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式磁性模組結構及其裝配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新式磁性模組結構及其裝配方法,該新式磁性模組結構包括膠盒、磁性線圈,磁性線圈嵌裝于膠盒的容置腔內,磁性線圈包括磁環(huán)、漆包線,漆包線伸出有頭端引線、尾端引線;膠盒設置第一、二固定側板,第一、二固定側板上表面分別開設引線卡槽,第一、二固定側板對應各引線卡槽分別開設朝上開口的固定孔;頭端引線嵌卡于第一固定側板的引線卡槽內,尾端引線嵌卡于第二固定側板的引線卡槽內,各固定孔分別配裝金屬壓接針,金屬壓接針將頭端引線、尾端引線壓入至相應固定孔內;該新式磁性模組結構設計新穎、裝配方便、制造工序簡單、可靠性好且生產效率高。該裝配方式通過壓接方式取代傳統繞腳、點焊連接方式,工序簡單方便、可靠性好。
【專利說明】
一種新式磁性模組結構及其裝配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磁性模組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新式磁性模組結構及其裝配方法。
【背景技術】
[0002]對于線圈模組而言,其一般包括有膠盒以及裝設于膠盒的磁性線圈,磁性線圈的頭尾引線一般采用繞腳連接方式或者點焊連接方式與相應的接電端子實現電連接。
[0003]其中,對于繞腳連接方式而言,其是將磁性線圈上的漆包線的某些頭尾引線纏繞在膠盒上的接電端子上面,繞半圈、一圈或者多圈;為了能進行電連接,頭尾引線在纏繞之前可用某些方式,如鍍錫、激光腐蝕等脫掉漆皮,繞完之后也可以加錫等材料來增強電連接,或者在加錫等材料前不脫漆皮,在加錫等材料過程中自動脫掉漆皮。
[0004]對于點焊連接方式,其是將磁性線圈上的漆包線的某些頭尾引線平放在膠盒的接電端子的表面上,用一種瞬間可產生高溫的焊刀壓向引線,使引線在壓力和高溫作用下去掉了部分漆皮,且與接電端子熔接在一起;其中,為了可靠的電連接,點焊后也可以加錫等材料來增強電連接。
[0005]然而,對于上述繞腳連接方式、點焊連接方式而言,在實際的裝配連接過程中,其普遍存在裝配不方便、制造工序復雜、可靠性較差且生產效率低的缺陷。
【發(fā)明內容】
[0006]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一種新式磁性模組結構,該新式磁性模組結構設計新穎、裝配方便、制造工序簡單、可靠性好且生產效率高。
[0007]本發(fā)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新式磁性模組結構的裝配方法,該新式磁性模組結構的裝配方法能夠實現磁性模組快速高效地裝配,裝配工序簡單、可靠性好且效率高。
[0008]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0009]—種新式磁性模組結構,包括有膠盒、磁性線圈,膠盒的內部成型有容置腔,磁性線圈嵌裝于膠盒的容置腔內,磁性線圈包括有磁環(huán)以及繞裝于磁環(huán)的漆包線,磁性線圈通過膠水或者膠紙粘貼固定于容置腔的底面,磁性線圈的漆包線伸出有頭端引線、尾端引線;
膠盒設置有與頭端引線相對應的第一固定側板、與尾端引線相對應的第二固定側板,第一固定側板、第二固定側板的上表面分別開設有橫向完全貫穿的引線卡槽,第一固定側板、第二固定側板對應各引線卡槽分別開設有朝上開口的固定孔,各固定孔與相應的引線卡槽上下對齊布置;
頭端引線嵌卡于第一固定側板的引線卡槽內,尾端引線嵌卡于第二固定側板的引線卡槽內,各固定孔分別配裝有金屬壓接針,與第一固定側板的固定孔相對應的金屬壓接針將頭端引線壓入至固定孔內且金屬壓接針嵌卡于固定孔內,與第二固定側板相對應的金屬壓接針將尾端引線壓入至固定孔內且金屬壓接針嵌卡于固定孔內。
[0010]其中,所述第一固定側板、所述第二固定側板于各固定孔的開口位置分別預埋有接電端子,各接電端子分別開設有上下完全貫穿且與相應的固定孔上下對齊的端子通孔,所述頭端引線、所述尾端引線分別穿過相應的接電端子的端子通孔并壓入至相應的固定孔內。
[0011]—種新式磁性模組結構的裝配方法,包括有以下工藝步驟,具體為:
a、將磁性線圈放置于膠盒的容置腔內,且通過膠水或者膠紙將磁性線圈粘貼固定于容置腔的底面;
b、將頭端引線對準第一固定側板的引線卡槽且將頭端引線嵌卡于引線卡槽內,同時將尾端引線對準第二固定側板的引線卡槽且將尾端引線嵌卡于引線卡槽內;
C、將金屬壓接針穿過接電端子的端子通孔并嵌插于固定孔內,頭端引線、尾端引線分別順著相應的金屬壓接針而壓入至固定孔內,線圈引線、金屬壓接針、接電端子實現電連接。
[0012]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為:本發(fā)明所述的一種新式磁性模組結構,其包括膠盒、磁性線圈,磁性線圈嵌裝于膠盒的容置腔內,磁性線圈包括磁環(huán)、漆包線,漆包線伸出有頭端引線、尾端引線;膠盒設置第一、二固定側板,第一、二固定側板上表面分別開設引線卡槽,第一、二固定側板對應各引線卡槽分別開設朝上開口的固定孔;頭端引線嵌卡于第一固定側板的引線卡槽內,尾端引線嵌卡于第二固定側板的引線卡槽內,各固定孔分別配裝金屬壓接針,金屬壓接針將頭端引線、尾端引線壓入至相應的固定孔內。通過上述結構設計,本發(fā)明的新式磁性模組結構具有設計新穎、裝配方便、制造工序簡單、可靠性好且生產效率高的優(yōu)點。
[0013]本發(fā)明的另一有益效果為:本發(fā)明所述的一種新式磁性模組結構的裝配方法,其包括以下工藝步驟:a、將磁性線圈放置于膠盒的容置腔內,且通過膠水或者膠紙將磁性線圈粘貼固定于容置腔的底面;b、將頭端引線對準第一固定側板的引線卡槽且將頭端引線嵌卡于引線卡槽內,同時將尾端引線對準第二固定側板的引線卡槽且將尾端引線嵌卡于引線卡槽內;C、將金屬壓接針穿過接電端子的端子通孔并嵌插于固定孔內,頭端引線、尾端引線分別順著相應的金屬壓接針而壓入至固定孔內,線圈引線、金屬壓接針、接電端子實現電連接。通過上述工藝步驟,該裝配方法能夠實現磁性模組快速高效地裝配,裝配工序簡單、可靠性好且效率高。
【附圖說明】
[0014]下面利用附圖來對本發(fā)明進行進一步的說明,但是附圖中的實施例不構成對本發(fā)明的任何限制。
[0015]圖1為本發(fā)明于金屬壓接針壓入前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2為本發(fā)明于金屬壓接針壓入前的剖面示意圖。
[0017]圖3為本發(fā)明于金屬壓接針壓入后的剖面示意圖。
[0018]在圖1至圖3中包括有:
I一一膠盒11一一容置腔
12--第一固定側板 13--第二固定側板
14--引線卡槽15--固定孔
2 磁性線圈 21 磁環(huán) 22——漆包線 221——頭端引線 222--尾端引線3--金屬壓接針 4一一接電端子41一一端子通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結合具體的實施方式來對本發(fā)明進行說明。
[0020]實施例一,如圖1至圖3所示,一種新式磁性模組結構,包括有膠盒1、磁性線圈2,膠盒I的內部成型有容置腔11,磁性線圈2嵌裝于膠盒I的容置腔11內,磁性線圈2包括有磁環(huán)21以及繞裝于磁環(huán)21的漆包線22,磁性線圈2通過膠水或者膠紙粘貼固定于容置腔11的底面,磁性線圈2的漆包線22伸出有頭端引線221、尾端引線222。
[0021]進一步的,膠盒I設置有與頭端引線221相對應的第一固定側板12、與尾端引線222相對應的第二固定側板13,第一固定側板12、第二固定側板13的上表面分別開設有橫向完全貫穿的引線卡槽14,第一固定側板12、第二固定側板13對應各引線卡槽14分別開設有朝上開口的固定孔15,各固定孔15與相應的引線卡槽14上下對齊布置。
[0022]更進一步的,頭端引線221嵌卡于第一固定側板12的引線卡槽14內,尾端引線222嵌卡于第二固定側板13的引線卡槽14內,各固定孔15分別配裝有金屬壓接針3,與第一固定側板12的固定孔15相對應的金屬壓接針3將頭端引線221壓入至固定孔15內且金屬壓接針3嵌卡于固定孔15內,與第二固定側板13相對應的金屬壓接針3將尾端引線222壓入至固定孔15內且金屬壓接針3嵌卡于固定孔15內。
[0023]另外,第一固定側板12、第二固定側板13于各固定孔15的開口位置分別預埋有接電端子4,各接電端子4分別開設有上下完全貫穿且與相應的固定孔15上下對齊的端子通孔41,頭端引線221、尾端引線222分別穿過相應的接電端子4的端子通孔41并壓入至相應的固定孔15內。
[0024]在本實施例一的磁性模組結構進行裝配過程中,磁性線圈2放置于膠盒I的容置腔11內且通過膠水或者膠紙將磁性線圈2粘貼固定于容置腔11的底面,而后將頭端引線221對準第一固定側板12的引線卡槽14且將頭端引線221嵌卡于引線卡槽14內,并使得頭端引線221橫跨于第一固定側板12的固定孔15以及接電端子4的端子通孔41上方,同樣的,同時將尾端引線222對準第二固定側板13的引線卡槽14且將尾端引線222嵌卡于引線卡槽14內,并使得尾端引線222橫跨于第二固定側板13的固定孔15以及接電端子4的端子通孔41上方;最后將金屬壓接針3穿過接電端子4的端子通孔41并嵌插于固定孔15內,頭端引線221、尾端引線222分別順著相應的金屬壓接針3而壓入至固定孔15內,線圈引線、金屬壓接針3、接電端子4實現電連接。
[0025]需進一步指出,本實施例一的引線卡槽14主要用于定位頭端引線221以及尾端引線222,以保證頭端引線221、尾端引線222橫跨于接電端子4的端子通孔41上方。
[0026]另外,線圈引線、金屬壓接針3、接電端子4能夠實現電連接的主要原因在于:在金屬壓接針3壓入固定孔15的過程中,頭端引線221、尾端引線222會在端子通孔41的開口、孔壁及金屬壓接針3端面產生的剜、切、擠壓的多重作用,頭端引線221、尾端引線222表面的漆皮皮層破損、脫落,露出金屬線體部分,金屬線體部分與接電端子4、金屬壓接針3實現電連接。
[0027]綜合上述情況可知,通過上述結構設計,本實施例一的磁性模組結構通過壓接方式取代傳統的繞腳連接方式、點焊連接方式,即具有設計新穎、裝配方便、制造工序簡單、可靠性好且生產效率高的優(yōu)點。
[0028]需進一步指出,在壓接前,頭端引線221、尾端引線222可用某些方式,如激光腐蝕等方法脫掉引線上的漆皮,進而使引線、接電端子4、金屬壓接針3之間的電連接得到加強。
[0029]此外,在某些應用中,膠盒I可以不預埋接電端子4,即利用膠盒I的固定孔15直接固定住引線與金屬壓接針3,且使得引線與金屬壓接針3直接形成電連接,而金屬壓接針3直接充當膠盒I的接電端子4與外部元器件進行電性能導通。
[0030]
實施例二,一種新式磁性模組結構的裝配方法,包括有以下工藝步驟,具體為:
a、將磁性線圈2放置于膠盒I的容置腔11內,且通過膠水或者膠紙將磁性線圈2粘貼固定于容置腔11的底面;
b、將頭端引線221對準第一固定側板12的引線卡槽14且將頭端引線221嵌卡于引線卡槽14內,同時將尾端引線222對準第二固定側板13的引線卡槽14且將尾端引線222嵌卡于引線卡槽14內;
c、將金屬壓接針3穿過接電端子4的端子通孔41并嵌插于固定孔15內,頭端引線221、尾端引線222分別順著相應的金屬壓接針3而壓入至固定孔15內,線圈引線、金屬壓接針3、接電端子4實現電連接。
[0031]通過上述工藝步驟設計,該裝配方法能夠實現磁性模組快速高效地裝配,裝配工序簡單、可靠性好且效率高。
[0032]以上內容僅為本發(fā)明的較佳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依據本發(fā)明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及應用范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發(fā)明的限制。
【主權項】
1.一種新式磁性模組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膠盒(I)、磁性線圈(2),膠盒(I)的內部成型有容置腔(11),磁性線圈(2)嵌裝于膠盒(I)的容置腔(11)內,磁性線圈(2)包括有磁環(huán)(21)以及繞裝于磁環(huán)(21)的漆包線(22),磁性線圈(2)通過膠水或者膠紙粘貼固定于容置腔(11)的底面,磁性線圈(2)的漆包線(22)伸出有頭端引線(221)、尾端引線(222); 膠盒(I)設置有與頭端引線(221)相對應的第一固定側板(12)、與尾端引線(222)相對應的第二固定側板(13),第一固定側板(12)、第二固定側板(13)的上表面分別開設有橫向完全貫穿的引線卡槽(14),第一固定側板(12)、第二固定側板(13)對應各引線卡槽(14)分別開設有朝上開口的固定孔(15),各固定孔(15)與相應的引線卡槽(14)上下對齊布置; 頭端引線(221)嵌卡于第一固定側板(12)的引線卡槽(14)內,尾端引線(222)嵌卡于第二固定側板(13)的引線卡槽(14)內,各固定孔(15)分別配裝有金屬壓接針(3),與第一固定側板(12)的固定孔(15)相對應的金屬壓接針(3)將頭端引線(221)壓入至固定孔(15)內且金屬壓接針(3)嵌卡于固定孔(15)內,與第二固定側板(13)相對應的金屬壓接針(3)將尾端引線(222)壓入至固定孔(15)內且金屬壓接針(3)嵌卡于固定孔(15)內。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式磁性模組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側板(12)、所述第二固定側板(13)于各固定孔(15)的開口位置分別預埋有接電端子(4),各接電端子(4)分別開設有上下完全貫穿且與相應的固定孔(15)上下對齊的端子通孔(41),所述頭端引線(221)、所述尾端引線(222)分別穿過相應的接電端子(4)的端子通孔(41)并壓入至相應的固定孔(15)內。3.一種新式磁性模組結構的裝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工藝步驟,具體為: a、將磁性線圈(2)放置于膠盒(I)的容置腔(11)內,且通過膠水或者膠紙將磁性線圈(2)粘貼固定于容置腔(11)的底面; b、將頭端引線(221)對準第一固定側板(12)的引線卡槽(14)且將頭端引線(221)嵌卡于引線卡槽(14)內,同時將尾端引線(222)對準第二固定側板(13)的引線卡槽(14)且將尾端引線(222)嵌卡于引線卡槽(14)內; c、將金屬壓接針(3)穿過接電端子(4)的端子通孔(41)并嵌插于固定孔(15)內,頭端引線(221)、尾端引線(222)分別順著相應的金屬壓接針(3)而壓入至固定孔(15)內,線圈引線、金屬壓接針(3)、接電?而子(4)實現電連接。
【文檔編號】H01F41/10GK106057406SQ201610313729
【公開日】2016年10月26日
【申請日】2016年5月12日
【發(fā)明人】熊祗蘭
【申請人】東莞市雙錄電子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