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油壓機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全自動油壓機旋轉裝置。
背景技術:
對于壓制件成型加工而言,其一般通過油壓機來實現(xiàn);對于需要多工序壓制成型的壓制件而言,其一般需要通過多臺油壓機并配合多個操作工人同時工作來實現(xiàn)壓制成型加工,而且現(xiàn)有的設備都不能進行轉動,以此增加的工人人員的操作難度,并且現(xiàn)有的設備比較復雜,造價昂貴,不適合大范圍的推廣,為此,我們提出一種全自動油壓機旋轉裝置。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全自動油壓機旋轉裝置,以解決上述背景技術中提出的問題。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全自動油壓機旋轉裝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設有旋轉臺,旋轉臺的上設有旋轉支架,旋轉支架的上端設有第一支撐板,第一支撐板上表面的四角設有與固定支柱相匹配的通孔,定位支柱的上端設有第二支撐板,第二支撐板的下表面設有油壓桿,且油壓桿的下端連接有壓板,壓板的四角與固定支柱連接,所述第二支撐板的上表面設有油壓缸,油壓缸通過油管與油壓桿連接,所述旋轉支架下端的外側設有齒輪圈,所述底板上表面的一側設有電機,電機輸出軸的端部設有齒輪,齒輪與齒輪圈嚙合,所述第一支撐板的下表面設有定位環(huán),定位環(huán)通過螺栓與第一支撐板固定,所述底板上表面的另一側設有第三支撐板,且第三支撐板的上端設有感應儀,感應儀的檢測頭位于定位環(huán)的一側,所述底板的一側設有控制器,控制器分別電連接油壓缸、電機和感應儀。
優(yōu)選的,所述底板的下表面設有四個支撐柱,支撐柱的下端設有導向輪。
優(yōu)選的,所述定位環(huán)的外側設有刻度尺。
優(yōu)選的,所述電機通過螺栓與底板固定。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該全自動油壓機旋轉裝置上設置了油壓桿和油壓缸,通過油壓缸來控制油壓桿的上下位置,且通過油壓桿來帶動壓板進行壓合,全自動油壓機旋轉裝置上設置了旋轉支架和旋轉臺,通過旋轉支架來帶動設備進行轉動,轉動起來更加的方便,全自動油壓機旋轉裝置上設置了電機和齒輪,通過電機帶動齒輪來進行轉動,以此帶動旋轉支架進行轉動,以此更加的方便了設備的轉動,全自動油壓機旋轉裝置上設置了定位環(huán)和感應儀,通過定位環(huán)和感應儀能夠準確來轉動設備,該全自動油壓機旋轉裝置結構簡單,操作簡便,能夠快速準確的轉動設備,更加適合大范圍的推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側面結構示意圖。
圖中:1定位支柱、2第一支撐板、3底板、4旋轉臺、5第三支撐板、6油壓桿、7齒輪圈、8導向輪、9控制器、10電機、11齒輪、12油壓缸、13第二支撐板、14壓板、15感應儀、16旋轉支架、17定位環(huán)。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fā)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景l(fā)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2,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技術方案:一種全自動油壓機旋轉裝置,包括底板3,底板3的上表面設有旋轉臺4,旋轉臺4的上設有旋轉支架16,旋轉支架16的上端設有第一支撐板2,第一支撐板2上表面的四角設有定位支柱1,定位支柱1的上端設有第二支撐板13,第二支撐板13的下表面設有油壓桿6,且油壓桿6的下端連接有壓板14,壓板14的四角設有與固定支柱1相匹配的通孔,第二支撐板13的上表面設有油壓缸12,油壓缸12通過油管與油壓桿6連接,通過油壓缸12來控制油壓桿6的上下位置,且通過油壓桿6來帶動壓板14進行壓合,旋轉支架16下端的外側設有齒輪圈7,底板3上表面的一側設有電機10,電機10通過螺栓與底板3固定,電機10輸出軸的端部設有齒輪11,齒輪11與齒輪圈7嚙合,通過電機10帶動齒輪11來進行轉動,以此帶動旋轉支架16進行轉動,第一支撐板2的下表面設有定位環(huán)17,定位環(huán)17的外側設有刻度尺,定位環(huán)17通過螺栓與第一支撐板2固定,底板3上表面的另一側設有第三支撐板5,且第三支撐板5的上端設有感應儀15,感應儀15的檢測頭位于定位環(huán)17的一側,通過定位環(huán)17和感應儀15能夠準確來轉動設備,底板3的一側設有控制器9,控制器9分別電連接油壓缸12、電機10和感應儀15,底板3的下表面設有四個支撐柱,支撐柱的下端設有導向輪8,通過導向輪8可以方便設備的移動,該全自動油壓機旋轉裝置結構簡單,操作簡便,能夠快速準確的轉動設備,更加適合大范圍的推廣。
盡管已經(jīng)示出和描述了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發(fā)明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