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轎車車身吊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吊具,尤其是涉及一種用于轎車車身涂裝的轎車車身吊具。
背景技術:
在轎車制造過程中,需對轎車車身進行PVC涂裝,此時需將轎車車身吊起,以方便
對轎車車身的底部進行PVC涂裝,通常人們是在自行葫蘆的下面連接一個框架,在框架的
四個邊角用鐵鏈連接掛鉤,然后將掛鉤穿過轎車車身前部儀表板的兩個通孔以及后部行李
箱隔板的兩個孔,從而將轎車車身吊起。上述吊具雖然結構簡單,但是,由于所有吊鉤都是
穿過轎車車身的平面通孔,車身的受力點都在其平面上,所以,其受力處的表面容易出現(xiàn)變
形等缺陷,此外,吊鉤也容易滑脫,從而導致轎車車身從空中墜落的安全事故。 —種公告號為CN 2104850U的內孔吊鉤,其吊鉤的鉤爪為外彎鉤,吊環(huán)上剛性連
接3對吊耳,吊爪支點架上與吊耳相對應設置3對支耳,每對吊耳與連桿一端活動連接,連
桿的另一端與彎臂吊爪活動連接,彎臂吊爪的支點活動連接在吊爪支點架的支耳上。在使
用時,先將內孔吊鉤的鉤爪收為最小直徑放入起吊物體內,當?shù)醐h(huán)受力起吊時,彎臂鉤爪上
端在連桿牽引力的作用下以彎臂鉤爪支點為軸心使鉤爪自行張開并緊緊卡在內孔壁端或
內孔周邊上。這種內孔吊鉤在使用中,雖然可避免因鉤爪滑脫而造成的安全事故,但各鉤爪
與起吊部位為線接觸,并且起吊部位的受力點仍然是在平面上,所以,其受力處的表面同樣
容易出現(xiàn)變形等缺陷。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是為了克服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車身吊裝時容易使受力處的表面出現(xiàn) 變形等缺陷、吊鉤容易滑脫造成安全事故的不足,提供一種吊裝時不會損壞轎車車身表面、 安全可靠的轎車車身吊具。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下技術方案一種轎車車身吊具,包括一個 水平的吊框和設于吊框上面的前后兩個吊環(huán),所述吊框前端兩側的下面對稱地設有一對前 吊鉤,放置于左右兩個前吊鉤上水平的活動支撐桿兩端設有限位機構,吊框后端兩側的下 面對稱地設有一對L形的后吊鉤,后吊鉤的下端部設有定位卡口 ,所述前吊鉤和后吊鉤與 吊框均為轉動連接,并可在前后方向上擺動。為解決現(xiàn)有技術的吊具在吊裝轎車車身時容 易出現(xiàn)表面變形的問題,本實用新型將吊裝的位置改在轎車車身的直向平面,從而大大提 高了轎車車身起吊受力點的抗變形強度,使其在吊裝過程中不會出現(xiàn)變形。本實用新型的 前吊鉤上水平的活動支撐桿位于轎車車身底部兩個前輪處,兩個前吊鉤則位于車身外側, 兩個后吊鉤下端部的定位卡口卡位在車身后圍板的左右兩側,從而使整個車身的受力點均 位于直向的車身圍板上,避免了車身可能出現(xiàn)的變形等瑕疵;將后吊鉤設計成L形,可避免 后吊鉤在吊裝時與車身后圍板發(fā)生摩擦;由于前吊鉤上的活動支撐桿以及后吊鉤上的兩個 定位卡口均為水平布置,因此整個車身在起吊后左右平衡,此外,設于活動支撐桿兩端的限 位機構可確保其不會在前吊鉤上左右滑移,從而可避免因轎車車身左右傾斜或活動支撐桿的滑移而可能出現(xiàn)的轎車車身墜落事故;另外,位于轎車車身兩側的前吊鉤對轎車車身具
有限位保護作用,當轎車車身因意外而向一側滑移時,其外側的活動支撐桿可有效阻擋其
滑移,以確保吊裝的安全;由于前吊鉤和后吊鉤與吊框均為轉動連接,并可在前后方向上擺
動,既方便轎車車身的吊裝,又可準確定位起吊點,有利于提高吊裝的效率。 作為優(yōu)選,所述吊框呈工字形,在空心圓管制成的前橫吊桿和后橫吊桿內分別設
有可轉動的前吊桿橫軸和后吊桿橫軸,前吊桿橫軸兩端分別與左、右前吊鉤固定連接,后吊
桿橫軸兩端分別與左、右后吊鉤固定連接。工字形的吊框在確保其強度的同時,可有效減輕
其重量,減少材料的消耗;將吊鉤固定連接于空心的橫吊桿內的吊桿橫軸兩端,既使前、后
吊鉤可在前后方向擺動,又可確保前、后吊鉤與吊框的轉動連接有足夠的強度,以保證整個吊具的安全。 作為優(yōu)選,所述前吊桿橫軸和后吊桿橫軸兩端均設有防止其軸向竄動的擋圈。因此可避免與其固定連接的前、后吊鉤的左右滑移,提高吊裝的安全性。 作為優(yōu)選,所述限位機構是設于活動支撐桿兩端并卡位于前吊鉤的彎鉤外側的圓盤形限位塊。圓盤形限位塊不僅便于加工,而且無論活動支撐桿如何轉動,均可對其有效限位,將限位塊設于前吊桿的彎鉤外側,可防止因兩個前吊桿向外擴張而導致活動支撐桿的跌落,保證其安全。 作為優(yōu)選,所述定位卡口呈開口朝上的V字形。V字形的定位卡口結構簡單且具有自動對中的效果,既方便快速準確卡位,又便于加工制造。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l)前、后吊鉤的起吊位置均在轎車車身直向的圍板下側,避免吊鉤起吊處車身的變形;(2)轎車車身起吊后左右平衡,不會左右滑移,結合后吊鉤的定位卡口和前吊鉤的活動支撐桿設計,有效避免了因吊鉤滑脫或車身傾斜移位而導致轎車車身在吊裝中的墜落。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0012] 圖2是本實用新型分解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在吊裝時的結構示意圖,圖中雙向箭頭表示吊裝的上下方向。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描述。 在圖1、圖2所示的實施例中,本實用新型的轎車車身吊具,包括一個水平的工字形吊框1和設于吊框1的縱吊桿13上面的前后兩個吊環(huán)2,所述吊框1的前橫吊桿11和后橫吊桿12均采用空心圓管制成,縱吊桿13采用方管制成,在前橫吊桿11和后橫吊桿12內分別設置與其轉動配合的前吊桿橫軸8和后吊桿橫軸9,在前吊桿橫軸8兩側長于前橫吊桿11處分別設置用于限制其軸向竄動的擋圈10,并且在前吊桿橫軸8的兩端分別固定連接對稱的彎鉤形前吊鉤3,前吊鉤3的彎鉤朝向前方,在兩個前吊鉤3的彎鉤內放置水平的圓柱形活動支撐桿5,并在其兩端位于前吊鉤3外側設置圓盤形限位塊61,既使活動支撐桿5可靠地卡位,避免其軸向移動,又可防止兩個前吊鉤3向外擴張;另外,在后吊桿橫軸9兩側長于后橫吊桿12處分別設置用于限制其軸向竄動的擋圈10,并且在后吊桿橫軸9的兩端分別固定連接對稱的L形的后吊鉤4,后吊鉤4下部的水平段朝前,并在其尾端設置開口朝上的 V字形定位卡口 7,定位卡口 7位于前后方向的縱向垂直平面內。 本實用新型在實際吊裝時,先將活動支撐桿5橫向放置于轎車車身下面的工藝支 架上對應轎車車身前輪的位置,然后自行葫蘆將整個吊具慢慢放下,當兩個前吊鉤3從車 身兩側下落至活動支撐桿5位置,操作人員將活動支撐桿5放到前吊鉤3的彎鉤內,與此同 時,車身后端的操作人員將后吊鉤4向后方輕拉,以避免后吊鉤4與車身后端發(fā)生碰撞,當 吊具下降到位后,將后吊鉤4的V字形定位卡口 7對準車身后圍板下邊沿,此時,自行葫蘆 即可將吊具吊起,從而將轎車車身吊起,以完成整個吊裝。
權利要求一種轎車車身吊具,包括一個水平的吊框(1)和設于吊框(1)上面的前后兩個吊環(huán)(2),其特征是,所述吊框(1)前端兩側的下面對稱地設有一對前吊鉤(3),放置于左右兩個前吊鉤(3)上水平的活動支撐桿(5)兩端設有限位機構(6),吊框(1)后端兩側的下面對稱地設有一對L形的后吊鉤(4),后吊鉤(4)的下端部設有定位卡口(7),所述前吊鉤(3)和后吊鉤(4)與吊框(1)均為轉動連接,并可在前后方向上擺動。
2. 根據(jù)權利要求l所述的轎車車身吊具,其特征是,所述吊框(1)呈工字形,在空心圓管制成的前橫吊桿(11)和后橫吊桿(12)內分別設有可轉動的前吊桿橫軸(8)和后吊桿橫軸(9),前吊桿橫軸(8)兩端分別與左、右前吊鉤(3)固定連接,后吊桿橫軸(9)兩端分別與左、右后吊鉤(4)固定連接。
3. 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轎車車身吊具,其特征是,所述前吊桿橫軸(8)和后吊桿橫軸(9)兩端均設有防止其軸向竄動的擋圈(10)。
4. 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轎車車身吊具,其特征是,所述限位機構(6)是設于活動支撐桿(5)兩端并卡位于前吊鉤(3)的彎鉤外側的圓盤形限位塊(61)。
5. 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轎車車身吊具,其特征是,所述定位卡口 (7)呈開口朝上的V字形。
6. 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轎車車身吊具,其特征是,所述定位卡口 (7)呈開口朝上的V字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轎車車身吊具,包括一個水平的吊框和設于吊框上面的前后兩個吊環(huán),所述吊框前端兩側的下面對稱地設有一對前吊鉤,放置于左右兩個前吊鉤上水平的活動支撐桿兩端設有限位機構,吊框后端兩側的下面對稱地設有一對L形的后吊鉤,后吊鉤的下端部設有V字形定位卡口,所述前吊鉤和后吊鉤與吊框均為轉動連接,并可在前后方向上擺動。本實用新型的前、后吊鉤的起吊位置均在轎車車身直向的圍板下側,避免了吊鉤起吊處車身的變形,并且轎車車身起吊后左右平衡,不會左右滑移,有效避免了因吊鉤滑脫或車身傾斜移位而導致轎車車身在吊裝中的墜落。本實用新型適用于轎車車身在涂裝等工序時的吊裝。
文檔編號B05C13/02GK201493235SQ200920306298
公開日2010年6月2日 申請日期2009年7月16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7月16日
發(fā)明者吳應南, 安聰慧, 李書福, 楊健 申請人:浙江吉利汽車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