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瓶蓋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塑料瓶蓋及其生產工藝。
背景技術:
目前,塑料瓶蓋廣泛應用于食品行業(yè),塑料瓶蓋與瓶子主體配合用于裝載食品,在灌裝食品的加工生產中,通常將食品灌裝好后,需要進行高溫滅菌,以使得食品產品能夠長時間保存而不變質。在對用瓶子灌裝好后的食品進行高溫滅菌的工序中,高溫滅菌的溫度通常為121℃,高溫滅菌的時間通常為15分鐘~30分鐘。
然而,現有技術中的塑料瓶蓋通常不耐高溫,或者耐高溫的效果不好,這類瓶蓋在高溫滅菌的工序中,容易發(fā)生變形,從而影響瓶蓋的密封性能,造成產品不良率高。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的目的之一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耐高溫、不易變形、且密封性好的塑料瓶蓋。
本發(fā)明的目的之二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塑料瓶蓋的生產工藝。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之一,本發(fā)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提供一種塑料瓶蓋,由混合塑料顆粒注塑而成,所述混合塑料顆粒由以下重量份數的組份制成:
塑料 80份~100份
錫酸四丁酯 20份~30份
水 5份~8份
硅烷偶聯(lián)劑 5份~10份
催化劑 0.5份~2份
分散劑 3份~7份。
優(yōu)選的,所述混合塑料顆粒由以下重量份數的組份制成:
塑料 90份
錫酸四丁酯 25份
水 6份
硅烷偶聯(lián)劑 8份
催化劑 1份
分散劑 5份。
所述塑料為PP塑料、HDPE塑料、PET塑料、PC塑料或ABS塑料。
所述硅烷偶聯(lián)劑為γ―(2,3-環(huán)氧丙氧) 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或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所述催化劑為氫氧化鈉溶液或氫氧化鉀溶液。
所述氫氧化鈉溶液的摩爾濃度為1mol/L~3mol/L,所述氫氧化鉀溶液的摩爾濃度為1mol/L~3mol/L。
所述分散劑為聚乙烯蠟或硬脂酰胺。
為了實現上述目的之二,本發(fā)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提供一種塑料瓶蓋的生產工藝,它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混合塑料顆粒的制備,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將配方量的錫酸四丁酯和硅烷偶聯(lián)劑,充分混合均勻,得到混合物;
步驟二,對步驟一得到的混合物加熱至一定溫度,然后邊攪拌邊往所述混合物中加入配方量的水和催化劑,反應一定時間后,制得反應生成物;
步驟三,將配方量的塑料熔化后,將配方量的分散劑和步驟二制得的反應生成物均加入到熔化狀態(tài)的塑料中,然后在一定溫度下融合,再進行拉條、冷卻和切斷工序,制得混合塑料顆粒;
第二步,將第一步中制得的混合塑料顆粒在一定溫度下經注塑機注塑壓模成型,即制得所述塑料瓶蓋。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第一步的步驟二中,對步驟一得到的混合物加熱至60℃~80℃,然后邊攪拌邊往所述混合物中加入配方量的催化劑,反應10min~20min后,制得反應生成物。
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第一步的步驟三中,融合溫度為200℃~250℃;
所述第二步中,將第一步中制得的混合塑料顆粒在220℃~260℃下經注塑機注塑壓模成型。
本發(fā)明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有益效果在于:
(1)本發(fā)明提供的一種塑料瓶蓋,由混合塑料顆粒注塑而成,混合塑料顆粒由以下組份制成:塑料、錫酸四丁酯、水、硅烷偶聯(lián)劑、催化劑和分散劑。由本發(fā)明的混合塑料顆粒注塑而成的塑料瓶蓋,能耐溫200℃,因此,本發(fā)明的塑料瓶蓋適合用于灌裝食品后進行高溫滅菌,具有耐高溫效果好的優(yōu)點,在高溫滅菌工序中,不容易發(fā)生變形,進而保證塑料瓶蓋的密封性能,大大降低產品不良率。
(2)本發(fā)明提供的一種塑料瓶蓋的生產工藝,將錫酸四丁酯和硅烷偶聯(lián)劑混合后,在水和催化劑的作用下,通過接枝反應,使得錫酸四丁酯中的錫原子偶聯(lián)于硅烷偶聯(lián)劑中,制得反應生成物,然后再將該反應生成物在分散劑的作用下分散于熔化狀態(tài)下的塑料中,進而制得混合塑料顆粒,再由混合塑料顆粒注塑成塑料瓶蓋,該生產工藝制得的塑料瓶蓋,具有耐高溫效果好的優(yōu)點,在高溫滅菌工序中,不容易發(fā)生變形,進而保證塑料瓶蓋的密封性能,大大降低產品不良率。
(3)本發(fā)明提供的一種塑料瓶蓋的生產工藝,具有工藝簡單,生產成本低,并能夠適用于大規(guī)模生產的特點。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fā)明所解決的技術問題、技術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fā)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fā)明。
實施例1。
一種塑料瓶蓋,由混合塑料顆粒注塑而成,其中,混合塑料顆粒由以下重量份數的組份制成:
塑料 90份
錫酸四丁酯 25份
水 6份
硅烷偶聯(lián)劑 8份
催化劑 1份
分散劑 5份。
本實施例中,塑料為PP塑料。
本實施例中,硅烷偶聯(lián)劑為γ―(2,3-環(huán)氧丙氧) 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本實施例中,催化劑為氫氧化鈉溶液。
本實施例中,氫氧化鈉溶液的摩爾濃度為2mol/L。
本實施例中,分散劑為聚乙烯蠟。
上述一種塑料瓶蓋的生產工藝,它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混合塑料顆粒的制備,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將配方量的錫酸四丁酯和硅烷偶聯(lián)劑,充分混合均勻,得到混合物;
步驟二,對步驟一得到的混合物加熱至70℃,然后邊攪拌邊往所述混合物中加入配方量的水和催化劑,反應15min后,制得反應生成物;
步驟三,將配方量的塑料熔化后,將配方量的分散劑和步驟二制得的反應生成物均加入到熔化狀態(tài)的塑料中,然后在230℃下融合,再進行拉條、冷卻和切斷工序,制得混合塑料顆粒;
第二步,將第一步中制得的混合塑料顆粒在240℃下經注塑機注塑壓模成型,即制得所述塑料瓶蓋。
本實施例的一種塑料瓶蓋,由混合塑料顆粒注塑而成,混合塑料顆粒由以下組份制成:塑料、錫酸四丁酯、硅烷偶聯(lián)劑、催化劑和分散劑。由本實施例的混合塑料顆粒注塑而成的塑料瓶蓋,能耐溫200℃,因此,本實施例的塑料瓶蓋適合用于灌裝食品后進行高溫滅菌,具有耐高溫效果好的優(yōu)點,在高溫滅菌工序中,不容易發(fā)生變形,進而保證塑料瓶蓋的密封性能,大大降低產品不良率。
實施例2。
一種塑料瓶蓋,由混合塑料顆粒注塑而成,其中,混合塑料顆粒由以下重量份數的組份制成:
塑料 80份
錫酸四丁酯 30份
水 8份
硅烷偶聯(lián)劑 10份
催化劑 2份
分散劑 3份。
本實施例中,塑料為HDPE塑料。
本實施例中,硅烷偶聯(lián)劑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本實施例中,催化劑為氫氧化鈉溶液。
本實施例中,氫氧化鈉溶液的摩爾濃度為1mol/L。
本實施例中,分散劑為硬脂酰胺。
上述一種塑料瓶蓋的生產工藝,它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混合塑料顆粒的制備,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將配方量的錫酸四丁酯和硅烷偶聯(lián)劑,充分混合均勻,得到混合物;
步驟二,對步驟一得到的混合物加熱至60℃,然后邊攪拌邊往所述混合物中加入配方量的水和催化劑,反應20min后,制得反應生成物;
步驟三,將配方量的塑料熔化后,將配方量的分散劑和步驟二制得的反應生成物均加入到熔化狀態(tài)的塑料中,然后在200℃下融合,再進行拉條、冷卻和切斷工序,制得混合塑料顆粒;
第二步,將第一步中制得的混合塑料顆粒在220℃下經注塑機注塑壓模成型,即制得所述塑料瓶蓋。
本實施例的一種塑料瓶蓋,由混合塑料顆粒注塑而成,混合塑料顆粒由以下組份制成:塑料、錫酸四丁酯、硅烷偶聯(lián)劑、催化劑和分散劑。由本實施例的混合塑料顆粒注塑而成的塑料瓶蓋,能耐溫200℃,因此,本實施例的塑料瓶蓋適合用于灌裝食品后進行高溫滅菌,具有耐高溫效果好的優(yōu)點,在高溫滅菌工序中,不容易發(fā)生變形,進而保證塑料瓶蓋的密封性能,大大降低產品不良率。
實施例3。
一種塑料瓶蓋,由混合塑料顆粒注塑而成,其中,混合塑料顆粒由以下重量份數的組份制成:
塑料 100份
錫酸四丁酯 20份
水 5份
硅烷偶聯(lián)劑 5份
催化劑 1.5份
分散劑 7份。
本實施例中,塑料為PET塑料。
本實施例中,硅烷偶聯(lián)劑為γ―(2,3-環(huán)氧丙氧) 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本實施例中,催化劑為氫氧化鈉溶液。
本實施例中,氫氧化鈉溶液的摩爾濃度為3mol/L。
本實施例中,分散劑為聚乙烯蠟。
上述一種塑料瓶蓋的生產工藝,它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混合塑料顆粒的制備,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將配方量的錫酸四丁酯和硅烷偶聯(lián)劑,充分混合均勻,得到混合物;
步驟二,對步驟一得到的混合物加熱至80℃,然后邊攪拌邊往所述混合物中加入配方量的水和催化劑,反應10min后,制得反應生成物;
步驟三,將配方量的塑料熔化后,將配方量的分散劑和步驟二制得的反應生成物均加入到熔化狀態(tài)的塑料中,然后在250℃下融合,再進行拉條、冷卻和切斷工序,制得混合塑料顆粒;
第二步,將第一步中制得的混合塑料顆粒在260℃下經注塑機注塑壓模成型,即制得所述塑料瓶蓋。
本實施例的一種塑料瓶蓋,由混合塑料顆粒注塑而成,混合塑料顆粒由以下組份制成:塑料、錫酸四丁酯、硅烷偶聯(lián)劑、催化劑和分散劑。由本實施例的混合塑料顆粒注塑而成的塑料瓶蓋,能耐溫200℃,因此,本實施例的塑料瓶蓋適合用于灌裝食品后進行高溫滅菌,具有耐高溫效果好的優(yōu)點,在高溫滅菌工序中,不容易發(fā)生變形,進而保證塑料瓶蓋的密封性能,大大降低產品不良率。
實施例4。
一種塑料瓶蓋,由混合塑料顆粒注塑而成,其中,混合塑料顆粒由以下重量份數的組份制成:
塑料 95份
錫酸四丁酯 27份
水 7份
硅烷偶聯(lián)劑 9份
催化劑 0.5份
分散劑 4份。
本實施例中,塑料為PC塑料。
本實施例中,硅烷偶聯(lián)劑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本實施例中,催化劑為氫氧化鉀溶液。
本實施例中,氫氧化鉀溶液的摩爾濃度為2mol/L。
本實施例中,分散劑為聚乙烯蠟。
上述一種塑料瓶蓋的生產工藝,它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混合塑料顆粒的制備,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將配方量的錫酸四丁酯和硅烷偶聯(lián)劑,充分混合均勻,得到混合物;
步驟二,對步驟一得到的混合物加熱至65℃,然后邊攪拌邊往所述混合物中加入配方量的水和催化劑,反應18min后,制得反應生成物;
步驟三,將配方量的塑料熔化后,將配方量的分散劑和步驟二制得的反應生成物均加入到熔化狀態(tài)的塑料中,然后在210℃下融合,再進行拉條、冷卻和切斷工序,制得混合塑料顆粒;
第二步,將第一步中制得的混合塑料顆粒在230℃下經注塑機注塑壓模成型,即制得所述塑料瓶蓋。
本實施例的一種塑料瓶蓋,由混合塑料顆粒注塑而成,混合塑料顆粒由以下組份制成:塑料、錫酸四丁酯、硅烷偶聯(lián)劑、催化劑和分散劑。由本實施例的混合塑料顆粒注塑而成的塑料瓶蓋,能耐溫200℃,因此,本實施例的塑料瓶蓋適合用于灌裝食品后進行高溫滅菌,具有耐高溫效果好的優(yōu)點,在高溫滅菌工序中,不容易發(fā)生變形,進而保證塑料瓶蓋的密封性能,大大降低產品不良率。
實施例5。
一種塑料瓶蓋,由混合塑料顆粒注塑而成,其中,混合塑料顆粒由以下重量份數的組份制成:
塑料 85份
錫酸四丁酯 22份
水 5份
硅烷偶聯(lián)劑 7份
催化劑 0.8份
分散劑 6份。
本實施例中,塑料為ABS塑料。
本實施例中,硅烷偶聯(lián)劑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本實施例中,催化劑為氫氧化鉀溶液。
本實施例中,氫氧化鉀溶液的摩爾濃度為1mol/L。
本實施例中,分散劑為硬脂酰胺。
上述一種塑料瓶蓋的生產工藝,它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混合塑料顆粒的制備,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將配方量的錫酸四丁酯和硅烷偶聯(lián)劑,充分混合均勻,得到混合物;
步驟二,對步驟一得到的混合物加熱至75℃,然后邊攪拌邊往所述混合物中加入配方量的水和催化劑,反應12min后,制得反應生成物;
步驟三,將配方量的塑料熔化后,將配方量的分散劑和步驟二制得的反應生成物均加入到熔化狀態(tài)的塑料中,然后在240℃下融合,再進行拉條、冷卻和切斷工序,制得混合塑料顆粒;
第二步,將第一步中制得的混合塑料顆粒在250℃下經注塑機注塑壓模成型,即制得所述塑料瓶蓋。
本實施例的一種塑料瓶蓋,由混合塑料顆粒注塑而成,混合塑料顆粒由以下組份制成:塑料、錫酸四丁酯、硅烷偶聯(lián)劑、催化劑和分散劑。由本實施例的混合塑料顆粒注塑而成的塑料瓶蓋,能耐溫200℃,因此,本實施例的塑料瓶蓋適合用于灌裝食品后進行高溫滅菌,具有耐高溫效果好的優(yōu)點,在高溫滅菌工序中,不容易發(fā)生變形,進而保證塑料瓶蓋的密封性能,大大降低產品不良率。
實施例6。
一種塑料瓶蓋,由混合塑料顆粒注塑而成,其中,混合塑料顆粒由以下重量份數的組份制成:
塑料 92份
錫酸四丁酯 24份
水 6份
硅烷偶聯(lián)劑 6份
催化劑 1.7份
分散劑 5份。
本實施例中,塑料為PP塑料。
本實施例中,硅烷偶聯(lián)劑為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本實施例中,催化劑為氫氧化鉀溶液。
本實施例中,氫氧化鉀溶液的摩爾濃度為3mol/L。
本實施例中,分散劑為硬脂酰胺。
上述一種塑料瓶蓋的生產工藝,它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混合塑料顆粒的制備,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一,將配方量的錫酸四丁酯和硅烷偶聯(lián)劑,充分混合均勻,得到混合物;
步驟二,對步驟一得到的混合物加熱至63℃,然后邊攪拌邊往所述混合物中加入配方量的水和催化劑,反應17min后,制得反應生成物;
步驟三,將配方量的塑料熔化后,將配方量的分散劑和步驟二制得的反應生成物均加入到熔化狀態(tài)的塑料中,然后在225℃下融合,再進行拉條、冷卻和切斷工序,制得混合塑料顆粒;
第二步,將第一步中制得的混合塑料顆粒在235℃下經注塑機注塑壓模成型,即制得所述塑料瓶蓋。
本實施例的一種塑料瓶蓋,由混合塑料顆粒注塑而成,混合塑料顆粒由以下組份制成:塑料、錫酸四丁酯、硅烷偶聯(lián)劑、催化劑和分散劑。由本實施例的混合塑料顆粒注塑而成的塑料瓶蓋,能耐溫200℃,因此,本實施例的塑料瓶蓋適合用于灌裝食品后進行高溫滅菌,具有耐高溫效果好的優(yōu)點,在高溫滅菌工序中,不容易發(fā)生變形,進而保證塑料瓶蓋的密封性能,大大降低產品不良率。
最后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本發(fā)明保護范圍的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了詳細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發(fā)明技術方案的實質和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