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空間V2中制冷劑和油因所述旋轉(zhuǎn)軸5和所述平衡塊7的旋轉(zhuǎn)而被攪拌。
[0098]所述第二分隔壁部84可以呈比所述第一分隔壁部82的半徑小的環(huán)狀。并且,所述第二分隔壁部84的一端部842可位于所述第四流路314b、324b的出口與所述旋轉(zhuǎn)軸5或所述平衡塊7之間,并且所述第二分隔壁部84的另一端部844可位于所述定子21和所述轉(zhuǎn)子22之間的間隙G2與所述插槽212b的底面之間。即,所述第二分隔壁部84在所述定子21的軸方向上的投影空間的范圍內(nèi)設(shè)置在相對所述插槽212b的底面靠內(nèi)側(cè)(壓縮機的中心側(cè))的位置。
[0099]此外,與第一分隔壁部82同樣地,所述第二分隔壁部84的一端部842可與所述主框架31緊貼,另一端部844與所述定子21隔開。因此,在組裝壓縮機時,能夠防止所述第二分隔壁部84在所述定子21與所述主框架31之間發(fā)生破損,并且擴大所述第二流路212b、G2的面積,從而使制冷劑能夠順暢地從所述第二空間V2移動至所述第一空間VI。
[0100]S卩,可使所述第二分隔壁部84與所述定子21隔開,從而使從所述第四流路314b、324b所排出的制冷劑不僅通過所述插槽212b,還能通過所述定子21與所述轉(zhuǎn)子22之間的間隙G2而移動。當然,由于所述插槽212b與所述定子21和所述轉(zhuǎn)子22之間的間隙G2連通,因此即便所述第二分隔壁部84與所述定子21緊貼,也會使流入到所述插槽212b的制冷劑中的一部分向所述定子21與所述轉(zhuǎn)子22之間的間隙G2側(cè)流出,并通過該間隙G2能夠移動至所述第一空間VI。但是,為了使制冷劑更加順暢地移動,優(yōu)選地,使所述第二分隔壁部84與所述定子21隔開,從而形成能夠使所述第二分隔壁部84與所述第一分隔壁部82之間的制冷劑直接流入到所述定子21與所述轉(zhuǎn)子22之間的間隙的通路(以下稱“直通路”)。
[0101]此時,優(yōu)選地,使所述第二分隔壁部84和所述定子21之間的相隔距離(軸方向上的距離)與離所述平衡塊7的旋轉(zhuǎn)中心最遠的部位(彎折部)和所述定子21之間的相隔距離(軸方向上的距離)相同或相當。這是因為,離所述平衡塊7的旋轉(zhuǎn)中心最遠的部位的旋轉(zhuǎn)半徑比其他部位的旋轉(zhuǎn)半徑大,從而攪拌效果大,因此,能夠有效抑制所述平衡塊7的攪拌并且確保擴大所述直通路。
[0102]此時,如圖6所示,在所述第二分隔壁部84的另一端部844以覆蓋所述平衡塊7的上側(cè)的方式彎折并延伸的情況下,能夠維持所確保的所述直通路的面積,并且能夠更加抑制因所述平衡塊7的攪拌,因此,更加優(yōu)選。在此,在所述第二分隔壁部84與所述定子21之間的相隔距離(軸方向上的距離)比離所述平衡塊7的旋轉(zhuǎn)中心最遠的部位(彎折部)與所述定子21之間的相隔距離(軸方向上的距離)短的情況下,雖然在抑制攪拌方面有利,但在確保所述直通路的方面不利。相反,在所述第二分隔壁部84與所述定子21之間的相隔距離(軸方向上的距離)比離所述平衡塊7的旋轉(zhuǎn)中心最遠的部位(彎折部)與所述定子21之間的相隔距離(軸方向上的距離)長的情況下,其結(jié)果會相反。
[0103]所述連接部86以橫穿所述第一分隔壁部82和所述第二分隔壁部84的方式形成,從而使所述第一分隔壁部82和所述第二分隔壁部84成為一個模塊。由此,能夠使壓縮機的制造容易,并且減少制造成本。
[0104]在本實施例中,所述連接部86能夠防止從所述第四流路314b、324b所排出的制冷劑從所述連接部86與所述主框架31之間泄漏,并且使所述第一分隔壁部82和所述第二分隔壁部84之間的空間與所述油回收流路312b相互之間不連通(發(fā)揮所述油回收流路的蓋部的作用)。即,所述連接部86可以呈橫穿第一分隔壁部82的整個一端部822和所述第二分隔壁部84的整個一端部842的環(huán)狀,并且所述連接部86的整個下表面緊貼設(shè)置在所述主框架31上。
[0105]在此,在與所述第四流路314b、324b的出口(所述第一排出孔的出口)對應(yīng)的部位可形成有貫通孔862。
[0106]附圖中未進行說明的附圖標記35是用于防止所述回旋渦盤33自轉(zhuǎn)的十字環(huán)(Oldhamring) 35。
[0107]以下,對本實施例壓縮機的作用效果進行說明。
[0108]S卩,在向所述電動部2接通電源而在所述轉(zhuǎn)子21和所述旋轉(zhuǎn)軸5產(chǎn)生旋轉(zhuǎn)力時,能夠使與所述旋轉(zhuǎn)軸5偏心結(jié)合的回旋渦盤33做回旋運動。
[0109]隨之,通過所述制冷劑吸入管15從所述外殼1的外部供給的制冷劑直接流入到所述壓縮室S1,該制冷劑通過回旋渦盤33的回旋運動而被壓縮之后通過所述排出口 322a從所述壓縮室S1向所述排出蓋34的內(nèi)部空間排出。排出到所述排出蓋34的內(nèi)部空間的制冷劑可在所述排出蓋34的內(nèi)部空間進行循環(huán),在噪音減小之后通過所述第四流路314b、324b向所述第二空間V2移動。
[0110]然后,移動到所述第二空間V2的制冷劑可反復(fù)如下過程,即,所述制冷劑通過所述流路分離部8引導(dǎo)至形成在所述定子21的插槽212b及該定子21與轉(zhuǎn)子21之間的間隙G2的第二流路212b、G2,之后向第一空間VI移動并通過制冷劑排出管16向壓縮機外部排出,并且在移動至所述第一空間VI的制冷劑中油被分離,并通過第一流路G1和第三流路314a、324a回收到儲油空間。
[0111]更加具體地,根據(jù)所述第一隔開部82來切斷從所述第四流路314b、324b向第二空間V2排出的制冷劑流向所述第一流路G1,而將所述制冷劑引導(dǎo)至所述第二流路212b、G2。由此,高壓制冷劑不會流入所述第一流路G1,從而在所述第一流路G1上不產(chǎn)生流路阻力,因此使所述第一空間VI的油通過所述第一流路G1向所述第二空間V2側(cè)移動,之后通過所述第三流路314a、324a回收到儲油空間。
[0112]并且,在所述第二空間V2中,通過在所述第四流路314b、324b的出口與所述旋轉(zhuǎn)軸5之間,或者所述第四流路314b、324b與所述平衡塊7之間形成所述第二分隔壁部84,可使排出到所述第二空間V2的制冷劑通過所述第二分隔壁部84經(jīng)過所述插槽212b或者所述定子21與轉(zhuǎn)子21之間的間隙G2而迅速移動至所述第一空間VI。
[0113]另一方面,通過與所述主框架31緊貼并覆蓋所述油回收流路312b的所述連接部86,可抑制所述第二空間V2的制冷劑流向所述第一流路G1、所述第三流路314a、324a以及所述油回收流路312b。因此,所述第二空間V2的制冷劑的幾乎大部分流入所述第二流路212b、G2,而不流入所述第一流路G1、所述第三流路314a、324a或所述油回收流路312b。
[0114]另一方面,流入到所述第二流路212b、G2的制冷劑向所述第一空間VI移動,并且該制冷劑在所述第一空間VI進行油分離。該油依次經(jīng)過所述第一流路G1和第三流路314a、324a,最后回收到所述第三空間V3的儲油空間。此時,由于通過所述流路分離部8的第一分隔壁部82而抑制從所述壓縮部3所排出的高壓制冷劑流入所述第一流路G1或第三流路314a、324a,因此,油不會受到因制冷劑的阻力而流入所述第一流路G1,從而能夠順暢地回收到所述儲油空間。
[0115]另外,供給至所述滑動部的油執(zhí)行潤滑功能,并可以在所述第一軸承座部318與所述旋轉(zhuǎn)軸5之間向所述第二空間V2側(cè)排出。該油被所述油槽312a收集之后,通過所述油回收流路312b和所述第三流路314a、324a回收到所述第三空間V3的儲油空間。此時,通過所述流路分離部8,能夠抑制從所述述第四流路314b、324b排出的高壓制冷劑流入所述油回收流路312b。因此,所述油回收流路312b的油不會受到因制冷劑的阻力,因此,油能夠順暢地回收到所述第三流路314a,324a。此外,通過切斷所述油回收流路312b的油與從所述壓縮部3排出的制冷劑接觸,能夠防止所述旋轉(zhuǎn)軸5或所述平衡塊7攪拌所述第二空間V2的制冷劑與油,進而能夠?qū)⑺龅诙臻gV2的油與制冷劑混合而流入到所述第一空間VI的現(xiàn)象抑制在最小限度上。
[0116]如上所述,本實施例的壓縮機通過在所述電動部2和所述壓縮部3之間設(shè)置所述流路分離部8,來能夠分離制冷劑流路和油流路。由此,可使油順暢地回收到儲油空間,并能夠順暢地向滑動部供油。
[0117]另外,如上述實施例,所述流路分離部8可由單獨的構(gòu)件構(gòu)成并與所述主框架31緊固連接,但根據(jù)情況也可與所述主框架31 —體形成。
[0118]此外,如上述實施例,所述流路分離部8可從主框架31向定子21方向向上形成,但是根據(jù)情況,也可以從定子21向主框架31的方向向下形成。此時,雖然未圖示,但是,所述流路分離部8可以從由如塑料那樣的材質(zhì)形成的絕緣子214延伸而成。如上所述,在絕緣子214上形成流路分離部8的情況下,由于具有在該絕緣子214上卷繞線圈的結(jié)構(gòu),因此可以僅形成第一分隔壁部82。因此,根據(jù)需要,可將所述第二分隔壁部84設(shè)在所述主框架31上。
[0119]此外,在所述的實施例的情況下,所述流路分離部8由所述第一分隔壁部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