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機械密封無泄漏羅茨真空泵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真空泵,尤其是涉及一種機械密封無泄漏羅茨真 空泵。
背景技術:
羅茨真空泵于1944年由德國工程師羅茨發(fā)明,其作用是可以將密閉容 器或密閉系統(tǒng)內的空氣或其他氣體抽除并達到一定真空的目的。以往羅茨 真空泵僅僅在傳統(tǒng)工業(yè)如化工、電力、冶金上的應用比較普及。隨著現(xiàn)代 工業(yè)的迅猛發(fā)展,在食品、制藥、微電子、輕工業(yè)等行業(yè)的新工藝上羅茨 真空泵也大量開始被使用。目前全世界幾乎所有的制藥廠、保健品原料生產企業(yè)都在使用羅茨真 空泵或羅茨真空泵機組。由于羅茨真空泵運轉速度很高,在泵的兩端必須 配備一個潤滑油箱,使羅茨真空泵的各個傳動部件在高速運轉時有足夠的 潤滑和冷卻。而羅茨真空泵的抽氣腔是不允許有油的,否則會對被抽介質 造成油污染。而事實上目前全世界每年生產的數十萬臺羅茨真空泵的抽氣 腔內全部是有油的,可想而知我們大家所使用的藥品、保健品、化妝品等 也難免會受到油的污染,對人體的危害是可想而知的。到目前為止真正的 抽氣腔內無油羅茨真空泵在國際上還無此類產品。
現(xiàn)有的羅茨真空泵主要由泵體、前、后端蓋、葉輪、動密封件、電機 等零部件組成。傳統(tǒng)老產品主要存在以下不足1、 主軸伸出端的動密封問題。傳統(tǒng)產品均采用骨架油封的密封結構, 這種密封的可靠性差,使用壽命只要三個月左右,泵油外泄漏嚴重、漏氣 嚴重。2、 單一排氣口。產品只有一個排汽口,用戶安裝位置受局限,安裝、 使用不方便。發(fā)明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第一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主軸伸出端密封 可靠性好的機械密封無泄漏羅茨真空泵。本實用新型的第二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種有多個排汽口的 無油的機械密封無泄漏羅茨真空泵。本實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是這樣實現(xiàn)的 一種機械密封無泄漏羅茨真空 泵,包括泵體、主軸、后端蓋、后蓋、前端蓋、前蓋和電機,所述主軸裝 置于泵體內,后端蓋固定于泵體后端,后蓋固定于后端蓋后側,主軸后端 伸出后端蓋置于后油箱內,前端蓋置于泵體前端,前蓋置于前端蓋前側, 前蓋前端用軸封壓蓋封閉,主軸前端伸出前端蓋、前蓋和軸封壓蓋并通過 聯(lián)軸器與電機輸出端相連,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軸伸出端與軸封壓蓋之間采用機械密封,該機械密封包括動密 封環(huán)座、動密封環(huán)、O型密封圈、自動補償彈簧、靜密封環(huán)和密封圈,所 述動密封環(huán)座用緊定螺釘固定連接于主軸伸出端,動密封環(huán)插置于密封環(huán)
座前端的臺階孔內,o型密封圈嵌置于動密封環(huán)的臺階孔內,自動補償彈簧軸向嵌置于動密封環(huán)座臺階面上的彈簧孔內,o型密封圈和動密封環(huán)套置于主軸伸出端;所述密封圈嵌置于軸封壓蓋后端的臺階孔內,靜密封環(huán) 嵌置于密封圈后端的臺階孔內,靜密封環(huán)置于動密封環(huán)旁側。本實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是這樣實現(xiàn)的所述泵體上設置有三個排氣口 , 三個排氣口分別設置于泵體的左、右兩側和底部。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優(yōu)點1、 主軸伸出端與軸封壓蓋之間采用平衡式機械密封結構,面封面摩擦 系數小、密封環(huán)有自動補償功能,產品使用壽命比傳統(tǒng)結構更長,并不會 出現(xiàn)漏油、漏氣現(xiàn)象。2、 采用三個排氣口結構設計。三個排汽口布置,便于用戶的布局。
圖1為本實用新型機械密封無泄漏羅茨真空泵的縱剖面結構示意圖。圖2為圖1的A-A剖示圖。圖3為圖1的I放大圖。圖4為本實用新型機械密封無泄漏羅茨真空泵的外觀圖。圖5為圖4的俯視圖。圖6為圖4的側視圖。圖中泵體l、后端蓋2、后蓋3、機械密封I4、后油箱5、球軸承6、 墊圈7、齒圈8、齒殼9、油窗IO、轉子ll、主軸12、從動軸13、進氣蓋 板14、前端蓋15、前蓋16、軸承壓蓋17、前油箱18、軸封壓蓋19、機械 密封II2(K電機連接架21、電機22、聯(lián)軸器23、排氣蓋板24、排氣口 25、 進氣口26、加油口27、放油口28。密封圈20.1、靜密封環(huán)20.2、動密封環(huán)20.3、 0型密封圈20.4、動密 封環(huán)座20.5、緊定螺釘20.6、自動補償彈簧20.7。
具體實施方式
參見圖1 2,實用新型為一種機械密封無泄漏羅茨真空泵,主要由泵 體1、主軸12、從動軸13、轉子11、球軸承6、后端蓋2、后蓋3、前端 蓋15、前蓋16、軸封壓蓋17、電機連接架21和電機22組成。所述主軸 12和從動軸13裝置于泵體1內,轉子11裝置于主軸12和從動軸13內, 后端蓋2用內六角螺釘固定連接于泵體1后端,后端蓋2中心設置有幾級 臺階孔,球軸承6嵌置于后端蓋2的首級臺階孔內,后蓋3用內六角螺釘 固定連接于后端蓋2后側,后蓋3與后端蓋2之間形成的密封腔體為后油 箱5,主軸12后端伸出后端蓋2置于后油箱5內,主軸12伸出端與后端 蓋2之間用采用機械密封I 4密封,后油箱5內的主軸12后伸出端依次裝 置墊圈7和齒殼9,主軸12后伸出端端部用矩形密封圈和軸用圓螺母固定, 齒殼9上用六角螺釘和彈簧墊圈固定齒圈8。前端蓋15置于泵體1前端, 前蓋16置于前端蓋15前側,前蓋16與前端蓋15之間形成的密封腔體為 前油箱18,電機連接架21用六角螺釘固定連接于前蓋16前側,電機22 用雙頭六角螺栓固定連接于電機連接架21前側,前端蓋15前端用墊圈7 和軸承壓蓋19封閉,前蓋16前端用軸封壓蓋19封閉,主軸12前端伸出 前端蓋15、前蓋16和軸封壓蓋19并通過聯(lián)軸器23與電機22輸出端相連,
前端蓋15中心設置有幾級臺階孔,球軸承6嵌置于首級臺階孔內,主軸 12伸出端與前端蓋15之間采用機械密封I 4密封,主軸12與軸封壓蓋19 之間采用機械密封I120密封,進氣蓋板14用O型密封圑和六角螺釘固定 連接于泵體1頂部進氣口,排氣蓋板24用O型密封圈和六角嫘釘固定連 接于泵體l底部和左、右側壁的排氣口。參見圖3,所述主軸伸出端與軸封壓蓋19之間的機械密封I120主要由 動密封環(huán)座20.5、動密封環(huán)20.3、 0型密封圈20.4、自動補償彈簧20.7、 靜密封環(huán)20.2和密封圈20.1組成。所述動密封環(huán)座20.5用緊定螺釘20.6 固定連接于主軸12伸出端,動密封環(huán)20.3插置于密封環(huán)座20.5前端的臺 階孔內,O型密封圈20.4嵌置于動密封環(huán)20.3的臺階孔內,自動補償彈簧 20.7軸向嵌置于動密封環(huán)座20.5臺階面上的彈簧孔內,O型密封圈20.4和 動密封環(huán)20.3套置于主軸12伸出端;所述密封圈20.1嵌置于軸封壓蓋19 后端的臺階孔內,靜密封環(huán)20.2嵌置于密封圈20.1后端的臺階孔內,靜密 封環(huán)20.2置于動密封環(huán)20.3旁側。參見圖4、 5、 6,泵體1上設置有三個排氣口 25,三個排氣口 25分別 設置于泵體l的左、右兩側和底部,進氣口26設置在泵體1的頂部。
權利要求1、一種機械密封無泄漏羅茨真空泵,包括泵體(1)、主軸(12)、后端蓋(2)、后蓋(3)、前端蓋(15)、前蓋(16)和電機(22),所述主軸(12)裝置于泵體(1)內,后端蓋(2)固定于泵體(1)后端,后蓋(3)固定于后端蓋(2)后側,主軸(12)后端伸出后端蓋(2)置于后油箱(5)內,前端蓋(15)置于泵體(1)前端,前蓋(16)置于前端蓋(15)前側,前蓋(16)前端用軸封壓蓋(19)封閉,主軸(12)前端伸出前端蓋(15)、前蓋(16)和軸封壓蓋(19)并通過聯(lián)軸器(23)與電機(22)輸出端相連,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軸(12)伸出端與軸封壓蓋(19)之間采用機械密封II(20)密封,該機械密封II(20)包括動密封環(huán)座(20.5)、動密封環(huán)(20.3)、O型密封圈(20.4)、自動補償彈簧(20.7)、靜密封環(huán)(20.2)和密封圈(20.1),所述動密封環(huán)座(20.5)用緊定螺釘(20.6)固定連接于主軸(12)伸出端,動密封環(huán)(20.3)插置于密封環(huán)座(20.5)前端的臺階孔內,O型密封圈(20.4)嵌置于動密封環(huán)(20.3)的臺階孔內,自動補償彈簧(20.7)軸向嵌置于動密封環(huán)座(20.5)臺階面上的彈簧孔內,O型密封圈(20.4)和動密封環(huán)(20.3)套置于主軸(12)伸出端;所述密封圈(20.1)嵌置于軸封壓蓋(19)后端的臺階孔內,靜密封環(huán)(20.2)嵌置于密封圈(20.1)后端的臺階孔內,靜密封環(huán)(20.2)置于動密封環(huán)(20.3)旁側。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機械密封無泄漏羅茨真空泵,其特征在 于所述泵體(1)上設置有三個排氣口(25),三個排氣口(25)分別設置于泵體 (l)的左、右兩側和底部。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機械密封無泄漏羅茨真空泵,包括泵體(1)、主軸(12)、后端蓋(2)、后蓋(3)、前端蓋(15)、前蓋(16)和電機(22),所述主軸(12)伸出端與軸封壓蓋(19)之間采用機械密封II(20)密封,該機械密封II(20)包括動密封環(huán)座(20.5)、動密封環(huán)(20.3)、O型密封圈(20.4)、自動補償彈簧(20.7)、靜密封環(huán)(20.2)和密封圈(20.1)。本實用新型主軸伸出端與軸封壓蓋之間采用平衡式機械密封結構,面封面摩擦系數小、密封環(huán)有自動補償功能,產品使用壽命比傳統(tǒng)結構更長,并不會出現(xiàn)漏油、漏氣現(xiàn)象;采用三個排氣口結構設計。三個排氣口布置,便于用戶的布局。
文檔編號F04C18/14GK201050481SQ20072004004
公開日2008年4月23日 申請日期2007年6月18日 優(yōu)先權日2007年6月18日
發(fā)明者陳全玉 申請人:陳全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