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振動壓路機,且更具體地,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振動壓路機無級變速行走液壓裝置。
背景技術:
我國公路建設在近年來得到較快的發(fā)展,在道路建設中,壓實機械至關重要。隨著交通運輸量的增多和壓實機械的施工機械化程度越來越高,施工部門對壓實機械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然而,一些壓路機其行走驅動系統(tǒng)操縱不便,勞動強度得不到緩解。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振動壓路機無級變速行走液壓裝置。
本發(fā)明所涉及的一種振動壓路機無級變速行走液壓裝置,包括由液壓油管路連接的各元器件:一由柴油機主軸驅動的變量泵,所述變量泵設有操縱桿,操縱桿連接一伺服缸活塞,所述活塞的活塞桿連接一伺服閥;所述伺服閥連接一行走操縱閥;所述變量泵為斜盤式軸向柱塞變量泵,所述活塞桿連接所述變量泵斜盤;一與冷卻器連接的補油泵,補油泵連接一補油單向溢流閥,所述補油單向溢流閥連接一溢流閥,該溢流閥連接所述變量泵殼體;一油箱,其設有所述的冷卻器,并通過管路連接一濾油器,為各元器件提供液壓油。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種振動壓路機無級變速行走液壓裝置,通過便于操縱的液壓與電氣聯(lián)合作用,便于操縱,勞動強度得以緩解。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中:柴油機1;變量泵2;斜盤2-1;操縱桿2-2;伺服缸3;活塞3-1;活塞桿3-2;補油單向溢流閥4;濾油器5;油箱6;冷卻器7;溢流閥8;高壓安全閥9;補油泵10;行走操縱閥11;行走馬達12;緊急制動閥13;停車制動器14;伺服閥15。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通過下面的詳細描述,以更清楚地理解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優(yōu)點。在下文中,將參考附圖詳細說明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優(yōu)選實施例。
如圖1所示,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優(yōu)選實施例中的一種振動壓路機無級變速行走液壓裝置,包括由液壓油管路連接的各元器件:
一由柴油機1主軸驅動的變量泵2,所述變量泵2設有操縱桿2-2,操縱桿2-2連接一伺服缸3活塞3-1,所述活塞3-1的活塞桿3-2連接一伺服閥15;所述伺服閥15連接一行走操縱閥11;所述變量泵2為斜盤2-1式軸向柱塞變量泵2,所述活塞桿3-2連接所述變量泵2斜盤2-1;
一與冷卻器7連接的補油泵10,補油泵10連接一補油單向溢流閥4,所述補油單向溢流閥4連接一溢流閥8,該溢流閥8連接所述變量泵2殼體;
一油箱6,其設有所述的冷卻器7,并通過管路連接一濾油器5,為各元器件提供液壓油。
變量泵2操縱桿2-2在中位時,由壓力輔助油口往行走操縱閥11去的壓力油,不對伺服閥15產生壓力,使伺服閥15也處在中位,斜盤2-1傾角為零,此時壓路機處于停車狀態(tài);
當推拉操縱桿2-2使壓力輔助油口來的壓力油通過行走操縱閥11而對伺服閥15產生產生壓力,使伺服閥15動作,控制油進入伺服缸3,使伺服缸3的活塞3-1移動,由于活塞桿3-2與伺服閥15體相連,因而形成反饋,同時活塞桿3-2又與斜盤2-1相連,帶動斜盤2-1傾斜變化,從而使排量發(fā)生變化,實現(xiàn)無級變速。
當閉式油路由于泄漏使油液不足時,由補油泵10來的冷油可以通過一補油單向溢流閥4向低壓回路補油,并降低管路中的油溫,而補油單向溢流閥4在高壓管路油壓的作用下封閉。低壓的油壓大于溢流閥8設定的壓力,補油泵10的剩余油通過溢流閥8流入變量泵2殼體,對泵進行冷卻和潤滑,然后回油箱6。因補油量比泄露量大很多,總有一部分熱油被置換,達到冷卻目的。
高壓安全閥9用于放置系統(tǒng)雙向回路的壓力峰值超過設定的壓力而設置的。當回路壓力超過此值時,高壓安全閥9就打開使壓力限制在設定值,從而保護液壓元件,增加系統(tǒng)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行走馬達12上安裝有緊急制動停車用的停車制動器14,當停車制動器14油缸內無壓力油時,在彈簧的作用下,壓緊摩擦片,使行走馬達12的輪轂停止轉動,實現(xiàn)停車制動;
當緊急制動閥13通電時,輔助壓力油口來的壓力油進入停車制動器14油缸內壓縮彈簧,使制動器松開,車輛正常行駛;當在坡道上或液壓系統(tǒng)有故障而自鎖制動失效需要緊急制動時,可使緊急制動閥13斷電,使制動閥油缸接通油箱6,制動盤在彈簧的作用下壓緊,實現(xiàn)壓路機的緊急制動。
此外,本系統(tǒng)制動機構能夠實現(xiàn)如上所述的自鎖制動,即液壓行走系統(tǒng)的液力制動。由于操縱桿2-2的控制,當操縱桿2-2拉到中位時,變量泵2的排量為零,此時,行走馬達12在行走慣性作用下,瞬間處于泵空狀態(tài),從而實現(xiàn)液動力制動。
盡管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優(yōu)選實施例為了說明性的目的在此公開,但是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在不背離所附屬權利要求所公開的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范圍和精神的前提下,各種修改、增加和變造都是可能的,應指出的是,在不背離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范圍和精神的前提下的上述各種修改、增加和變造都應涵蓋在本發(fā)明創(chuàng)造的權力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