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旋轉式安裝支架(Rotary set anchor),即涉及一種僅利用旋轉就可以迅速且堅固地固定于建筑物的孔的旋轉式安裝支架。
背景技術:
將外裝件設置于建筑物時,一般會在建筑物上形成孔,在所述孔中插入安裝支架進行固定后,將建筑物外裝件設置于所述安裝支架。
但是,所述現有的安裝支架必須結合螺母擰緊才能夠使安裝支架主體不晃動,螺母稍微松動一點安裝支架也會因安裝支架的直徑小于穿孔口的直徑而上下左右晃動,并且螺母以被松開的程度向建筑物的孔內推進。隨之,存在如下問題:固定安裝支架于建筑物外壁的固定結構及固定方法復雜,所需施工時間長。
此外,穿孔直徑越大穿孔作業(yè)所需勞力和時間更多,但是安裝支架的支撐能力會低下從而效率性顯著降低。
此外,因為建筑物外裝件垂直設置于安裝支架,安裝支架根據建筑物外裝件的重量發(fā)生下垂現象,因此結構上脆弱且不利于安全。
此外,類似在作業(yè)中安裝支架的位置發(fā)生錯誤的情況,需要除去安裝支架時,已經施工好的安裝支架很難取出,因此需要使用切割機切割安裝支架或使用錘子彎曲安裝支架等大量的勞力和時間。
先行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1:韓國登記專利10-1406142
技術實現要素: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旋轉式安裝支架,其中,在建筑物的孔中插入與支架部結合的支撐桿后,僅利用支撐桿的旋轉進行固定,從而施工方便且迅速,并可削減施工費用。
此外,提供一種旋轉式安裝支架,其中,支架部從內側開始包括凸出坎、擴張部、 及主體部,作為支架部的最內側的凸出部固定于建筑物的孔中,進而防止因重量或地震等而發(fā)生的建筑物的孔的破損、混凝土的剝離等,從而得到堅固固定。
此外,提供一種旋轉式安裝支架,其中,支架部從內側開始包括頭部、摩擦套、及墊圈,從而支架部以不會被旋轉的支撐桿受到破損的狀態(tài)堅固地固定于建筑物的孔中。
此外,提供一種旋轉式安裝支架,其中,支撐桿的內部主體部無間隙地緊密緊貼插入于建筑物的孔中,因此不僅可以防止下垂,而且不會因重量的作用、時間的經過、振動等而發(fā)生任何變形。
此外,提供一種旋轉式安裝支架,其中,在施工位置發(fā)生錯誤的情況下,也能夠沿著插入支撐桿時的反方向簡單地通過旋轉來取出,從而可以簡單又迅速地重新設置。
此外,提供一種旋轉式安裝支架,其中,在支撐桿的內部主體部沿著長度方向形成多個流出槽,從而在建筑物的孔中插入支撐桿時,使空氣或異物的流出成為可能,進而容易地插入支撐桿。
此外,提供一種旋轉式安裝支架,其中,將支撐桿的內部主體部上的流出槽形成為螺旋形狀,從而在建筑物的孔中插入支撐桿時旋轉插入變得容易。
此外,提供一種旋轉式安裝支架,其中,在支撐桿的外部主體部設置多個前端加固凸起,從而可以很好得支撐重量物的建筑物外裝件。
此外,提供一種旋轉式安裝支架,其中,在支撐桿設置旋轉固定部,從而支撐桿的旋轉固定變得容易的同時,可以沿著水平方向堅固地支撐建筑物外裝件等。
此外,提供一種旋轉式安裝支架,其在旋轉固定部的中心周圍形成多個貫通口或凹槽,從而利用緊固結合裝置容易地旋轉固定支撐桿。
此外,提供一種旋轉式安裝支架,其中,在支撐桿的外側端部設置螺絲部,從而可以迅速且容易地結合建筑物外裝件等。
此外,提供一種旋轉式安裝支架,其不僅可以容易地設置建筑物外裝件還可以容易地設置招牌、管道、機械裝置、電燈等。
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的旋轉式安裝支架,其通過插入于形成在建筑物的孔來得到固定,且向所述建筑物的外側凸出,并用于固定建筑物外裝件等,所述旋轉式安裝支架包括:支架部,其插入于所述建筑物的孔后進行擴張并固定;支撐桿,其結合于所述支架部,從而固定于所述建筑物的孔,并向所述建筑物外側凸出,所述支撐桿包括:結合部,其從內側螺絲結合于所述支架部,同時擴張所述支架部;內部主體部,其無間隙 地緊密緊貼插入于所述建筑物的孔;卡住部,其支撐于所述建筑物的孔入口,從而防止所述支撐桿的晃動;外部主體部,其向所述建筑物的孔外部凸出;旋轉固定部,其直徑比所述外部主體部大,且可以旋轉所述支撐桿,同時對結合于所述支撐桿的建筑物外裝件等進行支撐。
此外,所述支架部可以包括:凸出坎,其從內側開始固定于所述建筑物的孔;擴張部,其直徑沿著外側方向逐漸增加,且沿著長度方向設置有切割部,以便通過所述結合部進行擴張;本體部,在其內面形成有用于與所述結合部結合的螺絲,在其外面形成有用于防止旋轉的多個凸起。
此外,所述支架部包括頭部、摩擦套、墊圈,所述頭部插入于所述摩擦套,所述墊圈通過凹凸與所述摩擦套相互插入結合,所述頭部在其內面形成用于與所述結合部結合的螺絲,外面是直徑沿著外側方向逐漸縮小的圓錐形狀,所述摩擦套在其內側設置切割部,以便可以隨著所述頭部插入的同時進行擴張,所述墊圈在外面可以包括多個防止旋轉的長度方向的旋轉防止凸起。
此外,在所述內部主體部的外面沿著長度方向可以形成多個流出槽,所述多個流出槽使空氣或異物的流出變得容易。
此外,所述流出槽可在所述卡住部沿著所述支撐桿的直徑方向更加延長。
此外,所述內部主體部上的流出槽以螺旋形狀形成,從而使所述內部主體部的旋轉插入變得容易。
此外,所述卡住部可以是所述外部主體部的直徑比所述內部主體部的直徑形成得較大而成的段差,或者是所述段差和套在所述段差的環(huán),或者可以是結合于所述內部主體部和所述外部主體部的連接位置的環(huán)。
此外,在所述外部主體部可以沿著長度方向設置多個前端加固凸起。
此外,所述旋轉固定部在其中心的周圍可以形成多個貫通口或凹槽,將緊固結合裝置可插入于所述多個貫通口或凹槽。
此外,所述支撐桿在其外側端部還包括與所述建筑物外裝件等結合的螺絲部,所述螺絲部可以向所述旋轉固定部的外側凸出,或者向所述旋轉固定部的內側凹陷形成。
通過本發(fā)明,僅利用在建筑物的孔中插入與支架部結合的支撐桿后旋轉支撐桿來進行固定,從而可以提供以下效果:施工便利且迅速,并削減施工費用。
此外,支架部從內側包括凸出坎、擴張部、及主體部,作為支架部的最內側的凸出 部固定于建筑物的孔,從而可以提供以下效果:防止因重量或地震等而發(fā)生的建筑物的孔的破損、混凝土的剝離等,從而得到堅固固定。
此外,支架部從內側開始包括頭部、摩擦套、及墊圈,從而可以提供以下效果:支架部以不會被旋轉的支撐桿受到破損的狀態(tài)堅固地固定于建筑物的孔。
此外,支撐桿的內部主體部無間隙地緊密插入于建筑物的孔,因此可提供如下效果:不僅可以防止下垂,而且也不會因重量的作用、時間的經過、振動等而發(fā)生任何變形。
此外,在施工位置發(fā)生錯誤的情況下,也能夠沿著插入支撐桿時的反方向簡單地通過旋轉來取出,從而可以提供以下效果:簡單又迅速地重新設置。
此外,在支撐桿的內部主體部沿著長度方向形成多個流出槽,從而在建筑物的孔中插入支撐桿時,使空氣或異物的流出成為可能,進而提供以下效果:使支撐桿的插入變得容易。
此外,將支撐桿的內部主體部上的流出槽以螺旋形狀形成,從而提供以下效果:在建筑物的孔中插入支撐桿時使旋轉插入變得容易。
此外,在支撐桿的外部主體部設置多個前端加固凸起,從而可以提供以下效果:很好得支撐重量物的建筑物外裝件。
此外,在支撐桿設置旋轉固定部,從而可以提供以下效果:支撐桿的旋轉固定變得容易的同時,可以沿著水平方向堅固地支撐建筑物外裝件等。
此外,在旋轉固定部的中心周圍形成多個貫通口或凹槽,從而可以提供以下效果:利用緊固結合裝置容易地旋轉固定支撐桿。
此外,在支撐桿的外側端部設置螺絲部,從而可以提供以下效果:可迅速且容易地結合建筑物外裝件等。
此外,可以提供以下效果:不僅可以容易地設置建筑物外裝件,還可以容易地設置招牌、管道、機械裝置、電燈等。
附圖說明
圖1a及圖1b是表示利用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的旋轉式安裝支架來對建筑物外裝件進行施工的樣子的立體圖,按順序是正面和背面的立體圖(在此,正面立體圖是從建筑物的外側觀察的圖,背面立體圖是從建筑物的內側觀看的圖)。
圖2是表示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的旋轉式安裝支架的分解立體圖。
圖3是表示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的旋轉式安裝支架的支架部的立體圖及表示支 架部的內部的圖。
圖4a是表示支撐桿結合在圖3的支架部的樣子的截面圖。
圖4b是分階段地表示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的旋轉式安裝支架的其他實施例的支撐桿結合在支架部的樣子的截面圖。
圖5a是表示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的旋轉式安裝支架的其他實施例的支架部的正面和背面的立體圖。
圖5b是表示利用圖5a的支架部來對建筑物外裝件進行施工的樣子的正面和背面的立體圖。
圖6是表示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的旋轉式安裝支架的支撐桿的立體圖。
圖7a及圖7b是表示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的旋轉式安裝支架的在支撐桿的內部主體部形成流出槽的樣子的立體圖。
圖8是表示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的旋轉式安裝支架的支撐桿的卡住部的實施例的立體圖。
圖9是表示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的旋轉式安裝支架的在支撐桿的外部主體部設置前端加固凸起的樣子的立體圖。
圖10是表示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的旋轉式安裝支架的在支撐桿的旋轉固定部設置多個貫通口或凹槽的樣子和緊固結合裝置的立體圖。
圖11是表示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的旋轉式安裝支架的支撐桿的螺絲部的實施例的立體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通過例示圖詳細說明本發(fā)明的一部分實施例。在各個圖的構成要素上附加參照符號,對于相同的構成要素,即使標記在其他圖上,也盡可能使用相同的符號。此外,就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例而言,如果判斷對相關的公知結構或功能的具體說明會妨礙對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理解,將省略對其詳細的說明。
此外,就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構成要素而言,可以使用第一、第二、A、B、(a)、(b)等術語。所述術語僅用于將其構成要素與其他構成要素進行區(qū)分,且不會因所述術語而限定所屬構成要素的本質或次序或者順序等。記載某個構成要素“連接”、“結合”或者“接入”于其他構成要素時,所述構成要素可以直接連接或接入于所述其他構成要素,但是也可以在各個構成要素之間“連接”、“結合”或者“接入”另外其他的構成要 素。
以下將參照圖詳細說明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的旋轉式安裝支架的構成。所述的旋轉式安裝支架30除了使用于建筑物外裝件20外,還可以使用于對設置在建筑物10的招牌、機械裝置、管道、電燈等進行固定,但是在以下將為了說明的便利會以固定建筑物外裝件20為中心進行說明。此外,雖然在對沿著水平方向設置旋轉式安裝支架30的情況進行說明,但是根據需要如垂直設置在建筑物10頂棚的下側一樣也可以沿著其他方向設置。此外,在以下說明的是在支撐桿350的端部設置有螺絲部365,但是除了螺絲部365也可以設置有環(huán)、凸出部等其他構成,并在所述其他構成上也可以設置有招牌、機械裝置、管道、電燈等。
參照圖1a至圖1b,根據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的旋轉式安裝支架的構成(參照圖2)包括:支架部310,其插入于建筑物10的孔11后擴張并進行固定;支撐桿350,其結合于所述支架部310從而固定于建筑物10的孔11,并向建筑物10的外側凸出,所述支架部310和所述支撐桿350插入于形成在建筑物10的孔11中并互相結合,同時固定于建筑物10的墻體等(在這里外側指建筑物的外側方向,內側指建筑物的內側方向,以下相同)。在所述支撐桿350的外側可以利用多樣形狀的上部固定架等來設置建筑物外裝件20,并在建筑物10的外側和建筑物外裝件20之間也可以設置隔熱件。
如圖3所示,支架部310的構成從內側開始可以依次包括凸出坎311、擴張部313、及主體部316。
凸出坎311是在支架部310的內側端部沿著直徑方向凸出從而固定于建筑物10的孔11的部分,隨著支架部310的擴張部313利用支撐桿350得到擴張,支架部310的擴張部313扎入建筑物10的孔11從而得到固定,由此結合于支架部310的支撐桿350也堅固地固定于建筑物10的孔11,從而防止被取出。本發(fā)明中,因為固定于建筑物10的凸出坎311位于建筑物10孔11的最內側,所以結合強度優(yōu)良。換句話說,如建筑物外裝件20等的重量,或地震等一樣的振動過度作用時,由于位于支架部310的凸出坎311外側的混凝土破損為圓錐形狀或脫落,可能使旋轉式安裝支架30崩塌,在此情況下,本發(fā)明中,凸出坎311位于孔11的最內側從而最大限度抑制混凝土的破損,因此使其結合強度變得優(yōu)良。
擴張部313是在凸出坎311沿著外側方向直徑逐漸增加的部分,且沿著長度方向設置有多個切割部314,以便隨著支撐桿350的插入能夠得到擴張。所述擴張部313的厚度可以整體相同地形成(參照圖4),也可以形成為向外側逐漸變薄,換句話說,外徑設 置為一定且僅內徑形成為逐漸增加的形式(參照圖5)。第一個例的優(yōu)點在于,凸出坎311很好地固定于建筑物10的孔11,第二個例的優(yōu)點在于,凸出坎311很好地固定于建筑物10的孔11,同時防止凸出坎311和擴張部313的連接地點破損。
本體部316為連接在擴張部313的部分,在其內面形成有用于和支撐桿350結合的螺絲317,在其外面沿著長度方向形成有多個凸起318。所述本體部316外面的凸起318使向支架部310的建筑物10的孔11內側的插入變得容易,同時接觸于建筑物10的孔11內從而防止旋轉。換句話說,主體部316外面的凸起318防止支架部310的旋轉,從而支撐桿350很好得結合于支架部310。
另外,如圖5a及圖5b所示,所述支架部310的構成從內側開始可以依次包括頭部331、摩擦套334、及墊圈337。
頭部331位于支架部310的最內側,是擴張摩擦套334的部分,且是外面為沿著外側方向直徑逐漸縮小的沒有頭部的圓錐形狀。在頭部331的內面形成有螺絲332,與支撐桿350螺絲結合,在所述頭部331的內側面或頭部331中直徑最大的部分的外面形成有坎、凸起、或凹凸等,從而可以使頭部331不在孔11內旋轉。
摩擦套334是圓筒形狀,且在內側沿著長度方向形成多個切割部335,以便可以隨著所述頭部331的插入得到擴張。隨之,支撐桿350通過螺絲結合于頭部331來進行緊固結合時,頭部331朝向支撐桿350方向被拉出,同時伸入到摩擦套334的內部,從而在摩擦部334的切割部335擴張的同時固定于建筑物10的孔11。所述摩擦套334的外面可以形成為光滑的形態(tài),也可以以粗糙面的形態(tài)形成,或者通過在表面形成凸起或凹凸等來使摩擦套334固定于建筑物10的孔11內,從而防止被取出,同時可以通過插入支撐桿350來在旋轉時防止旋轉。
墊圈337設置于摩擦套334的外側,且通過凹凸與摩擦套334相互插入結合。沒有墊圈337的情況下,摩擦套334通過頭部331進行擴張時,摩擦套334的內側端部通過頭部331進行擴張并得到固定,摩擦套334的外側端部會因為想要和旋轉的支撐桿350一起旋轉,所以可能在摩擦套334扭轉的同時受損或破損。隨之,為了防止所述情況,在摩擦套334外側設置墊圈337,且所述墊圈337以與支撐桿350很好得滑動的形式形成。為了使所述墊圈336和支撐軸350很好得滑動,后述的支撐桿350的結合部351僅在與頭部331結合的部分形成螺絲,在墊圈337所在的部分可以不形成螺絲。此外,所述墊圈337在其外面沿著長度方向可形成多個旋轉防止凸起338,以便在支撐桿350旋轉時不與支撐桿350一同旋轉并插入至孔11的內側。此外,墊圈337可以將外面的直 徑形成為一定,或者可以將外面的直徑形成為不同從而形成短坎。
如圖6所示,支撐桿350的構成從內側可以依次包括結合部351、內部主體部353、卡住部356、外部主體部358、及旋轉固定部361。
結合部351是在支架部310通過螺絲等結合的部分,結合部351在與支架部310結合的同時,擴張所述支架部310從而固定于建筑物10,同時結合部351固定于支架部310,從而使支撐桿350固定于建筑物10。所述結合部351可以在整個長度上形成螺絲,也可以僅在與支架部310螺絲結合的部分形成螺絲,此外,內側部分也可以不形成螺絲。例如,在使用圖3的支架部310的情況下,在所述結合部351將螺絲僅形成于與支架部310的本體部316螺絲結合的部分,除此之外,在內側部分也可以不形成螺絲,且平緩地形成末端(參照圖6),在支撐桿350旋轉時,可順利地在支架部310內進行滑動從而可以防止支架部310的損傷及破損。此外,在使用圖5a的支架部310的情況下,在所述結合部351將螺絲僅形成于與支架部310的頭部331螺絲結合的部分,在墊圈337所在的部分不形成螺絲(參照圖5a),在支撐桿350旋轉時,墊圈337和支撐桿350很好地滑動從而可以防止摩擦套334的損傷或破損。
內部主體部353作為與結合部351鄰接的部分,是無間隙地緊密緊貼插入于建筑物10的孔11的部分。內部主體部353緊密緊貼插入于建筑物10的孔11,從而支撐桿350不會晃動,且也通過建筑物外裝件20等的重量等防止支撐桿350的下垂,即使經過長時間也可以堅固地固定建筑物外裝件20。如上所述,因為內部主體部353無間隙地形成于建筑物10的孔11,所以支撐桿350的插入可能由于在向建筑物10穿孔11時所產生的混凝土的微粒等而有些困難。為了解決所述問題,可以在內部主體部353的外面沿著長度方向形成多個流出槽354(參照圖7a),所述流出槽354使得空氣或異物的流出變得容易。換句話說,本發(fā)明的情況,因為內部主體部353無間隙地緊密緊貼插入于建筑物10的孔11的結構,所以支撐桿350插入建筑物10的孔11時,可能由于空氣的壓縮對插入產生妨礙,此外也可能由于在建筑物10形成孔11時,或者在孔11插入支撐桿350時所產生的混凝土粉末粉塵等的異物對插入產生困難。隨之,所述流出槽354容易地排出空氣或異物等,從而使支架部310和支撐桿350的插入變得容易。所述流出槽354在后述的卡住部356沿著直徑方向延長,從而可提高其效率,此外流出槽354以螺旋形狀形成(參照圖7b)從而也可以使插入變得更加容易。
卡住部356作為設置于前述的內部主體部353和后述的外部主體部358的連接地點的部分,在建筑物10的孔11入口得到支撐,由此防止支撐桿350的晃動。為了固定在 建筑物10的孔11,在旋轉支撐桿350時,因為卡住部356所以支撐桿350不會被拉進建筑物10的孔11內側,所述支架部310在建筑物10的內側擴張,從而不會被拉出到建筑物10的外側,通過所述卡住部356和支架部310的相互作用,支撐桿350堅固且無晃動地固定于建筑物10的孔11。將外部主體部358的直徑設置為大于內部主體部353的直徑,從而卡住部356形成為段差(參照圖8的第一個圖),或者形成段差并額外套進支撐在所述段差的環(huán),或者更加凸出地形成于卡住部356(參照圖8的第二個圖),或者相同地形成內部主體部353和外部主體部358的直徑,在內部主體部353和外部主體部358的連接位置利用焊接等結合環(huán),或者可凸出地形成(參照圖8的第三個圖)。
外部主體部358作為向建筑物10的孔11外部凸出的部分,所述部分的長度是通過考慮想要設置的建筑物外裝件20的位置、隔熱件等的厚度等而決定的。在所述外部主體部358可以沿著軸方向設置多個前端加固凸起359(參照圖9),所述前端加固凸起359增加外部主體部358的彎曲強度和前端強度,從而還可以容易地支撐重量物的建筑物外裝件20。
旋轉固定部361為如下部分:其直徑形成為比外部主體部358大,從而容易地旋轉支撐桿350,同時沿著水平方向堅固地對結合于支撐桿350的上部固定架或建筑物外裝件20等進行支撐。在旋轉固定部361固定上部固定架并結合建筑物外裝件20的情況,旋轉固定部361也沿著水平方向堅固地對結合在其外側的上部固定架進行支撐,從而最終堅固地支撐結合于上部固定架的建筑物外裝件20。隨之,支撐桿350在結合于支架部310的同時,無間隙地緊密緊貼插入建筑物10的孔11,從而堅固地固定于建筑物10,建筑物外裝件20通過旋轉固定部361沿著水平方向堅固地得到支撐并固定,本發(fā)明可以利用簡單的結構迅速且堅固地固定建筑物外裝件20,且施工非常便利且經濟。此外,在設置建筑物外裝件20時設置隔熱件的情況,隔熱件設置于建筑物10的墻體和旋轉固定部361之間,在此情況,隔熱件在沒有另外的固定裝置的狀態(tài)下,可以利用旋轉固定部361堅固地固定。
所述旋轉固定部361可以以多角形狀或圓形狀等形成,可以與外部主體部358構成為一體,也可以分開構成。換句話說,分別設置外部主體部358和旋轉固定部361,并且互相插入結合,或插入后焊接結合,或螺絲結合,或螺絲結合后可進行焊接。此外,旋轉固定部361可以在其中心的周圍形成多個貫通口或者凹槽362,將能夠旋轉支撐桿350的緊固結合裝置363可插入于所述多個貫通口或者凹槽362(參照圖10)。換句話說,可以將旋轉固定部361形成為多角形狀等容易旋轉的形狀,并且可利用它來進行旋轉, 但是也可以在旋轉固定部361設置多個貫通口或凹槽362,且在所述多個貫通口或凹槽362插入緊固結合裝置363進行旋轉。此時,所述貫通口362是貫通旋轉固定部361的形態(tài),所述凹槽362是不貫通旋轉固定部361的堵塞的形態(tài),所述貫通口或者凹槽362的形狀可以設置為圓形狀或四角形狀等多樣的形狀。
如圖11所示,支撐桿350在其外側端部還可以設置與上部固定架或建筑物外裝件20等結合的螺絲部365。所述螺絲部365可以向旋轉固定部361的外側凸出形成(參照圖11的右側圖)或者向旋轉固定部361的內側凹陷形成(參照圖11的左側圖)。
本發(fā)明中,輕輕擊打所述結合的支架部310和支撐桿350,從而插入于建筑物10的孔11后,通過旋轉支撐桿350來擴張支架部310,同時使支架部310堅固地固定于建筑物10的孔11。此時,因為卡住部356支撐在建筑物10的孔11入口,所以支撐桿350向外側拉動支架部310,支架部310通過擴張來固定于建筑物10的孔11內側的同時,將支撐桿350拉向建筑物10的孔11的內側,通過這兩個相互作用支撐桿350將迅速且堅固地固定于建筑物10的孔11。隨之,本發(fā)明在沒有另外的螺母等的結合的狀態(tài)下,僅利用支撐桿350的旋轉就可以迅速且堅固地固定于建筑物10的孔11。此外,本發(fā)明在施工中位置發(fā)生錯誤從而需要移動,或者在不必要時需要拆除的情況下,沿著與固定支撐桿350時相反的方向進行旋轉后拉出,從而可以簡便且迅速地取出,進而變更位置或拆除都會非常便利。
雖然在上述中說明了構成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所有構成要素結合為一個或通過結合來進行操作,但本發(fā)明不是一定要限定于這樣的實施例。換句話說,如果在本發(fā)明的目的范圍內,其所有的構成要素也可以通過由一個以上選擇性結合來構成或操作。此外,上述記載的“包括”、“構成”或者“具有”等的用語如果沒有特別相反的記載,就意味著可內置相應的構成要素,因此應解釋為不是除去其他構成要素而是還包括其他構成要素。包括技術性或科學性術語的所有術語,如果沒有其他定義,則具有與本發(fā)明所屬的技術領域中具有一般知識的人通常理解的含義相同的含義。一般所使用的術語如在詞典中定義的術語一樣應解釋為與相關技術的上下文的含義一致,如果在本發(fā)明中沒有明確定義,將不解釋成理想或過度形式性的含義。
以上的說明僅僅是將本發(fā)明的技術思想示例性說明的,在本發(fā)明所屬的技術領域具有一般知識的人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本質性特征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修訂及變型是可能的。隨之,本發(fā)明中所提出的實施例不是用于限定本發(fā)明的技術思想的而是用于說明的,且本發(fā)明的技術思想的范圍不會根據所述的實施例而限定。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應根據下 面的權利要求解釋,應解釋為在與其相等范圍內的所有技術思想都包括在本發(fā)明的權利范圍內。
標號說明
10:建筑物
11:孔
20:建筑外裝件
30:旋轉式安裝支架
310:支架部
311:凸出坎
313:擴張部
314:切割部
316:本體部
317:螺絲
318:凸起
331:頭部
332:螺絲
334:摩擦套
335:切割部
337:墊圈
338:旋轉防止凸起
350:支撐桿
351:結合部
353:內部主體部
354:流出槽
356:卡住部
358:外部主體部
359:前端加固凸起
361:旋轉固定部
362:貫通口或凹槽
363:緊固結合裝置
365:螺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