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易裝、卸輪轂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種車輛上用的易裝、卸輪轂,屬于車輛技術(shù)領域。
現(xiàn)有的車輛輪轂分大、小車輪轂,它們是整體型的,輪轂上沒有其它設置,輪胎裝配時,基本上是輪轂整體的安裝,費時費力,如小車輪胎裝配時,由于小車輪轂沒有卡圈,裝輪轂時常用撬桿向里撇,卸輪轂時用撬桿向外撬,再如對大車輪胎裝配時,由于大車輪轂上有卡箍,還有大墊圈,裝輪轂時常用撬桿向里撇,再用卡箍卡住,卸輪轂時先卸卡箍再用撬桿向外撬,非常費時費力,稍不注意還會戳穿輪胎或損壞輪轂。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種易裝、卸輪轂,輪胎裝配時裝、卸輪轂不再用桿撬,非常省時省力,顯得很方便。
本實用新型的技術(shù)解決方案它分左、右輪轂,在右輪轂的邊緣上設有若干個滑槽,在左輪轂上設有與滑槽相對應的釘槽。
在右輪轂的邊緣上也可以設置為外螺紋,并可有一道密封圈,在左輪轂上也可以設置為內(nèi)螺紋。
釘槽與滑槽的形狀可以是方形或弧形。
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車輪輪胎裝配時,裝、卸輪轂不再用桿撬,省時省力,又方便。
附
圖1、2是本實用新型的左、右輪轂的實施例結(jié)構(gòu)示意圖。
附圖3、4是本實用新型的左、右輪轂的又一種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圖中的1是右輪轂、3是滑槽、4是左輪轂、5是釘槽、6是外螺紋、7是內(nèi)螺紋、8是裝卸孔,用于輪轂裝(卸)時可將桿插入左(右)旋轉(zhuǎn)、9是安全插銷孔可防止二只輪轂松動、10是彈簧銷用于釘槽插入時起限位、緩沖作用。
對照
圖1、2,它分左、右輪轂4、1,在右輪轂1的邊緣上設有若干個滑槽3,它的個數(shù)4-6為宜,與其對應設置的釘槽5是設在左輪轂4上,滑槽3與釘槽5的個數(shù)應相等,滑槽3與滑槽3之間的間距及釘槽5與釘槽5之間的間距都應是等距的,使用時左、右輪轂4、1是通過滑槽3與釘槽5方便連接,不再用桿撬,省時省力,又方便。
對照圖3、4,它也分左、右輪轂4、1,與
圖1、2一樣,只是右輪轂1的邊緣上設置的是外螺紋6,在左輪轂4上設置的是內(nèi)螺紋7,左、右輪轂4、1是通過內(nèi)、外螺紋7、6方便連接。
權(quán)利要求1.易裝、卸輪轂,其特征是它分左、右輪轂,在右輪轂(1)的邊緣上設有若干個滑槽(3),在左輪轂(4)上設有與滑槽(3)相對應的釘槽(5)。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易裝、卸輪轂,其特征是在右輪轂(1)的邊緣上也可以設置為外螺紋(6),在左輪轂(4)上也可以設置為內(nèi)螺紋(7)。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易裝、卸輪轂,其特征是釘槽(5)與滑槽(3)的形狀可以是方形或弧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種車輛上用的易裝、卸輪轂,屬于車輛技術(shù)領域。它分左、右輪轂,在右輪轂的邊緣上設有若干個滑槽,在左輪轂上設有與滑槽相對應的釘槽。在右輪轂的邊緣上也可以設置為外螺紋,在左輪轂上也可以設置為內(nèi)螺紋。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車輪輪胎裝配時,裝、卸輪轂不再用桿撬,省時省力,又方便。
文檔編號B60B27/00GK2455495SQ0026543
公開日2001年10月24日 申請日期2000年12月27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0年12月27日
發(fā)明者劉興亮 申請人:劉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