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車輛前部的進氣結構。
背景技術:
在日本特開2003-72396號公報中,公開了一種車輛前部的進氣結構。具體而言,其具有配置在發(fā)動機艙內的散熱器的車輛上側的發(fā)動機用進氣導管、與配置在該發(fā)動機用進氣導管的車輛前方的散熱器護柵。發(fā)動機用進氣導管的進氣口在從車輛寬度方向中心向左偏置的位置處朝向散熱器護柵側配置。此外,在散熱器護柵中,僅與發(fā)動機用進氣導管的進氣口對應的部分被閉塞。
即,行駛風穿過散熱器護柵中的被閉塞的部位以外的部位而進入發(fā)動機艙內。因此,穿過了散熱器護柵的行駛風不會直接進入進氣口,而是在朝向從車輛寬度方向中心向左側偏置的進氣口進行方向轉換之后再進入進氣口。通過該空氣的方向轉換,從而使混雜在行駛風中的水滴等異物被分離。
但是,根據日本特開2003-72396號公報中所公開的結構,由于穿過了散熱器護柵的行駛風進行方向轉換而進入進氣口,因此,根據混合在行駛風中的異物的重量的不同,存在該異物與進行了方向轉換的行駛風一起進入到進氣口中的可能性。因此,上述公開在這一點上還存在改善的余地。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抑制異物進入進氣導管的情況。
本發(fā)明的第一方式的車輛前部的進氣結構具有:散熱器護柵,其被設置于在車輛寬度方向上延伸的呈大致框狀的散熱器支架的車輛前方側;發(fā)動機罩內板,其被配置在所述散熱器支架以及所述散熱器護柵的車輛上方側;散熱器支架蓋,其前端部被固定在所述散熱器護柵的上部處,并以從所述發(fā)動機罩內板分離的方式而被配置在所述散熱器支架的上端部與所述發(fā)動機罩內板之間,且被形成為沿著所述散熱器支架而在車輛寬度方向上延伸設置的大致板狀,其中,所述散熱器支架蓋具有使來自所述散熱器護柵的氣流向該散 熱器支架蓋與所述發(fā)動機罩內板之間流動的蓋通風部、與形成在該蓋通風部的車輛后方且將所述氣流向車輛后方側導入的導風口;進氣導管,其被設置在所述散熱器支架蓋的車輛后方側,并將來自所述導風口的空氣向發(fā)動機導入。所述散熱器支架蓋在所述蓋通風部處設置有多個上側橫條部與多個下側橫條部,所述多個上側橫條部在車輛前后方向上延伸設置且在車輛寬度方向上與狹縫交替配置,所述多個下側橫條部被配置在所述狹縫的車輛下方側且在車輛前后方向上延伸設置。
根據第一方式的車輛前部的進氣結構,在散熱器支架蓋上形成有蓋通風部。蓋通風部具備上側橫條部和下側橫條部。此外,在上側橫條部彼此之間的狹縫的車輛下方側設置有下側橫條部。即,上側橫條部和下側橫條部在車輛上下方向上被配置在互不相同的位置上。因此,當從車輛前方向車輛后方流動的行駛風進入到散熱器護柵內時會碰撞到散熱器支架,從而向車輛后方側且車輛上方側進行方向轉換,并向被固定于散熱器護柵的上部處的散熱器支架蓋上所形成的蓋通風部流動。而且,向蓋通風部流動的行駛風在穿過下側橫條部與上側橫條部之間的同時從狹縫向散熱器支架蓋的上方進行了流動之后,穿過發(fā)動機罩內板與散熱器支架蓋之間而向車輛后方側流動并從導風口被導入進氣導管。在行駛風包含有水滴等異物的情況下,異物也會與行駛風一起向蓋通風部流動,但是,通常情況下異物與行駛風(空氣)相比慣性較大。因此,異物無法追隨于向車輛上方側流動并穿過下側橫條部與上側橫條部之間的行駛風,而是會與下側橫條部或上側橫條部發(fā)生碰撞。由此,異物會向與行駛風的流動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彈回或沿著下側橫條部或上側橫條部而改變方向。而且,由于異物慣性較大,因此,會持續(xù)以方向發(fā)生改變的狀態(tài)而進行流動。另外,在空氣與下側橫條部或上側橫條部發(fā)生了碰撞的情況下,由于空氣的慣性較小,因此,即使流向發(fā)生改變也會因后續(xù)的行駛風W的影響而再次從車輛下方側向車輛上方側流動并穿過下側橫條部與上側橫條部之間。
雖然流向發(fā)生改變的異物由于持續(xù)以流向發(fā)生改變的狀態(tài)而進行流動從而與后續(xù)的行駛風發(fā)生碰撞,但在該后續(xù)的行駛風包含異物的情況下,由于流向發(fā)生改變的異物會與后續(xù)的異物相撞,從而會對后續(xù)的異物向車輛上方側流動的趨勢進行抑制。即,能夠對異物穿過下側橫條部與上側橫條部之間的情況進行抑制。
本發(fā)明的第二方式的車輛前部的進氣結構為,在第一方式中,在對車輛進行俯視觀察時,所述下側橫條部被配置在與所述狹縫重疊的位置處。
根據第二方式,由于在對車輛進行俯視觀察時,下側橫條部被配置在與狹縫重疊的位置處,因此,從散熱器護柵進入的行駛風中所包含的異物會變得更加易于與下側橫條部或上側橫條部發(fā)生碰撞。因此,能夠進一步對異物穿過下側橫條部與上側橫條部之間的情況進行抑制。
本發(fā)明的第三方式的車輛前部的進氣結構為,在第一方式或第二方式中,在所述上側橫條部以及所述下側橫條部中的至少一方的車輛下側部處,形成有以向車輛上側凹陷的方式而形成的第一方向轉換面。
根據第三方式,在所述上側橫條部以及所述下側橫條部中的至少一方的車輛下側部處,以向車輛上側凹陷的方式而形成有第一方向轉換面。因此,雖然從散熱器護柵進入的行駛風穿過狹縫部而向車輛上方側流動,但是,當該行駛風中所包含的異物與第一方向轉換面發(fā)生碰撞時,異物的流向會沿著第一方向轉換面而向車輛下方側發(fā)生變化。由于向該車輛下方側流動的異物會與后續(xù)的行駛風中所包含的其他的異物發(fā)生碰撞,從而能夠減少該其他的異物向車輛上方側流動的趨勢。即,能夠進一步對異物穿過下側橫條部與上側橫條部之間的情況進行抑制。
本發(fā)明的第四方式的車輛前部的進氣結構為,在第一方式或第二方式中,在所述上側橫條部以及所述下側橫條部中的至少一方的車輛下側部處形成有第二方向轉換面,所述第二方向轉換面具備以車輛寬度方向上的大致中央部為起點隨著在車輛寬度方向上趨向于相互分離的方向而向車輛上側傾斜的傾斜面。
根據第四方式,雖然從散熱器護柵進入的行駛風穿過狹縫部而向車輛上方側流動,但是,當該行駛風中所包含的異物與第二方向轉換面發(fā)生碰撞時,會向車輛斜下方側彈回。由于彈回的異物會與后續(xù)的行駛風中所包含的其他的異物發(fā)生碰撞,從而能夠減少該其他的異物向車輛上方側流動的趨勢。即,能夠進一步對異物穿過下側橫條部與上側橫條部之間的情況進行抑制。
本發(fā)明的第五方式的車輛前部的進氣結構為,在第一方式至第四方式中的任意一個方式中,所述蓋通風部被配置在從車輛正面觀察時至少一部分與所述導風口重疊的位置處。
根據第五方式,蓋通風部被配置在從車輛正面觀察時與導風口重疊的位置處。因此,從車輛前方向散熱器護柵進入的行駛風在向蓋通風部的上方流動之后,會穿過發(fā)動機罩內板與散熱器支架蓋之間而向車輛后方側流動,并從導風口向進氣導管流動。即,不需要在行駛風從蓋通風部向導風口流動時沿著車輛寬度方向而改變其流動方向。因此,能夠將行駛風有效地向進氣導管導入。
本發(fā)明的第六方式的車輛前部的進氣結構為,在第五方式中,所述導風口朝向車輛前方開口。
根據第六方式,雖然從車輛前方向散熱器護柵進入的行駛風會在向蓋通風部的上方流動之后,穿過發(fā)動機罩內板與散熱器支架蓋之間而向車輛后方側流動,但是,由于導風口朝向車輛前方開口,從而能夠將向車輛后方側流動的行駛風以較高效率向進氣導管導入。
本發(fā)明的第七方式的車輛前部的進氣結構為,在第一方式至第六方式中的任意一個方式中,所述散熱器支架蓋的與形成有所述導風口的位置相比靠車輛后方側經由沿著車輛寬度方向配置的密封部件而與所述發(fā)動機罩內板抵接。
根據第七方式,由于與形成有導風口的位置相比靠車輛后方側的散熱器支架蓋經由密封部件而與發(fā)動機罩內板抵接,因此,能夠對穿過蓋通風部的行駛風從散熱器支架蓋與發(fā)動機罩內板之間流出的情況進行抑制。因此,能夠將行駛風以較高效率從導風口向進氣導管導入。
本發(fā)明的第八方式的車輛前部的進氣結構為,在第一方式至第七方式中的任意一個方式中,所述導風口的車輛下側面被配置在與所述上側橫條部的車輛上側面相比靠車輛上側。
根據第八方式,由于導風口的車輛下側面被配置在與上側橫條部的車輛上側面相比靠車輛上側,因此,即使在萬一混雜在行駛風中的異物穿過下側橫條部與上側橫條部之間而通過了蓋通風部的情況下,也能夠對異物立刻從導風口向進氣導管導入的情況進行抑制,并且,能夠使異物在進入導風口之前通過其重力而向車輛下方側落下。即,能夠對異物從導風口向進氣導管內導入的情況進行抑制。
第一方式的車輛前部的進氣結構具有能夠對異物向進氣導管進入的情況進行抑制這樣的優(yōu)異的效果。
第二方式的車輛前部的進氣結構具有能夠進一步對異物向進氣導管進入的情況進行抑制這樣的優(yōu)異的效果。
第三方式的車輛前部的進氣結構具有能夠進一步對異物向進氣導管進入的情況進行抑制這樣的優(yōu)異的效果。
第四方式的車輛前部的進氣結構具有能夠進一步對異物向進氣導管進入的情況進行抑制這樣的優(yōu)異的效果。
第五方式至第七方式的車輛前部的進氣結構具有能夠將行駛風有效地向進氣導管導入這樣的優(yōu)異的效果。
第八方式的車輛前部的進氣結構具有能夠進一步對異物向進氣導管進入的情況進行抑制這樣的優(yōu)異的效果。
附圖說明
圖1為表示對第一實施方式所涉及的車輛前部的進氣結構在車輛上下方向上進行了剖切后的狀態(tài)的概要剖視圖。
圖2為表示第一實施方式所涉及的車輛前部的進氣結構的散熱器支架蓋的車輛俯視圖。
圖3為表示沿著圖2的A-A線而進行了剖切后的狀態(tài)的放大剖視圖。
圖4為表示對第一實施方式所涉及的車輛前部的進氣結構的主要部分在車輛上下方向上進行了剖切后的狀態(tài)的放大剖視圖。
圖5為示意性地表示第一實施方式所涉及的車輛前部的進氣結構的蓋通風部中的空氣的流動的概要剖視圖。
圖6為示意性地表示第二實施方式所涉及的車輛前部的進氣結構的蓋通風部中的空氣的流動的概要剖視圖。
圖7為示意性地表示第三實施方式所涉及的車輛前部的進氣結構的蓋通風部中的空氣的流動的概要剖視圖。
圖8為示意性地表示第四實施方式所涉及的車輛前部的進氣結構的蓋通風部中的空氣的流動的概要剖視圖。
圖9為示意性地表示第五實施方式所涉及的車輛前部的進氣結構的蓋通風部中的空氣的流動的概要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第一實施方式
以下,使用圖1至圖5來對本發(fā)明所涉及的車輛前部的進氣結構的一個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另外,在這些附圖中所示的箭頭FR表示車輛前后方向前側,箭頭OUT表示車輛寬度方向外側,箭頭UP表示車輛上下方向上側。
如圖1所示,車輛10的車輛前部被構成為,包括散熱器護柵12、發(fā)動機罩(engine hood/bonnet)14、散熱器16、散熱器支架18、散熱器支架蓋20、進氣導管22。
散熱器護柵12被配置在前保險杠24與后文所述的發(fā)動機罩14之間。此外,在散熱器護柵12上,以在大致車輛上下方向上分離的方式而設置有多個在車輛寬度方向上延伸設置的護柵翼片26。因此,在護柵翼片26彼此之間形成有于車輛前后方向上連通的通風口28。此外,在散熱器護柵12與前保險杠24之間也形成有通風口28。
散熱器支架18被配置在散熱器護柵12的車輛后方側,并且,以包圍散熱器16的方式被形成為大致框狀。散熱器支架18的車輛上側部在車輛寬度方向上延伸。此外,散熱器支架18的上部的車輛前后方向上的截面形狀被形成為使開口部30朝向車輛下側的大致U字狀,在該開口部30內收納有散熱器16。
在散熱器護柵12以及散熱器支架18的車輛上方側設置有發(fā)動機罩14。發(fā)動機罩14被構成為,包括配置在車輛外側并形成發(fā)動機罩14的外觀設計面的發(fā)動機罩外板32、配置在車輛內側并對發(fā)動機罩外板32進行加強的發(fā)動機罩內板34。在發(fā)動機罩內板34上形成有在車輛上下方向上與后文所述的散熱器支架蓋20分離的高低差部36。
在散熱器護柵12以及散熱器支架18的車輛上方側且發(fā)動機罩內板34的車輛下方側配置有散熱器支架蓋20。散熱器支架蓋20以從發(fā)動機罩內板34分離的方式而配置且被形成為以大致車輛上下方向為板厚方向的樹脂制的板狀,并且,如圖2所示,在對車輛進行俯視觀察時,其被形成為以車輛寬度方向為長度方向的大致矩形形狀。
散熱器支架蓋20的前端部38通過未圖示的結合單元而經由密封部件13被固定在散熱器護柵12的車輛上側部處(參照圖1、圖4)。此外,在散熱器支架蓋20的前端部38的車輛寬度方向大致中央部處,以在板厚方向上貫穿 的方式而形成有撞板開口部40,所述撞板開口部40供用于將發(fā)動機罩14鎖止于車身上的未圖示的撞板插入。
而且,在散熱器支架蓋20的前端部38處形成有在對車輛進行俯視觀察時被形成為大致矩形形狀的蓋通風部42。蓋通風部42作為一個示例而形成有兩個,并分別被配置在撞板開口部40的車輛寬度方向外側。此外,蓋通風部42被配置在從車輛正面觀察時與后文所述的導風口44重疊的位置處。
如圖3所示,蓋通風部42被構成為,包括貫穿部46、上側橫條部48、下側橫條部50。貫穿部46以貫穿散熱器支架蓋20的板厚方向的方式而形成。
在對車輛進行俯視觀察時,上側橫條部48被形成為以車輛前后方向為長度方向并且以板厚方向為車輛上下方向的矩形板狀,且被設置在從貫穿部46的車輛前后方向的一方的端部至另一方的端部之間。換言之,上側橫條部48以沿著車輛前后方向而架設在貫穿部46上的方式而設置。此外,在上側橫條部48的車輛下側部處形成有第一方向轉換面52。第一方向轉換面52以向車輛上側凹陷的方式而形成。因此,在上側橫條部48的寬度方向外側處分別形成有向大致車輛下側突出的折返部54。
上側橫條部48為多個且以在上側橫條部48的寬度方向上相互分離的方式而設置。由此,在相鄰的上側橫條部48彼此之間設置有狹縫56。另外,在配置于蓋通風部42的長度方向一方的外側端部的附近處的上側橫條部48與蓋通風部42的邊界壁部51之間也設置有狹縫56。
在狹縫56的車輛下方側處設置有下側橫條部50。在對車輛進行俯視觀察時,下側橫條部50沿著狹縫56而被形成為以車輛前后方向為長度方向的矩形形狀,并被設置在于車輛寬度方向上與狹縫56對應的位置處。即,在從車輛下方朝向車輛上方進行觀察的情況下,狹縫56被配置在幾乎被下側橫條部50遮擋的位置處。換言之,下側橫條部50以使從車輛下方側向車輛上方側流動的空氣不易直接向狹縫56流動的方式而設置。此外,下側橫條部50的沿著車輛寬度方向的截面形狀被形成為向車輛上側開口的大致U字狀。
在下側橫條部50的車輛下側部處形成有第二方向轉換面58。第二方向轉換面58由傾斜面60構成,所述傾斜面60以下側橫條部50的車輛寬度方向上的大致中央部作為起點隨著在車輛寬度方向上趨向于相互分離的方向而向車輛上側傾斜。另外,在下側橫條部50的車輛寬度方向上的大致中央部處, 通過使傾斜面60彼此抵接而形成有角部,但是,并不限定于角部,也可以采用形成有曲面的結構。
上側橫條部48和下側橫條部50與散熱器支架蓋20形成為一體。并且,為了使由成形模具所實施的成形成立,將下側橫條部50的寬度方向的尺寸設定為小于狹縫56的車輛寬度方向上的尺寸以使得成形模具的起模成立。因此,在從起模方向觀察時,在下側橫條部50的寬度方向的端部與狹縫56的車輛寬度方向的端部之間形成有間隙。
如圖2所示,在散熱器支架蓋20中的蓋通風部42的車輛后方側形成有導風口44。如圖4所示,導風口44被形成在上升壁部68上,所述上升壁部68相對于形成有蓋通風部42的平面部66,隨著趨向于車輛后側而向車輛上側傾斜。此外,由于導風口44沿著車輛前后方向而貫穿形成,因此其朝向車輛前方開口。另外,導風口44的車輛下側面70被配置在與平面部66以及上側橫條部48的車輛上側面49相比靠車輛上側。此外,上側橫條部48的車輛上側面49相對于平面部66而被配置在車輛下側。
在導風口44的車輛后方處設置有進氣導管22。進氣導管22的內部被設為中空狀,并且在所述進氣導管22的車輛前側形成有進氣口74。此外,在進氣導管22的車輛后側形成有排出口,并且所述排出口與空氣凈化器連接(均未圖示)。由于導風口44被形成在與進氣口74對應的位置處,因此,從導風口44進入的空氣向進氣導管22導入并從進氣口74向空氣凈化器流動從而向未圖示的發(fā)動機供給。
在散熱器支架蓋20的車輛后側部76處抵接有密封部件78。密封部件78由具有柔軟性的材料構成,并沿著大致車輛寬度方向而配置。此外,密封部件78被安裝在發(fā)動機罩內板34上,并且被設為在關閉了發(fā)動機罩14的狀態(tài)下,會由于與散熱器支架蓋20的車輛后側部76抵接而發(fā)生變形的結構。因此,散熱器支架蓋20的車輛后部經由密封部件78而與發(fā)動機罩內板34抵接。此外,散熱器支架蓋20的車輛寬度方向外側也經由未圖示的密封部件而與發(fā)動機罩內板34抵接。由此,對空氣從散熱器支架蓋20與發(fā)動機罩內板34之間的空間S向外部的泄漏進行抑制。
第一實施方式的作用和效果
接下來,對本實施方式的作用以及效果進行說明。
在本實施方式中,如圖2所示,在散熱器支架蓋20上形成有蓋通風部42。蓋通風部42具備上側橫條部48和下側橫條部50。此外,在形成于上側橫條部48彼此之間的狹縫56的車輛下方側設置有下側橫條部50。即,上側橫條部48和下側橫條部50在車輛上下方向上被配置在互不相同的位置處。因此,如圖1所示,當從車輛前方側向車輛后方側流動的行駛風W進入到散熱器護柵12內時,會與散熱器支架18發(fā)生碰撞從而向車輛后方且車輛上方進行方向轉換,并向在固定于散熱器護柵12的上部的散熱器支架蓋20上所形成的蓋通風部42流動。并且,向蓋通風部42流動的行駛風W在穿過下側橫條部50與上側橫條部48之間,并同時從狹縫56向散熱器支架蓋20的上方進行了流動之后,會穿過發(fā)動機罩內板34與散熱器支架蓋20之間而向車輛后方側流動并從導風口44向進氣導管22導入。在行駛風W中包含水滴等異物的情況下,雖然異物也會與行駛風W一起向蓋通風部42流動,但是,通常情況下異物與行駛風W(空氣)相比慣性較大。因此,如圖5所示,異物無法追隨于向車輛上方側流動并穿過下側橫條部50與上側橫條部48之間的行駛風W(圖中雙點劃線),而是會與下側橫條部50或上側橫條部48(圖中實線)發(fā)生碰撞。具體而言,當異物與下側橫條部50的第二方向轉換面58發(fā)生碰撞時,會向車輛斜下方側彈回。此外,當異物與上側橫條部48的第一方向轉換面52發(fā)生碰撞時,異物的流向會沿著第一方向轉換面52的折返部54而向大致車輛下方側發(fā)生改變。由此,異物會向與行駛風W(空氣)的流動的方向相反的方向(車輛斜下方側)彈回,其流向會變?yōu)槌蜍囕v下方側。并且,由于異物慣性較大,因此,會持續(xù)地以方向被改變的狀態(tài)而進行流動。另外,在空氣與下側橫條部50或上側橫條部48發(fā)生了碰撞的情況下,由于空氣的慣性比較小,因此即使流向發(fā)生改變也會因后續(xù)的行駛風W的影響而再次從車輛下方側向車輛上方側流動并穿過下側橫條部50與上側橫條部48之間。
雖然流向發(fā)生了改變的異物會由于持續(xù)以流向發(fā)生改變的狀態(tài)而進行流動從而與后續(xù)的行駛風W發(fā)生碰撞,但是,在該后續(xù)的行駛風W中包含異物的情況下,由于流向發(fā)生改變的異物會與后續(xù)的異物相撞,從而會對后續(xù)的異物向車輛上方側流動的趨勢進行抑制。即,會對異物穿過下側橫條部50與上側橫條部48之間的情況進行抑制。由此,能夠對異物向進氣導管22進入的情況進行抑制。
此外,由于在對車輛進行俯視觀察時,下側橫條部50被配置在與狹縫56重疊的位置處,因此從散熱器護柵12進入的行駛風W中所包含的異物易于與下側橫條部50或上側橫條部48發(fā)生碰撞。因此,能夠進一步對異物穿過下側橫條部50與上側橫條部48之間的情況進行抑制。由此,能夠進一步對異物向進氣導管22進入的情況進行抑制。
并且,如圖2所示,蓋通風部42被配置在從車輛正面觀察時與導風口44重疊的位置。因此,從車輛前方向散熱器護柵12進入的行駛風W,會在向蓋通風部42的車輛上方側進行了流動之后,穿過發(fā)動機罩內板34與散熱器支架蓋20之間而向車輛后方側流動并從導風口44向進氣導管22流動。即,不需要在行駛風W從蓋通風部42向導風口44流動時沿著車輛寬度方向而改變其流動方向。因此,能夠使行駛風W以較高效率向進氣導管22導入。
此外,從車輛前方向散熱器護柵12進入了的行駛風,會在向蓋通風部42的上方進行了流動之后,穿過發(fā)動機罩內板34與散熱器支架蓋20之間而向車輛后方側流動。而且,通過使導風口44朝向車輛前方開口,從而能夠使向車輛后方流動的行駛風W以較高效率向進氣導管導入。
此外,如圖4所示,與形成有導風口44的位置相比靠車輛后方側的散熱器支架蓋20經由密封部件78而與發(fā)動機罩內板34抵接。由此,能夠對穿過了蓋通風部42的行駛風W從散熱器支架蓋20與發(fā)動機罩內板34之間流出的情況進行抑制。因此,能夠使行駛風W以較高效率從導風口44向進氣導管22導入。由此,能夠有效地將行駛風W向進氣導管22導入。
并且,導風口44的車輛下側面70被配置在與上側橫條部48的車輛上側面49相比靠車輛上側。由此,即使在萬一混雜在行駛風W中的異物穿過下側橫條部50與上側橫條部48之間,并穿過了蓋通風部42的情況下,也能夠對異物立刻從導風口44向進氣導管22導入的情況進行抑制。而且,能夠使異物在進入導風口44之前因其重力而向車輛下方側落下。即,能夠對異物從導風口44向進氣導管22內導入的情況進行抑制。由此,能夠進一步對異物向進氣導管22進入的情況進行抑制。
并且,由于在從起模方向觀察時,在上側橫條部48與下側橫條部50之間形成有間隙,因此,在通過成形模具而同時將上側橫條部48和下側橫條部50成形時不會產生下陷部。即,能夠在對蓋通風部42進而對散熱器支架蓋 20進行成形時,一體地對上側橫條部48和下側橫條部50進行成形。由此,能夠抑制制造成本。
第二實施方式
接下來,使用圖6來對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方式所涉及的車輛前部的進氣結構進行說明。另外,對與前文所述的第一實施方式相同的結構部分,標注相同編號并省略其說明。
如圖6所示,該第二實施方式所涉及的車輛前部的進氣結構的基本結構被設為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其特征在于,在蓋通風部80的上側橫條部82和下側橫條部84上未形成圖5所示的第一方向轉換面52和第二方向轉換面58這一點。
即,在散熱器支架蓋86上設置有蓋通風部80。蓋通風部80被配置在從車輛正面觀察時與導風口44重疊的位置處(參照圖2),并且,其被構成為,包括貫穿部46、上側橫條部82、下側橫條部84。
在對車輛進行俯視觀察時,上側橫條部82被形成為以車輛前后方向為長度方向并且將板厚方向設為車輛上下方向的矩形板狀,并被設置在從貫穿部46的車輛前后方向的一方的端部至另一方的端部之間。換言之,上側橫條部82以沿著車輛前后方向而架設在貫穿部46上的方式而設置。上側橫條部82的沿著車輛寬度方向的截面形狀被設為,以車輛上下方向為高度方向的矩形形狀。另外,雖未進行圖示,但是,上側橫條部82為多個且以在上側橫條部82的寬度方向上相互分離的方式而設置。由此,在相鄰的上側橫條部82彼此之間形成有狹縫56。
在狹縫56的車輛下方側設置有下側橫條部84。在對車輛進行俯視觀察時,下側橫條部84被形成為沿著狹縫56而以車輛前后方向為長度方向的矩形板狀。沿著下側橫條部84的車輛寬度方向的截面形狀與上側橫條部82同樣,被設為以車輛上下方向為高度方向的矩形形狀。
第二實施方式的作用與效果
接下來,對本實施方式的作用以及效果進行說明。
由于散熱器支架蓋86除了未形成第一方向轉換面52以及第二方向轉換面58這一點以外,均被構成為與第一實施方式的散熱器支架蓋20相同,因此,通過上述結構也能夠與第一實施方式同樣地獲得以下的效果。即,由于 上側橫條部82與下側橫條部84在車輛上下方向被配置在互不相同的位置處,因此,會對異物穿過上側橫條部82與下側橫條部84之間的情況進行抑制。具體而言,如圖6所示,異物無法追隨于向車輛上方側流動并欲穿過下側橫條部84與上側橫條部82之間而流動的行駛風W(圖中雙點劃線),而是與下側橫條部84或上側橫條部82發(fā)生碰撞(圖中實線)。由此,異物的流向會沿著下側橫條部84或上側橫條部82的車輛下側的面而改變?yōu)槌虼笾萝囕v寬度方向。而且,由于異物慣性較大,因此,會以方向發(fā)生改變的狀態(tài)而持續(xù)流動。雖然流向發(fā)生了改變的異物會由于以流向發(fā)生改變的狀態(tài)而持續(xù)流動從而與后續(xù)的行駛風W發(fā)生碰撞,但是在該后續(xù)的行駛風W中含有異物的情況下,由于流向發(fā)生了改變的異物會與后續(xù)的異物碰撞,從而后續(xù)的異物的方向也會變?yōu)檐囕v寬度方向,因此,其向車輛上方側的流動的趨勢受到抑制。即,會對異物穿過下側橫條部84與上側橫條部82之間的情況進行抑制。由此,能夠對異物向進氣導管22進入的情況進行抑制。
此外,由于在對車輛進行俯視觀察時,下側橫條部84被配置在與狹縫56重疊的位置處,因此,從散熱器護柵12進入的行駛風W所包含的異物變得易于與下側橫條部84或上側橫條部82碰撞。因此,能夠進一步對異物穿過下側橫條部84與上側橫條部82之間的情況進行抑制。由此,能夠進一步對異物進入進氣導管22的情況進行抑制。
并且,由于蓋通風部80被配置在車輛寬度方向上與導風口44重疊的位置(參照圖2)處,因此,不需要在行駛風W從蓋通風部80向導風口44流動時沿著車輛寬度方向而改變其流動的方向。因此,能夠將行駛風W以較高效率向進氣導管22導入。
此外,通過使導風口44朝向車輛前方開口,從而能夠使向車輛后方側流動的行駛風W有效地向進氣導管22導入。
此外,由于與形成有導風口44的位置相比靠車輛后方側的散熱器支架蓋86經由密封部件78而與發(fā)動機罩內板34抵接(參照圖4),因此,能夠將行駛風W以較高效率從導風口44向進氣導管22內導入。由此,能夠將行駛風W有效地向進氣導管22導入。
并且,由于導風口44的車輛下側面70被配置在與上側橫條部82的車輛上側面83相比靠車輛上方側,因此,能夠對異物從導風口44向進氣導管22 內導入的情況進行抑制。由此,能夠進一步對異物向進氣導管22進入的情況進行抑制。
并且,由于在從起模方向觀察時,在上側橫條部82與下側橫條部84之間形成有間隙,因此,能夠在對蓋通風部80進而對散熱器支架蓋86進行成形時,一體地對上側橫條部82和下側橫條部84進行成形。由此,能夠抑制制造成本。
第三實施方式
接下來,使用圖7來對本發(fā)明的第三實施方式所涉及的車輛前部的進氣結構進行說明。另外,對與前文所述的第一實施方式結構相同的部分,標注相同編號并省略其說明。
如圖7所示,該第三實施方式所涉及的車輛前部的進氣結構的基本結構被設為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其特征在于,在蓋通風部88的上側橫條部90和下側橫條部92上形成有第二方向轉換面58這一點。
即,在散熱器支架蓋94上設置有蓋通風部88。蓋通風部88被配置在從車輛正面觀察時與導風口44重疊的位置上,并且被構成為,包括貫穿部46、上側橫條部90、下側橫條部92。
在對車輛進行俯視觀察時,上側橫條部90被形成為以車輛前后方向為長度方向的矩形形狀。換言之,上側橫條部90被設置為沿著車輛前后方向而架設在貫穿部46上。此外,在上側橫條部90的車輛下側部處形成有第二方向轉換面58。因此,沿著車輛寬度方向的截面形狀被形成為以車輛上側面91為底面的倒三角形。另外,雖未進行圖示,但是上側橫條部90為多個且以在上側橫條部90的寬度方向上相互分離的方式而設置。由此,在相鄰的上側橫條部90彼此之間形成有狹縫56。
在狹縫56的車輛下方側設置有下側橫條部92。在對車輛進行俯視觀察時,下側橫條部92被形成為沿著狹縫56而以車輛前后方向為長度方向的矩形形狀。此外,在下側橫條部92的車輛下側部處,與上側橫條部90同樣,形成有第二方向轉換面58。因此,沿著車輛寬度方向的截面形狀被形成為以車輛上側面為底面的倒三角形。
第三實施方式的作用和效果
接下來,對本實施方式的作用以及效果進行說明。
由于散熱器支架蓋94除了在上側橫條部90和下側橫條部92上形成有第二方向轉換面58這一點以外均被構成為與第一實施方式的散熱器支架蓋20相同,因此,通過上述結構也能夠與第一實施方式同樣地獲得以下的效果。即,由于上側橫條部82和下側橫條部92在車輛上下方向上被配置在互不相同的位置處,因此,會對異物穿過下側橫條部92與上側橫條部82之間的情況進行抑制。由此,能夠對異物向進氣導管22進入的情況進行抑制。
此外,由于在對車輛進行俯視觀察時,下側橫條部92被配置在與狹縫56重疊的位置處,因此,從散熱器護柵12進入的行駛風W中所包含的異物會變得易于與下側橫條部92或上側橫條部90發(fā)生碰撞。因此,能夠進一步對異物穿過下側橫條部92與上側橫條部90之間的情況進行抑制。由此,能夠進一步對異物向進氣導管22進入的情況進行抑制。
并且,雖然從散熱器護柵12進入的行駛風W向車輛上方側流動,但是,由于行駛風W中所包含的異物會與上側橫條部90的第二方向轉換面58和下側橫條部92的第二方向轉換面58發(fā)生碰撞,從而能夠進一步對異物穿過下側橫條部92與上側橫條部90之間的情況進行抑制。具體而言,如圖7所示,異物無法追隨于向車輛上方側流動并欲穿過下側橫條部92與上側橫條部90之間而進行流動的行駛風W(圖中雙點劃線),而是與下側橫條部92或上側橫條部90發(fā)生碰撞(圖中實線)。由此,異物的流向會改變?yōu)榕c行駛風W(空氣)的流動相反的方向(車輛斜下方側)。而且,由于異物慣性較大,因此,會持續(xù)以方向發(fā)生改變的狀態(tài)進行流動。雖然流向發(fā)生改變的異物會由于持續(xù)以流向發(fā)生改變的狀態(tài)而進行流動從而與后續(xù)的行駛風W發(fā)生碰撞,但是,在該后續(xù)的行駛風W中包含有異物的情況下,由于流向發(fā)生改變的異物會與后續(xù)的異物相撞,從而后續(xù)的異物的方向也會改變?yōu)槌蜍囕v斜下方側,因此,會對向車輛上方側流動的趨勢進行抑制。即,會對異物穿過下側橫條部92與上側橫條部90之間的情況進行抑制。由此,能夠進一步對異物向進氣導管22進入的情況進行抑制。
并且,由于蓋通風部88在車輛寬度方向上被配置在與導風口44重疊的位置(參照圖2)處,因此,不需要在行駛風W從蓋通風部88向導風口44流動時沿著車輛寬度方向而改變其流動方向。因此,能夠將行駛風W以較高效率向進氣導管22導入。
此外,通過使導風口44朝向車輛前方開口,從而能夠使向車輛后方側流動的行駛風W有效地向進氣導管22導入。
并且,由于與形成有導風口44的位置相比靠車輛后方側的散熱器支架蓋94經由密封部件78而與發(fā)動機罩內板34抵接(參照圖4),因此,能夠將行駛風W以較高效率從導風口44向進氣導管22導入。由此,能夠將行駛風W有效地向進氣導管22導入。
并且,由于導風口44的車輛下側面70被配置在與上側橫條部90的車輛上側面91相比靠車輛上側,因此,能夠對異物從導風口44向進氣導管22內導入的情況進行抑制。由此,能夠進一步地對異物向進氣導管22進入的情況進行抑制。
此外,由于在從起模方向觀察時在上側橫條部90與下側橫條部92之間形成有間隙,因此,能夠在對蓋通風部88進而對散熱器支架蓋94進行成形時一體地對上側橫條部90和下側橫條部92進行成形。由此,能夠抑制制造成本。
第四實施方式
接下來,使用圖8來對本發(fā)明的第四實施方式所涉及的車輛前部的進氣結構進行說明。另外,對與前文所述的第一實施方式結構相同的部分,標注相同編號并省略其說明。
如圖8所示,該第四實施方式所涉及的車輛前部的進氣結構的基本結構被設為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其特征在于,在蓋通風部98的上側橫條部100和下側橫條部102上形成有第一方向轉換面52這一點。
即,在散熱器支架蓋104上設置有蓋通風部98。該蓋通風部98被配置在從車輛正面觀察時與導風口44重疊的位置處,并且其被構成為,包括貫穿部46、上側橫條部100、下側橫條部102。
在對車輛進行俯視觀察時,上側橫條部100被形成為以車輛前后方向為長度方向的矩形形狀。換言之,上側橫條部100被設置為沿著車輛前后方向而架設在貫穿部46上。此外,在上側橫條部100的車輛下側部處形成有第一方向轉換面52。因此,在上側橫條部100的寬度方向外側處分別形成有向大致車輛下側突出的折返部54。另外,雖未進行圖示,但是,上側橫條部100為多個且在以在上側橫條部100的寬度方向上相互分離的方式而設置。由此,在相鄰的上側橫條部100彼此之間形成有狹縫56。
在狹縫56的車輛下方側設置有下側橫條部102。在對車輛進行俯視觀察時,該下側橫條部102被形成為沿著狹縫56而以車輛前后方向為長度方向的矩形形狀。此外,在下側橫條部102的車輛下側部處,與上側橫條部100同樣地形成有第一方向轉換面52。因此,在下側橫條部102的寬度方向外側分別形成有向大致車輛下側突出的折返部54。
第四實施方式的作用和效果
接下來,對本實施方式的作用以及效果進行說明。
由于散熱器支架蓋104除了在上側橫條部100和下側橫條部102上形成有第一方向轉換面52這一點以外,均被構成為與第一實施方式的散熱器支架蓋20相同,因此,通過上述結構也能夠與第一實施方式同樣地獲得以下的效果。即,由于上側橫條部100和下側橫條部102在車輛上下方向上配置在互不相同的位置處,因此,會對異物穿過上側橫條部100與下側橫條部102之間的情況進行抑制。由此,能夠對異物向進氣導管22進入的情況進行抑制。
此外,由于在對車輛進行俯視觀察時,下側橫條部102被配置在與狹縫56重疊的位置處,因此,從散熱器護柵12進入的行駛風W中所包含的異物會變得易于與下側橫條部102或上側橫條部100發(fā)生碰撞。因此,能夠進一步對異物穿過下側橫條部102與上側橫條部100之間的情況進行抑制。由此,能夠進一步對異物向進氣導管22進入的情況進行抑制。
并且,雖然從散熱器護柵12進入的行駛風W向車輛上方側流動,但是,由于該行駛風W中所包含的異物會與上側橫條部100的第一方向轉換面52和下側橫條部102的第一方向轉換面52發(fā)生碰撞,從而能夠進一步對異物穿過下側橫條部50與上側橫條部48之間的情況進行抑制。具體而言,如圖8所示,異物無法追隨于向車輛上方側流動并穿過下側橫條部102與上側橫條部100之間的行駛風W(圖中雙點劃線),而是會與下側橫條部102或上側橫條部100發(fā)生碰撞(圖中實線)。由此,異物的流向會沿著下側橫條部50的第一方向轉換面52的折返部54或上側橫條部100的第一方向轉換面52的折返部54而改變?yōu)槌蜍囕v下方側。而且,由于異物慣性較大,因此,會持續(xù)以方向發(fā)生改變的狀態(tài)而進行流動。雖然流向發(fā)生改變的異物會由于持續(xù)以流向發(fā)生改變的狀態(tài)進行流動從而與后續(xù)的行駛風W發(fā)生碰撞,但是,由于在該后續(xù)的行駛風W包含異物的情況下,因流向發(fā)生改變的異物會與后續(xù)的異物相撞,從而后續(xù)的異物的方向也會改變?yōu)槌蜍囕v下方側,因此,能夠 對向車輛上方側流動的趨勢進行抑制。即,會對異物穿過下側橫條部102與上側橫條部100之間的情況進行抑制。由此,能夠進一步對異物向進氣導管22進入的情況進行抑制。
并且,由于蓋通風部98被配置在于車輛寬度方向上與導風口44重疊的位置(參照圖2)處,因此,不需要在行駛風從蓋通風部98向導風口44流動時沿著車輛寬度方向而改變其流動方向。因此,能夠將行駛風W以較高效率向進氣導管22導入。
此外,通過使導風口44朝向車輛前方開口,從而能夠使向車輛后方側流動的行駛風W有效地向進氣導管22導入。
并且,由于與形成有導風口44的位置相比靠車輛后方側的散熱器支架蓋86經由密封部件78而與發(fā)動機罩內板34抵接(參照圖4),因此,能夠將行駛風W以較高效率從導風口44向進氣導管22導入。由此,能夠將行駛風W有效地向進氣導管22導入。
并且,由于導風口44的車輛下側面70被配置在與上側橫條部100的車輛上側面101相比靠車輛上側,因此,能夠對異物從導風口44向進氣導管22內導入的情況進行抑制。由此,能夠進一步對異物向進氣導管22進入的情況進行抑制。
此外,由于從起模方向觀察時在上側橫條部100與下側橫條部102之間形成有間隙,因此,能夠在對蓋通風部98進而對散熱器支架蓋104進行成形時一體地對上側橫條部100和下側橫條部102進行成形。由此,能夠抑制制造成本。
第五實施方式
接下來,使用圖9來對本發(fā)明的第五實施方式所涉及的車輛前部的進氣結構進行說明。另外,對與前文所述的第一實施方式結構相同的部分,標注相同編號并省略其說明。
如圖9所示,該第五實施方式所涉及的車輛前部的進氣結構的基本結構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其特征在于,在蓋通風部106的上側橫條部108上形成有第二方向轉換面58并且在下側橫條部110上形成有第一方向轉換面52這一點。
即,在散熱器支架蓋112上設置有蓋通風部106。該蓋通風部106被配置在從車輛正面觀察與導風口44重疊的位置處,并且其被構成為,包括貫穿部46、上側橫條部108、下側橫條部110。
在對車輛進行俯視觀察時,上側橫條部108被形成為以車輛前后方向為長度方向的矩形形狀。換言之,上側橫條部108被設置為沿著車輛前后方向而架設在貫穿部46上。此外,在上側橫條部108的車輛下側部處形成有第二方向轉換面58。因此,沿著車輛寬度方向的截面形狀被形成為以車輛上側面109為底面的倒三角形。另外,雖未進行圖示,但是,上側橫條部108為多個且以在上側橫條部108的寬度方向上相互分離的方式而設置。由此,在相鄰的上側橫條部108彼此之間形成有狹縫56。
在狹縫56的車輛下方側設置有下側橫條部110。在對車輛進行俯視觀察時,該下側橫條部110被形成為沿著狹縫56而以車輛前后方向為長度方向的矩形形狀。此外,在下側橫條部110的車輛下側部處形成有第一方向轉換面52。因此,在下側橫條部110的寬度方向外側分別形成有向大致車輛下側突出的折返部54。
第五實施方式的作用和效果
接下來,對本實施方式的作用以及效果進行說明。
由于散熱器支架蓋112除了在上側橫條部108上形成有第二方向轉換面58并在下側橫條部110上形成有第一方向轉換面52這一點以外均被構成為與第一實施方式的散熱器支架蓋20相同,因此,通過上述結構也能夠與第一實施方式同樣地獲得以下的效果。即,由于上側橫條部108和下側橫條部110在車輛上下方向上被配置在互不相同的位置,因此,會對異物穿過上側橫條部108與下側橫條部110之間的情況進行抑制。由此,能夠對異物向進氣導管22進入的情況進行抑制。
此外,由于在對車輛進行俯視觀察時,下側橫條部110被配置在與狹縫56重疊的位置處,因此,從散熱器護柵12進入的行駛風W中所包含的異物會變得易于與下側橫條部110或上側橫條部108發(fā)生碰撞。因此,能夠進一步對異物穿過下側橫條部110與上側橫條部108之間的情況進行抑制。由此,能夠進一步對異物向進氣導管22進入的情況進行抑制。
并且,雖然從散熱器護柵12進入的行駛風W向車輛上方側流動,但是,由于使該行駛風W中所包含的異物會與上側橫條部108的第二方向轉換面58 以及下側橫條部110的第一方向轉換面52發(fā)生碰撞,從而能夠進一步對異物穿過下側橫條部50與上側橫條部48之間的情況進行抑制。具體而言,如圖9所示,異物無法追隨于向車輛上方側流動并欲穿過下側橫條部110與上側橫條部108之間而流動的行駛風W(圖中雙點劃線),而是會與下側橫條部110或上側橫條部108發(fā)生碰撞(圖中實線)。由此,異物會向與行駛風W的流動的方向相反的方向(車輛斜下方側)彈回,從而其流向會沿著下側橫條部110的折返部54而改變?yōu)槌蜍囕v下方側。而且,由于異物慣性較大,因此,會持續(xù)以方向發(fā)生改變的狀態(tài)而進行流動。雖然流向發(fā)生改變的異物會由于持續(xù)以流向發(fā)生改變的狀態(tài)而進行流動從而與后續(xù)的行駛風W發(fā)生碰撞,但是,由于在該后續(xù)的行駛風W包含有異物的情況下,因流向發(fā)生改變的異物會與后續(xù)的異物發(fā)生碰撞,從而后續(xù)的異物的方向也會改變?yōu)槌蜍囕v斜下方側或車輛下方側,因此,能夠對向車輛上方側流動的趨勢進行抑制。即,能夠對異物穿過下側橫條部110與上側橫條部108之間的情況進行抑制。由此,能夠進一步對異物向進氣導管22進入的情況進行抑制。
并且,由于蓋通風部80被配置在于車輛寬度方向上與導風口44重疊的位置(參照圖2)處,因此,不需要在行駛風W從蓋通風部80向導風口44流動時沿著車輛寬度方向而改變其流動的方向。因此,能夠將行駛風W以較高效率向進氣導管22導入。
此外,通過使導風口44朝向車輛前方開口,從而能夠將向車輛后方側流動的行駛風W以較高效率向進氣導管22導入。
并且,由于與形成有導風口44的位置相比靠車輛后方側的散熱器支架蓋86經由密封部件78而與發(fā)動機罩內板34抵接(參照圖4),因此,能夠將行駛風W以較高效率從導風口44向進氣導管22導入。由此,能夠將行駛風W有效地向進氣導管22導入。
并且,由于導風口44的車輛下側面70被配置在與上側橫條部108的車輛上側面109相比靠車輛上側,因此,能夠對異物從導風口44向進氣導管22內導入的情況進行抑制。由此,能夠進一步對異物向進氣導管22進入的情況進行抑制。
此外,由于在從起模方向觀察時,在上側橫條部108與下側橫條部110之間形成有間隙,因此,能夠在對蓋通風部106進而對散熱器支架蓋112進 行成形時一體地對上側橫條部108和下側橫條部110進行成形。由此,能夠抑制制造成本。
另外,雖然在上述的第一實施方式至第五實施方式中,采用了在蓋通風部42、80、88、98、106中,將上側橫條部48、82、90、100、108和下側橫條部50、84、92、102、110于車輛上下方向上設置為兩列的結構,但是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采用如下結構,即,在上側橫條部48、82、90、100、108與下側橫條部50、84、92、102、110之間,設置與上側橫條部48、82、90、100、108或下側橫條部50、84、92、102、110中的至少一方形狀相同的中間橫條部,并在車輛上下方向上將橫條部設置為三列以上。此外,并不限定于蓋通風部42、80、88、98、106與散熱器支架蓋20形成為一體的結構,也可以采用將由獨立形成的橫條部而構成的蓋通風部安裝在散熱器支架蓋上的結構。
此外,作為未應用本發(fā)明的參考例,也可以采用將上側橫條部48、82、90、100、108以及下側橫條部50、84、92、102、110沿著車輛寬度方向而延伸設置的結構。
雖然以上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進行了說明,但是,本發(fā)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內容,顯然在不脫離其主旨的范圍內,除上述實施方式以外還能夠進行各種改變而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