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機械起吊裝備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重載起吊裝置。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超重鑄鍛件完成鍛件的抱運、立料、立吊、翻身動作需要三臺設備,分別是,重載抱鉗、巨型翻料機、重載立吊吊具。投入資金是單個多功能吊具的三倍以上,且工藝過程復雜。傳統(tǒng)工裝設備工作時,由于結構原因,實際屬于單點起吊,起吊的中間梁左右受力不均,因此在使用中,經常造成中間梁傾斜,增加了卷揚力,且在下次使用時,需要調整,影響了同步性。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重載起吊裝置,以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利用自身液壓開合配合天車鉤旋轉,準確找到工件起吊位置,實現平穩(wěn)起吊、翻身、立料等工藝要求。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重載起吊裝置,包括基架、第一拉板、第二拉板、以及依次活動連接且構成平行四連桿機構的第一彎臂、中間梁、第一連桿、第一頂針板支座和依次活動連接且構成另一平行四連桿機構的第二彎臂、中間梁、第二連桿、第二頂針板支座;所述基架下端連接有主軸,所述第一拉板一端和所述第二拉板一端分別與所述主軸活動連接,所述第一拉板另一端與所述第二彎臂一端通過第一拉板軸活動連接,所述第二拉板另一端與所述第一彎臂通過第二拉板軸活動連接;所述第一拉板軸上固定有液壓缸,所述液壓缸通過活塞與所述第二拉板軸連接。
可選的,所述第一彎臂與所述第一頂針板支座上端通過第一頂針板支座軸連接,所述第一頂針板支座下端與所述第一連桿一端通過第一連桿軸連接,所述第一連桿另一端與所述中間梁下端通過第一中間梁軸連接,所述中間梁上端與所述第一彎臂中間通過第一彎臂軸連接;所述第二彎臂與所述第二頂針板支座上端通過第二頂針板支座軸連接,所述第二頂針板支座下端與所述第二連桿一端通過第二連桿軸連接,所述第二連桿另一端與所述中間梁下端通過第二中間梁軸連接,所述中間梁上端與所述第二彎臂中間通過第二彎臂軸連接。
可選的,所述第一頂針板支座上安裝有第一頂針板,所述第二頂針板支座上安裝有第二頂針板,所述第一頂針板與所述第二頂針板相對設置。
可選的,所述第一頂針板支座內安裝有頂針板旋轉軸,所述頂針板旋轉軸位于所述第一頂針板支座軸與所述第一連桿軸之間;所述第一頂針板與所述頂針板旋轉軸通過螺栓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頂針板支座內設置有所述頂針板旋轉軸的水平限位裝置和周向限轉裝置;所述第二頂針板支座內結構與所述第一頂針板支座結構相同。
可選的,所述頂針板旋轉軸遠離所述第一頂針板端為周向的齒形結構,所述周向限轉裝置位于所述齒形結構上方,所述周向限轉裝置包括安裝于所述第一頂針板支座上的限轉驅動軸,所述限轉驅動軸下端安裝有限轉滑塊,所述限轉驅動軸能夠帶動所述限轉滑塊上下運動。
可選的,所述水平限位裝置為套設在所述頂針板旋轉軸前端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邊緣上安裝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與所述第一頂針板支座連接。
可選的,所述第一頂針板支座內安裝頂針板旋轉軸的軸孔兩端的內徑大于中間的內徑,且軸孔內徑成階梯狀,所述頂針板旋轉軸靠近所述第一頂針板端的直徑大于所述頂針板旋轉軸遠離所述第一頂針板端的直徑。
可選的,所述頂針板旋轉軸上安裝有防塵裝置。
可選的,所述第一頂針板和所述第二頂針板為圓形結構。
可選的,所述基架上設置有液壓站,所述液壓站提供油壓驅動所述液壓缸運轉,推動所述活塞伸展或收縮。
本發(fā)明提供的重載起吊裝置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技術效果:
本發(fā)明提供的重載起吊裝置適用范圍廣,起吊工件表面可以為平面、曲面或者其他異形面;并且夾持表面最大壓痕不超過30厘米,大大提高了材料利用率,減少了廢品率。在高度、寬度、自身重量嚴格限制下,安全系數在3以上,起吊工件重量可達550t,能解決大型核電、風電、水電等重載原材料鑄鍛過程中的相關工藝需求。采用單鉤起吊,自身液壓開合配合天車鉤旋轉,能準確找到工件起吊位置,實現平穩(wěn)起吊、翻身、立料等工藝要求。頂針板支座內三根軸布置于三個不同面,從而頂針支座有了充裕的空間設置水平限位機構、周向限轉機構和防塵結構。結合圓形頂針板,可實現控制頂針板任意位置的停、轉。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fā)明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性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為本發(fā)明重載起吊裝置立體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重載起吊裝置結構原理圖;
圖3為本發(fā)明重載起吊裝置結構原理剖視圖;
圖4為本發(fā)明重載起吊裝置結構原理側視圖;
圖5為本發(fā)明重載起吊裝置限位限轉結構側視圖;
圖6為本發(fā)明重載起吊裝置限位限轉結構剖視圖;
圖7為本發(fā)明重載起吊裝置頂針板結構圖;
附圖標記說明:1為基架、2為液壓站、3為主軸、401為第一拉板、402為第二拉板、501為第一拉板軸、502為第二拉板軸、601為第一彎臂軸、602為第二彎臂軸、701為中間梁、801為第一中間梁軸、802為第二中間梁軸、901為第一彎臂、902為第二彎臂、1001為第一連桿、1002我第二連桿、1101為第一頂針板支座軸、1102為第二頂針板支座軸、1201為第一頂針板支座、1202為第二頂針板支座、1301為第一連桿軸、1302為第二連桿軸、1401為第一頂針板、1402為第二頂針板、1501為液壓缸、1502為活塞、16為限轉驅動軸、17為限轉滑塊、18為頂針板旋轉軸、19為限位塊、20為螺栓、21為天車吊鉤。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fā)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景l(fā)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
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重載起吊裝置,以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利用自身液壓開合配合天車鉤旋轉,準確找到工件起吊位置,實現平穩(wěn)起吊、翻身、立料等工藝要求。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重載起吊裝置,包括基架、第一拉板、第二拉板、以及依次活動連接且構成平行四連桿機構的第一彎臂、中間梁、第一連桿、第一頂針板支座和依次活動連接且構成另一平行四連桿機構的第二彎臂、中間梁、第二連桿、第二頂針板支座;所述基架下端連接有主軸,所述第一拉板一端和所述第二拉板一端分別與所述主軸活動連接,所述第一拉板另一端與所述第二彎臂一端通過第一拉板軸活動連接,所述第二拉板另一端與所述第一彎臂通過第二拉板軸活動連接;所述第一拉板軸上固定有液壓缸,所述液壓缸通過活塞與所述第二拉板軸連接。
為使本發(fā)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yōu)點能夠更加明顯易懂,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
如圖1-7所示,本發(fā)明提供一種重載起吊裝置,包括基架1、第一拉板401、第二拉板402、以及依次活動連接且構成平行四連桿機構的第一彎臂901、中間梁701、第一連桿1001、第一頂針板支座1201和依次活動連接且構成另一平行四連桿機構的第二彎臂902、中間梁701、第二連桿1002、第二頂針板支座1201;所述基架1下端連接有主軸3,所述第一拉板401一端和所述第二拉板402一端分別與所述主軸3活動連接,所述第一拉板401另一端與所述第二彎臂902一端通過第一拉板軸501活動連接,所述第二拉板402另一端與所述第一彎臂901通過第二拉板軸502活動連接;所述第一拉板軸501上固定有液壓缸1501,所述液壓缸1501通過活塞1502與所述第二拉板軸502連接;所述基架1上設置有液壓站2,所述液壓站2提供油壓驅動所述液壓缸1501運轉,進而推動所述活塞1502伸展或收縮。所述第一彎臂901與所述第一頂針板支座1201上端通過第一頂針板支座軸1101連接,所述第一頂針板支座1201下端與所述第一連桿1001一端通過第一連桿軸1301連接,所述第一連桿1001另一端與所述中間梁701下端通過第一中間梁軸801連接,所述中間梁701上端與所述第一彎臂901中間通過第一彎臂軸601連接;所述第二彎臂902與所述第二頂針板支座1202上端通過第二頂針板支座軸1102連接,所述第二頂針板支座1202下端與所述第二連桿1002一端通過第二連桿軸連接,所述第二連桿1002另一端與所述中間梁701下端通過第二中間梁軸802連接,所述中間梁701與所述第二彎臂902中間通過第二彎臂軸602連接;所述第一頂針板支座1201上安裝有圓形的第一頂針板1401,所述第二頂針板支座1202上安裝有圓形的第二頂針板1402,所述第一頂針板1401與所述第二頂針板1402相對設置。
進一步優(yōu)選的,所述第一頂針板支座1021內安裝有頂針板旋轉軸18,所述頂針板旋轉軸18位于所述第一頂針板支座軸1101與所述第一連桿軸1301之間;所述第一頂針板1401與所述頂針板旋轉軸18通過螺栓20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頂針板支座1201內設置有所述頂針板旋轉軸18的水平限位裝置和周向限轉裝置;所述第二頂針板支座1202內部結構與所述第一頂針板支座1201結構相同。
所述頂針板旋轉軸18遠離所述第一頂針板端為周向的齒形結構,所述周向限轉裝置位于所述齒形結構上方,所述周向限轉裝置包括安裝于所述第一頂針板支座1201上的限轉驅動軸16,所述限轉驅動軸16下端安裝有限轉滑塊17,所述限轉驅動軸16能夠帶動所述限轉滑塊17上下運動,所述水平限位裝置為套設在所述頂針板旋轉軸18前端的限位板19,所述限位板19邊緣上安裝有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與所述第一頂針板支座1201連接;所述第一頂針板支座1201內安裝頂針板旋轉軸18的軸孔兩端的內徑大于中間的內徑,且軸孔內徑成階梯狀,所述頂針板旋轉軸18靠近所述第一頂針板1401端的直徑大于所述頂針板旋轉軸18遠離所述第一頂針板1401端的直徑,所述頂針板旋轉軸18上安裝有防塵裝置。
本發(fā)明將電動卷揚開合改成了液壓缸驅動開合;平行四連桿結構位置做了調整,使原頂針座內三根軸由同一個水平面變成了三個不同面布置,有了充裕的空間設置周向限轉裝置、水平限位裝置和防塵裝置,結合圓形頂針板,可實現控制頂針板任意位置的停、轉,能更好的配合完成工件的抱運、立料、立料后立吊、翻身等工藝需求。
本發(fā)明的重載起吊裝置在起吊時,依靠液壓站2提供油壓驅動液壓缸1501,推動活塞1502伸展或者收縮,來完成彎臂開合,由于不需要有偏心力的副鉤提供拉力,所以整個吊具起吊都保持豎直狀態(tài),能保證起吊時定位準確,操作簡單;第一拉板401和第二拉板402通過主軸3與上面天車吊鉤21相連。第一拉板軸501和第二拉板軸502與下面第一彎臂901和第二彎臂902相連。第一彎臂901和第二彎臂902受中間梁701固定,形成剪刀式夾鉗結構,第一彎臂軸601和第二彎臂軸602可作為旋轉支點。當第一彎臂901和第二彎臂繞第一彎臂軸601和第二彎臂軸602旋轉時,在平行四邊形結構作用下,第一頂針板支座1201和第二頂針板支座1202相對運動,且能保證第一頂針板1401和第二頂針板1402內側豎直兩端面始終保持平行。
限位和限轉方面,第一頂針板1401和第二頂針板1402通過固定螺栓20與頂針板旋轉軸18連為一體,可拆可連是為了維修維護方便,且減少加工難度及減少重量利于拆裝。兩個頂針板旋轉軸18分別裝配在第一頂針板支座1201和第二頂針板支座1202的軸孔內,水平方向由頂針板支座臺階和限位板19限位;頂針板旋轉軸18設置有周向限轉裝置,本結構采用的類似于棘輪機構兼具齒輪結構的周向限轉裝置,即限位驅動軸16旋轉時,驅動限位滑塊17滑入或滑出頂針板旋轉軸18尾端的齒型結構,用來決定頂針板旋轉軸18的旋轉狀態(tài)。
本說明書中應用了具體個例對本發(fā)明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發(fā)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時,對于本領域的一般技術人員,依據本發(fā)明的思想,在具體實施方式及應用范圍上均會有改變之處。綜上所述,本說明書內容不應理解為對本發(fā)明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