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外觀結合線軟膠包硬膠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除外觀結合線軟膠包硬膠結構,其應用于雙色模具中,該除外觀結合線軟膠包硬膠結構包括:硬膠,其包括硬膠本體及硬膠結合面,自所述硬膠結合面向該硬膠本體開設有若干溢料孔;軟膠,其包括軟膠本體及自該軟膠本體的表面凸伸的插入部,所述軟膠本體的表面接觸所述硬膠本體的結合面,所述插入部配合插入所述溢料孔中。相較于現(xiàn)有技術,本發(fā)明除外觀結合線軟膠包硬膠結構通過在第一射硬膠上開溢料孔,將第二射軟膠流動末端的冷料引流入溢料孔內,從而解決因雙色模具中的軟膠流動末端的排氣效果不佳,而產(chǎn)生結合線無法消除的問題。
【專利說明】除外觀結合線軟膠包硬膠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塑膠產(chǎn)品的結構,具體涉及一種能去除產(chǎn)品外觀結合線的軟膠和硬膠構成的結合結構。
【【背景技術】】
[0002]塑膠產(chǎn)品上經(jīng)常會有結合線,結合線是熔融材料道或者熔融材料道以上合流部分所形成的細線,不僅兩個進膠點會產(chǎn)生結合線,有時甚至一個進膠點也會因產(chǎn)品結構的不同而產(chǎn)生結合線,結合線所產(chǎn)生的方向與進膠點的位置、大小和塑膠流動溫度都有關聯(lián)。然而,在塑膠模具制造業(yè)中,對外觀的要求特別嚴格,有許多產(chǎn)品要求外觀面為高鏡面,必須沒有結合線,當遇到這種外觀產(chǎn)品時,常規(guī)的設計方案是在結合線的位置設計排氣入子。
[0003]對于一些雙色模具成型產(chǎn)品時,由于在第二射軟膠時在模具的公模側為第一射硬膠,無法為軟膠設計排氣入子,從而軟膠流動末端的排氣效果不佳,結合線無法消除,請參閱圖1及圖2繪示,為雙色模成型的產(chǎn)品10,所述軟膠11射入模腔與所述硬膠12結合時在該產(chǎn)品10表面會產(chǎn)生多處結合線13,從而將大大降低產(chǎn)品的美觀。
[0004]有鑒于此,實有必要提供一塑膠產(chǎn)品結構,該產(chǎn)品結構能解決在雙色模具注塑工藝中產(chǎn)品表面形成軟膠結合線的問題。
【
【發(fā)明內容】
】
[0005]因此,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除外觀結合線軟膠包硬膠結構,以解決雙色模產(chǎn)品外觀產(chǎn)生結合線的問題。
[0006]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除外觀結合線軟膠包硬膠結構,其應用于雙色模具中,該除外觀結合線軟膠包硬膠結構包`括:
[0007]硬膠,其包括硬膠本體及硬膠結合面,自所述硬膠結合面向該硬膠本體開設有若干溢料孔;
[0008]軟膠,其包括軟膠本體及自該軟膠本體的表面凸伸的插入部,所述軟膠本體的表面接觸所述硬膠本體的結合面,所述插入部配合插入所述溢料孔中。
[0009]較佳的,所述溢料孔位于所述軟膠的流動末端。
[0010]較佳的,所述硬膠為PC樹脂與ABS樹脂的混合物,所述軟膠為TPU。
[0011]較佳的,所述除外觀結合線軟膠包硬膠結構為筆記本電腦屏幕外框。
[0012]相較于現(xiàn)有技術,本發(fā)明除外觀結合線軟膠包硬膠結構通過在第一射硬膠上開溢料孔,將第二射軟膠流動末端的冷料引流入溢料孔內,從而解決因雙色模具中的軟膠流動末端的排氣效果不佳,而產(chǎn)生結合線無法消除的問題。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3]圖1繪示為現(xiàn)有的塑膠產(chǎn)品。
[0014]圖2繪示為圖1的A-A向剖視圖。[0015]圖3繪示為本發(fā)明除外觀結合線軟膠包硬膠結構的示意圖。
[0016]圖4繪示為圖3的B-B向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具體實施方式】進行詳細闡述。
[0018]請參閱圖3繪示,為本發(fā)明的除外觀結合線軟膠包硬膠結構的一種塑膠產(chǎn)品100,該產(chǎn)品100為筆記本電腦屏幕的外框,其應用于雙色模具中,請參閱圖4繪示,該產(chǎn)品100的結構包括:
[0019]硬膠20,其包括硬膠本體210及硬膠結合面220,自所述硬膠結合面220向該硬膠本體210開設有若干溢料孔230 ;
[0020]軟膠30,其包括軟膠本體310及自該軟膠本體310的表面凸伸的插入部320,所述軟膠本體310的表面接觸所述硬膠結合面220,所述插入部320配合插入所述溢料孔230中。
[0021]于本實施例中,所述溢料孔230位于所述軟膠300的流動末端。
[0022]于本實施例中,所述硬膠20為PC樹脂與ABS樹脂的混合物,所述軟膠30為TPU。
[0023]該雙色模具注塑產(chǎn)品100時,第一射嘴將硬膠20射入模腔后成型,開模后將模具旋轉180度后合模,第二射嘴將軟膠30射入已經(jīng)有硬膠20的模腔,同時軟膠30的流動末端的冷料流入硬膠20成型的溢料孔230內,避免了產(chǎn)生結合線,最終將兩種材料成型在一起后第二次開模頂出,本發(fā)`明不限于筆記本電腦屏幕的外框,只要是由軟膠30及硬膠20構成的產(chǎn)品均可使用本發(fā)明的結構。
[0024]相較于現(xiàn)有技術,本發(fā)明除外觀結合線軟膠包硬膠結構通過在第一射硬膠上開溢料孔,將第二射軟膠流動末端的冷料引流入溢料孔內,從而解決因雙色模具中的軟膠流動末端的排氣效果不佳,而產(chǎn)生結合線無法消除的問題。
[0025]需指出的是,本發(fā)明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任何熟悉本專業(yè)的技術人員基于本發(fā)明技術方案對上述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都落入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除外觀結合線軟膠包硬膠結構,其應用于雙色模具中,其特征在于,該除外觀結合線軟膠包硬膠結構包括: 硬膠,其包括硬膠本體及硬膠結合面,自所述硬膠結合面向該硬膠本體開設有若干溢料孔; 軟膠,其包括軟膠本體及自該軟膠本體的表面凸伸的插入部,所述軟膠本體的表面接觸所述硬膠本體的結合面,所述插入部配合插入所述溢料孔中。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除外觀結合線軟膠包硬膠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料孔位于所述軟膠的流動末端。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除外觀結合線軟膠包硬膠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硬膠為PC樹脂與ABS樹脂的混合物,所述軟膠為TPU。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除外觀結合線軟膠包硬膠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除外觀結合線軟膠包硬膠結構為筆記本電腦屏幕外框。
【文檔編號】B29C45/16GK103817855SQ201210465007
【公開日】2014年5月28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19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11月19日
【發(fā)明者】郭文波 申請人:漢達精密電子(昆山)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