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屬于平衡車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電動平衡車。
背景技術:
現有的電動平衡車結構復雜,組裝工序多,而且由于結構上的設置,現有的電動平衡車不易更換,更不能自由組合?,F有技術有待進一步改進和提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中提供一種易于組合且結構簡單的電動平衡車,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DIY出符合自己需要的電動平衡車。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提供一種電動平衡車,包括左箱體、右箱體以及設置在左箱體和右箱體兩側的車輪,所述車輪內設有輪轂電機,所述左箱體和右箱體通過中間連接件轉動連接,所述左箱體和右箱體內分別設置有驅動輪轂電機的電池組件、控制輪轂電機的控制板以及支撐架;所述左箱體包括左底蓋、左上蓋和左輪蓋,所述右箱體包括右底蓋、右上蓋和右輪蓋,所述左底蓋和左上蓋上下固定連接,所述左輪蓋設置在左上蓋的外端部,其上部延伸到左車輪的頂部;所述右底蓋和右上蓋上下固定連接,所述右輪蓋設置在右上蓋的外端部,其上部延伸到右車輪的頂部,所述支撐架設置在電池組件的頂部,所述支撐架分別支撐在左底蓋和左上蓋、右底蓋和右上蓋之間的箱體內。本實用新型電動平衡車的車體由常用的整體式改善為分體式,在左箱體和右箱體內分別設置支撐架既極大地增加左箱體和右箱體的承載強度,又保護電池組件。左輪蓋和右輪蓋分別采用卡接方式與左上蓋和右上蓋連接,實現快速拆裝,便于用戶快速更換左輪蓋和右輪蓋。
進一步地,所述左底蓋和右底蓋相對的側面上對應設置有左轉軸、右轉軸,所述中間連接件的兩側壁上對應設置有與左轉軸、右轉軸相互配合的軸套,所述左轉軸和右轉軸的外端部分別設置有限位器,所述中間連接件的兩側壁上還對應設置有左軸蓋和右軸蓋,所述左軸蓋連接在左轉軸的端部,所述右軸蓋連接在右轉軸的端部,所述左軸蓋和右軸蓋上分別設置有限位槽,所述左軸蓋和右軸蓋的限位槽對應與左轉軸和右轉軸的限位器相互配合,限制了限位器的轉動范圍從而限制左箱體與中間連接件、右箱體與中間連接件的相互轉動角度。本實用新型采用與現有技術完全不同的轉動機構,利用限位器與限位槽相互配合,通過更換不同寬度尺寸的限位槽的左軸蓋或右軸蓋,實現左箱體與中間連接件、右箱體與中間連接件的相互轉動角度可以自由調整的目的,給用戶不同的使用體驗,滿足不同用戶的使用需求。
進一步地,所述中間連接件上還設置有指示板和保護罩,所述指示板安裝在中間連接件上,所述保護罩設置在指示板的頂部,所述左轉軸和右轉軸沿軸向方向分別設置有便于連接線通過的穿線孔,控制指示板的連接線通過穿線孔與控制板相連。保留現有指示板的安裝位置和結構方式,提高用戶體驗。
進一步地,所述控制板上設置有自平衡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別固定在左底蓋和右底蓋上。通過自平衡控制器提高電動平衡車的平衡能力,提高行駛安全性。
進一步地,所述輪轂電機設有轉軸,所述轉軸分別通過壓塊固定在左底蓋和右底蓋上。采用壓塊方式固定車輪便于車輪的拆裝,用戶可以方便地更換不同大小或不同外形的車輪。
進一步地,所述左輪蓋和右輪蓋上分別設置有裝飾燈蓋,所述裝飾燈蓋通過螺絲對應固定在左輪蓋和右輪蓋上。裝飾燈蓋采用卡接方式與左輪蓋和右輪蓋連接,用戶可以快速更換不同顏色和形狀的裝飾燈蓋。
進一步地,所述左底蓋和右底蓋的側部設置有指示燈蓋,所述指示燈蓋通過螺絲對應固定在左底蓋和右底蓋上。指示燈蓋采用易于拆裝的結構與左底蓋和右底蓋連接,便于用戶根據需要進行快速更換。
進一步地,所述左上蓋和右上蓋的頂部分別設置有防滑腳墊,可以提高防滑性能。
進一步地,所述電動平衡車上還設有把手,所述把手一端連接在左底蓋上,另一端連接在右底蓋上。增加把手便于用戶攜帶和運輸電動平衡車。
進一步地,所述左底蓋和右底蓋的材質為合金鋁。采用合金鋁可以提高左底蓋和右底蓋的強度和碰撞能力,還可以提高控制器的散熱效果。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電動平衡車具有以下特點:一是采用多種易于拆裝的結構,便于用戶更換部件,用戶可以根據需要對部件進行快速更換和自由組合;二是結構設計合理,各內部功能組件模塊化,易于組裝和更換,節(jié)省裝配時間。
附圖說明
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分解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參照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電動平衡車的較佳實施例,包括左箱體1、右箱體2以及設置在左箱體1和右箱體2兩側的車輪3,車輪3內設置有輪轂電機4。左箱體1和右箱體2通過中間連接件5轉動連接。
在左箱體1和右箱體2內分別設置有驅動輪轂電機4的電池組件6、控制輪轂電機4的控制板7以及支撐架8。左箱體1包括左底蓋11、左上蓋12和左輪蓋13,右箱體2包括右底蓋21、右上蓋22和右輪蓋23。其中,左底蓋11和左上蓋12上下固定連接,左輪蓋13設置在左上蓋12的外端部,其上部延伸到左車輪3的頂部。右底蓋21和右上蓋22上下固定連接,右輪蓋23設置在右上蓋22的外端部,其上部延伸到右車輪3的頂部。支撐架8設置在電池組件6的頂部,支撐架8分別支撐在左底蓋11和左上蓋12、右底蓋21和右上蓋22之間的箱體內。在支撐架8上設有加強筋81提高其承載能力。
在左底蓋11和右底蓋21相對的側面上對應設置有左轉軸14、右轉軸24,在中間連接件5的兩側壁上對應設置有與左轉軸14、右轉軸24相互配合的軸套51。在左轉軸14和右轉軸24的外端部分別設置有限位器25,左轉軸14的限位器圖中未顯示。在中間連接件5的兩側壁還對應設置有左軸蓋52和右軸蓋53,左軸蓋52連接在左轉軸14的端部,右軸蓋53連接在右轉軸24的端部。在左軸蓋52和右軸蓋53上分別設置有限位槽54,左軸蓋52和右軸蓋53的限位槽54對應與左轉軸14和右轉軸24的限位器25相互配合。限位槽54寬度的大小決定了限位器25的活動范圍,從而影響到左箱體1與中間連接件5、右箱體2與中間連接件5的相互轉動角度。通過更換具有不同寬度尺寸的限位槽54的左軸蓋52或右軸蓋53,使得左箱體1與中間連接件5和/或右箱體2與中間連接件5的相互轉動角度發(fā)生改變,實現左箱體1與中間連接件5單獨相互轉動,或者右箱體2與中間連接件5單獨相互轉動,或者左箱體1與中間連接件5和右箱體2與中間連接件5的同時相互轉動,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使用習慣進行選擇,滿足不同用戶的使用需求,給用戶不同的使用體驗。在左轉軸14和右轉軸24沿軸向方向分別設置有便于連接線通過的穿線孔15和26,控制指示板55的連接線(圖中未示出)分別通過穿線孔15和26與控制板7相連。
在控制板7上設置有自平衡控制器(圖中未示出)。控制器分別固定在左底蓋11和右底蓋21上。安裝自平衡控制器的目的是增加電動平衡車的平衡能力。在中間連接件5上還設置有指示板56和保護罩55。指示板56安裝在中間連接件5上,保護罩55設置在指示板56的頂部。在本實施例中,指示板56安裝在中間連接件5的頂部。
所述的輪轂電機4設有轉軸,轉軸分別通過壓塊9固定在左底蓋11和右底蓋21上。壓塊9通過螺絲分別固定在左底蓋11和右底蓋21上,使得車輪3及輪轂電機4易于更換。在左輪蓋13和右輪蓋23上分別設置了裝飾燈蓋16和27,裝飾燈蓋16和27通過螺絲或卡接方式對應固定在左輪蓋13和右輪蓋23上,使得裝飾燈蓋16和27易于更換。在左底蓋11和右底蓋21的側部設置有指示燈蓋10。指示燈蓋10通過螺絲對應固定在左底蓋11和右底蓋21上,使得指示燈蓋10易于更換。在左上蓋12和右上蓋22的頂部分別設置有防滑腳墊101,減少用戶腳底的滑動。
電動平衡車還設有把手102,把手102一端連接在左底蓋11上,其另一端連接在右底蓋21上。在本實施例中,把手102通過螺絲等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安裝在左底蓋11和右底蓋21上,并與安裝指示燈蓋10位置相對的另一側面上。
左底蓋11和右底蓋21的材質為合金鋁?,F有的平衡車的底蓋大都采用塑膠材質,而本實施例采用合金鋁。這樣既可以提高左底蓋和右底蓋的強度和碰撞能力,還可以提高控制器的散熱效果,使得電動平衡車的安全性得到很大地提高。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