;所述底板連接塊14上開設有孔內螺紋14-1;所述絲桿11一端設置有手輪8;絲桿11另一端穿過軸承9內圈后與孔內螺紋14-1相螺紋連接;所述軸承9的內圈與絲桿11相固定連接;所述底板16的上表面設置固定有保護框3和下固定板7;所述保護框3的底部呈開口狀;所述氣缸18與底板16相固定連接;所述氣缸18設置在保護框3的內部;所述保護框3的前表面設置有開口槽3-1;所述開口槽3-1沿高度方向延伸;所述升降臺4的后表面設置有氣缸固定板4-3;所述氣缸固定板4-3一端在開口槽3-1處伸入保護框3后與氣缸18的伸縮軸端相固定連接;所述升降臺4上設置有導向孔4-2;所述底板16的上表面設置固定有導向柱6;所述導向柱6的末端插入導向孔4-2內;所述升降臺4的前表面設置有若干個連接塊4-1;所述連接塊4-1沿水平方向依次排列;所述上壓板5通過連接塊4-1連接固定在升降臺4上;所述上壓板5設置在下固定板7的正上方。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yōu)選方式,所述上壓板5的底部設置有橡膠墊17;所述橡膠墊17的底表面設置成凹弧面,增加彈簧夾持的緊度。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yōu)選方式,所述下固定板7的頂表面設置有V型開口槽。
在使用本實用新型時,彈簧放置在下固定板上,通過控制氣缸,使上壓板向下運動把彈簧夾持緊,再經(jīng)過轉動手輪,使導向桿固定座整體前后移動,進行對彈簧的磨削,減小彈簧端面出現(xiàn)斜歪,降低工作人員的勞動強度,提高彈簧的生產(chǎn)質量。另外,該結構簡單、設計合理,制造成本低。
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方式,故凡依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范圍所述的構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變化或修飾,均包括于本實用新型專利申請范圍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