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背壓成形模具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金屬壓力加工行業(yè)中,用背壓成形方法對渦旋式壓縮機渦旋盤 (以下簡稱渦旋盤)進行塑性加工的模具結構。
背景技術:
渦旋盤是渦旋式制冷壓縮機壓縮冷卻介質的主要元件。由于該類型壓縮機制冷效率很高,正在得到推廣和廣泛應用。附圖1是一種典型的渦旋盤零件樣圖。由圖1可以看出在圓盤的一面為渦旋線形的凸起,另一面為環(huán)狀凸起,根據(jù)金屬塑性加工的規(guī)律和實踐, 其渦旋線形凸起在成形過程中高度方向會產(chǎn)生較大的高度差,不但成形困難,浪費材料,而且給后續(xù)的精加工造成很大的麻煩。用背壓成形方法生產(chǎn)渦旋盤具有成形件的精度高、質量好、材料利用率高等優(yōu)點,已成為工業(yè)化制造渦旋盤的發(fā)展趨勢。目前,為背壓成形提供背壓力主要有三種形式(1)彈簧;(2)氮氣缸;(3)液壓系統(tǒng)。實踐證明,上述提供背壓力的形式都可以用于生產(chǎn),各有優(yōu)缺點。用形式(1)提供背壓力具有模具結構簡單、造價低等優(yōu)點。其缺點是背壓力調整困難,不適合多品種渦旋盤的生產(chǎn);用形式(2)提供背壓力可以用改變充氣壓力調整背壓力,但是在熱成形工作環(huán)境下,氮氣缸的密封環(huán)壽命低;用形式(3)提供背壓力具有壓力穩(wěn)定、調壓方便等優(yōu)點,缺點是模具結構復雜,造價高。根據(jù)生產(chǎn)實際需要,簡化模具結構,降低造價,是一件很有意義的工作。尤其是在產(chǎn)品規(guī)格少、批量大的工業(yè)生產(chǎn)中,用形式(1)提供背壓力是一種較好的選擇。
發(fā)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實用性強、造價低的背壓成形模具結構,以滿足渦旋盤背壓成形的要求。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采用由下頂桿(27)、碟形彈簧(28)、導向套(29)、彈簧墊板(30)和頂桿托板(31)組成的背壓模具結構,提供背壓成形所需要的背壓力。在背壓成形時,金屬材料流動推動渦旋體(11)由碟形彈簧(28)壓縮時的彈性力提供背壓力,碟形彈簧(28)的壓縮彈性力和行程是根據(jù)渦旋盤背壓成形工藝要求設計的,在生產(chǎn)不同規(guī)格的鍛件時只需要更換對應的蝶形彈簧即可實現(xiàn)不同背壓力。由于渦旋盤背壓成形所需的背壓力即碟形彈簧(28)的壓縮彈性力小于背壓成形所需的頂件力, 因此成形結束后鍛件停留在凹模(10)里,用壓力機的頂出油缸中的活塞通過下頂桿(27)、 頂桿托板(31 )、頂料桿(9 )和渦旋體(11)將其頂出。比較本實用新型(圖3)和專利1(圖2)可以看出,本實用新型去掉了專利1中的放氣閥(25)和油管接頭(26)及相應的密封件,用碟形彈簧(28)取代液壓系統(tǒng)來提供背壓力, 簡化了模具結構,降低了因液壓系統(tǒng)不穩(wěn)定、易漏油等缺點造成的生產(chǎn)不穩(wěn)定性,更能適應熱成形工作環(huán)境下的高溫、潤滑液等惡劣工況。用彈簧壓板(30)取代下活塞(24),用導向套(29)取代油缸套件(7),簡化了模具結構。用更大直徑的下頂桿(27)取代下頂桿(3),提高了頂件的平穩(wěn)性。
現(xiàn)對本實用新型的附圖說明如下圖1是渦旋盤零件圖。圖中,圖Ia為主視圖,圖Ib為左視圖,圖Ic為三維圖。圖2是專利1的背壓成形模具結構圖。圖中,1.下模座,2.下墊塊,3.下頂桿, 4.調整塊,5.限位塊,6.頂桿托板,7.油缸套,8.H形模座,9.頂料桿,10.凹模,11.渦旋體,12.凹模螺母,13.凸模固定板,14.凸模座,15.上模座,16.上墊塊,17.上頂桿,18.過渡桿,19.凸模墊塊,20.凸模,21.導套,22.上頂料桿,23.導柱,24.下活塞,25.放氣閥, 26.油管接頭。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背壓成形模具結構圖。圖中,27.下頂桿,28.碟形彈簧, 29.導向套,30.彈簧墊板,31.頂桿托板。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實施例一一種背壓成形模具結構如圖3所示該模具結構是在專利1的背壓成形模具結構的基礎上(詳見圖2)對原有模具結構進行改進,用碟形彈簧結構取代專利1的液壓系統(tǒng),用碟形彈簧的彈性力取代專利1液壓系統(tǒng)的液壓力為渦旋盤背壓成形提供背壓力。背壓成形開始時,碟形彈簧(28)處于伸張狀態(tài),彈簧墊板(30)、頂桿托板(31)和下頂桿(27)處于上死點位;背壓成形進行時,彈簧墊板(30)和頂桿托板(31)在頂料桿(9) 和渦旋體(11)的作用下行,壓縮碟形彈簧(28)使之產(chǎn)生彈性力。該彈性力作為背壓力作用在渦旋盤背壓成形件上;背壓成形結束時,由于渦旋盤背壓成形所需的背壓力,即碟形彈簧 (28)的壓縮彈性力小于背壓成形所需的頂件力,因此成形件停留在凹模(10)中,用壓力機的頂出油缸中的活塞通過下頂桿(27)、頂桿托板(31)、頂料桿(9)和渦旋體(11)將其頂出。 彈簧墊板(30)和下頂桿(27)在碟形彈簧(28)的作用下回到上死點位。放入新的背壓成形件毛坯,開始下一個工作循環(huán)。
權利要求1. 一種背壓成形模具結構,其特征在于采用由下頂桿(27)、碟形彈簧(28)、導向套 ( )、彈簧墊板(30)和頂桿托板(31)組成的背壓模具結構,提供渦旋盤背壓成形所需的背壓力。
專利摘要一種背壓成形模具結構,涉及金屬壓力加工行業(yè)中用背壓成形方法對渦旋盤進行塑性加工的模具。該模具結構是由下頂桿件27、碟形彈簧件28.導向套件29、彈簧墊板件30和頂桿托板件31組成的模具結構,取代專利“一種渦旋式壓縮機-渦旋盤的背壓成形模具結構ZL200320100429.5”(以下簡稱專利1)的液壓系統(tǒng)。該模具結構用碟形彈簧的彈性力為渦旋盤背壓成形提供背壓力,用壓力機的頂出油缸中的活塞提供將成形件從凹模中頂出的頂件力。
文檔編號B21D37/10GK202212465SQ20112026563
公開日2012年5月9日 申請日期2011年7月26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7月26日
發(fā)明者張小光, 翟月雯, 邊翊, 鐘志平, 馬曉暉 申請人:北京機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