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變速桿護罩總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內(nèi)飾的零部件,特別是一種變速桿護罩總成。
背景技術:
目前,對變速桿護套的防塵設計一般有兩種結構一種是用一塊皮革或橡膠做的防塵套來包住變速桿和卡環(huán),防塵套的收口端卡在車輛的護罩本體方形口里面(一般用于手動擋車型)。對于這種結構的變速桿護套,其褶皺里面的灰塵很難被清理干凈,且缺少美感。 另一種是用塑料或橡膠材料的滑片套住變速桿,該滑片安裝在變速桿護套壓板與裝飾罩之間(一般用于自動擋車型)。對這種結構的變速桿護套,雖然比較簡潔,美觀大方,但結構復雜。由于該滑片直接安裝在變速桿護套壓板上,所以滑片的行程小于變速桿護套壓板的寬度。而在保證密封性的條件下,為實現(xiàn)變速桿左右搖動,密封滑片左右方向的行程一般設計得很長,因此變速桿護套壓板寬度也必須加寬,最終導致整個變速桿護罩總成占用空間過大。
發(fā)明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上述背景技術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種結構簡單,美觀大方且不占空間的變速桿護罩總成。為了實現(xiàn)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變速桿護罩總成,包括裝飾罩、變速桿護套、變速桿護套壓板,所述變速桿護套由上護套、中護套和下護套組成,所述上護套和下護套分別為設有第一通孔的折彎結構件,所述中護套為設有第二通孔的平板結構件,該中護套夾裝在所述上護套和下護套之間,所述上護套和下護套分別卡裝在所述變速桿護套壓板上。通過將變速桿護套設計成三層夾裝結構,實現(xiàn)了變速桿的防塵;同時,由于中護套安裝在上護套和下護套之間,所以在變速桿的運動過程中,所述中護套的邊緣可以超出變速桿護套壓板寬度,這樣,變速桿護套壓板無需加寬,從而減小了整個護罩總成的占用空間,結構簡單且美觀大方。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通孔沿圓周方向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別設有上凸緣和下凸緣,該上凸緣和下凸緣的尺寸分別與所述上護套和下護套上的第一通孔的尺寸配合。這樣,所述中護套通過上凸緣和下凸緣定位在所述上護套和下護套上第一通孔的位置,保證了防塵效果。在上述方案中,所述中護套下表面設有限位柱,所述下護套對應的位置設有與所述限位柱相配合的限位長槽。該限位柱和限位長槽能有效地防止所述中護套在變速桿的動作過程中轉(zhuǎn)動,進一步保證了防塵效果。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通孔為長形孔,所述第二通孔為圓孔。本實用新型通過將變速桿護套設計成三層夾裝結構,實現(xiàn)了變速桿的防塵;同時,由于中護套安裝在上護套和下護套之間,所以在變速桿的運動過程中,所述中護套的邊緣可以超出變速桿護套壓板寬度,這樣,變速桿護套壓板無需加寬,從而減小了整個護罩總成的占用空間,結構簡單且美觀大方;而且,上凸緣和下凸緣的設計,能將所述中護套定位在所述上護套和下護套上第一通孔的位置,保證了防塵效果;最后,限位柱和限位長槽的設計,能有效地防止所述中護套在變速桿的動作過程中轉(zhuǎn)動,進一步保證了防塵效果。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美觀大方,不占空間,防塵效果好。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爆炸結構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縱向剖面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的橫向剖面結構示意圖。圖中1-裝飾罩、2-變速桿護套、2. I-上護套、2. 2-中護套、2. 3-下護套、3-變速桿護套壓板、4-第一通孔、5-第二通孔、6-上凸緣、7-下凸緣、8-限位柱、9-限位長槽。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實施例如圖I所示,一種變速桿護罩總成,包括裝飾罩I、變速桿護套2、變速桿護套壓板3,所述變速桿護套2由上護套2. I、中護套2. 2和下護套2. 3組成,所述上護套2. I和下護套2. 3分別為設有第一通孔4的折彎結構件,所述中護套2. 2為設有第二通孔5的平板結構件,該中護套2. 2夾裝在所述上護套2. I和下護套2. 3之間,所述上護套2. I和下護套2. 3分別卡裝在所述變速桿護套壓板3上。通過將變速桿護套2設計成三層夾裝結構,實現(xiàn)了變速桿的防塵,同時,結構簡單,美觀大方且不占空間。所述第一通孔4為長形孔,所述第二通孔5為圓孔(參見圖2和圖3)。如圖2所示,所述第二通孔5沿圓周方向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別設有上凸緣6和下凸緣7,該上凸緣6和下凸緣7的尺寸分別與所述上護套2. I和下護套2. 3上的第一通孔4的尺寸配合。這樣,所述中護套2. 2通過上凸緣6和下凸緣7定位在所述上護套2. I和下護套2. 3上第一通孔4的位置,保證了防塵效果。所述中護套2. 2下表面設有限位柱8,所述下護套2. 3對應的位置設有與所述限位柱8相配合的限位長槽9。該限位柱8和限位長槽9能有效地防止所述中護套2. 2在變速桿的動作過程中轉(zhuǎn)動,進一步保證了防塵效果(參見圖I和圖3)。本實用新型安裝時首先將下護套2. 3卡塞到變速桿護套壓板3上;然后將中護套2. 2下表面上的限位柱8對準下護套2. 3上的限位長槽9,將中護套2. 2裝在下護套2. 3上;接著將上護套中護套2. I卡塞到變速桿護套壓板3上;再接著將裝配好的變速桿護套壓板3安裝到車輛的護罩本體上;最后把裝飾罩I也安裝到車輛的護罩本體上即可。使用時當變速桿前后搖動時,上護套2. I、中護套2. 2和下護套2. 3保持相對位置不變,在變速桿的推動下沿變速桿護套壓板3前后滑動;當變速桿左右移動時,上護套
2.I和下護套2. 3位置不動,中護套2. 2沿著上護套2. I和下護套2. 3上的方形孔左右滑動,并且保證上護套2. I和下護套2. 3的長形孔密封不漏。本實用新型通過將變速桿護套2設計成三層夾裝結構,實現(xiàn)了變速桿的防塵;同時,由于中護套2. 2安裝在上護套2. I和下護套2. 3之間,所以在變速桿的運動過程中,所述中護套2. 2的邊緣可以超出變速桿護套壓板3寬度,這樣,變速桿護套壓板3無需加寬,從而減小了整個護罩總成的占用空間,結構簡單且美觀大方;而且,上凸緣6和下凸緣7的設計,能將所述中護套2. 2定位在所述上護套2. I和下護套2. 3上第一通孔4的位置,保證了防塵效果;最后,限位柱8和限位長槽9的設計,能有效地防止所述中護套2. 2在變速桿的動作過程中轉(zhuǎn)動,進一步保證了防塵效果。結構簡單,美觀大方,不占空間且防塵效果好
權利要求1.一種變速桿護罩總成,包括裝飾罩、變速桿護套、變速桿護套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變速桿護套由上護套、中護套和下護套組成,所述上護套和下護套分別為設有第一通孔的折彎結構件,所述中護套為設有第二通孔的平板結構件,該中護套夾裝在所述上護套和下護套之間,所述上護套和下護套分別卡裝在所述變速桿護套壓板上。
2.如權利要求I所述的變速桿護罩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孔沿圓周方向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別設有上凸緣和下凸緣,該上凸緣和下凸緣的尺寸分別與所述上護套和下護套上的第一通孔的尺寸配合。
3.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變速桿護罩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護套下表面設有限位柱,所述下護套對應的位置設有與所述限位柱相配合的限位長槽。
4.如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變速桿護罩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為長形孔,所述第二通孔為圓孔。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變速桿護罩總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孔為長形孔,所述第二通孔為圓孔。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變速桿護罩總成,包括裝飾罩、變速桿護套、變速桿護套壓板,變速桿護套由上護套、中護套和下護套組成,上護套和下護套分別為設有第一通孔的折彎結構件,中護套為設有第二通孔的平板結構件,該中護套夾裝在所述上護套和下護套之間,上護套和下護套分別卡裝在所述變速桿護套壓板上。本實用新型通過將變速桿護套設計成三層夾裝結構,實現(xiàn)了變速桿的防塵;由于中護套安裝在上護套和下護套之間,所以在變速桿的運動過程中,中護套的邊緣可以超出變速桿護套壓板寬度,變速桿護套壓板無需加寬,從而減小了整個護罩總成的占用空間,結構簡單且美觀大方。適用于變速桿的防塵。
文檔編號B60K20/02GK202368364SQ201120562359
公開日2012年8月8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29日 優(yōu)先權日2011年12月29日
發(fā)明者孫人杰, 張健慧, 張鑫浩 申請人:東風汽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