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電纜領域,具體是一種安全的電纜裝置。
背景技術:
電纜鋪設的過程中,對于較為粗重的電纜,往往需要人工拖曳前進,因此電纜表面會沾有許多泥灰,因此需要在電纜裝好后在未通電時對其進行洗刷,傳統(tǒng)方式借助起降機通過人工手持抹布進行擦洗,這一方式費時費力,效率低下,部分自動沖刷裝置噴頭長期裸露在外,很容易進灰造成噴孔堵塞,且內部水和清潔劑容易混不均勻,影響清潔效果。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安全的電纜裝置,其能夠解決上述現(xiàn)在技術中的問題。
本發(fā)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xiàn)的:本發(fā)明的一種安全的電纜裝置,包括基體以及設置在所述基體頂部的儲存箱和用以與所述儲存箱配合連接的沖刷裝置,所述沖刷裝置固定安裝在所述儲存箱右側的所述基體頂部,所述儲存箱內設有儲存腔,所述儲存腔頂部上方的所述儲存箱內設有第一腔體,所述第一腔體上方的所述儲存箱頂面內設有沉槽,所述第一腔體與所述儲存腔之間設有隔板,所述隔板內旋轉配合連接有上下延展設置的轉軸套,所述轉軸套內旋轉配合連接有上下延展設置的供給管,所述供給管頂部延展部經過所述第一腔體后貫通所述第一腔體與所述沉槽之間的所述儲存箱且固定連接,所述供給管底部延展尾端伸進所述儲存腔內,所述轉軸套底部延展尾端伸進所述儲存腔內且與伸進所述儲存腔內所述供給管底部延展尾端外表面旋轉配合連接,所述轉軸套底部延展尾端左右兩側對應設有向下延展設置的攪勻軸,所述轉軸套頂部延展尾端伸進所述第一腔體內且尾端固定設有旋轉設置在所述供給管外表面第一齒形輪,所述第一齒形輪右側端齒合連接有第二齒形輪,所述第二齒形輪上固定設有上下延展設置的第一旋轉軸,所述第二齒形輪上方的所述第一旋轉軸外表面固定設有第一錐形輪,所述第一腔體右側的所述儲存箱內相貫通設有第二腔體,所述第二腔體內設有用以與所述第一錐形輪傳遞操控的動力裝置,所述儲存腔右側的所述儲存箱內設有加壓裝置,所述基體底部四周設置有滾輪,所述基體底面固定設置有四個制動片,所述制動片與所述滾輪配合設置,所述基體內設置有儲存裝置。
作為優(yōu)選地技術方案,所述沉槽內底部設有網(wǎng)篩,所述沉槽內螺形紋配合連接有密封蓋,所述供給管頂部尾端與所述沉槽內底壁相貫通設置。
作為優(yōu)選地技術方案,左右兩側對應設置的所述攪勻軸背面對應設有葉片。
作為優(yōu)選地技術方案,所述第一旋轉軸底部延展尾端與所述第一腔體內底壁旋轉配合連接,所述第一旋轉軸頂部延展尾端與所述第一腔體內頂壁旋轉配合連接。
作為優(yōu)選地技術方案,所述動力裝置包括設置在所述第二腔體內且平滑配合連接的滑塊,所述滑塊左側面內設有第一電機,所述第一電機左側端配合連接有探出所述滑塊左側面外的第二錐形輪,所述第二錐形輪頂部左側與所述第一錐形輪底部右側處于相對狀態(tài),所述第一電機下方的所述滑塊內螺形紋配合連接有左右延展設置的螺形桿,所述螺形桿左側延展尾端與所述第二腔體左側內壁旋轉配合連接,所述螺形桿右側延展尾端與第二電機配合連接,所述第二腔體右側內壁相貫通設有向右側延展設置的第一槽孔,所述第一槽孔右側延展尾端貫通所述儲存箱右側外端面。
作為優(yōu)選地技術方案,所述加壓裝置左側面的底部位置與所述儲存腔內的右側底部位置之間相貫通設有第一輸出管。
作為優(yōu)選地技術方案,所述沖刷裝置包括與所述儲存箱右側外端面固定連接的沖刷架,所述沖刷架內設有導滑槽,所述導滑槽下方的所述沖刷架內設有左右延展設置的第二輸出管,所述第二輸出管左側延展尾端貫通所述儲存箱右側外端面且尾端與所述加壓裝置右側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二輸出管右側延展尾端貫通所述沖刷架右側面且尾端探出所述沖刷架右側面外,所述第二輸出管右側延展尾端固定設有沖刷頭,所述導滑槽內頂壁相貫通設有向上延展設置的第二槽孔,所述第二槽孔頂部延展尾端位于所述第一槽孔右側端的相對位置,所述第一槽孔與所述第二槽孔之間的所述沖刷架內相貫通設有第三槽孔,所述第三槽孔與所述第二槽孔連接處旋轉配合連接有導滑輪,所述第二槽孔左右兩側的所述導滑槽內均設有上下延展設置的導滑桿,所述導滑桿上均平滑配合連接有向右側延展設置的導滑塊,所述導滑塊右側延展部探出所述沖刷架右側面外且尾端固定設有向下延展設置壁板,所述導滑塊上側的每個所述導滑桿外表面均設有壓簧,所述導滑輪外表面設置有向左側以及向下側延展設置的傳遞線,所述傳遞線左側延展部順次經過所述所述第三槽孔和所述第一槽孔后伸進所述第二腔體內且與所述第二腔體內的所述滑塊右側面固定連接,所述傳遞線向下延展部經所述第二槽孔后伸進所述導滑槽內且與所述導滑槽內的所述導滑塊頂面固定連接。
作為優(yōu)選地技術方案,所述儲存裝置包括所述基體內部設置的儲存腔和設置在所述儲存腔內的儲存柜,所述儲存柜底部設置有滑輪,所述儲存腔內底面設置有滑軌,所述儲存柜通過所述滑輪與所述儲存腔平滑配合連接。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過轉軸套頂部延展尾端伸進第一腔體內且尾端固定設旋轉設置在供給管外表面第一齒形輪,第一齒形輪右側端齒合連接第二齒形輪,第二齒形輪上固定設上下延展設置的第一旋轉軸,第二齒形輪上方的第一旋轉軸外表面固定設第一錐形輪,第一腔體右側的儲存箱內相貫通設第二腔體,第二腔體內設用以與第一錐形輪傳遞操控的動力裝置,從而實現(xiàn)攪勻工作的傳遞操控,提高攪勻工作效率,減少因移動過程中產生的晃動而造成損傷,提高使用壽命。
2.通過動力裝置包括設置在第二腔體內且平滑配合連接的滑塊,滑塊左側面內設第一電機,第一電機左側端配合連接探出滑塊左側面外的第二錐形輪,第二錐形輪頂部左側與第一錐形輪底部右側處于相對狀態(tài),第一電機下方的滑塊內螺形紋配合連接左右延展設置的螺形桿,螺形桿左側延展尾端與第二腔體左側內壁旋轉配合連接,螺形桿右側延展尾端與第二電機配合連接,第二腔體右側內壁相貫通設向右側延展設置的第一槽孔,第一槽孔右側延展尾端貫通儲存箱右側外端面,從而實現(xiàn)自動操控第二錐形輪與第一錐形輪的傳遞配合連接以及脫離工作,同時,實現(xiàn)帶動壁板開啟以及閉合工作,方便沖刷以及提高防護效果。
3.通過沖刷裝置包括與儲存箱右側外端面固定連接的沖刷架,沖刷架內設導滑槽,第二槽孔左右兩側的導滑槽內均設上下延展設置的導滑桿,導滑桿上均平滑配合連接向右側延展設置的導滑塊,導滑塊右側延展部探出沖刷架右側面外且尾端固定設向下延展設置壁板,導滑塊上側的每個導滑桿外表面均設壓簧,導滑輪外表面設置向左側以及向下側延展設置的傳遞線,從而實現(xiàn)自動操控由傳遞線拉動導滑塊向上移動實現(xiàn)沖刷頭的開啟工作,通過壓簧的頂壓力,使得導滑塊恢復至初始位置實現(xiàn)閉合防護工作。
4.本發(fā)明結構簡單,操作方便,能實現(xiàn)攪勻工作的自動傳遞連接工作以及壁板的自動開啟工作,方便快速實現(xiàn)沖刷工作,能持續(xù)實現(xiàn)自動操控攪勻工作,防止清潔劑因沉淀導致沖刷不均勻,而導致不能達到防治的最佳效果以及污染環(huán)境,能實現(xiàn)自動操控攪勻工作的脫離工作,提高移動穩(wěn)定性以及使用壽命,同時,能實現(xiàn)沖刷頭的自動防護功能,防止雜物落入沖刷頭內導致沖刷頭堵塞。
附圖說明
為了易于說明,本發(fā)明由下述的具體實施例及附圖作以詳細描述。
圖1為本發(fā)明的一種安全的電纜裝置外部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的一種安全的電纜裝置內部整體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的一種安全的電纜裝置沖刷工作時的結構示意圖;
圖4為本發(fā)明的基體的底面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4所示,本發(fā)明的一種安全的電纜裝置,包括基體5以及設置在所述基體5頂部的儲存箱6和用以與所述儲存箱6配合連接的沖刷裝置7,所述沖刷裝置7固定安裝在所述儲存箱6右側的所述基體5頂部,所述儲存箱6內設有儲存腔61,所述儲存腔61頂部上方的所述儲存箱6內設有第一腔體62,所述第一腔體62上方的所述儲存箱6頂面內設有沉槽66,所述第一腔體62與所述儲存腔61之間設有隔板65,所述隔板65內旋轉配合連接有上下延展設置的轉軸套651,所述轉軸套651內旋轉配合連接有上下延展設置的供給管621,所述供給管621頂部延展部經過所述第一腔體62后貫通所述第一腔體62與所述沉槽66之間的所述儲存箱6且固定連接,所述供給管621底部延展尾端伸進所述儲存腔61內,所述轉軸套651底部延展尾端伸進所述儲存腔61內且與伸進所述儲存腔61內所述供給管621底部延展尾端外表面旋轉配合連接,所述轉軸套651底部延展尾端左右兩側對應設有向下延展設置的攪勻軸610,所述轉軸套651頂部延展尾端伸進所述第一腔體62內且尾端固定設有旋轉設置在所述供給管621外表面第一齒形輪622,所述第一齒形輪622右側端齒合連接有第二齒形輪624,所述第二齒形輪624上固定設有上下延展設置的第一旋轉軸623,所述第二齒形輪624上方的所述第一旋轉軸623外表面固定設有第一錐形輪625,所述第一腔體62右側的所述儲存箱6內相貫通設有第二腔體63,所述第二腔體63內設有用以與所述第一錐形輪625傳遞操控的動力裝置,所述儲存腔61右側的所述儲存箱6內設有加壓裝置64,所述基體5底部四周設置有滾輪501,所述基體5底面固定設置有四個制動片502,所述制動片502與所述滾輪501配合設置,所述基體5內設置有儲存裝置。
其中,所述沉槽66內底部設有網(wǎng)篩662,所述沉槽66內螺形紋配合連接有密封蓋661,所述供給管621頂部尾端與所述沉槽66內底壁相貫通設置,從而方便加清潔劑,同時,能實現(xiàn)過濾工作,防止雜物落入儲存腔61內導致沖刷頭721堵塞。
其中,左右兩側對應設置的所述攪勻軸610背面對應設有葉片611,從而提高清潔劑的攪勻均勻性以及攪勻速度。
其中,所述第一旋轉軸623底部延展尾端與所述第一腔體62內底壁旋轉配合連接,所述第一旋轉軸623頂部延展尾端與所述第一腔體62內頂壁旋轉配合連接。
其中,所述動力裝置包括設置在所述第二腔體63內且平滑配合連接的滑塊631,所述滑塊631左側面內設有第一電機632,所述第一電機632左側端配合連接有探出所述滑塊631左側面外的第二錐形輪633,所述第二錐形輪633頂部左側與所述第一錐形輪625底部右側處于相對狀態(tài),所述第一電機632下方的所述滑塊631內螺形紋配合連接有左右延展設置的螺形桿634,所述螺形桿634左側延展尾端與所述第二腔體63左側內壁旋轉配合連接,所述螺形桿634右側延展尾端與第二電機635配合連接,所述第二腔體63右側內壁相貫通設有向右側延展設置的第一槽孔636,所述第一槽孔636右側延展尾端貫通所述儲存箱6右側外端面,從而實現(xiàn)自動操控第二錐形輪633與第一錐形輪625的傳遞配合連接以及脫離工作,同時,實現(xiàn)帶動壁板7101開啟以及閉合工作,方便沖刷以及提高防護效果,延長本裝置的使用壽命。
其中,所述加壓裝置64左側面的底部位置與所述儲存腔61內的右側底部位置之間相貫通設有第一輸出管641,從而提高沖刷效率以及沖刷效果。
其中,所述沖刷裝置7包括與所述儲存箱6右側外端面固定連接的沖刷架70,所述沖刷架70內設有導滑槽71,所述導滑槽71下方的所述沖刷架70內設有左右延展設置的第二輸出管72,所述第二輸出管72左側延展尾端貫通所述儲存箱6右側外端面且尾端與所述加壓裝置64右側端固定連接,所述第二輸出管72右側延展尾端貫通所述沖刷架70右側面且尾端探出所述沖刷架70右側面外,所述第二輸出管72右側延展尾端固定設有沖刷頭721,所述導滑槽71內頂壁相貫通設有向上延展設置的第二槽孔73,所述第二槽孔73頂部延展尾端位于所述第一槽孔636右側端的相對位置,所述第一槽孔636與所述第二槽孔73之間的所述沖刷架70內相貫通設有第三槽孔74,所述第三槽孔74與所述第二槽孔73連接處旋轉配合連接有導滑輪741,所述第二槽孔73左右兩側的所述導滑槽71內均設有上下延展設置的導滑桿711,所述導滑桿711上均平滑配合連接有向右側延展設置的導滑塊710,所述導滑塊710右側延展部探出所述沖刷架70右側面外且尾端固定設有向下延展設置壁板7101,所述導滑塊710上側的每個所述導滑桿711外表面均設有壓簧712,所述導滑輪741外表面設置有向左側以及向下側延展設置的傳遞線731,所述傳遞線731左側延展部順次經過所述所述第三槽孔74和所述第一槽孔636后伸進所述第二腔體63內且與所述第二腔體63內的所述滑塊631右側面固定連接,所述傳遞線731向下延展部經所述第二槽孔73后伸進所述導滑槽71內且與所述導滑槽71內的所述導滑塊710頂面固定連接,從而實現(xiàn)自動操控由傳遞線731拉動導滑塊710向上移動實現(xiàn)沖刷頭721的開啟工作,通過壓簧712的頂壓力,使得導滑塊710恢復至初始位置實現(xiàn)閉合防護工作。
其中,所述儲存裝置包括所述基體5內部設置的儲存腔41和設置在所述儲存腔41內的儲存柜42,所述儲存柜42底部設置有滑輪43,所述儲存腔41內底面設置有滑軌44,所述儲存柜42通過所述滑輪43與所述儲存腔41平滑配合連接。
初始狀態(tài)時,滑塊631位于第二腔體63內的最右側位置,此時,使滑塊631左側面的第二錐形輪633最大程度遠離第一錐形輪625,同時,導滑塊710受到壓簧712的頂壓力,使導滑塊710位于導滑槽71內的最底部位置,此時,由導滑塊710帶動壁板7101位于沖刷頭721的正右側方位置且與所述沖刷頭721右側面相抵接。
當需要沖刷使用時,首先通過打開密封蓋661將水和清潔劑倒入沉槽66內,此時,水和清潔劑經過網(wǎng)篩662過濾后流入供給管621內,再經供給管621流入儲存腔61內,當配比完成后,通過密封蓋661與沉槽66從而螺形紋配合連接,此時,通過第二電機635帶動螺形桿634旋轉,由螺形桿634帶動滑塊631逐漸沿第二腔體63內的左側方向移動,同時,由滑塊631右側端的傳遞線731拉動導滑槽71內的導滑塊710克服壓簧712的頂壓力逐漸沿導滑桿711頂部方向滑動,此時,由導滑塊710帶動右側尾端的壁板7101逐漸滑離沖刷頭721的右側面,直至如圖3所示滑塊631滑動至第二腔體63內的最左側位置時,此時,使滑塊631左側端的第二錐形輪633最大程度伸進第一腔體62內且使第二錐形輪633頂部左側與第一錐形輪625底部右側齒合連接,同時,由傳遞線731拉動導滑槽71內的導滑塊710克服壓簧712的頂壓力最大程度伸進導滑槽71內的上方位置,此時,使導滑塊710右側尾端的壁板7101最大程度遠離沖刷頭721,然后操控第二電機635停止旋轉,此時,通過第一電機632帶動第二錐形輪633旋轉,進而由第二錐形輪633帶動第一錐形輪625以及第一錐形輪625上的第一旋轉軸623旋轉,進而由第一旋轉軸623帶動第二齒形輪624旋轉,由第二齒形輪624帶動第一齒形輪622旋轉,進而由第一齒形輪622帶動轉軸套651以及轉軸套651底部的攪勻軸610旋轉,最后由攪勻軸610帶動葉片611旋轉實現(xiàn)攪勻工作,當攪勻完成后,通過加壓裝置64開啟,使攪勻后的清潔劑經第一輸出管641流入加壓裝置64內,然后通過加壓裝置64增壓后通過第二輸出管72排入沖刷頭721內,最后經沖刷頭721噴出,從而實現(xiàn)持續(xù)攪勻以及沖刷工作。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
1.通過轉軸套頂部延展尾端伸進第一腔體內且尾端固定設旋轉設置在供給管外表面第一齒形輪,第一齒形輪右側端齒合連接第二齒形輪,第二齒形輪上固定設上下延展設置的第一旋轉軸,第二齒形輪上方的第一旋轉軸外表面固定設第一錐形輪,第一腔體右側的儲存箱內相貫通設第二腔體,第二腔體內設用以與第一錐形輪傳遞操控的動力裝置,從而實現(xiàn)攪勻工作的傳遞操控,提高攪勻工作效率,減少因移動過程中產生的晃動而造成損傷,提高使用壽命。
2.通過動力裝置包括設置在第二腔體內且平滑配合連接的滑塊,滑塊左側面內設第一電機,第一電機左側端配合連接探出滑塊左側面外的第二錐形輪,第二錐形輪頂部左側與第一錐形輪底部右側處于相對狀態(tài),第一電機下方的滑塊內螺形紋配合連接左右延展設置的螺形桿,螺形桿左側延展尾端與第二腔體左側內壁旋轉配合連接,螺形桿右側延展尾端與第二電機配合連接,第二腔體右側內壁相貫通設向右側延展設置的第一槽孔,第一槽孔右側延展尾端貫通儲存箱右側外端面,從而實現(xiàn)自動操控第二錐形輪與第一錐形輪的傳遞配合連接以及脫離工作,同時,實現(xiàn)帶動壁板開啟以及閉合工作,方便沖刷以及提高防護效果。
3.通過沖刷裝置包括與儲存箱右側外端面固定連接的沖刷架,沖刷架內設導滑槽,第二槽孔左右兩側的導滑槽內均設上下延展設置的導滑桿,導滑桿上均平滑配合連接向右側延展設置的導滑塊,導滑塊右側延展部探出沖刷架右側面外且尾端固定設向下延展設置壁板,導滑塊上側的每個導滑桿外表面均設壓簧,導滑輪外表面設置向左側以及向下側延展設置的傳遞線,從而實現(xiàn)自動操控由傳遞線拉動導滑塊向上移動實現(xiàn)沖刷頭的開啟工作,通過壓簧的頂壓力,使得導滑塊恢復至初始位置實現(xiàn)閉合防護工作。
4.本發(fā)明結構簡單,操作方便,能實現(xiàn)攪勻工作的自動傳遞連接工作以及壁板的自動開啟工作,方便快速實現(xiàn)沖刷工作,能持續(xù)實現(xiàn)自動操控攪勻工作,防止清潔劑因沉淀導致沖刷不均勻,而導致不能達到防治的最佳效果以及污染環(huán)境,能實現(xiàn)自動操控攪勻工作的脫離工作,提高移動穩(wěn)定性以及使用壽命,同時,能實現(xiàn)沖刷頭的自動防護功能,防止雜物落入沖刷頭內導致沖刷頭堵塞。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經過創(chuàng)造性勞動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保護范圍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