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聚(l-乳酸-乙醇酸)的制備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醫(yī)用高分子材料的制備方法,具體地說是一種聚(L-乳酸-乙醇酸)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shù):
早期合成聚(乳酸-乙醇酸),多以氧化鋅、氯化鋅、錫、氧化錫、二氯化錫、四氯化錫、三氧化二砷等作催化劑,采用DL-乳酸、乙醇酸直接縮聚,所得共聚物分子量較低,一般為2,000~4,000,機(jī)械強(qiáng)度差,無實際使用價值(USP4960866)。為了提高聚(乳酸-乙醇酸)的分子量,近年來主要以丙交酯、乙交酯為原料,采用開環(huán)聚合方法。采用此項技術(shù),美國于1975年開發(fā)出一種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Vicryl縫線(90/10摩爾比)(Pearce E M.et aleditor,“Comtemperary Topic in PolymerScience”,1977,2,251)。目前美國Medisorb公司、Birmingham-Polymers公司、德國Boehriger Ingelheim公司等已有不同組分比和不同分子量的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產(chǎn)品供科研和醫(yī)藥生產(chǎn)使用(Middleton J C,Tipton A J,Medical Plastics andBiomaterials,1998,5(2),30)。催化劑多采用辛酸亞錫(D.K.Gilding andA.M.Reed.Polymer,1979,201459;Spinu M,Jackson C.J.,macromol Sci Pure ApplChem,1996,A33(10)1497;Kricheldorf H.R.,Kreiser S.I.,Polymer,1993,36(6)1253;D.W.Grijpma,A.J.Nijenhuis.,Polymer,1990,312201)、異丙醇鋁(Kricheldrof H.R.,Beerl M.,Macromolecules,1988,21286;Dubois P.,JacobsC.,Macromolecules,1991,242266)、雙金屬氧橋烷氧化合物[(n-C4H9O)2AlO]2Zn(FengX.D.,Polymer,1985,17(1)189)、含金屬鋅的引發(fā)體系(FP,7829978,1978)、稀土類引發(fā)體系(Hajime Yasuda,Eiji Ihara,Macromol.Chem.Phys.1995,196(8)2417)等。該制備方法工藝路線長、設(shè)備要求高、以單體乳酸、乙醇酸為基準(zhǔn)的轉(zhuǎn)化率低、溶劑消耗量大、能耗高、成本高、生產(chǎn)周期長。
目前還未見到用L-乳酸與乙醇酸直接熔融縮聚生產(chǎn)高分子量聚(L-乳酸-乙醇酸)的報道,但它已引起科技界的興趣。日本三井公司在專利USP5310865、USP5428126、USP5440008和USP5444143中報道了采用溶液聚合,直接法制備高分子量的聚乳酸、聚乙醇酸和其它的含羥基羧酸及其共聚物的工藝。該工藝以乳酸、乙醇酸和其它羥基羧酸為原料,以芳香烷烴和芳醚作溶劑,以I、II、III、IV和V簇的金屬及其氧化物、氫氧化物、鹵化物、無機(jī)鹽、羧酸鹽和金屬有機(jī)化合物為催化劑,在聚合溫度130℃、高真空度和分子篩共沸回流條件下反應(yīng),得到高分子量的聚乳酸、聚乙醇酸、乳酸/乙醇酸和其它的含羥基羧酸的聚和物。高勤衛(wèi)等人在專利CN1385452A中采用SnCl2·2H2O與對甲苯磺酸復(fù)合催化劑制備聚(L-乳酸-乙醇酸)。但其中所用的催化劑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毒性,必須采用有機(jī)溶劑溶解聚(L-乳酸-乙醇酸),然后在沉淀劑中進(jìn)行沉淀,以達(dá)到純化聚(L-乳酸-乙醇酸)的目的。Tanaka在USP4677191中采用無催化劑的合成工藝,效果不錯,但聚合速度較慢、分子量不高。馬建華等人在專利CN1506391A中采用L-乳酸鋅與對甲苯磺酸復(fù)合催化劑制備聚(L-乳酸-乙醇酸),也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對現(xiàn)有的L-乳酸與乙醇酸直接縮聚工藝進(jìn)行改進(jìn),具體地說是選擇硫酸作催化劑在一定的工藝條件下使其直接縮聚。
本制備方法包括縮聚和縮聚后的冷卻、精制、分離和干燥各單元過程。
所述的縮聚就是以L-乳酸(85%水溶液)和乙醇酸(含量≥95%)為原料,在催化劑硫酸(含量≥90%)存在條件下經(jīng)負(fù)壓脫水后直接縮聚。L-乳酸和乙醇酸的摩爾比為95/5~50/50,硫酸的用量為L-乳酸和乙醇酸總重量的0.002~0.3%??s聚的工藝條件為150~180℃、10~25mmHg條件下反應(yīng)8~24小時。
具體操作過程如下在攪拌下投入比例量的原料和催化劑,然后升溫,同時啟動真空泵負(fù)壓脫水,主要脫去游離水和少量反應(yīng)水。水被逐漸脫去,反應(yīng)溫度亦不斷升高,同時提高真空度,當(dāng)溫度升至150~180℃時,保持真空度10~25mmHg柱,反應(yīng)8~24。放出物料,冷卻得粗品聚(L-乳酸-乙醇酸),外觀呈無色透明樹脂狀。
乙醇酸含量高有利于提高產(chǎn)品的收率和質(zhì)量,最好使用含量≥98%的晶體乙醇酸。硫酸的催化活性與其含量正相關(guān),其催化活性有以下關(guān)系式90%硫酸<95%硫酸<98%硫酸。最好使用含量≥95%的硫酸。
所述的精制是對粗品聚(L-乳酸-乙醇酸)而言,即去除其中所含的未反應(yīng)的單體、催化劑和低聚物。兩種原料單體和催化劑均溶于水,低聚物溶于有機(jī)溶劑,所以首先用水萃取,分離后再用有機(jī)溶劑萃取,經(jīng)分離,再真空干燥。
具體操作過程如下將冷卻的粗品聚(L-乳酸-乙醇酸)粉碎,加2~6倍量的水萃取,分離后用2~5倍量的有機(jī)溶劑萃取。最后一次分離后真空干燥,得到白色粉末狀、數(shù)均分子量為8000~95000的聚(L-乳酸-乙醇酸)共聚物,收率≥90%,其性能完全滿足醫(yī)用輔料特別是緩、控釋藥物制劑輔料的要求。
作為醫(yī)用輔料,特別是緩、控釋藥物制劑輔料,萃取用的水應(yīng)較為純凈,最好使用蒸餾水或去離子水;萃取用的有機(jī)溶劑應(yīng)無毒或低毒,最好使用乙醇。
用硫酸作催化劑,用量少、催化活性高、速度快,大大縮短了生產(chǎn)周期,有利于提高工業(yè)生產(chǎn)效率,降低成本。特別是精制時使用水和乙醇,不對環(huán)境產(chǎn)生污染,因此本方法屬綠色環(huán)保工藝。
具體實施例方式
實施例1在配備有攪拌器、蒸餾柱、冷凝器、溫度計和減壓蒸餾裝置的500ml三口燒瓶中投入318gL-乳酸(濃度85.0%,光學(xué)純度94.6%)、80.1g乙醇酸(含量95%)、10.9mg硫酸(90%)。在均勻攪拌下,從室溫勻速升溫,同時從常壓均勻減壓脫水。三小時后,溫度為140℃時,壓力為55mmHg柱,保持此狀態(tài)1小時。將溫度升到155℃時,減壓到15mmHg柱,保持此狀態(tài)9小時,將物料倒出冷卻后,可得到近乎無色透明樹脂狀的聚(L-乳酸-乙醇酸)276.2g。粉粹,過100目篩,加1380ml去離子水?dāng)嚢?小時,轉(zhuǎn)速為300轉(zhuǎn)/分鐘,萃取除去粗品中的催化劑硫酸及未反應(yīng)的殘留單體。分離后,再加入乙醇830ml,萃取除去粗品中的低聚物。分離后,經(jīng)50℃、20mmHg柱、24小時干燥后得成品聚(L-乳酸-乙醇酸)247.4g,為理論收率的90.3%,經(jīng)GPC測試數(shù)均分子量為8,200。
實施例2實驗裝置和操作同實施例1 318g L-乳酸,77.6g乙醇酸(含量98%晶體)36.1mg硫酸(95%)。溫度升到160℃后的反應(yīng)時間為12小時,得聚(L-乳酸-乙醇酸)249.6g,為理論收率的91.1%,經(jīng)GPC測試數(shù)均分子量為15,400。
實施例3實驗裝置和操作同實施例1 318g L-乳酸,76.8g乙醇酸(含量99%晶體),173mg硫酸(98%)。溫度升到165℃后的反應(yīng)時間為15小時,得聚(L-乳酸-乙醇酸)250.8g,為理論收率的91.5%,經(jīng)GPC測試數(shù)均分子量為26,700。
實施例4實驗裝置和操作同實施例1,單體投料量同實施例3,加硫酸(98%)277mg。溫度升到170℃后的反應(yīng)時間為18小時,得聚(L-乳酸-乙醇酸)251.7g,為理論收率的91.9%,經(jīng)GPC測試數(shù)均分子量為38,500。
實施例5實驗裝置和操作同實施例1,單體投料量同實施例3,加硫酸(98%)346mg。溫度升到172℃后的反應(yīng)時間為20小時,得聚(L-乳酸-乙醇酸)252.5g,為理論收率的92.1%,經(jīng)GPC測試數(shù)均分子量為53,600。
實施例6實驗裝置和操作同實施例1,單體投料量同實施例3,加硫酸(98%)692mg。溫度升到175℃后的反應(yīng)時間為24小時,得聚(L-乳酸-乙醇酸)252.1g,為理論收率的92.0%,經(jīng)GPC測試數(shù)均分子量為65,200。
實施例7實驗裝置和操作同實施例1,單體投料量同實施例3,加硫酸(98%)1038mg。溫度升到180℃后的反應(yīng)時間為24小時,得聚(L-乳酸-乙醇酸)251.2g,為理論收率的91.7%,經(jīng)GPC測試數(shù)均分子量為58,500。
實施例8實驗裝置與操作同實施例1 318g L-乳酸,乙醇酸(99%晶體)40.5g,加硫酸(98%)124mg。溫度升到175℃后的反應(yīng)時間為24小時,其它工藝條件同實施例1,得聚(L-乳酸-乙醇酸)228.1g,為理論收率的92.3%,經(jīng)GPC測試數(shù)均分子量為93,800。
實施例9實驗裝置與操作同實施例1,L-乳酸212g、乙醇酸(99%晶體)153.6g,加硫酸(98%)200mg。溫度升到180℃后的反應(yīng)時間為24小時,減壓到10mmHg柱,其它工藝條件同實施例1,得聚(L-乳酸-乙醇酸)239.8g,為理論收率的92.2%,經(jīng)GPC測試數(shù)均分子量為48,300。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聚(L-乳酸-乙醇酸)的制備方法,包括縮聚和縮聚后的冷卻、精制、分離、干燥各單元過程,其特征在于(1)、所述的縮聚是L-乳酸(85%水溶液)與乙醇酸(含量≥95%)在催化劑硫酸(含量≥90%)存在條件下經(jīng)負(fù)壓脫水后直接縮聚,L-乳酸與乙醇酸的摩爾比為95/5~50/50,催化劑硫酸的用量為L-乳酸和乙醇酸總重量的0.002~0.3%,于150~180℃、10~25mmHg條件下,反應(yīng)8~24小時;(2)、所述的精制是將冷卻的粗品聚(L-乳酸-乙醇酸)粉碎后先用2~6倍量的水萃取,分離后再用2~5倍量的有機(jī)溶劑萃取。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乙醇酸為含量≥98%的晶體乙醇酸。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硫酸為含量≥95%的硫酸。
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3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萃取用水為蒸餾水或去離子水。
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或4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萃取用有機(jī)溶劑為乙醇。
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L-乳酸和乙醇酸經(jīng)縮聚、精制后所得的成品聚(L-乳酸-乙醇酸)的數(shù)均分子量為8,000~95,000。
全文摘要
一種聚(L-乳酸-乙醇酸)的制備方法。在L-乳酸、乙醇酸中直接加入催化劑硫酸,于150~180℃、10~25mmHg條件下縮聚反應(yīng)8~24小時。反應(yīng)結(jié)束放料,冷卻后即得粗品,呈無色透明樹脂狀。粗品經(jīng)精制處理,干燥后可得數(shù)均分子量為8,000~95,000的共聚物產(chǎn)品,外觀呈白色粉末狀,其性能完全能夠滿足醫(yī)用輔料,特別是緩、控釋藥物制劑輔料的要求。本工藝收率≥90%,過程簡單,生產(chǎn)周期短,無污染,易于產(chǎn)業(yè)化生產(chǎn)。
文檔編號C08G63/00GK1624019SQ200410065149
公開日2005年6月8日 申請日期2004年10月25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4年10月25日
發(fā)明者馬建華, 鮑時根, 朱玉俊, 許健健, 王世亮, 吳靜 申請人:安徽中人科技有限責(zé)任公司