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輸電線路高空作業(yè)工具提升裝置,尤其是一種便攜式高空作業(yè)傳遞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社會對電力需求量越來越大,長距離輸電線路電壓等級也隨之不斷升高,輸電線路長度也不斷增加,輸電線路桿塔高度也不斷增高。目前,單回路220千伏線路桿塔平均高度35米左右,雙回路220千伏線路桿塔平均高度50米左右;單回路500千伏線路桿塔平均高度約45米左右,雙回路500千伏線路桿塔平均高度約65米左右;雙回路1000千伏線路鐵塔平均高度則在100米左右。
隨著輸電線路長度不斷增加,線路高空檢修、施工作業(yè)量也不斷增加。但是高電壓等級、大高度桿塔給線路高空檢修、施工作業(yè)等帶來了極大的難度。在輸電線路進行高空作業(yè)時,傳統(tǒng)的作業(yè)方式是:作業(yè)人員通常需隨身攜帶傳遞工作繩登塔進行高處作業(yè),用于傳遞工作中需要使用的工器具及材料。當高空作業(yè)人員攜帶上百米長、重達十幾斤的傳遞繩登塔時,不僅極大消耗了作業(yè)人員的體力,而且工作效率低,同時,這種傳統(tǒng)的作業(yè)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所以,每次高空檢修、施工作業(yè)工作得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作業(yè)人員需要花費更大的力氣來完成一項工作,施工難度大,且施工作業(yè)的成本很高。
公開文獻CN104466793A提出一種便攜式高空提升裝置,其通過手動或電力方式給該裝置提供動力源以提升重物,提升過程中可隨時終止動力源的動力供給,終止動力源瞬間安全棘輪機構迅速作出反應,從而保證了因重物自身的重力產(chǎn)生瞬間逆轉而發(fā)生重物墜落的事故。但其傳動機構存在傳遞轉矩偏小且機械強度差,不能自鎖等問題,導致在使用性能及安全性能上存在不足。
技術實現(xiàn)要素:
本實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種承載能力強且具有反向自鎖功能、體積小巧、使用方便、安全穩(wěn)定可靠的便攜式高空作業(yè)傳遞裝置。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便攜式高空作業(yè)傳遞裝置,包括傳遞裝置主體、傳遞驅動機構、吊運機構、傳遞繩,傳遞驅動機構與傳遞繩均安裝在傳遞裝置主體上,傳遞驅動機構帶動傳遞裝置主體上的傳遞繩使連接在傳遞繩上的吊運機構作升降運動;
傳遞驅動機構包括箱體、蝸桿、蝸輪、連接軸、傳遞軸、第一傘齒輪、第二傘齒輪,蝸桿、連接軸、傳遞軸樞接在箱體內(nèi)部,蝸輪與第一傘齒輪同軸安裝在連接軸上;傳遞軸的一端與第二傘齒輪同軸安裝,另一端伸出箱體形成傳動部;蝸桿、蝸輪、第一傘齒輪和第二傘齒輪依次傳動連接。
作為方案一的改進,傳遞裝置主體包括圓柱形的殼體、繩輪,殼體的軸心位置設有貫通殼體的驅動通孔,在殼體的外周設有與傳遞繩配合的導繩板,導繩板上設有導向孔連通殼體的內(nèi)部,在殼體的外周背離導繩板的一側設有連接端;傳遞軸的傳動部穿過驅動通孔與繩輪同軸安裝在一起,傳遞軸與殼體樞接在一起;傳遞繩的一端固定在繩輪的內(nèi)側軸壁上,另一端通過導繩板上的導向孔伸出殼體。
作為方案二的改進,連接端設有連接孔或設有連接卡扣。
作為方案一的改進,蝸桿外接有提供動力的曲柄或旋轉電機。
作為方案一的改進,箱體設有加油端蓋。
作為方案一至五任一項的改進,吊運機構包括頂端與傳遞繩固定連接、下端具有凹形掛鉤的筒體,內(nèi)置于筒體中的壓柱體,以及第二壓縮彈性件;壓柱體外表面沿筒體中心軸線垂直方向向外延伸設有壓柱手柄,筒體側壁相對開設有供所述壓柱手柄沿筒體軸向滑動的滑槽,第二壓縮彈性件置于筒體中且一端與所述壓柱體上端連接,另一端與所述筒體頂端下表面連接。
作為方案六的改進,壓柱體下端面與凹形掛鉤形成可放置提升物件繩索的密封容納腔。
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傳動機構緊湊而機械強度高,使用時更安全可靠,故障率低;通過蝸輪蝸桿使傳動機構具有反向自鎖功能,進一步提高安全性能;結構簡單,體積輕巧,方便攜帶運輸。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便攜式高空作業(yè)傳遞裝置的立體示意圖。
圖2為圖1的A-A面的傳遞驅動機構的剖面示意圖。
圖3為圖1的A-A面的傳遞裝置主體的剖面示意圖。
圖4為圖1的A-A面的吊運機構的剖面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
如圖1所示,便攜式高空作業(yè)傳遞裝置,包括傳遞裝置主體1、傳遞驅動機構2、吊運機構3、傳遞繩4,傳遞驅動機構2與傳遞繩4均安裝在傳遞裝置主體1上,傳遞驅動機構2帶動傳遞裝置主體1上的傳遞繩4使連接在傳遞繩4上的吊運機構3作升降運動。
如圖2所示,傳遞驅動機構2包括箱體5、蝸桿6、蝸輪7、連接軸8、傳遞軸9、第一傘齒輪10、第二傘齒輪11,箱體5設有加油端蓋12。蝸桿6、連接軸8、傳遞軸9樞接在箱體5內(nèi)部,蝸輪7與第一傘齒輪10同軸安裝在連接軸8上;傳遞軸9的一端與第二傘齒輪11同軸安裝,另一端伸出箱體5形成傳動部19;蝸桿6、蝸輪7、第一傘齒輪10和第二傘齒輪11依次傳動連接。蝸桿6外接有提供動力的曲柄20。
如圖3所示,傳遞裝置主體1包括圓柱形的殼體13、繩輪14,殼體13的軸心位置設有貫通殼體13的驅動通孔15,在殼體13的外周設有與傳遞繩4配合的導繩板16,導繩板16上設有導向孔17連通殼體13的內(nèi)部,在殼體13的外周背離導繩板16的一側設有連接端18;傳遞軸9的傳動部19穿過驅動通孔15與繩輪14同軸安裝在一起,傳遞軸9與殼體13樞接在一起;傳遞繩4的一端固定在繩輪14的內(nèi)側軸壁上,另一端通過導繩板16上的導向孔17伸出殼體13。連接端18設有連接孔。
如圖4所示,吊運機構3包括頂端與傳遞繩4固定連接、下端具有凹形掛鉤21的筒體22,內(nèi)置于筒體22中的壓柱體23,以及壓縮彈性件24;壓柱體23外表面沿筒體22中心軸線垂直方向向外延伸設有壓柱手柄25,筒體22側壁相對開設有供所述壓柱手柄25沿筒體22軸向滑動的滑槽26,壓縮彈性件24置于筒體22中且一端與所述壓柱體23上端連接,另一端與所述筒體22頂端下表面連接。壓柱體23下端面與凹形掛鉤21形成可放置提升物件繩索的密封容納腔。
上列詳細說明是針對本實用新型可行實施例的具體說明,該實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圍,凡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所為的等效實施或變更,均應包含于本案的專利范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