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防護裝備,尤其涉及一種具有至少一個可拆卸側面部分的防護裝備。
背景技術:防護裝備通常包括用于覆蓋使用者軀干的主體部分,以及用于覆蓋使用者肩部的側面部分。防護裝備可用作執(zhí)法或安保人員使用的防護背心等。此類防護裝備的必備功能在于,當使用者在示威或沖突等狀況下受到重物等暴力沖擊時,其可保護該使用者免于形成挫傷或非挫傷性傷害。此外,該防護裝備旨在罩于使用者上半身,并一般與一頭盔聯(lián)用,以進一步保護該使用者的頭部。在傳統(tǒng)的此類裝備中,每個側面部分一般均通過鉚合或縫合方式永久固定于主體部分上。然而,該傳統(tǒng)結構的缺點在于一旦某個側面部分受損,則需更換整個防護背心,從而導致高昂的成本。此外,由于其側面部分不可拆卸,整個裝備的重量無法減輕,因而不能滿足某些應用的要求。
技術實現(xiàn)要素:本發(fā)明的其中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可變的防護裝備。本發(fā)明的另一個目的在于加強該防護裝備的安全保護功能。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防護裝備,包括:一主體部分,用于覆蓋一使用者的至少部分軀干,所述主體部分具有供使用者手臂進出的一開口;至少一個可拆卸側面部分,用于覆蓋該使用者的至少一個肩部;以及與每個所述側面部分相對應的一可拆系統(tǒng),用于將所述側面部分安裝于該主體部分上。其中,每個所述可拆系統(tǒng)包括:至少一個附著片,其包括固定于所述側面部分上的一近端以及設置有一第一緊固構件的一遠端;至少一個緊固帶,其兩端均固定于所述主體部分上且和所述主體部分形成供所述附著片伸入的一通道;以及至少一個第二緊固構件,用于與所述第一緊固構件相互配合以實現(xiàn)第一、第二緊固構件間的可拆式相互固定,所述第二緊固構件設置于緊固帶、附著片、主體部分或側面部分上。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例,所述防護設備還包括以下一種特征,或以下多種特征在技術可實現(xiàn)范圍內的組合:所述緊固帶具有處于所述通道相反一側的一自由表面,所述第二緊固構件設置于該自由表面上,所述附著片伸入通道內,且所述第一緊固構件與所述第二緊固構件相互配合,所述遠端折向所述側面部分,所述遠端折向所述近端,所述附著片包括處于其近遠兩端之間的一中間部分,所述中間部分折向所述側面部分,所述緊固帶被所述側面部分覆蓋,所述側面部分的一內表面朝向所述緊固帶,所述緊固帶固定于所述主體部分的一外表面上,所述第一緊固構件設置于附著片的一闊面上,所述闊面延伸于側面部分的一內表面上,所述主體部分包括用于至少部分覆蓋所述使用者軀干正面的一正面部分,用于至少部分覆蓋所述使用者背部的一背面部分,以及連接所述正面部分和背面部分的至少一根肩帶,所述緊固帶固定至所述肩帶,所述緊固帶基本平行于所述肩帶。附圖說明通過閱讀以下對本發(fā)明實施例的描述并參考附圖,可了解本發(fā)明的其它特征和優(yōu)點。其中,所述實施例只用于說明目的,不對本發(fā)明的范圍構成任何限制。圖1為本發(fā)明防護裝備的正面視圖。圖2為圖1所示防護裝備在未安裝任何可拆卸側面部分的狀態(tài)下其主體部分的側視圖。圖3為圖1所示防護裝備的一個可拆卸側面部分的側視圖。圖4為圖1所示防護裝備的部分剖面圖。圖5為圖3所示可拆卸側面部分的詳細立體圖。圖6為圖3所示可拆卸側面部分的第一部分的仰視圖。圖7為圖3中略去所述第一部分后的剩余部分視圖。具體實施方式下文中,“外側”指朝向防護背心的外部的一側,即與穿著該裝備的軀體部分相反的一側;而“內側”指朝向防護背心的內部的一側,即朝向穿著該裝備的軀體部分的一側。如圖1所示,防護背心10為執(zhí)法、安?;蚱渌I域人員所使用的防護馬甲,其包括一主體部分12,用于覆蓋使用者軀干,以及兩個側面部分14,每個側面部分14用于覆蓋使用者一個肩部以及至少部分手臂。主體部分12包括用于覆蓋使用者軀干前表面的一正面部分20,以及覆蓋使用者背部的一背面部分22(見圖2)。正面部分20和背面部分22通過肩帶24彼此相連。正面部分20、背面部分22以及肩帶24可通過縫合等方式實現(xiàn)相互連接。正面部分20和背面部分22均包括一個或多個防護板,每個防護板均設有至少一個由泡沫或彈性體等彈性可壓縮材料通過注塑、模制或切割等方式制成的襯墊(未圖示)。每個襯墊的正面,即朝向防護背心10外側的一面上還設置有由剛性材料制成的一板片25,板片25可基本呈平板狀或可與其所覆蓋的部分軀體的形狀相契合,以符合人體工學,從而在便于使用者的自由移動的同時,提高所述防護板的舒適性。當受到沖擊時,這樣的板片25可以分散所述沖擊所帶來的能量并且吸收部分所述能量,該吸收過程隨后由襯墊完成。每個所述襯墊和板片25上還可例如包覆有防護裝備領域常用的紡織物等材料。由于所述防護板的制造方法為本領域所熟知,所以此處不作贅述?;谏鲜鼋Y構,特別地,當使用者受到來自手、器物、或投射的投射物等第三方的沖擊力時,每個所述防護板均能夠吸收至少部分所述沖擊力的能量,從而在保證穿了該裝備的使用者行動自由的同時,還能保護其安全??蛇x地,每個防護板或所述防護板中的一些可內襯一種或多種適用于吸收和/或去除使用者的汗液以及提高防護背心10的通風性的紡織材料,以增加使用者的舒適性。例如,該紡織材料可為一種所謂的“透氣性”紡織材料。正面部分20還包括兩個第一翼片26,設置于使用者肋部部位,背面部分22包括兩個第二翼片28,設置于使用者肋部部位。第一和第二翼片26和28上設置有用于調整主體部分12與使用者軀干之間的松緊程度的裝置。此類調整裝置包括設于每個第一翼片26外表面的主扣合件(未圖示)以及設于每個第二翼片28內表面的輔扣合件(未圖示)。每個所述輔扣合件可和相應主扣合件協(xié)同作用,以實現(xiàn)第二翼片28和第一翼片26的可松脫式結合。例如,主扣合件和輔扣合件可使用粘扣結構等。所述肩帶24的數(shù)目為兩條,每個肩帶設置于使用者的一肩上。兩條肩帶24之間圍成一上出口30,供使用者頸部穿過。正面部分20、背面部分22以及肩帶24之間圍成供使用者雙臂進出的側口32。換言之,如圖2所示,防護背心10包括形成在防護背心10兩側的供使用者手臂進出的開口,在豎直方向上,一開口的一端由一個肩帶24限定,該開口的另一端由一個第一翼片26以及一個第二翼片28限定,在水平方向上,一開口的一端由正面部分20限定,該開口的另一端由背面部分22限定。再次參考圖1,每個側面部分14均設置于相應側口32的上方。每個側面部分14包括用于覆蓋使用者的一個相應肩部的第一部分34以及用于覆蓋與肩部相接的部分臂部的第二部分36。每個第一和第二部分34和36從外至內均主要包括一外殼38和一襯墊42。所述外殼38定義了該第一和第二部分34和36的外表面40,所述襯墊42定義了該第一和第二部分34和36的內表面44(見圖4)。外殼38為聚碳酸酯等剛性材料制成,所述外殼被制成一個整件。此外,外殼38的形狀通常與其所保護的肢體部分的形狀一致,外殼38的外表面具有本領域所熟知的適于暴力沖突時吸收沖擊力的結構。此結構與需被保護的軀體部分相適應,以及例如可包括沿一凹部兩側延伸的多個突起,該多個突起用于提高外殼38的沖擊緩解性能。此處,由于防護裝備的外部形狀非本發(fā)明的主題內容,在此不再贅述。外殼38上形成一個開口朝內且適于容納需要穿戴該裝備的肢體的腔體(未圖示),所述襯墊42設置于該腔體內。襯墊42基本覆蓋外殼38的整個內表面(未圖示),從而形成外殼38的“襯里”。襯墊42適用于吸收沖擊力。為此,襯墊42可由彈性可壓縮的彈性體等制成,或者由織物包裹的泡沫材料制成。第一和第二部分34和36中的每一個均具有分別靠近第二和第一部分36和34的近端46,以及分別遠離第二和第一部分36和34的遠端48。第一部分34,具體而言,其遠端48,覆蓋所述主體部分12的部分肩帶24。此外,第一部分34還覆蓋相應第二部分36的部分外表面40。具體而言,第一部分34的近端46覆蓋相應第二部分36的近端46。第二部分36上設置有用于將第二部分36緊合于使用者手臂的一緊合件49。如圖所示,優(yōu)選地,該緊合件49的設置位置到遠端48的距離小于其到近端46的距離。在圖示實施例中,所述緊合件49為一帶狀物。每個側面部分14均以可拆卸方式固定于主體部分12的相應肩帶24上。為此,對于每個側面部分14,防護背心10均包括一個可拆系統(tǒng),用于將該側面部分14安裝于其相應肩帶24上。參考圖2和圖3,每個可拆系統(tǒng)均包括固定于相應側面部分14的第一部分34上的一附著片50,以及兩端均固定于相應肩帶24,尤其該肩帶24的外表面上的一緊固帶52。附著片50通常由紡織材料制成,其通過縫合和/或鉚合等方式固定至相應第一部分34的遠端48。附著片具有用于連接該第一部分34的一近端54以及處于自由狀態(tài)的一遠端56。該附著片還包括處于其近端54和其遠端56之間的一中間部分58。附著片50具有延伸于相應第一部分34外表面40上的一第一闊面60,以及處于第一闊面60相反一側的一第二闊面62(見圖6),其延伸于該第一部分34內表面44上。此外,該附著片50的遠端56處設置有一第一緊固構件64。具體而言,第一緊固構件64設置于附著片50的第二闊面62上。每個緊固帶52基本平行于相應肩帶24,且其和相應肩帶24之間形成一允許附著片50伸入的通道66。緊固帶52具有處于通道66相反一側的一自由表面68,該自由表面68上設置有一第二緊固構件70,適用于與第一緊固構件64相互配合以實現(xiàn)第一緊固構件64和第二緊固構件70間可拆式的相互固定。優(yōu)選地,第一和第二緊固構件64和70可通過以大致垂直于兩者64和70接觸面的方向施加于其上的作用力實現(xiàn)彼此分離。為此,第一和第二緊固構件64和70例如可以是粘扣結構,可實現(xiàn)快速固定且對緊固構件間位置精度要求不高,或者也可以是按扣結構等。如圖4所示,在將一個側面部分14安裝于主體部分12上時,先要將附著片50的中間部分58伸入通道66內,并將其遠端56回折于緊固帶52上以遮蓋其自由表面68。此時,附著片50的第二闊面62朝向緊固帶52的自由表面68。同時,附著片50的遠端56由于回折而朝向其近端54,且第一和第二緊固構件64和70相互配合作用。其后,再將所述側面部分14的第一部分34也向下折疊以覆蓋相應的緊固帶52,第一部分34的內表面朝向緊固帶52。由此使緊固帶52夾于相應肩帶24和第一部分34之間,此外,附著片50的中間部分58和遠端56均朝所述第一部分34的方向向下折疊。通過以上步驟,所述側面部分14便可被安裝于主體部分12上。在此安裝狀態(tài)下,當?shù)谌皆噲D將某個側面部分14從主體部分上拽離時,其施加的拖拽力將大部分被相應緊固帶52吸收,只有殘余的一小部分拖拽力由相應的緊固構件64和70吸收。而且,由于此拖拽力的殘余部分的方向與第一和第二緊固構件64和70的上述接觸面平行,其不能使緊固構件64和70相互分離。因此,在防護背心10被使用者穿著的狀態(tài)下,第三方只有先將緊固帶52拽下,才能將相應側面部分14從主體部分12上拆卸,此過程所需要的力遠遠大于正常狀態(tài)下分離緊固構件64和70所需要的力。當使用者脫下防護背心10時,能夠將每個側面部分14從主體部分12上輕易拆下。實際上,當抬起某個側面部分14的第一部分34時,其所生成的空間足以令操作人員對露出于其下的附著片50的遠端56進行操作。此時,操作人員只要抓住該附著片50的遠端56并朝相應肩帶24所在位置相反的方向施力,便可使相應第一和第二緊固構件64和70分離。這時,剩下的只是拖動附著片50,直至其遠端56從通道66中完全滑出,便可實現(xiàn)所述側面部分14與主體部分12的拆離。如上所述,通過與上述拆卸過程相反的步驟,同樣可實現(xiàn)側面部分14與主體部分12的快速且特別簡便的安裝。此優(yōu)點允許使用者可根據(jù)具體形勢來選擇是否需要在防護背心上安裝所述側面部分。此外,當形勢變得必要時,使用者也可以“當場”將所述側面部分快速而方便地安裝于防護背心上。上述可拆卸固定方式還可允許使用者根據(jù)具體環(huán)境選擇不同特點的側面部分14。例如,使用者可根據(jù)不同環(huán)境,選擇具有不同剛性的外殼的側面部分14,或具有不同長度的側面部分14。如圖5所示,每個側面部分14還包括將其第一和第二部分34和36鉸接于一起的一互鉸連接結構80,該互鉸連接結構80具有三個旋轉自由度。也就是說,互鉸連接結構80可令第二部分36繞三維空間的任何一軸相對于第一部分34旋轉。特別的,互鉸連接結構80因而具有繞基本垂直于第二部分36外表面40的一軸(未圖示)的旋轉自由度。此外,互鉸連接結構80還具有沿主方向P的平移自由度以及沿輔方向S的輔平移自由度,其中,主方向P(見圖3)為連接第一部分34的中心C1(見圖3)與第二部分36的中心C2(見圖3)的方向;輔方向S(見圖3)為大致垂直于主方向P且大致平行于第二部分36外表面40的方向。需要注意的是,第一和第二部分34和36可依靠互鉸連接結構80相互樞轉,因此上述主方向P可根據(jù)第一和第二部分34和36相對位置的不同而不同?;ャq連接結構80包括兩端均固定于相應側面部分的第一部分34上的第一帶體84,以及兩端均固定于相應側面部分的第二部分36上的第二帶體86。所述第一和第二帶體84和86相互交叉設置。也就是說,第一帶體84與所述第一部分34之間形成供第二帶體86穿過的第一通道90;第二帶體86與所述第二部分36之間形成供第一帶體84穿過的第二通道92;所述第一帶體84伸入第二通道92內,所述第二帶體86伸入第一通道90內。每個所述帶體84和86均由注塑或切制的聚合材料、編織材料或其他半剛性材料制成。如圖6所示,第一帶體84固定于相應側面部分14的第一部分34的內表面44上,且大致呈平行于連接所述第一部分34的近遠兩端46和48的第一方向J1的直線。具體而言,第一帶體84從所述第一部分34的近端46延伸至其遠端48。如圖7所示,第二帶體86固定于相應側面部分14的第二部分36的外表面40上,且其呈圓弧狀。第二帶體86形成的所述圓弧相對于一大致垂直于所述第二部分外表面40且平行于連接第二部分36的近遠兩端46和48的第二方向J2的平面對稱。也就是說,第二帶體86大致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J2,而且繞一基本垂直于所述第二部分36的外表面40的軸線(未圖示)向外拱起。與第二帶體86的任一端96相比,所述圓弧的頂點94更加靠近所述近端46。具體而言,頂點94與所述近端46之間的距離小于所述近端46與所述遠端48之間距離的十分之一。由于互鉸連接結構80具有沿主方向P的平移自由度,所以側面部分14的第一和第二部分34和36之間可以相對滑動。如此,當使用者舉起手臂時,相應側的第二部分36便可隨使用者的手臂滑動,從而縮到相應第一部分34的下方。此特點可防止當使用者舉起手臂時,由于相應第一部分34的中心C1和相應第二部分36的中心C2之間距離縮短而導致該側面部分14從手臂上拱起,從而在該側面部分14和手臂間留下空隙。此特點可進一步提高使用者的安全性。由上可知,由于互鉸連接結構80結構簡單,因此具有制作簡便且成本低的優(yōu)點。此外,與部件間以單軸鉸接的其他防護裝備相比較,尤其是在扭轉運動時,互鉸連接結構80還可增加使用者活動自由度。再次參考圖5,每個側面部分14還包括連接其第一部分34和第二部分36的柔性紡織物100,該柔性紡織物100的第一和第二端分別固定于所述第一部分34的遠端48以及所述第二部分36的近端46,具體而言,該固定通過縫合完成。柔性紡織物100的尺寸可保證其不影響互鉸連接結構80的上述功能。具體而言,柔性紡織物100的尺寸可采用只有當互鉸連接結構80處于抵靠位置時,柔性紡織物100才被拉伸的大小。柔性紡織物100由網狀紡織物制成,因此具有提高相應側面部分14所覆蓋肢體部分的透氣度的優(yōu)點。需要注意的是,本發(fā)明并不限于上述實施例。例如,本發(fā)明也可使用其它互鉸連接結構將各側面部分14的第一部分34連接于其第二部分36上。此外,在其他未示出的實施例中,緊固帶52也可固定于相應肩帶24的內表面,而非其外表面上;第一緊固構件也可設置于相應附著片50的第一闊面60,而非其第二闊面62上。此外,每個側面部分14也可包括兩個以上可相對移動的部分,以增大或減小其可覆蓋的手臂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