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成年人黄色一级片,日本香港三级亚洲三级,黄色成人小视频,国产青草视频,国产一区二区久久精品,91在线免费公开视频,成年轻人网站色直接看

傳送裝置以及配置它的裝箱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4351545閱讀:216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傳送裝置以及配置它的裝箱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邊保持在上游側的接收位置接收的一組物品為既定姿勢一邊傳送到下游側的送出位置的傳送裝置以及配置它的裝箱裝置,屬于物品處理的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一般,馬鈴薯片等食物在裝袋之后,利用傳送裝置傳送,并在裝箱位置裝在硬紙箱等中。
但是,近年來,在這樣的物品傳送技術的領域,有通過高速處理化提高生產性的傾向。作為這樣的傳送裝置,有例如特開平5-278840號公報所述的技術。如

圖14所示那樣,該傳送裝置A,是將循環(huán)狀的第1以及第2鏈B1、B2與箭頭所示的物品X...X的傳送方向平行地并列配置,分別利用圖中未畫出的驅動機構獨立驅動兩鏈B1、B2。而且,在各鏈B1、B2上,以既定的間隔立起配置多個隔離件C...C。由這些隔離件C...C,在第1鏈B1上形成保持一組既定個數(shù)(例如圖例中是10個)的物品X...X的一對第1物品集合保持部組D11、D12,而一對第2物品集合保持部組D21、D22形成于第2鏈B2上。這時,第1物品集合保持部組D11、D12與第2物品集合保持部組D21、D22在傳送方向上交替配置。
這樣,例如,利用第1鏈B1間歇傳送的一方的第1物品集合保持部組D11,在接收位置P1上接收來自上游側的搬入傳送帶E的10個物品X...X。該接收過程中,另一方的第1物品集合保持部組D12,完成了物品X...X的送出并在回到接收位置P1的途中,經過圖中所示的位置間歇傳送。
又,之前接收了10個物品X...X的一方的第2物品集合保持部組D21,利用第2鏈B2傳送之后停在送出位置P2,利用梳齒狀推進件F的動作從保持部組D21一起送出物品X...X。該送出過程中,另一方的第2物品集合保持部組D22,在回到接收位置P1的途中,并停在圖中所示的位置。
然后,送出完成后的一方的第2物品集合保持部組D21開始向接收位置P1移動。并且,接收完成后的一方的第1物品集合保持部組D11向送出位置P2移動,之后送出物品X...X。在該第1物品集合保持部組D11退去后的接收位置P1上,另一方的第2物品集合保持部組D22到來,接收來自搬入傳送帶E的物品X...X。
通過使各物品集合保持部組D11、D12、D21、D22反復進行這樣的操作,可有效進行物品X...X的接收、傳送以及送出,其結果,可望實現(xiàn)物品X...X的高速處理化。
另一方面,作為不設置多個隔離件、在接收多個袋裝物品之后以整組狀態(tài)傳送這些物品、在送出位置可送出地構成的傳送裝置,有例如特開平9-104526號公報所述那樣的技術。如圖15所示那樣,在該傳送裝置G上,來自上游側的搬入傳送帶H以橫姿勢搬入的物品X...X,通過在接收位置P1上利用設在立起裝置I上的爪J...J的如點劃線所示那樣的立起動作變?yōu)榭v姿勢。又,物品X...X,通過其邊緣部與沿箭頭所示傳送方向左右水平配置的圓棒狀的導軌K1、K2的嚙合,排成一列。這樣,物品X...X之間緊密相接。
然后,物品X...X,利用點劃線所示那樣動作的板狀的縱送推進機L,通過前述右側導軌K2與后續(xù)前述左側導軌K1配置的后部導軌K3的嚙合,傳送至送出位置P2。當前頭的物品X接觸到限制器M時,一組物品X...X通過板狀的橫送推進機N向圖中未畫出的硬紙箱送出。
該傳送裝置G,是不采用隔離件的方式的技術。利用該方式,可靈活地對應多種尺寸以及個數(shù)的物品X...X的傳送。
然而,在前述傳送裝置A、G上,都存在以下那樣的問題。
即,在特開平5-278840號公報所述的傳送裝置A上,因為隔離件C...C固定在第1以及第2鏈B1、B2上,所以,根據(jù)情況,物品變換(物品的種類的變更)時,必須對應物品X...X的厚度或每組物品X...X的個數(shù)等變化隔離件C...C的個數(shù)或配置間隔等。這種情況,在傳送裝置A上,不能立即對應,并且該變化作業(yè)麻煩。
而且,因為在多個隔離件C...C之間保持物品X...X,所以,還要考慮物品X...X的厚度的偏差,通常,各物品保持空間的尺寸設計得大于物品X...X的厚度。因此,在送出位置P2上送出物品X...X的時候,為了將一組物品X...X緊湊地放入硬紙箱內,必須進行靠攏操作。這時,可能發(fā)生物品X...X的翻倒、排列的紊亂、破損等故障。
另一方面,在特開平9-104526號公報所述的傳送裝置G上,因為通過物品X...X的邊緣部與導軌K1~K3的嚙合傳送物品X...X,所以,如果不是具有可嚙合在這些導軌K1~K3上的邊緣部的物品X...X,則不能傳送。
又,因為沒有從前方保持前頭的物品X的部件,所以,傳送中的物品X...X的姿勢不穩(wěn),特別是要求高速傳送時是個問題。并且,傳送中,因為物品X...X的下端在臺子o上移動,所以,不能期望順滑的傳送。
而且,在橫送推進機N上將一組物品X...X送出到硬紙箱時,為了避免橫送推進機N與導軌K3的交錯,要設置使導軌K向上方移動的機構,從而導致成本上升。

發(fā)明內容
因此,本發(fā)明,鑒于以上的現(xiàn)狀,目的在于提供即可達到高速處理化又可以整組狀態(tài)且以既定的姿勢穩(wěn)定傳送多種厚度以及個數(shù)的物品的具有通用性的傳送裝置,以及配置它的裝箱裝置。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發(fā)明的特征在于如下構成。
首先,方案1的發(fā)明,具有傳送機構、保持機構、接收機構。傳送機構,具有沿物品的傳送路徑行走的循環(huán)傳送件。保持機構連接在循環(huán)傳送件上,一邊保持一組物品一邊傳送。接收機構,將物品從傳送路徑外接到保持機構。又,保持機構,具有配置在一組物品的前后以保持物品的第1、第2保持件。而接收機構具有后端保持件(63、64)。后端保持件,沿傳送路徑進退,保持一組物品的最后端。
如果采用該發(fā)明,因為不設置隔離件,所以,可靈活對應傳送的物品的厚度或每組物品的個數(shù)。并且,具有在送出位置上緊湊裝箱物品時不需要靠攏操作的優(yōu)點。
又,接收機構,因為具有保持接收的一組物品的最后端的后端保持件,所以,即使是難以自立的物品也可被保持機構保持住。另一方面,在可自立的物品上,雖然在例如循環(huán)傳送件間歇行走時,也可能由于行走啟動時作用在物品上的加速度而使物品向后方翻倒,但后端保持件可消除這樣的擔心。這樣,可實現(xiàn)具有通用性的傳送裝置。
又,如果在保持機構上接收到既定數(shù)量的物品,則這組物品可受配置在保持機構前后的第1、第2保持件保持而穩(wěn)定傳送。因此,送出時,可不必增加防止物品排列紊亂的部件或用于靠攏的部件等。
然后,方案2所述的發(fā)明,是在方案1所述的傳送裝置上,還具有控制部??刂撇浚谖锲返慕邮盏耐瑫r控制后端保持件的驅動。
在此,因為具有在物品的接收的同時控制后端保持件的驅動的控制部,所以,接受機構可切實接收到物品。
又,方案3所述的發(fā)明,是在方案1或2所述的傳送裝置上,后端保持件由交替保持一組物品的最后端的第1、第2后端保持件構成。
如果采用該發(fā)明,因為后端保持件具有第1、第2后端保持件,所以,例如如果一方面利用第1后端保持件保持這次接收的物品的后端,另一方面使第2后端保持件等待下次物品的接收,則可更切實地接收物品。因此,可避免物品接收時的排列紊亂或翻倒等故障。
而且,在希望物品接收高速化的時候,可考慮增加傳送路徑上的后端保持件的進退機會。如果采用該發(fā)明,因為后端保持件具有第1、第2后端保持件,所以可增加前述進退機會,實現(xiàn)物品接收的高速化。
又,方案4所述的發(fā)明,是在方案1~3任何一項所述的傳送裝置上,物品是袋裝物品。第1、第2保持件、以及后端保持件,前端部設計為梳齒狀,以縱姿勢保持一組物品。第1、第2保持件與后端保持件通過梳齒狀部位可相互交錯地構成。
如果采用該發(fā)明,通過利用梳齒狀部位相互交錯地驅動第1、第2保持件與后端保持件,可使保持機構之間的后端保持件的進退更加高速化,同時,能切實以縱姿勢保持一組袋裝物品。
又,方案5所述的發(fā)明,是在方案1~4任何一項所述的傳送裝置上,還具有引導件。引導件至少設置在傳送路徑上,沿傳送路徑引導物品。
如果采用該發(fā)明,使保持在保持機構上的一組物品一邊受沿傳送路徑設置的引導件引導一邊傳送,可防止傳送中的物品的排列紊亂等。
又,方案6所述的發(fā)明,是在方案1~5任何一項所述的傳送裝置上,可調整第1、第2保持件之間的間隔。
如果采用該發(fā)明,因為可對應作為傳送對象的物品的厚度或每組物品的個數(shù)調整第1、第2保持件之間的間隔,所以,可實現(xiàn)更具有通用性的傳送裝置。
又,方案7所述的發(fā)明,是在方案2所述的傳送裝置上,分別設置多個保持機構和傳送機構,控制部分別單獨控制它們的驅動。
如果采用該發(fā)明,可有效進行物品的接收、傳送和送出。因此,可望實現(xiàn)物品的高速處理化。
又,方案8所述的發(fā)明,是在方案1~7任何一項所述的傳送裝置上,還具有可相對接收機構以縱姿勢搬入物品的搬入裝置。搬入裝置,具有第1、第2以及第3皮帶。第1皮帶,將走行面垂直設計。第2皮帶,在接收機構側走行面與第1皮帶相向、在上游側走行面變?yōu)樗降卦O計。第3皮帶,配置在第1皮帶以及第2皮帶的下方,走行面水平設計。
如果采用該發(fā)明,以橫姿勢提供的物品被第1皮帶以及第2皮帶依次變成縱姿勢,然后可將物品切實地以縱姿勢搬入下游側的接收機構。又,因為是可將物品依次連續(xù)地從橫姿勢變?yōu)榭v姿勢的方式,所以,與一起從橫姿勢變?yōu)榭v姿勢的方式相比,可使物品搬入高速化。
并且,因為在第1以及第2皮帶的下方,配置了將走行面設置為水平的第3皮帶,所以,被第1以及第2皮帶夾持而保持縱姿勢的物品也利用第3皮帶良好地支撐下端部。進而,因為不用無益地將第1、第2皮帶之間的物品夾持力設計得很大,而能切實地將物品搬入接收機構,所以,可避免由于過大的夾持力而引起的破袋或內裝物的損壞等不良情況。
又,方案9所述的發(fā)明,是在方案8所述的傳送裝置上,可調整第1、第2皮帶之間的間隔。
如果采用該發(fā)明,因為可根據(jù)提供的物品的厚度調整合適的第1、第2皮帶之間的間隔,所以,可進行更穩(wěn)定的物品的傳送,并且,實現(xiàn)更加通用的傳送裝置。
又,方案10所述的發(fā)明,是在方案2或7所述的傳送裝置上,設置對應傳送的每一組物品的種類地記憶后端保持件的驅動模式的記憶部。而控制部根據(jù)記憶在記憶部的驅動模式控制驅動。
如果采用該發(fā)明,可提供能在物品更換時自動變換后端保持件的驅動模式而實現(xiàn)更迅速有效的物品處理的傳送裝置。
而方案11所述的發(fā)明,設置有方案1~10任何一項所述的傳送裝置、和將在傳送裝置的下游端部附近從傳送裝置送出的一組物品裝箱的裝置。
如果采用該發(fā)明,因為配置有可靈活對應傳送的物品的厚度或每組物品的個數(shù)并且可接收保持不管能不能自立的物品的傳送裝置,所以,實現(xiàn)了具有通用性的裝箱裝置。
如以上說明的那樣,如果采用本發(fā)明,則可提供既達到高速處理化又可整組且以既定姿勢穩(wěn)定傳送多種厚度以及個數(shù)的物品的具有通用性的傳送裝置及配置它的裝箱裝置。本發(fā)明,廣泛適用于裝箱生產線等物品處理的技術領域。
圖面的簡單說明圖1是本發(fā)明的第1實施形式的裝箱裝置的整體構成的概要側視圖。
圖2是同一概要平面圖。
圖3是接收裝置以及物品集合保持機構的放大側視圖。
圖4是同一放大平面圖。
圖5是圖3的V-V線的主要部分放大向視圖。
圖6是圖3的VI-VI線的主要部分放大向視圖。
圖7是圖1的VII-VII線的主要部分放大向視圖。
圖8是裝箱裝置的控制系統(tǒng)圖。
圖9是用于說明接收裝置的動作的相當于圖3的圖。
圖10同樣是用于說明接收裝置的動作的相當于圖3的圖。
圖11同樣是用于說明接收裝置的動作的相當于圖3的圖。
圖12是第2實施形式的傳送裝置的主要部分平面圖。
圖13是圖12的XIII-XIII線的斷面圖。
圖14是傳統(tǒng)的傳送裝置的概要側視圖。
圖15同樣是別的傳送裝置的概要側視圖。
符號說明
1 裝箱裝置2、101 傳送裝置3 搬入裝置4 接收裝置17a~17d鏈(傳送件)27、28 物品集合傳送機構(保持機構)29、30 保持件33 引導件41 第1皮帶42 第2皮帶43 第3皮帶63、64 后端保持件92 控制器(控制部)92a 存儲器(記憶部)X 物品發(fā)明的實施形式[第1實施形式]以下,說明本發(fā)明的第1實施形式的裝箱裝置。另外,在以下的敘述中,“前、后”分別表示傳送方向的下游側、上游側,又,“左、右”分別表示傳送方向的左側、右側。
<裝箱裝置的整體構成>
如圖1以及圖2所示那樣,該裝箱裝置1,是將例如馬鈴薯片等食物裝在包裝袋內后的袋裝物品X...X緊湊裝箱的裝置,具有以下設施沿箭頭a所示方向傳送一組物品X...X的傳送裝置2;設置在傳送裝置2的上游側,將上游側的例如包裝機等提供的物品X...X沿箭頭b所示方向傳送而在接收位置P1傳遞給傳送裝置2的搬入裝置3;設置在接收位置P1附近將物品X...X從搬入裝置3接收到傳送裝置2的接收裝置4;設置在傳送裝置2的下游側的左側方,將通過傳送裝置2傳送的物品X...X在送出位置P2沿箭頭c所示方向送出的送出裝置5;設置在右側方,在將送出的物品X...X裝在硬紙箱Y內的同時,將硬紙箱Y沿箭頭d所示方向再向下游側傳送的搬出裝置6。
<傳送裝置>
傳送裝置2,具有被可自由轉動地軸支撐在臺架11上方的本體框架12內的前后一對軸13、14。在前方的軸13的既定位置上組裝4個鏈輪15a~15d,在后方的軸14的既定位置上也組裝4個鏈輪16a~16d。在前述鏈輪15a~15d中,鏈輪15a、15d固定在軸13上,而鏈輪15b、15c則可自由轉動地支撐在軸13上。又,前述鏈輪16a~16d中,鏈輪16a、16d固定在軸14上,而鏈輪16b、16c則可自由轉動地支撐在軸14上。
然后,在相向配置的前后的鏈輪15a~15d、鏈輪16a~16d之間各卷掛1條循環(huán)鏈17a~17d。又,在各鏈17a~17d的正下方,配置支撐這些鏈17a~17d的承接件18...18(圖1中只畫出1個)。
在本體框架12內的靠前方配置的電動機19的輸出軸上組裝的皮帶輪20與組裝在前方的軸13的左側端部附近的皮帶輪21之間卷掛同步皮帶22。另一方面,在本體框架12內的靠后方配置的電動機23的輸出軸上組裝的皮帶輪24與組裝在后方的軸14的左側端部附近的皮帶輪25之間卷掛同步皮帶26。
這樣,電動機19的驅動力傳遞給鏈輪15a~15d使鏈17a~17d可一起行走,同時,電動機23的驅動力傳遞給鏈輪16b、16c使鏈17b、17c可一起行走。
而且,在該傳送裝置2上,配置有跨越一對鏈17a、17d連接并保持一組物品X...X的圖里中上前方的第1物品集合保持機構27、和跨越一對鏈17b、17c連接同樣保持一組物品X...X的后方的第2物品集合保持機構28。即,各物品集合保持機構27、28可利用電動機19、23的驅動分別獨立移動。
下面,如果將第2物品集合保持機構28作為例子對第1以及第2第1物品集合保持機構27、28的構成進行說明,則如圖3~圖6所示那樣,跨越前述鏈17b、17c之間以既定間隔立起設置前后一對側視為L字形的第1及第2保持件29、30,同時,在兩保持件29、30之間在圖例中立起設置12個在傳送橫向上長的底板件31...31。這時,第2保持件30與底板件31...31分別通過襯件32...32設置在兩鏈17b、17c上。并且,第1以及第2保持件29、30與底板件31...31可拆裝地支撐在兩鏈17b、17c上。
又,延伸到第1以及第2第1保持件29、30的上方的前端部,通過分別設計5個切口29a...29a、30a...30a,構成梳齒狀。
然后,沿箭頭a所示傳送方向立起設置從接收位置P1附近延伸到送出位置P2附近的引導件33(參照圖1以及圖2)。在引導件33的接收位置P1側的端部,設計可與從搬入裝置3接收的物品X的側緣部相接的大面積的相接部33a。
<搬入裝置>
如圖2所示那樣,搬入裝置3,是在傳送裝置2的上游側即接收位置P1上向垂直于傳送方向a的方向配置并將來自上游側以橫姿勢提供的物品X...X以縱姿勢搬入接收裝置4乃至傳送裝置2的設備。
在該搬入裝置3上,設置有以下部分走行面垂直的第1皮帶41;在接收裝置4側走行面與第1皮帶41相向而在上游側走行面擰轉變?yōu)樗降牡?皮帶42;配置在第1以及第2皮帶41、42的下方,延伸到傳送裝置2附近的同時使走行面水平的第3皮帶43;配置在第1以及第2皮帶41、42的下游側使走行面垂直同時走行面相互相向的第4以及第5皮帶44、45。而且,各皮帶41~45受圖中未畫出的驅動源驅動。
又,該搬入裝置3,構成可調整第1、第2皮帶41、42之間和第4、第5皮帶44、45之間的間隔。即,如圖2以及圖7所示那樣,設置圖例上左方的側架47a、和與側架47a相向地配置的右方的側架47b,47a立起設置在從臺架11向左方連設的框架46上。而且,在傳送方向b上的靠近中間的兩側架47a、47b之間,架設螺旋軸49螺合在固定設置在側架47b上的具有螺母的套筒48上,在突出到側架47a的外方的螺旋軸49的端部,安裝用于操作該螺旋軸49的手柄50。
而且,在前述螺旋軸49的沿傳送方向b的前后下方的兩側架47a、47b之間,設置適當間隔,架設導桿52、52,導桿52、52穿過套筒51、51(圖7只畫出后方),套筒51的右方的端部固定設置在側架47b上,同時,左方的端部固定設置在側架47a上。
而且,一方面前述第1皮帶41通過固定設置在側架47a上的托架53自由轉動地軸支撐在側架47a上,卷掛在用于使走行面垂直的前后一對輥子54、54之間,另一方面,前述第2皮帶42卷掛在輥子55與輥子57之間,而輥子55可自由轉動地軸支撐在上游側的側架47b上用于使該附近的走行面成水平,輥子57通過固定設置在下游側的側架47b上的托架56可自由轉動地軸支撐在側架47b上用于使該附近的走行面成垂直。
前述第3皮帶43卷掛在可自由轉動地軸支撐在兩側架47a、47b之間的前后一對輥子58、58(圖7只畫出后方)之間。另外,前述第4、第5皮帶44、45,卷掛在通過托架53、56分別可自由轉動地軸支撐在兩側架47a、47b上的前后一對輥子上。
這樣,因為如果操作手柄50,則通過螺旋軸49與套筒48的螺合,側架47b一邊受導桿52、52引導一邊相對側架47a如箭頭e、f所示那樣相對移動,所以,可調整第1、第2皮帶41、42之間和第4、第5皮帶44、45之間的間隔。
而且,在搬入裝置3的下游端部,設置用于檢測從搬入裝置3接收到接收裝置4上的物品X...X的光電傳感器59。
<接收裝置>
如圖1、圖3以及圖4所示那樣,作為本發(fā)明的特征部分的接收裝置4,配置在臺子62上,而臺子62支撐在從接收位置P1附近的臺架11上立起設置的框架61上。
該接收裝置4,為了將從搬入裝置3搬入的物品X...X切實地接收到傳送裝置2的第1以及第2物品集合保持機構27、28的同時保持受這些物品集合保持機構27、28保持的一組物品X...X的最后端,具有第1及第2后端保持件,并使這些后端保持件63、64分別進行側視如箭頭g所示的箱形運動的機構。
首先,后方端部向下方延伸的側視為L字形的第1后端保持件63,安裝在用于使第1后端保持件63垂直移動的缸65的桿65a下端,可受2根導桿66、66引導而垂直移動地支撐。
又,一方面在配置于臺子62上的電動機67的輸出軸上安裝小齒輪68,另一方面,在自由滑動地鑲嵌在配置于臺子62上的在傳送方向a上長的導軌69上的線性軸承70上,固定設置在垂直于傳送方向a上長的支架件71。在支架件71的一方的端部,可嚙合在小齒輪68上地固定設置齒條72,同時,在另一方的端部,固定設置前述缸65,其結果,第1后端保持件63在傳送方向a可水平移動。
這樣,使第1后端保持件63可進行前述箱型運動。另外,前方端部延伸到下方的側視為L字形的第2后端保持件64的垂直以及水平移動方式,因為與前述第1后端保持件63的情況相同,不再說明。
又,如圖4~圖6所示那樣,第1及第2后端保持件63、64,向下方延伸的各前端部形成可相互交錯的梳齒狀,且設計為即使平視也可相互交錯的形狀。又,第1及第2后端保持件63、64的前端部,設計為可與延伸到前述第1及第2保持件29、30的上方的前端部交差的形狀。
<送出裝置>
如圖1以及圖2所示那樣,送出裝置5,設置有配置在沿垂直于傳送方向a的方向上連設連設在本體框架12上面的臺子81上,將受兩物品集合保持機構27、28保持的一組物品X...X一起推出的平板狀推進件82;推進件82安裝在桿83a前端并使推進件82在箭頭c所示方向進出的缸83。另外,缸83是一個例子,也可采用螺線管或電動機等驅動推進件82。
<搬出裝置>
如圖1以及圖2所示那樣,搬出裝置6,具有連設在本體框架12上面的向前后方向延伸的臺子91,是在裝載在臺子91上的硬紙箱Y內裝入利用前述送出裝置5送出的一組物品X...X之后利用適當機構將硬紙箱Y如箭頭d所示那樣再傳送到下游側的裝置。
<控制系統(tǒng)>
該裝箱裝置1的控制系統(tǒng)示于圖8。在控制系統(tǒng)中,配置有總體控制裝箱裝置1的控制器92。又,該控制器92,具有記憶每種物品X的最初設定或各種控制模式等的存儲器92a。
控制器92,向傳送裝置2、搬入裝置3、接收裝置4、送出裝置5以及搬出裝置6輸出控制信號,在控制它們的驅動的同時,輸入來自光電傳感器59的檢測信號。
又,前述存儲器92a,記憶每個物品X上第1及第2后端保持件63、64的驅動模式、各鏈17a~17d的間歇驅動定時、每組接收的物品X...X的個數(shù)、從接收位置P1到送出位置P2的各鏈17a~17d的行走速度和行走時間、送出裝置5的推進件82的進退行程等控制參數(shù)。
<裝箱裝置的動作>
下面,說明該裝箱裝置1的動作。
首先,當從例如作為上游側裝置的包裝機以橫姿勢向搬入裝置3提供物品X時,物品X,利用第1以及第2皮帶41、42依次變?yōu)榭v姿勢,再利用第4以及第5皮帶44、45在切實保持縱姿勢的前提下搬入接收裝置4。
這時,因為在第1以及第2皮帶41、42的下方設置走行面為水平的第3皮帶43,所以,可良好支撐物品X的下端部,可抑制姿勢的紊亂或翻倒等不良情況。進而,因為不必無益地增大第1、第2皮帶41、42之間的物品夾持力,而可將物品X切實搬入接收裝置4內,所以,可避免由于過大的夾持力引起的破袋或內裝物損壞等不良情況。
又,因為是將物品X...X利用第1以及第2皮帶41、42依次即連續(xù)地從橫姿勢變?yōu)榭v姿勢的方式,所以,與一起從橫姿勢變?yōu)榭v姿勢的方式相比,可使物品搬入高速化。
并且,因為可調整第1、第2皮帶41、42之間和第4、第5皮帶44、45之間的間隔,所以,可對應提供的物品X...X的厚度使間隔適當化而可進一步穩(wěn)定進行物品X...X的傳送。
而且,控制器92,當輸入來自光電傳感器59的物品檢測信號時,根據(jù)存儲器92a記憶的對應該物品X的控制模式,可分別控制接收裝置4即第1及第2后端保持件63、64、傳送裝置2即各鏈17a~17d、送出裝置5即缸83以及搬出裝置6等的驅動。
如果詳細說明接收裝置4上的第1、第2后端保持件63、64的動作,則如圖3所示那樣,在第2物品集合保持機構28上,以前接收的6個物品X...X的最后端利用第1后端保持件63保持縱姿勢,同時,6個物品X...X利用前方的第1保持件29和后方的第1后端保持件63保持緊密接觸。然后,在點劃線所示的位置上從搬入裝置3搬入新的物品X1。
然后,如圖9所示那樣,在新的物品X1搬入之前,第2后端保持件64從圖3所示的位置后退的同時向下運動,繞回到要搬入的物品X1的后端側而移動。而且,當將新的物品X1以縱姿勢搬入前述點劃線位置即前方的第1后端保持件63與后方的第2后端保持件64之間時,物品X1的一方的側緣部與引導件33的相接部33a相接,使物品X1切實位于第2物品集合保持機構28上。其間,第1后端保持件63保持6個物品X...X的最后端。
然后,如圖10所示那樣,當鏈17b、17c(只畫出左側鏈)以既定間隔被間歇驅動向箭頭a所示方向行走時,第1后端保持件63向上運動,同時,通過第2后端保持件64前進以保持包含物品X1在內的7個物品X...X的最后端,并且,7個物品X...X利用前方的第1保持件29和后方的第2后端保持件64保持緊密接觸。然后,在點劃線所示的位置上新的物品X2從搬入裝置3搬入。
接著,如圖11所示那樣,在新的物品X2搬入之前,第1后端保持件63從圖10所示的位置后退,同時向下運動,繞回到要搬入的物品X2的后端側而移動。然后,將新的物品X2搬入前述點劃線位置即前方的第2后端保持件64與后方的第1后端保持件63之間。
即,因為第1及第2后端保持件63、64可相互交錯地形成,所以,使前述那樣的第1后端保持件63可以移動。因此,第1后端保持件63,因為可以等待新的物品X2的接收,所以,可更加切實地接收物品X2,可避免物品接收時的排列紊亂或翻到等故障。其間,第2后端保持件64保持包含前述物品X1的7個物品X...X的最后端。
通過設置前述的接收裝置4,在接收來自搬入裝置3的物品X的時候,因為利用第1及第2后端保持件63、64保持一組物品X...X的最后端,所以,即使是難以自立的物品X...X也可被第2物品集合保持機構28保持縱姿勢。并且,因為兩個后端保持件63、64可交替保持一組物品X...X的最后端地驅動,所以,可使物品X...X的接收高速化。
又,在能自立的物品X上,例如在鏈17b、17c被間歇驅動的時候,也可能因在行走啟動時作用在物品X上的加速度而向后方翻倒,但前述后端保持件63、64可消除這樣的擔心。
另外,第1及第2后端保持件63、64,可與前述第1及第2保持件29、30交錯地形成。因此,例如在第2物品集合保持機構28上接收最初的物品X時,或者在接收最后的物品X時等情況下,也可通過驅動第1或第2后端保持件63、64使第1或第2后端保持件63、64與第1或第2保持件29、30交錯,達到接收的高速化。
而且,當?shù)?物品集合保持機構28上接收既定個數(shù)(這時為14個,參照圖1的第1物品集合保持機構27)的物品X...X時,這一組的物品X...X被配置在第2物品集合保持機構28前后的第1、第2保持件29、30保持著穩(wěn)定傳送。
當然,第2物品集合保持機構28,因為不在第1及第2保持件29、30之間設置隔離件,所以,可靈活對應傳送的物品的厚度或每組物品X...X的個數(shù)的變化。并且,因為第2物品集合保持機構28的第1及第2保持件29、30以及底板件31...31相對鏈17b、17c可拆裝,所以,可更加靈活地對應物品變換。而且,還具有不必進行傳統(tǒng)的設置有隔離件的傳送裝置上必須進行的裝箱時的靠攏操作的優(yōu)點。
這樣,當在第2物品集合保持機構28上以縱姿勢收容、保持14個物品X...X時,該第2物品集合保持機構28一起移動到送出位置P2。
鏈17b、17c行走時,因為沿傳送方向a設置引導件33,所以,使保持在第2物品集合保持機構28上的物品X...X一邊受該引導件33的引導一邊傳送,可防止傳送中的物品X...X的排列紊亂等。
另一方面,在此之前收容14個物品X...X的第1物品集合保持機構27,如圖1以及圖2所示那樣,利用鏈17a、17d的行走到達送出位置P2停止。而且,當送出裝置5的推進件82在傳送路徑進出時,收容在第1物品集合保持機構27上的物品X...X一起被推出,如圖2中點劃線所示那樣以縱姿勢緊湊裝入夾住傳送裝置2并與送出裝置5相對而放置在臺子91上的硬紙箱Y內。裝入了物品X...X的硬紙箱Y,通過適當機構再傳送到下游側。
這時,一組物品X...X,因為被前后的第1、第2保持件29、30保持穩(wěn)定,所以,在利用推進件82送出的時候,不必再設置用于防止物品X...X的排列紊亂的部件和用于靠攏的部件等。
又,具有傳統(tǒng)的多個隔離件的形式的物品集合保持機構的情況,必須使用梳齒狀推進件(參照圖14)。當利用推進件推出袋裝的物品X...X時,在梳齒部位之間或梳齒部位與隔離件之間的間隙等內插入物品X...X的邊緣部的結果,有時使物品X...X的姿勢紊亂。對此,在本實施形式中,因為采用了平板狀的推進件82,所以,可防止上述不良情況。
送出全部的物品X...X后的第1物品集合保持機構27,利用鏈17a、17d的行走開始向接收位置P1移動。
另一方面,收容了14個物品X...X的第2物品集合保持機構28到達第1物品集合保持機構27退出后的送出位置P2,以與在前述第1物品集合保持機構27項中說明的同樣的行程送出物品X...X。其間,第1物品集合保持機構27在接收位置P1上以與在前述第2物品集合保持機構28項中說明的同樣的行程接收物品X...X。
這樣,鏈17a、17d與鏈17b、17c分別被獨立驅動,使得可以在送出位置P2上物品X...X從第1物品集合保持機構27或者第2物品集合保持機構28送出,而在接收位置P1上第2物品集合保持機構28或者第1物品集合保持機構27從搬入裝置3通過接收裝置4接收物品X...X,通過不間斷地進行這樣的動作實現(xiàn)物品X...X的高速處理化。
下面,說明第2實施形式的傳送裝置。
如圖12以及圖13所示那樣,該傳送裝置101是將一組物品X...X(圖13中只畫出1個)在保持縱姿勢的狀態(tài)下向箭頭a所示方向傳送的裝置,具有可自由轉動地軸支撐在圖中未畫出的框架內的前后總共6根軸102~107。分別在前方左側的軸102上組裝輥子108、在靠近前方中心的軸103上組裝輥子109、在前方右側的軸104上組裝2個輥子110、111。又,分別在后方左側的軸105上組裝2個輥子112和113、在靠近后方中心的軸106上組裝輥子114、在后方右側的軸107上組裝輥子115。這時,一方面輥子108、110、113、115分別固定在對應的軸102、104、105、107上,另一方面,輥子109、111、112、114分別可自由轉動地支撐在對應的軸103~106上。
而且,在相向配置的前后輥子108~115之間各卷掛1條傳送皮帶116~119。又,在組裝于配置在傳送皮帶116~119的下方的前后左右的4個電動機120~123的輸出軸上的皮帶輪124~127、與組裝在對應這些皮帶輪124~127的前后左右的軸102、104、105、107的一方的端部上的皮帶輪128~131之間,分別卷掛同步皮帶132~135。
通過這樣設計,各電動機120~123的驅動力分別傳遞給對應的軸102、104、105、107,從而電動機120可使傳送皮帶116、電動機121可使傳送皮帶118、電動機122可使傳送皮帶117、電動機123可使傳送皮帶119獨立行走。
而且,在各傳送皮帶116~119上面,在傳送方向a上分別交替地且通過拆裝機構140...140可自由拆裝地安裝通過在向上方延伸的前端部上設計5個切槽136a...136a而形成梳齒狀的側視為L字形的第1保持件136、137和第2保持件138、139。而且,利用前方的第1保持件136和第2保持件138構成第1物品集合保持機構141,利用后方的第1保持件137和第2保持件139構成第2物品集合保持機構142。
又,第1以及第2保持件136~139,通過梳齒狀部位,可與設計為例如在前述第1實施形式中說明過的第1以及第2后端保持件63、64的梳齒狀的向下方延伸的前端部交錯。
如圖13所示一例那樣,前述拆裝機構140,設置在第1保持件136與傳送皮帶116之間,由固定于第1保持件136下面的板簧形成的扣件143和固定在傳送皮帶116上面的承接件144構成。而扣件143,通過分別彎曲成不同形狀的左右兩側邊和對應兩側邊而在承接件144的左右兩側部上分別設計為不同形狀的兩凹部,可自由嚙合在承接件144上。這時,可通過在使嚙合得比較深的左側側邊與左側凹部嚙合之后,從上方推壓使第1保持件136嚙合得比較淺的右側側邊與右側凹部嚙合,從而將第1保持件136切實安裝在傳送皮帶116上。
這樣,通過設計拆裝機構140...140,使對應各傳送皮帶116~119的各保持件136~139的拆裝變得容易。因此,由于可容易對應作為傳送對象的物品X的尺寸等更換各保持件136~139,所以,可更加穩(wěn)定地傳送物品X...X。
而且,在各傳送皮帶116~119的兩側,配置在傳送方向a上延伸并支撐各保持件136~139的底面部以及物品X...X的下端部的支撐件145...145。通過這樣設計,使保持在第1以及第2物品集合保持機構141、142上的物品X...X更加穩(wěn)地傳送。
并且,連接在傳送皮帶116上的前方的第1保持件136與連接在傳送皮帶117上的后方的第2保持件138之間的間隔y1,即第1物品集合保持機構141上的物品保持空間,通過使任何一方的傳送皮帶116、117行走,可自動調整到適當間隔。調整完畢后,如果控制使兩傳送皮帶116、117的行走速度相等,則前述保持件136、138在保持前述間隔y1的狀態(tài)下移動。同樣,使后方的第1保持件137與第2保持件139之間的間隔y2,即第2物品集合保持機構142上的物品保持空間也可自動調整。另外,雖然前述兩間隔y1、y2通常設計相同,但也可將這些間隔y1、y2設計得不同。
因此,如果采用本實施形式,因為使第1保持件136、137與第2保持件138、139之間的間隔可自動調節(jié),所以,可實現(xiàn)可更容易對應多種厚度或個數(shù)的物品的傳送的具有通用性的傳送裝置101。另外,通過安裝傳送裝置101代替前述第1實施形式中的傳送裝置2,不用說可提供更具有通用性的裝箱裝置。
在前述第1實施形式中,雖然是利用手柄50的操作調節(jié)搬入裝置3的第1、第2皮帶41、42之間以及第4、第5皮帶44、45之間的間隔,但也可改為使用電動機等驅動源的操作。這時,如果使存儲器92a記憶每種物品的操作參數(shù),則可望實現(xiàn)前述間隔的設定的自動化。
又,在前述第1實施形式中,第1以及第2后端保持件63、64,雖然構成在垂直方向以及水平方向上(這時,是傳送方向)移動而進行側視為箱型的運動,但也可俯視即在水平面內進行箱型運動。這時,因為后端保持件向傳送方向a以及傳送橫向移動,所以,可不限制接收的物品X...X的垂直方向的尺寸地配置后端保持件,實現(xiàn)更加具有通用性的裝箱裝置。
又,在前述第1實施形式中,雖然采用了第1以及第2后端保持件63、64,但在接收自立性強的物品的時候,或者不需要既定以上的高速化的時候等,也可只使用一方的后端保持件63、64。
又,在前述第1實施形式的傳送裝置2與搬出裝置6之間,也可設置引導由送出裝置5送出的物品X...X的引導件。
而且,在前述第1實施形式的傳送裝置2與搬出裝置6之間,也可設置沿傳送方向a延伸的圓棒狀的支撐件。該支撐件,是在右側方更加穩(wěn)定地支撐裝在移動中或停止中的各物品集合保持機構27、28內的物品X...X的機構,送出時退避到上方,不干擾推進件82地構成。
權利要求
1.一種傳送裝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傳送機構、保持機構、接收機構,其中傳送機構具有沿物品的傳送路徑行走的循環(huán)傳送件,保持機構連接在前述循環(huán)傳送件上一邊保持一組物品一邊傳送,接收機構從前述傳送路徑外向前述保持機構接收物品;前述保持機構,具有配置在一組物品的前后保持這些物品的第1、第2保持件;前述接收機構,具有沿前述傳送路徑退出并保持前述一組物品的最后端的后端保持件,前述后端保持件由交替保持前述一組物品的最后端的第1、第2后端保持件構成。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傳送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具有與接受物品同步地控制前述后端保持件的驅動的控制部。
3.如權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前述物品是袋裝物品;前述第1、第2保持件以及后端保持件,各前端部設計為梳齒狀,以縱姿勢保持前述一組物品;前述第1、第2保持件與后端保持件通過梳齒狀部位可相互交錯地構成。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傳送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具有至少設置在前述傳送路徑上沿前述傳送路徑引導物品的引導件。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傳送裝置,其特征在于可調整前述第1、第2保持件之間的間隔。
6.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傳送裝置,其特征在于前述保持機構和前述傳送機構分別設置多個;前述控制部分別單獨控制多個前述保持機構和前述傳送機構的驅動。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傳送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具有可相對前述接收機構以縱姿勢搬入物品的搬入裝置;前述搬入裝置,具有將走行面垂直設計的第1皮帶、在接收機構側,走行面與第1皮帶相向而在上游側擰轉使走行面變?yōu)樗降牡?皮帶、配置在前述第1皮帶以及第2皮帶的下方且走行面水平設計的第3皮帶。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傳送裝置,其特征在于可調整前述第1、第2皮帶之間的間隔。
9.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傳送裝置,其特征在于還設置對應傳送的每一組物品的種類記憶前述后端保持件的驅動模式的記憶部;前述控制部根據(jù)記憶在前述記憶部的驅動模式來控制驅動。
10.一種裝箱裝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如權利要求1-9所述的傳送裝置、和將在前述傳送裝置的下游端部附近從前述傳送裝置送出的一組物品裝箱的裝置。
11.一種傳送裝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傳送機構、保持機構、接收機構,其中傳送機構具有沿物品的傳送路徑行走的循環(huán)傳送件,保持機構連接在前述循環(huán)傳送件上一邊保持一組物品一邊傳送,接收機構從前述傳送路徑外向前述保持機構接收物品;前述保持機構,具有配置在一組物品的前后保持這些物品的第1、第2保持件;前述接收機構,具有沿前述傳送路徑退出并保持前述一組物品的最后端的后端保持件,還具有與接受物品同步地控制前述后端保持件的驅動的控制部,前述保持機構和前述傳送機構分別設置多個;前述控制部分別單獨控制多個前述保持機構和前述傳送機構的驅動。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傳送裝置,其特征在于前述后端保持件由交替保持前述一組物品的最后端的第1、第2后端保持件構成。
13.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傳送裝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物品是袋裝物品;前述第1、第2保持件以及后端保持件,各前端部設計為梳齒狀,以縱姿勢保持前述一組物品;前述第1、第2保持件與后端保持件通過梳齒狀部位可相互交錯地構成。
14.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傳送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具有至少設置在前述傳送路徑上沿前述傳送路徑引導物品的引導件。
15.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傳送裝置,其特征在于可調整前述第1、第2保持件之間的間隔。
16.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傳送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具有可相對前述接收機構以縱姿勢搬入物品的搬入裝置;前述搬入裝置,具有將走行面垂直設計的第1皮帶、在接收機構側,走行面與第1皮帶相向而在上游側擰轉使走行面變?yōu)樗降牡?皮帶、配置在前述第1皮帶以及第2皮帶的下方且走行面水平設計的第3皮帶。
17.如權利要求16所述的傳送裝置,其特征在于可調整前述第1、第2皮帶之間的間隔。
18.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傳送裝置,其特征在于還設置對應傳送的每一組物品的種類記憶前述后端保持件的驅動模式的記憶部;前述控制部根據(jù)記憶在前述記憶部的驅動模式來控制驅動。
19.一種裝箱裝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如權利要求11-18所述的傳送裝置、和將在前述傳送裝置的下游端部附近從前述傳送裝置送出的一組物品裝箱的裝置。
全文摘要
目的在于提供既達到高速處理化又可整組且以既定姿勢穩(wěn)定傳送多種厚度以及個數(shù)的物品的具有通用性的傳送裝置及配置它的裝箱裝置。在以縱姿勢搬入物品X...X的搬入裝置與下游側的傳送裝置之間,設置具有第1以及第2后端保持件(63)、(64)的接收裝置(4)。而且,通過使這些后端保持件(63)、(64)進行側視如箭頭(g)所示的箱型運動,一方面使第1后端保持件(63)保持一組物品(X...X)的最后端,另一方面使第2后端保持件(64)等待接收新的物品(X1)。
文檔編號B65G47/30GK1433939SQ0310177
公開日2003年8月6日 申請日期2003年1月22日 優(yōu)先權日2002年1月22日
發(fā)明者巖佐清作, 大石芳浩 申請人:株式會社石田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