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支架注塑成型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LED支架領域技術,尤其是指一種LED支架注塑成型模具。
【背景技術】
[0002]LED (發(fā)光二極管)是一種新型半導體發(fā)光器件,具有體積小、散射角大、發(fā)光均勻性好、可靠性高、低功耗、響應速度快等優(yōu)點,發(fā)光顏色包括白光在內的各種顏色,因此被廣泛應用在各種電子產(chǎn)品上。
[0003]目前,在LED支架注塑工序中,LED引線框架的結構設計以及LED支架注塑模具設計已漸現(xiàn)瓶頸,并越來越不適應LED芯片設計、LED配套產(chǎn)品設計以及國家倡導的節(jié)能低碳等產(chǎn)業(yè)、理念的爆炸式發(fā)展?,F(xiàn)有LED支架注塑模具進膠流道設計結構單一,靠普通的射嘴和樹脂流道進膠,且每次進膠效率很低、充填不穩(wěn)定,每次模具上澆口形狀結構粗糙、注塑LED支架成品率低,并且每次成型產(chǎn)生的余料較多,使得材料利用率較低,增加了單位LED支架產(chǎn)品成本。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針對現(xiàn)有技術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LED支架注塑成型模具,其能有效解決現(xiàn)有之LED支架注塑成型模具在成型LED支架時材料浪費過多的問題。
[0005]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術方案:
[0006]—種LED支架注塑成型模具,包括有由下往上依次疊設的下固定板、模腳、承板、公模板、母模板以及上固定板,模腳為左右設置的兩個,兩模腳之間由下往上依次設置有下頂針板、中頂針板和上頂針板,下頂針板、中頂針板和上頂針板均位于承板和下固定板之間;母模板內設置有流道板,該流道板的厚度為7_,流道板的底面與公模板之間形成有多個模腔,流道板的表面凹設有一主流道,該主流道的寬度為1.8_,主流道的深度為1.5mm,主流道的雙邊斜度為20°,主流道的兩側沿主流道的延伸方向均連接有多個分流道,該多個分流道間隔平行設置,分流道的寬度為1.5_,分流道的深度為1.2,分流道的雙邊斜度為20°,每一分流道的兩側均分別設置有一注射流道,分流道與兩注射流道間隔平行設置,每一注射流道的寬度為1.3mm,每一注射流道的深度為1.0mm,每一注射流道的雙邊斜度為20°,主流道與注射流道之間的高低落差為1.5_,每一注射流道內沿注射流道延伸的方向間隔設置有多組注射口,每組注射口連通對應的模腔,且每一注射流道與對應的分流道之間連接有多個第一流道,多個第一流道間隔平行設置,相鄰兩注射流道之間連接有第二流道;該上固定板上設置有射嘴,該射嘴穿過母模板連通主流道的中部位置。
[0007]作為一種優(yōu)選方案,所述流道板的表面凹設有第一凹位,該主流道橫向設置于第一凹位之內底面的中部位置,該第一凹位之內底面進一步凹設有多個第二凹位,該多個分流道分別縱向設置于多個第二凹位之內底面的中部位置,前述注射流道于對應之第二凹位的內底面凹設形成。
[0008]作為一種優(yōu)選方案,所述第一凹位的深度為1.5mm,第二凹位的深度為1.5mm。
[0009]作為一種優(yōu)選方案,所述第二凹位為兩排,每排第二凹位均包括有彼此間隔設置的五個第二凹位,相鄰兩第二凹位之間連通。
[0010]作為一種優(yōu)選方案,所述每組注射口均包括有兩左右設置的兩個注射口,兩個注射口之間的中心距離為1.3_,每一個注射口的深度為2.8_。
[0011]作為一種優(yōu)選方案,所述流道板的長度為210mm,流道板的寬度為180mm。
[0012]作為一種優(yōu)選方案,所述下固定板的底面和上固定板的表面均設置有隔熱板。
[0013]本實用新型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優(yōu)點和有益效果,具體而言,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
[0014]通過在流道板上設置特定的各個流道,使得熔融塑膠在各流道中流動更加順暢,進膠效率更高、充填更穩(wěn)定,注塑出來的LED支架成品率更高,質量更好,并且上述流道的設置有效縮短了流道行程,大大減少了余料的產(chǎn)生,使得材料利用率大幅提高,降低了單位LED支架產(chǎn)品的成本,提高LED支架注塑工序的生產(chǎn)效益,增強產(chǎn)品競爭力和降低成本,滿足LED產(chǎn)業(yè)的生產(chǎn)升級、技術提升和高速發(fā)展。
[0015]為更清楚地闡述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征和功效,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例來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附圖說明】
[0016]圖1是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中注塑模具的截面圖;
[0017]圖2是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中流道板的立體圖;
[0018]圖3是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中流道板的俯視圖;
[0019]圖4是圖3中A位置處的放大示意圖;
[0020]圖5是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中流道板的仰視圖;
[0021]圖6是圖5中B位置處的放大示意圖;
[0022]圖7是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中流道板的主視圖;
[0023]圖8是圖7中C位置處的放大示意圖;
[0024]圖9是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中流道板的側視圖;
[0025]圖10是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中流道板的截面圖。
[0026]附圖標識說明:
[0027]11、下固定板12、模腳
[0028]13、承板14、公模板
[0029]15、母模板16、上固定板
[0030]17、下頂針板18、中頂針板
[0031]19、上頂針板101、模腔
[0032]21、射嘴22、隔熱板
[0033]30、流道板31、主流道
[0034]32、分流道33、注射流道
[0035]34、注射口35、第一流道
[0036]36、第二流道301、第一凹位
[0037]302、第二凹位。
【具體實施方式】
[0038]請參照圖1至圖10所示,其顯示出了本實用新型之較佳實施例的具體結構,包括有由下往上依次疊設的下固定板11、模腳12、承板13、公模板14、母模板15以及上固定板16,模腳12為左右設置的兩個,兩模腳12之間由下往上依次設置有下頂針板17、中頂針板18和上頂針板19,下頂針板17、中頂針板18和上頂針板19均位于承板13和下固定板11之間。
[0039]母模板15內設置有流道板30,該流道板30的厚度T為7mm,該流道板30的長度L為210mm,流道板30的寬度W為180mm。流道板30的底面與公模板14之間形成有多個模腔101,流道板30的表面凹設有一主流道31,該主流道31的寬度wl為1.8mm,主流道31的深度dl為1.5mm,主流道31的雙邊斜度為20°,主流道31的兩側沿主流道31的延伸方向均連接有多個分流道32,該多個分流道32間隔平行設置,分流道32的寬度w2為1.5mm,分流道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