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摩托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在車架上安裝有收納箱,用前座席及后座席覆蓋該收納箱 前后的摩托車。
背景技術:
公知的摩托車,在車架上安裝有收納箱,用前座席覆蓋該收納箱的前 部,用后座席覆蓋該前座席的后部,用后導流板包圍該后座席的周圍(例 如,參照專利文獻1。)。專利文獻l:特開2001-10572 (圖15)在專利文獻1的圖15中,在收納箱23 (符號引用同一公報中的符號。 以下相同。)的上方,設置有覆蓋收納箱23的前部的主座席72 (下面,稱 為前座席72),在該前座席72的后方,具有覆蓋收納箱23的后部的后座 席73。在收納箱23上,在前座席72的下方設置有前座席側(cè)收納部23a,在 后座席73的下方設置有后座席側(cè)收納部23b。但是,在專利文獻l的技術中,在后座席側(cè)收納部23b的上方設置有 構成上壁的上面部23h。因此,在向后座席側(cè)收納部23b取放收納的物品 時,不能從后座席側(cè)收納部23b的上方伸入手。于是,只能從前座席側(cè)收 納部23a向后座席側(cè)收納部23b伸手,進行物品的取放。但是,由于需要將手伸到后座席側(cè)收納部23b,因此有時物品的取放 繁雜。另外,由于需要從前座席側(cè)收納部23a看后座席側(cè)收納部,因此存 在難以確認被收納在后座席側(cè)收納部23b的物品的問題。發(fā)明內(nèi)容本發(fā)明的課題是提供一種摩托車,其能夠容易地進行收納于后座席下 方的物品的確認及取放。 本發(fā)明的第一方面的摩托車,其在車架上安裝有收納箱,由前座席覆 蓋該收納箱的前部,由后座席覆蓋所述收納箱的后部,由后導流板包圍該 后座席的周圍,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導流板具有在俯視時大致矩形的開口 部,將所述后座席卸下時,經(jīng)所述開口部取放收納物,在所述后座席的底 板上設有第一密封構件,通過將該第一密封構件壓接在所述開口部的周緣 部分而對所述后座席和所述后導流板之間進行密封。本發(fā)明第二方面的摩托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座席的底板上設有 第二密封構件,通過將該第二密封構件壓接在所述周緣部分的前部和形成 于所述收納箱的開口的周緣上而對所述前座席和所述后收納箱之間進行 密封。本發(fā)明的第三方面的摩托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座席在后部具有向 上方突起的靠背部,所述前座席的底板與所述靠背部對應的部分形成向上 方凹進的凹部,在該凹部收納將前座席向車身側(cè)卡止的座席鉤構件,該座 席鉤構件朝向所述前座席的最高高度位置傾斜地配置,并且配置于第二密 封構件的內(nèi)側(cè)。本發(fā)明的第四方面的摩托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座席的后部在所述 后座席的前部覆蓋重疊,在該重疊部位之下配置有所述第一密封構件的一 部分。本發(fā)明的第五方面的摩托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構件的材質(zhì) 是可以彈性變形的海綿,所述第二密封構件是結構具有密封唇口的帶唇部 的密封件。本發(fā)明的第六方面的摩托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導流板是由輕金屬 鑄造成形的鑄造件,除了與所述第一密封構件接觸的部位外的上表面由兼 作裝飾罩的導流板罩覆蓋。本發(fā)明的第七方面的摩托車,其特征在于,包圍所述后座席的后導流 板與所述收納箱之上接近而配置,所述后導流板左右部及后部與所述收納 箱之間用迷宮結構密封,并且該該迷宮結構配置于俯視時與所述第一密封 構件大致重疊的位置。本發(fā)明的第八方面的摩托車,其特征在于,從上方看車輛時,所述前 座席的后端部和所述后座席的前端部的結合線形成為大致W字形狀。
本發(fā)明的第九方面的摩托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座席的后部一體 地具有向上方突起的靠背部。在本發(fā)明的第一方面中,后導流板在平面看具有大致矩形的開口部。 而且,在將后座席卸下時,通過開口部取放收納物。由于在后導流板上設 置開口部,所以從該開口部可以容易地取放被收納在后座席的下方的物 品。另外,從開口部可以容易地進行物品的確認。在后座席的底板上設置有將開口部進行密封的第一密封構件,通過把 該第一密封構件壓接所述開口部的周緣部分而將后座席和后導流板之間 進行密封,因此可以確保開口部的密封性。在本發(fā)明的第二方面中,通過把第二密封構件壓接在開口部形成的周 緣部分的前部和在收納箱的開口形成的周緣上而將在前座席下設置的收 納箱的開口進行密封。用設置在后導流板上的周緣部分的前部同時進行收 納箱的開口的密封,因此可以簡便地設計收納箱的密封結構。在本發(fā)明的第三方面中,座席鉤構件配置于第二密封構件的內(nèi)側(cè)。即, 在座席鉤構件的外側(cè)配置有第二密封構件,因此,可以將作為收納箱的開 口的前座席下開口部擴大到后方,可以將前座席下開口部的面積擴大。因 為可以擴大開口部面積,所以可以更容易地進行物品的取放。另外,與靠背部對應的部分形成向上方凹進的凹部,在該凹部收納將 前座席向車身側(cè)卡止的座席鉤構件。因此,可以有效利用成為固定空間的靠背部的凹部。由于在成為固定空間的靠背部收納有座席鉤構件,所以可 以大大地確保收納箱的收納空間。在本發(fā)明的第四方面中,前座席的后部在后座席的前部覆蓋重疊,在 該重疊部位的下面配置有第一密封構件的一部分,因此可以提高密封性, 能夠更進一步地抑制塵埃等異物向收納箱內(nèi)的侵入。在本發(fā)明的第五方面中,在開閉頻率高的前座席上,配置有具有密封 唇部的密封性能優(yōu)異的附帶唇部的密封材料作為第二密封構件。在比前座 席開閉頻率低的后座席上,配置有材質(zhì)簡單又便宜的海綿材料作為第一密 封構件,因此可以控制車輛成本的上升,同時能夠確保前座席及后座席雙 方規(guī)定的密封性能。在本發(fā)明的第六方面中,后導流板是用輕金屬鑄造成形的鑄造件,除
了與第一密封構件接觸的部位的上面用兼作裝飾罩的導流板罩覆蓋,因 此,第一密封構件壓接在接觸部位時,可以抑制接觸部位的變形。由于接 觸的部位用鑄造零件可以抑制變形,因此能夠容易地確保規(guī)定的密封性 能。另外,在后導流板的上面具有兼作裝飾罩的導流板罩,因此能夠覆蓋 由鑄造形成的后導流板的表面的毛面,可以提高后導流板的外觀性。在本發(fā)明的第七方面中,后導流板與收納箱的上面接近配置,后導流 板左右部及后部和收納箱之間用迷宮結構進行密封,并且該迷宮結構配置 于在平面看與第一密封構件大致重疊的位置,因此,可以確保收納箱和后 導流板間的密封性。因此可以有效地提高收納箱后部的密封性。在本發(fā)明的第八方面中,從上面看車輛時,前座席的后端部和后座席 的前端部的結合線大致形成為W字形狀,因此,前座席和后座席的嚙合 良好,同時,可以穩(wěn)定前座席和后座席間的相對位置。由于座席間的相對 位置穩(wěn)定,因此可以更進一步穩(wěn)定收納箱和座席間的密封性。在本發(fā)明的第九方面中,在前座席的后部, 一體地具有向上方突起的 靠背部,同乘者可以用胯夾住靠背部。只要用擴大的單一的面構成胯部接觸的靠背部的上表面,就可以提高 同乘者的乘坐性,可以更進一步提高舒適性。
圖1是本發(fā)明摩托車的左側(cè)面圖;圖2是本發(fā)明摩托車的后部左側(cè)面圖;圖3是本發(fā)明摩托車的后部右側(cè)面圖;圖4是說明空氣濾清器組件的底部對消音器避讓配置的圖; 圖5是圖2的5向視圖;圖6是說明后座席下開口部及其周邊部的平面圖; 圖7是說明前座席下開口部及其周邊部的平面圖; 圖8是圖6的8-8線剖面圖; 圖9是圖8的9-9線剖面圖; 圖10是圖8的10-10線剖面圖; 圖11是圖8的11部位放大圖;圖12是圖6的12-12線剖面圖; 圖13是圖6的13-13線剖面圖;圖14是說明安裝于本發(fā)明的收納箱上方的構件的分解立體圖; 圖15是說明在收納箱上可開閉地設置前座席、可裝卸地設置后座席 的作用圖;圖16是裝設在本發(fā)明的摩托車上的散熱器組件的側(cè)面圖;圖17是裝設在本發(fā)明的摩托車上的散熱器組件的立體圖;圖18是圖1的18部位放大圖;圖19是圖18的19-19線剖面圖;圖20是說明本發(fā)明摩托車的樞軸部的立體圖;圖21是說明保持本發(fā)明的摩托車的樞軸部的機構的剖面圖;圖22是說明本發(fā)明摩托車的音響操作部的配置的立體圖;圖23是其它實施例的收納箱的立體圖;圖24是圖16的其它實施圖;圖25是說明前座席和后座席間的結合線的實施例圖及比較例圖;圖26是說明同乘者坐在后座席上時的乘坐性的實施例和比較例的圖。符號說明10、摩托車31、 車架32、 收納箱32a、收納箱的前部 32b、收納箱的后部33、 前座席33b、前座席的后部34、 后座席34a、后座席的前部35、 后導流板35c、后導流板的左部 35d、后導流板的右部 35e、后導流板的后部92、 開口部93、 后座席的底板94、 第一密封構件95、 開口部的周緣部分 95a、周緣部分的前部101、 前座席的底板102、 第二密封構件112、 收納箱的開口113、 周緣115、 靠背116、 凹部117、 座席鉤構件 123、迷宮結構 137、導流板罩 183a、結合線 184、靠背部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根據(jù)
用于實施本發(fā)明的最佳實施例。另外,圖面為按 符號的朝向看到的圖。圖1是本發(fā)明的摩托車的左側(cè)面圖。摩托車10具備從頭管11的上部向斜后下方延伸的主車架12L、 12R (只表示了靠近自己一側(cè)的符號 12L。);從頭管ll的下部向斜后下方延伸、接著略向下延伸、最后向后方 延伸且與上述主車架12L、 12R連結的下車架13L、 13R(只表示了靠近自 己一側(cè)的符號13L。);從上述主車架12L、 12R的后部向斜后上延伸的座 席扶手桿14L、 14R (只表示了靠近自己一側(cè)的符號14L。);連結該座席 扶手桿14L、14R的中間點16L、16R(只表示了靠近自己一側(cè)的符號16L。); 和所述主車架12L、 12R的后端部間的中間車架17L、 17R(只表示了靠近 自己一側(cè)的符號17L。);連結這些中間車架17L、 17R的上部和所述座席 扶手桿14L、 14R的后部間的扶手桿承條18L、 18R(只表示了靠近自己一 側(cè)的符號18L。);架設在所述座席扶手桿14L、 14R和中間車架17L、 17R 間支承樞軸19的樞軸板21L、21R(只表示了靠近自己一側(cè)的符號21L。); 在這些樞軸板21L、 21R上通過樞軸19向下方延伸的聯(lián)桿構件22L、 22R (只表示了靠近自己一側(cè)的符號22L。);通過該聯(lián)桿構件22L、 22R及支 承軸23向后方延伸上下可以擺動且兼作后擺臂的動力組件24;架設在該 動力組件24的后端部和座席扶手桿14L間的后緩沖組件25L;設置在動 力組件24的后部作為驅(qū)動軸的后輪車軸26、安裝于后輪車軸26上的后輪 27;安裝于作為車架31的構成要素的座席扶手桿14L、 14R的收納箱32; 覆蓋該收納箱32的前部32a的駕駛者乘坐的前座席33;覆蓋收納箱32的 后部32b的同乘者乘坐的后座席34;包圍該后座席34的周圍的后導流板 35;在前部的頭管11上轉(zhuǎn)舵自如安裝的前叉36;在該前叉36上通過前輪 車軸37安裝的前輪38;安裝在前叉36的上端部的轉(zhuǎn)向手柄41。另外, 動力組件24包括發(fā)動機42。下面,對架設在左右車架間的構件進行說明。在用主車架12L、 12R和下車架13L、 13R包圍的區(qū)域配置有燃料箱 43,在該燃料箱43的上方,在左右主車架12L、 12R之間架設有第一橫梁 44,在該燃料箱43的下方,在左右下車架13L、 13R之間架設有第二橫梁 45,在所述樞軸板21L、 21R的附近,在所述左右座席扶手桿14L、 14R 之間焊接有第三橫梁46、在所述左右座席扶手桿14L、 14R后端部之間焊 接有后橫梁47。在前輪38的后方、下車架13L、 13R的前方,配置有冷卻發(fā)動機42 的散熱器組件51,在該散熱器組件51的附近配置有冷卻液備用箱52。 關于散熱器組件51及冷卻液備用箱52的詳細情況將在后面進行敘述。另外,在燃料箱43的內(nèi)部,具備燃料泵53、設置在該燃料泵53 的下方用來分離進入至燃料箱43的燃料中的水和灰塵等異物的濾清器 54、在燃料箱43內(nèi)檢測燃料殘量的流動傳感器55。圖中,56是前盤形制動器組件、57是前圓盤板、58是覆蓋車輛前方 的前罩、59是覆蓋包括頭管11的車輛的前部同時與所述前罩58連續(xù)設置
的內(nèi)罩、60是儲物箱、61是覆蓋車輛側(cè)方的主罩、62是前擋泥板、63是 后擋泥板、64是從動力組件24延伸出的排氣管、65是與排氣管64的后 端部連結的消音器、66是側(cè)支架、67是主支架、68是連結配置于發(fā)動機 側(cè)的排氣管64和后述的進氣管77的二次空氣簧片闊。圖2是本發(fā)明的摩托車的后部左側(cè)面圖。包含發(fā)動機42的動力組件 24通過支承軸23可搖擺地安裝于聯(lián)桿抅件22L上。動力組件24由內(nèi)裝帶式變速器的變速器組件71和從該變速器組件71 的前端部向前方延伸的發(fā)動機42構成。在變速器組件71的前部內(nèi)裝有控制帶式變速器的電子式的變速器 控制用電動機72、起動裝置用電動機73。發(fā)動機42是將汽缸體74、汽缸蓋75及汽缸蓋罩76按順序安裝于變 速器組件的單氣缸水冷4循環(huán)發(fā)動機。在汽缸蓋75的上面通過進氣管77 連接有空氣濾清器組件78,在汽缸蓋75的下面連接有排氣管64。在收納箱32的前端部連接有鉸鏈部81,在該鉸鏈部81上可開閉地設 置有前座席33。在前座席33的前端部33a和收納箱32的前側(cè)面32s分別 設置有球窩關節(jié)82、 83,在這些球窩關節(jié)82、 83之間傾斜設置有減震器 組件84。在前座席33和收納箱32之間設置有減震器組件84,因此可以平滑地 進行前座席33的開閉。圖中,85是架在主車架12和下車架13之間的輔助加強板,86是安 裝側(cè)架66的托架,88是配置于收納箱32下部的電池,89是配置于電池 88的上方區(qū)劃電池室和收納室間的小罩。另外,設置的小罩89是可以開 閉的。在電池室,除電池88之外,例如還可以收納保險絲盒等電子零件。 因為設置的小罩89可以開閉,所以容易進行電子零件的維修。圖3是本發(fā)明的摩托車的后部右側(cè)面圖。摩托車10具有從樞軸19 通過聯(lián)桿構件22R及支承軸23向后方延伸且上下可以擺動的后擺動臂87、 和架設在該后擺動臂87的后端部和座席扶手桿14R間的后緩沖組件25R。在后擺動臂87上安裝有使供給發(fā)動機42的空氣變得清凈的空氣濾清 器組件78??諝鉃V清器組件78的空氣吸入口 91朝向前方側(cè)配置,同時以位于比 消音器65更靠近前方的方式配設于空氣濾清器組件78的前部。空氣吸入口 91朝向前方側(cè)配設于比消音器65更靠近前方的位置,可 以回避吸入被消音器65加熱的空氣。另外,可以抑制吸入后輪27巻起的 塵埃和泥土等異物。圖4是說明空氣濾清器組件的底部對消音器避讓配置的圖??諝鉃V清 器組件78在消音器65的上方配置有空氣濾清器組件78的底部78b。另外, 該空氣濾清器組件78的底部78b以朝向外方的方式配置??諝鉃V清器組件78的底部78b以朝向外方的方式形成并配置,因此 可以將空氣濾清器組件78的底部78b從消音器65分離,通過使許多的空 氣在底部78b和消音器65之間的空間S流通,可以減小自消音器65對空 氣濾清器組件78的熱影響。圖5是圖2的5向視圖。在左右從前方向后方延伸的座席扶手桿14L、 14R的上方配置有前座席33,在該前座席33的后方配置有后座席34,以 包圍該后座席34的周圍的方式配置有后導流板35。圖6是說明后座席下開口部及其周邊部的平面圖。后導流板35具有 在平面看大致矩形的開口部92。拆卸座席(圖5的符號34)時,由于在 該后座席34的下方設置有開口部92,因此通過該開口部92可以取放在收 納箱32內(nèi)的收納物品。在后座席的底板93上,設置有經(jīng)過作為開口部92的后導流板35的 周緣部分95的全周范圍的第一密封構件94,因此通過壓緊后導流板35 的周緣部分95,可以將外方和收納箱32之間進行密封。在收納箱后部32b的上方?jīng)]有上面壁,收納箱后部32b的上面被開放, 因此可以實現(xiàn)收納箱32的收納底板的擴大。詳細地說,后導流板35具備關閉后方的具有大致U字狀形狀的U 字狀部96和在該U字狀部96的前部架設的橋梁部97。作為開口部92的 后座席下開口部98形成于U字狀部96和橋梁部97的內(nèi)側(cè)。在后座席的 底板93上具有壓緊后座席下開口部98且進行密封的第一密封構件94。圖7是說明前座席下開口部及其周邊部的平面圖。在前座席的底板 101上設置有第二密封構件102…(…表示多個。以下同樣。),通過將裝 設在這些第二密封構件102…中的前座席的底板101的后部的第二密封構
件102壓接在開口部92形成的周緣部分95的前部95a,同時將裝設在第 二密封構件102…中的前座席的底板101的左右的第二密封構件102、 102 壓接前座席下開口部114,將前座席33和收納箱32之間進行密封。將第二密封構件102壓接在前座席下開口部114的周緣部分95的前 部95a和收納箱的開口 112形成的周緣113,將作為收納箱的開口 112的 前座席下開口部114進行密封。在設置于后導流板35上的周緣部分95的前部95a, 一同進行前座席 下開口部114后部的密封和后座席下開口部98前部的密封,因此可以簡 單地設計收納箱32的密封結構。圖8是圖6的8-8線剖面圖。前座席33在后部具有向上方突起的作為 靠背的靠背部115。前座席的底板101與靠背部115對應的部分形成向上 方凹入的凹部116,在該凹部116收納有將前座席33向車身側(cè)卡止的座席 鉤構件117。該座席鉤構件117朝向前座席33的最大高度位置傾斜配置, 并且,配置于在前座席的底板101上設置的第二密封構件102的內(nèi)側(cè)。圖 中,118是將前座席33固定于座席鉤構件117的制動桿。座席鉤構件117配置于安裝在前座席的底板101邊緣的第二密封構件 102的內(nèi)側(cè)。BP,在座席鉤構件117的外側(cè)配置有第二密封構件102,因 此,可以將收納箱32的開口擴大到后方,可以確保擴大前座席下開口部 (圖7的符號114)的面積。由于前座席下開口部114的開口部面積擴大, 所以可以更容易地進行物品的取放。另外,因為與靠背部115對應的部分形成向上方凹入的凹部116,在 該凹部116收納有將前座席33向車身側(cè)卡止的座席鉤構件117,所以可以 有效地利用成為固定空間的靠背部115的凹部116,由此可以大大地確保 收納箱32的收納空間。另外,因為前座席33的后部33b與后座席的前部34a重疊,在該重 疊部位的下面配置有第一密封構件94的一部分,所以可以進一步抑制異 物向收納箱32內(nèi)的侵入。圖9是圖8的9-9線剖面圖,表示從后座席的底板93向后方延伸設置 有左右兩個延設部124L、 124R,在后導流板35上設置有左右兩個卡合部 121L、 121R,將延設部124L、 124R與所述卡合部121L、 121R卡合。 通過將后座席34與后導流板35卡合,因為后座席34被卡合在收納 箱32上,所以收納箱32沒有必要附帶設置加強筋等構件。因此,因為在 收納箱32上不需要加強筋等構件,所以可以不降低收納箱32具有的收納 空間而將后座席34安裝于收納箱32上。圖10是圖8的10-10線剖面圖,表示在后座席的底板93的周緣部附 近配設的第一密封構件94的內(nèi)方,從后座席的底板93向下方突出設置有 作為堵塞用具的兩個金屬孔眼125、 125。這些金屬孔眼125、 125通過與 設置在后導流板35上的嵌合孔126、 126嵌合將后座席34定位在車輛側(cè)。另外,在金屬孔眼125、 125的外方,設置有與后座席下開口部(圖6 的符號98)壓緊,且進行外方和收納箱32之間的密封的第一密封構件94。 第一密封構件94的材質(zhì)用可以彈性變形的海綿形成。圖11是圖8的11部放大圖,是第二密封構件的放大剖面圖。第二密封構件102其結構為具有密封唇部的附帶唇部的密封件。唇部 131與后導流板35的接觸部位即后導流板的周緣部分95接觸,能夠確保 規(guī)定的密封性。第二密封構件102具有唇部131。通過將該唇部131與周 緣部分95接觸,能夠發(fā)揮優(yōu)異的密封性能。返回圖8,在開閉頻率高的前座席33上配置有第二密封構件102。另一方面,在比前座席33開閉頻率低的后座席34上,配置有材質(zhì)設 計為簡單又便宜的海綿的第一密封構件94。這樣一來,在前座席33和后座席34上根據(jù)開關頻率靈活運用所使用 的密封構件的材質(zhì)和結構等,可以抑制車輛成本的上升,同時,能夠確保 前座席33及后座席34雙方規(guī)定的密封性能。圖12是圖6的12-12線剖面圖。后導流板35的左右前部通過托架 133L、 133R安裝于左右的座席扶手桿14L、 14R上。圖中,132是將后導 流板35固定于托架133L、 133R上的連接構件。如上所述,在后座席的底板93上設置第一密封構件94,通過將該第 一密封構件94放置在開口部92的周緣部分95,將后座席34和后導流板 35之間進行密封。加之,在平面看以和該第一密封構件94大致重合的方式,在后導流 板35和后座席的底板93間配置有迷宮結構123。
詳細地說,用第一密封構件94將后座席的底板93和后導流板35間 進行密封,另外,用迷宮結構123將后導流板35和收納箱32間進行密封, 因為同時將后座席的底板93和后導流板35間進行密封,所以能夠有效地 提高后座席34和收納箱32間的密封性。圖13是圖6的13-13線剖面圖。收納箱32的左右通過箱連接構件132、 132及托架133L、 133R安裝于左右的座席扶手桿14L、 14R上。在收納箱32上具備支承后座席34的重量的后座席支承部122,用該 后座席支承部122支承后座席34。詳細地說,在后導流板35上設置有用于將后座席34的重量直接施加 在后座席支承部122上的通孔134、 134,使收納箱32的一部分與這些通 孔134、 134面臨且作為后座席支承部122、 122,使后座席的底板93與后 座席支承部122、 122接觸從而支承后座席34的重量。由此,不需要用后導流板35承受后座席34的重量,因此可以簡便的 設計后導流板35結構,能夠控制后導流板35的重量的增加。如上所述,在后座席的底板93上設置第一密封構件94,通過將該第 一密封構件94放置在開口部92的周緣部分95,將后座席34和后導流板 35之間進行密封。在收納箱32和后導流板35間用迷宮結構123進行密封,后導流板35 和后座席34間用在后座席34上設置的第一密封構件94進行密封,該第 一密封構件94安裝在平面看大致和迷宮結構123重合,且從后座席支承 部122通過車身中心側(cè)。另外,因為在平面看以和該第一密封構件94大致重合的方式,在收 納箱32和后座席34間具有迷宮結構123,所以,不但能夠確保收納箱32 和后導流板35間的密封性,而且,可以進一步提高后座席34和后導流板 35間的密封性。因此,能夠有效地提高后座席34和收納箱32間的密封性。另外,第一密封構件94從后座席支承部122通過車身中心側(cè),因此 能夠用收納箱32支承后座席34,同時可以良好地保持后座席34和收納箱 32間的密封性。返回圖6,將設置在后座席34上的底板93放在設置于收納箱32上的 后座席支承部122、 122上,同時,將延設部(圖9的符號124L、 124R)
與卡合部121L、 121R卡合,將金屬孔眼(圖10的符號125、 125)與嵌 合孔126、 126嵌合,由此可以將后座席34安裝于車輛側(cè)。后導流板35由從下方支承后座席34的后座席支承部122、 122延伸 至前面,在這樣的后導流板35上設置有用于將后座席34的重量直接施加 在后座席支承部122上的通孔134、 134。后導流板35由后座席支承部122延伸至前面,因此可以進一步提高 車輛的外觀性。因為在后導流板35上設置有用于將后座席34的重量直接 施加在后座席支承部122上的通孔134、 134,因此可以不損壞車輛的外觀 性,而用后導流板35以外的零件支承后座席34的重量。由于不需要用后 導流板35支承后座席34的重量,因此不需要提高后導流板35的強度, 可以謀求后導流板35的輕量化。另外,由于不在后導流板35上設置后座席支承部122,因此與在后導 流板35上設置后座席支承部122時相比較,可以容易地根據(jù)用戶對后導 流板35的嗜好進行更換。參照圖6和圖12,由于在第一密封構件94的內(nèi)方設置有卡合部121L、 121R,在第一密封構件94的外方、車身的后方設置有后座席支承部122、 122,在第一密封構件94的附近具備迷宮結構123,因此可以保持跨過開 口部92的全周范圍的后座席34和收納箱32之間具有穩(wěn)定的密封性。參照圖8和圖9,在后導流板35上具備可以將從后座席的底板93向 后方延伸的延設部124L、 124R卡合的卡合部121L、 121R,并且,因為是 迷宮結構123,所以能夠保持后座席34和收納箱32間具有穩(wěn)定的密封性。圖14是說明在本發(fā)明的收納箱上方安裝的構件的分解立體圖。設置 有向上方開口的作為儲物箱的收納箱32,配置有可開閉地覆蓋收納箱32 與該收納箱32的前部連結的前座席33,安裝有在平面看覆蓋收納箱32 的后部關閉后部的大致呈U字狀的收納箱罩135,在該收納箱罩135的上 方配置后導流板35,在該后導流板35的上方、前座席33的后方配置有后 座席34。即在收納向32和后座席34間配置有后導流板35。后導流板35是用輕金屬鑄造成形的鑄造件。除去與第一密封構件(圖 6的符號94)接觸的部位之外的上面136都用兼作裝飾罩的導流板罩137 覆蓋。 由于在后導流板35的上面136具有兼作裝飾罩的導流板罩137,因此 能夠覆蓋由鑄造形成的后導流板35的表面的毛面,可以提高后導流板35 的外觀性。參照圖8、圖12及圖13,將第一密封構件94推向設置于由輕金屬的 鑄造件成形的后導流板35上的作為接觸部位的后導流板的周緣部分95上 時,難以使該周緣部分95變形,因此可以確保規(guī)定的密封性能。后導流板35近接配置在收納箱32的上,后導流板左部35c、右部35d 及后部35e和收納箱32之間用迷宮結構123進行密封。迷宮結構123在 平面看配置于和第一密封構件94大致重合的位置,因此可以確保收納箱 32和后座席34間的密封性。因此,可以有效地提高收納箱后部32b的密 封性。在以上所述的后座席的周圍配置后導流板,下面敘述在該后導流板上 具有開口部的摩托車的作用。圖15是說明在收納箱上設置可開閉地前座席、設置可裝卸地后座席 的作用圖。后導流板35具有開口部92,卸下后座席34時,通過開口部92取放 收納物品141。具體而言,將前座席33沿以合頁部81為軸的箭頭a方向提升,接著, 將后座席34沿箭頭b方向卸下。而且,從開口部92的上方邊確認便將手 142伸入收納箱32的內(nèi)部,進行被收納在后座席34的下方的收納物品141的確認及取放操作。這樣,通過在后座席34的下方設置開口部92,可以極其容易地進行 被收納在收納箱32的后部的收納物品141的確認及取放操作。圖中,He 是頭盔。另外,在后座席的底板93上設置有密封開口部92的第一密封構件94, 通過將第一密封構件94推向開口部92的周緣部分95而將后座席34和后 導流板35之間進行密封,因此,可以確保開口部92的密封性。對本發(fā)明的摩托車中,其它特有的結構進行說明。圖16是裝設在本發(fā)明的摩托車上的散熱器組件的側(cè)面圖。圖17是裝 設在本發(fā)明摩托車上的散熱器組件的立體圖。下面參照圖16和圖17進行 說明。在下車架13L、 13R間、在上部及下部架設有十字管140a、 140b,從 這些十字管140a、 140b向前方延伸出托架部143、 143,在這些托架部143、 143上直立設置地安裝有散熱器組件51。在散熱器組件51和發(fā)動機(圖2的符號42)之間,連結有從發(fā)動機 42將冷卻液返回的返回配管144,連結有向發(fā)動機42供給冷卻液的供給 配管145。從散熱器組件51的上端部51t向上方延伸設置有配管146。在 該配管146上連接有輔助配管147,該輔助配管147與冷卻液備用箱52 連結,冷卻液不足時,通過輔助配管147給散熱器組件51供給冷卻液。在散熱器組件51的后面裝載有冷卻用的風扇149,因此,散熱器組件 51的溫度上升時,通過風扇149旋轉(zhuǎn)將散熱器組件51的溫度控制在規(guī)定 的溫度范圍內(nèi)。另外,在車輛行駛中,行駛風自前方通過散熱器組件51,從而冷卻散 熱器組件51。貯留剩余的冷卻液的冷卻液備用箱52配置于散熱器組件51的右側(cè) 方,通過小托架133、 133安裝于散熱器組件51上。由于冷卻液備用箱52配置于散熱器組件51的側(cè)面,因此可以有效地 靈活運用車輛內(nèi)的有限的空間。圖中,150是用于鳴笛的喇叭組件,156是第一加強構件,157是第二 加強構件。圖18是圖1的18部位放大圖。前叉36的轉(zhuǎn)動限制器151由從底橋 152的后部上面向上方延伸設置的爪狀的限制器構件153、架設在頭管11 和下車架13L、 13R (只顯示符號13L)的接合部的板狀的角加強板構件 154、 154 (只顯示了靠近自己一側(cè)的符號154)構成。圖19是圖18的19-19線剖面圖。前叉36、 36的轉(zhuǎn)動限制器151,通 過在形成于角加強板構件154、 154的內(nèi)側(cè)面的左右一對接觸壁155、 155 和從底橋152向上方延伸設置的限制器構件153之間,將該制動器構件153 與接觸壁155、 155接觸,來限制轉(zhuǎn)向手柄41規(guī)定角度以上的轉(zhuǎn)動。具有這種構成的轉(zhuǎn)動限制器151與現(xiàn)有的在底橋側(cè)的左右兩個位置設 置制動器的情況比較,容易實現(xiàn)底橋152的輕量化。
另外,在側(cè)面看在底橋152的前端部形成的制動器構件153的大半部 分被左、右角加強板構件154、 154覆蓋,因此可以使限制器構件153不 顯眼,能夠提高車輛的外觀性。圖20是說明本發(fā)明摩托車的樞軸部的立體圖,圖21是說明本發(fā)明摩 托車的保持樞軸部的機構的剖面圖。下面,參照圖20和圖21進行說明。樞軸部161的主要要素為在左側(cè)的座席扶手桿14L的中間點16L的 附近架設在座席扶手桿14L和中間架17L之間的樞軸板21L;以同樣的配 置架設在右側(cè)的樞軸板21R、通過樞軸19可轉(zhuǎn)動地設置在左、右樞軸板 21L、 21R之間的左、右聯(lián)桿構件22L、 22R (22L隱蔽)。還有,通過架 設在這些聯(lián)桿構件22L、 22R上的支承軸23配置在左側(cè)的動力組件24、 和配置在右側(cè)的后擺動臂(圖3的符號87)。從支承軸23向車輛的斜前上方延伸設置限制動力組件24上下?lián)u動的 搖動限制軸162,在座席扶手桿14R和中間架17R上架設片狀的托架133, 在該托架133上通過橡膠襯套163a、 163b安裝有搖動限制軸162。詳細地說,在搖動限制軸162上固定有作為鍔構件的墊圈164a。而且, 該搖動限制軸162依次插通橡膠襯套163a、托架133、橡膠襯套163b、墊 片164b,將這些構件用螺母構件165緊固夾持。圖22是說明本發(fā)明摩托車的音響操作部的配置的立體圖。音響操作 部167在設置于摩托車10的橫跨部的罩構件169的上方被安裝于頭管11 的后方附近。171L、 171R是左右揚聲器。因為將音響操作部167在罩構件169的上方安裝在頭管11的后方附 近,所以不對罩構件169產(chǎn)生影響,可以將音響操作部167緊湊地配置于 轉(zhuǎn)向桿手柄41的附近。圖23是其它實施例的收納箱的立體圖。在收納箱32的上緣部設置有 與承受座席的重量的左右缺口部173、 173近接的頭盔掛鉤172L、 172R。一直以來,在座席鉸鏈的附近設置頭盔掛鉤,在該頭盔掛鉤上掛吊頭 盔時,由于頭盔與作為橫跨部的地板通道接觸,因此有時不能掛頭盔。在圖中,在左右缺口部173、 173的附近設置了頭盔掛鉤172L、 172R, 因此可以將頭盔確實地掛頭盔掛鉤172L、 172R上。 、圖24是圖16的其它實施圖,其和圖16的不同點為,在散熱器組件 51的后方,冷卻液備用箱52B配置在燃料箱43的側(cè)面。備用箱52B安裝 在下車架13R上。圖25是說明前座席和后座席間的結合線的實施例圖及比較例圖。 (a)是實施例,在前座席33和后座席34間,從上面看車輛時,結 合線183形成大致W形狀。(b)是比較例,在前座席33B和后座席34B 間,結合線183B形成大致U形狀。在(a)中,在前座席33的后端部接觸后座席34的前端部的具有不 同方向的4個面181a 181d。在與此相對的(b)中,在后座席34B的前 端部,接觸具有不同方向的2個面182a、 182b。在這種情況下,接觸面數(shù)多的一方,座席間的游動少,前座席33和 后座席34間的嚙合良好。因此,關閉座席時,(a)與(b)相比座席更難 以從規(guī)定位置向前后左右滑動。因為前座席33和后座席34各自難以向前 后左右滑動,所以可進一步準確地放在規(guī)定的位置。因為前座席33和后座席34在關閉時難以向前后左右滑動,可進一步 準確地放在規(guī)定的位置,所以可以更進一步穩(wěn)定前座席33和收納箱(圖1 的符號32)間的密封性及后座席34和收納箱32間的密封性。由于前及后 的各座席33、 34和收納箱32間的密封性更加穩(wěn)定,從而可以進一步提高 收納箱32的密封性。艮口,由于前座席33的后端部和后座席34的前端部的結合線183以成 為大致W字形狀的方式形成,因此前座席33和后座席34的嚙合良好。 可以穩(wěn)定前座席33和后座席34間的相對位置。由于座席間的相對位置穩(wěn) 定,因此可以更進一步穩(wěn)定收納箱32和座席間的密封性。另外,在實施例中,在前座席33的后部, 一體具有向上方突起的靠 背部184。在實施例中,結合線183具有不同的四個面181a 181d。與比較例的 結合線183B相比較,作為整體在車輛的寬度方向朝向外方形成。因此, 用寬大的單一的面構成靠背部184的上面Q。該靠背部184在同乘者乘車 時,兼具用胯夾住的機能。由于用擴大單一的面構成該靠背部184的上面 Q,因此,提高了同乘者的乘坐性,可以更進一步提高舒適性。、圖26是說明同乘者坐在后座席上時的乘坐性的實施例和比較例的圖。
對同乘者P坐在后座席34上的狀態(tài)進行說明。在(a )中,靠背部184的上面Q的面積大。因此,因為同乘者P的大腿放在該上面Q上,所以能夠舒適地乘坐。在(b)中,靠背部184B的上面Qb的面積比實施例小。這時,同乘 者P的大腿放在結合線183B的大致中心的位置,因此在乘坐性方面有改 善的余地。艮P,根據(jù)本發(fā)明,用單一的面構成靠背的上面,由此,能夠提高同乘 者P的乘坐性,可以更進一步提高舒適性。另外,在本發(fā)明的第一方面中,在前座席的底板上設置的第二密封構 件也可以是不推向具有開口部的周緣部分的前部的構成。還有,前座席的后部也可以不覆蓋后座席的前部且與后座席的前部重 疊,而是與前座席的后部連續(xù)或分離的配置。再者,第一密封構件及第二密封構件的材質(zhì)及結構可以任意選擇。再者,后導流板也可以不是用輕金屬鑄造的鑄造件。例如,也可以用 FRP和其它的復合材料制造。工業(yè)上的應用本發(fā)明適用于將收納箱裝設在乘員座席的下方的摩托車。
權利要求
1、一種摩托車,其在車架上安裝有收納箱,由前座席覆蓋該收納箱的前部,由后座席覆蓋所述收納箱的后部,由后導流板包圍該后座席的周圍,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導流板具有在俯視時大致矩形的開口部,將所述后座席卸下時,經(jīng)所述開口部取放收納物,在所述后座席的底板上設有第一密封構件,通過將該第一密封構件壓接在所述開口部的周緣部分而對所述后座席和所述后導流板之間進行密封。
2、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座席的底板 上設有第二密封構件,通過將該第二密封構件壓接在所述周緣部分的前部 和形成于所述收納箱的開口的周緣上而對所述前座席和所述后收納箱之 間進行密封。
3、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座席在后部具 有向上方突起的靠背部,所述前座席的底板與所述靠背部對應的部分形成 向上方凹進的凹部,在該凹部收納將前座席向車身側(cè)卡止的座席鉤構件, 該座席鉤構件朝向所述前座席的最高高度位置傾斜地配置,并且配置于第 二密封構件的內(nèi)側(cè)。
4、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座席的后部在 所述后座席的前部覆蓋重疊,在該重疊部位之下配置有所述第一密封構件 的一部分。
5、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密封構件的 材質(zhì)是可以彈性變形的海綿,所述第二密封構件是結構具有密封唇口的帶 唇部的密封件。
6、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導流板是由,輕 金屬鑄造成形的鑄造件,除了與所述第一密封構件接觸的部位外的上表面 由兼作裝飾罩的導流板罩覆蓋。
7、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車,其特征在于,包圍所述后座席的后 導流板與所述收納箱之上接近配置,所述后導流板左右部及后部與所述收 納箱之間用迷宮結構密封,并且該該迷宮結構配置于俯視時與所述第一密 封構件大致重疊的位置。
8、 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車,其特征在于,從上方看車輛時,所 述前座席的后端部和所述后座席的前端部的結合線形成為大致W字形狀。
9、 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摩托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前座席的后部 一體地具有向上方突起的靠背部。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摩托車,其能夠容易地進行收納于后座席下方的物品的確認及取放。在車架(31)上安裝有收納箱(32),用前座席(33)覆蓋該收納箱(32)的前部,用后座席(34)覆蓋收納箱(32)的后部,用后導流板(35)包圍該后座席(34)的周圍,其中,后導流板(35)在平面看具有大致矩形的開口部(92),將后座席(34)卸下時,通過開口部(92)取放收納物,在后座席(34)的底板上設置有第一密封構件(94),通過把該第一密封構件(94)壓接在開口部(92)的周緣部分(95)而將后座席(34)和后導流板(35)之間進行密封。
文檔編號B62K11/00GK101209734SQ20071019939
公開日2008年7月2日 申請日期2007年12月20日 優(yōu)先權日2006年12月27日
發(fā)明者中村二二男, 伊藤守, 岡田直樹, 矢野謙吾, 遠城貞通 申請人:本田技研工業(yè)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