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防裂的回風立井風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煤礦的回風立井上的風硐,特別涉及一種可防止風硐與回風立井結合處開裂的回風立井風硐。
背景技術:
深入地下的煤礦回風立井一般是通過風硐與地面上的風機風道連通的。為減少通風阻力,風硐與回風立井之間的夾角一般取40度到45度,因此,回風立井與風硐的連接處屬于應力集中區(qū)域,容易形成裂縫。同時,為了減少外部漏風,一般將風硐下口,即風硐與回風立井連接處布置在距離設計地坪6米到8米以下的地方,在風硐使用過程中,回風立井井筒的位移錯動、風硐與地面風道的層位差異和地基基礎的不均勻沉降,都會造成風硐與回風立井的連接處以及風硐與地面風道連接處產(chǎn)生裂縫,嚴重影響到了礦井的通風安全。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提供的一種防裂的回風立井風硐,解決了現(xiàn)有風硐與回風立井的連接處以及風硐與地面風道連接處容易產(chǎn)生裂縫的技術問題。
本發(fā)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解決以上問題的:
一種防裂的回風立井風硐,包括圓筒形回風立井井筒,在圓筒形回風立井井筒上設置有風硐連接口,風硐由橫截面為方形的風硐直線段和橫截面為方形的風硐圓弧段組成,風硐直線段的 外端入口與圓筒形回風立井井筒上設置的風硐連接口固定連通,風硐圓弧段的外端出口與地面風道的一端連通,地面風道的另一端與主筒風機連通,在風硐直線段的傾斜的底面外側面上固定設置有防滑臺階,防滑臺階的水平臺階面和防滑臺階的垂直臺階面均與風硐下面的圍巖靠接在一起,在地面風道的底面與地面之間設置有緩沖墊層,在地面風道的筒身上設置有方形縫隙,在方形縫隙內(nèi)設置有浙青麻絲填充體,方形縫隙與風硐圓弧段的外端出口之間的距離為2米。
防滑臺階的水平臺階面與風硐直線段的傾斜的底面外側面之間的夾角是與圓筒形回風立井井筒與風硐直線段之間的夾角互余的,方形縫隙的寬度為20-30毫米,防滑臺階的水平臺階面的寬度為I米。
在圓筒形回風立井井筒的側面設置有安全出口,在圓筒形回風立井井筒的頂端設置有防爆蓋基礎座,在防爆蓋基礎座上設置有防爆蓋。
本發(fā)明在風硐上增設了防滑臺階,在地面風道的筒身上設置了伸縮縫,從而避免了風硐裂縫的產(chǎn)生,減少了不必要的漏風,提高了通風機效率,降低了風機電耗。
圖1是本發(fā)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種防裂的回風立井風砸,包括圓筒形回風立井井筒I,在圓筒形回風立井井筒I上設置有風硐連接口 5,風硐由橫截面為方形的風硐直線段6和橫截面為方形的風硐圓弧段10組成,風硐直線段6的外端入口與圓筒形回風立井井筒I上設置的風硐連接口 5固定連通,風硐圓弧段10的外端出口 12與地面風道11的一端連通,地面風道11的另一端與主筒風機16連通,在風硐直線段6的傾斜的底面外側面7上固定設置有防滑臺階9,防滑臺階9的水平臺階面19和防滑臺階9的垂直臺階面均與風硐下面的圍巖8靠接在一起,在地面風道11的底面與地面之間設置有緩沖墊層15,在地面風道11的筒身上設置有方形縫隙13,在方形縫隙13內(nèi)設置有浙青麻絲填充體14,方形縫隙13與風硐圓弧段10的外端出口12之間的距離為2米。
防滑臺階9的水平臺階面與風硐直線段6的傾斜的底面外側面7之間的夾角18是與圓筒形回風立井井筒I與風硐直線段6之間的夾角17互余的,方形縫隙13的寬度為20-30毫米,防滑臺階9的水平臺階面19的寬度為I米。
在圓筒形回風立井井筒I的側面設置有安全出口 2,在圓筒形回風立井井筒I的頂端設置有防爆蓋基礎座3,在防爆蓋基礎座3上設置有防爆蓋4。
本發(fā)明在風硐傾斜段基礎下面增設防滑臺階,減小了風硐沿軸線方向移動的可能性;在風硐與風道連接的圓弧曲線上部2m處增加了伸縮縫,使風硐與地面風道柔性連接,用伸縮縫吸收由于地基不均勻沉降產(chǎn)生的相對位移。防滑臺階采用混凝土澆注,臺階平距一般取1.0米寬,坡度為風硐與回風立井的井筒的夾角余角的正切值,沿風硐傾斜段全長鋪設。伸縮縫寬度一 般取20-30毫米,填充材料可用浙青麻絲等。
權利要求
1.一種防裂的回風立井風硐,包括圓筒形回風立井井筒(I),在圓筒形回風立井井筒(I)上設置有風硐連接口(5),風硐由橫截面為方形的風硐直線段(6)和橫截面為方形的風硐圓弧段(10)組成,風硐直線段(6)的外端入口與圓筒形回風立井井筒(I)上設置的風硐連接口(5)固定連通,風硐圓弧段(10)的外端出口(12)與地面風道(11)的一端連通,地面風道(11)的另一端與主筒風機(16)連通,其特征在于,在風硐直線段(6)的傾斜的底面外側面(7)上固定設置有防滑臺階(9),防滑臺階(9)的水平臺階面(19)和防滑臺階(9)的垂直臺階面均與風硐下面的圍巖(8)靠接在一起,在地面風道(11)的底面與地面之間設置有緩沖墊層(15),在地面風道(11)的筒身上設置有方形縫隙(13),在方形縫隙(13)內(nèi)設置有浙青麻絲填充體(14),方形縫隙(13)與風硐圓弧段(10)的外端出口(12)之間的距離為2米。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防裂的回風立井風硐,其特征在于,防滑臺階(9)的水平臺階面與風硐直線段¢)的傾斜的底面外側面(7)之間的夾角(18)是與圓筒形回風立井井筒⑴與風硐直線段(6)之間的夾角(17)互余的,方形縫隙(13)的寬度為20-30毫米,防滑臺階(9)的水平臺階面(19)的寬度為I米。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防裂的回風立井風硐,其特征在于,在圓筒形回風立井井筒(I)的側面設置有安全出口(2),在圓筒形回風立井井筒(I)的頂端設置有防爆蓋基礎座(3),在防爆蓋基礎座(3)上 設置有防爆蓋(4 )。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防裂的回風立井風硐,解決了現(xiàn)有風硐與回風立井的連接處以及風硐與地面風道連接處容易產(chǎn)生裂縫的問題。包括在風硐直線段(6)的傾斜的底面外側面(7)上固定設置有防滑臺階(9),防滑臺階(9)的水平臺階面(19)和防滑臺階(9)的垂直臺階面均與風硐下面的圍巖(8)靠接在一起,在地面風道(11)的底面與地面之間設置有緩沖墊層(15),在地面風道(11)的筒身上設置有方形縫隙(13),在方形縫隙(13)內(nèi)設置有瀝青麻絲填充體(14),方形縫隙(13)與風硐圓弧段(10)的外端出口(12)之間的距離為2米。本發(fā)明克服了風硐裂縫的產(chǎn)生,減少了不必要的漏風。
文檔編號E21F1/04GK103233764SQ201310127939
公開日2013年8月7日 申請日期2013年4月10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4月10日
發(fā)明者李建永, 褚東生, 崔永紅, 毛清華, 宋朝陽 申請人:山西晉城煤業(yè)集團勘察設計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