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快速鑒定秈稻品種整精米率的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屬于稻米品質(zhì)測定方法技術(shù)領(lǐng)域,具體一種快速鑒定秈稻品種整精米率的 方法。
背景技術(shù):
稻谷整精米率,是指整精米占凈稻谷試樣質(zhì)量的百分率。各稻谷質(zhì)量標準都將整 精米率作為單獨的檢驗項目,并將其作為評定稻谷等級的指標或者是限制性指標,這對指 導稻谷的種植,調(diào)整優(yōu)化品種結(jié)構(gòu)和對稻谷的收購、經(jīng)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水稻品種 整精米率的高低,不僅直接關(guān)系到稻谷加工后的商品率,還與品種本身的優(yōu)劣有直接關(guān)系。 長期的實踐證明,同類稻谷中劣質(zhì)品種和優(yōu)質(zhì)品種的品質(zhì)相差大,其整精米率相差也很大。 因此,品種的選擇成為提高稻谷整精米率的基礎(chǔ)。由于秈稻品種的整精米率普遍低于粳稻 品種,提高秈稻品種的整精米率就顯得尤其重要,因此,根據(jù)何快速準確的鑒別秈稻品種的 整精米率成了秈稻品種篩選的一個關(guān)鍵問題。傳統(tǒng)的測定方法中要求水稻收獲曬干存放三 個月,對于具體的曬干方式?jīng)]有明確規(guī)定,由于日常水稻品種收獲后采用的干燥方法不一, 即使同一品種,得到的整精米率往往差異很大,使得整精米率的數(shù)值失去了參考價值。
發(fā)明內(nèi)容
針對現(xiàn)有技術(shù)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方法簡便、成本低 廉、相對快速的鑒定秈稻品種整精米率的方法。所述的一種快速鑒定秈稻品種整精米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根據(jù)品種的粒長情況,將秈稻谷分為長粒型、中長粒型、短粒型三種品種備 用;2).分別稱取步驟1)所述的長粒型、中長粒型、短粒型三種品種的剛收獲的鮮稻 谷各4份,每份30g,分別放入直徑IOcm的無蓋培養(yǎng)皿中,平鋪均勻;3).將步驟2)中裝有長粒型品種鮮稻谷的其中2個無蓋培養(yǎng)皿放入48-52°C的烘 箱中烘5. 8-6. 2小時,取出后計算得出兩份的整精米率,最終整精米率為2份的平均值 ’另 2個無蓋培養(yǎng)皿放入溫度為58-62°C的烘箱中烘3. 8-4. 2小時,取出后計算得出兩份的整精 米率,最終整精米率為2份的平均值;4).將步驟2)中裝有中長粒型品種鮮稻谷的其中2個無蓋培養(yǎng)皿放入48-52°C的 烘箱中烘7. 8-8. 2小時,取出后計算得出兩份的整精米率,最終整精米率為2份的平均值; 另2個無蓋培養(yǎng)皿放入溫度為58-62°C的烘箱中烘3. 8-4. 2小時,取出后計算得出兩份的整 精米率,最終整精米率為2份的平均值;5)將步驟2)中裝有短粒型品種鮮稻谷的其中2個無蓋培養(yǎng)皿放入48-52°C的烘 箱中烘7. 8-8. 2小時,取出后計算得出兩份的整精米率,最終整精米率為2份的平均值 ’另 2個無蓋培養(yǎng)皿放入溫度為58-62°C的烘箱中烘4. 8-5. 2小時,取出后計算得出兩份的整 精米率,最終整精米率為2份的平均值,以上所述的整精米率的計算方法為國標法(GB/T
321719-2008);所述的一種快速鑒定秈稻品種整精米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所述的長粒 型為粒長> 6. 5mm的品種,中長粒型為粒長5. 6-6. 5mm的品種,短粒型為粒長< 5. 6mm的品 種。所述的一種快速鑒定秈稻品種整精米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所述的將 步驟2)中裝有長粒型品種鮮稻谷的其中2個無蓋培養(yǎng)皿放入49-51°C的烘箱中烘5. 9-6. 1 小時 ’另2個無蓋培養(yǎng)皿放入溫度為59-61°C的烘箱中烘3. 9-4. 1小時;所述的一種快速鑒定秈稻品種整精米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中所述的 將步驟2)中裝有中長粒型品種鮮稻谷的其中2個無蓋培養(yǎng)皿放入49-51°C的烘箱中烘 7. 9-8. 1小時;另2個無蓋培養(yǎng)皿放入溫度為59-61°C的烘箱中烘3. 9-4. 1小時;所述的一種快速鑒定秈稻品種整精米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5)所述的將步 驟2)中裝有短粒型品種鮮稻谷的其中2個無蓋培養(yǎng)皿放入49-51°C的烘箱中烘7. 9-8. 1小 時 ’另2個無蓋培養(yǎng)皿放入溫度為59-61°C的烘箱中烘4. 9-5. 1小時;所述的一種快速鑒定秈稻品種整精米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中所述的將 步驟2)中裝有長粒型品種鮮稻谷的其中2個無蓋培養(yǎng)皿放入50°C的烘箱中烘6小時;另2 個無蓋培養(yǎng)皿放入溫度為60°C的烘箱中烘4小時;所述的一種快速鑒定秈稻品種整精米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中所述的將 步驟2)中裝有中長粒型品種鮮稻谷的其中2個無蓋培養(yǎng)皿放入50°C的烘箱中烘8小時; 另2個無蓋培養(yǎng)皿放入溫度為60°C的烘箱中烘4小時;所述的一種快速鑒定秈稻品種整精米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5)所述的將步 驟2)中裝有短粒型品種鮮稻谷的其中2個無蓋培養(yǎng)皿放入50°C的烘箱中烘8小時;另2個 無蓋培養(yǎng)皿放入溫度為60°C的烘箱中烘5小時;所述的一種快速鑒定秈稻品種整精米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所述的鮮稻 谷為秈稻。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如下1)直接采用剛收獲的鮮稻谷測定,節(jié)省了等待曝曬、烘 干或者晾干等處理的時間,隨收隨測,非常方便;2)用量少,每次只需要30g,一般育種材料 在田間種植的數(shù)量都能滿足分析要求;3)由于檢測用量少,一次可以在烘箱內(nèi)進行幾十個 品種的測定,操作方便,大大提高效率;4)烘干時間短、使用溫度低,不但安全性能高,而且 提高整個整精米率測定的效率,為相關(guān)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更簡單、準確的判斷依據(jù)。
圖1為長粒型秈稻品種烘箱處理與曝曬、室內(nèi)自然風干的整精米率情況的對比 圖;圖2為中長粒型秈稻品種烘箱處理與曝曬、室內(nèi)自然風干的整精米率情況的對比 圖;圖3為短粒型秈稻品種烘箱處理與曝曬、室內(nèi)自然風干的整精米率情況的對比 圖。圖中A-01、A-02、A-03、A-04、B-01、B-02、B-03、B-04、B-05、B-08 分別為隨機取
的鮮稻谷的編號。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jié)合說明書附圖及試驗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的說明,但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并 不僅限于此一種快速鑒定秈稻品種整精米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根據(jù)品種的粒長情 況,將秈稻谷分為長粒型、中長粒型、短粒型三種品種備用,所述的長粒型為粒長>6. 5mm 的品種,中長粒型為粒長5. 6-6. 5mm的品種,短粒型為粒長< 5. 6mm的品種;2).分別稱取 步驟1)所述的長粒型、中長粒型、短粒型三種品種的剛收獲的鮮稻谷各4份,每份30g,分 別放入直徑IOcm的無蓋培養(yǎng)皿中,平鋪均勻;3).將步驟2)中裝有長粒型品種鮮稻谷的 其中2個無蓋培養(yǎng)皿放入48-52°C的烘箱中烘5. 8-6. 2小時,優(yōu)選為49-51°C的烘箱中烘 5. 9-6. 1小時,最優(yōu)為50°C的烘箱中烘6小時,取出后并冷卻10分鐘,再放入自封袋中備 用 ’另2個無蓋培養(yǎng)皿放入溫度為58-62°C的烘箱中烘3. 8-4. 2小時,優(yōu)選為59-61°C的烘 箱中烘3. 9-4. 1小時,最優(yōu)為60°C的烘箱中烘4小時,取出后并冷卻10分鐘,再放入自封 袋中備用;4).將步驟2)中裝有中長粒型品種鮮稻谷的其中2個無蓋培養(yǎng)皿放入48-52°C 的烘箱中烘7. 8-8. 2小時,優(yōu)選為49-51°C的烘箱中烘7. 9-8. 1小時,最優(yōu)為50°C的烘箱 中烘8小時,取出后并冷卻10分鐘,再放入自封袋中備用;另2個無蓋培養(yǎng)皿放入溫度為 58-62°C的烘箱中烘3. 8-4. 2小時,優(yōu)選為59-61°C的烘箱中烘3. 9-4. 1小時,最優(yōu)為60°C 的烘箱中烘4小時,取出后并冷卻10分鐘,再放入自封袋中備用;5)將步驟2)中裝有短 粒型品種鮮稻谷的其中2個無蓋培養(yǎng)皿放入48-52°C的烘箱中烘7. 8-8. 2小時,優(yōu)選為 49-81°C的烘箱中烘7. 9-8. 1小時,最優(yōu)為50°C的烘箱中烘8小時,取出后并冷卻10分鐘, 再放入自封袋中備用;另2個無蓋培養(yǎng)皿放入溫度為58-62°C的烘箱中烘4. 8-5. 2小時,優(yōu) 選為59-61°C的烘箱中烘4. 9-5. 1小時,最優(yōu)為60°C的烘箱中烘5小時,取出后并冷卻10 分鐘,再放入自封袋中備用。按國標法(GB/T 21719-2008)諸整精米率,方法如下分別將 兩份重復樣品從自封袋中取出,仔細挑揀除去雜質(zhì)、谷殼和空秕粒,記錄挑選完成后的稻谷 重量W(精確至O.Olg,下同),用小型檢驗中碾谷機(JG J45,杭州錢江儀器設(shè)備公司)除去 谷殼,注意壟谷機輥輪的適宜間距,每次調(diào)整后都需拿同一品種多余的稻谷進行試機,保持 一次脫殼率在97%左右,兩次脫殼處理后,挑揀出少數(shù)殘留的谷粒,稱取谷粒重量Wl和糙 米重量W2,糙米率) =W2/(W-Wl) *100,每個品種兩次所得的數(shù)據(jù)重復,取其平均值做 為最后的糙米率;稱取上一步中得到的糙米20g左右,盡量接近20g,準確記錄糙米重量W3。 用檢驗碾米機(JNMJ3,浙江省臺州市糧儀廠)碾磨成精米,精白時間為75s,將米糠篩出后 用碎米分離器將碎米分離開,手工進一步揀出碎米和整精米粒,準確記錄整精米的重量W4, 整精米率(% )Z = W4/W3*C,兩次重復,取其平均值做為最后的整精米率。試驗例1準確稱取剛收獲的長粒型新鮮秈稻谷32份,每份30g,分別在IOcm直徑的無蓋培 養(yǎng)皿中平鋪均勻,其中的16份放入50°C烘箱中,另外16份放入60°C烘箱中,每隔一個小時 分別從兩個烘箱中取出2份,按國標法測整精米率,2份的整精米率的平均值分別為50°C和 600C的整精米率。隨機取一組鮮秈稻做平衡試驗A-01、A-02、A-03、A-04,所得的整精米率 數(shù)據(jù)與自然晾干1個月和曝曬36小時所得的整精米率數(shù)據(jù)相比(整精米率兩極端值),結(jié) 果如圖1,由圖中可以得出,長粒型品種鮮稻谷在50°C烘箱內(nèi)烘6個小時所得的整精米率與
5室內(nèi)自然晾干1個月時間所得的整精米率基本一致,在60°C烘箱內(nèi)烘4個小時所得的整精 米率與曝曬36小時所得的整精米率基本一致。試驗例2準確稱取剛收獲的中長粒型新鮮秈稻谷32份,每份30g,分別在IOcm直徑的無蓋 培養(yǎng)皿中平鋪均勻,其中的16份放入50°C烘箱中,另外16份放入60°C烘箱中,每隔一個小 時分別從兩個烘箱中取出2份,按國標法測整精米率,2份的整精米率的平均值分別為50°C 和60°C的整精米率。隨機取一組鮮秈稻做平衡試驗B-Ol、B-02、B-03、B-04,所得的整精米 率數(shù)據(jù)與自然晾干1個月和曝曬36小時所得的整精米率數(shù)據(jù)相比(整精米率兩極端值), 結(jié)果如圖2,由圖中可以得出,中長粒型品種鮮稻谷在50°C烘箱內(nèi)烘8個小時所得的整精米 率與室內(nèi)自然晾干1個月時間所得的整精米率基本一致,在60°C烘箱內(nèi)烘4個小時所得的 整精米率與曝曬36小時所得的整精米率基本一致。試驗例3準確稱取剛收獲的短粒型新鮮秈稻谷32份,每份30g,分別在IOcm直徑的無蓋培 養(yǎng)皿中平鋪均勻,其中的16份放入50°C烘箱中,另外16份放入60°C烘箱中,每隔一個小時 分別從兩個烘箱中取出2份,按國標法測整精米率,2份的整精米率的平均值分別為50°C和 60°C的整精米率。隨機取一組鮮秈稻做平衡試驗B-05、B-08,所得的整精米率數(shù)據(jù)與自然 晾干1個月和曝曬36小時所得的整精米率數(shù)據(jù)相比(整精米率兩極端值),結(jié)果如圖3,由 圖中可以得出,短粒型品種鮮稻谷在50°C烘箱內(nèi)烘8個小時所得的整精米率與室內(nèi)自然晾 干1個月時間所得的整精米率基本一致,在60°C烘箱內(nèi)烘5個小時所得的整精米率與曝曬 36小時所得的整精米率基本一致。實施例1準確稱取剛收獲的長粒型新鮮秈稻谷8份,每份30g,分別在IOcm直徑的無蓋培養(yǎng) 皿中平鋪均勻,其中的2份放入48°C烘箱中烘6. 2小時,2份放入52°C烘箱中烘5. 8小時, 2份放入58°C烘箱中烘4. 2小時,剩下的2份放入62°C烘箱中烘3. 8小時,烘完后按國標 法(GB/T 21719-2008)測整精米率,得出48°C烘箱中烘6. 2小時、52°C烘箱中烘5. 8小時、
58V烘箱中烘4. 2小時、62 °C烘箱中烘3. 8小時的整精米率分別為59. 2 %、58. 6 %、46. 1 %、 44. 1%。實施例2準確稱取剛收獲的中長粒型新鮮秈稻谷8份,每份30g,分別在IOcm直徑的無蓋培 養(yǎng)皿中平鋪均勻,其中的2份放入49°C烘箱中烘8. 1小時,2份放入51°C烘箱中烘7. 9小時, 2份放入59°C烘箱中烘4. 1小時,剩下的2份放入6rC烘箱中烘3. 9小時,烘完后按國標 法(GB/T 21719-2008)測整精米率,得出49°C烘箱中烘8. 1小時、51°C烘箱中烘7. 9小時、
59V烘箱中烘4. 1小時、61°C烘箱中烘3. 9小時的整精米率分別為53.0%、52.7%、52.9%、 48. 8%。實施例3準確稱取剛收獲的短粒型新鮮秈稻谷8份,每份30g,分別在IOcm直徑的無蓋培養(yǎng) 皿中平鋪均勻,其中的2份放入49°C烘箱中烘8. 1小時,2份放入51°C烘箱中烘7. 9小時, 2份放入59°C烘箱中烘5. 1小時,剩下的2份放入6rC烘箱中烘4. 9小時,烘完后按國標 法(GB/T 21719-2008)測整精米率,得出49°C烘箱中烘8. 1小時、51°C烘箱中烘7. 9小時、
659°C烘箱中烘5. 1小時、ere烘箱中烘4. 9小時的整精米率分別為59. 2% ,57. 4% ,53. 4%, 51. 0%。
權(quán)利要求
一種快速鑒定秈稻品種整精米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根據(jù)品種的粒長情況,將秈稻谷分為長粒型、中長粒型、短粒型三種品種備用;2).分別稱取步驟1)所述的長粒型、中長粒型、短粒型三種品種的剛收獲的鮮稻谷各4份,每份30g,分別放入直徑10cm的無蓋培養(yǎng)皿中,平鋪均勻;3).將步驟2)中裝有長粒型品種鮮稻谷的其中2個無蓋培養(yǎng)皿放入48 52℃的烘箱中烘5.8 6.2小時,取出后計算得出兩份的整精米率,最終整精米率為2份的平均值;另2個無蓋培養(yǎng)皿放入溫度為58 62℃的烘箱中烘3.8 4.2小時,取出后計算得出兩份的整精米率,最終整精米率為2份的平均值;4).將步驟2)中裝有中長粒型品種鮮稻谷的其中2個無蓋培養(yǎng)皿放入48 52℃的烘箱中烘7.8 8.2小時,取出后計算得出兩份的整精米率,最終整精米率為2份的平均值;另2個無蓋培養(yǎng)皿放入溫度為58 62℃的烘箱中烘3.8 4.2小時,取出后計算得出兩份的整精米率,最終整精米率為2份的平均值;5)將步驟2)中裝有短粒型品種鮮稻谷的其中2個無蓋培養(yǎng)皿放入48 52℃的烘箱中烘7.8 8.2小時,取出后計算得出兩份的整精米率,最終整精米率為2份的平均值;另2個無蓋培養(yǎng)皿放入溫度為58 62℃的烘箱中烘4.8 5.2小時,取出后計算得出兩份的整精米率,最終整精米率為2份的平均值;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快速鑒定秈稻品種整精米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1) 所述的長粒型為粒長> 6. 5mm的品種,中長粒型為粒長5. 6-6. 5mm的品種,短粒型為粒長 < 5. 6mm的品種。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快速鑒定秈稻品種整精米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 中所述的將步驟2)中裝有長粒型品種鮮稻谷的其中2個無蓋培養(yǎng)皿放入49-51°C的烘箱中 烘5. 9-6. 1小時;另2個無蓋培養(yǎng)皿放入溫度為59-61°C的烘箱中烘3. 9-4. 1小時;
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快速鑒定秈稻品種整精米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 中所述的將步驟2)中裝有中長粒型品種鮮稻谷的其中2個無蓋培養(yǎng)皿放入49-51°C的烘箱 中烘7. 9-8. 1小時 ’另2個無蓋培養(yǎng)皿放入溫度為59-61°C的烘箱中烘3. 9-4. 1小時;
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快速鑒定秈稻品種整精米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5) 所述的將步驟2)中裝有短粒型品種鮮稻谷的其中2個無蓋培養(yǎng)皿放入49-51°C的烘箱中烘 7. 9-8. 1小時;另2個無蓋培養(yǎng)皿放入溫度為59-61°C的烘箱中烘4. 9-5. 1小時;
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快速鑒定秈稻品種整精米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3) 中所述的將步驟2)中裝有長粒型品種鮮稻谷的其中2個無蓋培養(yǎng)皿放入50°C的烘箱中烘 6小時;另2個無蓋培養(yǎng)皿放入溫度為60°C的烘箱中烘4小時;
7.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快速鑒定秈稻品種整精米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4) 中所述的將步驟2)中裝有中長粒型品種鮮稻谷的其中2個無蓋培養(yǎng)皿放入50°C的烘箱中 烘8小時;另2個無蓋培養(yǎng)皿放入溫度為60°C的烘箱中烘4小時;
8.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快速鑒定秈稻品種整精米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5) 所述的將步驟2)中裝有短粒型品種鮮稻谷的其中2個無蓋培養(yǎng)皿放入50°C的烘箱中烘8 小時 ’另2個無蓋培養(yǎng)皿放入溫度為60°C的烘箱中烘5小時;
9.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快速鑒定秈稻品種整精米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2) 所述的鮮稻谷為秈稻。
全文摘要
一種快速鑒定秈稻品種整精米率的方法,屬于稻米品質(zhì)測定方法技術(shù)領(lǐng)域。它包括以下步驟根據(jù)品種的粒長情況,將秈稻谷分為長粒型、中長粒型、短粒型三種品種,稱取三種品種的鮮稻谷分別放入烘箱中烘,長粒型品種鮮稻谷50℃的烘箱中烘6小時或60℃的烘箱中烘4小時;中長粒型品種鮮稻谷50℃的烘箱中烘8小時或60℃的烘箱中烘4小時;短粒型品種鮮稻谷50℃的烘箱中烘8小時或60℃的烘箱中烘5小時,烘完后取得由國標法測整精米率。本發(fā)明直接采用剛收獲的鮮稻谷測定,用量少,操作方便,大大提高效率;烘干時間短、使用溫度低,不但安全性能高,而且提高整個整精米率測定的效率,為相關(guān)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更簡單、準確的判斷依據(jù)。
文檔編號G01N1/28GK101968479SQ20101029356
公開日2011年2月9日 申請日期2010年9月27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0年9月27日
發(fā)明者唐紹清, 焦桂愛, 羅炬, 胡培松, 謝黎虹, 邵高能, 魏祥進 申請人:中國水稻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