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年人黄色一级片,日本香港三级亚洲三级,黄色成人小视频,国产青草视频,国产一区二区久久精品,91在线免费公开视频,成年轻人网站色直接看

旋轉更換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441775閱讀:222來源:國知局
旋轉更換裝置的制造方法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旋轉更換裝置,該旋轉更換裝置用于對安裝在電弧焊接用焊槍的槍體頂端部的噴嘴、導電嘴進行更換。



背景技術:

迄今為止,例如在專利文獻1中公開了一種旋轉更換裝置,為了高效率地對安裝在電弧焊接用焊槍的頂端部的筒狀噴嘴、棒狀導電嘴等焊槍構成部件進行更換,該旋轉更換裝置對所述焊槍構成部件進行自動更換。

該旋轉更換裝置包括多個更換器,所述更換器具有朝著上端開口的凹部,各個該更換器在驅動電機和齒輪嚙合機構的作用下繞著上下方向的旋轉軸旋轉。該旋轉更換裝置構成為:當要將所述焊槍構成部件從槍體上拆下來時,邊讓所述更換器旋轉邊將所述焊槍構成部件插入所述凹部中,由此使所述凹部與所述焊槍構成部件連結,并讓該焊槍構成部件與所述更換器一起旋轉來將該焊槍構成部件從槍體上拆下來;當要將所述焊槍構成部件安裝到槍體上時,將所述焊槍構成部件以頂端側朝下的形態(tài)安裝到所述更換器上,并且邊讓所述更換器旋轉邊使所述槍體逐漸下降,由此來將所述焊槍構成部件安裝到所述槍體的頂端部分上。

當相對于槍體進行焊槍構成部件的拆裝作業(yè)之際,若在更換器的旋轉軸偏離開焊槍構成部件的中心軸的狀態(tài)下進行拆裝作業(yè),則槍體及焊槍構成部件就有可能產(chǎn)生變形或者破損。

為了避免上述問題,在專利文獻1的旋轉更換裝置中,在更換器的上方位置設置了導向板。在該導向板上形成有直徑朝著下方縮小的通孔,該通孔與上述更換器的上部開口相對應,若從上方將上述焊槍構成部件插入上述通孔中,就能夠成為使上述焊槍構成部件的中心軸與上述更換器的旋轉軸重合、或者使該焊槍構成部件的中心軸接近上述更換器的旋轉軸的狀態(tài)。

專利文獻1:日本公開專利公報特開2002-192345號公報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不過,若像專利文獻1那樣將導向板設置在更換器的上方,則會導致裝置在更換器的旋轉軸的延長方向上大型化。

本發(fā)明正是鑒于上述問題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進行拆裝焊槍構成部件的拆裝動作且在旋轉體的旋轉軸的延長方向上實現(xiàn)緊湊化的旋轉更換裝置。

-用以解決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特征在于:將使焊槍構成部件的中心軸與旋轉體的旋轉軸重合、或者使該焊槍構成部件的中心軸接近上述旋轉體的旋轉軸的部件設置在旋轉體的內(nèi)部。

具體而言,以下述旋轉更換裝置為對象,所述旋轉更換裝置包括旋轉體,在該旋轉體的內(nèi)部具有空心部,該空心部能夠以使焊槍的筒狀或棒狀的焊槍構成部件的中心軸與所述旋轉體的旋轉軸重合的方式收納該焊槍構成部件,所述旋轉更換裝置構成為:利用該旋轉體的旋轉動作讓所述焊槍構成部件繞該焊槍構成部件的中心軸旋轉,同時將所述焊槍構成部件安裝到槍體上、或將該焊槍構成部件從所述槍體上拆下來。并且,采用了下述解決方法。

也就是說,在第一方面的發(fā)明中,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旋轉體的形成所述空心部的內(nèi)周面上設置有定位部件,該定位部件與收納在該空心部中的所述焊槍構成部件的外周面接觸使得該焊槍構成部件的中心軸與所述旋轉軸重合、或者使得該焊槍構成部件的中心軸接近所述旋轉軸。

第二方面的發(fā)明在第一方面的發(fā)明的基礎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部件是連結部件,所述連結部件設置成能夠在與所述旋轉軸相交叉的方向上前進后退,并且該連結部件構成為:在已將所述焊槍構成部件收納在所述空心部中的狀態(tài)下,若該連結部件前進,該連結部件便與該焊槍構成部件的外周面接觸并連結起來,另一方面,若該連結部件后退,該連結部件便離開所述焊槍構成部件的外周面使得連結得以解除,所述旋轉體構成為:該旋轉體在所述連結部件與所述焊槍構成部件連結起來的狀態(tài)下旋轉,從而使所述焊槍構成部件繞該焊槍構成部件的中心軸旋轉,將所述焊槍構成部件從所述槍體上拆下來或將所述焊槍構成部件安裝到所述槍體上。

第三方面的發(fā)明在第二方面的發(fā)明的基礎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更換裝置包括夾具,該夾具具有環(huán)狀體及多個所述連結部件,所述環(huán)狀體安裝在所述旋轉體上,且該環(huán)狀體在該環(huán)狀體的中心線與所述旋轉體的旋轉軸重合的狀態(tài)下可相對于該旋轉體旋轉,在所述旋轉體的內(nèi)部且圍繞所述旋轉軸等間隔地設置有多個所述連結部件,所述連結部件由沿著與所述旋轉軸相同的方向延伸的支承軸樞軸支承在所述環(huán)狀體上,并可朝旋轉軸一側轉動,在所述旋轉體的內(nèi)周面上,與各所述連結部件相對應地圍繞旋轉軸等間隔地形成有多個凹陷部,所述凹陷部朝所述旋轉軸一側敞開,在各所述連結部件上形成有突起,該突起松嵌入所對應的所述凹陷部中,在已將所述焊槍構成部件收納在所述空心部中的狀態(tài)下讓所述旋轉體繞旋轉軸正轉,該旋轉體相對于所述夾具的相對正轉動作使各所述凹陷部的內(nèi)表面沿正轉方向推壓各所述突起,由此各所述連結部件在正轉動作下朝旋轉軸一側前進來按壓所述焊槍構成部件的外周面而夾住所述焊槍構成部件,所述旋轉體進一步進行正轉動作,從而讓所述焊槍構成部件與所述夾具一起旋轉,同時將該焊槍構成部件安裝到所述槍體上、或將該焊槍構成部件從所述槍體上拆下來。

第四方面的發(fā)明在第二方面的發(fā)明的基礎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槍構成部件為導電嘴,在該導電嘴的外周面上從該導電嘴的頂端側開始依次具有與中心軸平行延伸的平面及比該平面朝外側鼓起的鼓起部,所述旋轉體的空心部沿著所述旋轉軸上下延伸,并且該空心部的上端及下端都敞開,在所述旋轉體的周壁上,形成有沿水平方向延伸并與所述空心部連通的連通孔,所述連結部件設置在所述連通孔中并可沿該連通孔的連通方向前進后退,該連結部件構成為:當該連結部件已前進時,該連結部件突出到所述空心部中與所述導電嘴的平面接觸并連結,另一方面,當該連結部件已后退時,該連結部件離開所述導電嘴的平面而進入所述連通孔中。

第五方面的發(fā)明在第四方面的發(fā)明的基礎上,其特征在于:夾著所述導電嘴的中心軸對稱地設置有所述導電嘴的一對平面,夾著所述旋轉體的旋轉軸對稱地設置有一對所述連通孔,所述連結部件設置在各所述連通孔中。

第六方面的發(fā)明在第四或第五方面的發(fā)明的基礎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更換裝置包括收納箱,所述收納箱具有收納所述旋轉體的內(nèi)部空間,該旋轉體可在該內(nèi)部空間內(nèi)升降,在所述收納箱的內(nèi)表面上形成有環(huán)狀突條部,所述環(huán)狀突條部朝所述旋轉軸一側突出,并且該環(huán)狀突條部的突出端面與所述旋轉體的外周面可滑動地接觸,所述連結部件的后端側構成為:當該連結部件已前進時,該連結部件的后端側就進入所述連通孔中,另一方面,當所述連結部件已后退時,該連結部件的后端側就突出到所述收納箱與所述旋轉體之間,所述環(huán)狀突條部能夠借助所述旋轉體的升降動作在封閉所述連通孔的狀態(tài)與使所述連通孔開放的狀態(tài)之間進行切換。

第七方面的發(fā)明在第六方面的發(fā)明的基礎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更換裝置包括:第一施力單元,其朝著所述空心部一側對所述連結部件施力,使得所述連結部件的前端側突出到所述空心部中;以及第二施力單元,其朝著上方對所述旋轉體施力,使得所述環(huán)狀突條部面向所述連通孔,并且所述連結部件的后端側已進入到該連通孔中。

第八方面的發(fā)明在第七方面的發(fā)明的基礎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施力單元為橡膠制成的o型環(huán),該o型環(huán)圍繞所述旋轉體的旋轉軸呈環(huán)狀延伸且與所述連結部件的后端接觸。

第九方面的發(fā)明在第八方面的發(fā)明的基礎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連結部件的后端形成有凹條槽,所述凹條槽圍繞所述旋轉體的旋轉軸延伸,并且所述o型環(huán)嵌合到該凹條槽中。

第十方面的發(fā)明在第七方面的發(fā)明的基礎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連結部件的前端上部形成有第一斜面,該第一斜面隨著朝向下方而逐漸接近所述旋轉體的旋轉軸。

第十一方面的發(fā)明在第六方面的發(fā)明的基礎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環(huán)狀突條部設置有凸輪單元,所述凸輪單元使所述連結部件與所述旋轉體的升降動作聯(lián)動著前進。

第十二方面的發(fā)明在第十一方面的發(fā)明的基礎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輪單元是形成在所述環(huán)狀突條部的突出端面?zhèn)鹊纳喜炕蛳虏康牡诙泵妗?/p>

第十三方面的發(fā)明在第十二方面的發(fā)明的基礎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更換裝置包括第三施力單元,所述第三施力單元朝著上方對所述旋轉體施力,使得所述連通孔位于比所述凸輪單元靠上方的位置處,在所述旋轉體上設置有接觸部,當已從上方將所述導電嘴插入所述空心部中時,所述接觸部與所述槍體接觸,所述第二斜面形成在所述環(huán)狀突條部的突出端面?zhèn)鹊纳喜俊?/p>

第十四方面的發(fā)明在第三方面的發(fā)明的基礎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體朝著所述旋轉軸上的一側敞開,從該旋轉體的敞開部分將所述焊槍構成部件收納在所述空心部中,所述旋轉更換裝置包括第四施力單元,所述第四施力單元朝著所述旋轉軸上的一側對所述旋轉體施力。

-發(fā)明的效果-

在第一方面的發(fā)明中,若將焊槍構成部件收納在旋轉體的空心部中,則可利用定位部件使焊槍構成部件的中心軸與旋轉體的旋轉軸重合、或者使該焊槍構成部件的中心軸接近旋轉體的旋轉軸。因此,由于沒有必要像專利文獻1那樣將導向板設置在旋轉體的外側,因而能夠使裝置在旋轉體的旋轉軸的延長方向上實現(xiàn)緊湊化。

在第二方面的發(fā)明中,因為能夠在與旋轉軸交叉的方向上改變焊槍構成部件和連結部件的相對位置,所以當要將焊槍構成部件插入旋轉體的空心部中時,能夠事先使連結部件后退到避免與焊槍構成部件接觸的位置上,從而能夠避免造成連結部件周圍變形或破損。此外,若讓連結部件前進,不僅連結部件的前端部分與焊槍構成部件的外周面接觸而能對焊槍構成部件相對于旋轉體的位置進行定位,而且連結部件與焊槍構成部件的外周面連結,還能進行拆卸、安裝該焊槍構成部件的拆裝動作。

在第三方面的發(fā)明中,若為了將焊槍構成部件安裝到槍體上、或者為了將焊槍構成部件從槍體上拆下來而讓旋轉體進行旋轉,則各個連結部件對焊槍構成部件的推壓力增大,從而夾具就牢固地夾住焊槍構成部件。因此,當進行拆裝作業(yè)時在夾具與焊槍構成部件之間沒有產(chǎn)生滑動,從而能夠可靠地相對于槍體進行焊槍構成部件的拆裝作業(yè)。此外,因為能夠利用焊槍構成部件的拆裝作業(yè)中旋轉體的旋轉動作夾住焊槍構成部件,所以沒有必要另外準備用以使旋轉體旋轉的驅動源以外的驅動源來夾住焊槍構成部件,因而設備簡單,并能夠實現(xiàn)低成本且緊湊化的裝置。

在第四方面的發(fā)明中,若讓連結部件前進且將通過螺紋連結在槍體上的導電嘴從頂端側插入空心部中,同時讓旋轉體旋轉的話,則朝通孔突出來的連結部件的前端便與導電嘴的平面接觸。并且,若讓旋轉體進一步旋轉,連結部件的前端就會與導電嘴的平面接合,因而能夠讓導電嘴繞著該導電嘴的中心軸旋轉來將該導電嘴從所述槍體上拆下來。此外,若使連結部件后退,連結部件的前端側就會進入所述連通孔中而不與導電嘴的鼓起部接觸,因而能夠使導電嘴朝下方落下來而將該導電嘴廢棄掉。

在第五方面的發(fā)明中,因為旋轉體的兩個部位與導電嘴的夾著中心軸對稱設置的兩個部分接合并使導電嘴繞該導電嘴的中心軸旋轉,所以在導電嘴的拆卸作業(yè)時容易讓導電嘴在該導電嘴的中心軸與旋轉體的旋轉軸重合的狀態(tài)下旋轉,從而能夠防止在導電嘴的中心軸不與旋轉體的旋轉軸重合的狀態(tài)下進行拆卸作業(yè)而導致槍體的與導電嘴安裝在一起的部分出現(xiàn)故障。

在第六方面的發(fā)明中,若環(huán)狀突條部封住連通孔,就無法讓連結部件后退,因而當使導電嘴繞該導電嘴的中心軸旋轉時,能夠牢固地將連結部件的前端部分接合到導電嘴的平面上。另一方面,若環(huán)狀突條部使連通孔敞開,就能夠讓連結部件后退,因而通過使連結部件的前端部分進入所述連通孔,連結部件的前端部分就不會接觸導電嘴的鼓起部,從而能夠使導電嘴落下來而將該導電嘴廢棄掉。

在第七方面的發(fā)明中,若朝下方按壓處于從槍體上拆下后鼓起部與連結部件的前端部分接觸的這一狀態(tài)的導電嘴,導電嘴的鼓起部就朝下方按壓連結部件的前端部分,使得旋轉體抵抗第二施力單元的作用力而下降,環(huán)狀突條部便處于使連通孔敞開的位置,從而連結部件便能夠后退。若進一步朝下方按壓導電嘴,則鼓起部與連結部件的前端部分滑動接觸的同時導電嘴下降,從而連結部件的前端部分進入所述連通孔中,因而能夠使導電嘴朝下方落下來而將該導電嘴廢棄掉。若導電嘴朝下方落下來,則在第一施力單元的作用力下連結部件前進使得該連結部件的后端部分進入連通孔中,因而處于第二施力單元的作用力使旋轉體的外周面與環(huán)狀突條部滑動接觸的同時該旋轉體上升而能進行拆卸下一個導電嘴的拆卸作業(yè)的狀態(tài)。這樣一來,僅從上方按壓已拆下來的已使用完的導電嘴就能進行該導電嘴的廢棄處理,因而例如通過將下一個要進行拆卸作業(yè)的導電嘴插入空心部的動作就能進行已使用完的導電嘴的廢棄處理,從而能夠效率良好地反復進行導電嘴的拆卸作業(yè)。

在第八方面的發(fā)明中,因為能夠用簡單的結構實現(xiàn)連結部件的前進動作,所以能夠將制造成本抑制得很低。

在第九方面的發(fā)明中,因為o型環(huán)不會偏離開連結部件,所以o型環(huán)的作用力可靠地傳遞給連結部件。因此,當進行導電嘴的拆卸作業(yè)時,能夠使連結部件的前端部分可靠地與導電嘴的平面接合起來。

在第十方面的發(fā)明中,若在已使用完的導電嘴由鼓起部保持在旋轉體上的狀態(tài)下朝下方按壓導電嘴,則鼓起部與連結部件的前端部分的斜面滑動接觸的同時導電嘴朝下方移動,因而導電嘴在該導電嘴的中心軸方向上受到來自連結部件的反作用力減小。因此,朝下方按壓導電嘴時的負荷減小而能順利地使導電嘴朝下方移動。

在第十一方面的發(fā)明中,所述旋轉體進行升降動作使得連結部件前進,前端部分便與導電嘴的平面相接合,因而不需要另外準備讓所述連結部件滑動的驅動源,而能夠實現(xiàn)低成本的裝置。此外,因為連結部件的前端部分被推壓到導電嘴的平面上,所以導電嘴與連結部件之間的緊密接合度提高,能夠使導電嘴和連結部件之間的接合狀態(tài)變得牢固。

在第十二方面的發(fā)明中,若在連結部件的后端部分從連通孔中突出來的狀態(tài)下使所述旋轉體進行升降,則連結部件的后端部分便與第二斜面滑動接觸而使得連結部件得以前進。因此,與旋轉體的升降動作聯(lián)動著進行動作的連結部件的結構變得簡單,而能夠實現(xiàn)低成本的裝置。

在第十三方面的發(fā)明中,若在連結部件的后端部分從連通孔中突出來的狀態(tài)下將安裝到槍體上的導電嘴從上方插入旋轉體的空心部,則槍體就與接觸部接觸,因而朝向下方的力便施加在旋轉體上。于是,連結部件的后端部分與第二斜面滑動接觸使得連結部件前進,在環(huán)狀突條部面向連通孔的狀態(tài)下連結部件的前端部分與導電嘴的平面相接合,因此能夠利用旋轉體的旋轉動作將導電嘴從槍體上拆下來。若在導電嘴的拆卸作業(yè)結束后讓槍體朝上方移動,旋轉體就在第三施力單元的作用力下上升,從而環(huán)狀突條部使連通孔敞開,因而連結部件便能夠后退。因此,能夠使連結部件的前端部分進入連通孔中,從而能夠使導電嘴落下來而將該導電嘴廢棄掉。

在第十四方面的發(fā)明中,在焊槍構成部件通過螺紋連結的方式安裝到槍體上的情況下,若旋轉體的正轉動作使焊槍構成部件相對于槍體而言旋下去而離開槍體的話,則旋轉體便抵抗第四施力單元的作用力而逐漸離開槍體。因此,能夠防止當進行拆卸作業(yè)時讓焊槍構成部件旋下去的動作使得負荷施加在旋轉體或槍體上而導致該旋轉體或槍體變形或者破損。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旋轉更換裝置的立體圖。

圖2是示出齒輪箱內(nèi)部的各齒輪的嚙合情況的俯視圖。

圖3是沿圖1的iii-iii線剖開的剖視圖。

圖4是沿圖3的iv-iv線剖開的剖視圖。

圖5是沿圖1的v-v線剖開的剖視圖。

圖6是沿圖13的vi-vi線剖開的剖視圖。

圖7是沿圖1的vii-vii線剖開的剖視圖。

圖8是相當于圖3的剖視圖,示出即將將噴嘴從槍體頂端部拆下之前的狀態(tài)、或剛剛將噴嘴安裝到槍體頂端部之后的狀態(tài)。

圖9是相當于圖3的剖視圖,示出正將噴嘴從槍體頂端部拆下的過程中的狀態(tài)、或正將噴嘴安裝到槍體頂端部的過程中的狀態(tài)。

圖10是相當于圖3的剖視圖,示出剛剛將噴嘴從槍體頂端部拆下之后的狀態(tài)、或即將將噴嘴安裝到槍體頂端部之前的狀態(tài)。

圖11是相當于圖5的剖視圖,示出要將導電嘴從槍體頂端拆下來的準備階段的狀態(tài)。

圖12是沿圖1的xii-xii線剖開的剖視圖,示出在圖11的狀態(tài)后讓拆卸單元內(nèi)部的旋轉體繞旋轉軸旋轉了45度之后的狀態(tài)。

圖13是相當于圖12的剖視圖,示出剛剛將導電嘴插入拆卸單元內(nèi)部的旋轉體內(nèi)部之后的狀態(tài)。

圖14是相當于圖12的剖視圖,示出剛剛將導電嘴從槍體頂端部拆下之后的狀態(tài)。

圖15是相當于圖7的剖視圖,示出即將將導電嘴安裝到槍體頂端之前的狀態(tài)。

圖16是相當于圖7的剖視圖,示出正將導電嘴安裝到槍體頂端的過程中的狀態(tài)。

圖17是相當于圖7的剖視圖,示出剛剛將導電嘴安裝到槍體頂端之后的狀態(tài)。

圖18是相當于圖12的剖視圖,示出即將廢棄已使用完的導電嘴之前的狀態(tài)。

圖19是相當于圖12的剖視圖,示出正在廢棄已使用完的導電嘴的過程中的狀態(tài)。

圖20是沿圖19的xx-xx線剖開的剖視圖。

圖21是相當于圖12的剖視圖,示出剛剛廢棄已使用完的導電嘴之后的狀態(tài)。

圖22是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方式所涉及的相當于圖5的圖。

圖23是相當于圖22的剖視圖,示出剛剛將導電嘴插入到拆卸單元的旋轉體內(nèi)部之后的狀態(tài)。

圖24是沿圖23的xxiv-xxiv線剖開的剖視圖。

圖25是相當于圖22的剖視圖,示出即將將導電嘴從槍體頂端拆下之前的狀態(tài)。

圖26是沿圖25的xxvi-xxvi線剖開的剖視圖。

圖27是相當于圖22的剖視圖,示出剛剛將導電嘴從槍體頂端拆下之后的狀態(tài)。

圖28是相當于圖22的剖視圖,示出正在廢棄已拆下來的導電嘴的過程中的狀態(tài)。

圖29是相當于圖22的剖視圖,示出剛剛廢棄已拆下來的導電嘴之后的狀態(tài)。

圖30是本發(fā)明的第三實施方式所涉及的相當于圖22的圖。

圖31是沿圖30的xxxi-xxxi線剖開的剖視圖。

圖32是相當于圖30的剖視圖,示出在將導電嘴插入更換單元的旋轉體內(nèi)部后,剛剛開始將導電嘴從槍體頂端拆下之后的狀態(tài)。

圖33是沿圖32的xxxiii-xxxiii線剖開的剖視圖。

圖34是相當于圖30的剖視圖,示出剛剛將導電嘴從槍體頂端拆下之后的狀態(tài)。

圖35是相當于圖30的剖視圖,示出正在廢棄已拆下來的導電嘴的過程中的狀態(tài)。

圖36是沿圖35的xxxvi-xxxvi線剖開的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參照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進行詳細說明。需要說明的是,以下對優(yōu)選實施方式的說明本質上僅為舉例說明而已。

(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

圖1示出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旋轉更換裝置1。該旋轉更換裝置1用于對金屬制噴嘴11、導電嘴12進行自動更換,該金屬制噴嘴11、導電嘴12是通過電弧焊接的方式焊接鋼板等時所使用的焊槍10的焊槍構成部件(參照圖8至圖21)。

所述焊槍10具有圓柱狀的槍體10a,圓筒狀的所述噴嘴11可拆裝地通過螺紋連結在該槍體10a的頂端部。

所述噴嘴11的頂端側呈直徑隨著靠近頂端開口而逐漸縮小的錐狀,另一方面,在所述噴嘴11的基端側外周面上形成有沿周向延伸的經(jīng)滾花加工而成的被接合部11a。

也就是說,所述被接合部11a構成為:沿所述噴嘴11的中心軸延伸的很多齒部和齒槽部交替地繞著中心軸而設。

在所述槍體10a的頂端通過螺紋連結有呈細棒狀的銅制的所述導電嘴12,該導電嘴12的頂端部分從所述噴嘴11的頂端開口突出來。

如圖10至圖19所示,所述導電嘴12外周面的從中途部到頂端部之間的部分,呈直徑隨著靠近所述導電嘴12的頂端而緩慢縮小的錐狀,兩個平面12b夾著中心軸對稱且平行地形成在所述導電嘴12外周面的靠近基端的部分。

各個所述平面12b是切削所述導電嘴12的外周面而形成的面,因而所述導電嘴12外周面的基端側部分成為朝外側鼓起的鼓起部12c。也就是說,所述導電嘴12的外周面從頂端側起依次具有所述平面12b和所述鼓起部12c。

如圖1所示,所述旋轉更換裝置1具有當俯視時呈箭頭形的齒輪箱2,該齒輪箱2由厚度較厚的近似三角形的三角板狀部2a和與該三角板狀部2a相連的矩形板狀部2b構成。

在該齒輪箱2的矩形板狀部2b下表面上安裝有在伺服控制下旋轉的伺服電機6,如圖3所示,該伺服電機6的輸出軸6a沿上下方向延伸,并位于所述齒輪箱2的矩形板狀部2b的內(nèi)部。

如圖8至圖19所示,在所述矩形板狀部2b的上表面、所述三角板狀部2a的與所述矩形板狀部2b相連的部分的上表面、以及所述三角板狀部2a的靠三個角的部分的上表面上,分別形成有呈圓形的上側通孔2c,另一方面,在所述三角板狀部2a及所述矩形板狀部2b的下表面的與所述上側通孔2c相對應的部位,分別形成有呈圓形的下側通孔2d。

在相互對應的上側通孔2c和下側通孔2d之間,分別設置有近似圓盤狀且形狀相同的齒輪21。

各個齒輪21具有在其中央部分上下鼓起的上下方向上的尺寸較大的旋轉軸21a,在該旋轉軸21a的中央部位形成有沿上下方向貫穿的通孔21b。

此外,各個所述齒輪21的靠所述旋轉軸21a上端的位置通過軸承b1被齒輪箱2支承著可進行旋轉,并且,各個所述齒輪21的靠所述旋轉軸21a下端的位置通過軸承b2被齒輪箱2支承著可進行旋轉。

所述伺服電機6的輸出軸6a嵌合在位于所述矩形板狀部2b內(nèi)的齒輪21(以下,稱作齒輪21a)的通孔21b中。

并且,如圖2所示,所述齒輪箱2中位于所述三角板狀部2a的與所述矩形板狀部2b相連的部分的齒輪21(以下,稱作齒輪21b)與所述矩形板狀部2b內(nèi)的齒輪21a嚙合,還與位于所述三角板狀部2a的靠三個角部的三個齒輪21(以下,稱作齒輪21c)嚙合,讓所述伺服電機6的輸出軸6a旋轉而使得矩形板狀部2b內(nèi)的齒輪21a繞著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旋轉軸r1旋轉,并使得齒輪21b繞著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旋轉軸r2旋轉,且使得各個齒輪21c繞著沿上下方向延伸的旋轉軸r3旋轉。

上下延伸的噴嘴更換單元3通過上側通孔2c固定在所述齒輪21a的上表面上而與該齒輪21a一體旋轉。

所述噴嘴更換單元3包括第一筒部件31,該第一筒部件31以沿上下方向延伸來保證該第一筒部件31的中心軸與所述旋轉軸r1重合的形態(tài)固定在所述齒輪21上,該第一筒部件31的下端開口小于其上端開口。

中心軸與所述第一筒部件31的中心軸重合的第二筒部件32可沿上下方向滑動地嵌入所述第一筒部件31的內(nèi)側,在該第二筒部件32的上端側,形成有朝外側鼓起并沿中心軸延伸的環(huán)狀鼓起部32b。

如圖4所示,在該環(huán)狀鼓起部32b的內(nèi)側,繞旋轉軸r1等間隔地形成有四個朝外側凹陷的凹部32d,如圖3所示,各個凹部32d的底面32e以隨著朝向下方(旋轉軸r1上的另一側)逐漸靠近旋轉軸r1側的方式傾斜。

中心軸與旋轉軸r1重合的近似筒狀的第三筒部件34可上下滑動地嵌入所述第二筒部件32的內(nèi)側。

該第三筒部件34具有朝上方開口的空心部30,在所述第三筒部件34的下端中央部位形成有嵌合孔34a。

在所述第三筒部件34的下端側內(nèi)部,嵌合有截面呈凸狀的被按壓部件35。

在該被按壓部件35的下表面中央部位,形成有朝下方突出的嵌合部35a。該嵌合部35a從上方嵌合到所述嵌合孔34a中,并通過該嵌合孔34a朝所述第一筒部件31的內(nèi)側突出。

在所述被按壓部件35的中央部位,形成有上下貫穿的防導電嘴接觸孔35b。在該防導電嘴接觸孔35b的上端開口處形成有錐狀的縮徑面35c,該縮徑面35c的直徑以隨著朝向下方而逐漸接近旋轉軸r1側的方式縮小。

在所述第三筒部件34上端的與各所述凹部32d對應的位置上,向外側突出設置有四個突起34b。在所述第三筒部件34向上方滑動后,各個該突起34b便卡在各所述凹部32d的上側開口周緣上,來限制第三筒部件34進一步向上方滑動。

在所述第三筒部件34的位于各突起34b下方的周壁上,以面向旋轉軸r1的方式分別形成有導向孔34c。

移動塊36(連結部件)嵌合著插入到各所述導向孔34c中。各所述導向孔34c引導各所述移動塊36在與旋轉軸r1交叉的方向上移動。

也就是說,所述移動塊36能夠在與所述旋轉軸r1交叉的方向上前進后退。

在各所述移動塊36的旋轉軸r1一側,形成有能夠與所述噴嘴11的被接合部11a接合的接合部36a,該接合部36a構成為:該接合部36a的分別與所述被接合部11a的各齒部和各齒槽部相對應的各齒槽部和各齒部呈圓弧狀地交替排列著而設。

另一方面,在各所述移動塊36的與旋轉軸r1相反的一側,形成有與移動塊36的其它部分相比上下方向上的尺寸更大的伸長部36b。

在該伸長部36b上,形成有以隨著朝向下方而靠近旋轉軸r1側的方式傾斜的滑動面36c。該滑動面36c與所對應的所述凹部32d的底面32e可滑動地接觸。

在所述第一筒部件31的內(nèi)側,設置有彈簧中心朝向上下方向的第一螺旋彈簧7a和第二螺旋彈簧7b。所述第一螺旋彈簧7a在使其彈簧中心與第二螺旋彈簧7b的彈簧中心相重合的狀態(tài)下位于所述第二螺旋彈簧7b的內(nèi)側。

所述第一螺旋彈簧7a的上部套在所述嵌合部35a上,另一方面,所述第一螺旋彈簧7a的下部裝在所述第一筒部件31的下端開口內(nèi)并頂在所述齒輪21a中的通孔21b的上端開口周緣上,該第一螺旋彈簧7a朝著上方對所述第三筒部件34施力。

此外,所述第二螺旋彈簧7b的上部頂在所述第二筒部件32的下端上,另一方面,所述第二螺旋彈簧7b的下部從上方頂在所述第一筒部件31的下端開口周緣上,該第二螺旋彈簧7b朝著上方對所述第二筒部件32施力。

并且,如圖8及圖9所示,若在所述焊槍10的中心軸與所述旋轉軸r1重合的狀態(tài)下將該焊槍10從上方插入所述空心部30中,且使所述焊槍10沿著所述旋轉軸r1朝下方移動,則所述導電嘴12的頂端部分就會插入所述被按壓部件35的防導電嘴接觸孔35b內(nèi),并且所述噴嘴11的頂端部分與縮徑面35c接觸,所述焊槍10朝下方按壓所述被按壓部件35。

若所述焊槍10朝下方按壓所述被按壓部件35,所述第三筒部件34就會抵抗所述第一螺旋彈簧7a的作用力而相對于所述第二筒部件32朝下方滑動。

當所述第三筒部件34相對于所述第二筒部件32朝下方滑動時,和第三筒部件34一起朝下方移動的各移動塊36的滑動面36c與所述第二筒部件32的各凹部32d的底面32e滑動接觸,由此便朝著旋轉軸r1一側按壓所述移動塊36,各導向孔34c引導著被按壓的各移動塊36朝旋轉軸r1一側前進。

也就是說,各所述凹部32d使各所述移動塊36與所述第三筒部件34朝下方滑動的滑動動作聯(lián)動地朝旋轉軸r1一側前進。

并且,各所述移動塊36構成本發(fā)明的定位部件13,各所述移動塊36朝旋轉軸r1一側前進的前進動作使得各所述接合部36a與所述被接合部11a接合起來,各所述移動塊36便連結到所述噴嘴11的外周面上,并且使噴嘴11的中心軸與所述旋轉軸r1重合、或使該噴嘴11的中心軸接近所述旋轉軸r1。

若在所述被接合部11a與各所述接合部36a接合起來的狀態(tài)下,所述焊槍10進一步朝下方按壓所述被按壓部件35的話,則所述第三筒部件34便與所述第二筒部件32成為一體地抵抗所述第一螺旋彈簧7a和所述第二螺旋彈簧7b的作用力而相對于所述第一筒部件31朝著下方滑動。

如圖10所示,所述噴嘴更換單元3在各所述移動塊36與噴嘴11連結起來的狀態(tài)下繞著旋轉軸r1朝x1方向旋轉,從而使所述噴嘴11繞該噴嘴11的中心軸旋轉而將該噴嘴11從所述槍體10a的頂端部拆下來。

另一方面,在將所述噴嘴11裝到所述空心部30中的狀態(tài)下,用所述槍體10a從上方按壓所述噴嘴11,從而使所述第三筒部件34相對于所述第二筒部件32朝下方滑動,而且在讓各移動塊36朝旋轉軸r1一側移動使得所述噴嘴11的被接合部11a和移動塊36的各接合部36a接合起來的狀態(tài)下,讓所述噴嘴更換單元3繞著旋轉軸r1朝x2方向旋轉,從而使噴嘴11繞該噴嘴11的中心軸旋轉,噴嘴11便通過螺紋連結的方式安裝到所述槍體10a的頂端部上。

如圖1所示,上下延伸的拆卸單元4通過上側通孔2c固定在所述齒輪21b的上表面上而與該齒輪21b一體旋轉。

如圖5所示,旋轉軸r2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筒狀第一旋轉體41可沿上下方向(旋轉軸r2方向)滑動地嵌合著插入所述齒輪21b的通孔21b中。

所述第一旋轉體41借助未圖示出來的鍵槽與所述齒輪21b一體地繞所述旋轉軸r2旋轉,當所述伺服電機6的輸出軸6a朝一側旋轉時,所述第一旋轉體41就通過齒輪21a及齒輪21b繞著所述旋轉軸r2朝x3方向旋轉,另一方面,當所述伺服電機6的輸出軸6a朝另一側旋轉時,該第一旋轉體41就通過齒輪21a及齒輪21b繞著所述旋轉軸r2朝x4方向旋轉。

所述第一旋轉體41在旋轉軸r2處具有通孔41a(空心部),該通孔41a上下貫穿該第一旋轉體41,且可供所述導電嘴12以該導電嘴12的頂端朝向下方的形態(tài)通過其中,在所述第一旋轉體41的上端側周壁形成有厚壁部41b,該厚壁部41b的外周面比其它部分朝外側鼓起,并且該厚壁部41b的壁厚大于其它部分的壁厚。

在該厚壁部41b上夾著所述旋轉軸r2對稱地設置有一對連通孔41c,該連通孔41c以面向旋轉軸r2的方式沿水平方向延伸并與所述通孔41a連通,所述連通孔41c的通孔41a側開口小于該連通孔41c的與所述通孔41a側相反一側的開口。

如圖6所示,在所述厚壁部41b的外周面上,夾著旋轉軸r2對稱地形成有一對第一凹條槽41e,該第一凹條槽41e圍繞旋轉軸r2延伸并與兩個所述連通孔41c相連。

如圖5所示,環(huán)狀的止動部件41d嵌入所述第一旋轉體41的靠下端的外周面,當所述第一旋轉體41朝上方滑動時,該止動部件41d便與所述通孔21b的下側開口周緣接觸來限制第一旋轉體41進一步朝上方滑動。

此外,在所述齒輪21b的上方設置有圓筒狀的收納箱42,該收納箱42上下敞口且具有收納所述第一旋轉體41的內(nèi)部空間42a,所述第一旋轉體41可在該內(nèi)部空間42a中升降,該收納箱42外周面的上下方向上的中途部呈比其它外周面朝內(nèi)側凹陷的形狀。

短筒狀的滑動軸承43嵌合到所述收納箱42的上部內(nèi)側,該滑動軸承43的內(nèi)周面與所述第一旋轉體41的厚壁部41b外周面滑動接觸。

也就是說,在所述內(nèi)部空間42a的上部內(nèi)表面上,由所述滑動軸承43形成了朝旋轉軸r2一側突出的上下尺寸較大的環(huán)狀突條部42b,當所述第一旋轉體41進行旋轉或升降時,該環(huán)狀突條部42b的突出端面便與所述厚壁部41b的外周面滑動接觸。

在所述第一旋轉體41的各連通孔41c中設置有連結部件44,該連結部件44可沿該連通孔41c的連通方向前進后退。

該連結部件44呈塊狀,在該連結部件44的通孔41a側(前端側)中央部位,形成有稍稍朝所述通孔41a一側突出的突出部44a,在該突出部44a的突出端形成有上下延伸的平坦的接合面44b。

在該接合面44b的上部形成有第一斜面44c,該第一斜面44c隨著朝向下方而逐漸靠近所述第一旋轉體41的旋轉軸r2。

另一方面,如圖6所示,在所述連結部件44的與通孔41a相反的一側(后端側),形成有圍繞所述第一旋轉體41的旋轉軸r2延伸的第二凹條槽44d。

各所述連結部件44的第二凹條槽44d被布置成與所述第一旋轉體41的各個所對應的第一凹條槽41e相連,當俯視時兩個第一凹條槽41e及兩個第二凹條槽44d呈環(huán)狀。

當所述連結部件44朝著所述通孔41a一側前進以后,所述連結部件44的與突出部44a的基端側相連的部分便頂在所述連通孔41c的通孔41a一側的開口周緣上來限制其進一步朝通孔41a一側滑動,并且所述突出部44a突出到通孔41a中。

此外,若所述突出部44a突出到通孔41a中,所述接合面44b就會與已插入到所述通孔41a中的導電嘴12的平面12b接觸并連結且成為可接合的狀態(tài),并且連結部件44的后端部分進入到所述連通孔41c中。

也就是說,所述連結部件44構成本發(fā)明的定位部件13,而使導電嘴12的中心軸與旋轉軸r2重合、或使該導電嘴12的中心軸接近旋轉軸r2。

另一方面,所述連結部件44構成為:若該連結部件44后退,突出部44a就進入到連通孔41c中而成為導電嘴12可通過通孔41a的狀態(tài),并且連結部件44的后端側突出到所述收納箱42與所述第一旋轉體41之間。

圍繞所述第一旋轉體41的旋轉軸r2呈環(huán)狀延伸的橡膠制o型環(huán)45(第一施力單元)嵌合到兩個所述第一凹條槽41e及兩個所述第二凹條槽44d中。

該o型環(huán)45與各所述連結部件44的另一端接觸,朝著通孔41a一側對所述連結部件44施力使得突出部44a突出到通孔41a中。

第三螺旋彈簧7c(第二施力單元)套在所述第一旋轉體41的從中途部直到下端的部分上。

該第三螺旋彈簧7c的上端頂在所述厚壁部41b上,另一方面,所述第三螺旋彈簧7c的下端頂在所述齒輪21b的通孔21b上端側開口周緣上,該第三螺旋彈簧7c朝著上方對所述第一旋轉體41施力,使得所述滑動軸承43面向所述連結部件44的后端側所進入的所述連通孔41c。

并且,如圖11至圖13所示,若從上方將所述導電嘴12以該導電嘴12的頂端朝向下方的形態(tài)收納在所述通孔41a中并讓所述第一旋轉體41旋轉,則各所述連結部件44的接合面44b就會與所述導電嘴12的各平面12b接觸。

此外,若讓第一旋轉體41進一步旋轉,則如圖14所示,通過邊讓各所述連結部件44的接合面44b與插入到所述通孔41a中的導電嘴12的各平面12b接合邊讓所述導電嘴12繞該導電嘴12的中心軸旋轉,從而將導電嘴12從所述槍體10a上拆下來。

此外,若從槍體10a上拆下后各鼓起部12c從上方與各連結部件44的突出部44a接觸而從上方按壓由拆卸單元4保持住的已使用完的導電嘴12的話,則如圖18所示,第一旋轉體41便抵抗第三螺旋彈簧7c的作用力下降,從而連通孔41c就位于不面向滑動軸承43的位置上。

也就是說,第一旋轉體41進行下降動作而使得環(huán)狀突條部42b(滑動軸承43)從封閉各連通孔41c的狀態(tài)切換到使各個該連通孔41c敞開的狀態(tài)。

進而,若從上方按壓已使用完的導電嘴12,則如圖19及圖20所示,導電嘴12的各鼓起部12c邊與各所述連結部件44的突出部44a滑動接觸邊抵抗o型環(huán)45的作用力朝通孔41a的相反一側按壓各連結部件44。

各連結部件44進行后退動作,從而如圖21所示各連結部件44的突出部44a進入到連通孔41c中使得已使用完的導電嘴12沿著通孔41a落下后而被廢棄掉,并且各連結部件44在o型環(huán)45的作用力下朝通孔41a一側前進。

此外,若連結部件44朝通孔41a一側前進,則連結部件44的后端側就會進入連通孔41c中,而成為即使第一旋轉體41朝上方滑動,各連結部件44也不與滑動軸承43接觸的狀態(tài),因而在第三螺旋彈簧7c的作用力下第一旋轉體41上升到原來的位置,連通孔41c位于面向滑動軸承43的位置上。

也就是說,第一旋轉體41進行上升動作而使得環(huán)狀突條部42b(滑動軸承43)從使各個連通孔41c敞開的狀態(tài)切換到封閉各個該連通孔41c的狀態(tài)。

如圖1所示,上下延伸的安裝單元5固定在各所述齒輪21c的上表面上而與該齒輪21c一體旋轉。

如圖7所示,旋轉軸r3在上下方向上延伸的近似棒狀的第二旋轉體51可沿上下方向(旋轉軸r3方向)滑動地插入并穿過各所述齒輪21c的通孔21b。

所述第二旋轉體51借助未圖示出來的鍵槽與所述齒輪21c一體地繞所述旋轉軸r3旋轉,當所述伺服電機6的輸出軸6a朝一側旋轉時,所述第二旋轉體51就通過齒輪21a、齒輪21b及齒輪21c繞著所述旋轉軸r3朝x5方向旋轉,另一方面,當所述伺服電機6的輸出軸6a朝另一側旋轉時,該第二旋轉體51就通過齒輪21a、齒輪21b及齒輪21c繞著所述旋轉軸r3朝x6方向旋轉。

如圖7所示,在所述第二旋轉體51上形成有朝上端開口的凹狀接合孔52,在該接合孔52的上部內(nèi)周面上,夾著旋轉軸r3對稱地設置有一對接合鉤53,該接合鉤53朝旋轉軸r3突出。

各所述接合鉤53的突出端呈上下延伸的平坦形狀,若將導電嘴12插入所述接合孔52中,則各所述接合鉤53的突出端就會面向該導電嘴12的各平面12b。

在所述第二旋轉體51的中途部設置有朝外側突出并圍繞旋轉軸r3延伸的環(huán)部54,該環(huán)部54的上表面成為直徑隨著朝向上方而逐漸縮小的錐面54a。

環(huán)狀的第二止動部件55嵌入所述第二旋轉體51的靠下端的外周面,當所述第二旋轉體51朝上方滑動時,該第二止動部件55便與所述通孔21b的下側開口周緣接觸來限制第二旋轉體51進一步朝上方滑動。

第四螺旋彈簧7d套在所述第二旋轉體51的中途部上,該第四螺旋彈簧7d的上端頂在所述環(huán)部54的下表面上,另一方面,該第四螺旋彈簧7d的下端頂在所述通孔21b的上側開口周緣上,該第四螺旋彈簧7d朝著上方對所述第二旋轉體51施力。

所述第二旋轉體51的下半部分由近似筒狀的橡膠制蓋部件57包圍住,該蓋部件57的上端頂在所述環(huán)部54的下表面上,另一方面,所述蓋部件57的下端頂在所述齒輪箱2的上表面上。

當要向已拆掉了導電嘴12的槍體10a安裝新的導電嘴12時,如圖15所示,若使所述槍體10a從上方接近已安裝了新的導電嘴12的第二旋轉體51,則槍體10a的頂端便與導電嘴12的基端部分接觸使得第二旋轉體51抵抗所述第四螺旋彈簧7d的作用力朝下方滑動。

此外,若在槍體10a從上方與導電嘴12接觸使得第二旋轉體51朝著下方滑動的狀態(tài)下,讓所述第二旋轉體51朝x6方向旋轉的話,則如圖16所示,第二旋轉體51在所述第四螺旋彈簧7d的作用力下朝上方滑動,同時所述導電嘴12繞該導電嘴12的中心軸旋轉,因而導電嘴12的基端部分通過螺紋連結到槍體10a的頂端上,導電嘴12便被安裝到槍體10a上。

下面,對旋轉更換裝置1的更換作業(yè)中拆卸噴嘴11的拆卸作業(yè)進行說明。

首先,在用焊槍10對鋼板等進行電弧焊接的作業(yè)結束后,讓工業(yè)機器人(未圖示)將所述焊槍10移到噴嘴更換單元3的上方并使該焊槍10待機。

其次,如圖8所示,在焊槍10的中心軸與所述旋轉軸r1重合的狀態(tài)下將焊槍10從上方插入所述第三筒部件34的空心部30中。于是,導電嘴12的頂端部分插入到被按壓部件35的防導電嘴接觸孔35b內(nèi),并且噴嘴11的頂端部分與縮徑面35c接觸,焊槍10朝下方按壓被按壓部件35。

接著,第三筒部件34與被焊槍10按壓到下方的被按壓部件35一起抵抗第一螺旋彈簧7a的作用力而開始相對于第二筒部件32朝下方滑動。

于是,各移動塊36與第三筒部件34一起朝下方移動,而使得各移動塊36的滑動面36c與第二筒部件32中的各凹部32d的底面32e滑動接觸。于是,如圖9所示,朝向旋轉軸r1一側的力便施加給各移動塊36,各移動塊36朝旋轉軸r1一側前進使得接合部36a與噴嘴11的被接合部11a接合。若接合部36a及被接合部11a處于接合狀態(tài),各移動塊36就無法朝旋轉軸r1一側移動,因而各凹部32d的底面32e和各移動塊36的滑動面36c之間的滑動接觸動作停止。

若在各接合部36a和被接合部11a接合起來的狀態(tài)下讓焊槍10進一步朝下方移動,則已成為一體的第三筒部件34和第二筒部件32就會抵抗第一螺旋彈簧7a和第二螺旋彈簧7b的作用力而開始相對于第一筒部件31朝下方滑動。

然后,讓伺服電機6工作,通過齒輪21a使噴嘴更換單元3朝x1方向旋轉,由此如圖10所示噴嘴11便繞該噴嘴11的中心軸旋轉而被從槍體10a的頂端部上拆下來。

下面,對旋轉更換裝置1的更換作業(yè)中安裝噴嘴11的安裝作業(yè)進行說明。

首先,如圖10所示,預先將噴嘴11安裝到噴嘴更換單元3的空心部30中。

其次,讓工業(yè)機器人(未圖示)將所述槍體10a移到安裝有噴嘴11的噴嘴更換單元3的上方并使該槍體10a待機。

然后,讓槍體10a朝下方移動使槍體10a的頂端部與噴嘴11的基端側開口周緣接觸。于是,與被按壓部件35的縮徑面35c接觸的噴嘴11使第三筒部件34抵抗第一螺旋彈簧7a的作用力而開始相對于第二筒部件32朝下方滑動。

于是,各移動塊36與第三筒部件34一起朝下方移動,而使得各移動塊36的滑動面36c與第二筒部件32中的各凹部32d的底面32e滑動接觸。這樣一來,如圖9所示,朝向旋轉軸r1一側的力便施加給各移動塊36,各移動塊36朝旋轉軸r1一側前進使得各移動塊36的接合部36a與噴嘴11的被接合部11a接合。若接合部36a與被接合部11a處于接合狀態(tài),各移動塊36就無法朝旋轉軸r1一側移動,因而各凹部32d的底面32e和各移動塊36的滑動面36c之間的滑動接觸動作停止。

若在被接合部11a和各接合部36a接合起來的狀態(tài)下讓槍體10a進一步朝下方移動,則已成為一體的第三筒部件34和第二筒部件32就會抵抗第一螺旋彈簧7a和第二螺旋彈簧7b的作用力而開始相對于第一筒部件31朝下方滑動。

然后,讓伺服電機6工作,通過齒輪21a使噴嘴更換單元3朝x2方向旋轉,由此如圖9所示噴嘴11便繞該噴嘴11的中心軸旋轉而被安裝到槍體10a的頂端部上。

下面,對所述旋轉更換裝置1的更換作業(yè)中拆卸導電嘴12的拆卸作業(yè)進行說明。

在噴嘴11已由所述噴嘴更換單元3拆下來以后,如圖11所示,讓工業(yè)機器人(未圖示)將所述焊槍10移到拆卸單元4的上方并使該焊槍10待機。

其次,讓伺服電機6工作,通過齒輪21a及齒輪21b使第一旋轉體41朝x4方向旋轉,并使焊槍10朝下方移動,將導電嘴12從上方插入第一旋轉體41的通孔41a中。于是,當要將導電嘴12插入通孔41a時,即使如圖11所示的那樣導電嘴12的兩個平面12b的排列方向與兩個連結部件44的排列方向不同,也會如圖12及圖13所示的那樣使導電嘴12的兩個平面12b的排列方向與兩個連結部件44的排列方向變得一致,而使各連結部件44的接合面44b與導電嘴12的各平面12b接觸。

然后,若讓第一旋轉體41朝x4方向進一步旋轉,則如圖14所示,第一旋轉體41在使各連結部件44的接合面44b與導電嘴12的各平面12b接合的同時讓所述導電嘴12繞該導電嘴12的中心軸旋轉來將導電嘴12從槍體10a上拆下來。此時,各連結部件44的后端側進入各連通孔41c中,并且收納箱42的滑動軸承43面向各連通孔41c,滑動軸承43使得各連結部件44無法后退,因而能夠牢固地將各連結部件44的接合面44b接合到導電嘴12的各平面12b上。

并且,由于已從槍體10a上拆下來的已使用完的導電嘴12的各鼓起部12c處于從上方與各連結部件44相接觸的狀態(tài),因而該導電嘴12仍被拆卸單元4保持住。

下面,對由拆卸單元4所保持的已使用完的導電嘴12的廢棄作業(yè)進行說明。

如圖18所示,工業(yè)機器人(未圖示)讓下一個要拆卸導電嘴12的焊槍10移到拆卸單元4的上方并朝下方移動,用安裝在槍體10a上的導電嘴12的頂端部朝下方按壓已使用完的導電嘴12的基端。于是,已使用完的導電嘴12的兩個鼓起部12c朝下方按壓兩個連結部件44,從而第一旋轉體41就抵抗第三螺旋彈簧7c的作用力開始下降。

若第一旋轉體41朝下方下降規(guī)定量,就如圖19及圖20所示,滑動軸承43位于使第一旋轉體41的各連通孔41c敞開的位置,從而各連結部件44處于可后退的狀態(tài)。

然后,若使焊槍10進一步朝下方移動,已使用完的導電嘴12的各鼓起部12c就開始與各連結部件44的接合面44b(第一斜面44c)滑動接觸,已使用完的導電嘴12便開始沿著通孔41a朝下方移動。于是,因為各連結部件44抵抗o型環(huán)45的作用力而后退,所以如圖21所示各連結部件44的突出部44a進入連通孔41c中,已使用完的導電嘴12便朝下方落下后被廢棄掉。這樣一來,在本申請發(fā)明中,能夠很簡單地廢棄由拆卸單元4保持的已使用完的導電嘴12。

然后,若已使用完的導電嘴12朝下方落下來,各連結部件44就在o型環(huán)45的作用力下朝通孔41a一側前進,因而各連結部件44的后端側進入連通孔41c中,而成為即使第一旋轉體41朝上方滑動,各連結部件44也不會與滑動軸承43接觸的狀態(tài)。

在第三螺旋彈簧7c的作用力下第一旋轉體41朝上方滑動,各連通孔41c位于面向滑動軸承43的位置,并且下一個要從焊槍10上拆下來的導電嘴12被安裝到拆卸單元4上,從而處于能夠對下一個導電嘴12進行拆卸作業(yè)的狀態(tài)。因此,僅從上方按壓已拆下來的已使用完的導電嘴12就能進行已使用完的導電嘴12的廢棄處理,從而如上所述的那樣利用將下一個要進行拆卸作業(yè)的導電嘴12插入通孔41a中的插入動作朝下方按壓已使用完的導電嘴12,由此就能夠効率良好地反復進行導電嘴12的拆卸作業(yè)。

下面,對所述旋轉更換裝置1的更換作業(yè)中安裝導電嘴12的安裝作業(yè)進行說明。

若導電嘴12被拆卸單元4從焊槍10上拆下來,則如圖15所示,工業(yè)機器人(未圖示)就讓所述槍體10a移到已安裝上新的導電嘴12的第二旋轉體51的上方并使該槍體10a待機。

接著,使槍體10a朝下方移動。于是,槍體10a的頂端與安裝在第二旋轉體51上的導電嘴12的基端部分接觸,并且第二旋轉體51被焊槍10按壓著抵抗第四螺旋彈簧7d的作用力朝下方滑動。

然后,讓伺服電機6工作,通過齒輪21a、齒輪21b及齒輪21c使第二旋轉體51朝x6方向旋轉。于是,如圖16所示,第二旋轉體51使安裝在該第二旋轉體51上的導電嘴12在第四螺旋彈簧7d的作用力下朝上方移動,并且邊使各接合鉤53與導電嘴12的各平面12b接合邊讓導電嘴12繞該導電嘴12的中心軸旋轉,從而使導電嘴12的基端部分通過螺紋連結到槍體10a的頂端上,導電嘴12便被安裝到槍體10a上。

然后,如圖17所示,使已安裝上新的導電嘴12的焊槍10朝上方移動,從而導電嘴12的安裝作業(yè)結束。

經(jīng)由此,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一實施方式,若將噴嘴11收納在第三筒部件34的空心部30中,則利用移動塊36使得噴嘴11的中心軸與第三筒部件34的旋轉軸r1重合、或者使得噴嘴11的中心軸接近第三筒部件34的旋轉軸r1。此外,若將導電嘴12收納在第一旋轉體41的通孔41a中,則利用連結部件44使得導電嘴12的中心軸與第一旋轉體41的旋轉軸r2重合、或者使得導電嘴12的中心軸接近第一旋轉體41的旋轉軸r2。這樣一來,由于沒有必要像專利文獻1那樣將導向板設置在第三筒部件34的外側或第一旋轉體41的外側,因而能夠使旋轉更換裝置1在第三筒部件34的旋轉軸r1的延長方向或第一旋轉體41的旋轉軸r2的延長方向上實現(xiàn)緊湊化。

此外,因為能夠在與旋轉軸r1交叉的方向上改變噴嘴11及移動塊36的相對位置,所以當要將噴嘴11插入第三筒部件34的空心部30中時,能夠事先使移動塊36后退到避免與噴嘴11接觸的位置上,從而能夠避免造成移動塊36周圍變形或破損。此外,若讓移動塊36前進,不僅移動塊36的前端部分與噴嘴11的外周面接觸而能對噴嘴11相對于第三筒部件34的位置進行定位,而且移動塊36與噴嘴11的外周面連結,還能進行拆卸、安裝該噴嘴11的拆裝動作。

此外,連結部件44構成為:在該連結部件44已前進的狀態(tài)下,不僅連結部件44的前端部分與導電嘴12的外周面接觸而能對導電嘴12相對于第一旋轉體41的位置進行定位,而且連結部件44與導電嘴12的外周面連結,還能進行該導電嘴12的拆卸作業(yè)。

此外,因為第一旋轉體41的兩個部位(接合面44b)與導電嘴12的夾著中心軸對稱設置的兩個部位(平面12b)接合并使導電嘴12繞該導電嘴12的中心軸旋轉,所以在導電嘴12的拆卸作業(yè)時容易讓導電嘴12在該導電嘴12的中心軸與第一旋轉體41的旋轉軸r2重合的狀態(tài)下旋轉,從而能夠防止在導電嘴12的中心軸不與第一旋轉體41的旋轉軸r2重合的狀態(tài)下進行拆卸作業(yè)而導致槍體10a的通過螺紋與導電嘴12連結起來的部分出現(xiàn)故障。

此外,因為o型環(huán)45朝著通孔41a一側對連結部件44施力,所以能夠用簡單的結構實現(xiàn)連結部件44的前進動作,從而能夠將制造成本抑制得很低。

此外,形成在連結部件44上的第二凹條槽44d使o型環(huán)45不會離開連結部件44。因此,o型環(huán)45的作用力便可靠地傳遞給連結部件44,當進行導電嘴12的拆卸作業(yè)時,能夠使連結部件44的接合面44b可靠地與導電嘴12的平面12b接合起來。

進而,若在已使用完的導電嘴12由鼓起部12c保持在第一旋轉體41上的狀態(tài)下朝下方按壓已使用完的導電嘴12,則鼓起部12c與接合面44b的第一斜面44c滑動接觸的同時已使用完的導電嘴12朝下方移動,因而已使用完的導電嘴12在該導電嘴的中心軸方向上受到來自連結部件44的反作用力減小。因此,朝下方按壓已使用完的導電嘴12時的負荷減小而能順利地使已使用完的導電嘴12朝下方移動。

需要說明的是,在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中,對使用旋轉更換裝置1將具有鼓起部12c的導電嘴12從槍體10a上拆下來的情況進行了說明,不過當要將沒有鼓起部12c且平面12b在整個中心軸方向上形成在外周面的導電嘴12從槍體10a上拆下來時也能夠使用本申請發(fā)明的旋轉更換裝置1。此時,因為導電嘴12沒有鼓起部12c,所以當將該導電嘴12從槍體10a上拆下來后,該導電嘴12并未被拆卸單元4保持住而是直接落下來被廢棄掉。

此外,在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中,使用第一~第四螺旋彈簧7a~7d朝上方對第二筒部件32、第三筒部件34、第一旋轉體41及第二旋轉體51施力,不過并不局限于此,還可以使用其它種類的彈簧朝上方對第二筒部件32等施力。

進而,在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中,使用o型環(huán)45對各連結部件44施力,不過并不局限于此,還可以采用其它施力單元對各連結部件44施力。

(發(fā)明的第二實施方式)

圖22到圖29示出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旋轉更換裝置1的拆卸單元4。在該第二實施方式中,僅拆卸單元4的一部分結構和從槍體10a上拆下來的已使用完的導電嘴12的廢棄方法與第一實施方式不同,其它方面都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因此下面僅對與第一實施方式不同的部分進行詳細說明。

在第二實施方式的第一旋轉體41的厚壁部41b上并沒有像第一實施方式那樣形成第一凹條槽41e。

此外,在第一旋轉體41的靠下端的外周面上并沒有像第一實施方式那樣嵌入止動部件41d。

進而,在第一旋轉體41的通孔41a的上側開口周緣形成有呈臼狀的接觸部41f,當從上方將所述導電嘴12插入到所述通孔41a中時該接觸部41f便與所述槍體10a接觸。

在第二實施方式的收納箱42外周面的上下方向上的中途部,并沒有像第一實施方式那樣形成凹部。

所述收納箱42由上壁部42c、中壁部42d及下壁部42e這三部分構成,這三部分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近似相等。

所述上壁部42c的內(nèi)周面位于在與所述第一旋轉體41的外周面之間形成有間隙s1的位置處。

此外,所述中壁部42d的內(nèi)周面位于在朝著比所述上壁部42c的內(nèi)周面靠外的外側呈臺階狀凹陷下去的位置處。

第二實施方式的滑動軸承43可上下滑動地與所述中壁部42d的內(nèi)周面嵌合起來,若滑動軸承43朝上方滑動,該滑動軸承43的上端便與所述上壁部42c接觸而無法進一步朝上方滑動。

進而,所述下壁部42e的內(nèi)周面位于在朝著比所述中壁部42d的內(nèi)周面靠外的外側呈臺階狀凹陷下去的位置處。

在所述滑動軸承43上端的內(nèi)側緣部形成有第二斜面43a,該第二斜面43a隨著朝向下方而逐漸接近旋轉軸r2側。

也就是說,所述第二斜面43a形成在環(huán)狀突條部42b的突出端面?zhèn)鹊纳喜俊?/p>

在所述滑動軸承43的靠下端的部位形成有朝外側突出的凸緣部43b,該凸緣部43b位于與所述下壁部42e相對應的位置處。

在第二實施方式的各連結部件44上,并沒有像第一實施方式那樣形成第二凹條槽44d,也沒有設置o型環(huán)45。

在第二實施方式的齒輪21b的上半部分沿著通孔21b形成有剖面呈“l(fā)”字形的環(huán)狀臺階部21c,在所述環(huán)狀臺階部21c的下側沿著所述通孔21b形成有剖面呈“l(fā)”字形的嵌合臺階部21d,第三螺旋彈簧7c的下端側嵌合到該嵌合臺階部21d中。

第二實施方式的第三螺旋彈簧7c是本發(fā)明的第三施力單元,該第三螺旋彈簧7c朝上方對所述第一旋轉體41施力,使得所述連通孔41c位于比所述第二斜面43a靠上方的位置處。

在所述第三螺旋彈簧7c的外周設置有第五螺旋彈簧7e。

該第五螺旋彈簧7e的上端頂在所述滑動軸承43的凸緣部43b上,另一方面,所述第五螺旋彈簧7e的下端頂在所述環(huán)狀臺階部21c上,該第五螺旋彈簧7e朝上方對所述滑動軸承43施力。

如圖22及圖23所示,若從上方將所述導電嘴12以該導電嘴12的頂端朝向下方的形態(tài)插入所述通孔41a中,槍體10a便與所述第一旋轉體41的接觸部41f接觸。

若進一步使焊槍10下降并讓所述第一旋轉體41正轉,則如圖25所示,滑動軸承43的第二斜面43a便與和第一旋轉體41一起朝下方移動的各連結部件44的后端側滑動接觸,從而朝著旋轉軸r2一側按壓各所述連結部件44,已被按壓的各連結部件44被各連通孔41c引導著朝旋轉軸r2一側前進,并且各突出部44a從各連通孔41c中突出來,使得各接合面44b與所述導電嘴12的各平面12b接觸。

也就是說,所述第二斜面43a成為與所述第一旋轉體41的下降動作聯(lián)動著使各所述連結部件44前進的凸輪單元。

若各所述連結部件44朝旋轉軸r2一側前進,各連結部件44的后端側就會進入各連通孔41c中,并且第一旋轉體41抵抗第三螺旋彈簧7c的作用力下降,使得各連通孔41c面向滑動軸承43。

也就是說,第一旋轉體41的下降動作讓環(huán)狀突條部42b(滑動軸承43)從使各連通孔41c敞開的狀態(tài)切換到封閉各連通孔41c的狀態(tài)。

若讓第一旋轉體41進一步正轉,則如圖27所示,各所述連結部件44的接合面44b與已插入到所述通孔41a中的導電嘴12的各平面12b接合,從而遠離旋轉軸r2的方向上的力便施加在各連結部件44上,使得滑動軸承43與各連結部件44之間的摩擦阻力增大,第一旋轉體41與滑動軸承43一體正轉的同時讓所述導電嘴12繞該導電嘴12的中心軸旋轉,由此使導電嘴12朝著下方旋下來而將該導電嘴12從所述槍體10a上拆下來。

當所述導電嘴12從所述槍體10a上拆下來時,所述導電嘴12朝著下方旋下來的動作使得該導電嘴12的各鼓起部12c朝下方按壓各連結部件44的突出部44a,從而所述第一旋轉體41及滑動軸承43就抵抗第三螺旋彈簧7c及第五螺旋彈簧7e的作用力而一體下降。

若讓將已使用完的導電嘴12拆下來的槍體10a緩慢地上升,則滑動軸承43便在第五螺旋彈簧7e的作用力下上升,并且第一旋轉體41在第三螺旋彈簧7c的作用力下上升,而使得各連通孔41c位于不面向滑動軸承43的位置上。

也就是說,第一旋轉體41的上升動作使得環(huán)狀突條部42b(滑動軸承43)從封閉各連通孔41c的狀態(tài)切換到使各連通孔41c敞開的狀態(tài)。

當各所述連通孔41c位于不面向滑動軸承43的位置時,如圖28所示,在第三螺旋彈簧7c的作用力下已使用完的導電嘴12從下方與槍體10a接觸,所以隨著已使用完的導電嘴12的上升動作,槍體10a便對已使用完的導電嘴12施加相對于所述第三螺旋彈簧7c的作用力的反作用力,導電嘴12的各鼓起部12c與各連結部件44的突出部44a滑動接觸的同時,朝著通孔41a的相反側按壓各連結部件44。

各連結部件44的后退動作使得如圖29所示的那樣各連結部件44的突出部44a進入連通孔41c中,并且導電嘴12沿著通孔41a落下后被廢棄掉。

下面,對第二實施方式的拆卸單元4對導電嘴12進行的拆卸作業(yè)及廢棄作業(yè)進行說明。

在噴嘴11已由所述噴嘴更換單元3拆下來以后,如圖22所示,讓工業(yè)機器人(未圖示)將所述焊槍10移到拆卸單元4的上方并使該焊槍10待機。

接著,使焊槍10朝下方移動,從上方將導電嘴12插入第一旋轉體41的通孔41a中。于是,如圖23所示,因為槍體10a與第一旋轉體41的接觸部41f接觸,所以朝向下方的力便施加在第一旋轉體41上。

接著,使焊槍10進一步下降,并且讓伺服電機6工作,通過齒輪21a及齒輪21b使第一旋轉體41朝x4方向旋轉。于是,各連結部件44便與第一旋轉體41一起朝下方移動,使得各連結部件44的后端側與滑動軸承43的第二斜面43a滑動接觸。這樣一來,如圖25所示,朝向旋轉軸r2一側的力施加在各連結部件44上,各連結部件44便朝著旋轉軸r2一側前進,并且各突出部44a從各連通孔41c中突出來使得各接合面44b與導電嘴12的各平面12b接觸。

此外,各連結部件44朝旋轉軸r2一側前進,使得各連結部件44的后端側進入各連通孔41c中。第一旋轉體41抵抗第三螺旋彈簧7c的作用力下降,使得各連通孔41c面向滑動軸承43。

然后,若讓第一旋轉體41進一步朝x4方向旋轉,則如圖27所示,各所述連結部件44的接合面44b與所述導電嘴12的各平面12b接合,遠離旋轉軸r2的方向上的力便施加在各連結部件44上。于是,滑動軸承43與各連結部件44之間的摩擦阻力增大,第一旋轉體41便與滑動軸承43一體旋轉。

第一旋轉體41與滑動軸承43一體旋轉,從而導電嘴12繞著該導電嘴12的中心軸旋轉并開始朝著下方旋下去,導電嘴12的各鼓起部12c便與各連結部件44的突出部44a接觸。

若導電嘴12進一步朝著下方旋下去,則導電嘴12的各鼓起部12c就朝著下方按壓各連結部件44的突出部44a,從而第一旋轉體41與滑動軸承43一體旋轉的同時抵抗第三螺旋彈簧7c及第五螺旋彈簧7e的作用力而逐漸下降。若第一旋轉體41和滑動軸承43下降到規(guī)定位置,導電嘴12就會脫離開槍體10a。

已被從槍體10a上拆下來的已使用完的導電嘴12的各鼓起部12c在第三螺旋彈簧7c及第五螺旋彈簧7e的作用力下被各連結部件44從下方按壓,使得該已使用完的導電嘴12處于與槍體10a接觸的狀態(tài)。

然后,若讓槍體10a朝上方緩慢地移動,滑動軸承43便在第五螺旋彈簧7e的作用力下上升,并且第一旋轉體41在第三螺旋彈簧7c的作用力下上升,使得導電嘴12仍以與槍體10a接觸的狀態(tài)上升。若第一旋轉體41上升到使各連通孔41c不面向滑動軸承43的位置處,則隨著導電嘴12的上升動作,槍體10a便對已使用完的導電嘴12施加相對于第三螺旋彈簧7c的作用力的反作用力。于是,已使用完的導電嘴12的各鼓起部12c便與各連結部件44的突出部44a滑動接觸,同時朝著通孔41a的相反側按壓各連結部件44。

然后,如圖28及圖29所示,各連結部件44后退使得各連結部件44的突出部44a進入連通孔41c中,已使用完的導電嘴12便沿著通孔41a朝下方落下后被廢棄掉。這樣一來,若在已使用完的導電嘴12的拆卸作業(yè)結束后使槍體10a朝上方移動,第一旋轉體41就在第三螺旋彈簧7c的作用力下上升,由此環(huán)狀突條部42b(滑動軸承43)便使連通孔41c敞開,因而連結部件44能夠后退。因此,能夠使連結部件44的突出部44a進入連通孔41c中,從而能夠使已使用完的導電嘴12落下來而將該導電嘴12廢棄掉。

經(jīng)由此,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方式,所述第一旋轉體41進行下降動作使得連結部件44朝通孔41a一側前進,接合面44b便與導電嘴12的平面12b相接合,因而不需要另外準備讓所述連結部件44前進的驅動源,而能夠實現(xiàn)低成本的裝置。此外,因為接合面44b被推壓到導電嘴12的平面12b上,所以導電嘴12與連結部件44之間的緊密接合度提高,能夠使導電嘴12和連結部件44之間的接合狀態(tài)變得牢固。

此外,若在連結部件44的后端側從連通孔41c中突出來的狀態(tài)下使所述第一旋轉體41下降,則連結部件44的后端側便與第二斜面43a滑動接觸而使得連結部件44朝通孔41a一側前進。因此,與第一旋轉體41的下降動作聯(lián)動著進行動作的連結部件44的結構變得簡單,在這一點上也能夠實現(xiàn)低成本的裝置。

需要說明的是,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方式的第二斜面43a形成在環(huán)狀突條部42b的突出端面?zhèn)鹊纳喜?,不過該第二斜面43a也可以形成在環(huán)狀突條部42b的突出端面的下部,還可以與第一旋轉體41的上升動作聯(lián)動著使連結部件44的另一端側與第二斜面43a滑動接觸而使得連結部件44朝通孔41a一側滑動。

(發(fā)明的第三實施方式)

圖30到圖36示出本發(fā)明的第三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旋轉更換裝置1的拆卸單元4。在該第三實施方式中,僅拆卸單元4的一部分結構和從槍體10a上拆下來的已使用完的導電嘴12的廢棄方法與第二實施方式不同,其它方面都與第二實施方式相同,因此下面僅對與第二實施方式不同的部分進行詳細說明。

如圖30及圖31所示,在第三實施方式的第一旋轉體41上的厚壁部41b的上端外周緣部,設置有朝外側鼓起并朝上方延伸的環(huán)狀壁部41g,在該環(huán)狀壁部41g的上半部分的內(nèi)周面上,圍繞旋轉軸r2等間隔地形成有四個朝徑向外側凹陷并上下延伸的凹陷部41h。

在中心線與所述旋轉軸r2重合的狀態(tài)下可繞旋轉軸r2旋轉的環(huán)狀體46安裝在所述環(huán)狀壁部41g的上方。

該環(huán)狀體46包括:覆蓋所述環(huán)狀壁部41g的上部開口部分的近似圓盤狀的蓋板47、和設置在所述環(huán)狀壁部41g的下半部分的內(nèi)部的環(huán)部件48,在該環(huán)部件48的中央部位形成有孔部48a。

此外,在所述蓋板47的外周緣部形成有環(huán)狀延伸部47a,該環(huán)狀延伸部47a朝下方突出并沿蓋板47的外周緣部呈環(huán)狀延伸,在所述蓋板47的中央部位,形成有與所述孔部48a的上部開口相對應的導電嘴插入孔47b。

在所述環(huán)狀壁部41g的上半部分的內(nèi)側,圍繞旋轉軸r2等間隔地設置有四個按壓爪49(連結部件),當俯視時該按壓爪49呈近似箭頭形狀,各按壓爪49位于分別與各所述凹陷部41h對應的位置上。

所述按壓爪49包括爪主體部49a,當俯視時該爪主體部49a呈隨著接近所述旋轉軸r2側而逐漸變窄的近似扇形,該爪主體部49a的旋轉軸r2側端面成為朝徑向外側凹陷的緩緩的彎曲面49b。

另一方面,在所述按壓爪49的遠離旋轉軸r2一側的端面上,形成有中央部分比兩側部分稍稍凹陷的臺階面部49c,松嵌入所對應的凹陷部41h中的突起49d朝著外側突出設置在該臺階面部49c的中央部位。

并且,各所述按壓爪49及所述環(huán)狀體46構成本發(fā)明的夾具9,該按壓爪49經(jīng)由上下延伸的螺釘49e(支承軸)樞軸支承在所述蓋板47及所述環(huán)部件48上,可朝所述旋轉軸r2側轉動。

第三實施方式的收納箱42包括位于上側的筒狀上側箱部42a、和位于下側的筒狀下側箱部42b,所述上側箱部42a在使該上側箱部42a的筒中心線與所述下側箱部42b的筒中心線重合的狀態(tài)下可沿上下方向滑動地嵌合在該下側箱部42b中。

在所述下側箱部42b的上半部分,圍繞筒中心線設置有多個上下延伸的狹縫42f。

另一方面,在所述上側箱部42a外周面的中途部,安裝有多個嵌合在各所述狹縫42f中的銷42g,當所述上側箱部42a上下滑動時,各所述狹縫42f對各所述銷42g進行引導。

此外,第三實施方式的環(huán)狀突條部42b形成在所述上側箱部42a的內(nèi)周面的中途部。

所述環(huán)狀突條部42b的突出部分從下方頂在所述第一旋轉體41的環(huán)狀壁部41g的下端部分上,所述環(huán)狀突條部42b的突出面可與所述第一旋轉體41的厚壁部41b的外周面滑動接觸。

進而,在所述上側箱部42a的上部外周面上形成有環(huán)狀的嵌合凹部42h,o型環(huán)42i嵌入該嵌合凹部42h中。

所述上側箱部42a的上部位于所述蓋板47的環(huán)狀延伸部47a的內(nèi)側,所述o型環(huán)42i的外周緣部與該環(huán)狀延伸部47a的內(nèi)周面接觸。

在所述下側箱部42b的內(nèi)側設置有第六螺旋彈簧40(第四施力單元),該第六螺旋彈簧40套在所述第一旋轉體41上。

所述第六螺旋彈簧40的下端頂在所述下側箱部42b的下端部分上,另一方面,所述第六螺旋彈簧40的上端頂在所述環(huán)狀突條部42b的下端部分上,所述第六螺旋彈簧40經(jīng)由所述上側箱部42a朝上方對所述第一旋轉體41施力。

如圖32及圖33所示,在通過所述導電嘴插入孔47b將所述導電嘴12收納在通孔41a中的狀態(tài)下讓所述第一旋轉體41繞旋轉軸r2正轉,并在該第一旋轉體41相對于所述夾具9的正轉動作下各所述凹陷部41h內(nèi)表面沿正轉方向推壓各所述突起49d,從而各所述按壓爪49在正轉動作下朝旋轉軸r2一側前進來按壓所述導電嘴12的外周面,從而夾住所述導電嘴12。

也就是說,各所述按壓爪49是本發(fā)明的定位部件13,在正轉動作下各所述按壓爪49在與所述旋轉軸r2相交的方向上前進后退,若各所述按壓爪49在將所述導電嘴12收納在所述通孔41a中的狀態(tài)下前進,各所述按壓爪49就會與該導電嘴12的外周面接觸并連結起來,并且使得導電嘴12的中心軸與旋轉軸r2重合,或者使得該導電嘴12的中心軸接近該旋轉軸r2。

在各按壓爪49與所述導電嘴12連結起來的狀態(tài)下,讓第一旋轉體41進一步進行正轉動作,而使所述導電嘴12與所述夾具9一起旋轉的同時將該導電嘴12從所述槍體10a上拆下來。

此時,因為導電嘴12通過螺紋連結的方式安裝到槍體10a上,所以若第一旋轉體41的正轉動作使導電嘴12相對于槍體10a而言朝著下方旋下去而離開槍體10a的話,則如圖34所示,第一旋轉體41便抵抗第六螺旋彈簧40的作用力而逐漸離開槍體10a。因此,能夠防止當進行導電嘴12的拆卸作業(yè)時讓導電嘴12旋下去的動作使得負荷施加在第一旋轉體41及槍體10a上而導致該第一旋轉體41及槍體10a變形或破損。

另一方面,若讓所述第一旋轉體41反轉,則在該第一旋轉體41相對于所述夾具9的反轉動作下各所述凹陷部41h內(nèi)表面沿反轉方向推壓各所述突起49d,從而各所述按壓爪49在反轉動作下朝遠離旋轉軸r2的方向后退而離開所述導電嘴12的外周面,使得各所述按壓爪49與所述導電嘴12之間的連結得以解除,從而導電嘴12便沿著通孔41a落下后被廢棄掉。

下面,對第三實施方式的拆卸單元4對導電嘴12進行的拆卸作業(yè)及廢棄作業(yè)加以說明。

在噴嘴11已由所述噴嘴更換單元3拆下來以后,讓工業(yè)機器人(未圖示)將所述焊槍10移到拆卸單元4的上方并使該焊槍10待機。

接著,使焊槍10下降將導電嘴12通過導電嘴插入孔47b從上方插入第一旋轉體41的通孔41a中,當導電嘴12的中途部位于與各所述按壓爪49相對應的位置時使焊槍10的下降動作停止。

接著,讓伺服電機6工作,通過齒輪21a及齒輪21b使第一旋轉體41朝x5方向正轉。于是,第一旋轉體41就相對于夾具9正轉,各凹陷部41h內(nèi)表面便沿正轉方向推壓各突起49d。如圖32及圖33所示,各按壓爪49在正轉動作下朝旋轉軸r2一側前進來按壓所述導電嘴12的外周面,從而夾住所述導電嘴12。

然后,讓第一旋轉體41進一步朝x5方向正轉。于是,所述導電嘴12便與所述夾具9一起旋轉而被從所述槍體10a上拆下來。此時,如圖34所示,因為導電嘴12相對于槍體10a慢慢地朝著下方旋下去,所以上側箱部42a抵抗第六螺旋彈簧40的作用力而朝著下方滑動。需要說明的是,當導電嘴12朝著下方旋下去時,也可以使槍體10a逐漸朝上方移動。

然后,讓槍體10a朝上方移動。于是,上側箱部42a在第六螺旋彈簧40的作用力下朝上方滑動。

接著,讓伺服電機6工作,通過齒輪21a及齒輪21b使第一旋轉體41朝x6方向反轉。于是,第一旋轉體41就相對于夾具9反轉,各凹陷部41h內(nèi)表面便沿反轉方向推壓各突起49d。如圖35及圖36所示,各按壓爪49在反轉動作下朝遠離旋轉軸r2的方向后退而離開所述導電嘴12的外周面,從而導電嘴12便沿著通孔41a落下后被廢棄掉。

經(jīng)由此,根據(jù)本發(fā)明的第三實施方式,若為了將導電嘴12安裝在槍體10a上而讓第一旋轉體41旋轉,則各按壓爪49對導電嘴12的推壓力增大,從而夾具9就牢固地夾住導電嘴12。因此,當進行拆卸作業(yè)時在夾具9與導電嘴12之間沒有產(chǎn)生滑動,從而能夠可靠地進行將導電嘴12從槍體10a上拆下來的拆卸作業(yè)。

此外,因為能夠利用導電嘴12的拆卸作業(yè)中第一旋轉體41的旋轉動作夾住導電嘴12,所以沒有必要另外準備用以使第一旋轉體41旋轉的伺服電機以外的驅動源來夾住導電嘴12,因而設備簡單,并能夠實現(xiàn)低成本且緊湊化的旋轉更換裝置1。

需要說明的是,在本發(fā)明的第三實施方式中,利用拆卸單元4將通過螺紋連結到槍體10a上的導電嘴12從所述槍體10a上拆下來,不過也能夠使本發(fā)明的第三實施方式所涉及的拆卸單元4發(fā)揮安裝單元的作用,還能用于將通過嵌合連結在槍體10a上的這一結構的導電嘴12安裝到所述槍體10a上、或將該導電嘴12從該槍體10a上拆下來。也就是說,能夠邊利用拆卸單元4使導電嘴12旋轉,邊使槍體10a接近導電嘴12、或使槍體10a離開導電嘴12,從而將導電嘴12安裝到所述槍體10a上、或將導電嘴12從所述槍體10a上拆下來。

此外,第三實施方式的拆卸單元4不僅局限于拆裝導電嘴12,還能用于拆卸通過螺紋連結到槍體10a上的噴嘴11、或進行通過嵌合連結到槍體10a上的噴嘴11的拆裝作業(yè)。

-產(chǎn)業(yè)實用性-

本發(fā)明適用于一種旋轉更換裝置,該旋轉更換裝置用于對安裝在電弧焊接用焊槍的槍體頂端部的噴嘴、導電嘴進行更換。

-符號說明-

1旋轉更換裝置

7c第三螺旋彈簧(第二施力單元、第三施力單元)

9夾具

10焊槍

10a槍體

12導電嘴

12b平面

12c鼓起部

13定位部件

34第三筒部件(旋轉體)

36移動塊(連結部件)

40第六螺旋彈簧

41第一旋轉體

41a通孔(空心部)

41c連通孔

41f接觸部

41h凹陥部

42收納箱

42a內(nèi)部空間

42b環(huán)狀突條部

43a第二斜面(凸輪單元)

44連結部件

44b接合面

44c第一斜面

44d第二凹條槽

45o型環(huán)(第一施力單元)

46環(huán)狀體

49按壓爪(連結部件)

49d突起

49e螺釘(支承軸)

r1旋轉軸

r2旋轉軸

當前第1頁1 2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