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密封式壓縮機的冷媒氣體防泄漏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密封式壓縮機的冷媒氣體防泄漏結構。
背景技術:
普通的密封式壓縮機是通過在旋轉體上粘壓擋板后將氣缸的內部空間區(qū)分成吸入空間和壓縮空間。同時通過轉動旋轉體而連續(xù)性交變吸入空間和壓縮空間,從而進行冷媒的吸入、壓縮、排出等工序。
如圖1所示,傳統(tǒng)的壓縮機大體上包括為了在殼(1)的內上側產(chǎn)生動力而設置的電動機部件和連接在上述電動機部件上的并且吸入氣體而進行壓縮排出的壓縮部件構成。壓縮部件由氣缸(2)、第一軸承面板(3A)、第二軸承面板(3B)、旋轉軸(4)、第一擋板(5A)、第二擋板(5B)、擋板彈簧(6)構成。其中,氣缸(2)固定在殼(1)的下半部,并且具備用于壓縮冷媒氣體的內部空間(V);第一軸承面板(3A)和第二軸承面板(3B)各自安裝在氣缸(2)的上面及下面;電動部件的動力通過旋轉軸(4)傳遞到壓縮部件上。并且該旋轉軸(4)具備區(qū)劃板(4C),氣缸組合體的內部空間(V)通過區(qū)劃板(4c)分成若干個密封空間;第一擋板(5A)和第二擋板(5B)各自接觸在旋轉軸(4)區(qū)劃板(4C)的兩側。在上述旋轉軸(4)的啟動狀態(tài)下,每個密封空間(s1)(s2)在第一擋板(5A)和第二擋板(5B)的作用下可轉換成吸入空間及壓縮空間;擋板彈簧(6)對每個擋板(5A)(5B)起彈力支持作用。
氣缸(2)設計成環(huán)行形狀,并且在該氣缸(2)的一側形成一個吸入口(2a)。上述吸入口(2a)與氣體吸入管(SP)相互連接,同時與若干個密封空間(S1)(S2)相互貫通。上述吸入口(2a)的直徑大于上述旋轉軸(4)區(qū)劃板(4C)的厚度。設計軸承面板(3A)(3B)時,為了覆蓋氣缸(2)的上面和下面,因此該軸承面板(3A)(3B)設計成圓板形狀。
旋轉軸(4)包括軸部(4A)、軸承部(4B)、區(qū)劃板(4C)構成。其中,用于傳遞動力的軸部(4A)連接在電動部件的轉子(圖略)上,同時第一軸承面板(3A)和第二軸承面板(3B)貫穿于該軸部(4A);在軸部(4A)的下半部向半徑方向延長形成軸承部(4B)。同時該軸承部(4B)順滑地接觸在樞軸承面上;在軸承部(4B)的外圍面上延長形成區(qū)劃板(4C)。該區(qū)劃板(4C)將氣缸組合體的內部空間(V)分成第一空間(S1)和第二空間(S2)。在軸部(4A)上貫穿形成潤滑油流路(4a)。殼(1)里的潤滑油通過該潤滑油流路(4a)吸入到軸部(4A)內部。軸承部(4B)與軸部(4A)具有同心,并且將區(qū)劃板(4c)作為中心時,區(qū)劃板(4c)上下兩側的上述兩個部件的直徑相互對稱。從上述區(qū)劃板(4c)的平面投影的形狀是圓板形狀。這時,該區(qū)劃板(4c)的外圍面和氣缸(2)的內周面相互接觸。把上述區(qū)劃板(4c)的兩個側面展開時,從內周面到外圍面的厚度相同。
上述結構的現(xiàn)有密封式壓縮機的運行過程如下。
電動機接入電源后轉子(圖中未示)進行旋轉;結合在轉子(圖中未示)上的旋轉軸(4)同時旋轉,接觸在區(qū)劃板(4C)上下兩側上的每個擋板(5A)(5B)沿著區(qū)劃板(4C)的高低度方向進行上下相反方向的往返運動,并且由此來改變氣缸組合體的第1空間(S1)和第2空間(S2)的容積;冷媒通過氣體吸入管(SP)反復吸入到第1空間(S1)和第2空間(S2)內。接著逐漸地被壓縮后,從上述區(qū)劃板(4C)的兩側突出曲面到達排出開始點的瞬間到經(jīng)過排出口(圖中未示)的瞬間為止,通過各個排出口進行交替排出。在這里更詳細地說明冷媒氣體被吸入的過程。區(qū)劃板(4C)作為中心,將吸入口(2a)分成兩個部分。其中一側與第一密封空間(S1)連接在一起,另一側與第二密封空間(S2)連接在一起。隨著區(qū)劃板(4C)的旋轉,每個空間(S1)(S2)的容積產(chǎn)生變化,接著冷媒氣體會反復吸入到每個空間(S1)(S2)內。
但是,現(xiàn)有的密封式壓縮機中,出現(xiàn)每個空間容積不相同而冷媒氣體泄漏的問題。即如圖3所示,第一密封空間(S1)用于進行壓縮工序,第二密封空間(S2)用于進行吸入工序。這時,區(qū)劃板(4c)在吸入口的正中央的位置略偏向于第一密封空間(S1)一側,因此冷媒氣體通過吸入口(2a)從第一密封空間(S1)泄漏到第二密封空間(S2)。相對來說,第一密封空間(S1)是高壓部分,第二密封空間(S2)是低壓部分。
發(fā)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xiàn)有壓縮機存在冷媒泄漏的缺點,本發(fā)明提供一種能防止冷媒氣體泄漏的密封式壓縮機冷媒氣體的防泄漏結構,以防止冷媒氣體通過吸入口泄漏到低壓空間。
本發(fā)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密封式壓縮機的冷媒氣體防泄漏結構,包括由氣缸、軸承面板、旋轉軸、擋板構成的壓縮機,氣缸具備內部空間,并且開啟其上下兩側,若干個軸承面板各自連接在所述氣缸的上下開口部一側,旋轉軸具備軸部、軸承部、區(qū)劃板,軸部貫穿所述軸承面板,并且該軸部從徑向得到支撐,從軸部延長形成軸承部,并且該軸承部從軸方向支撐在所述軸承面板上;軸承部的外圍面延長形成區(qū)劃板,該區(qū)劃板將氣缸的內部空間分為若干個密封空間,若干個擋板粘壓在旋轉軸區(qū)劃板上下兩側上,該擋板進行上下往返運動的同時將每個內部空間交替變換成吸入空間及壓縮空間;其特征在于,在氣缸的一側面形成吸入口,該吸入口與氣體吸入管相互連接,并且與若干個空間連通;在該吸入口上以圓柱的軸線方向上形成切斷冷媒氣體的氣體切斷部。
前述的密封式壓縮機的冷媒氣體防泄漏結構,其中氣體切斷部形成在吸入口的中央位置上,因此用氣體切斷部的存在而形成的第一吸入口和第二吸入口的截面面積是相同的。
前述的密封式壓縮機的冷媒氣體防泄漏結構,其中氣體切斷部的內周面向圓柱中心方向傾斜。
前述的密封式壓縮機的冷媒氣體防泄漏結構,其中氣體切斷部的軸方向寬度不小于旋轉軸區(qū)劃板厚度。
前述的密封式壓縮機的冷媒氣體防泄漏結構,其中在吸入口的圓柱方向兩側內周面和向垂直接線方向以一定深度凹陷形成氣體導入槽。
前述的密封式壓縮機的冷媒氣體防泄漏結構,其中在吸入口的圓柱方向一側內周面和向垂直接線方向以一定深度凹陷形成氣體導入槽。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一步說明。
圖1現(xiàn)有的密封式壓縮機的部分結構的剖面示意圖。
圖2現(xiàn)有的密封式壓縮機中壓縮器部的分解立體示意圖。
圖3是現(xiàn)有密封式壓縮機的壓縮器部的吸入口周圍的冷媒氣體流向簡4是本發(fā)明的密封式壓縮機中壓縮器部位的分解立體示意5是沿著圖4中的I-I線所作的剖視6是本發(fā)明的密封式壓縮機的壓縮器部中冷媒氣體在吸入口周圍的流向簡7是本發(fā)明實施例的密封式壓縮機中吸入口的從里向外的正面視8是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的密封式壓縮機中吸入口的從里向外的正面視中標號說明3A,3B第一,第二軸承面板 4旋轉軸4A軸部 4B軸承部4C區(qū)劃板 5A,5B第一,第二擋板10氣缸 11吸入口12氣體切斷部 13氣體導入槽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參照附圖詳細說明本發(fā)明的密封式壓縮機的冷媒氣體的防泄漏結構的優(yōu)選實施例。本發(fā)明的結構與現(xiàn)有技術相同的部分采用相同的標號。
如圖4所示,本發(fā)明壓縮部件由氣缸(10)、第一軸承面板(3A)、第二軸承面板(3B)、旋轉軸(4)、第一擋板(5A)、第二擋板(5B)、擋板彈簧(6)構成。其中,環(huán)形氣缸(10)固定在外殼(圖1中所示)(1)的下半部,并且其內部具備用于壓縮冷媒氣體的內部空間(V);第一軸承面板(3A)和第二軸承面板(3B)各自安裝在氣缸(10)的上面及下面,并且形成氣缸組合體;電動部件的動力通過旋轉軸(4)傳遞到壓縮部件上。并且該旋轉軸(4)具備區(qū)劃板(4C),氣缸組合體的內部空間(V)由區(qū)劃板(4c)分成若干個密封空間;第一擋板(5A)和第二擋板(5B)各自接觸在旋轉軸(4)區(qū)劃板(4C)的兩側。在上述旋轉軸(4)的轉動狀態(tài)下,每個密封空間(s1)(s2)在第一擋板(5A)和第二擋板(5B)的作用下可交替轉換成吸入空間及壓縮空間;擋板彈簧(6)對每個擋板(5A)(5B)起彈力支持作用。
在該氣缸(10)的一側形成一個吸入口(11)。上述吸入口(11)與氣體吸入管(圖1中所示)(SP)相互連接,同時與若干個密封空間(S1)(S2)相互貫通。上述吸入口(11)的直徑大于上述旋轉軸(4)區(qū)劃板(4C)的厚度。在內部觀察吸入口(11)的中部位置時,向圓柱方向以軸方向分開第一吸入部(11a)和第二吸入部(11b)的氣體切斷部(12)形成在該位置上。設計氣體切斷部(12)時,最好設計成其寬度不小旋轉軸(4)區(qū)劃板(4c)厚度。這樣有利于防止冷媒氣體的泄漏。還有氣體切斷部(12)的內周面最好傾向于軸方向的中心線,這樣有利于冷媒氣體的順利吸入。
如圖7所示,在吸入口(11)的左右兩側即軸方向并且在接線方向內側以一定深度形成氣體導入槽(13)。這樣可以彌補因上述氣體切斷部(12)而變小的吸入口(11)的面積。從而實現(xiàn)冷媒氣體能夠順利地吸入進去。如圖8所示,在另一種情況下還可以將氣體導入槽(13)寬度設成原來的一半。在這種情況下,根據(jù)區(qū)劃板(4c)的旋轉方向將區(qū)劃板(4c)的前上側對應于氣缸(10)的內周面,并且從軸方向的中央位置到對面接線的位置上要形成氣體導入槽(13),這樣有利于保持壓縮開始點。為了覆蓋氣缸(2)的上面和下面,軸承面板(3A)(3B)設計成圓板形狀。旋轉軸(4)由軸部(4A)、軸承部(4B)、區(qū)劃板(4C)構成。其中,用于傳遞動力的軸部(4A)連接在電動部件的轉子(圖中未示)上,同時第一軸承面板(3A)和第二軸承面板(3B)貫穿于該軸部(4A);在軸部(4A)的下半部以半徑方向延長形成軸承部(4B)。同時該軸承部(4B)順滑接觸在樞軸承面上;在軸承部(4B)的外圍面上延長形成區(qū)劃板(4C)。該區(qū)劃板(4C)將氣缸組合體的內部空間(V)分成第一空間(S1)和第二空間(S2)。這里把上述區(qū)劃板(4c)的兩個側面垂向切開時,從內周面到外圍面的厚度相同。在附圖中,本發(fā)明的密封式壓縮機的冷媒氣體的防泄漏結構中與現(xiàn)有的密封式壓縮機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的標號。
上述結構的本發(fā)明提供的密封式壓縮機的運行過程如下。
電動機接通電源.轉子(圖中未示)與旋轉軸(4)同時進行旋轉,接觸在旋轉軸(4)區(qū)劃板(4C)上下兩側上的每個擋板(5A)(5B)沿著區(qū)劃板(4C)的高低度曲面進行上下相反方向的往返運動,并且由此來改變第1空間(S1)和第2空間(S2)的容積。這時冷媒通過氣體吸入管(SP)連續(xù)地吸入到第1空間(S1)和第2空間(S2)內。上述冷媒被壓縮后逐漸地進行排出工序。
在這里,第一密封空間(S1)是用于進行壓縮工序,第二密封空間(S2)是用于進行吸入工序。這時,第一密封空間(S1)和第二密封空間(S2)之間產(chǎn)生壓力之差。因此冷媒氣體可能從相對高壓的第一密封空間(S1)泄漏到相對低壓的第二密封空間(S2)內。但是上述向第二密封空間(S2)泄漏的冷媒氣體在以圓柱方向形成在吸入口(11)中部的氣體切斷部(12)的作用下,不能向第二密封空間(S2)泄漏,即殘留在第一密封空間(S1)內,并且隨著旋轉軸(4)區(qū)劃板(4c)進行移動的同時被壓縮并被排出。另外,在氣缸(10)的吸入口(11)以軸方向形成氣體導入槽(13)。這樣可以加大吸入口(11)的實際面積而使冷媒能夠順利地被吸入進去。
這樣可以有效地防止冷媒氣體通過其它密封空間而泄漏的現(xiàn)象。即防止因其它密封空間之間的壓力差使而冷媒氣體通過其它密封空間泄漏的現(xiàn)象。同時能夠事前防止因冷媒氣體的吸入不足或冷媒氣體的再膨脹而降低壓縮機效率的現(xiàn)象。
發(fā)明的效果本發(fā)明的密封式壓縮機的冷媒氣體的防泄漏結構,在氣缸的一側面形成吸入口,該吸入口與氣體吸入管相互連接在一起,并且與若干個空間連通在一起。還有在該吸入口上以圓柱方向形成切斷冷媒氣體的氣體切斷部。這樣不僅可以防止因密封空間之間的壓力差而使冷媒氣體通過吸入口泄漏的現(xiàn)象,而且還能夠防止冷媒氣體的吸入不足或冷媒氣體再膨脹現(xiàn)象,最終提高壓縮機的效率。
權利要求
1.一種密封式壓縮機的冷媒氣體防泄漏結構,包括由氣缸、軸承面板、旋轉軸、擋板構成的壓縮機,氣缸具備內部空間,并且開啟其上下兩側,若干個軸承面板各自連接在所述氣缸的上下開口部一側,旋轉軸具備軸部、軸承部、區(qū)劃板,軸部貫穿所述軸承面板,并且該軸部從徑向得到支撐,從軸部延長形成軸承部,并且該軸承部從軸方向支撐在所述軸承面板上;軸承部的外圍面延長形成區(qū)劃板,該區(qū)劃板將氣缸的內部空間分為若干個密封空間,若干個擋板粘壓在旋轉軸區(qū)劃板上下兩側上,該擋板進行上下往返運動的同時將每個內部空間交替變換成吸入空間及壓縮空間;其特征在于,在氣缸的一側面形成吸入口,該吸入口與氣體吸入管相互連接,并且與若干個空間連通;在該吸入口上以圓柱的軸線方向上形成切斷冷媒氣體的氣體切斷部。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式壓縮機的冷媒氣體防泄漏結構,其特征在于氣體切斷部形成在吸入口的中央位置上,因此用氣體切斷部的存在而形成的第一吸入口和第二吸入口的截面面積是相同的。
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式壓縮機的冷媒氣體防泄漏結構,其特征在于氣體切斷部的內周面向圓柱中心方向傾斜。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式壓縮機的冷媒氣體防泄漏結構,其特征在于氣體切斷部的軸方向寬度不小于旋轉軸區(qū)劃板厚度。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密封式壓縮機的冷媒氣體防泄漏結構,其特征在于在吸入口的圓柱方向兩側內周面和向垂直接線方向以一定深度凹陷形成氣體導入槽。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密封式壓縮機的冷媒氣體防泄漏結構,其特征在于在吸入口的圓柱方向一側內周面和向垂直接線方向以一定深度凹陷形成氣體導入槽。
全文摘要
一種密封式壓縮機的冷媒氣體防泄漏結構,包括氣缸、軸承面板、旋轉軸、擋板構成的壓縮機,氣缸具內部空間;若干個軸承面板各自連接在氣缸的上下開口部一側;旋轉軸具備軸部、軸承部、區(qū)劃板,軸部貫穿軸承面板,且軸部從徑向得到支撐,軸承部從軸方向支撐在軸承面板上;軸承部的外圍面延長形成區(qū)劃板,區(qū)劃板將氣缸的內部空間分為若干個密封空間;若干個擋板粘壓在旋轉軸區(qū)劃板上下兩側,擋板進行上下往返運動的同時將每個內部空間交替變換成吸入空間及壓縮空間;在氣缸的一側面形成吸入口,該吸入口與氣體吸入管相互連接,并且與若干個空間連通;在吸入口上以圓柱方向形成冷媒氣體切斷部。
文檔編號F04C29/00GK1707111SQ20041001951
公開日2005年12月14日 申請日期2004年6月9日 優(yōu)先權日2004年6月9日
發(fā)明者李勝俊, 李潤姬 申請人:樂金電子(天津)電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