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螺栓型定位緊固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種能實現(xiàn)使兩相鄰接合的結構被定位緊固的螺栓型定位緊固裝置,可優(yōu)先適用但并不局限于實現(xiàn)機動車引擎與外部結構等精確定位連接的螺栓型定位緊固裝置。
背景技術:
在工業(yè)、交通等領域中,對兩相鄰結構進行準確定位緊固的情況并不少見。以常見的機動車引擎與其外部設置結構間的連接為例基于現(xiàn)有引擎殼體的制造技術,在殼體上的各定位連接螺孔、各傳動軸等,其制造公差已實現(xiàn)了很好的控制。隨著汽車技術的發(fā)展,功能的增多,往往需要在引擎的外部殼體上安裝更多的部件。其中對某些部件,特別是操控部件與該殼體之間的裝配要求往往是苛刻的,首先要求兩者之間需有精確的定位,在此基礎上,特別是在有強烈振動等不良工況條件下,還要求能消除在各個方向上的緊固間隙和承受較大的負荷力,而且在能實現(xiàn)緊固和防止松動的同時,還能具有可拆卸及再裝配還原并保持與原裝配精度一致性的能力等。
螺栓結構是一種被廣泛使用的緊固結構件。常用的沉頭螺釘中,由于其錐度角α(其錐面與軸線間的夾角)較大,使其沿軸線上的定位精度變差,同時也削弱了其的徑向載荷力。例如在公知的車輪緊固裝置中,沿輪輻的圓周均布有多個錐孔,將車輪沿錐孔導入固定在輪轂上的螺桿,再用一種錐形端面的螺母緊定,實現(xiàn)了車輪與輪轂的定位。這種定位方式由于螺桿必須內埋在傳動主體上,通常是將螺桿嵌入一種鑄件或擠壓件中進行止動來獲得上述的定位結果,因而示其應用領域和方式受到了局限。
公告號CN2082790Y的中國專利文獻公開了一種“錐套緊固螺母”,其中緊固螺母分別由襯套和壓緊螺母構成,而壓緊螺母又由止退螺母、定位螺母和定位螺釘組成,這種定位方式除結構復雜外,其內壁與定位軸之間還存在著徑向竄動。在更多的公開技術中,這種襯套是做成為一種開環(huán)的形式。如沿襯套軸向的一個端口上開槽的形式,在螺母或螺桿緊定的情況下,兩者與襯套的接觸只能是一種線接觸方式,因此必然就減弱了其徑向負荷能力。
實用新型內容針對上述情況,本實用新型將提供一種能實現(xiàn)使兩相鄰接合的結構被準確定位緊固的螺栓型定位緊固裝置,該裝置除可優(yōu)先適用實現(xiàn)對機動車引擎與外部結構進行等精確定位緊固連接,同樣也適合于其它領域中有準確定位緊固連接要求情況時使用,并具有結構簡單,定位精度高,鋼性連接好,即使在具有強烈振動的工況條件下也能保持無竄動緊固,并具有防止松動能力的可拆卸、可保證還原定位精度的優(yōu)點。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螺栓型定位緊固裝置結構中,具有能與設置在兩相鄰接合的被定位緊固結構上的相應孔結構配合的螺栓結構體,該螺栓結構體包括頭部、外周面設有緊固螺紋結構的尾部和位于其間的螺桿中部,在螺桿中部設有一向尾部方向直徑漸小的錐形段,至少在位于螺栓頭部方向側的第一被定位緊固結構上的螺栓配合孔中具有與該螺桿中部錐形段相適應錐度的配合錐孔,并在所說兩被定位緊固結構螺栓配合孔的接合部位處與該錐形段的小徑錐頂處相適應的至少一側孔結構中設有一段直徑大于該錐頂部直徑的過渡頸結構。
將上述的螺栓結構體置入兩被定位緊固結構上的螺栓配合孔并旋緊螺栓后,根據(jù)力學原理,由螺紋產生的沿螺桿的軸向力在錐面上形成了軸向和徑向的分力,兩個方向上的分力一方面消除了兩被定位緊固連接結構間各方向的竄動,另一方面在外部各方向的作用力下,又可合成軸向力施加到螺紋上。于是在其圓錐配合貼合面處存在有一定大小的靜摩擦力,同時其徑向的分力還增大了螺紋聯(lián)接的預緊力。與普通螺栓加彈性墊圈相比,能起到更好的防松動作用。而基于圓錐定位的原理,在螺紋旋緊后,通過兩個錐面的圓心定位,在緊固件之間,取得了準確定位的效果。
為保證第一和第二緊固件在沿螺栓結構的軸向和徑向方向都能實現(xiàn)精確定位,前提是必須在螺栓旋緊的情況下能充分保證錐形段與錐孔之間緊密貼合。但在實際應用中,由于機械制造中不可避免的誤差,以及因多次拆裝造成的錐形段或錐孔間的磨損等因素,目前所用的帶錐形段結構的螺栓往往由于各種原因使螺栓在旋緊過程中因該錐頂部受螺紋段孔口的頂阻,而無法保證其錐形段與錐孔之間緊密貼合時螺桿所需的旋入深度,出現(xiàn)雖已“旋緊到位”,但其錐度配合面卻尚未真正貼合的虛假“配合到位”現(xiàn)象。因此,本實用新型上述的緊固方法中,在所說兩被定位緊固結構螺栓配合孔的接合部位處與該錐形段的小徑錐頂處相適應的至少一側孔結構中設置有一段直徑大于該錐頂部直徑的過渡頸結構是十分重要的。通過設置這一過渡頸結構,可使螺栓在緊固的旋緊過程中,能為其兩錐面實現(xiàn)真正的完全貼合到位留有一調節(jié)余地空間,以達到自適應這種差異的目的。
在上述結構的基礎上,本實用新型進一步具體結構形式上的變化主要還包括有上述螺栓型定位緊固裝置中,所說的該配合錐孔可單獨設置在位于所說螺栓頭部方向側的第一被定位緊固結構中,位于螺栓尾部方向側的第二被定位緊固結構上的該螺栓配合孔為用于與螺栓尾部緊固螺紋相配合的螺孔。該螺孔既可以為盲孔形式的螺孔,也可以是通孔形式的螺孔。所說的該過渡頸結構可設置于兩被定位緊固結構上螺栓配合孔接合部位處的第一被定位緊固結構側,或是第二被定位緊固結構側。
上述的螺栓型定位緊固裝置中,所說的該配合錐孔還可以采用為延續(xù)錐度的方式,設置在所說該兩被定位緊固結構上螺栓配合孔的接合部位處的兩側的形式。所說位于螺栓尾部方向側的該第二被定位緊固結構上的該螺栓配合孔為用于與螺栓尾部緊固螺紋相配合的螺孔,同樣也可以為盲孔或通孔形式的螺孔。所說的該過渡頸結構則設置于該第二被定位緊固結構上螺栓配合孔的接合部位側。
此外,在采用上述將所說的該配合錐孔以延續(xù)錐度的方式設置在所說的兩被定位緊固結構上螺栓配合孔的接合部位處兩側的結構形式時,根據(jù)該螺栓結構體的長度和/或其錐形段的延伸長度,和/或被定位緊固結構的厚度,所說位于其螺栓尾部方向側的第二被定位緊固結構上的該螺栓配合孔可以為帶有或不帶有緊固螺紋的通孔,并可以根據(jù)實際需要,對用于與螺栓尾部作緊固配合的螺孔構件可以采用為位于第二被定位緊固結構之外的另一螺母形式的結構件。此時所說的該過渡頸結構一般是設置于第二被定位緊固結構中螺栓配合孔的接合部位側的。
在上述的各種結構形式中,所說設置于其螺桿中部的該錐形段的具體結構,根據(jù)不同使用情況,可以采用為如圓錐臺或棱錐臺等常見形式的結構,在被定位緊固結構中的該配合錐孔則應為與之相適應的結構形式。例如,當需要對該螺栓結構體進行旋緊操作時,該錐形段可以采用圓錐形式的結構;若采用上述經外設的螺母結構進行緊固操作時,則采用棱錐形結構還可以起到對螺栓結構體的止旋定位作用,更方便操作。
如上述,由于對螺栓結構體的旋緊操作多是在其頭部或需要該頭部作適當?shù)呐浜喜僮?,因此該螺栓結構體的頭部可以按現(xiàn)有方式設計成便于緊固操作的形狀和/或結構。例如,螺栓結構體的頭部操作部位可以如目前的沉頭螺栓形式,直接在由所說該錐形段延續(xù)的大徑端部設置的與相應工具相適應的槽、孔等結構,也可以采用在該錐形段大徑端面上設置一個直徑小于大徑端直徑的螺母型結構,通過相適應的夾持扳動工具進行緊固操作。緊固過程中,由于其頭部操作部位是該錐形段延續(xù),因此根據(jù)不同情況,其頭部的操作端可以被露于所說配合錐孔的大徑端面之外,也可以陷于大徑端面之內。
該螺栓結構體的頭部操作部位也可以采用如目前常用螺栓那樣具有一個與相應緊固夾持工具相適應的膨大的緊固操作端部。此時螺桿中的該錐形段可以與螺栓頭部保持間距或緊鄰該螺栓頭部設置,且其錐形段中大徑端的錐底部直徑大于所說第一被定位緊固結構中配合錐孔的對應大徑端直徑,目的同樣是為避免雖已旋緊到位,但其錐度配合面卻尚未真正緊密貼合的虛假“配合到位”現(xiàn)象。
在特殊情況下,還可以采用將所說的該第一緊固件設計為與螺栓結構體的頭部連為一體的結構形式。此時所說的該配合錐孔則應設置在第二緊固件上,所說的該過渡頸結構設置在配合錐孔的下部,并可通過獨立設置的另一螺母結構與螺栓結構體尾部的螺紋連接來實現(xiàn)定位緊固目的。這種形式特別適合于第二緊固件是一種光通孔的情形。
進一步,在上述的各種結構中,為便于在實際使用中能實現(xiàn)重復的拆卸/裝配操作,試驗結果顯示,該錐形段的錐度角(即錐度斜面與軸線間的夾角)α過小時,其徑向的定位范圍縮小,同時軸向負荷變差,甚至產生兩錐面間自鎖的現(xiàn)象;α過大(如普通沉頭螺釘),其兩錐面的徑向負荷降低,同時徑向定位的精度變差,螺紋的防松動能力減弱。根據(jù)機械學的常識,即使當α角為10度時,也能遠大于其自鎖角,使螺栓結構體可以實現(xiàn)拆卸。因此,在本實用新型上述螺栓型定位緊固裝置中,使所說螺桿中部的該錐形段的錐度角(即錐度斜面與軸線間的夾角)采用為10°~50°是一種推薦的較好方式。
根據(jù)實際的使用部位和/或不同的具體使用情況,為使本實用新型上述螺栓型定位緊固裝置能有更廣泛的適用性,在上述結構基礎上,可以進一步變化的結構形式還包括在上述結構中所說螺桿中部的該錐形段外再設有一個經相適應錐孔結構與之配合的調節(jié)滑塊,同時將該調節(jié)滑塊經其上對稱設置的一組楔形配合面滑動配合于第一被定位緊固結構上具有往復滑動范圍的相適應楔形滑槽中,并使該楔形滑槽的往復滑動方向與所說該兩被定位緊固結構的定位公差允許方向一致。這就可以使本實用新型的定位緊固裝置既能實現(xiàn)準確定位緊固,又具有了能根據(jù)使用情況需要在允許范圍內作適當調整的靈活適應性。
以下將結合由附圖所示的作為機動車引擎與外部結構連接的螺栓型定位緊固裝置實施例的具體實施方式
,再對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內容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其中所說的引擎是指機動車發(fā)動機及變速器等部件的整體。但不應就此理解為本實用新型上述內容的范圍僅限于下述的實施例。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上述技術思想情況下,根據(jù)本領域普通技術知識和慣用手段做出的各種替換或變更,仍屬于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圖1和圖2是本實用新型螺栓型定位緊固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中一種螺桿頭部與第一緊固件結合為一體結構的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中一種以延續(xù)錐度配合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一種應用于機動車引擎外殼與外部傳動結構作定位緊固連接時的示意圖。
圖6是圖5中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7是另一種應用于機動車引擎外殼與外部結構作定位緊固連接時的示意圖。
圖8是圖7中俯視示結構意圖。
圖9是本實用新型的又一種結構形式的示意圖。
圖10是圖9中俯視結構示意圖。
圖11是圖9的另一種變化形式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圖1和圖2所示的,是本實用新型螺栓型定位緊固裝置的一種基本結構。在用于機動車引擎與外部結構連接時,有一個能與設置在引擎結構和被定位緊固于其外的外部結構上的相應孔結構配合的螺栓結構體。該螺栓結構體包括頭部1、外周面設有緊固螺紋結構的尾部3和位于其間的螺桿中部。在作為第一被緊固件4的該外部結構上的螺栓結構體配合孔結構為不帶螺紋的光滑通孔;作為第二被緊固件7的該引擎結構上的螺栓結構體配合孔為具有能與螺栓尾部3的緊固螺紋結構相配合的螺孔8,圖中所示的該螺孔為盲孔形式,可以為通孔。在螺桿中部設有一個向尾部方向直徑漸小的錐形段2,該錐形段2的錐度角為10°~50°。第一被緊固件4上的螺栓配合孔中具有一段與該錐形段2相適應錐度的配合錐孔5,并其下方與第二被定位緊固結構上螺栓配合孔下方與該錐形段2的小徑錐頂部相適應的部位處,設有一段直徑大于該錐頂部直徑的圓孔形式過渡頸結構6,使在螺紋完全旋緊時,在錐孔5的頂面下端過渡處與螺孔8的上端平面間的過渡頸結構6中還保持有一個內部間隙d,以保證使其兩配合錐面能完全相互貼合,實現(xiàn)第一緊固件4與第二緊固件7之間的定位、軸向和徑向負荷完全作用到錐體間的配合錐面上,從而提高了承受復雜受力條件下的緊固連接。
當在兩被緊固件4、7之間采用了上述兩個相同的定位緊固裝置時,可以使該外部機構在沿安裝面上實現(xiàn)止轉,從而使外部機構在X、Y、Z各方向上,都得到精確定位,并實現(xiàn)了引擎殼體相互間的緊固,以及承受來自各個方向上的負荷。具有上述錐度角的錐面所獲得的防止螺紋松動的能力,對處于振動條件的引擎上的緊固連接十分有利。
圖3所示的,是本實用新型中一種將螺桿頭部與第一緊固件結合為一體的結構形式。在圖1和圖2所示結構的基礎上,將其中的第一緊固件4與螺栓結構體的頭部1成為了一體形式的結構,第二緊固件7上的螺栓配合孔是一個無螺紋的光滑通孔,且相應的錐形配合錐孔5則設置在第二緊固件7中通孔的上方,在錐形孔5的下端設有一段直徑大于螺栓錐形段2小徑端錐頂直徑的擴徑部作為過渡頸結構6,并通過外設一獨立的螺母13與螺栓結構尾部3的緊固螺紋連接實現(xiàn)對兩緊固件4,7的定位緊固。
圖4是本實用新型中一種采用了延續(xù)錐度結構配合形式的結構。在圖1和圖2基礎上,把第一緊固件4上的錐孔5沿錐度方向延續(xù)到第二緊固件7的螺栓配合孔中,同時螺栓結構體上的該錐形段2也延續(xù)到第二緊固件7上,并在第二緊固件7的錐形孔下端配合有直徑大于螺栓錐形段2小徑端部直徑的過渡頸結構6,過渡頸結構6的下方則設置成能與螺栓結構尾部3的螺紋相適應的螺孔8。該螺栓結構體頭部1設有一外徑小于錐形段2大徑端直徑的螺母型結構的緊固操作端部。
圖5和圖6是一種應用于機動車引擎外殼與外部傳動結構作定位緊固連接時狀態(tài),是針對傳動負荷較小的情況設計的。該結構中可采用兩個同樣形式的螺栓結構體分別通過第一緊固件4上的兩個錐形配合錐孔與第二緊固件7上的兩個對應螺孔8進行定位緊固連接。在第一緊固件4上轉接有帶輪21,并與第二緊固件上的帶輪22帶傳動連接。由此看出在第二緊固件7上的螺孔8與帶輪22的轉軸23之間的相對位置獲得保證的情況下,在外部機構與引擎外殼之間,通過本實用新型的定位裝置中的螺栓結構體與錐形配合錐孔5的貼合錐面,使帶輪21和22的軸向和徑向之間,在負荷或非負荷情況下都獲得了一種精確的位置定位。圖中在螺栓結構體的頭部1采用了一種內六角形式的操作端部,目的在于能適合更多的緊固工具操作。
圖7和圖8是另一種應用于機動車引擎外殼與外部結構作定位緊固連接時可以采用的結構形式,是在上述圖5基本結構的基礎上又增加了兩個普通螺栓12作為輔助緊固結構。它們同樣分別與第二緊固件7上的相應螺孔連接,目的在于增強兩緊固件4,7之間沿螺栓結構體軸向的負荷承受力。本實施例可應用于軸向負荷較大的場合。
圖9~圖10是本實用新型在圖2和圖6所示結構的基礎上的又一種變化的結構形式。在同時采用兩個本實用新型定位緊固裝置時,在其中一個裝置中所說螺桿中部的錐形段2外設置了一個經相適應錐孔結構與之配合的過渡調節(jié)滑塊10,并將該調節(jié)滑塊10經其上對稱設置的一組楔形配合面9滑動配合于第一被緊固件4上具有往復滑動范圍的相適應楔形滑槽中,該楔形滑槽的往復滑動方向與所說該兩被定位緊固結構的定位公差允許方向一致。該結構可以使第一緊固件4能更加適應第二緊固件7的安裝部位。在機動車上,本實施例常用在引擎殼體上的跨接安裝,如外部裝置安裝在發(fā)動機殼體與變速器殼體之間的情形,兩者之間常因為制造或裝配原因,造成在某一方向上螺孔之間的位置差異。由圖中可以看出,調節(jié)滑塊10可使螺栓結構體同時在滑槽中沿其允許的滑動方向作適當往復移動,實現(xiàn)自適應調整螺孔的位置(誤差)公差。
圖11是圖9和圖10的結構在具體應用時的另一種變化形式的結構狀態(tài)。顯示的是一種根據(jù)引擎殼體上螺孔間誤差的方向,來確定第一緊固件4上該調節(jié)滑塊10及滑槽的調整位移方向,以自適應調整尺寸的誤差。
權利要求1.螺栓型定位緊固裝置,具有能與設置在兩相鄰接合的被定位緊固結構上的相應孔結構配合的螺栓結構體,該螺栓結構體包括頭部(1)、外周面設有緊固螺紋結構的尾部(3)和位于其間的螺桿中部,其特征是在螺桿中部設有一向尾部方向直徑漸小的錐形段(2),至少在位于螺栓頭部方向側的第一被定位緊固結構(4)上的螺栓配合孔中具有與該螺桿中部錐形段(2)相適應錐度的配合錐孔(5),并在所說兩被定位緊固結構螺栓配合孔的接合部位處與該錐形段(2)的小徑錐頂處相適應的至少一側孔結構中設有一段直徑大于該錐頂部直徑的過渡頸結構(6)。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螺栓型定位緊固裝置,其特征是所說螺桿中部的該錐形段(2)的錐度角為10°~50°。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螺栓型定位緊固裝置,其特征是所說的該配合錐孔(5)設置在位于所說螺栓頭部方向側的第一被定位緊固結構(4)中,位于螺栓尾部方向側的第二被定位緊固結構(7)上的該螺栓配合孔(8)為用于與螺栓尾部(3)緊固螺紋相配合的螺孔,所說該過渡頸結構(6)設置于兩被定位緊固結構上螺栓配合孔接合部位處的第一或第二被定位緊固結構側。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螺栓型定位緊固裝置,其特征是所說的該配合錐孔(5)以延續(xù)錐度的方式設置在所說兩被定位緊固結構上螺栓配合孔的接合部位處兩側,所說位于螺栓尾部方向側的第二被定位緊固結構(7)上的該螺栓配合孔(8)為用于與螺栓尾部(3)緊固螺紋相配合的螺孔,所說該過渡頸結構(6)設置于第二被定位緊固結構上螺栓配合孔的接合部位側。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螺栓型定位緊固裝置,其特征是所說的該配合錐孔(5)以延續(xù)錐度的方式設置在所說兩被定位緊固結構上螺栓配合孔的接合部位處兩側,所說位于螺栓尾部方向側的第二被定位緊固結構(7)上的該螺栓配合孔(8)為通孔,用于與螺栓尾部(3)作緊固配合的螺孔構件為位于第二被定位緊固結構(7)之外的螺母結構,所說該過渡頸結構(6)設置于第二被定位緊固結構中螺栓配合孔的接合部位側。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螺栓型定位緊固裝置,其特征是所說螺桿中部的錐形段(2)為圓錐臺或棱錐臺式結構,被定位緊固結構中的所說配合錐孔(5)為與之相適應的結構形式。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螺栓型定位緊固裝置,其特征是所說的螺栓頭部(1)為一緊固操作端部,螺桿中的該錐形段(2)緊鄰螺栓頭部設置,且其錐形段(2)中大徑端的錐底部直徑大于所說第一被定位緊固結構(4)中配合錐孔(5)的對應大徑端直徑。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螺栓型定位緊固裝置,其特征是在所說螺桿中部的該錐形段(2)外設有一個經相適應錐孔結構與之配合的調節(jié)滑塊(10),該調節(jié)滑塊(10)經其上對稱設置的一組楔形配合面(9)滑動配合于第一被定位緊固結構(4)上具有往復滑動范圍的相適應楔形滑槽中,該楔形滑槽的往復滑動方向與所說該兩被定位緊固結構的定位公差允許方向一致。
9.機動車引擎與外部結構連接的螺栓型定位緊固裝置,有一個能與設置在引擎結構和被定位緊固于其外的外部結構上的相應孔結構配合的螺栓結構體,該螺栓結構體包括頭部(1)、外周面設有緊固螺紋結構的尾部(3)和位于其間的螺桿中部,作為第一被定位緊固結構(4)的該外部結構上的螺栓結構體配合孔結構為通孔,作為第二被定位緊固結構(7)的該引擎結構上的螺栓結構體配合孔結構為用于與螺栓尾部(3)的緊固螺紋結構相配合的螺孔,其特征是在螺桿中部設有一向尾部方向直徑漸小的錐形段(2),至少在被定位緊固的外部結構的螺栓配合孔中具有與該螺桿中部錐形段(2)相適應錐度的配合錐孔(5),并在第一和/或第二被定位緊固結構上螺栓配合孔的接合部位處與該錐形段(2)的小徑錐頂處相適應的至少一側孔結構中設有一段直徑大于該錐頂部直徑的過渡頸結構(6)。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機動車引擎與外部結構連接的螺栓型定位緊固裝置,其特征是所說該螺桿中部的該錐形段(2)的錐度角為10°~50°。
11.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機動車引擎與外部結構連接的螺栓型定位緊固裝置,其特征是所說的該配合錐孔(5)設置在第一被定位緊固結構的螺栓配合孔中。
12.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機動車引擎與外部結構連接的螺栓型定位緊固裝置,其特征是所說的該配合錐孔(5)以延續(xù)錐度的方式設置在兩被定位緊固結構上螺栓配合孔的接合部位處兩側,所說該過渡頸結構(6)設置于第二被定位緊固結構上該螺栓配合孔的接合部位側。
13.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機動車引擎與外部結構連接的螺栓型定位緊固裝置,其特征是所說的螺栓頭部(1)為一膨大的緊固操作端部,螺桿的該錐形段(2)緊鄰螺栓頭部設置,且其錐形段(2)大徑端的錐底部直徑大于外部結構配合錐孔(5)對應大徑端的直徑。
14.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機動車引擎與外部結構連接的螺栓型定位緊固裝置,其特征是在所說螺桿中部的該錐形段(2)外設有一個經相適應錐孔結構與之配合的調節(jié)滑塊(10),該調節(jié)滑塊(10)經其上對稱設置的一組楔形配合面(9)滑動配合于第一被定位緊固結構(4)上具有往復滑動范圍的相適應楔形滑槽中,該楔形滑槽的往復滑動方向與所說該兩被定位緊固結構的定位公差允許方向一致。
15.如權利要求9至14所述的機動車引擎與外部結構連接的螺栓型定位緊固裝置,其特征是在第一被定位緊固結構(4)和第二被定位緊固結構(7)的接合部位中設置的所說結構形式的螺栓結構體至少為2個。
專利摘要螺栓型定位緊固裝置,有一個能與設置在兩相鄰接合的被定位緊固結構上的相應孔結構配合的螺栓結構體,該螺栓結構體包括頭部、外周面設有緊固螺紋結構的尾部和位于其間的螺桿中部。在螺桿中部設有一向尾部方向直徑漸小的錐形段,至少在位于螺栓頭部方向側的第一被定位緊固結構上的螺栓配合孔中具有與該螺桿中部錐形段相適應錐度的配合錐孔,并在所說兩被定位緊固結構螺栓配合孔的接合部位處與該錐形段的小徑錐頂處相適應的至少一側孔結構中設有一段直徑大于該錐頂部直徑的過渡頸結構。該緊固裝置結構簡單,定位精度高,鋼性連接好,能防止緊固后的各向竄動和松動,可拆裝并保持還原位置精度。
文檔編號B60K5/00GK2806857SQ20052003396
公開日2006年8月16日 申請日期2005年4月22日 優(yōu)先權日2005年4月22日
發(fā)明者趙濟威, 袁躍強 申請人:成都依姆特高科技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