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年人黄色一级片,日本香港三级亚洲三级,黄色成人小视频,国产青草视频,国产一区二区久久精品,91在线免费公开视频,成年轻人网站色直接看

自動鎖螺絲的方法與流程

文檔序號:12553485閱讀:1941來源:國知局
自動鎖螺絲的方法與流程

本發(fā)明涉及鎖螺絲設備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自動鎖螺絲的方法。



背景技術:

大部分結構產品都是由幾個部分組裝形成,產品組裝的過程中,各部分的連接方式主要通過螺絲連接實現。因此,在不同的產品組裝過程中都需要打入一個或多個螺絲。

相關技術中,產品的螺絲攻打主要采用手動人工攻打的方式或者單軸打螺絲機進行。當采用手動人工攻打螺絲時,操作人員手持電批,并由人工將螺絲放入產品對應的螺絲孔內,在進行鎖付工作;而采用單軸打螺絲機,一次只能攻打一個螺絲,且攻打完一個螺絲后需要將單軸打螺絲機移位,使其對應下一個螺絲孔才能實現下一個螺絲的攻打。上述兩種方法均具有操作繁瑣、工作效率低等問題。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新的自動鎖螺絲的方法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技術問題,提供一種工作效率高,一次可攻打多個螺絲的自動鎖螺絲的方法。

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自動鎖螺絲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步驟一、提供CCD視覺檢測儀、待組裝產品和控制裝置,將所述待組裝產品組裝至安裝工位,所述CCD視覺檢測儀掃描所述待組裝產品的形狀,并將掃描數據上傳至所述控制裝置;

步驟二、所述控制裝置根據接收的所述待組裝產品的形狀數據,計算待組裝產品的螺絲孔坐標;

步驟三、提供多個安裝于支撐架的電批、與每個所述電批對應連接的螺絲夾緊裝置,所述控制裝置控制所述電批動作,并帶動所述螺絲夾緊裝置運動,使所述螺絲夾緊裝置位于對應位置的螺絲孔的正上方;

步驟四、提供螺絲供料裝置,所述螺絲夾緊裝置夾緊所述螺絲供料裝置提供的螺絲;

步驟五、提供氣缸,所述控制裝置控制所述氣缸推動所述電批及所述螺絲夾緊裝置豎直向下運動,使螺絲插入對應位置的螺絲孔內,啟動所述電批,將螺絲旋入螺絲孔,完成產品組裝。

優(yōu)選的,所述支撐架包括導桿、套設于所述導桿且間隔設置的第一導套和第二導套、及分別固定于所述第一導套和所述第二導套的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用于固定所述電批,所述下固定板用于固定所述螺絲夾緊裝置。

優(yōu)選的,所述支撐架還包括與所述導桿間隔設置且兩端分別與所述上固定板和所述下固定板連接的緩沖件。

優(yōu)選的,所述緩沖件包括拉桿及套設于所述拉桿的第一彈性部件,所述上固定板包括與拉桿尺寸匹配的通孔,所述拉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下固定板,另一端貫穿所述通孔,所述第一彈性部件的一端抵接于所述上固定板的下表面,另一端抵接于所述下固定板的上表面。

優(yōu)選的,步驟五具體為:

所述氣缸推動所述上固定板豎直向下運動;

所述第一彈性部件壓縮,且所述拉桿一端穿過所述通孔;

所述第一彈性部件推動所述下固定板豎直向下運動,使螺絲插入對應位置的螺絲孔內;

啟動所述電批,將螺絲旋入螺絲孔,完成產品組裝。

優(yōu)選的,所述螺絲夾緊裝置包括連接桿、相對于所述電批連接于所述連接桿另一端的螺絲夾頭、兩端分別與所述螺絲夾頭和所述螺絲供料裝置連通的螺絲管道、與所述下固定板固定連接的連接板,所述連接板上具有與所述電批數量一致的滑槽,所述控制裝置控制所述電批帶動所述連接桿沿所述滑槽滑動,使所述螺絲夾緊裝置位于對應位置螺絲孔的正上方。

優(yōu)選的,所述滑槽包括垂直相連通的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和所述第二滑槽的寬度與所述連接桿的直徑相匹配。

優(yōu)選的,所述螺絲夾緊裝置還包括兩端分別與所述連接桿和所述電批連接的萬向軸。

優(yōu)選的,所述萬向軸包括分別與所述電批和所述連接桿連接的第一連接件和第二連接件、與所述第一連接件連接的第一連接臂、一端與所述第一連接臂連接另一端與所述第二連接件連接的第二連接臂及套設于所述第一連接臂的第二彈性部件,所述第二彈性部件的一端與所述第一連接件連接,另一端與所述第二連接臂連接。

相較于現有技術,本發(fā)明提供的自動鎖螺絲的方法有益效果在于:

一、所述CCD視覺檢測儀掃描待組裝產品后,將掃描數據上傳至控制裝置,所述控制裝置計算待組裝產品的螺絲孔坐標,并根據所述螺絲孔坐標將螺絲夾緊裝置移位至螺絲孔正上方,然后通過啟動電批,完成產品組裝。所述自動鎖螺絲的方法,使所述螺絲夾緊裝置精確對位于螺絲孔,組裝工藝中,螺絲定位精度高,從而可避免螺絲偏位的現象,提高了組裝產品的良品率。

二、電批、螺絲夾緊裝置的數量均為多個,可實現同時攻打多個螺絲,提高了產品組裝的工作效率。

三、所述螺絲夾緊裝置包括設于所述連接板上與所述電批數量一致的滑槽,使所述螺絲夾緊裝置的連接桿沿所述滑槽的開設軌跡滑動,從而可調整所述螺絲夾緊裝置的位置,滿足每個電批對應的所述螺絲夾緊裝置可在不同位置進行攻打螺絲,使用方便、操作簡單且靈活性更強。

四、所述支撐架還包括兩端分別與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連接的緩沖件,其中所述緩沖件包括拉桿及套設于所述拉桿的第一彈性部件,所述上固定板包括與拉桿尺寸匹配的通孔,所述拉桿的一端固定于所述下固定板,另一端貫穿所述通孔,所述第一彈性部件的一端抵接于所述上固定板的下表面,另一端抵接于所述下固定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彈性部件一方面用于推動所述下固定板向下運動,保證所述自動鎖螺絲機的可靠性,另一方面用于限制所述上固定板的行程,避免其行程過大而影響其正常運行。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它的附圖,其中:

圖1為本發(fā)明提供的自動鎖螺絲的方法所采用的自動鎖螺絲機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所示的自動鎖螺絲機另一角度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圖1所示的自動鎖螺絲機中連接板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fā)明所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解釋本發(fā)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fā)明。

請同時參閱圖1和圖2,其中圖1為本發(fā)明提供的自動鎖螺絲機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所示的自動鎖螺絲機另一角度的結構示意圖。所述自動鎖螺絲機100包括支撐架1、氣缸2、電批3、螺絲夾緊裝置4、CCD視覺檢測儀5、控制裝置6及螺絲供料裝置(未圖示)。

所述支撐架1為雙導桿導套支撐機構,其包括導桿11、套設于所述導桿11的第一導套12和第二導套13、分別固定于所述第一導套12和所述第二導套13的上固定板14和下固定板15、及緩沖件16。所述導桿11的數量為兩根,所述第一導套12和所述第二導套13均為兩套,分別套設于兩根所述導桿11上。

所述第一導套12和所述第二導套13間隔設置,其均可沿所述導桿11上下移動。所述上固定板14用于固定所述電批3,所述下固定板15用于固定所述螺絲夾緊裝置4,所述上固定板14具有通孔141。

所述緩沖件16設于兩根所述導桿11之間,且與所述導桿11間隔設置。所述緩沖件16的兩端分別與所述上固定板14和所述下固定板15連接,其包括拉桿161及套設于所述拉桿161的第一彈性部件162,所述拉桿161的尺寸與所述通孔141的尺寸,所述拉桿161的一端固定于所述下固定板15,另一端貫穿所述通孔141,所述第一彈性部件162的一端抵接于所述上固定板14的下表面,另一端抵接于所述下固定板15的上表面。

所述氣缸2固定于所述支撐架1的頂部,具體的,可通過固定塊(未標號)固定于所述導桿11的頂板,所述氣缸2的伸縮軸穿過所述固定塊,并與所述上固定板14連接,直接推動所述上固定板14沿豎直方向運動。

所述電批3的數量為多個,多個所述電批3均固定安裝于所述上固定板14上。

所述螺絲夾緊裝置4包括萬向軸41、連接桿42、螺絲夾頭43、與所述螺絲夾頭43連通的螺絲管道44、與所述下固定板15固定連接的連接板45及軸套46。

所述萬向軸41的一端與所述電批3連接,另一端與所述連接桿42連接,其包括與所述電批3和連接桿42連接的第一連接件411和第二連接件412、與所述第一連接件411連接的第一連接臂413、一端與所述第一連接臂413連接另一端與所述第二連接件412連接的第二連接臂414及套設于所述第一連接臂413的第二彈性部件415,所述第二彈性部件415的一端與所述第一連接件411連接,另一端與所述第二連接臂414連接。所述第二彈性部件415為彈簧,其設置限定了所述第一連接臂413和所述第二連接臂414的相對位移量,當兩者發(fā)生相對位移時,所述第二彈性部件415保證兩者的位移量在一定的范圍內,從而可保證所述自動鎖螺絲機100有效的完成螺絲攻打。

所述螺絲管道44的另一端與所述螺絲供料裝置連接,由所述螺絲供料裝置向所述螺絲管道44不斷提供待攻打的螺絲。

請參閱圖3,為圖1所示的自動鎖螺絲機中連接板的結構示意圖。所述連接板45上具有與所述電批3數量一致的滑槽451,所述連接桿42貫穿所述滑槽451并沿所述滑槽451開設軌跡滑動,所述滑槽451包括垂直相連通的第一滑槽4511和第二滑槽4512。

所述滑槽451呈十字型,即所述第一滑槽4511與所述第二滑槽4512交叉,所述連接桿42沿所述滑槽451的開設軌跡滑動,可實現調整所述螺絲夾頭43的位置,使每個所述螺絲夾頭可分別對應多個不同位置的螺絲孔,對多個不同位置的螺絲孔攻打螺絲。所述滑槽451的寬度與所述連接桿42的直徑相匹配。

除上述實施方式外,所述滑槽451可以為L型或T型等形狀,能實現調整所述螺絲夾頭43的位置即可。

所述軸套46套設于所述連接桿42且抵接于所述連接板45的上表面。

所述CCD視覺檢測儀5用于檢測待組裝產品的形狀,并將掃描后的數據上傳至所述控制裝置6,所述控制裝置6用于計算待組裝產品中螺絲孔的坐標位置,并控制所述電批3和所述氣缸2動作。

基于所述自動鎖螺絲機,本發(fā)明提供的自動鎖螺絲的方法,具體步驟如下:

步驟一、將所述待組裝產品組裝至安裝工位,所述CCD視覺檢測儀5掃描所述待組裝產品的形狀,并將掃描數據上傳至所述控制裝置6;

步驟二、所述控制裝置6根據接收的所述待組裝產品的形狀數據,計算待組裝產品的螺絲孔坐標;

步驟三、所述控制裝置6控制所述電批3動作,并帶動所述螺絲夾緊裝置4運動,使所述螺絲夾緊裝置4位于對應位置的螺絲孔的正上方;

具體的,由所述電批3帶動所述萬向軸41轉動,所述萬向軸41帶動所述螺絲夾頭43移位至螺絲孔正上方;

步驟四、所述螺絲夾緊裝置4夾緊所述螺絲供料裝置提供的螺絲;

具體的,所述螺絲供料裝置提供螺絲至所述螺絲管道44,所述螺絲通過所述螺絲管道44滑入所述螺絲夾頭43的端部,并由所述螺絲夾頭43夾緊所述螺絲;

檢測裝置檢測螺絲與螺絲孔是否正對,并檢測所述螺絲夾頭43是否夾緊螺絲。若檢測到螺絲與螺絲孔正對,且螺絲夾頭43夾緊螺絲,則檢測裝置發(fā)送信號至所述控制裝置6,控制所述氣缸2動作;若檢測到螺絲與螺絲孔不正對,則檢測裝置發(fā)送信號至所述控制裝置6,控制所述電批3帶動所述螺絲夾頭43移位,使其滿足正對螺絲孔;

步驟五、所述控制裝置6控制所述氣缸2推動所述電批3及所述螺絲夾緊裝置4豎直向下運動,使螺絲插入對應位置的螺絲孔內,啟動所述電批,將螺絲旋入螺絲孔,完成產品組裝;

具體為:

所述氣缸2推動所述上固定板14豎直向下運動;

所述第一彈性部件162壓縮,且所述拉桿161一端穿過所述通孔141;

所述第一彈性部件162推動所述下固定板15豎直向下運動,從而實現所述電批3和所述螺絲夾緊裝置4同時沿豎直方向向下運動,使螺絲插入對應位置的螺絲孔內;

啟動所述電批3,將螺絲旋入螺絲孔,完成產品組裝。

相較于現有技術,本發(fā)明提供的自動鎖螺絲的方法有益效果在于:

一、所述CCD視覺檢測儀5掃描待組裝產品后,將掃描數據上傳至所述控制裝置6,所述控制裝置6計算待組裝產品的螺絲孔坐標,并根據所述螺絲孔坐標將螺絲夾緊裝置4移位至螺絲孔正上方,然后通過啟動所述電批3,完成產品組裝。所述自動鎖螺絲的方法,使所述螺絲夾緊裝置4精確對位于螺絲孔,組裝工藝中,螺絲定位精度高,從而可避免螺絲偏位的現象,提高了組裝產品的良品率。

二、所述電批3、螺絲夾緊裝置4的數量均為多個,可實現同時攻打多個螺絲,提高了產品組裝的工作效率。

三、所述螺絲夾緊裝置4包括設于所述連接板45上與所述電批3數量一致的滑槽451,使所述螺絲夾緊裝置4的連接桿42沿所述滑槽451的開設軌跡滑動,從而可調整所述螺絲夾緊裝置4的位置,滿足每個電批對應的所述螺絲夾緊裝置4可在不同位置進行攻打螺絲,使用方便、操作簡單且靈活性更強。

四、所述支撐架1還包括兩端分別與上固定板14和下固定板15連接的緩沖件16,其中所述緩沖件16包括拉桿161及套設于所述拉桿161的第一彈性部件162,所述上固定板14包括與拉桿161尺寸匹配的通孔141,所述拉桿161的一端固定于所述下固定板15,另一端貫穿所述通孔141,所述第一彈性部件162的一端抵接于所述上固定板14的下表面,另一端抵接于所述下固定板15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彈性部件162一方面用于推動所述下固定板15向下運動,保證所述自動鎖螺絲機100的可靠性,另一方面用于限制所述上固定板14的行程,避免其行程過大而影響其正常運行。

五、所述萬向軸41包括分別與所述電批3和所述連接桿42連接的第一連接件411和第二連接件412、與所述第一連接件411連接的第一連接臂413、一端與所述第一連接臂413連接另一端與所述第二連接件412連接的第二連接臂414及套設于所述第一連接臂413的第二彈性部件415,所述第二彈性部件415的一端與所述第一連接件411連接,另一端與所述第二連接臂414連接。工作時,所述第二彈性部件415使所述第一連接臂414和所述第二連接臂414為柔性連接,避免在攻打螺絲時因扭力過大而損壞所述萬向軸;同時,所述第二彈性部件415限定了所述第一連接臂413和所述第二連接臂414的相對位移量,當兩者發(fā)生相對位移時,所述第二彈性部件415保證兩者的位移量在一定的范圍內,從而可保證所述自動鎖螺絲機有效的完成螺絲攻打。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發(fā)明的專利范圍,凡是利用本發(fā)明說明書內容所作的等效結構或等效流程變換,或直接或間接運用在其它相關的技術領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發(fā)明的專利保護范圍內。

當前第1頁1 2 3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