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身前部構造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具備對來自車身前方的沖擊負荷的沖擊吸收功能的車身前部構造。
【背景技術】
[0002]在專利文獻I中記載有一種作為障礙物在車身側部在比沿前后方向延伸設置的側梁更靠車寬方向外側位置從車身前方碰撞的小摩擦碰撞時的對策的技術。
[0003]專利文獻I記載的技術中,在側梁前端具備從沿車寬方向延伸設置的保險杠加強件的車寬方向外側的端部向后方延伸的加強件延伸部。加強件延伸部的在側梁側凸狀形成的凸部在小摩擦碰撞時與側梁抵接而產生耐力。此時,凸部被設于側梁的制動器托架阻止而防止其向后方的偏移。
[0004]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8 - 213739號公報
[0005]但是,在上述車身前部構造中,在從車身前方受到沖擊負荷時,成為負荷傳遞部件的加強件延伸部可能妨礙側梁的軸壓潰變形,而不能說沖擊負荷的吸收性能是充分的。
【發(fā)明內容】
[0006]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車身前部構造,提高對來自車輛前方的沖擊負荷的吸收性能。
[0007]本發(fā)明第一方面的車身前部構造,具備:車身側部構造部件,其在車身的兩側部沿車身的前后方向延伸;動力傳動系,其配置在所述車身兩側部的所述車身側部構造部件的相互之間;負荷傳遞部件,其至少一部分位于比所述車身側部構造部件更靠所述車身的車寬方向外側的位置,安裝在所述車身側部構造部件及所述動力傳動系的至少一方,將從所述車身前方的障礙物受到的沖擊負荷的至少一部分經由所述動力傳動系向所述車身傳遞。在此,所述負荷傳遞部件將從所述車身前方的障礙物受到的沖擊負荷的至少一部分經由所述動力傳動系向所述車身傳遞。
【附圖說明】
[0008]圖1是本發(fā)明第一實施方式的車身前部構造的立體圖;
[0009]圖2是圖1的車身前部構造中的微小摩擦碰撞時與障礙物的碰撞之前的車身的仰視圖;
[0010]圖3是表示障礙物從圖2的狀態(tài)到與車輛的負荷傳遞部件接觸的狀態(tài)的仰視圖;
[0011]圖4A是表示來自障礙物的沖擊負荷相對于負荷傳遞部件的傾斜的抵接面的輸入方向的說明圖;
[0012]圖4B是抵接面的傾斜角度和沖擊負荷(軸向力及橫向力)的相關圖;
[0013]圖5是本發(fā)明第二實施方式的車身前部構造的立體圖;
[0014]圖6是本發(fā)明第三實施方式的車身前部構造的仰視圖;
[0015]圖7是本發(fā)明第四實施方式的車身前部構造的立體圖;
[0016]圖8是本發(fā)明第五實施方式的車身前部構造的平面圖;
[0017]圖9本發(fā)明第五實施方式的車身前部構造的第二負荷傳遞部件周邊的立體圖;
[0018]圖1OA是與第五實施方式中的第二負荷傳遞部件對應位置的從車寬方向側方觀察到的剖面圖;
[0019]圖1OB是表示第五實施方式中的第二負荷傳遞部件的變形例的與圖1OA對應的剖面圖;
[0020]圖11是本發(fā)明第六實施方式的車身前部構造的平面圖;
[0021]圖12是圖11的XII — XII剖面圖;
[0022]圖13是本發(fā)明第七實施方式的車身前部構造的平面圖;
[0023]圖14是圖13的XIV— XIV剖面圖。
[0024]標記說明
[0025]1、3:側梁(車身側部構造部件)
[0026]5:動力傳動系
[0027]17:懸架梁
[0028]17a、17b:懸架梁的前后方向部(車身側部構造部件)
[0029]17c:懸架梁的車寬方向部
[0030]18:前圍板橫梁
[0031]25、25A、25B:負荷傳遞部件
[0032]25bs:負荷傳遞部件的抵接面(傾斜面,負荷承受部)
[0033]27:障礙物
[0034]37:安裝負荷傳遞部件的連結部件
[0035]41、41A、41B、41C:第二負荷傳遞部件
[0036]49:支撐殼體
[0037]55:發(fā)動機支架(支架部件)
【具體實施方式】
[0038]以下,基于【附圖說明】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
[0039]第一實施方式
[0040]圖1是表示本發(fā)明第一實施方式的車身前部構造的立體圖,圖中的箭頭標記FR所示的方向為車身前方。在車身的車寬方向兩側部設有沿車身前后方向延伸設置的左右的前側梁1、3。在左右的前側梁1、3相互之間以安裝于前側梁1、3的狀態(tài)配置有動力傳動系5。前側梁1、3構成側梁,以下簡稱為側梁1、3。
[0041]動力傳動系5包含發(fā)動機7和變速箱9。收納動力傳動系5的空間構成發(fā)動機室Ilo在發(fā)動機室11的車身后方,隔開前圍板13而形成車室(車廂)15。在車室15的底部設有底板16。另外,在前圍板13的發(fā)動機室11側的下部安裝有沿車寬方向延伸的前圍板橫梁18。前圍板橫梁18將車寬方向兩端部與側梁1、3結合。
[0042]在左右側梁1、3更下方的位置,以包圍動力傳動系5的左右及后方的方式設有支承未圖示的前懸架的懸架梁17。懸架梁17具備:位于左右的側梁1、3的下方且沿車身前后方向延伸設置的前后方向部17a、17b ;將前后方向部17a、17b的后端相互連結且沿車寬方向延伸的車寬方向部17c。利用側梁1、3和懸架梁17的前后方向部17a、17b構成車身側部構造部件。
[0043]利用沿車身上下方向延伸的上下連結部件19、21將前后方向部17a、17b的前端和左右的側梁1、3的前端相互連結。前后方向部17a、17b的前端部相互利用沿車寬方向延伸設置的下部散熱器芯23相互連結。下部散熱器芯23構成支承未圖示的散熱器的散熱器芯的下部部件。
[0044]在本實施方式中,在懸架梁17的左右的前后方向部17a、17b的上下連結部件19、21附近位置安裝有負荷傳遞部件25。負荷傳遞部件25具備:通過螺栓連接或焊接接合固定于前后方向部17a、17b的上面的固定部25a ;—體形成于固定部25a的車寬方向外側的抵接部25b。
[0045]固定部25a相對于車身側部構造部件即懸架梁17的前后方向部17a、17b及側梁1、3向車寬方向兩側突出。即,負荷傳遞部件25的至少一部分位于沿車身前后方向延伸的車身側部構造部件的車寬方向外側。此時,向車寬方向外側的突出端部25ao相對于車身前后方向傾斜,以比向車寬方向內側的突出端部25ai更靠車身前方位置。
[0046]與向車寬方向外側的突出端部25ao連續(xù)的抵接部25b比固定部25a更向車身前方突出,其突出端部25bf位于上下連結部件19、21的車寬方向外側。在該狀態(tài)下,抵接部25b相對于車身前后方向傾斜,以使車身后方側比車身前方側更靠車寬方向外側。
[0047]抵接部25b在車寬方向外側具備抵接面25bs,該抵接面25bs在后述的障礙物27發(fā)生碰撞時,成為承受沖擊負荷的負荷承受部。抵接面25bs成為與抵接部25b的上述傾斜度對應且以車身后方側成為比車身前方側更靠車寬方向外側的方式傾斜的傾斜面。該傾斜面(抵接面25bs)如圖2的仰視圖所示,以從車身上下方向看的平面觀察下,相對于車身前后方向的傾斜角度Θ設定成45度以下的例如30度。
[0048]固定部25a向車寬方向內側的突出端部25ai的端面25ail由與車身前后方向及車身上下方向大致平行的面、換而言之相對于車寬方向大致正交的面構成。突出端部25ai的端面25ail如圖2所示地與動力傳動系5的車寬方向側部相對。
[0049]這種負荷傳遞部件25在車身上下方向位于側梁1、3與懸架梁17的前后方向部17a、17b 之間。
[0050]接著,對與圖2、圖3所示的障礙物27碰撞時的車輛29受到的沖擊負荷的傳遞路徑進行說明。在此的碰撞方式設為,障礙物27在比側梁1、3更靠車寬方向外側位置從車身前方碰撞的微小摩擦碰撞。圖2、圖3中標記31表示的是前保險杠,標記33、35表示的是前輪。
[0051]如圖2所示,假定如下情況,即,障礙物27從比例如車身左側(圖2中相當于上部側)的側梁I更靠車寬方向外側位置的前方相對性地接近車輛29。在圖2、圖3中,點劃線P表示碰撞后的車輛29相對于障礙物27的移動軌跡。在該情況下,當車輛29相對于障礙物27從圖2的狀態(tài)進一步前進移動時,如圖3所示,障礙物27破壞前保險杠31且到達負荷傳遞部件25,如箭頭A所示那樣與負荷傳遞部件25的抵接面25bs抵接。
[0052]在圖3的障礙物27與抵接面25bs抵接的狀態(tài)下,負荷傳遞部件25的位于車寬方向內側的端面25ail如箭頭B所示地與動力傳動系5的側部接觸,并向動力傳動系5傳遞障礙物27產生的沖擊負荷。傳遞至動力傳動系5的沖擊負荷向利用發(fā)動機支架等安裝有動力傳動系5的車身側的側梁1、3或前圍板橫梁18傳遞并被車身吸收。
[0053]在該情況下,通過利用發(fā)動機室內的構造物即動力傳動系5的強度及慣性力,無需大幅加強車身構造,就可以進行較高的負荷傳遞。這樣,在本實施方式中,即使碰撞方式為微小摩擦碰撞,也能夠將從障礙物27受到的沖擊負荷經由動力傳動系5有效地傳遞至車身。
[0054]如上述那樣,在本實施方式中,設為負荷傳遞部件25將從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