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滑板車,尤其涉及一種可折疊滑板車。
背景技術:
目前,滑板車成為年輕人喜愛的戶外運動器材或短距離接駁交通工具,尤其是折疊滑板車,其具有易攜帶、易收納、節(jié)省存儲空間的優(yōu)點,更是受到人們的青睞。然而,現有技術中的折疊滑板車的折疊機構由多個零件相互連接組合而成,其存在結構復雜、使用不便以及穩(wěn)定性不夠好的缺點。
技術實現要素:
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折疊方便的可折疊滑板車。
本實用新型是這樣實現的,一種可折疊滑板車,包括前架、底板和折疊機構,所述前架上固設有頭管,所述頭管和底板之間通過所述折疊機構連接,所述折疊機構包括支板、上轉板、中轉板以及下轉板,所述支板的一端與所述頭管固定連接,另一端可相對轉動地樞接在所述底板上,所述上轉板的一端可相對轉動地樞接在所述頭管上,另一端可相對轉動地鉸接在所述下轉板的一端,所述下轉板的另一端可相對轉動地樞接在所述底板上,所述中轉板上設有卡接部和心軸,所述上轉板上設有供所述卡接部卡接的定位部,所述心軸上套設有帶有扭力的扭簧,所述中轉板通過所述心軸可相對轉動地樞接在所述下轉板上,并在所述扭簧的扭力作用下抵靠所述上轉板。
進一步地,所述中轉板上設有定位銷,所述下轉板上開設有弧形孔,所述定位銷穿設于所述弧形孔中。
進一步地,所述上轉板上的定位部包括用于騎行狀態(tài)定位的第一定位部和用于折疊狀態(tài)定位的第二定位部。
進一步地,所述定位部為開設于所述上轉板邊緣的缺口,所述卡接部為設置于所述中轉板邊緣的凸塊,所述凸塊卡設于所述缺口內。
進一步地,所述頭管與上轉板的樞接處為第一連接點,所述上轉板與中轉板的鉸接處為第二連接點,所述中轉板與下轉板的樞接處為第三連接點,所述支板與底板的樞接處為第四連接點,當所述滑板車位于騎行狀態(tài)時,所述第一、第二、第三連接點共線,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連接點不共線。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有益效果在于:本實用新型中的頭管和底板之間通過支板轉動連接,頭管和底板之間還通過相互鉸接的上轉板和下轉板進行轉動連接,并在下轉板上樞接有中轉板,中轉板在扭簧的作用力下始終抵靠上轉板,使得卡接部卡接在定位部內,保證滑板車在騎行狀態(tài)的穩(wěn)定性,并能夠通過拉動中轉板可使中轉板和上轉板相互脫開,從而對滑板車進行折疊,其具有結構簡單和折疊方便的優(yōu)點。
附圖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可折疊滑板車在騎行狀態(tài)下的示意圖;
圖2是圖1所示的可折疊滑板車在騎行狀態(tài)下的另一角度示意圖;
圖3是圖1所示的I區(qū)域放大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可折疊滑板車在折疊狀態(tài)下的示意圖;
圖5是圖4所示的II區(qū)域放大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yōu)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如圖1至圖5所示,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一種可折疊滑板車,該滑板車包括前架1、底板2和折疊機構。前架上固設有頭管3,具體為頭管3套接在前架1上,頭管3和底板2之間通過折疊機構連接。折疊機構包括支板4、上轉板5、中轉板6以及下轉板7。支板4的一端與頭管3固定連接,具體為支板4與頭管3之間通過螺栓剛性連接,支板4的另一端可相對轉動地樞接在底板2上。上轉板5的一端可相對轉動地樞接在頭管3上,另一端可相對轉動地鉸接在下轉板7的一端,下轉板7的另一端可相對轉動地樞接在底板2上。
上述實施例中,中轉板6上設有卡接部61和心軸62,上轉板5上設有供卡接部61卡接的定位部51。具體地,定位部51為開設于上轉板5邊緣的缺口,卡接部61為設置于中轉板6邊緣的凸塊,凸塊卡設于缺口內。定位部51包括用于騎行狀態(tài)定位的第一定位部511和用于折疊狀態(tài)定位的第二定位部512。心軸62上套設有帶有扭力的扭簧620,中轉板6通過心軸62可相對轉動地樞接在下轉板7上,并在扭簧62的扭力作用下抵靠上轉板5。在中轉板6上還設有定位銷63,定位銷63與心軸62之間的距離根據中轉板6的具體結構的尺寸而定。下轉板7上開設有弧形孔71,弧形孔71的寬度略大于定位銷63的直徑,定位銷63穿設于弧形孔71中,這樣,定位銷63的移動受到弧形孔71的限制,使得中轉板6能夠穩(wěn)定地繞心軸62轉動,保證了折疊機構的穩(wěn)定性。
上述實施例中,頭管3與上轉板5的樞接處為第一連接點A,上轉板5與中轉板6的鉸接處為第二連接點B,中轉板6與下轉板7的樞接處為第三連接點C,支板4與底板2的樞接處為第四連接點D。當滑板車位于騎行狀態(tài)時(如圖1、圖2及圖3所示),中轉板6受扭簧的扭力作用,中轉板6上的卡接部61穩(wěn)固地卡接在上轉板5上的第一定位部511內,此時,第一連接點A、第二連接點B、第三連接點C共線,第一連接點A、第二連接點B、第三連接點C、第四連接點D不共線,即第一連接點A、第二連接點B、第三連接點C、第四連接點D所圍成的形狀呈三角形,三角形結構保證了在騎行狀態(tài)的穩(wěn)定性。
當需要將上述處在騎行狀態(tài)的滑板車轉換成折疊狀態(tài)的滑板車時,通過拉動中轉板6,以克服中轉板6受到扭簧620的扭力作用,使卡接部61從第一定位部511中脫離,進而使中轉板6與上轉板5相互分離,從而可將滑板車的騎行狀態(tài)轉換成折疊狀態(tài)。當滑板車位于折疊狀態(tài)時(如圖4及圖5所示),中轉板6受扭簧620的扭力作用,中轉板6上的卡接部61穩(wěn)固地卡接在上轉板5上的第二定位部512內,其具有結構簡單、折疊方便的優(yōu)點。
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