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釘扣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像男士、女士服裝的上衣以及背心的前紐扣、內(nèi)袋用紐扣、 褲子后袋用紐扣等那樣將紐扣縫制到各種縫制品上時使用的釘扣機。尤其涉及 在與縫紉機主軸連動的針的上下往復運動下使針線穿過紐扣的各孔、從而在布 料上進行釘扣縫制的釘扣機。
背景技術:
如曰本專利特公平7-49076號公報所公開的那樣,這種釘扣機基本包括 具有供針上下穿過移動的落針孔的針板、插入折疊成兩層的布料中間并保持該 布料的布料保持件、將紐扣保持成針貫穿其孔的釘扣姿勢的紐扣保持件、以及 為使保持在所述紐扣保持件上的紐扣的各孔與所述針板的落針孔一致而在水 平面內(nèi)相互正交的二維方向(前后、左右方向)上驅(qū)動所述紐扣保持件移動的 可動臺。在具有這種基本結構的現(xiàn)有的一般的釘扣機中,在釘扣縫制時,通過 所述可動臺在水平面內(nèi)相互正交的前后、左右方向上一體地驅(qū)動所述布料保持 件及紐扣保持件移動來使保持在紐扣保持件上的紐扣的各孔與所述針板的落 針孔一致,從而在布料上進行釘扣縫制。
然而,在上述現(xiàn)有的一般的釘扣機中,由于釘扣縫制時紐扣與布料的相對 位置關系始終相同,因此如圖12所示,紐扣50的左右的孔距dl與對布料51 的縫制針距d2相等,形成左右的釘扣線LN、 RN處于相互平行狀態(tài)、即所謂的 平行縫制。在這種平行縫制中,在將極其柔軟的布料作為縫制對象時,左右的 釘扣線LN、 LR之間的布料部分會隆起或出現(xiàn)縫制褶皺,從而使美觀性變差。
尤其是在釘扣縫制后,將圖13的0作為第一針腳并按照A N表示的順序, 在布料51與紐扣50之間的左右的釘扣線LN、 RN的兩側(cè)交替地降下針,使用 繞扣線BN來進行加強釘扣線LN、 RN的繞扣縫制(這可以是手工縫制,也可以
是機器縫制),在進行這種縫制時,如圖14所示,由于繞扣線BN的緊固力, 左右的釘扣線LN、 RN之間的布料部分從左右拉攏而隆起,從而出現(xiàn)較大的縫 制褶皺x,存在會引起縫制品質(zhì)下降的問題。
作為不會出現(xiàn)這種左右釘扣線之間的布料部分的隆起和縫制褶鈹?shù)榷?提高縫制品質(zhì)的釘扣機,以往如日本專利第2711024號公報所公幵的那樣,提 出了如下技術分別設置為使保持在紐扣保持件上的紐扣的各孔與針板的落針 孔一致而在水平面內(nèi)相互正交的前后、左右方向上驅(qū)動該紐扣保持件移動的第 一可動臺、以及在水平面內(nèi)相互正交的前后、左右方向上驅(qū)動布料保持件移動 的第二可動臺,并使這些第一及第二可動臺的移動間距可以獨立控制,在釘扣 縫制時,通過第一可動臺使紐扣以與左右的孔距(圖12中的dl)相應的量左 右移動,另一方面,通過第二可動臺使布料以小于紐扣的左右孔距的量(圖2 中的d2〈dl)左右移動,從而V字形狀地縫制左右的釘扣線,不會出現(xiàn)縫制褶 皺等,可進行外觀性和品質(zhì)好的釘扣縫制。
采用上述日本專利第2711024號公報所公開的現(xiàn)有的釘扣機,可消除日本 專利特公平7-49076號公報等所公開的現(xiàn)有的一般的釘扣機存在的問題、即在 柔軟的布料上進行釘扣縫制時左右的釘扣線之間的布料部分隆起或出現(xiàn)縫制 褶皺而使外觀性變差,尤其可消除繞扣縫制時因繞扣線的緊固力使左右的釘扣 線之間的布料部分從左右拉攏而隆起等、從而在布料上出現(xiàn)較大的縫制褶皺而 使縫制品質(zhì)下降。
另一方面,為了實現(xiàn)這樣的縫制品質(zhì)的提高,不僅必須分別設置在水平面 內(nèi)相互正交的前后、左右方向上驅(qū)動紐扣保持件移動的第一可動臺、以及在水 平面內(nèi)相互正交的前后、左右方向上驅(qū)動布料保持件移動的第二可動臺,還必 須具有可獨立控制第一、第二可動臺的控制功能以使這些第一、第二可動臺的
左右移動量互不相同,從而釘扣機整體的結構極其復雜化,且大型化、重量化, 進而無法避免由此引起的縫紉機成本的上升。另外,驅(qū)動兩個可動臺移動時的 振動和雜音也大,從而存在操作環(huán)境方面也差的問題。
發(fā)明內(nèi)容
鑒于上述問題,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釘扣機整體結構簡單,可實 現(xiàn)小型化、輕量化及低成本化,且即使在將柔軟的布料作為縫制對象時也可防 止縫制褶皺等的出現(xiàn),此外,無論釘扣線的種類和粗細如何都可進行縫制品質(zhì) 高的釘扣。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釘扣機包括針,在與縫紉機主軸連動的上 下往復運動下將針線穿過紐扣的各孔從而在布料上進行釘扣縫制;針板,具有 供所述針上下穿過移動的落針孔;布料保持件,插入折疊成兩層的布料中間并 保持該布料;紐扣保持件,將所述紐扣保持成針貫穿其孔的釘扣姿勢;可動臺, 為使保持在所述紐扣保持件上的紐扣的各孔與所述針板的落針孔一致而在水 平面內(nèi)相互正交的前后、左右方向上驅(qū)動所述紐扣保持件移動;以及布料保持 件的可動、固定切換機構,在釘扣縫制時可在以下兩種狀態(tài)之間進行切換將 所述布料保持件固定保持在規(guī)定位置上從而停止該布料保持件的左右方向移 動的第一狀態(tài)、或者解除對所述布料保持件的固定保持從而使該布料保持件與 所述紐扣保持件一起在前后、左右方向上移動的第二狀態(tài),其特征在于,在所 述可動、固定切換機構上安裝有位置調(diào)整機構,在所述可動、固定切換機構處 于所述第一狀態(tài)時,該位置調(diào)整機構可在所述左右方向上的一定范圍內(nèi)調(diào)整所 述布料保持件的固定保持位置。
采用具有上述結構特征的本發(fā)明,在釘扣縫制時,使布料保持件的可動、 固定切換機構處于將布料保持件固定保持在規(guī)定位置上而停止該布料保持件 的左右方向移動的第一狀態(tài),僅使紐扣保持件在左右方向上以與左右的孔距相 應的量移動而依次對左右兩個孔進行縫制,從而可V字形狀地而不是相互平行 地縫制左右的釘扣線,即使在將柔軟的布料作為縫制對象時,也可防止因左右 釘扣線間的布料部分的隆起和縫制褶鈹?shù)鹊某霈F(xiàn)而引起的外觀性變差。另外, 在所述可動、固定切換機構處于所述第一狀態(tài)時,可根據(jù)所使用的釘扣線的種 類和粗細來調(diào)整布料保持件在左右方向上的固定保持位置,通過該調(diào)整,可避 免左右的釘扣線一起集中到布料的一點上而斷線或線相互重疊而使布料局部 隆起的不良問題。因此,無論縫制對象布料的柔軟度以及線的種類和粗細如何, 可始終進行縫制品質(zhì)高的釘扣。
另外,只需設置可在將布料保持件固定保持在規(guī)定位置上的第一狀態(tài)與解 除位置固定的第二狀態(tài)之間切換并安裝有在該第一狀態(tài)下可在左右方向上的 一定范圍內(nèi)調(diào)整布料保持件的固定保持位置的位置調(diào)整機構的布料保持件的
可動、固定切換機構即可,因此與為了實現(xiàn)v字形狀的縫制而具有分別驅(qū)動紐
扣保持件及布料保持件移動的兩個可動臺及用于獨立地控制這兩個可動臺的
控制功能的日本專利第2711024號公報所示的現(xiàn)有的釘扣機相比,整體結構簡 單,可實現(xiàn)縫紉機整體的小型化、輕量化及低成本化,且振動和噪音也極小, 從而可使釘扣縫制時的操作環(huán)境變好。
另外,也可切換為以下兩種形態(tài)進行使用切換布料保持件的可動、固定 切換機構來V字形狀地縫制左右的釘扣線的釘扣,或者在使該可動、固定切換 機構保持可動的狀態(tài)下、即通過所述可動臺在水平面內(nèi)相互正交的前后、左右 方向上等量一體地驅(qū)動布料保持件及紐扣保持件移動以使保持在紐扣保持件 上的紐扣的各孔與所述針板的落針孔一致的以往那樣的平行縫制的釘扣,從而 起到可將一臺縫紉機用于多種縫制形態(tài)的釘扣的效果。
作為本發(fā)明的釘扣機的所述可動、固定切換機構,最好如技術方案2所述,
包括大致L字形狀的曲柄連桿,可繞與水平軸相同的軸心自由擺動地被樞軸
支撐,且在兩端具有卡合爪部,所述水平軸在所述左右方向上可滑動地保持布 料保持件擺動臂的基部,該布料保持件擺動臂用于驅(qū)動所述布料保持件在離開 所述針板后將布料保持為折疊成兩層的位置與將保持為折疊成兩層的布料輸
送到所述針板上裝載固定的位置之間擺動;兩個被卡合構件,設置在所述可動 臺側(cè)及固定部側(cè),在所述布料保持件相對于針板位于規(guī)定位置的狀態(tài)下使所述 曲柄連桿繞所述軸心擺動時,兩端的卡合爪部兩者擇一地卡合;以及第一致動 器,驅(qū)動所述曲柄連桿擺動以使所述兩端的卡合爪部兩者擇一地與兩個被卡合 構件卡合,安裝在該可動、固定切換機構上的所述位置調(diào)整機構包括被卡合 構件保持件,固定在固定部側(cè),在所述第一狀態(tài)下可在左右方向上的一定范圍 內(nèi)自由滑動地支撐所述曲柄連桿一側(cè)的卡合爪部所卡合的一側(cè)的被卡合構件; 以及第二致動器,相對于該被卡合構件保持件在左右方向上驅(qū)動所述一側(cè)的被 卡合構件滑動。 采用這種結構的可動、固定切換機構,可實現(xiàn)整體結構的小型化、輕量化、 低成本化,且通過預先在所述第一致動器中編入可動、固定的切換時刻的程序, 并在第二致動器中根據(jù)線的種類和粗細預先編入一側(cè)的被卡合構件在左右方 向上的滑動量及滑動時刻的程序,能可靠且自動、連續(xù)地進行如上所述的縫制 品質(zhì)高的釘扣,從而實現(xiàn)釘扣操作效率的顯著提高。
另外,如技術方案3所述,通過在所述可動、固定切換機構的被卡合構件 保持件上設置可對所述一側(cè)的被卡合構件在左右方向上的滑動范圍進行調(diào)節(jié) 的止動件,利用所述第二致動器對一側(cè)的被卡合構件在左右方向上的滑動范圍 進行調(diào)節(jié),可避免因左右的釘扣線一起集中到布料的一點上而引起的斷線和因
線的相互重疊而引起的布料的局部隆起這類不良問題,并可確保規(guī)定的v字形
狀的縫制。
另外,如技術方案4所述,如果所述可動、固定切換機構安裝于在布料與 紐扣之間的釘扣線的兩側(cè)交替地降下針進行繞扣縫制的縫紉機上,那么本發(fā)明 不僅可連續(xù)地進行釘扣和加強所述釘扣線的繞扣,還可消除因繞扣線的緊固力 引起的左右釘扣線之間的布料部分出現(xiàn)縫制褶皺,能可靠地實現(xiàn)縫制品質(zhì)的提 高。
另外,本發(fā)明并不局限于將所述可動、固定切換機構安裝在如技術方案4 所述的繞扣縫制縫紉機上,也可如技術方案5那樣,將所述可動、固定切換機 構安裝在釘扣專用的縫紉機上。
其它效果將通過下面的實施例說明得以明確。
圖1是本發(fā)明的釘扣機的主要部分的概略立體圖。 圖2是主要部分的分解立體圖。
圖3是對安裝在布料保持件的可動、固定切換機構上的位置調(diào)整機構的結 構進行說明的主要部分的分解放大立體圖。
圖4是表示對布料保持件解除了位置固定的狀態(tài)的主要部分的放大立體圖。
圖5是表示對布料保持件進行了位置固定的狀態(tài)的主要部分的放大立體圖。
圖6是表示與圖4相應的狀態(tài)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側(cè)視圖。 圖7是表示與圖5相應的狀態(tài)的主要部分的放大側(cè)視圖。 圖8是用于說明釘扣縫制狀態(tài)的主要部分的俯視圖。 圖9是用于說明釘扣縫制狀態(tài)的主要部分的主視圖。 圖IO是繞扣縫制位置的說明圖。 圖11是表示釘扣結束狀態(tài)的主要部分的立體圖。
圖12是用于對現(xiàn)有一般的釘扣機的釘扣縫制狀態(tài)進行說明的主要部分的 主視圖。
圖13是圖12所示釘扣縫制狀態(tài)后的繞扣縫制位置的說明圖。
圖14是對圖13所示繞扣結束后的狀態(tài)進行說明的主要部分的主視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圖1是本發(fā)明的釘扣機的主要部分的概略立體圖,圖2是主要部分的分解 立體圖。在這些圖1、圖2中,1為針,它與設于縫紉機臂2內(nèi)的縫紉機主軸
(未圖示)連動地上下作往復運動。3為布料導向件,在該布料導向件3的下 側(cè)以緊貼的狀態(tài)固定配置有具有供所述針1上下穿過移動的落針孔的針板4
(參照圖6及圖7) 。 5為紐扣保持件,從四孔式紐扣6 (參照圖8及圖11) 的周部兩側(cè)彈性地將其保持,利用缸體7的伸縮,通過連桿8、 9可在釘扣縫 制姿勢與繞扣縫制姿勢之間自由旋轉(zhuǎn)切換。
10為布料保持件,它將縫制紐扣6的布料11 (參照圖6)折疊成兩層, 并插入該折疊成兩層的布料ll中間,從而固定保持該布料ll。該布料保持件 10利用缸體12的伸縮,通過連桿13、 14、水平軸15、連接曲柄16及連接軸 17,可繞所述水平軸15的軸心旋轉(zhuǎn)擺動,并通過安裝零件19固定在可沿所述 水平軸15的軸心方向滑動地保持在所述水平軸15上的布料保持件擺動臂18 上,利用所述缸體12的伸縮使布料保持件10繞水平軸15的軸心旋轉(zhuǎn)擺動, 可使該布料保持件10在離開所述針板4后將布料11保持為折疊成兩層的位置
與將被保持的折疊成兩層的布料11輸送到所述針板4上從而裝載固定到布料
導向件3上面的位置之間切換。
在圖1中,20為布料壓腳,該布料壓腳20通過缸體21從斜上方抵接在 利用所述布料保持件10裝載到布料導向件3上的折疊成兩層的布料11上表面, 從而防止該布料ll的撓曲。
22為可動臺,該可動臺22可通過未圖示的兩個步進電機及同步皮帶在水 平面內(nèi)相互正交的前后Y-Y方向、左右X-X方向上驅(qū)動移動。在該可動臺22 的左右兩側(cè)固定有左右一對的布料保持件臂23、 24,在該左右一對的布料保持 件臂23、 24的中間部之間通過安裝片25、 26固定連接有所述布料導向件3, 且在左右一對的布料保持件臂23、24的下端部之間架設固定有所述水平軸15。
27為紐扣保持件臂,該紐扣保持件臂27通過臂連結件28支撐在所述可 動臺22上,由此,紐扣保持件臂27及紐扣保持件5可通過所述可動臺22在 所述的前后Y-Y方向、左右X-X方向上一體地驅(qū)動移動。29為布料保持件調(diào)節(jié) 板,它沿著左側(cè)布料保持件臂23的外側(cè)設置,其下端部被安裝成可繞所述水 平軸15自由擺動。30為軸臂止動件,它固定在所述連桿14上,可與所述布料 保持件調(diào)節(jié)板29的中間部上邊緣抵接地折彎。
如圖2及圖4 圖7所示,在所述布料保持件擺動臂18的基部形成有切 入槽31,在該切入槽31內(nèi)嵌合有兩端具有卡合爪部32a、 32b的大致L字形狀 的曲柄連桿32的折彎部,并可繞所述水平軸15的軸心自由擺動地樞軸支撐。 另外,在所述左右一對的布料保持件臂23、 24之間,與所述水平軸15平行地 架設固定有另一個水平軸33,在該水平軸33的中間部分及位于其后方的縫紉 機機架34部分上安裝有左右一對的套環(huán)構件35a及叉狀的被卡合構件36a,這 些套環(huán)構件35a及叉狀的被卡合構件36a形成有在所述布料保持件10相對于 針板4位于規(guī)定位置的狀態(tài)下使所述曲柄連桿32繞水平軸15的軸心擺動時與 該曲柄連桿32兩端的卡合爪部32a、32b兩者擇一地卡合的被卡合部35及36。
另外,在所述布料保持件擺動臂18上通過缸體安裝臺37固定保持有上下 動作的缸體(第一致動器)38,在該缸體38的動作桿38a的前端通過連接片 39及連接銷40樞軸支撐式連接有所述曲柄連桿32。另外,所述被卡合部36
呈前后方向貫穿,以允許與其卡合的卡合爪部32b在前后Y-Y方向上移動。
采用上面的各結構來構成布料保持件的可動、固定切換機構,它可在以下 兩種狀態(tài)之間進行切換伴隨缸體38的伸縮動作使所述曲柄連桿32繞水平軸 15的軸心擺動而使該曲柄連桿32 —側(cè)的卡合爪部32b與叉狀被卡合構件36a 的被卡合部36卡合、從而使布料保持件10固定保持在規(guī)定位置上而僅停止該 布料保持件10的左右方向移動的如圖5及圖7所示的第一狀態(tài);或者使所述 曲柄連桿32另一側(cè)的卡合爪部32a與左右一對的套環(huán)構件35a的被卡合部35 卡合從而解除對布料保持件10的位置固定、并通過可動臺22使該布料保持件 10與紐扣保持件5 —起在前后、左右方向上移動的如圖4及圖6所示的第二狀 態(tài)。
在所述布料保持件的可動、固定切換機構上安裝有位置調(diào)整機構41,它 在所述可動、固定切換機構處于圖5及圖7所示的所述第一狀態(tài)時可在左右方 向上的一定范圍內(nèi)調(diào)整所述布料保持件10的固定保持位置。該位置調(diào)整機構 41是一種使形成有與所述曲柄連桿32 —側(cè)的卡合爪部32b卡合的一側(cè)的被卡 合部36的叉狀的被卡合構件36a在左右方向上的一定范圍內(nèi)滑動地將其固定 的機構,由如下構成。
圖3是對位置調(diào)整機構41的結構進行說明的主要部分的分解放大立體圖, 在通過緊固螺釘42固定在縫紉機機架34下面的向下開口的3字形狀的被卡合
構件保持件43內(nèi),在其左右側(cè)板間相互平行地架設固定有兩個銷44,這兩個 銷44插通所述被卡合構件36a的左右對置板部上形成的孔45,從而該被卡合 構件36a可在由所述被卡合構件保持件43的左右側(cè)板間限定的一定范圍內(nèi)在 左右方向上自由滑動地被支撐著。在所述被卡合構件保持件43的左右任一方 的外側(cè)配置有通過緊固螺釘46固定在縫紉機機架34下面的支撐件48上所保 持的氣缸(第二致動器)47,通過將該氣缸47的伸縮動作桿47a穿過被卡合 構件保持件43的一個側(cè)板上形成的孔43a而與所述被卡合構件36a連接固定, 伴隨所述氣缸47的伸縮動作,被卡合構件36a及被卡合部36可在左右方向上 的所述一定范圍內(nèi)驅(qū)動滑動。
另外,在所述被卡合構件保持件43的另一個側(cè)板上形成有螺紋孔49,在
該螺紋孔49中螺紋旋合有前端與所述被卡合構件36a的外表面抵接的螺栓狀 止動件50,通過使該螺栓狀止動件50相對于被卡合構件保持件43進退并通過 螺母51固定,可調(diào)節(jié)所述被卡合構件36a在左右方向上的滑動范圍。
另外,在所述左右一對的布料保持件臂23、 24之間除了所述水平軸15 外還架設固定有與其平行的軸52,在由這兩個軸15、 52保持姿勢的狀態(tài)下設 置有布料壓腳安裝臺53,在該布料壓腳安裝臺53的上端部通過安裝板54固定 保持有所述布料壓腳20用的缸體21。
下面對如上構成的釘扣機的釘扣縫制動作進行說明。
首先,通過未圖示的缸體的動作或手動桿的操作使四孔式紐扣6彈性地保 持在紐扣保持件5上,接著,通過缸體7的伸長使所述紐扣保持件5成為釘扣 縫制姿勢,并在布料保持件10上將布料11折疊成兩層進行放置。
接著,通過踩下未圖示的踏板使缸體12伸長而使所述布料保持件10繞水 平軸15的軸心旋轉(zhuǎn)擺動,將保持在該布料保持件10上的折疊成兩層的布料11 輸送到針板4上而裝載固定到布料導向件3上面,并通過缸體21的伸長使布 料壓腳20抵接在折疊成兩層的布料11的上表面來防止布料11的撓曲。此時, 通過缸體38的伸長動作,曲柄連桿32繞水平軸15的軸心擺動,該曲柄連桿 32—側(cè)的卡合爪部32b與被卡合爪部36卡合,由此,如圖5及圖7所示,布 料保持件10被固定保持在縫紉機機架34的規(guī)定位置上,從而成為該布料保持 件10在左右x-x方向上的移動停止的第一狀態(tài)。
在該第一狀態(tài)下使縫紉機動作,通過可動臺22使紐扣保持件5及布料保 持件10在前后Y-Y方向上以與紐扣6的四個孔中的右側(cè)的前后孔6Rf 、 6Rr的 間距d2相應的距離往復移動,如圖8所示,可對紐扣6的右側(cè)的前后孔6Rf、 6Rr由釘扣線RN進行預先設定的針腳數(shù)的釘扣縫制。
接著轉(zhuǎn)移到對紐扣6的四個孔中的左側(cè)的前后孔6Lf 、 6Lr進行釘扣縫制, 此時,如圖5及圖7所示,所述曲柄連桿32—側(cè)的卡合爪部32b也卡合保持 在被卡合部36上,由此,所述布料保持件10被固定保持在縫紉機機架34的 規(guī)定位置上,從而處于該布料保持件10在左右X-X方向上的移動仍然停止的 狀態(tài)。
在該狀態(tài)下使縫紉機動作,在通過可動臺22僅使紐扣保持件5在左右X-X 方向上以與紐扣6的四個孔中的左右孔距dl相應的距離移動后,通過可動臺 22使紐扣保持件5及布料保持件10在前后Y-Y方向上以與左側(cè)的前后孔6Lf 、 6Lr的間距d2相應的距離往復移動,從而如圖8所示,對紐扣6的左側(cè)的前后 孔6Lf 、 6Lr由釘扣線LN進行預先設定的針腳數(shù)的釘扣縫制。
如上所述,釘扣縫制時,在將布料保持件10固定保持在規(guī)定位置上而停 止該布料保持件10在左右X-X方向上移動的第一狀態(tài)下,僅使紐扣保持件5 在左右X-X方向上以與左右的孔距dl相應的量移動來對左右各兩個的前后孔 6Rf、 6Rr及6Lf、 6Lr依次進行縫制,從而如圖9所示,可對布料11以V字 形狀縫制左右的釘扣線RN、 LN,由此,即使在將柔軟的布料ll作為縫制對象 時,也不會出現(xiàn)因縫制褶鈹?shù)榷鹜庥^性變差,可進行高品質(zhì)的釘扣縫制。
另外,在所述第一狀態(tài)下的釘扣縫制時,根據(jù)釘扣線RN、 LN的種類和粗 細使所述位置調(diào)整機構41的氣缸47作伸縮動作,使形成有與曲柄連桿32 — 側(cè)的卡合爪部32b卡合的一側(cè)的被卡合部36的叉狀的被卡合構件36a沿著兩 個銷44在左右方向上滑動來調(diào)整被卡合部36的位置、即布料保持件10在左 右方向上的固定保持位置,從而不會使左右的釘扣線LN、 RN —起集中到布料 ll的一點上,如圖9所示,下落到相互隔開少許的布料ll部分上后,可在兩 根線LN、 RN的前端之間確保最大為3. 5ram左右的間隙d的狀態(tài)下大致V字形 狀地進行縫制。因此,可以避免這些釘扣線LN、 RN的前端集中到布料ll的一 點上進行縫制、結果產(chǎn)生斷線或因線之間相互重疊而使布料11部分局部地隆 起這類問題的發(fā)生,無論釘扣線RN、 LN的種類和粗細如何,都可進行品質(zhì)高 的釘扣。
另外,使所述位置調(diào)整機構41的螺栓狀止動件50相對于被卡合構件保持 件43進退并通過螺母51固定來對所述被卡合構件36a及被卡合部36在左右 方向上的滑動范圍進行調(diào)節(jié),從而所述兩根線LN、 RN前端之間的間隙d的大 小也可任意調(diào)節(jié),無論釘扣線RN、 LN的種類和粗細如何,均可避免如上所述 的問題發(fā)生,并通過大致V字形狀的縫制,在將柔軟的布料作為縫制對象時也 能確保外觀性好的釘扣。
在上面的釘扣縫制結束后,缸體7收縮,紐扣保持件5通過連桿8、 9旋 轉(zhuǎn),從而切換為繞扣縫制姿勢,且通過缸體38的收縮動作,曲柄連桿32繞水 平軸15的軸心擺動,該曲柄連桿32 —側(cè)的卡合爪部32a與被卡合部35卡合, 由此,如圖4及圖6所示,切換為布料保持件10通過可動臺22可與紐扣保持 件5 —起在前后Y-Y方向及左右X-X方向上一體移動的狀態(tài)。
在該第二狀態(tài)下,可動臺22根據(jù)未圖示的微機單元輸出的動作信號而移 動到圖IO所示第一針腳的繞扣縫制位置O,接著,紐扣保持件5及布料保持件 10通過所述可動臺22與針1的上下往復運動同步地在前后Y-Y方向及左右X-X 方向上以預先設定的間距往復運動,從而以圖10的A N所示的順序,在布料 11與紐扣6之間的左右的釘扣線RN、 LN的兩側(cè)交替地降下針1,利用繞扣線 BN進行加強左右的釘扣線RN、 LN的繞扣縫制。
另外,由于利用該繞扣縫制而得到加強的左右的釘扣線RN、 LN相對于布 料ll被縫制成了 V字形狀,在左右的釘扣線RN、 LN之間不存在布料ll,因此 即使緊緊地緊固繞扣線BN,也不會出現(xiàn)因紐扣6的縫制部位的布料11部分拉 攏而引起的縫制褶皺,如圖11所示,可進行縫制品質(zhì)高的釘扣縫制。
另夕卜,在上述實施形態(tài)中說明了四孔式紐扣6中的對右側(cè)孔6Rf、 6Rr的 釘扣線RN和對左側(cè)孔6Lf 、 6Lr的釘扣線LN在布料11上以V字形狀縫制時的 動作,但即使是同樣的四孔式紐扣6,也可采用下列方式使曲柄連桿32—側(cè) 的卡合爪部32a與被卡合部35卡合,如圖4及圖6所示,在使布料保持件10 通過可動臺22始終與紐扣保持件5 —起在前后Y-Y方向及左右X-X方向上保 持可移動的狀態(tài)下對右側(cè)的孔6Rf、 6Rr和左側(cè)的孔6Lf、 6Lr都進行縫制,從 而對左右的釘扣線RN、 LN進行如圖12所示的平行縫制。
另外,如果將兩孔式紐扣作為縫制對象,那么將這兩個孔放置在前后方向 上進行縫制,因此如圖4及圖6所示,無論是在使曲柄連桿32—側(cè)的卡合爪 部32a與被卡合部35卡合從而使布料保持件10通過可動臺22可始終與紐扣 保持件5 —起在前后Y-Y方向及左右X-X方向上移動的狀態(tài)下使用,或是在使 曲柄連桿32另一側(cè)的卡合爪部32b與被卡合部36卡合從而使布料保持件10 可與紐扣保持件5 —起在前后Y-Y方向上移動的狀態(tài)下使用,都可將兩孔式紐
扣縫制到布料ll上。
另外,在上述實施形態(tài)中對可用一臺縫紉機連續(xù)地進行釘扣縫制和繞扣縫 制的情況進行了說明,但也可應用于釘扣專用的縫紉機。此時,也能在對柔軟 的布料進行釘扣時防止縫制褶皺等的出現(xiàn),起到提高縫制品質(zhì)的效果。
另外,作為本發(fā)明的布料保持件的可動、固定切換機構并不局限于上述實 施形態(tài)中詳述的結構,簡而言之,只要可在將布料保持件10保持固定在規(guī)定 位置上從而停止該布料保持件10的左右方向移動的狀態(tài)、或者解除對布料保 持件10的位置固定從而使該布料保持件10與所述紐扣保持件5 —起在前后、 左右方向上移動的狀態(tài)兩者之間進行切換,則無論采用什么結構都可。
另外,作為安裝在所述布料保持件的可動、固定切換機構上的位置調(diào)整機
構41并不局限于上述實施形態(tài)中詳述的結構,簡而言之,只要可在左右方向 上對形成被卡合部36的被卡合構件36a進行調(diào)整,則無論采取什么結構都可。 另外,固定保持該位置調(diào)整機構41的被卡合構件保持件43的部位并不局限于 縫紉機機架34,只要是附屬于縫紉機的固定部,則無論哪里都可。
權利要求
1.一種釘扣機,包括針,在與縫紉機主軸連動的上下往復運動下將針線穿過紐扣的各孔從而在布料上進行釘扣縫制;針板,具有供所述針上下穿過移動的落針孔;布料保持件,插入折疊成兩層的布料中間并保持該布料;紐扣保持件,將所述紐扣保持成針貫穿該紐扣的孔的釘扣姿勢;可動臺,為使保持在所述紐扣保持件上的紐扣的各孔與所述針板的落針孔一致而在水平面內(nèi)相互正交的前后、左右方向上驅(qū)動所述紐扣保持件移動;以及布料保持件的可動、固定切換機構,在釘扣縫制時可在以下兩種狀態(tài)之間進行切換將所述布料保持件固定保持在規(guī)定位置上從而停止該布料保持件的左右方向移動的第一狀態(tài)、或者解除對所述布料保持件的固定保持從而使該布料保持件與所述紐扣保持件一起在前后、左右方向上移動的第二狀態(tài),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可動、固定切換機構上安裝有位置調(diào)整機構,在所述可動、固定切換機構處于所述第一狀態(tài)時,該位置調(diào)整機構可在所述左右方向上的一定范圍內(nèi)調(diào)整所述布料保持件的固定保持位置。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釘扣機,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動、固定切換機構包括大致L字形狀的曲柄連桿,可繞與水平軸相同的軸心自由擺動地被樞軸支 撐,且在兩端具有卡合爪部,所述水平軸在所述左右方向上可滑動地保持布料 保持件擺動臂的基部,該布料保持件擺動臂用于驅(qū)動所述布料保持件在離開所 述針板后將布料保持為折疊成兩層的位置與將保持為折疊成兩層的布料輸送 到所述針板上裝載固定的位置之間擺動;兩個被卡合構件,設置在所述可動臺側(cè)及固定部側(cè),在所述布料保持件相 對于針板位于規(guī)定位置的狀態(tài)下使所述曲柄連桿繞所述軸心擺動時,兩端的卡 合爪部兩者擇一地卡合;以及第一致動器,驅(qū)動所述曲柄連桿擺動以使所述兩端的卡合爪部兩者擇一地 與兩個被卡合構件卡合,安裝在所述可動、固定切換機構上的所述位置調(diào)整機構包括被卡合構件保持件,固定在固定部側(cè),在所述第一狀態(tài)下可在左右方向上 的一定范圍內(nèi)自由滑動地支撐所述曲柄連桿一側(cè)的卡合爪部所卡合的一側(cè)的 被卡合構件;以及第二致動器,相對于所述被卡合構件保持件在左右方向上驅(qū)動所述一側(cè)的被卡合構件滑動。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釘扣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被卡合構件保持件上 設置有可對所述一側(cè)的被卡合構件在左右方向上的滑動范圍進行調(diào)節(jié)的止動 件。
4. 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釘扣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動、固定切換機 構安裝于在布料與紐扣之間的釘扣線的兩側(cè)交替地降下針進行繞扣縫制的縫 紉機上。
5. 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釘扣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動、固定切換機 構安裝在釘扣專用的縫紉機上。
6.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釘扣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致動器中預先編 入有由所述曲柄連桿相對于兩個被卡合部的兩者擇一的卡合確定的布料保持 件的可動、固定的切換時刻的程序,并在第二致動器中預先編入有一側(cè)的被卡 合構件在左右方向上的滑動量及滑動時刻的程序。
全文摘要
一種釘扣機,設置有布料保持件的可動、固定切換機構,該切換機構在釘扣縫制時可在以下兩種狀態(tài)之間進行切換將布料保持件固定保持在規(guī)定位置上從而停止該布料保持件在左右方向上的移動的狀態(tài)、或者解除對布料保持件的位置固定從而使該布料保持件通過可動臺與紐扣保持件一起在前后方向、左右方向上移動的狀態(tài),在該切換機構上安裝有可在左右方向上的一定范圍內(nèi)調(diào)整布料保持件的固定保持位置的位置調(diào)整機構,由此可使整體結構簡單,可實現(xiàn)小型化、輕量化及低成本化,且即使在將柔軟的布料作為縫制對象時也不會出現(xiàn)縫制褶皺等,另外,無論線的種類和粗細如何,都可進行縫制品質(zhì)高的釘扣。
文檔編號D05B35/00GK101096799SQ20071012791
公開日2008年1月2日 申請日期2007年6月26日 優(yōu)先權日2006年6月27日
發(fā)明者木下龍一郎, 橫山隆一, 酒井逸夫 申請人:大和縫紉機制造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