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具有支承板的裝置及涂敷鈍態(tài)凝膠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具有配置不活化組成元件的支承板的裝置及在組成元件上涂敷鈍態(tài)凝膠的方法。
從西德專利(公開號2214163)說明書可知,具有支承板的裝置已然公開,它是把電氣組成元件設置在支承板上。電氣組成元件通過供電部分供給電壓,供電部分及電氣組成元件通過作為防護層的硬化鈍態(tài)凝膠來防止外來作用及損傷。
在第1種結構中,防護層包圍住電氣組成元件及供電部分。由于鈍態(tài)凝膠在流動狀態(tài)下涂敷在電氣組成元件上,故在該場合下,防護層不可能精確地覆蓋規(guī)定區(qū)域,這是因為鈍態(tài)凝膠在硬化之前互相背離地流動之故。
另外的配置方式是,框架配置在有供電部分的電氣組成元件周圍,然后框架通過形成防護層的鈍態(tài)凝膠充填,這時,支承板和框架間的氣密性不佳,因此鈍態(tài)凝膠貫穿在支承板和框架之間,也無法覆蓋支承板的規(guī)定區(qū)域。
此外,因將框架配置在電氣組成元件周圍并把框架整體緊密粘接在支承板上的作法已然公知。但為了在支承板上粘接框架整體需要粘接劑或調整框架時需要高精度,因而相當麻煩。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點。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具有支承板的裝置,它有設置組成元件的支承板,組成元件用作為防護層的鈍態(tài)凝膠覆蓋,側面用隔流部件限制該鈍態(tài)凝膠,隔流部件具有觸變性凝膠。
本發(fā)明還提供一種涂敷鈍態(tài)凝膠的方法,是在設置在支承板上并由框架所包圍的組成元件上涂敷鈍態(tài)凝膠的方法,框架通過粘接層固定在支承板上,在框架內側將鈍態(tài)凝膠注入組成元件上,然后使鈍態(tài)凝膠硬化而成,框架僅在小范圍內通過粘接層固定在支承板上,在框架和支承板形成的拐角區(qū)域內充填觸變性凝膠,再將鈍態(tài)凝膠注入位于框架內側的組成元件上,然后再使鈍態(tài)凝膠及觸變性凝膠硬化。
上述本發(fā)明裝置的優(yōu)點在于,利用觸變性凝膠可以配置出任意形狀的隔流部件,而且可通過觸變性凝膠來可靠地限制鈍態(tài)凝膠。因而可以簡單,價廉而迅速地使組成元件不活化。
通過其它與權利要求對應的記載可以獲得所記載的裝置的合理結構及改良。
尤其是在該合理結構中,框架配置在組成元件周圍,而且支承板和框架間的中間間隙用觸變性凝膠充填并密封,故可避免在支承板和框架整體間的緊密粘接的復雜結構。
而且觸變性凝膠具有可在支承板和框架間的中間空間中形成可靠密封的流動特性。
特別可取的是通過點狀粘接層而將框架固定在支承板上,于是就可把框架整體粘結在支承板上,使框架配置精度提高并能阻止框架滑落。
所述本發(fā)明方法的特點在于,在支承板或粘接層上無需正確調整框架,更為有利的是,鈍態(tài)凝膠及觸變性凝膠不需干燥過程而可依次地進行涂敷,因而可縮短制造工序,且裝置可價廉地構成。
在其它改良方法中,框架通過另一組成元件配置,從而僅組成元件所選擇的部分能通過鈍態(tài)凝膠而防護,因此可節(jié)約鈍態(tài)凝膠而且其方法可縮短時間。
圖1是用觸變性凝膠組成的隔流部件圖;
圖2是隔流部件的剖面圖;
圖3是由框架和觸變性凝膠組成的隔流部件圖;
圖4是防護層剖面圖。
圖1中所示的支承板1具有開口4,本實施例中,在該開口4內插入帶有集成電路的基片構成的另一組成元件3,支承板1由鋁材制成,也可用銅及塑料等制成。
在與開口4相鄰的支承板1上設有組成元件2,該組成元件2構成混合電路,組成元件2和另一組成元件3通過導線8互相電連接。
組成元件2用由觸變性凝膠組成封閉的隔流部件5包圍,這一隔流部件5的走向橫穿另一組成元件3,所以另一組成元件3的一部分、導線8及組成元件2被隔流部件5所包圍。
在隔流部件5的內側,配置起到防止外部作用及損傷的防護層的鈍態(tài)凝膠6,這時,另一組成元件3的一部分、導線8及組成元件2用鈍態(tài)凝膠6覆蓋。
由作為圖1沿A-A線的剖面圖的圖2可見,在支承板1的開口4內插入另一組成元件3。這時,由觸變性凝膠形成的隔流部件5上有凸脊狀的橫斷面。
隔流部件5配置在支承板1及另一組成元件3上,而且另一組成元件3的一部分位于隔流部件5的內側。導線8從這一組成元件引向組成元件2。
在隔流部件5的內側空間中注入鈍態(tài)凝膠6。鈍態(tài)凝膠6使用標準凝膠Q36527,而觸變性凝膠則使用華克(Wacker)公司的賽米克西羅(Semicosil)900LT,不過也可使用其它鈍態(tài)凝膠及觸變性凝膠。
圖1及圖2所示裝置的作用方式說明如下。
使用觸變性凝膠的隔流部件5配置在作為混合組成元件所構成的組成元件2的周圍,觸變性凝膠則作為凸脊狀閉合環(huán)而設在組成元件2的周圍,這時,如第1圖所示那樣,觸變性凝膠也通過另一組成元件3導向。
觸變性凝膠具有這樣的特性,即當施加剪切應力時呈液體;而不施加剪切應力時則呈固體狀態(tài)。而且,觸變性凝膠可通過熱處理硬化。
此外,由于觸變性凝膠并不是有化學活性的物質,所以觸變性凝膠可以配置在具有集成電路或組成混合電路的另一組成元件上,而不會損傷集成電路或混合電路。
進而,鈍態(tài)凝膠不產生毒化現(xiàn)象,即接觸時鈍態(tài)凝膠和觸變性凝膠不會混合,而且不會影響鈍態(tài)凝膠和觸變性凝膠的化學或機械特性。因此與圖1對應,以觸變性凝膠作為隔流部件5配置,而且通過它所包圍的范圍內可以設置鈍態(tài)凝膠6。
在發(fā)生背離流動時,鈍態(tài)凝膠6可通過隔流部件5加以阻止,并充滿由隔流部件5所形成的環(huán)內側的空間。然后,觸變性凝膠及鈍態(tài)凝膠在180度溫度下經2個半小時硬化,其結果可以防止潮濕空氣等外來作用,從而使組成元件2及另一組成元件3得以不活化。
圖3所示支承板1有開口4,在該開口4內插入另一組成元件3,在另一組成元件3的旁邊的支承板1上設有組成元件2,這一組成元件2及另一組成元件3通過導線8電連接。
在支承板1上設有塑料制的框架9,包圍著另一組成元件3的一部分和組成元件2而配置,從另一組成元件3引出導線8。
框架9呈方形,這時,其一側的橫邊位于另一組成元件3上,另一側橫邊則通過點狀粘接層7粘接在支承板1上。
在支承板1或另一組成元件3上支承著的框架9的內緣由觸變性凝膠充填成環(huán)狀。這樣,框架9和支承板1間的間隙或框架9和另一組成元件3間的間隙被充填密封。
在框架9的內側注入鈍態(tài)凝膠6時,鈍態(tài)凝膠6不會流入框架9和支承板1或另一組成元件3之間。
從作為圖3沿B-B線的剖面圖的圖4所示清晰可見,在支承板1內設有插入另一組成元件3的開口4,在另一組成元件3的旁邊的支承板1上設有組成元件2,該組成元件2通過導線8與另一組成元件3連接。
支承板1支承著框架9,這時,框架9的橫邊通過點狀粘接層7粘接在支承板1上,支承板1或另一組成元件3及框架9所形成的拐角由觸變性凝膠5充填,這樣,相對于支承板1或另一組成元件3,框架9被密封。
使觸變性凝膠5流入框架9的下面,再把鈍態(tài)凝膠6注入由框架9所限定的空間里側,直至完全覆蓋住導線8及組成元件2為止。
圖3及圖4所示裝置以以下方法制作。在配有另一組成元件3及組成元件2的支承板1上支承著框架9,這時,框架9同時通過點狀粘接層7結合在支承板1上,于是就在支承板1上決定出了框架9的位置。
其次,在框架9和支承板1之間,或框架9和另一組成元件3之間所形成的拐角處充填觸變性凝膠5,觸變性凝膠5使用華克(Wacker)公司的塞米克西羅(Semicosil)900LT。
觸變性凝膠5流入框架9和支承板1之間或框架9和另一組成元件3之間的中間空間內,從而密封了中間空間,然后,把未硬化的鈍態(tài)凝膠6(Q36527)注入框架的內側。
再在180度溫度下經2個半小時使觸變性凝膠5及鈍態(tài)凝膠6硬化。
通過這樣簡單的方法,十分廉價地使組成元件不活化。由于在充填鈍態(tài)凝膠之前無需硬化觸變性凝膠,所以可縮短制造時間。使用觸變性凝膠的優(yōu)點在于能使大約10至300×10-6米的間隙確實密封。
觸變性凝膠可用直徑0.65毫米的套管充填拐角區(qū)域。觸變性凝膠或鈍態(tài)凝膠相互具有化學穩(wěn)定性,故凝膠的化學或機械特性不發(fā)生變化。
權利要求
1.一種具有支承板的裝置,它有設置組成元件(2)的支承板(1),組成元件(2)用作為防護層的鈍態(tài)凝膠(6)覆蓋,側面用隔流部件限制該鈍態(tài)凝膠(6),隔流部件具有觸變性凝膠(5)。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隔流部件有框架(9),在框架(9)與支承板(1)之間和/或框架(9)與組成元件(2)之間設有作為密封部件的觸變性凝膠(5)。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裝置,其特征在于,框架(9)通過點狀粘接層(7)固定在支承板(1)上。
4.一種涂敷鈍態(tài)凝膠(6)的方法,是在設置在支承板(1)上并由框架(9)所包圍的組成元件(2)上涂敷鈍態(tài)凝膠(6)的方法,框架(9)通過粘接層(7)固定在支承板(1)上,在框架(9)內側將鈍態(tài)凝膠(6)注入組成元件(2)上,然后使鈍態(tài)凝膠(6)硬化而成,框架(9)僅在小范圍內通過粘接層(7)固定在支承板(1)上,在框架(9)和支承板(1)形成的拐角區(qū)域內充填觸變性凝膠(5),再將鈍態(tài)凝膠(6)注入位于框架(9)內側的組成元件(2)上,然后再使鈍態(tài)凝膠(6)及觸變性凝膠(5)硬化。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把框架(9)部分地設置在另一組成元件(3)上,在框架(9)和另一組成元件(3)之間的拐角區(qū)域充觸變性凝膠(5)。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目的在于使組成元件簡單且價廉,并能迅速不活化。本發(fā)明涉及使組成元件不活化的裝置及方法,觸變性凝膠以環(huán)狀形式配置在組成元件周圍,把由觸變性凝膠所包圍的內側空間用鈍態(tài)凝膠充填到鈍態(tài)凝膠把組成元件完全包覆,然后使凝膠硬化。
文檔編號H05K7/06GK1113070SQ95102289
公開日1995年12月6日 申請日期1995年2月23日 優(yōu)先權日1994年2月23日
發(fā)明者K·懷布倫, B·沃斯納 申請人:羅伯特-博希股份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