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5′呈味核苷酸的生物合成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5′呈味核苷酸的制備方法,特別是涉及一種生物合成5′呈味核苷酸的方法。
背景技術:
上個世紀50年代,研究人員發(fā)現(xiàn)5’-肌苷酸(5’-IMP)和5’-鳥苷酸(5’-GMP)與谷氨酸鈉(MSG)混合時產(chǎn)生協(xié)同效應(又稱相乘作用),可使食品鮮度提高數(shù)倍至數(shù)十倍。因此,以5’-肌苷酸和5’-鳥苷酸為代表的呈味核苷酸的應用引起了國內(nèi)外的廣泛關注。如今,呈味核苷酸作為一種新型的添加劑,已廣泛應用于醫(yī)療衛(wèi)生、營養(yǎng)、食品和醫(yī)藥等領域。
自上世紀60年代日本率先進行呈味核苷酸的工業(yè)化生產(chǎn)以來,已有多種生產(chǎn)呈味核苷酸及其衍生物的方法。按生產(chǎn)工藝進行歸納,主要有三種化學合成法、RNA酶解法及微生物發(fā)酵法。這三種方法的生產(chǎn)工藝及其產(chǎn)品均有很大差別。
化學合成法主要是利用核苷進行磷酸酯化反應。常用的磷酸化試劑主要是磷酸或焦磷酸的活性衍生物。焦磷酸的活性衍生物可為焦磷酰氯或雙-對-硝基苯焦磷酸等,而工業(yè)上廣泛采用的是三氯氧化磷。要在核苷的5’位上導入磷酸基,需在磷酸化反應前,保護核苷上核糖的2’和3’位的羥基。磷酸化完成后,再脫去保護劑,得到5’-核苷酸。
由于化學合成法所用試劑較昂貴,致使生產(chǎn)成本偏高,且具有一定毒性,一般用于生產(chǎn)一些有特殊用途的核苷酸及其衍生物。
酶解法生產(chǎn)5’-核苷酸的歷史最長、技術也最成熟。利用桔青霉發(fā)酵,得到5’-磷酸二酯酶與從酵母中提取的RNA進行反應,可生成四種5’-核苷酸的混合物,將混合物經(jīng)離子交換樹脂分離純化,即可得到四種核苷酸的純品。
通常采用固體發(fā)酵或深層發(fā)酵法制備5’-磷酸二酯酶。前者簡便、成本低,但占地面積大,生產(chǎn)效率低,且產(chǎn)生的分生孢子易污染環(huán)境,后者成本偏高。利用5’-磷酸二酯酶酶解RNA后,需要將四種核苷酸混合物進行分離純化,才能得到5’-肌苷酸的純品。但要獲得5’-IMP,則是將5’-AMP進行化學或酶轉化,生產(chǎn)工藝復雜,成本偏高。
早期用酶法得到的與呈味無關的5’-CMP(5’-胞苷酸)、5’-UMP(5’-尿苷酸),在當時無法利用,使得成本更高,因此,在谷氨酸發(fā)酵研究成功的基礎上,日本開始了核酸類物質的發(fā)酵研究。
微生物發(fā)酵法又分一步法和二步法。一步法主要用于5’-肌苷酸和5’-黃苷酸的生產(chǎn)。二步法即直接由碳源發(fā)酵生產(chǎn)或先發(fā)酵生成核苷,再經(jīng)化學磷酸化,獲得了相應的核苷酸。
1961年,日本科學家利用枯草芽孢桿菌(Bacillus subitilis)的腺嘌呤缺陷型生成了5’-肌苷酸、肌苷。隨后又報道了高產(chǎn)肌苷的枯草芽孢桿菌腺嘌呤缺陷型菌株,并建立了肌苷的工業(yè)化生產(chǎn)(Konjo K,Imai K,et al.Annual Congress Agr.Chem.Soc.1963 Abstracts,P.40)。1968年,在深入研究腺嘌呤缺陷型的產(chǎn)氨短桿菌(B.Ammoniagenes)時,在培養(yǎng)基中加入錳離子,以觀察對其生長的影響,結果篩選到了對錳離子不敏感的菌株,能夠高產(chǎn)肌苷酸。上述研究結果表明,一步法生產(chǎn)菌株的選育比較復雜,產(chǎn)生的肌苷酸易于分解,而且解決或解除終產(chǎn)物反饋調(diào)節(jié)問題也比較復雜,這都極大地限制了一步法生產(chǎn)肌苷酸的工業(yè)應用;而二步法得到的中間產(chǎn)物,如肌苷、鳥苷等本身也是很重要的發(fā)酵產(chǎn)品,其調(diào)控相對容易,因此二步法生產(chǎn)工藝的關鍵問題在于中間產(chǎn)物發(fā)酵后,如何高效地轉化成目標核苷酸。
1999年日本Asano等發(fā)現(xiàn),Morganella morganii等許多腸桿菌的酸性磷酸酶具有選擇性磷酸酶轉移酶活性。該磷酸酶可利用焦磷酸和核苷酸為底物,特異性催化5’肌苷酸的生成,從而為酶法進行核苷的5’磷酸化提供了新方法。而且,在核苷磷酸化方面,由于酶催化具有反應條件溫和、低成本、低毒性和特異性高等優(yōu)點,展現(xiàn)了較大的發(fā)展?jié)摿?。然而迄今為止,有關酸性磷酸酶轉移酶活性的酶學動力學、細胞催化、融合蛋白催化及酶相關催化過程的參數(shù)還沒有被系統(tǒng)報道過。
通過以上分析可見,上述合成5’呈味核苷酸的方法各有不足,開發(fā)生產(chǎn)呈味劑的新方法是核苷酸發(fā)酵工業(yè)發(fā)展的重要方向之一。目前,我國發(fā)酵法生產(chǎn)肌苷和鳥苷已經(jīng)實現(xiàn)工業(yè)化,以此為基礎進一步開發(fā)生產(chǎn)5’-肌苷酸技術的關鍵是如何實現(xiàn)肌苷和鳥苷的特異性磷酸化。酶法轉化因其具有簡便高效和選擇性強等優(yōu)點,具有很大的發(fā)展?jié)摿?,而開發(fā)具有特異性催化合成5’呈味核苷酸潛力的菌株和工藝,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產(chǎn)量較高、成本低廉的生物合成5′呈味核苷酸的方法。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取以下技術方案一種生物合成5′呈味核苷酸的方法,是將含有酸性磷酸酶基因的產(chǎn)氣腸桿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 IAM1183)菌體作為催化劑添加到含底物焦磷酸和肌苷(Inosine)或鳥苷(Guanosine)的反應溶液中,在25-35℃,pH 4.0-8.4下反應,得到5’-肌苷酸(5’-IMP)或5’-鳥苷酸(5’-GMP)。
在上述5′呈味核苷酸的合成方法中,反應條件優(yōu)選為30℃,pH 4.6。
為獲得更高的合成效率,可將含有酸性磷酸酶基因的產(chǎn)氣腸桿菌菌體細胞破碎后,用破碎細胞液進行上述催化反應,此時的反應條件優(yōu)選為30℃,pH 7.6。
可用常規(guī)方法對產(chǎn)氣腸桿菌菌體細胞進行破碎處理,如超聲、化學破碎法或酶學破碎法等。所述破碎菌體的方法可為將菌體置于pH 7.2-8.4,0.1mM的Tris·HCl緩沖液中,在0℃冰水浴中超聲50-150次,每次超聲時間為2-4sec,間隔時間為2-4sec。
上述反應液中肌苷的濃度為5-40mg/mL,優(yōu)選為10mg/mL;鳥苷的濃度為5-40mg/mL,優(yōu)選為10mg/mL;焦磷酸的濃度為200-300mg/mL,優(yōu)選為250mg/mL;產(chǎn)氣腸桿菌菌體細胞的濃度為10-80mg/mL,優(yōu)選為20mg/mL。
此外,為提高酶促反應效率,在上述反應液中還可添加濃度為0.1-0.4mg/mL的硫酸鎂,以提供Mg2+。
所述含有酸性磷酸酶基因的產(chǎn)氣腸桿菌可按照常規(guī)培養(yǎng)方法獲得,如將產(chǎn)氣腸桿菌接種于LB液體培養(yǎng)基中,在30-37℃,100-250rpm下培養(yǎng)。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生物合成呈味核苷酸(5′-IMP和5′-GMP)的方法。該方法是以焦磷酸和肌苷(或鳥苷)為底物,利用產(chǎn)氣腸桿菌所具有的酸性磷酸酶活性將肌苷(或鳥苷)特異性催化生成5′-IMP(或5′-GMP),反應原理見圖1。本發(fā)明具有以下優(yōu)點1)選用的菌株具有酸性磷酸酶活性高,生長速度快和環(huán)境適應性強的優(yōu)點,在好氧及厭氧條件下均可生長,適于工業(yè)化生產(chǎn);2)合成方法簡單,目的產(chǎn)物的產(chǎn)量高,5′-肌苷酸的濃度可達6.21mg/mL、5′鳥苷酸的濃度可達6.0mg/mL;3)原料來源廣泛,對設備要求低,生產(chǎn)成本低廉。
本發(fā)明將在5′呈味核苷酸的工業(yè)化生產(chǎn)中發(fā)揮重要作用,應用前景廣闊。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5’-肌苷酸合成方法的原理圖。
圖2為pH值對產(chǎn)氣腸桿菌整細胞催化合成5′-肌苷酸影響的檢測結果。
圖3為最適pH值產(chǎn)氣腸桿菌整細胞催化合成5′-肌苷酸隨時間變化關系的檢測結果。
圖4為產(chǎn)氣腸桿菌整細胞催化合成5′-肌苷酸時底物肌苷的轉化率與目標產(chǎn)物5′-肌苷酸的轉化率隨時間變化關系的檢測結果。
圖5為用產(chǎn)氣腸桿菌細胞破碎液進行催化5′-肌苷酸的生物合成時不同pH酶活力影響的檢測結果。
圖6為最適pH值時產(chǎn)氣腸桿菌細胞破碎液催化合成5′-肌苷酸隨時間變化關系的檢測結果。
圖7為產(chǎn)氣腸桿菌細胞破碎液催化合成5′-肌苷酸時底物肌苷的轉化率與目標產(chǎn)物5′-肌苷酸的轉化率隨時間變化關系的檢測結果。
圖8為產(chǎn)氣腸桿菌內(nèi)酸性磷酸轉移酶的存在方式檢測結果。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述實施例中所用方法如無特別說明均為常規(guī)方法。
實施例1、用產(chǎn)氣腸桿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 IAM1183)整細胞催化5′-肌苷酸的生物合成及不同pH對整細胞催化合成5′-肌苷酸的影響1、產(chǎn)氣腸桿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 IAM1183)菌體的獲得挑取產(chǎn)氣腸桿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 IAM1183)(購自日本東京大學應用微生物研究所(IAM)菌種庫)的單菌落,將其接種于50mL盛有20mL LB液體培養(yǎng)基的小三角瓶中,在37℃、100rpm搖床培養(yǎng)12小時(過夜)作為種子液;再取1.5mL種子液,將其接種到盛有150mL LB液體培養(yǎng)基的250mL三角瓶中,在37℃、180rpm下培養(yǎng)至OD600值為1.8時,12000rpm離心8min,棄上清,得到產(chǎn)氣腸桿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IAM1183)菌體細胞。
2、產(chǎn)氣腸桿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 IAM1183)整細胞催化5′-肌苷酸的生物合成時不同pH對整細胞催化合成5′-肌苷酸的影響向含10mg/mL肌苷,250mg/mL Na4P2O7·10H2O和0.2mg/mL MgSO4·7H2O的溶液反應體系中添加步驟1獲得的0.4g產(chǎn)氣腸桿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 IAM1183)菌體細胞(相當20mg/mL),然后在30℃及不同pH(4.0-5.6)下反應16h后,離心取上清,稀釋一倍,用高壓液相色譜法對合成的5′-肌苷酸進行定性、定量測定,以檢測不同pH對產(chǎn)氣腸桿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 IAM1183)整細胞催化合成5′-肌苷酸的影響。檢測結果如圖2所示(縱坐標為5′-肌苷酸的濃度(mg/mL),橫坐標為pH值),pH值為4.0-5.6時均能生成5′-肌苷酸,且在pH值約為4.8時,5′-肌苷酸的合成速率最快。
實施例2、用產(chǎn)氣腸桿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 IAM1183)整細胞催化5′-肌苷酸的生物合成時5′-肌苷酸隨時間的變化關系用與實施例1相同的方法得到產(chǎn)氣腸桿菌菌體細胞,然后向含10mg/mL肌苷,250mg/mL Na4P2O7·10H2O和0.2mg/mL MgSO4·7H2O的溶液中添加實施例1步驟一獲得的0.4g產(chǎn)氣腸桿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 IAM1183)菌體細胞(相當20mg/mL),然后在28℃、pH4.8下進行催化反應,每隔2小時取樣,離心取上清,用高壓液相色譜法對合成的5′-肌苷酸進行定性、定量測定,以檢測產(chǎn)氣腸桿菌(Enterobacteraerogenes IAM1183)整細胞催化合成5′-肌苷酸隨時間的變化關系。檢測結果如圖3所示(縱坐標為5′-肌苷酸的濃度(mg/mL),橫坐標為反應時間),隨著反應時間的延長,5′-肌苷酸的濃度近似呈線性增加,表明反應速度并無明顯下降,即底物濃度相對過量,反應速度仍保持最大速度,產(chǎn)氣腸桿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IAM1183)的磷酸轉移酶仍具有較高活力,酶活穩(wěn)定。
實施例3、用產(chǎn)氣腸桿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 IAM1183)整細胞進行5′肌苷酸的生物合成及底物轉化率與目標產(chǎn)物轉化率隨時間的變化關系用與實施例1相同的方法得到產(chǎn)氣腸桿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 IAM1183)菌體細胞,然后向含8mg/mL肌苷,300mg/mL Na4P2O7·10H2O和0.4mg/mL MgSO4·7H2O的溶液中添加實施例1步驟一獲得的0.4g產(chǎn)氣腸桿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IAM1183)細胞(相當20mg/mL),然后在30℃、pH4.8下進行催化反應,每隔2小時取樣,離心取上清,用高壓液相色譜法對合成的5′-肌苷酸及底物濃度進行定性、定量測定。以檢測底物肌苷的轉化率與目標產(chǎn)物5′-肌苷酸的轉化率隨時間的變化關系。檢測結果如圖4所示(縱坐標為轉化率(%),橫坐標為反應時間),肌苷轉化率隨時間的變化關系較為平緩,隨反應時間的變化不大,表明肌苷對于細胞膜的滲透性較強,能夠較容易地進入細胞;而5′-肌苷酸的生成隨時間變化較為明顯,且近似線性,這與5′-肌苷酸的滲透性較差有關,合成的5′-肌苷酸需逐步釋放到胞外。
實施例4、檢測用產(chǎn)氣腸桿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 IAM1183)細胞破碎液催化5′-肌苷酸的生物合成時不同pH對游離磷酸轉移酶活力的影響用與實施例1相同的方法得到產(chǎn)氣腸桿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 IAM1183)全菌體,然后用超聲法破碎菌體細胞,方法為將菌體置于pH 7.6,0.1mM的Tris·HCl緩沖液中,在0℃冰水浴中超聲99次,每次超聲時間為3sec,間隔時間為3sec。再向含10mg/mL肌苷,250mg/mL Na4P2O7·10H2O和0.2mg/mL MgSO4·7H2O的溶液中添加20mg/mL產(chǎn)氣腸桿菌(Enterobacter aerrogenes IAM1183)菌體破碎液,然后在30℃及不同pH(5.2-8.4)下反應10min后,用0.15mL濃鹽酸終止反應。用高壓液相色譜法對合成的5′-肌苷酸進行定性、定量測定。酶活性檢測結果如圖5所示(縱坐標為游離的磷酸轉移酶活力(U),MES表示醋酸鈉緩沖溶液pH5.2-6.8,Tris·HCl表示pH7.2-8.4橫坐標為pH值),在pH為7.6時,游離的磷酸轉移酶活力最高,且具有最大的催化反應速度,為最佳反應的pH值,同時也說明pH值對游離磷酸轉移酶的活力影響比用產(chǎn)氣腸桿菌整細胞進行催化合成時更為明顯。
實施例5、在最佳pH 7.6下用產(chǎn)氣腸桿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 IAM1183)破碎細胞液催化生物合成5′-肌苷酸隨時間的變化關系。
與實施例1相同的方法得到產(chǎn)氣腸桿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 IAM1183)全菌體,然后用與實施例4相同的方法破碎細胞,再向含15mg/mL肌苷,250mg/mLNa4P2O7·10H2O和0.2mg/mL MgSO4·7H2O的溶液中添加40mg/mL產(chǎn)氣腸桿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 IAM1183)菌體破碎液,然后在30℃、pH 7.6條件下進行催化反應,每隔2小時取樣,加入0.15mL濃鹽酸終止反應。在20℃、8000rmp下離心20min,將上清液稀釋1倍,用高壓液相色譜法對合成的5′-肌苷酸進行定性、定量測定;以檢測產(chǎn)氣腸桿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 IAM1183)破碎細胞催化合成5′-肌苷酸隨時間的變化關系。檢測結果如圖6所示(縱坐標為5′-肌苷酸的濃度(mg/mL),橫坐標為反應時間),破碎細胞催化能力較強,反應10分鐘可將加入肌苷總量的38.4%轉化為5′-肌苷酸,當5′-肌苷酸濃度達到5.8mg/mL時,反應速度明顯下降,說明酶活受到產(chǎn)物的抑制。
實施例6、在最佳pH7.6下用產(chǎn)氣腸桿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 IAM1183)破碎細胞液進行5′-肌苷酸的生物合成及底物轉化率與目標產(chǎn)物轉化率隨時間的變化關系用與實施例1相同的方法得到產(chǎn)氣腸桿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 IAM1183)全菌體,然后用與實施例4相同的方法破碎菌體細胞,再向含10mg/mL肌苷,250mg/mLNa4P2O7·10H2O和0.1mg/mL MgSO4·7H2O的溶液中添加15mg/mL產(chǎn)氣腸桿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 IAM1183)菌體破碎液,然后在30℃、pH7.6下進行催化反應,每隔2小時,用0.15mL濃鹽酸終止反應。用高壓液相色譜法對合成的5′-肌苷酸及底物濃度進行定性、定量測定,以檢測底物肌苷的轉化率與目標產(chǎn)物5′-肌苷酸的轉化率隨時間的變化關系。檢測結果如圖7所示(縱坐標為轉化率(%),橫坐標為反應時間),在初始較短的時間內(nèi),反應可以很快地進行,在10min內(nèi),5′-肌苷酸的濃度可以達到5.85mg/mL,而在此后5′-肌苷酸的濃度隨反應時間的變化并不明顯,到達16h后,5′-肌苷酸的濃度可達6.21mg/mL。
實施例7、檢測產(chǎn)氣腸桿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 IAM1183)內(nèi)酸性磷酸轉移酶的存在方式用與實施例1相同的方法得到產(chǎn)氣腸桿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 IAM1183)全菌體,然后用與實施例4相同的方法破碎細胞,然后在20℃、8000rmp下離心20min,分離上清液和沉淀,再將破碎菌體的上清液和沉淀,以及未進行離心分離的破碎菌體和含全菌體的培養(yǎng)菌液分別作為催化物加到含10mg/mL肌苷,250mg/mL Na4P2O7·10H2O和0.2mg/mL MgSO4·7H2O的溶液中在30℃、pH 7.6條件下進行催化反應,以無催化物的反應體系為陰性對照,用高壓液相色譜法測定產(chǎn)物的5′-肌苷酸的濃度。檢測結果如圖8所示(縱坐標為5′-肌苷酸的濃度(mg/mL),橫坐標為反應時間),產(chǎn)氣腸桿菌細胞破碎液上清的催化能力遠大于破碎沉淀物的催化能力,說明產(chǎn)氣腸桿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 IAM1183)的酸性磷酸轉移酶處于細胞內(nèi),并且具有可溶性強的特點。
實施例8、利用產(chǎn)氣腸桿菌(Enterbacter aerogenes IAM1183)整細胞合成5′-鳥苷酸用與實施例1相同的方法得到產(chǎn)氣腸桿菌(Enterbacter aerogenes IAM1183)全菌體,然后向含10mg/mL鳥苷,250mg/mL Na4P2O7·10H2O和0.2mg/mL MgSO4·7H2O的溶液中添加20mg/mL產(chǎn)氣腸桿菌(Enterbacter aerogenes 1AM1183)全菌體,然后在30℃、pH4.8下進行催化反應,并每隔2小時取樣,用高壓液相色譜法對合成的5′-鳥苷酸進行定性、定量測定。結果隨著反應時間的延長,5′-鳥苷酸的濃度近似呈線性增加,表明本發(fā)明所選用的菌株具有較高的酸性磷酸酶活性,可用于5′-鳥苷酸的生物合成中。
實施例9、利用產(chǎn)氣腸桿菌破碎細胞合成5′-鳥苷酸用與實施例1相同的方法得到產(chǎn)氣腸桿菌(Enterbacter aerogenes IAM1183)全菌體,然后用與實施例4相同的方法破碎細胞,再向含12mg/mL鳥苷,280mg/mLNa4P2O7·10H2O和0.3mg/mL MgSO4·7H2O的溶液中添加50mg/mL產(chǎn)氣腸桿菌(Enterbacter aerogenes IAM1183)細胞破碎液,然后在32℃、pH 8.0下進行催化反應,每隔2小時用高壓液相色譜法對合成的5′-鳥苷酸濃度進行定性、定量測定。結果且隨著反應時間的延長,5′-鳥苷酸的濃度近似呈線性增加,表明本發(fā)明所選用的菌株具有較高的酸性磷酸酶活性,可用于5′-鳥苷酸的生物合成中。
實施例10、利用產(chǎn)氣腸桿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 IAM1183)整細胞合成5′-鳥苷酸用與實施例1相同的方法得到產(chǎn)氣腸桿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 IAM1183)全菌體,然后向含10mg/mL鳥苷,250mg/mL Na4P2O7·10H2O和0.2mg/mL MgSO4·7H2O的溶液中添加20mg/mL產(chǎn)氣腸桿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 IAM1183)全菌體,然后在30℃、pH4.8下進行催化反應,并每隔2小時取樣,用高壓液相色譜法對合成的5′-鳥苷酸進行定性、定量測定。結果隨著反應時間的延長,5′-鳥苷酸的濃度近似呈線性增加,到達16h后,5′-鳥苷酸的濃度可達5.9mg/mL,表明本發(fā)明所選用的菌株具有較高的酸性磷酸酶活性,可用于5′-鳥苷酸的生物合成中。
實施例11、利用產(chǎn)氣腸桿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 IAM1183)整細胞合成5′-鳥苷酸用與實施例1相同的方法得到產(chǎn)氣腸桿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 IAM1183)全菌體,然后向含5mg/mL鳥苷和200mg/mL Na4P2O7·10H2O的溶液中添加10mg/mL產(chǎn)氣腸桿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 IAM1183)全菌體,然后在25℃、pH7.6下進行催化反應,并每隔2小時取樣,用高壓液相色譜法對合成的5′-鳥苷酸進行定性、定量測定。結果隨著反應時間的延長,5′-鳥苷酸的濃度近似呈線性增加,5′-鳥苷酸的濃度可達5.5mg/mL,表明本發(fā)明所選用的菌株具有較高的酸性磷酸酶活性,可用于5′-鳥苷酸的生物合成中。
實施例12、利用產(chǎn)氣腸桿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 IAM1183)整細胞合成5′-鳥苷酸用與實施例1相同的方法得到產(chǎn)氣腸桿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 IAM1183)全菌體,然后向含40mg/mL鳥苷,300mg/mL Na4P2O7·10H2O和0.4mg/mL MgSO4·7H2O的溶液中添加80mg/mL產(chǎn)氣腸桿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 I4M1183)全菌體,然后在35℃、pH8.4下進行催化反應,并每隔2小時取樣,用高壓液相色譜法對合成的5′-鳥苷酸進行定性、定量測定。結果隨著反應時間的延長,5′-鳥苷酸的濃度近似呈線性增加,5′-鳥苷酸的濃度可達5.9mg/mL,表明本發(fā)明所選用的菌株具有較高的酸性磷酸酶活性,可用于5′-鳥苷酸的生物合成中。
實施例13、利用產(chǎn)氣腸桿菌破碎細胞合成5′-鳥苷酸用與實施例1相同的方法得到產(chǎn)氣腸桿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 IAM1183)全菌體,然后用超聲法破碎菌體細胞,方法為將菌體置于pH 8.4,0.1mM的Tris·HCl緩沖液中,在0℃冰水浴中超聲150次,每次超聲時間為5sec,間隔時間為2sec。再向含12mg/mL鳥苷,280mg/mL Na4P2O7·10H2O和0.1mg/mL MgSO4·7H2O的溶液中添加50mg/mL產(chǎn)氣腸桿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 IAM1183)細胞破碎液,然后在30℃、pH 7.6下進行催化反應,每隔2小時用高壓液相色譜法對合成的5′-鳥苷酸濃度進行定性、定量測定。結果且隨著反應時間的延長,5′-鳥苷酸的濃度近似呈線性增加,5′-鳥苷酸的濃度可達6.0mg/mL,表明本發(fā)明所選用的菌株具有較高的酸性磷酸酶活性,可用于5′-鳥苷酸的生物合成中。
權利要求
1.一種生物合成5′呈味核苷酸的方法,是將含有酸性磷酸酶基因的產(chǎn)氣腸桿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 IAM1183)菌體添加到含底物焦磷酸和肌苷或鳥苷的反應溶液中,在25-35℃,pH4.0-8.4下反應,得到5’-肌苷酸或5’-鳥苷酸。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反應溶液中添加濃度為0.1-0.4mg/mL的硫酸鎂。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應條件為30℃,pH4.6。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破碎含有酸性磷酸酶基因的產(chǎn)氣腸桿菌菌體細胞,再用細胞破碎液進行反應。
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菌體的方法為將菌體置于pH7.2-8.4,0.1mM的Tris·HCl緩沖液中,在0℃冰水浴中超聲50-150次,每次超聲時間為2-4sec,間隔時間為2-4sec。
6.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應條件為30℃,pH7.6。
7.根據(jù)權利要求1-6任一項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肌苷的濃度為5-40mg/mL,鳥苷的濃度為5-40mg/mL,焦磷酸的濃度為200-300mg/mL,產(chǎn)氣腸桿菌菌體的添加量為10-80mg/mL。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肌苷的濃度為10mg/mL,鳥苷的濃度為10mg/mL,焦磷酸的濃度為250mg/mL,產(chǎn)氣腸桿菌菌體的添加量為20mg/mL。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5′呈味核苷酸的生物合成方法。該方法是將含有酸性磷酸酶基因的產(chǎn)氣腸桿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 IAM1183)菌體添加到含底物焦磷酸和肌苷或鳥苷的反應溶液中,在25-35℃,pH 4.0-8.4下反應,得到5’-肌苷酸或5’-鳥苷酸。本發(fā)明具有以下優(yōu)點1)選用的菌株具有酸性磷酸酶活性高,生長速度快和環(huán)境適應性強的優(yōu)點,在好氧及厭氧條件下均可生長,適于工業(yè)化生產(chǎn);2)生產(chǎn)方法簡單,目的產(chǎn)物的產(chǎn)量高;3)原料來源廣泛,對設備要求低,生產(chǎn)成本低廉。本發(fā)明將在5′呈味核苷酸的工業(yè)化生產(chǎn)中發(fā)揮重要作用,應用前景廣闊。
文檔編號C12R1/01GK1974780SQ20061016527
公開日2007年6月6日 申請日期2006年12月15日 優(yōu)先權日2006年12月15日
發(fā)明者邢新會, 趙洪新, 楊成, 盧元, 張翀, 王立言 申請人:清華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