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體外殺蟲劑領域,具體而言,涉及復方乙酰氨基阿維菌素制劑及其制備方法和應用。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城市中出現(xiàn)寵物熱,養(yǎng)犬養(yǎng)貓甚至飼養(yǎng)一些稀有動物的人不斷增加。同時,隨著改革開放政策深入,人們往來于國內外的活動日益頻繁,在此過程中也引進了一些國外名犬名貓。然而,與此同時,實際上也帶入了一些原地區(qū)沒有的人獸共患的疾病,而疾病最主要的來源就是貓、犬所攜帶的多種人獸共患寄生蟲,在寵物與人類親密接觸過程中,這些寄生蟲會傳染給人,給人類帶來危害。同時,犬也是多種寄生蟲的終末宿主,在日常活動中,也會使得牛羊豬等動物感染多種寄生蟲,這給動物的健康也帶來一定的危害。所以加強動物寄生蟲防治工作,特別是家庭寵物的寄生蟲防治,這對人和動物的健康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雖然人們在動物體內外殺蟲劑的研究上取得了相當?shù)倪M步,然而,一方面,由于寄生蟲抗藥性的產生,現(xiàn)有的殺蟲劑的施用效果逐年減弱,不得不每年增加殺蟲劑用量,這不僅造成了成本的提高,也造成了環(huán)境的污染以及對人體健康越來越大的威脅;另一方面,現(xiàn)有殺蟲劑異味較大,施用后無論是對于動物,特別是對于每日與人類長期接觸的寵物,還是施用者而言,都有較為嚴重的感官刺激。
有鑒于此,特提出本發(fā)明。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復方乙酰氨基阿維菌素制劑,所述的制劑中通過將乙酰氨基阿維菌素等具有殺蟲效果的成分復配使用,因而使得本發(fā)明制劑具有良好的殺蟲效果;同時,本發(fā)明中,以辣木籽油等具有芳香味天然植物精油為增效劑,可以掩蓋制劑中的異味,并提高使用者的感官。
乙酰氨基阿維菌素:屬于大環(huán)內酯類殺蟲劑,對體內外寄生蟲,特別是線蟲和節(jié)肢動物有高效驅殺作用,通過增加蟲體的抑制性遞質γ-氨基丁酸(γ-GABA)的釋放,以及打開谷氨酸控制的氯離子通道,增強神經膜對氯離子的通透性從而阻斷神經信號的傳遞,最終導致蟲體神經麻痹、肌肉細胞失去收縮能力而死亡。乙酰氨基阿維菌素具有高脂溶性,主要經糞便排泄,少量從乳汁和尿液中排泄??梢杂糜谥委熌膛5刃箢愺w內線蟲和體外螨蟲等寄生蟲病,特別是對于產乳期畜類的寄生蟲病有著很好的療效。
噻嘧啶:本品通過抑制膽堿酯酶,對寄生蟲的神經肌產生阻滯作用,能麻痹蟲體使之止動,安全排出體外,不致引起膽道梗阻或腸梗阻。本品口服很少吸收,大約7%以原形或代謝物自尿中排出,一半以上的藥物自糞便排泄。對蛔蟲,蟯蟲或鉤蟲感染的療效,據報道比哌嗪、恩波維鉸、芐酚寧等都好,對鞭蟲也有一定療效,為一廣譜高效驅腸蟲藥。用于驅蛔蟲(蟲卵陰轉率80%~95%)、鉤蟲、蟯蟲(蟲卵陰轉率達90%以上)或混合感染。由于口服后很少吸收,故全身毒性很低。對家畜多種胃腸蟲線蟲亦有效。
辣木籽油:辣木(MoringaoleiferaLam)又稱鼓槌樹,為辣木科(Moringaceae)辣木屬熱帶多年生落葉喬木,因其樹根具有辛辣味,故而得名辣木。辣木籽油是從辣木干粉中提取出來的一種揮發(fā)油,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因此其有良好的透皮作用。此外,據研究資料顯示,辣木籽油具有抗菌、消炎、抗真菌等作用,對人體癬病、真菌病都有治療作用。例如,現(xiàn)有技術:一種殺蟲劑(申請?zhí)枺?01310107896.9)公開了將辣木樹葉液與氮酮混合制備殺蟲劑的技術方案。
檸檬精油:蕓香科植物檸檬果實或鮮檸檬皮中提取的揮發(fā)油,主要促滲活性物質為檸檬烯,具有較好的促皮滲透作用,能夠促進川芎嗪、吲哚美辛、尼卡地平、模擬地坪、尼可地爾和地爾硫的經皮滲透。一項有關控釋TTS的研究采用羥丙纖維素或羥丙甲纖維素凝膠作為藥物(尼卡地平、尼莫地平、尼可地爾)儲庫,內含4%或2%檸檬烯作為透皮制劑,經大鼠和健康受試者的透皮吸收實驗表明,上述TTS能夠提供令人向往的液態(tài)血液濃度至24h或20h,從而大大提高了其生物利用度。
油酸:十八碳-順-9-烯酸,含18個碳原子和一個雙鍵的不飽和脂肪酸,脂溶性高,經常用于非水溶性藥物的增效劑,可顯著提高非水溶性藥物的生物利用度。同時,也是常用的脂肪酸類透皮促進劑,其促進機制主要有兩個方面:(1)油酸的不對稱雙鍵在深入皮膚脂質后,與脂肪作用造成脂質的空間不對稱,形成流動性微孔;(2)當相轉變溫度降低后,在同等的溫度條件下膜脂流動性更強,藥物在角質層的溶解度更高,隨脂質進入機體的效率越高,油酸能夠降低脂質層的相轉溫度。丁香酚(Eugenol):淡黃色或無色的澄清透明油狀的有香味的化合物,是一種良好的植物源藥物。丁香酚具有廣泛的藥理作用,主要有抗菌消炎、防腐保鮮、殺蟲驅蟲、解熱鎮(zhèn)痛、抗動物寄生蟲的作用。
經發(fā)明人經大量研究發(fā)現(xiàn),將辣木籽油、檸檬精油和/或油酸/丁香酚,與乙酰氨基阿維菌素配合應用,可顯著提高乙酰氨基阿維菌素的殺寄生蟲作用,經過透皮試驗研究,發(fā)現(xiàn)辣木籽油、檸檬精油和/或油酸/丁香酚等增效劑的添加可顯著提高乙酰氨基阿維菌素的透皮作用。
本發(fā)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所述的復方乙酰氨基阿維菌素制劑的制備方法,該方法中,通過將本發(fā)明組分作為原料并混合以制備相應的透皮試劑、滴劑,或者注射液,具有制備方法簡單、效率高且所制得的制劑殺蟲效果好等優(yōu)點。
本發(fā)明的第三個目的在于提供所述復方乙酰氨基阿維菌素制劑的應用,本發(fā)明制劑具有良好的殺蟲效果,因而能夠用于動物體內外寄生蟲的殺滅。
為了實現(xiàn)本發(fā)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一種復方乙酰氨基阿維菌素制劑,按照重量百分數(shù)計,所述復方乙酰氨基阿維菌素制劑主要由以下組分制成:
乙酰氨基阿維菌素0.5~20%;
增效劑1~10%;
抗氧化劑0.1~0.5%;
溶劑75~95%;
其中,所述增效劑為辣木籽油,和/或檸檬精油;和/或油酸;和/或丁香酚。
可選的,本發(fā)明中,所述復方乙酰氨基阿維菌素制劑還進一步包括噻嘧啶。
可選的,本發(fā)明中,按照重量百分數(shù)計,所述復方乙酰氨基阿維菌素制劑由以下組分制成:
乙酰氨基阿維菌素0.5~20%;
噻嘧啶3~8%;
抗氧化劑0.1~0.5%;
溶劑75~90%;
辣木籽油0.5~5%;
檸檬精油0.5~2%,和/或油酸0.5~5%/丁香酚0.5~5%。
可選的,本發(fā)明中,所述的抗氧化劑為BHA和或/BHT。
可選的,本發(fā)明中,所述的溶劑為α吡咯烷酮;和/或二甲基亞砜;和/或二甲基甲酰胺;和/或二甲基乙酰胺;和/或乙醇。
可選的,本發(fā)明中,所述復方乙酰氨基阿維菌素制劑,為透皮制劑、滴劑,或者注射液。
同時,本發(fā)明還提供了所述復方乙酰氨基阿維菌素制劑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復方乙酰氨基阿維菌素制劑是由本發(fā)明所述的組分混合制備得到的。
可選的,本發(fā)明中,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將乙酰氨基阿維菌素以大部分溶劑溶解;
2)向步驟1)所得溶液中加入增效劑,并繼續(xù)攪拌混合;
3)將BHT/BHA以剩余溶劑溶解后,將所得溶液與步驟2)所得溶液混合,即得所述復方乙酰氨基阿維菌素制劑。
可選的,本發(fā)明中,步驟1)中還進一步包括在步驟1)加入乙酰氨基阿維菌素的同時,還加入噻嘧啶,并攪拌混合的步驟。
進一步的,本發(fā)明還提供了所述復方乙酰氨基阿維菌素制劑在制備動物驅蟲藥物中的應用。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為:
(1)本發(fā)明中,通過乙酰氨基阿維菌素、噻嘧啶等藥效成分復配使用,從而可以使得本發(fā)明制劑具有良好的殺蟲效果,同時也不會產生抗藥性;
(2)本發(fā)明中,增效劑辣木籽油等天然植物油能夠有效改善本發(fā)明制劑的使用感官;同時,本發(fā)明中,將桉葉油與檸檬精油,和/或油酸/丁香酚配合使用,也能夠有效提高本發(fā)明藥效成分的滲透效果,同時還能夠有效提高對寄生蟲等害蟲的殺滅效果。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實施例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案進行詳細描述,但是本領域技術人員將會理解,下列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fā)明,而不應視為限制本發(fā)明的范圍。實施例中未注明具體條件者,按照常規(guī)條件或制造商建議的條件進行。所用試劑或儀器未注明生產廠商者,均為可以通過市售購買獲得的常規(guī)產品。
本發(fā)明所述復方乙酰氨基阿維菌素制劑是以乙酰氨基阿維菌素為藥效成分的動物體內外殺蟲制劑,按照重量百分數(shù)計,所述制劑主要由以下組分制成:乙酰氨基阿維菌素0.5~20%,例如可以為,但不限于2、5、10或者15%等;增效劑1~10%,例如可以為,但不限于2、3、4、5、6、7、8或者9%等;抗氧化劑0.1~0.5%,例如可以為,但不限于0.2、0.3或者0.4%等;溶劑75~95%,例如可以為,但不限于78、80、82、85或者90%等
其中,所述乙酰氨基阿維菌素制劑組分中,所述增效劑為辣木籽油;和/或檸檬精油;和/或油酸;和/或丁香酚;例如,所述增效劑可以為辣木籽油和檸檬精油;或者,所述增效劑可以為辣木籽油和油酸;或者,所述增效劑可以為辣木籽油和丁香酚;或者,所述增效劑可以為辣木籽油和檸檬精油以及油酸;或者,所述增效劑可以為辣木籽油、檸檬精油和丁香酚。
其中,所述抗氧化劑為BHT和/或BHA;其中BHT為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BHA為丁基羥基茴香醚;
其中,所述溶劑為α-二甲基吡咯烷酮;和/或二甲基亞砜;和/或二甲基甲酰胺;和/或二甲基乙酰胺;和/或乙醇。
進一步的,本發(fā)明所述制劑還可以包括噻嘧啶等其他藥效成分,這種包括噻嘧啶的復方乙酰氨基阿維菌素制劑,按照原料重量百分數(shù)計,是由以下組分制成的:乙酰氨基阿維菌素0.5~20%,例如可以為,但不限于2、5、10或者15%等;噻嘧啶3~8%,例如可以為,但不限于4、5、6或者7%等;抗氧化劑0.1~0.5%,例如可以為,但不限于0.2、0.3或者0.4%等;溶劑75~90%,例如可以為,但不限于80、82或者85%等;以及增效劑;
所述增效劑的組成為辣木籽油0.5~5%、檸檬精油0.5~2%;或者,所述增效劑的組成為辣木籽油0.5~5%、油酸0.5~5%;或者,所述增效劑的組成為辣木籽油0.5~5%、丁香酚0.5~5%;或者所述增效劑的組成為辣木籽油0.5~5%、檸檬精油0.5~2%、油酸0.5~5%;或者,所述增效劑的組成為辣木籽油0.5~5%、檸檬精油0.5~2%、丁香酚0.5~5%。
同樣的,所述乙酰氨基阿維菌素制劑組分中,抗氧化劑為BHT和/或BHA;其中BHT為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BHA為丁基羥基茴香醚;
其中,所述溶劑為α-吡咯烷酮;和/或二甲基亞砜;和/或二甲基甲酰胺;和/或二甲基乙酰胺;和/或乙醇。
本發(fā)明所述復方乙酰氨基阿維菌素制劑的制備方法較為簡易,是將各組分原料混合即能夠制得本發(fā)明制劑的,具體的:
本發(fā)明中作為溶劑使用的溶劑是分為兩部分使用的,其中大部分是在步驟1)中用于將乙酰氨基阿維菌素通過攪拌溶解,剩余的少部分是在步驟3)中用于溶解BHA/BHT;
進一步的,由于本發(fā)明制劑的主要的原料組分有兩種,因而在此步驟的制備方法上也有所差異,具體的,如果原料組分中不包含噻嘧啶,則此步驟中,僅需將乙酰氨基阿維菌素加入步驟1)所得溶液中,并進一步攪拌混合;如果原料組分中包含噻嘧啶,則將乙酰氨基阿維菌素以及噻嘧啶共同加入步驟1)所得溶液中,并進一步攪拌混合;
步驟2)中,是將作為增效劑的辣木籽油等組分加入混合溶液中,并繼續(xù)攪拌混合,攪拌混合的時間優(yōu)選為20min;
步驟3)則是將BHA/BTH以剩余部分的溶劑溶解后,加入之前的混合溶液中,并再次攪拌混合;在混合結束后,還可以將所得混合液經濾紙或濾布過濾,最終得到所述制劑;
進一步的,當所制備的制劑為注射液制劑時,則還需要將最終得到的制劑進行進一步的滅菌;
所述制劑進一步經抽檢合格后,方可進行分裝或者罐裝,進行銷售和使用。
進一步的,本發(fā)明所述制備方法具體可以總結為如下步驟:
1)將乙酰氨基阿維菌素,或者乙酰氨基阿維菌素和噻嘧啶,以大部分溶劑溶解,并攪拌混合;
2)向步驟1)所得溶液中加入增效劑,并繼續(xù)攪拌混合20~30min;
3)將BHT/BHA以剩余溶劑溶解后,將所得溶液與步驟2)所得溶液混合,并將所得混合溶液通過濾紙或濾布過濾,即得所述復方乙酰氨基阿維菌素制劑。
本發(fā)明所述制劑可用于家禽、家畜等動物的體內外驅蟲。優(yōu)選的,本發(fā)明所述制劑適用于家養(yǎng)寵物的體內外驅蟲,例如可以用于貓、犬等家養(yǎng)寵物的體內外驅蟲。
在具體使用方法上,可以將制劑滴于寄生蟲寄生處,或者還可以將制劑稀釋后,采用藥浴的方式進行大面積的體內外殺蟲。
實施例1
按照重量百分數(shù):0.5%乙酰氨基阿維菌素,2%辣木籽油,3%檸檬精油,0.1%BHT,以及余量的α-吡咯烷酮,分別稱取適量各原料;
然后,按照如下方法制備乙酰氨基阿維菌素透皮劑:
1)將乙酰氨基阿維菌素以大部分α-吡咯烷酮溶解;
2)向步驟1)所得溶液中加入辣木籽油以及檸檬精油,并繼續(xù)攪拌混合20~30min;
3)將BHT以剩余α-吡咯烷酮溶解后,將所得溶液與步驟3)所得溶液混合,并將所得混合溶液通過濾紙或濾布過濾,即得實施例1的復方乙酰氨基阿維菌素透皮劑。
進一步的,還可以將步驟3)過濾后所得產物進一步消毒、封裝,從而得到實施例1的復方乙酰氨基阿維菌素注射液制劑。
實施例2
按照重量百分數(shù):10%乙酰氨基阿維菌素,2%辣木籽油,3%油酸,0.1%BHA,以及余量的α-吡咯烷酮,分別稱取適量各原料;
然后,按照實施例1所述方法制備得到實施例2的復方乙酰氨基阿維菌素透皮劑;其中,步驟2)中,是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辣木籽油和油酸。
實施例3
按照重量百分數(shù):0.5%乙酰氨基阿維菌素,5%噻嘧啶,2%辣木籽油,3%丁香酚,0.1%BHT,以及余量的α-吡咯烷酮,分別稱取適量各原料;
然后,按照如下方法制備乙酰氨基阿維菌素透皮劑:
1)將乙酰氨基阿維菌素和噻嘧啶以大部分α-吡咯烷酮溶解;
2)向步驟1)所得溶液中加入辣木籽油和丁香酚,并繼續(xù)攪拌混合20~30min;
3)將BHT以剩余α-吡咯烷酮溶解后,將所得溶液與步驟2)所得溶液混合,并將所得混合溶液通過濾紙或濾布過濾,即得實施例3的復方乙酰氨基阿維菌素透皮劑。
實施例4
按照重量百分數(shù):10%乙酰氨基阿維菌素,5%噻嘧啶,2%辣木籽油,1.5%檸檬精油,1.5%丁香酚,0.1%BHT,以及余量的α-吡咯烷酮,分別稱取適量各原料;
然后,按照實施例3所述方法制備得到實施例4的復方乙酰氨基阿維菌素透皮劑;其中,步驟2)中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辣木籽油、檸檬精油以及丁香酚。
實施例5
按照重量百分數(shù):2.5%乙酰氨基阿維菌素,5%噻嘧啶,2%辣木籽油,1.5%檸檬精油,1.5%油酸,0.1%BHT,以及余量的α-吡咯烷酮,分別稱取適量各原料;
然后,按照實施例3所述方法制備得到實施例5的復方乙酰氨基阿維菌素透皮劑;其中,步驟2)中向所得溶液中加入辣木籽油、檸檬精油以及油酸。
實驗例1患病犬只治療效果
寵物場選擇病史、病情(均為經獸醫(yī)診斷患有犬螨病的犬只)相當?shù)幕疾∪?0只,隨機分為3組,分別為試驗組1、試驗組2和對照組,每組10只。試驗組1給予本發(fā)明實施例1,按每5kg體重給予1ml,滴于犬背部肩胛骨之間,用藥1次,觀察治愈情況;試驗組2給予本發(fā)明實施例3,按每5kg體重給予1ml,滴于犬背部肩胛骨之間,用藥1次,觀察治愈情況;對照組犬不用藥,觀察病發(fā)情況。
結果顯示,試驗組1、試驗組2病犬用藥后,第2天癥狀明顯好轉,或蟲減少,患犬抓癢次數(shù)明顯減少,脫毛停止,皮膚顏色由潮紅轉為粉紅,炎癥癥狀減輕,3天蟲糞減少第4天皮炎基本消失,開始長出新毛,無抓癢現(xiàn)象,第7天后,皮膚顏色轉為正常,無破損,而對照組患犬癥狀每日癥狀無明顯改善,呈加重狀態(tài)發(fā)展。
同時,在治療過程中和治療后,實驗犬只飲水飲食均正常,未出現(xiàn)任何異常情況;在用藥過程中,發(fā)現(xiàn)本發(fā)明制劑的并無農藥異味,感官良好。
實驗例2本發(fā)明制劑殺蟲效果
在某寵物市場,隨機選取100只健康的12~24月齡的寵物貓,隨機分為5組,每組20只;
試驗藥物:本發(fā)明實施例2和實施例4;
陽性對照藥物1:實施例2不添加含天然植物精油的透皮制劑的藥物,即:2.5%乙酰氨基阿維菌素,0.1%BHA,以及余量的N,N-二甲基吡咯烷酮,按照實施例2方法制備。
陽性對照藥物2:實施例4不添加含天然植物精油的透皮制劑的藥物,即:2.5%乙酰氨基阿維菌素,5%噻嘧啶,0.1%BHT,以及余量的N,N-二甲基吡咯烷酮,按照實施例4方法制備。
實驗前,每組寵物貓體表進行清洗,清潔寵物貓體表;然后,分別在每只寵物貓的前胸部侵染100只左右的貓蚤;然后,在侵染2d后,分別對第1-2組寵物貓以實施例1和實施例3的復方乙酰氨基阿維菌素制劑進行治療;第3組給予陽性對照藥物1進行治療;第4組給予陽性對照藥物2進行治療;第5組寵物貓不接受治療,僅以清水清洗;
治療方法如下:將2.5g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復方乙酰氨基阿維菌素劑按照1:100的比例與水混合,然后在侵染部位及周邊部位進行藥浴治療。
分別在給藥24、48以及72h對各組寵物貓的貓蚤感染情況進行觀察,并統(tǒng)計感染結果,判定標準:每只寵物貓在檢查過程中,如果視野目標內貓蚤的數(shù)量超出100只,則記為無效;如果視野貓蚤的數(shù)量為30~50只,則記為有效;如果視野內未出現(xiàn)貓蚤,則記為痊愈。治療效果對照如下:
由上述對照可知,在用藥24h后實驗組1~4組的有效率和治愈率均顯著高于未用藥組,說明本發(fā)明的對驅殺體內外寄生蟲是有效的。同時,由實驗數(shù)據可知,本發(fā)明實施例2和實施例4,用藥72h后,有效率可達100%,治愈率分別為95%和100%。而實驗組3和實驗組4用藥72h后有效率僅為80%和85%,治愈率僅為75%和80%;實驗組1和實驗組2的有效率和治愈率均顯著高于實驗組3和實驗組4,說明本發(fā)明在添加增效劑后,其驅蟲藥效作用可顯著增強,發(fā)生此效果的機理推斷,一方面是透皮的作用,促進了藥物更多的進入動物機體,藥物的利用度提升,另外本發(fā)明所用的增效劑成分辣木籽油本身就有比較良好的驅蟲作用。
同時,在治療過程中和治療后,寵物貓飲水飲食均正常,未出現(xiàn)任何異常情況;在用藥過程中,發(fā)現(xiàn)本發(fā)明制劑的異味較小,感官較好。
實驗例3滲透性效果
取乳豬腹部已剃毛的皮膚,并除去皮下脂肪、組織和毛細血管,然后用生理鹽水反復沖洗,擦干待用;
取適量乙酰氨基阿維菌素,并以α-吡咯烷酮溶解,并使得乙酰氨基阿維菌素的濃度為2.5%,然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適量辣木籽油,檸檬精油以及油酸,并使得三者濃度分別為2%、1.5%和1.5%,并將所得混合溶液作為釋放劑,接受劑為空白α-吡咯烷酮溶劑;記為實驗組1
同時,乙酰氨基阿維菌素,并以α-吡咯烷酮溶解,并使得乙酰氨基阿維菌素的濃度為2.5%,然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適量辣木籽油,檸檬精油以及丁香酚,并使得三者濃度分別為2%、1.5%和1.5%,并將所得混合溶液作為釋放劑,接受劑為空白α-吡咯烷酮溶劑;記為實驗組2;
在常溫下,進行皮膚體外透皮吸收實驗,釋放劑用量為2ml,接受劑為7ml,實驗溫度為37℃,在第1、2、4、6、8、10、12h時間點分別取5.0ml接受液,同時補充等量接受液,并利用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乙酰氨基阿維菌素含量,并計算出不同時間點乙酰氨基阿維菌素單位面積滲透量。結果如下:
然后,取4份乙酰氨基阿維菌素,并以適量α-吡咯烷酮溶解,并使得乙酰氨基阿維菌素的濃度為2.5%;
然后,分別以辣木籽油(記為對照組1),檸檬精油(記為對照組2),油酸(記為對照組3)和丁香酚(記為對照組4)作為滲透劑,并分別加入各份乙酰氨基阿維菌素溶液中;
其中對照組1中,溶液中辣木籽油的濃度為5%;對照組2中,溶液中檸檬精油的濃度為5%;對照組3溶液中油酸的濃度為5%;對照組4溶液中丁香酚的濃度為5%;
分別將三組溶液分別作為釋放劑,接受劑為空白α-吡咯烷酮溶劑;并分別按照如上所述相同的方法進行乙酰氨基阿維菌素單位面積滲透量,實驗結果表明,對照組1的12h單位面積滲透量為145.39μg/cm2;對照組2的12h單位面積滲透量為151.18μg/cm2;對照組3的12h單位面積滲透量為176.23μg/cm2;對照組3的12h單位面積滲透量為161.39μg/cm2;。
由此可見,本發(fā)明復合滲透劑的促滲透作用更好。
盡管已用具體實施例來說明和描述了本發(fā)明,然而應意識到,在不背離本發(fā)明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可以作出許多其它的更改和修改。因此,這意味著在所附權利要求中包括屬于本發(fā)明范圍內的所有這些變化和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